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的处世之道:修身先要修其心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粱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王守仁是怎样成为心学集大成者的?~

宋代之后,理学继续发展,至明代,心学的出现,标志着理学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而集明代心学之大成者当属王守仁,他精通儒家、道家、佛家之学,将心学发展成为“知行合一”的哲学理论,使其更易于社会实践。王守仁于1472年10月生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王守仁母亲早亡,父亲又忙于科举考试,因此11岁前在祖父王伦培养下成长。读书时,抱着“读书学圣贤”的志向。王守仁后随父亲王华到北京任所,一度热心骑射,继又研习兵法。在京读书时,有一次,他问老师:“人生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老师回答道:“莫过于科举中进士!”
王守仁不以为然,反驳说:“举进士不能算第一等事,读书学做圣贤,才是头等大事。”言谈中可见其志向远大,此时,王守仁仅仅12岁。
王守仁18岁时在回余姚的途中拜访程朱派学者娄谅,娄谅向他介绍了朱熹的格物说和圣人可学而至的思想,使他很受启发。
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王守仁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他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格物不得其门,王守仁遂转向“词章之学”,这一时期,他的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开始形成。
21岁时,王守仁便中乡试,于是遍读了朱熹著作。28岁又中进士,任职于工部,后又担任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
1506年,武宗朱厚照继位,太监刘瑾弄权,王守仁因抗疏救援戴铣等人,称刘瑾等人为权奸,被刘瑾廷杖,贬谪为贵州龙场驿丞。
这期间,王守仁思想发生重要转变,突破了朱熹格物穷理的格物致知说,认为所谓理就是人的心理,并在贵州建立龙冈书院。
刘瑾等权臣被杀后,王守仁被接连提升,先是擢右佥都御史,继任赣南巡抚,后拜江西巡抚,再迁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因功高遭忌,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宣讲“王学”。
王守仁从34岁开始,就从事讲学活动,直至去世。其中绝大部分时间均是一面从政,一面讲学。他所到之处,讲学活动不断,并热心建立书院、兴办社学、建立学校,对明代中期讲学之风的兴起和书院的勃兴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明代中期,程朱理学仍然是官方哲学,王守仁在青年时代曾信奉朱熹的哲学。但是,由于他遭受贬谪,有机会接触下层社会,对程朱理学的弊病便有了深刻的认识。
当时朱熹等理学家注释的“四书”、“五经”,成了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读书人只有背熟《四书集注》,才能考取功名。
至于理学家们身体力行的道德修养,由于其方法的烦琐和陈腐,逐渐被人们抛到脑后去了,从而形成了空谈性理而道德沦丧和腐败的学风,并由此而影响到社会风气的颓废与败坏,致使明王朝的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
这个弊病使王守仁抛弃程朱理学而向陆九渊的心学靠拢,并大大地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王守仁的诸多观点与朱熹的观点大相径庭,朱熹将《大学》一书分为经传,并补写格物致知传;王守仁则认为原无经传可分,更无经传可补。
朱熹重视“格物致知”,把它置于“诚意”之先;王守仁则认为格致本于诚意,以诚意为主。朱熹将心与理析而为二,把知与行分离开来;王守仁则主张心与理一,知与行合。朱熹以格物为穷理,注重外界一事一物之理,要求对经典的一字一句细心理会;王守仁则认为朱熹这种方法是务外遗内、博而寡要,他以格物为正心,要求发挥良知的作用,以良知为评判事理的标准和解释经典的根据。
王守仁继承了陆九渊“心即理”的思想。同陆九渊一样,他认为“心”并非血肉之心,是指人的感性认识和更高的支配人视听言动的指挥部。
王守仁心学的特点是他的“良知说”。他认为,人心之灵明就是良知,良知即是“天理”,故不可在良知之外求天理。天地万物皆从良知中产生。没有良知,便没有天地万物,但良知为人心之所固有。
他又说,良知是“天渊”,是天地万物发育流行的根源,因此,良知又称为“太虚”。天地万物在太虚中发育流行,就是在良知中发育流行,而不在良知之外。
“知行”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古老问题,也是宋明时期讨论的重要课题之一。“知行合一”的提法,为王守仁所首创,因此他的知行观在儒学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王守仁不赞成朱熹的知先行后说,他认为“知”与“行”两者是合二而一的。他的“知行合一”以“心即理”,也就是以心理合一为理论基础。
他认为把知行分为两件事,就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当人有某种意念萌发时,这种意念虽然是不好的,但因为并没有付诸行动,就不去禁止,所以他要提倡“知行合一”。
王守仁认为,要做到“知行合一”,首先要能够静下心来,摒弃自己的私心杂念。光是自己坐在那里想还是不行的,如果人老是坐在那里“冥思苦想”,坐久了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喜欢安静,讨厌活动”,因此人还要多多“事上磨炼”,做到“知行合一”,这才是道德的完成。
王守仁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来说明他的“知行合一”的观点。但是,倘若这个人此时转念,畏惧艰险,或者因为和孩子的父母关系不好而不施援手,那就说明是有“知”而“无行”了。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混淆了“知”与“行”的差别,仍然是唯心主义的。但是比朱熹的“知先行后”说,更重视了“行”在认识中的作用。这种知行观在当时出现是有积极意义的,可以说促进了知行观的发展。
在为学问题上,王守仁同陆九渊一样,主张“简易”,反对“支离”,“简易”到连《六经》也不必多读,而应把重点放在发展“心学”上面。
像陆九渊一样,王守仁把自己的学说标榜为心学。他所构建的以“致良知”为核心内容的心学体系,在理论形态上把宋明理学推向了最高的顶峰。
王守仁的心学思想突破了“天理”的一统局面,打破了人性品级的区别、等级的划分,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产生了重大影响,一度取代了程朱理学的地位,左右我国思想界长达百年之久。
虽然,王守仁的心学思想体系存在某些弊端,但这并不影响它在儒学上的地位,也没有减弱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致良知 知行合一

王阳明,本名王守仁。这位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儒家心学集大成者,一生坚持倡导的知行合一理论,始终认为人若修身必先修心,心中澄澈则万事皆平。他的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他创立的心学是儒学发展的又一高峰。





王阳明的心学是一种人生哲学,它告诉人们处世应有的态度与价值观。即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即是认识论又是实践论。阳明心学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教会人们修心之道,只有心中明亮,前途才能明亮。

阳明心学强调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其中心即理是基础: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致良知是主干: “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而知行合一则是阳明心学的实践方法, “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阳明心学是真正的修心之学。

王阳明自小便渴望成为如孔孟一般的圣人。在他读书之时,听闻老师将考取功名作为人生第一等事,王阳明当即予以否定,他认为成为圣贤才是人生的终极追求。阳明心学正是在他如此的追求之下建立并逐渐完善起来的。因而阳明心学的核心内容便是如何成为圣贤。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王阳明的世界,踏上心灵的净化之旅。




王阳明一生渴望成人成圣。在传统儒学的理论中,既能克制私欲,又能成人之人便是圣人。而在道家的观点中,凡是能够摒弃心中杂念做到心外无我之人,皆可称为圣人。但做古往今来,又能有几人做到。人毕竟是充满欲念的生物,正因王阳明最终做到了,因而才会如此为世人所推崇。

大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王阳明领兵入广东龙川剿匪,仅用数月即平定为祸数十年的匪患。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区区剪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剿灭匪患之后,王阳明再给弟子的信中如是说道。在王阳明的心中剿灭山中之贼并不难,而破除心中之魔才是真正阻挡人们进步的因素。即相信人心的力量可以战胜外界恶劣的环境。能够看清别人的人可谓聪明,而能够正确看清自己的人,才真叫有大智慧。




王阳明心学起源于陈献章与湛若水的“陈湛心学”。在明代心学发展的过程中,陈献章可谓先驱,他开明代心学之始,湛若水则在陈献章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心学理论。直到王阳明之时,才算是真正集心学之大成。

王阳明与孔子、孟子、朱熹合称“孔、孟、朱、王。”孔子创立儒学,孟子是儒学的集大成者,到了宋代,朱熹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儒家理学,即强调外力对人的规范作用,主张格物致知。在深入研究了“朱熹理学之后”,王阳明发现理学的观点存在不足。在他看来,理学过于强调了外力的作用而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做到知行合一。在王阳明看来,一切事物若未能被人心感受到,便毫无意义。




为了证明解释自己的理论,王阳明曾用花作比:当你看到一朵花时,他是艳丽的,真实存在的;同一朵花,当你没有看它时,它便不复存在,失去了意义。此理论的核心在于,一切的事物,只有人心才具有真正的决定性作用。世界的好坏皆在于人心如何看待,人的心境澄澈,世界也是美好的,人丢失了良知世界也就陷入了黑暗。王阳明的思想远承孟子,早在千年以前,孟子就认为:人生的价值即是找回自己丢失的良心。

古往今来,圣人的任务无非有二:其一拯救天下;其二拯救人心。在王阳明看来,人心即是天下,因此拯救了人心便是拯救了天下。

王阳明心学中最为基础的部分便是心即理。王阳明认为,心即理的价值在于明明德,亲民与止于至善。他强调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要求人们自觉规范自身言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明明德,亲民,与止于至善正是儒学三纲。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所谓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意为弘扬、光大,第二个明是形容词,意为光明的。因此,明明德的意思即为:发扬好的德行。是阳明心学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其中想要做到明明德的关键则是去除自己的私欲。王阳明认为,

克服私欲是一个人重要的品格,其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一个人原本德行优劣。

自古以来,克己奉公历来是贤臣之道。想要成为贤人,克除己欲就成为不可或缺的品格。克己便是找回自己的本心,抛开一切杂念,将自己内心的良知外化于天地之间,此所谓知行合一。




在王阳明的心学理论中,知行合一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之行合一即在“一念发动处”就果断抛弃恶的念头积极向善。王阳明认为这,在实践中,恶的念头容易消除,最难以消除的是人心中的恶念。因此,若想要从源头消灭恶行,就需要在思想上树立行善的理念,在实际生活中要保有一颗仁义礼智之心。




而致良知的理论认为,人生的根本任务即是将自身的良知转化为良行,如此一来,只有理论毫无实践,便割裂了知与行的关系。在王阳明的心学理论之中,致良知的根本任务则是为内圣外王,一个人的良知与生俱来,那么致良知则是讲究修身理念与修身的行为相结合。而心是万物之本,欲规范人行,必须先要教化人的心灵,欲修身必先修其心。

知行合一曾被王阳明一生倡导,然王阳明人到中年却很少再提及了,原因正是知行合一的理论已经被他融入到了致良知这一更为凝练的命题之中去了。良知是理论,致是实践,致良知便已经是知行合一了。




总结:

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一生致力于心学发展,在他的努力下心学成为了一门儒家学派之中不可或缺的学问。他自幼便树立成为圣人的崇高理想,在实践生活中也正是以圣贤的要求来规范自己,成为世人公认的“完人“。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自己的理论,是一本活的的教科书。他用其一生证实了其理论的合理性,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以及他的精神品质,至今仍然值得人们研究学习。




王守仁的《勤学》文言文怎么翻译?
卷二十六。王守仁在贬为贵州龙场驿丞时作《教条示龙场诸生》四则,包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这里所选的是《勤学》一则。文章不是从正面来劝学,而是通过正反对照,让学子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富有启发性。全篇文字简洁,句式整齐,仅用二个对比反诘,就把问题说清楚了,颇有启示后学的作用。

王明阳被称为“两个半圣人”,是否过誉了?
或许有人认为这对于王阳明是过誉的,毕竟将他和孔子这样伟大的人物相提并论,属实有些不合适。但是王阳明确实是值得圣人这样一个称号。提起王阳明,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的阳明学。他是明朝心学的集大成者,他所推崇的“以心照物”对于后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在日后的数百年...

王阳明的哲学思想精髓是什么?
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阳明心学诞生后,王阳明兴办龙冈书院,授徒讲学,声名远播,后又受到贵州提学副使席书的邀请,讲学于贵阳书院。王守仁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

介绍王守仁心学思想
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阳明心学并非单一地、直接地渊源于陆九渊心学,其直接的源头是“陈湛心学”。陈献章开明代心学之先河,经过弟子湛若水,而影响王阳明。对阳明心学与陈湛心学的渊源关系,学界一直有明确的说法。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 - 王明阳是哪个朝代的人
王明阳是王守仁的别号,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在浙江绍兴府余姚县出生,汉族,小时候叫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因为他曾经住在室阳明洞,所以给自己叫做阳明子,很多学者称他为阳明先生,也就是王阳明。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王阳明的...

王守仁的教学方法和原则有哪些
阅读古人智慧 一、人物简介 王守仁,字伯安,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故学者称其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释道,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晚年官至都察...

王阳明心学100句经典名言,每天读一遍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你怎么看...
为什么说王明阳的名言可以强大内心?也许跟他的经历有关:年少有为、升职贬职、被追杀、平定叛乱,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就有不同的人生感悟和思想感悟,这种感悟自是给人强大的内心。至今还公认的评价说:中国历史上只有2个圣人,就是孔子和王阳明。王阳明是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心学之集大成者,是明代影响...

王阳明为何短命?
王阳明被人称之为圣人,是一个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集大成者,可是生在乱世之中,一生不得志,忧国忧民,落下一身疾病,以至于最后年仅57岁就去世,要是按照古人六十为短命下限的标准来看,王阳明确实也算是短命了,可是为何他会这样呢?我们继续深入分析。一、对自己过于苛刻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

为什么王阳明会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勇于反抗旧制度,领导真正意义上的新文化运动。

心学 王守仁
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因他曾在余姚阳明洞天结庐,自号阳明子,故被学者称为阳明先生,现在一般都称他为王阳明,其学说世称“阳明学”。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哲学思想主条目:阳明学儒家...

顺平县17775503298: 王阳明认为应该怎样加强道德修养?急急急!!! -
迪育达维: 说的不一定对,据了解王阳明先生倡导的是心学,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因素,只不过是没有经过磨炼而巳,只有经过长期的加强自身的修养才能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顺平县17775503298: 王阳明有哪些思想?
迪育达维: 王阳明不但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打仗的高手,他曾经一己之力挽救了整个大明朝,事后不求功利,万年四处游学传授毕生心学,是个了不起的大圣人

顺平县17775503298: 王阳明的心学理论 -
迪育达维: 看了很多答案.不是比较扯,就是瞎编故弄玄虚.接下来我将揭示心学的真正奥义.懂得人懂,不懂的人尽管点反对.另外睡前忍不住手机打字,有错别字莫怪. 心学的核心奥义,就在于四个字「知行合一」. 有人看到这,可能要关了.心想...

顺平县17775503298: 请问王阳明心学的精髓是什么? -
迪育达维: 王阳明心学和象山学还是很接近的,象山学直接承接孟子,认为道德靠对本心的体证来实现,王阳明的良知和这个很接近,但是第一,王阳明的良知学说把天理、本心、诚意都打通了;第二,王阳...

顺平县17775503298: 王阳明三大思想是什么? -
迪育达维: 王阳明的心学三大核心思想是:1、心即理(价值存在);2、知行合一(价值判断);3、致良知(价值归宿),“心即理”是开端,是起因,即意动;“知行合一”是认知过程,是实践;“致良知”才是根本目的.三者是必然的递进关系,进...

顺平县17775503298: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迪育达维: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天理即是人欲.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认为为学“惟学得其心”,“譬之植焉,心其根也.学也者,其培壅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删锄之者也,无非有事于根焉而已.”要求用这种反求内心的修养方法...

顺平县17775503298: 请讲解一下王阳明的心学 -
迪育达维: 我眼中的王阳明心学 读《杨国荣讲王阳明》 王阳明是心学之宗师,儒家学说于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这是叛经离道,也可以说这是儒家思想的正宗回归.发正,儒家学说在明朝的王阳明那里已经不在关注天理,而更加重视个体,是对人...

顺平县17775503298: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顿悟出了哪些道理? -
迪育达维: 王阴阳的龙场悟道,他悟出了天地之间的一些规律,所以他才能够直接的把自己提高了一个层次,他所悟出的道,可以说也不是我们所能够领悟的.只是符合他自己的道.

顺平县17775503298: 王阳明有什么成就,他的心学主要内容和影响? -
迪育达维: 立言,立功,立德 是五百年来的第一圣人,成就超过了朱熹,王羲之,张载等 宋元理学巨擘. 心学:无善无恶者心之体,有善有恶者心之用,知善知恶者良知,为善去恶者格物. 平时无事的时候,把自己的心灵打扫的干干净净,这样以后有事情的时候,脑袋空灵,处理事情就分清是非善恶,人生也就圆满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