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诸葛亮草船借箭是虚构?实践者是孙权?

作者&投稿:唱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何不可以说诸葛亮“草船借箭”是假的呢?~

孙、刘联合抗曹期间,统军的大都督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借水军交战之名,命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借此除掉诸葛亮。面对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诸葛亮却借来三十条船摆上稻草人,盖上青幔,大摇大摆驶向曹营。正好那天江上大雾迷漫,曹操恐遭到埋伏,紧急调来旱寨和水寨的上万名弓箭手,齐向江中乱射,试图击退进犯的“孙刘大军”。
一时间,箭如飞蝗,纷纷射在江心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之上。诸葛亮又从容地命令船队调转方向,头东尾西,靠近水寨受箭,并让士卒加劲地擂鼓呐喊。等到日出雾散,船上的全部草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枝。此时,诸葛亮才下令船队调头返回,并令所有土卒一齐高声大喊:“谢谢曹丞相赐箭!”当曹操发觉自己上当时,诸葛亮的取箭船队已经离去二十余里。
船队返营后,共得箭十余万枝。鲁肃目睹其事,誉称诸葛亮为“神人”。诸葛亮还对鲁肃夸口,自己不仅通天文,识地利,早已料定必有大雾可以利用,而且知奇门、阴阳,兼擅水陆作战,并说:“我的性命系之于天, 周公瑾岂能害我!”周瑜得知这一切后,也大惊失色,自叹不如,诸葛因此声名鹊起。
以上是小说《三国演义》的剧情,而正史“草船受箭”的故事来自《三国志吴书》。
建安十八年,赤壁之战的五年后,曹操与孙权在濡须口对垒。两军对峙有日,孙权借水面有薄雾,乘轻舟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不料被发现。曹营乱箭齐发,箭如雨下,落在孙权船上。孙权虽未中箭,但面向曹营的船身,因落箭太多而倾斜,随时可能翻覆。千钧一发之际,孙权急中生智,下令调转船身,让船另一边受箭。没过多久船两边中箭的数量变得差不多了,船只平衡,恢复平稳。孙权就这样靠智慧不仅安然脱险,而且还意外获得曹军“赠送”的大量雕翎箭。孙权气定神闲、随心所欲地四处游走,把曹营参观了个够,直到天快亮的时候,才恋恋不舍优哉游哉地回去了。正史草船借箭的主角是孙权,这才是正史上草床借箭的故事。
至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为何要用移花接木的手法如此刻画诸葛亮呢,这缘于当时社会意识形态,当此之时,先是蒙古人入主中原,建立了元朝;明灭元不久,又受到后金的威胁。汉人受外族统治的压迫,这对汉人来说,无疑是沉痛的心理打击,于是在汉人心中,渴望有诸葛亮这样的“近乎神明”的汉人来恢复汉人正统秩序。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是以蜀汉为正统来描写的,这样其大肆赞扬诸葛亮的意图也就显而易见了。人们希望看到诸葛亮来兴复汉室,恢复正统,因此赋予诸葛亮以聪明才干、忠贞之心和神异本领。
尽管是几分真实几分虚构,但广大人民都希望能够出现像诸葛亮这样的旷世奇才来治理国家。诸葛亮这一形象,凭借其高尚人格、聪明才智、神异能力,必将在历史的长河里大放异彩,并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这就是为何不说诸葛亮的草船借箭是假的原因。



三国时期真的有草船借箭的事情,但并非是诸葛亮所为,而是孙权。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作为一名军师,几乎无所不能,而他诸多事迹中最为出名的,莫过于“草船借箭”一事了。世人拿这件事赞美诸葛亮料事如神,有勇有谋。但实际上,在《三国志》中,“草船借箭”确有其事,不过主人公变成了孙权。
建安十八年,曹操孙权两军对峙长达一个多月,曹操坚守不出,孙权摸不清对方的底细。便选了一个浓雾之夜,乘船来到了曹操营前,曹军一看便知是孙军来犯。但是浓雾之下曹操无法判断对方来的军队规模,所以只能先下令放箭抵抗,随后再做打算。于是万箭齐发直逼孙权船只,但几乎全都插在了船头的草人上,眼看着沉重的箭要把穿弄翻,孙权连忙命令调转船头,将船的另一面也都插上了箭这才使船只稳定下来。这时天快亮了,再加上万箭齐发打破了浓雾的结构,雾气慢慢散去,曹操才看清了全貌,原来是孙权派来打探曹军底细的。曹操大呼上当,但也不得不对孙权感到佩服,目送他们离开。后来曹操深感后怕,思来想去觉得无法打败孙权,不想再正面僵持,于是撤兵回去,打破了僵局。
关于孙权派出的船只到底是一艘大船还是几艘小船,不同的史书记载不同,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孙权利用“草船借箭”打探曹营虚实一事是真的。由此可见孙权本人也是有勇有谋的很厉害的军事家,不然三分天下的格局也不会维持了那么久。只不过,在《三国演义》里,为了凸显诸葛亮的智慧和伟大,作者将这件事归功于诸葛亮,使后人误以为这件事是诸葛亮所为。

草船借箭的故事来自于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出这个计谋的是诸葛亮,但是历史的真相是诸葛亮并没有《三国演义》里面的那么聪明,什么空城计、草船借箭、火烧博望坡、舌战群儒、借东风等等大多都是虚构或者是别人的计谋,却把这些全部强加给了诸葛亮,罗贯中只不过是为了造一个神话罢了。在真实的历史上确实有草船借箭,但是真正的实施者是孙策、孙权父子俩,是发生在跨江击刘表和濡须之战。

在史书《三国志·吴主传》里边记载了孙权常常去挑衅曹操,然而曹操当时因为实力比较薄弱一直都是在坚守并没有迎敌。后来孙权就乘大船从濡须口来到了曹操大军的水寨前,曹操知道孙权来了之后就下令严加防守,很多弩箭不停的往孙权的大船上发射过去。当时孙权命人继续向前行驶了五公里左右才掉头离开了,离开的时候孙权还命令他的手下击打欢快的鼓乐。识破了孙权的计谋之后,曹操还感慨说了生儿子就要生像有孙权这样计谋的人。

我们在小学课本学到草船借箭是当时东吴联合蜀国一块攻打曹魏大军,因为蜀国大军比较穷根本拿不出箭矢,后来诸葛亮跟周瑜打赌三天弄来十万支箭矢。后来诸葛亮利用大雾天气用障眼法佯装攻击曹魏大军后来获得了十万多支箭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出自于《三国演义》,里边的人物都给改了,而且还把足智多谋这样的高帽给了诸葛亮,者只不过是罗贯中更喜欢蜀国,觉得刘备才是真正的大统才这边写的而已。

《三国演义》里边诸葛亮这个人已经进行了艺术加工,人物已经舍弟神话了,小说里边就写了诸葛亮还会奇门遁术,向天借命等等,这也是过于夸大了。所以说《三国演义》就是一本小说,根据历史改变的小说而已并不是一本史书。



这是罗贯中为了让诸葛亮的这个人物形象更丰满,把许多人的经历写在了他的身上,草船借箭最早的实践者就是东吴的孙权。

因为《三国演义》更偏向小说,有一些虚构的事件,草船借箭就是其中一个。真实情况是孙权率领小部分军队,打探骚扰曹军。

因为历史中并没有草船借箭这件事,相同时间点发生事件的主导者是孙权。实际上得事情是孙权率军乘着大雾刺探曹魏军情。


草船借箭发生在哪一天?
船到了南岸,周瑜已经派了500名军士在江边等着搬箭,卸完后共有十二三万枝箭。鲁肃见了周瑜,把诸葛亮借箭的事说了一遍。周瑜叹气说:“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我实在不如他啊!”【相关成语故事】【篇二: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小故事】一向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 我们...

诸葛亮在哪一年草船借箭?
鲁肃目睹其事,极称诸葛亮为“神人”。诸葛亮对鲁肃讲:自己不仅通天文,识地利,而且也知奇门,晓阴阳。更善长行军作战中的布阵和兵势,在3天之前已料定必有大雾可以利用。他最后说:“我的性命系之于天,周公理岂能害我!”当周瑜得知这一切以后,大惊失色,自叹不如。“草船借箭”应该是谁的故事...

草船借箭的文言文及译文
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

草船借箭译文
扩展:诸葛亮“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赤壁之战时,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

曹操草船借箭故事
曹操草船借箭故事如下: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万支箭。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事后请鲁肃帮他借船、军士和草把子,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这天,大雾漫天,对面看不清人。天还不亮,诸葛亮下令开船,并让军士擂鼓呐喊;曹操...

诸葛亮草船借箭歇后语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一、草船借箭的故事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着《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主要描述周瑜为陷害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算定了大雾之日,便借子敬二十只草船驶往曹营,曹操因疑雾中有埋伏,便令以乱箭射之。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船轻水急,曹操...

草船借箭是谁想出来的计策?
诸葛亮想出来的计策。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由此,...

草船借箭故事简介
直命曹兵乱箭拒敌 在曹兵乱箭之下 几十万只箭全扎在草人之上 遍布船只俩边, 诸葛亮估计箭支早已20万足够有余 命众军士高喊谢曹丞相赐箭, 待曹兵知道上当来追时,早已返回江东大营了。《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引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知道了草船借箭这件事以后周瑜是怎么评价诸葛亮的?
知道了草船借箭这个事以后,周瑜是怎么评价诸葛亮的?提问说的,显然是说《三国演义》故事,这起事件的背景是 : 曹操、周瑜隔江对峙,几次小试牛刀,吴军都略沾便宜,曹操吃了些闭门羹,心中不快。问众人说,昨日输了一阵,挫动锐气,又被窥探水寨,当用何计以破吴军?帐下谋士蒋干,挺身而出,说...

草船借箭哪两句,体现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为什么?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与之呼应的是:曹操:“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此处为神机妙算。诸葛亮又下令把船调过来,穿透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此处亦可体现其神机妙算。

康定县18910967605: 为什么说草船借箭是杜撰的? -
笪涛妇科: 在《三国演义》小说中,是诸葛亮向鲁肃借的船, 然后去曹操营寨外,向曹操借箭! 《三国演义》 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肃领命来见孔明.孔明曰:“吾曾告子敬,休对公瑾说,他必要害我.不想子敬不肯为我隐讳,今...

康定县18910967605: 为什么说草船借箭是假的,说明理由
笪涛妇科: 本以为诸葛亮和“草船借箭”早就妇孺皆知了,无非是关于孔明先生如何机智过人,采用空手道的谋略在化险为夷的同时帮助周郎成就了赤壁之战的千秋伟业之事.但在查...

康定县18910967605: 为什么说草船借箭是杜撰的?
笪涛妇科: 诸葛亮的空城记是假的,但历史上确实有空城计,三国有两位用过此计,一位是郭冲,一位是文聘诸葛亮的草船借箭也是假的,但三国时期确实有草船借箭,是江东猛虎孙坚的计策. (那我再补充点吧,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小说虚构成分很多....

康定县18910967605: 历史上的“草船借箭”是真的吗? -
笪涛妇科: 《三国演义》是小说,虚构成分极多,正史上草船借箭是发生在孙权与曹操的濡须之战,孙权坐船亲自去刺探曹操的军情,被曹操发现命令士兵射箭攻击,孙权的船被射歪差点沉了,他便让船掉个头让箭继续射,这样一来船就平衡了,孙权就把...

康定县18910967605: 三国中草船借箭的故事是否属实?是诸葛亮借的吗? -
笪涛妇科: 这个故事却是虚构的,诸葛亮的一生并没有干过这件事.那么,这个故事是不是罗贯中凭空杜撰的呢?那也不是,因为他确有所本.正史上草船借箭是发生在孙权与曹操的濡须之战. 《三国志》裴松之注本原文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原文...

康定县18910967605: 罗贯中为什么要把孙权所做的"草船借箭"说成是诸葛亮所做? -
笪涛妇科: 三国演义的整体思想是拥刘反曹的,认为汉室时皇家正统,实际上是没有看到历史和时代的进步,在整篇小说中,罗贯中一直把正义的天平倾向于刘备一边,作为刘备的第一大谋士,诸葛亮自然是所有智慧与忠义的化身,小说中的诸葛亮不免有些神化,许多虚构的情节都与历史事实不符,这是出于作者的写作需要,罗贯中书中的正统是匡扶汉室,草船借箭一段实际上是为了表现诸葛亮的智慧,虚构的借东风,空城计等情节也是这个道理.

康定县18910967605: 诸葛亮草船借箭是虚构的吗? -
笪涛妇科: 是盗用别人的,并不是诸葛亮做的 其实,历史上的 “借箭”人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 据史料记载,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孙权与曹操两军相持一个多月没分胜负.一天,“权乘大船来观军,公(曹操)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康定县18910967605: 为什么诸葛亮草船借箭,曹军不放火箭?诸葛亮想到有这一步了吗?是冒
笪涛妇科: 草船借箭纯属虚构 《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志写的.章学诚在《丙辰杂记》提到演义时说“七分实三分虚”,但“实”的部分连五成也没有.演义里移花接木者 甚多,许...

康定县18910967605: 草船借箭的真的是诸葛亮吗? -
笪涛妇科: 从史书资料中得知:三国时真正用船借箭的并非诸葛亮,而是吴主孙权. 据史料记载,当年借箭之事确有其事,但时间是在赤壁之战后的建安十八年(213),其主人公是 孙权,乘坐的船是战舰而并非草船..《三国志·吴书》载:“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魏略》载:“权乘大舰来观军,公(曹操)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复,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经过艺术加工,把“草船借箭”的功劳记在诸葛亮的帐上,使这一讹传流传至今. 生子当生孙仲谋 就是这事发生后曹操说的.

康定县18910967605: 历史上有诸葛亮草船借箭和关羽管骨疗伤吗? -
笪涛妇科: 没有,草船借箭和刮骨疗伤是《三国演义》里虚构的情节.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