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俗语“哥走侄不亲,姐去门槛断,兄死叔就嫂”,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作者&投稿:道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俗语“哥走侄不亲,姐去门槛断,兄死叔就嫂”,是什么意思?~

农村俗语:“哥走侄不亲,姐走门槛断,兄去叔就嫂”是什么意思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亲人之间的关系主要就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人们的脑子里会有一个固定的模式,那就是血缘关系最近的自然也是关系最好的。而古代有一句俗话叫做“哥走侄不亲,姐死门槛断,兄死叔就嫂”,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一,哥走侄不亲。按理说,叔侄关系应该是最亲的。但是如果自己的哥哥不在了,那么大嫂未必会留在这个家里。如果大嫂改嫁,自然也会带走侄子侄女,这样叔侄之间的关系自然就会断了。即使大嫂不改嫁,也可能会重新组建家庭。孩子们有了继父的存在,关系自然会有点疏远。

二,姐死门槛断。我们很多人都会有自己的兄弟姐妹。当我们的姐姐长大了,终有一天将要嫁到别人家去。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姐姐自然就成为了两个家庭之间唯一的关系纽带。如果真的有一天姐姐死了,这个纽带就会断了,以后的交集当然会越来越少。

三,兄死叔就嫂。在旧社会里,对于贫穷的老百姓来说,娶媳妇儿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儿。本来兄弟姐妹们就比较多,儿子们娶媳妇儿无疑会加重家庭的负担。男孩子到了适婚年龄,家里好不容易东拼西凑为哥哥娶了媳妇儿。如果不幸的是哥哥死了,为了减轻负担,同时也为了保住自己的血脉,人们往往会让弟弟来娶自己的嫂子,同时照顾哥哥留下的孩子。



而古代俗语“哥走侄不亲,姐死门槛断,兄死叔就嫂”,这句话的前两句所形容的就是隔代亲这种亲情关系。

其实这种现象在古代很早以前就有出现,那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存在呢?因为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人们之间的人际来往关系就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的,血缘关系最近的自然也是关系最好的。

以前在很多家庭都有好几个孩子,兄弟姐妹间联系也很密切,每到佳节的时候亲戚之间互相走亲访友都是必不可少的,可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家里的孩子越来越少,有些家庭最多两个孩子。而且父母、兄弟姐妹之间,但是除了父母之外,兄弟姐妹长大成人后整日都忙于学习与工作,最后还会各自组建自己的家庭。

在组成各自的家庭后,自然都会以各自的家庭为主。曾经最亲密的关系自然也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渐渐变得疏远。

“哥走侄不亲”俗话说叔叔和侄子的关系是最亲的。

但是如果侄子的父亲,也就是自己的哥哥走了后,那么大嫂自然也会带着自己的儿子去重新组建一个新的家庭。有可能侄子侄女还会更了人家继父的姓。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关系自然也会真的彻底断了,最后与侄子之间的关系自然也没有以前亲近。

“姐死门槛断”。

在很多家庭中都会有自己的姐姐,但是我们都知道女儿长大了都会嫁出去的,俗话说得好,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当自己的姐姐在组成一个自己的家庭后,那么姐姐就是两个家庭当中唯一的关系纽带。

如果两个家庭平时就没有什么过热的交集的话,那么在姐姐走了之后,这个纽带就会瞬间崩解,以后自然也不会再有任何的交集或者来往。

“兄死叔就嫂”

这句俗语说的是在过去的旧社会中,娶一个媳妇都会成为一个普通不富裕的家庭的负担,而且过去很多家庭都会有好几个孩子,娶媳妇便成为了家庭的重担。

作为家里的老大的孩子一般都是最早结婚的一个,家里东拼西凑好不容易为哥哥娶了媳妇,可惜世事难料,不幸的是哥哥走了,留下了妻儿。一家人本就不富裕,无奈之下便产生了违背伦理道德的想法,那就是由弟弟来娶自己的嫂子并且照顾哥哥的孩子,这样家里不仅减轻了彩礼负担,而且弟弟也会代替哥哥好好照顾哥哥的妻儿。

这句俗语主要概括的是过去旧社会出现的现状,说白了那时候某些偏远地区实在是太穷了,而在现今就有所不同了。经过三十年的计划生育,今天很多的家庭孩子都很少,没有太多的人可以去依赖,所以形式自然也会有所转变,姐姐去世后,姐姐的子女能够依赖的对象只有舅舅或姨妈一家的亲戚,是一定不会断绝联系的,因为他们是娘家唯一的亲人了。

在关键时刻他们是唯一真心为你出主意的人,更何况在农村与娘家亲戚断绝联系是要被人笑话的。

现在叔伯离世了也不会人走茶凉,毕竟是父亲唯一的亲兄弟,他的后代也是自己的兄弟姐妹。

更何况现在的独生子女多,所以哥哥的孩子相当于也是自己孩子的亲兄弟。而今天婚姻自由的社会,“兄死叔就嫂”这种事听起来就匪夷所思了,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件违背伦理道德的事。

“哥走侄不亲”说的是,哥哥死了,叔叔和侄子也就生分了,没有从前亲近了,好像心中有了隔阂。

这种现象在农村很普遍,甚至有的哥哥死了,叔叔和侄子动刀了。为什么这样呢?原来是为赡养老人的问题。
哥哥死了,但父母还健在,大哥之前继承了家业,虽然他死了,作为侄子继承了大哥的家业,从伦理道德来说侄子应该替死去的老爸承担点义务吧?
但是侄子表示一点也不承担,说尽义务是我老爸的事,你找他去吧。叔叔很气愤,说,你不赡养爷爷和奶奶,那你把继承的家产交出来吧。
侄子说“凭什么呢?你算老几?”侄子不同意。
叔叔说:“不交你就给你爷爷奶奶拿赡养费吧”。为这事叔侄二人反目成仇,差点闹出人命。
这是我村发生的真事,我也不知道叔叔和侄子谁有理?反正哥哥死后,侄子和叔叔一家劈户了。
“姐去门槛断”的意思有两种意思。如果是姐妹关系,即姐姐对妹妹来言,这句话没毛病。
姐姐死了,做妹妹的就不登姐夫家的门槛了,否则会引起流言蜚语,人们可能会说姐夫和小姨子有一腿,要不三天两头往人家跑干嘛呢?农村有句俗语:“姨表亲,不叫亲,死了姨娘断门亲”。其实都是一样的道理。
假如姐姐对弟弟来说,这句话有待商榷。
姐姐死了还有外甥和外甥女,一般情况来说,娘亲舅大,不管姐姐在不在世,当舅舅的说话还是管用的。农村也有一句俗语:“姑表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

“兄死叔就嫂”意思是说哥哥死了,小叔子和嫂子在一起过。在古代有这种情况,比如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娶了嫂子孝庄了。
现在贫穷的地方还有这种风俗,一方面小叔子没老婆,一方面嫂子拉扯着孩子也不好过,嫂子嫁外人又怕孩子受气,如果嫁给小叔子孩子肯定不受气,毕竟是自己的亲侄子。
现在富裕的农村这种情况很少了,男人宁可娶个远来的媳妇也不愿意娶嫂子,也许是心理有阴影的关系吧。

就是说你哥哥如果去世了的话,那你跟你侄子辈的人肯定就不亲了,如果你姐姐去世的话,那你们家就相当于没啥人去了,如果说你的兄长去世了,那可能弟弟就会娶嫂子什么的。

哥去世了,侄子和叔的关系显得不近了,姐死了,这门亲戚也就断了


“姐走门槛断,哥去侄不往,兄死弟就嫂”,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
“姐走门槛断,哥去侄不往,兄死弟就嫂”,这句俗语是这样的意思,如果哥哥走了,那侄儿子就和伯父一家不会像以前那样亲近了,走动也会少一些了。姐姐走来就像是娘家泼出去的水一样,只能算是一门亲戚吧,兄弟之间本来很亲的,但是有一个走了,比如是长兄过世后,倘若自己的亲兄弟还没有结婚成家...

“姐死门槛断,哥走侄不亲”,在农村,亲戚之间真的是这样吗?
农村俗语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的历史,他其实反映了一些关于人情事故的一些问题,他其实非常的有用,一些非常简短的语言,却要可以反映非常重要的道理。姐死门槛断,哥走侄不亲,就是说如果你姐姐去世了,那么你可能就会跟姐夫那边一家人就再也不联系了,所以说就是姐姐死了,然后这个门槛就断了,这就...

娘亲舅大,爹亲叔大的下一句是什么?
娘亲舅大,爹亲叔大的下一句是姐死门槛断,哥走侄不亲。娘亲舅大:娘亲,就是母亲娘家的亲戚,涉及到民俗问题,每遇婚丧嫁娶等事需要通知亲戚时,舅舅是娘家的主人,需要重点招呼。爹亲叔大:就是父亲一方的亲人,说“叔大”,也涉及到民俗问题,当家庭遇到重大事务悬而不决时,可以征求一下伯父、...

俗语“姐走了,门槛断;哥死了,侄不亲”,农村亲戚就这么不堪?_百度知 ...
“姐走了,门槛断;哥死了,侄不亲”这句话指的是:如果家里的姐姐去世后,那么这家人跟姐夫家的其他人走动也就少了;如果哥哥死了,那么这家人跟哥哥的孩子或者是哥哥孩子的后代的往来也少了。因为在我国农村,最典型的就是一个亲情社会。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全靠家里的亲戚间的走动。如果说家里...

农村祖辈留下来的俗语,句句都是大实话
因此,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关系似乎比较远,再比如农村老话常说“姐死门槛断,哥走侄不亲”,这句俗语的意思是,如果姐姐在世的话,和姐夫之间的关系会十分要好,而一旦姐姐过世,跟姐夫家的关系也就此淡化,走动也少了。同样哥哥死后,跟哥哥的孩子等后代的往来也少了。 三、俗语:为什么农村人说“穷养兔子,富养蜂”...

表姐妹关系真的不会那么亲吗?
亲戚之间的亲情会随着辈分一代一代的渐渐变弱,直到第三代第四代的时候就几乎没什么亲情了。不知大家知不知道,在农村我们常常听见的一句谚语“姐死门槛断,哥走侄不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说透了世间的人情冷暖,就是姐姐去世之后,跟姐姐的婆家亲戚来往就不再密切。哥哥去世之后,跟哥哥的妻子...

民间俗语:“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对饮”,古人智慧道出人情冷暖_百度知...
在中华五千年浩如烟海的历史尘埃间,老祖宗根据切身经历,总结了众多饱含生活哲理的俗语老话,如: “久住令人贱,频来亲也疏”“姑死连着筋,姨死断了根”“ 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姐走门槛断,哥死侄不亲”“正月不剃头”“腊月不定亲” 等等,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既然能够历尽千年...

表姐妹关系真的不会那么亲吗?
5. 住的距离也是影响表兄弟姐妹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住得近,关系往往更密切。6. 对于远房亲戚,由于距离较远,通常只在两代之内保持亲近,到了第三代,亲情往往变得淡薄。7. 农村中有句谚语“姐死门槛断,哥走侄不亲”,它反映了姐姐或哥哥去世后,与他们的配偶及子女的联系可能会减少。8. 这句...

俗语为何说“兄死叔就嫂,姐死妹填房”,有道理吗?
不希望孩子跟着后爹(后娘)吃苦,毕竟是孩子的亲叔或者是亲姨,加上女子地位低,反抗能力差,所以只能任人宰割,是过去旧思想控制女子的一种方法。就是因为这种填房续弦手段,让很多的兄弟姐妹为了自己的利益去相互残害,《甄嬛传》里面的钮钴禄氏皇后为了地位,谋害自己的亲姐姐和亲外甥,为了利益有为...

农村亲戚很多一辈亲,隔代几乎不联系,这是为啥?
讲述亲戚之间的关系,在农村有句老话叫:“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就拉倒。” 这句俗语所要表达的意思,也是通俗易懂,亲戚之间一代人关系会很亲,到了二代人,就成了表亲的关系,而到了三四代就基本上不会有联系了。 我家的亲戚关系复杂的都可以演一部电视剧了,有父辈的吵闹,堂兄弟背后互说坏话的,见面假装不...

石景山区19765372308: 古代谚语有哪些? -
庾庾盐酸: 、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 2、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 3、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4、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 5、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 日落红云升,来日是晴天 6、日落云里走,地雨半夜后 7、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 乌云接日低,...

石景山区19765372308: 被国人误传了几千年的八句俗语,你知道几个? -
庾庾盐酸: 、“王八蛋”这是民间的一句骂人话.实际上,这句话的原来面目是“忘八端”.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记了这“八端”也就是忘了基本的做人根本,可是后来却被讹变成“王八蛋”.

石景山区19765372308: 难得一读的古老的俗话 -
庾庾盐酸: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贵人. 门前拴上高头马,不是亲来也是亲.门前放根讨饭棍,亲戚故友不上门.世人结交需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

石景山区19765372308: 古代名人的谚语 -
庾庾盐酸: 有很多.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类别繁多,数不胜数.

石景山区19765372308: 盘点一下被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 -
庾庾盐酸: 比如说,父母在不远游.但是很多的时候被人忘了后面一句而是游必有方.

石景山区19765372308: 逆转时空是不是成语 -
庾庾盐酸: 逆转时空不是成语.成语: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石景山区19765372308: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个俗语是怎么来的?类似得俗语还有哪些
庾庾盐酸: 话说有一天,诸葛亮到东吴作客,为孙权设计了一尊报恩寺塔.其实,这是诸葛亮先... 实际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第“副将”这句俗语原意是指三个副 将的...

石景山区19765372308: 被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有哪些? -
庾庾盐酸: 1.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2.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

石景山区19765372308: 10个被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传了吗 -
庾庾盐酸: 10个被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是:1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2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皮匠”...

石景山区19765372308: 有哪些古代俗语
庾庾盐酸: 此地无银三百两,无事不登三宝殿,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