《观沧海诗歌结构·.全诗共分三部内容,是出什么来写

作者&投稿:郸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观沧海诗歌样式是什么~

赏析]
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就不必细说了。
[特色]
《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曾有过。它不但通篇写景,而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
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但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寓情于景中,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水何”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于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日月”四句是写景的高潮,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高潮。宋人敖陶孙说曹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的一次重要战争。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开头为“艳”辞,即序诗,以下各篇分别取诗句命名,依次为《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亦作《土不同》)、《龟虽寿》。从音乐曲调上说,五个部分是一个整体,从歌词内容上看,四篇则可以独立成篇。

《观沧海》是这年九月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首二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诗人于挥师北伐之际来到碣石山下,登高观海。碣石山原位于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一说在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北),汉时还在陆上,面对着渤海,六朝时由于地质变动,沉于海中。诗人登上碣石山,俯视大海,只见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澹澹,水波动荡状。竦峙,岛屿高耸的样子。诗人登高远眺,举目所及只见一望无垠的大海波摇浪涌,海中的岛屿高高矗立。这是多么辽阔、多么壮观的景象!在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都曾东巡至此,刻石观海。如今诗人站在秦皇、汉武游踪所到之处,居高临下,望着水天相连的苍茫大海和海中高耸的岛屿,想到中原地区已经平定,北伐乌桓也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北方统一即将实现,心情该是何等激奋!这时,诗人的目光注视着海上的岛屿,眼前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树木百草,生长十分繁茂,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海面上涌起滚滚的波涛。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人以悲凉萧杀之感,但是疾风劲草,方显其英雄本色;洪波汹涌,愈见其生命不息!这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也是诗人主观感受的具体写照。曹操在取得一连串的战争胜利之后,他觉得自己的雄图伟业犹如这树木百卉一样,生机勃发,也为这洪波涌起的大海,充满生命的活力。以下,诗人又展开其丰富的想象,进一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的运行好像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像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内。请看,这就是大海的气魄,大海的胸怀。真是太壮观、太奇伟了。

《观沧海》一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论此诗“有吞吐宇宙气象”。这是很精当的。











补充: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译文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观沧海》写作背景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观沧海》曹操。

观沧海 中全诗呈总分总结构.总写的句子为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分写的内容有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使人勾勒了大海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诗中最能体现作者主旨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赏析曹操《观沧海》并答题.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其一
①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 ;从写景的虚实上看,这首诗前八句写 ,后四句写 .
②写大海无风时波浪的一句是 ,写大风大浪的一句是:
③最能表现作者 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其二
①诗中描写实景的句子是:
②诗中抒写想象的句子是:
③本诗的感情基调是:
④从本诗所写之景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胸怀?
答案 .其一 ①观 实景 虚景 ②水何澹澹, 洪波涌起 ③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其二 ①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③苍凉慷慨 ④博大


观沧海寥寥数语找出诗歌中虚实结合的部分并阐明其作用?
《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这首诗中,虚实结合的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部分:1.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两句是实写,描绘了大海和山岛的景象。然后接下来的“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是虚写,诗人用想象来描绘了山岛上的树木和百草的丰茂景象。2.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

天净沙秋思和观沧海中都有对景物的描绘请问两首诗歌中描绘的景物各有...
2. 表达上的不同:同样是借景抒情,《天净沙·秋思》通过并置景物,白描手法,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观沧海》则是由实物引发联想,最后以联想将情感...

《观沧海》是怎样的一首诗?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

《观沧海》中最后两句与诗的正文内容是怎样的关系
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跟正文内容没有任何关系 意思是 “感觉好极了 于是用歌声来表达我的志向” 这是汉乐府加在最后的常用格式 乐府乐府 所有的乐府都是可以伴随音乐伴唱的 这样可以使这首歌在结束时不显得那么突兀了 ,可以说最后两句与诗的正文内容的关系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

《观沧海》中哪几句写虚写,分别表达了什么?
出自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观沧海》。节选如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译文如下: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观沧海》一诗颈联是什么?
《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没有颈联。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

举例说明《观沧海》描绘了哪些壮丽的景象。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的一次重要战争。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开头为“艳”辞,即序诗,以下各篇分别取诗句命名,依次为《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亦...

!观沧海的语言风格和特点
语言风格:雄奇豪放 特点:气势雄伟,立意奇特。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呑宇宙,气度豁达,气慨恢宏,气宇轩昂,气势浩瀚,气魄雄伟。

观沧海 曹操 全文解释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欣赏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郁郁葱葱的,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

《观沧海一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冬十月 这首诗写于初冬十月,时间比前首稍晚。前八句写初冬的气候和景物。“...

池州市17756235044: 《观沧海诗歌结构·.全诗共分三部内容,是出什么来写 -
樊诞昊畅: 观沧海 中全诗呈总分总结构.总写的句子为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分写的内容有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使人勾勒了大海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诗中最能体现作者主旨的句子...

池州市17756235044: 观沧海前八句写什么,后几句写什么 -
樊诞昊畅: 观沧海 中全诗呈总分总结构.总写的句子为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分写的内容有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使人勾勒了大海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诗中最能体现作者主旨的句子...

池州市17756235044: 观沧海中全诗是什么结构 -
樊诞昊畅: 这是曹操的一首传至至今的汉代古乐府诗.曹操取得官渡之战胜利后,继续挥事北上,最终灭掉袁绍成功拿下河北冀州.然而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企图扰乱北方,曹操在远征乌桓取得顺利后,回师途中,胜利回师,途经碣石,倚石登高望远,...

池州市17756235044: 观沧海可分为几层,那些句子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
樊诞昊畅: 全诗以“碣石”“沧海”展开,无论是写景还是写物,都无与伦比与这两个物成为对照,前呼后拥.全诗共分为3层意思: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实;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虚;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 实写的有: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虚写得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其作用时:实写的作用是诗人勾勒出了大海包容万千的壮丽景色.虚写的作用是: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和诗人宏伟的抱负.

池州市17756235044: 如果把《观沧海》分为三层的话,应该怎么划分?请写出每层划分的理由 -
樊诞昊畅: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我觉得这两个是一段因为上面写得是路上的景这里写海上的景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两句不算是诗,划一段

池州市17756235044: 观沧海全诗是什么结构 -
樊诞昊畅: 诗呈总分总结构

池州市17756235044: 观沧海是乐府什么诗 -
樊诞昊畅: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观沧海》是后人加的,原文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行军到海边,途经碣石山,登山观海,一时兴起所作. 这首四言绝句是诗人曹操在碣石山登山...

池州市17756235044: 观沧海 曹操 全文解释 -
樊诞昊畅: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欣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郁郁葱葱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

池州市17756235044: 曹操的<<观沧海>> -
樊诞昊畅: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观沧海》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

池州市17756235044: 观沧海的诗歌风格是什么 -
樊诞昊畅: 《观沧海》是后人加的,原是《步出夏门行》第一章.《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属汉乐府中《相如歌·瑟调曲》 诗歌风格积极豪放,充满激情《步出夏门行》是汉末文学家曹操用乐府旧题创作的组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作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