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采用什么养兵方法,竟然不费百姓一粒米?

作者&投稿:鄞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朱元璋“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的军户军屯制,为何最后会破灭?~

朱元璋提出的“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的军户军屯制,最后会破灭,是因为制度虽然好,但是没有随着人口和阶层的变化,而适时做出制度上的改变之故。



“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的话,是明太祖朱元璋提出的,而且也实施了,做到了,确实没有给当时的老百姓增加太多负担。明太祖时期,全国从军数量达到近二百万,能养兵,就归功于“军户军屯制”。
这种制度在实行初期盛极一时,后来就不行了,实施不下去了。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军户军屯制。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洪武年间,天下仍然有些动荡,元朝余党仍暗中窥视,此时稳定军事力量是重中之重。


因为战乱的原因,当时人口不多,土地也大片荒芜,朱元璋依据实情出台了军户军屯制,他把户口划分为“民户”和“军户”。由普通百姓人家和服兵役人家组成,没战事时,人们在家耕地,一旦战事发生就要弃耕从兵。朝廷把大量土地划给军队,实行屯田,军队所需粮食也来自军屯。
这种制度在初期表现效果明显,它稳定了军队规模,实现了兵农合一,军屯收获的粮食全供给军队,大大减少国家的负担。
军户军屯制会破灭,是因为没考虑到,人口在和平时期会急速增多,土地也会被兼并,朝廷当时允许土地买卖,致使贪婪的权贵富商们为饱私欲,把手伸到军户家庭里。


当时的权贵把大片军田买卖和侵占,而军户家庭的人口不断增多,粮食就不够吃了,土地却越来越少,就形成恶性循环。后来没有粮食供给的军士们,只能带着家小开始逃亡。后来,逃军数量已经达到一百多万。
至此,朱元璋当初创下的军户军屯制,就被时代所抛弃了。

反映了军屯之制的作用。

屯军之制的内容:
明初土地荒芜,国库空虚,巩固边防解决粮饷是移民的重要目的之一。明太祖为了加强国家的武装巩固边防,在全国各地设立卫所制度,曾迁山西平阳民“选民丁,立都所,置卫屯田”。军士别立户籍,军户由国家分给土地屯田自养;平时军士由卫所路官负责操练、屯田,战时则归部派迁的部兵统领。明朝政权规定每百名军士发给牛40头以及其他农具。边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每军士受田50亩为一份,征粮12石,贮屯仓,听本军自支,余粮为本卫所军官俸粮。由于实行了军屯,军粮有了保证,边防也得到巩固。洪武20年7月守大宁前军都督佥事称“所筑大宁两城,见贮粮粟。大宁31万石,松亭关58万石,会州25万石,足供数年边用”。

这其实讲的就是朱元璋为了解决供养士兵的粮食过多的问题,设立的军屯和军户制度,这个制度的核心理念就是由将士和士兵们自己种植粮食,自己养活自己,也就是题目中所说的不用花费百姓的一粒米。朱元璋当时想出这个方法其实也是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同时通过增加对军队的管理,让军队达到有用兵需求的时候就上阵杀敌,没有用兵需求时就种地的状态。

这样的想法虽然很美好,但是却是有点不切实际的,虽然朱元璋通过自己的手段还是强行推行了这个制度,可是后来这个制度的弊病暴露得越来越明显,也就彻底被停用了。朱元璋靠着军队起家,好不容易培养起了明军,同时作为农民出身的朱元璋也非常同情百姓的疾苦,因此才会想出这样的方法,只是他以为的一举两得,最后却失算了。

这个制度的建立跟当时明朝的背景是息息相关的,朱元璋刚刚建立了明朝,但是为了防止元朝反扑,以及维持军队的规模,这才想出了这个方法。原本这个方法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只是正是因为这个制度在理论上过于完美,才造成了在现实中,这个制度并不是那么好实施。就比如朱元璋将军队分成卫所,然后将土地分给各个卫所。

这个措施从建立之处就是存在一定的隐患的,首先就是土地是一笔财富,而古代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土地的兼并问题,还有就是这些士兵们不仅仅是士兵,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因此绝对不可能一心只想着帮国家种地。哪个人还没有点私心呢,更何况古代的福利设施和社会保障制度还非常的欠缺,这也注定了朱元璋的这个制度是肯定会失败的。



朱元璋在起义时期的养兵方法基本上都是靠抢夺粮食,后来当上皇帝以后就用军屯土地多头管理办法来进行粮食储备,所以不需要老百姓一粒米。

你应该知道南泥湾的故事,朱元璋就是采用战时打仗,闲时屯田,也就是我们国家的军队开赴北大荒,新疆开垦荒田种粮食的方法。

朱元璋采用自给自足,闲时开垦自己耕种的养兵方法,达到不用费百姓的一粒米就能自己养活自己的方法。等到战时的时候在作战。

明太祖朱元璋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征集和吸收了大量军队。庞大的军队对于增强己方实力自然是有好处的,但军队的数量越多,军费开支也就越大。虽然在战争时期,供养单个士兵的花费很低,但至少总得让人吃饱饭。而连年的战争对于经济的破坏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所以即便占据了许多地方,但收入还远远不足以应付庞大的军费开支。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朱元璋听取了谋士刘基的建议,开始对军队进行整编,建立了卫所制度。所谓卫所制度就是将军队的组织分为卫、所两级。每卫共有士兵5600人,最高长官是指挥使。卫的下级单位是千户所,每千户统兵1120人。千户所下设百户所,每百户统兵112人。
到了洪武二十六年(1368年),大明帝国已经拥有326个卫和65个独立所,兵力高达两百万。由于战争已经基本宣告结束,所以明朝实际上已并不需要继续维持这么庞大的军队。但如果让这些已丧失原来生计的士兵复原,那就会造成新的社会问题。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怎么解决呢?接下来要说的就是卫所制度的“重头戏”:屯田。
朝廷给每个卫所都分配了军用农田,每支军队约百分之七十的士兵日常工作就是种田,剩下百分之三十执行军事任务。实际上,在大部分没有战争压力的地方,士兵种田的比例更高。这样一来,士兵们就可以自给自足,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一旦战事发生,士兵们也可以迅速拿起武器冲上战场。朱元璋曾自豪的说道:“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明朝普通的官兵是不是世袭的?
这是来元璋所手创的奇特制度:综合了汉的屯田,唐的府兵,与宋的尺籍。他很以此种军民分籍自豪。他说:“朕养兵百万,不费国家一钱。”洪武元年,天下事已经大定,他考虑到如何于胜利以后,安顿庞大数量的军官与兵士。裁减,编遣,复员,都不是好办法。裁谁?不裁谁?编谁?遣谁?复员,复到哪里...

世界上有鬼吗?科学已经证实朱棣刚刚迁都北京他儿子为什么急着回南京...
随后,朱棣的长子朱高炽即位。在仁宗朱高炽统治时期,他准备将首都从北京迁到南京。为什么朱高炽有迁都的想法?迁都计划没有完成的原因是什么?朱棣的长子朱高炽基层出身的朱元璋为了确保大明山的稳定和长治久安,煞费苦心地培养自己的后代和接班人。洪武三年五月,朱元璋还没有完全控制一些偏远地区的时...

奋勇当先什么意思?
词目 奋勇当先 发音 fèn yǒng dāng xiān 释义 鼓起勇气,赶在最前面。 近义词 一马当先 反义词 畏缩不前 引用 《三国演义》第八十二回 孙权降魏受九锡 先主征吴赏六军 ...,大败回阵。二小将追杀入营,吴班引着张南、冯习驱兵掩杀。张苞 奋勇当先 ,杀入吴军,正遇谢旌...

明朝的军户都是世袭的吗
这是来元璋所手创的奇特制度:综合了汉的屯田,唐的府兵,与宋的尺籍。他很以此种军民分籍自豪。他说:“朕养兵百万,不费国家一钱。”洪武元年,天下事已经大定,他考虑到如何于胜利以后,安顿庞大数量的军官与兵士。裁减,编遣,复员,都不是好办法。裁谁?不裁谁?编谁?遣谁?复员,复到哪里...

潍城区15891627893: 朱元璋曾自豪地说:“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这主要反映了 -
赞舍苍苓: 明朝的军屯制度,士兵平时种田,战时打仗.但这也造成了很多问题,比如士兵缺乏战斗力

潍城区15891627893: 朱元璋 统治政策朱元璋采取了哪些统治政策
赞舍苍苓: 朱元璋削平群雄,统一南北的同时,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着手稳固新建王朝的统治,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和发展.在中央废中书省和丞相,政归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听命于皇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与大...

潍城区15891627893: 明太祖为发展农业生产采取了哪些措施? -
赞舍苍苓: 朱元璋实行安养生息的经济政策,采取奖励垦荒,实行民屯、军屯、商屯等屯田制度,兴修水利,在全国推广桑、麻、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等一系列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成功地使明社会经济较快地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他还下令清丈土地,编制赋役黄册、鱼鳞图册,建立里甲及粮长制,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他的限制和打击旧豪族地主、规定工匠轮班制、放松对手工业者的人身控制等政策,对恢复和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也起了促进作用.

潍城区15891627893: 为了加强君权 朱元璋采取了哪些措施? -
赞舍苍苓: 政治:在中央废除丞相,分权六部,设内阁;在地方,设三司,分管财政、检察、司法和军政; 司法:增加对君权的法律保障,比如设置了许多针对保护君王的法律. 思想:八股取士,从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中取材等等!

潍城区15891627893: 明朝和宋朝比起来,谁更强大? -
赞舍苍苓: 以军事来看,宋朝就比明朝差一大截,主要的原因不是武器问题根据我的看法有两方面:第一,是军队制度问题,自从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还有就是垃圾兵太多,没有退伍制度.朝廷花了很多钱养兵,但是一上...

潍城区15891627893: 腊八粥的名字由来~~ -
赞舍苍苓: 腊八节起源:传说一: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未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的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潍城区15891627893: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巩固皇位采取了什么措施尽量短一点 -
赞舍苍苓:[答案] 1.在中央,明太祖借口胡惟庸案,撤销中书省和丞相,把相权分给六部 2.明太祖设五军都督府,与兵部共管兵权,相互牵制. 3.明太祖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作为中央监察机关.并设立锦衣卫 4.明太祖实行“八股取士”,严密控制思想文化

潍城区15891627893: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举两个 -
赞舍苍苓:[答案] 他设立了锦衣卫 废除了丞相制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