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圣寺三历史沿革

作者&投稿:索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崇圣寺,位于美丽的凤凰山南麓,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唐朝咸通十一年(870年),由高僧义存禅师开创。义存禅师,本名曾,出生于泉州南安,年少出家,师从庆玄律师,后在芙蓉寺、幽州宝刹寺等地研习佛法,最终在雪峰创立了枯木庵。兰文卿慷慨赠予大量土地和物资,使崇圣寺成为当时南方最大的丛林,初名应天广福禅院或应天雪峰禅院,吸引了众多僧人,义存法师的门徒众多,其中包括文偃和师备等,他们分别创立了云门宗和法眼宗,使得崇圣寺成为两大宗派的发源地。



宋朝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崇圣寺被赐名雪峰崇圣禅寺,这一名称沿用至今。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和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寺内曾两次重兴,由法庵和达本禅师主持。然而,抗日战争和解放初期,寺庙遭受严重破坏,几乎成为废墟。1979年起,在政府的支持和僧众信徒的资助下,崇圣寺得以修复重建,包括天王殿、大雄宝殿在内的主要建筑被修复一新,殿堂内佛像庄严,艺术精湛,使得寺庙焕然一新,威严壮观。山门、法堂等配套设施也得到整修,寺前对联表达了崇圣寺的深远影响和历史地位:



"开东土有二宗,法眼云门五派灵源通性海;"



"称南方第一寺,垂柽枯木千秋胜迹镇名山。"



如今,崇圣寺以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成为国内外僧众和信徒朝圣和研究的重要场所。



扩展资料

崇圣寺三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建筑的一组颇具规模的佛教寺庙,位于原崇圣寺正前方,呈三足鼎立之势。崇圣寺初建于南诏丰佑年间(公元824~859年),大塔先建,南北小塔后建,寺中立塔,故塔以寺名。现寺的壮观庙宇在咸同年间已毁,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来。




崇圣寺的历史沿革
,费工708000余,耗金银布帛绫罗锦缎值金43514斤。经南诏之后的大理国,佛教较南诏更为发展,有“佛国”“妙香国”之称。崇圣寺建成之后即为南诏国、大理国时期佛教活动的中心。崇圣寺所崇之“圣”为观音,当时,大理地区对观音崇拜极为胜行 。大理国二十二代皇帝中,曾有九位到崇圣寺出家为僧。

资圣寺的历史沿革
资圣寺始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年间,由南岳首山省念(八世)法嗣洪諲禅师(九世)来此开山,经十年辛苦始建成丛林。我国驻英法首任公使郭嵩焘曾言吾湘神鼎洪湮禅师,为临济五法传嗣.。古刹坐北朝南,五山环护,后人尊称“五龙捧圣”。寺中有一古泉,名“观音泉”,掬饮甘甜清爽,沁...

资圣寺的历史沿革
资圣寺创建年代不详,宋代时已有寺庙,现存南殿主体结构为宋代建筑,山门、后殿为明代建筑,观音阁建于清代。坐北面南,二进四合院,东西宽32米,南北长66米,占地面积2112平方米。中轴线上有:山门、南殿、后殿,山门外有观音阁一座,两侧建筑均于1995年拆除。 主体建筑南殿,宋代建筑。石砌台基,高...

圣水寺的历史沿革
始建于唐咸通年间(860─873)。圣水寺自唐宋以来历代均有修缮。明末清初毁于兵燹,清康熙、雍正年间有一次大规模复建和扩修。

大理历史沿革
西汉时期,汉武帝在张骞出使西域的启发下,尝试经由西南方向探索通往印度的“蜀身毒道”,并在此设立了中原王朝在云南的第一个县级行政区域——叶榆县,于前109年(汉武帝元封二年)设立。东汉时期,叶榆县隶属于永昌郡,而到了三国时期,它臣服于诸葛亮南征军,成立了蜀汉云南郡。南北朝时,白族逐渐...

圣泉寺的历史沿革
明时改称圣泉寺,后寺庙倾塌。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知县孙重光又于泉旁建“虚谷堂”。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虚谷堂”毁于大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满聪和尚化缘重修。清朝后期,开始败落,古殿宇大部坍塌,仅存遗址。 1994年12月,恢复佛教活动场所。由智渡法师、乐渡法师多次出资塑三...

资圣寺的历史沿革
据《康熙会稽志》载:其地名曰“毗墟”,故称“毗墟寺”。另又有称“避暑寺”者。初建于五代后汉乾祐元年(948),号证福院。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赐资圣寺,南宋乾道年(1165)改称资圣禅院。后毁于战火,仅存寺基。至清末,有尼妙莲募金重建,建有前后大殿及右厢,香火一度甚盛。...

大理白族自治州历史沿革
大理,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早在4世纪就见证了白族祖先的繁衍生息。他们在此创造了璀璨的新石器文化,被文献记载为“昆明之属”的氏族部落。公元前221年,秦朝开创了对西南的管理,设置了行政机构,大理首次纳入中央王朝的版图。汉武帝时期(前109年),通过击败“昆明之属”,叶榆县在大理地区设立,开启...

圣水寺的历史沿革
据民国版《绵阳县志》载:“圣水寺:治西十五里。建自前明,雍正时重修”。寺庙位于山前平坝,解放后改建为小学。绵阳圣水寺位于城西涪江右岸的塔子山南麓,自古以龙泉圣水著名。据《绵阳县志》记载,寺内古有摩崖题刻《圣水龙湫记》,记中称:名山陵西崖,壁下有龙渊焉,祷雨辄应。唐永徽中,名“...

泰顺三峰寺历史沿革
县佛教协会响应此请求,向上级陈情。1989年,经过规划,位于东外村三仙坪周边的150亩山地被划拨用于重建,明山寺的僧人德恕法师被邀请来主持这项工程。三仙坪,距离县府中心3公里,原为清朝学者潘鼎等人研究学问的地方,称为“石林精舍”。1936年,精舍不幸被毁,只留下一大丘坪。直到90年代,这里仍有...

清镇市18318704485: 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简解 -
须盼前列: 圣寺位于大理古城北1.5公里处,东临洱海,西靠苍山应乐峰. 崇圣寺建成的时间为南诏国后期,为南诏国第十代王劝丰佑时(824—859年)所建.建成之后即为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佛教活动的中心,到大理国时成为著名的皇家寺院.故崇圣寺...

清镇市18318704485: 火车站 - 崇圣寺三塔公交经过哪些站点? -
须盼前列: 从火车站下车坐8路公交,半个小时到古城,票价1.5元 大理崇圣寺三塔乘车路线: 大理火车站到崇圣寺三塔乘车路线: 大理站步行至火车站乘坐8路公交车,在博爱路口下车步行至一中分院乘坐19路公交车,在三塔公园下车步行至崇圣寺三塔...

清镇市18318704485: 崇圣寺三塔简介求崇圣寺三塔介绍
须盼前列: 我定的是洱海大游船,感觉还不错,游船上的白族节目表现老人和小孩都很喜欢看.... 所属地区:云南大理大理市区 票务类型:崇圣寺三塔成人票 门票信息:同程价:¥...

清镇市18318704485: 大理三塔是那一年建的? -
须盼前列: 崇圣寺三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建筑的一组颇具规模的佛教寺庙,位于原崇圣寺正前方,呈三足鼎立之势.崇圣寺初建于南诏丰佑年间(公元824~859年),大塔先建,南北小塔后建,寺中立塔,故塔以寺名.现寺的壮观庙宇在咸同年间已毁,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来.

清镇市18318704485: 崇圣寺三塔分别叫什么名字 -
须盼前列: 大塔也就是中间那座叫千寻塔! 崇圣寺三塔始建于南诏王劝丰祐时期(公元824—859年)! 先建大塔“千寻塔”,高69.13米,是座方形密檐式砖塔,共16层. 南北两座小塔高度相同,都是 42.19米,各有10级,是一对八角形密檐式砖塔,八层以上为实心,八层以下为空心.

清镇市18318704485: 大理三塔简介 -
须盼前列: 崇圣寺,东对洱海,西靠苍山,位于云南省大理古城北约一公里处,点苍山麓,洱海之滨.历史上有9位大理皇帝在崇圣寺出家,在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称为“天龙寺”.崇圣寺曾以五大重器(三塔、南诏建极大钟、雨铜观音像、三圣金像、“佛都”匾)闻名于世,但崇圣寺与另外的四大重器均毁于历代的战火及自然灾害 .1990年代,重建崇圣寺被提上日程.2003年8月8日,重建工程动工.2005年4月22日,总投资1.82亿元人民币的崇圣寺重建工程全部竣工[3] .其所属的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清镇市18318704485: 崇圣寺三塔是什么族的
须盼前列: 崇圣寺三塔是大理白族文化的象征,有较高的知名度,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称: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 简称或俗称:崇圣寺三塔,崇圣三塔,大理三塔,三塔 ...

清镇市18318704485: 大理市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简介 -
须盼前列: 崇圣寺三塔简介: 大理三塔,位于大理城约一公里处.为大理胜景之一.被称为大理古文化的象征. 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高69.13米,为方形16层密檐式塔,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塔下仰望,只见塔矗云端,云移塔驻,似有...

清镇市18318704485: 崇圣寺三塔在什么地方啊? -
须盼前列: 位于大理古城北16公里,是滇西、大理一带的著名乡镇,喜洲民居代表了大理市白族民居的风格. 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封闭式庭院为典型格局,有独成一院,有一进数院,平面呈方形,造型为表瓦人字大层顶,二层、重檐;主房东向或向南向,三间或五间,土木砖石结构,木屋架用榫卯组合,一院或数院连接成一个整体,外墙面多为上白(石灰),下灰(细泥)粉刷.

清镇市18318704485: 什么族的大理崇圣寺三塔 -
须盼前列: 大理是白族自治州.崇圣寺三塔是佛教的. 崇圣寺三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建筑的一组颇具规模的佛教寺庙,位于原崇圣寺正前方,呈三足鼎立之势.崇圣寺初建于南诏丰佑年间(公元824~859年),大塔先建,南北小塔后建,寺中立塔,故塔以寺名.现寺的壮观庙宇在咸同年间已毁,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