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亚圣的祭祀朝拜圣地是怎样的?

作者&投稿:鄣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儒家亚圣孟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公元前408年,齐国攻破了鲁国的郕城,这里是鲁桓公庶长子公子庆父的后代孟孙氏的食邑。城破之后,孟孙氏子孙遂分散流落到其他诸侯国,其中有一支迁居到邹国。
迁居到邹国的孟孙氏后人中有个名叫孟轲的人,他15岁时拜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孙子子思为师。经过青少年的饱学和钻研之后,他开始在家乡聚徒讲学,并逐渐成为当时地方上最有影响的儒学大师,被人尊称为孟子。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德治思想,并把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其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孟子认为,仁政就是君王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君王。
孟子认为,如果君王实行仁政,则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君王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
那时候,天下诸侯混战的情形,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诸侯国为了争当霸主,对内力图改革,以富国强兵,对外则进行兼并战争,以扩大疆土,致使人民流离失所。
孟子痛感于当时诸侯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严酷,以及王公大人脑满肠肥而人民食不果腹的不公,决定仿效先师孔子游说诸侯的做法,规劝诸侯实施“仁政”,以求得天下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于是,孟子在40多岁时,带着众多弟子,开始周游列国,推行他的“王道”学说和“仁政”主张。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诸侯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意义的著名命题: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认为,国君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因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然而,当时诸侯国致力于富国强兵,希望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大一统。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并没有实行的机会。

孟子名轲,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


公元前372年,孟子出生于邹国(今山东邹城),是鲁国公族孟孙氏的后代。孟子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对孟子的教育就落在他母亲一个人的肩上。


孟子的母亲有见识又懂得如何教育子女,她深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著名的孟母三迁成为后世传颂的故事。据说,早年孟子一家居住在墓地附近。墓地里每天都有送葬的人忙忙碌碌,每天都有人在这里挖坟掘土。孟子觉得特有意思,也常学着他们的样子拿着小铁锹挖土坑玩。孟母一心想使儿子成为好读书、有学问的人,她感到这个环境实在不利于孩子成长,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集市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行商坐贾高声叫卖,炫耀着各自的商品。孟子天天在集市上闲逛,对商人的叫卖声很感兴趣,每天都学着他们的样子,随便抓起一样东西在那里喊叫、喧闹。这种环境对孩子更没有什么好影响了,于是孟母又把家搬到学宫附近居住。学宫是国家兴办的教育机构,聚集着很多有学问、懂礼仪的读书人。在学宫文化气氛的熏陶下,孟子也整天在家读书演礼。孟母看到这种情况,知道选对了地方,非常高兴,就在这里定居了下来。


孟子小时候,一天,邻居家杀猪。孟子问妈妈:“他们为什么杀猪?”母亲骗他说:“给你吃啊。”小孟子听了,非常高兴,蹦蹦跳跳地跑了。孟母感到很懊悔。她自言自语道:“我怀这个孩子的时候,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现在他懂事了却骗他,真不应该。”于是孟母果真去买了肉给孟子吃。


孟子少年读书时,开始并不用功,见此情景,孟母很是焦急。有一次,孟子从学堂回来,孟母正在织布。孟母问:“你近来学习怎么样?”“还跟以前一样不好不坏。”孟子洋洋得意地说。孟母很生气,举起一把刀把刚刚织好的布割断了。孟子看到母亲把辛辛苦苦织的布割断了,心里既害怕又不明白其中的原因,连忙问母亲出了什么事。孟母语重心长地说:“学习就跟织布一样,布断了再接不起来,学习不时时用功,不常常温故知新,就永远也学不到本领。”从此,孟子牢记母亲的话,起早贪黑,刻苦攻读。


孟母教子,费尽心血,值得我们学习。


到公元前358年,孟子就拜孔子弟子子思的门下为师,学习诗书礼仪。


公元前343年起,孟子的思想已经形成,在家乡开始教徒讲学。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他认为好人坏人之分,主要是由于社会的影响。他把人比作山木。他说,山上的树木本来是茂美的。但因为它接近都市,人们不断地对它砍伐,牛羊践踏不已,于是长得不成样子,能说这些树木原来是不美的吗?人也是这样,本有善良的品性,但不断被摧残,得不到发扬,最后变得同禽兽差不多,能说人的本性原来就是这样的吗?


孟子认为民众的问题最重要,君王的问题不占重要地位。君王在用人时,应该尊重人民群众的意见,因为人民群众才是最智慧的。这种民贵君轻的思想是极为可贵的。


孟子认为统一才能安定。他不主张用战争来实现统一,提出了“以德服人”。“仁者无敌于天下”的理论。但他并不反对一切统一战争。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心的向背。他说,如果对老百姓施行仁义的政策,百姓就会为国君拼命,即使让他们拿着木棒也可以抵得住坚兵利甲。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是“王道”、“仁政”。意思是人的本性是好的,应该把人当人看。统治者要想得到天下,办法在于得民,得民的关键在得人心。孟子所说的王道,最主要的就是给予人民产业,轻徭薄赋,减少刑罚。


从公元前330年起,孟子开始周游列国,希望能推行自己的“仁政”理想,造福于天下百姓。


孟子向梁惠王说:“不耽误农活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不用细密的渔网到湖里去捕鱼,水产就会吃不完。伐木者按适当的时令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水产都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就能使百姓能够生活、死后有钱埋葬,没有什么不满足的。生养死葬都没有不满,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孟子去见齐宣王说:“把泰山夹在腋下而跳过北海,告诉人说‘我不能’,这的确不能。替老年人按摩肢体,告诉人说‘我不能’,这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所以王不能称王于天下,不是属于夹着泰山越过北海一类;王不能称王于天下,是属于按摩肢体一类。敬养自己家的老人,从而推广到敬养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家的小孩,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小孩,这样统治天下就会像在手掌上玩弄东西一样容易。”


孟子游说列国,发现天下没有肯施行仁政的国君,相比之下倒是齐王还有接受他政治主张的可能性。他离开齐王并未立刻回家,而是逗留在齐国边界。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苦笑说:“我希望齐王能够觉醒,派人来找我回去。”等到希望破灭后,才遗憾地一个人走了。


从前310年起,孟子在邹国讲学,并写下了论述自己思想的著作。


约前289年,孟子逝世;享年84岁。后人称他为儒家“亚圣”。

孟子,名轲,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庙又称亚圣庙,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城南,是历代祭祀孟子的场所。

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我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早在东汉时,京兆长陵人赵岐在《孟子题词》中,称孟子为“命世亚圣之大才”,东汉王充在《论衡》一书中,亦称颂孟子为“亚圣之才”。

“亚圣”作为官方称谓,起源于元代。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加赠孟子为“邹国亚圣公”,孟子开始被尊封为“亚圣”。

孟庙呈长方形,院落五进,殿宇64间,占地60余亩,庙内古树苍郁,葱笼茂密,堪称奇观。

孟庙正南门为“棂星门”,是孟庙内的第一座木架结构门坊,坊额上楷书“棂星门”3个光彩夺目的贴金大字,是后来清朝同治年间的山东巡抚丁宝桢的手书。

据《后汉书》记载:

棂星,天田星也。欲祭天先祭棂星。

古人认为“棂星”是天上的文星,“主得士之庆”,天子祭天必先祭棂星。孟庙第一道大门以“棂星”命名,即意味着孟子是天上的文星下凡,也含有尊圣如天的意思。

棂星门四柱三洞,雕梁画栋,色彩绚丽,重檐斗拱,凌空欲飞,高大威严。在封建社会,棂星门只有每年农历二月和八月举行祭祀孟子大典之日,或者皇帝和钦差大臣前来拜谒孟庙之时才打开,平时闭门不启,以示严肃庄重。

门内东西两边各建有一座互相对称的歇山转角、斗拱承托的木坊,东名“继往圣”,西名“开来学”,以此来表彰孟子对儒家学说起到的“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功绩。

进棂星门为孟庙的第一进院落,北墙正中是座精雕细刻的石坊,名为“亚圣坊”,也是孟庙第二道门坊。这座石门坊为四柱三门,柱为八棱,顶端装饰古瓶、朵云,类似华表。

坊额正中刻楷书“亚圣庙”3字,东侧门楣坊心线刻云龙,西侧门楣坊心线刻长有双翼展翅飞翔于流云之中的翼龙。石坊东侧竖有1581年明朝时期的《邹国亚圣公庙》石碑一通。据碑文可知,这座门坊原为明代的孟庙大门。

穿过亚圣庙石坊,便进入孟庙第二进院落。院内古柏苍苍,翳天蔽日,虽历经沧桑,依然枝干挺拔。院中有一条砖铺甬道,直通“仪门”。这是一座歇山式斗拱承托三启门洞的高大门楼。门额上悬一竖匾,上书“泰山气象门”5个大字,所以仪门也称泰山气象门。

“泰山气象”4字取义于程子之说:

曰仲尼元气,颜子春生,孟子并秋杀尽盖亦时然而已。仲尼天地也,颜子和风庆云也,孟子泰山之气象也。

过仪门便是孟庙的第三进院落,院内的东西两侧各建有一门,是平常出入孟庙的通道。东门原名为“钟灵门”,西门原名为“毓秀门”,后来清乾隆年间进行修葺时,将门名分别改为“知言门”和“养气门”,二者取义于《孟子》七篇中的“淫辞知其辟”和“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知言门和养气门的南侧,分别建有“祭器库”和“省牲所”是专门存放祭祀孟子所用祭器和祭品的地方。

在知言门外,植有45棵桧柏,沿庙墙一字排列,桧柏拔地参天,姿态万千,颇为壮观。最南端的一株是世所罕见的“柏抱槐”。

柏抱槐在3人才能搂抱过来的古老的侧柏树干之中,从根部起在树干中心突生出一株巨槐,两树身干合为一体,上面虽枝叶交错,但柏槐叛然,青葱茂密,是我国罕有的双树寄生,有人把“柏抱槐”形容为“夫妻树”,观其连理缠绵,相依为命,相互拥抱,永不分离的形态,的确有深情厚爱的象征意义。

院内的北壁有并列着的三门,中为“承圣门”,东为“启贤门”,西为“致敬门”。“承圣”两字,取孟子上继尧舜禹汤文武周孔统绪之含义。而“启贤”则含有赞颂孟子父母有“启毓圣贤”之贡献的意思。

在养气门外,建有一座横跨大街的木坊,为四柱三洞,丹薨碧瓦,飞檐翘角,彩画鲜明。檐下半拱11踩5翘,正中一间悬山式坊顶高出两侧歇山式坊顶,主次分明。4个歇山式坊角向外伸出,高高翘起。木坊正中门楣横书“亚圣”两字,故名“亚圣木坊”。

承至门左侧,建有一座高大的碑亭,重檐翘角,斗拱承托,绿色琉璃瓦覆顶,贴金彩绘,富丽堂皇。亭内放置清康熙的《御制孟子庙碑》一幢,故称此亭为康熙御碑亭。碑额浮雕泰山祥云、二龙戏珠等图案,雕刻技艺精湛,形象逼真。

碑座为一巨大石雕,狮头、龟背、鹰爪、蛇尾的似龟非龟怪兽。据徐应秋《玉芝堂·龙生九子》中说,此兽叫“霸下”,又叫“赑屃”,传说是龙的第六个儿子,喜文好负重,力大无穷。这块石碑是孟庙中最大的一块石碑,碑文字体工整秀丽,是后来的清圣祖玄烨所御笔亲书的。

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是孟庙一年一度的庙会,这天,当地群众络绎不绝来孟庙赶会,百姓称之为“走百病”。人们不仅争相往碑座下的缝隙里投掷硬币,而且都要用手摸摸这座石雕怪兽的脑袋和屁股,说是:

十六摸摸乌龟头,全年高兴不发愁;

十六摸摸乌龟腚,全年消灾不生病。

以至于这碑座赑屃的头和屁股被人们摸得越来越光滑了。碑亭的东侧竖有《孟母断机处》、《子思子作中庸处》、《孟母三迁祠》和乾隆皇帝的《述圣子思子赞》、《述圣子思石刻像》等石碑数幢。

这些石碑原来立在古城南门外左侧的“孟母断机堂”和“子思书院”处,因这两处古建筑毁于战火,遂移至孟庙内保存。

进入承圣门便是孟庙的第四进院落,即中心院落,孟庙的主体建筑“亚圣殿”就坐落在院中高台之上。亚圣殿前建有“东庑”和“西庑”各七楹。

院内甬道东边建有“乾隆御碑亭”一座,为单檐斗拱、黄色琉璃瓦覆顶的方形建筑,亭内立有乾隆皇帝手书的《亚圣孟子赞碑》。

在亚圣殿前的露台之下有一口古井,井畔围有石栏,井名为天震井。据井旁的碑刻记载:

1672年的清康熙年间,庙前演戏,忽日中声震如雷,闻者环顾失色,见阶前陷有甓甃圆痕,熟视乃井也。十二年为修庙之用,额之曰天震井,砌之以甓,环之以石,并书其迹从志异云。六十四代孙孟尚锦识。

亚圣殿是孟庙的主体建筑,殿为七楹,高17米,进深20米,横宽28米,是一座绿色琉璃瓦覆顶、重檐歇山式宫殿型建筑。大殿四周,列有擎檐的巨型石柱26根,每柱都呈八角形。柱下以石鼓为础,彭下又以石刻覆莲作承托。

据考证,石刻覆莲是宋代建造此殿时所刻制,而巨型石柱则为明代维修此殿时所制。殿前廊檐下的8根石柱,都饰以浅浮雕,殿门两侧4柱正南面镌刻翼龙在云中翱翔,栩栩如生,世所罕见。其余各面刻有宝相牡丹或缠枝西番莲花。

殿檐下的梁坊斗拱皆饰以云龙和彩绘贴金工艺,可谓精美绝伦。大殿正面重檐之间,高悬一匾,上书“亚圣殿”楷书贴金大字,四周环绕以精雕的5条金龙。

殿之正面朱槅并列,正中门额上悬挂“道阐尼山”横匾一块。殿内承以8根巨型朱漆木柱,迎门两柱正面凸镌一副巨型抱柱对联:

尊王言必称尧舜;

忧世心同切禹颜。

门匾和对联都是后代的乾隆皇帝手书。大殿正中,在雕龙贴金的神龛内,供奉着衮冕九旒九章的孟子塑像。东侧神龛内,供奉着孟子弟子利国侯乐正子的塑像。

乐正子,复姓乐正,名克,战国时鲁国人,1115年被封为利国侯。孟子曾以善人、信人称之。朝廷封侯时的诏旨称乐正子为“学古之道好善,优于天下,追以侯爵,其配食焉。斯文之光,万古不泯。”

殿内的殿顶为团龙彩绘的承尘藻井,精美绝伦。在藻井之下,横悬清雍正皇帝手书“守先待后”金匾一块。

宏伟壮观的亚圣殿,除用于纪念孟子之外,还是一处集古代建筑、雕刻、铸造、绘画于一体的艺术博物馆。

亚圣殿既有创建时的石刻覆莲柱础,也有明代大修时增添的减地浅线雕刻石柱,又有清康熙年间重建的木架结构,可谓古代建筑的典范。它与曲阜孔庙的“大成殿”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两庑”位于亚圣殿前东西两侧,为左右对称式建筑,历代经过多次修葺。两庑各7楹,高8米,纵深8米,横宽25米。两庑是供奉孟子弟子和历代对于孟子学说有研究有贡献的学者的场所。

孟子弟子从祀始于宋代,据记载:

元贞元年,居敬既修建县学,为营两庑新阶,配公孙丑而下十有九人,冕服视爵秩

两庑室内各建神龛3座,内安放木制神主牌位,但是却没有塑像。东庑3龛共从祀11人,南龛为先儒高子、先贤公都子、先儒盆成括。

高子是战国时期齐国人,曾从师于孟子,宋时封爵为泗水伯,清乾隆时改称为先儒高氏。

公都子为楚国人,孟子称他有学业,并有好辨之问,有性善之问,又与孟季子有义内之辨。宋时封爵为平阴伯,清乾隆时改称先贤公都子。

盆成括复姓盆成,名括。孟子称其“小有才,未闻大道,仕齐见杀”。宋时封爵为莱阳伯,清乾隆时改称为先儒盆成氏。

中龛从祀先儒屋庐连、先儒浩生不害、先贤公孙丑、先儒陈臻和先儒钱唐。

屋庐连复姓屋庐,名连。“尝著书言彭聃之法。后学于孟子,与任人辨礼与食、色之轻重,及论季子储子之交际。”宋时封爵为奉符伯,清乾隆时改称为先儒屋庐氏。

先儒浩生不害为齐国人,“兼治儒墨之道者,尝学于孟子,而不能纯彻性命之理”。宋时封爵为东阿伯,清乾隆时改称为先儒浩生氏。

先贤公孙丑为齐国人,“有政事之才”和“不动心”之问,曾经仰慕管仲的才学,并从师于孟子。宋时封爵为寿光伯,清乾隆时改称为先贤公孙子。

先儒陈臻。齐人,《孟子》中载有他与孟子关于“辞受、去就、收予之礼”等问题。宋时封爵为蓬莱伯,清1756年改称先儒陈氏;

先儒钱唐,字惟明,是浙江象山人。明初任刑部尚书。明太祖朱元璋因《孟子》中有“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之句,勃然大怒,议罢孟子配享。并下诏说如果有谁觐见或上奏折,就以大不敬论处,且命金吾射之。

钱唐抬棺上朝,抗疏入谏说:“臣为孟轲死,死有余荣”。朱元璋被钱塘的真诚所感动,并没有定他的罪,而且还罢废了配享之议,后来在清同治年间附祀于东庑。

北龛从祀的是先儒韩愈和先儒子叔疑。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上尊儒排佛,极端推崇孟子,谓孟子“功不在禹下”。因其推尊之功,宋时在正殿的西侧立祀祭奉,其封爵为昌黎伯,清乾隆时改称为先儒韩氏。

先儒子叔疑是孟子的弟子,宋时封爵为承阳伯,清乾隆时改称先儒子叔氏。

西庑三龛,从祀9人。南龛从祀的为先儒季孙氏、桃应和孔道辅。

季孙氏为孟子的弟子,宋时封爵为丰城伯,清乾隆时改称为先儒季孙氏。先儒桃应也为孟子弟子,据说他“有皋陶为士、瞽瞍杀人之问”。宋时封爵为胶水伯,清乾隆时改称为先儒桃氏。

先儒孔道辅,字原鲁,孔子的第四十五代孙。宋景佑年间,知兖州府访得孟子墓在四基山之阳,于是“傍冢为庙”,成为祭祀孟子的开始。同时,他访得孟子的后裔,并荐于朝廷授予官职。乾隆时“部文颁示称先儒,位在唐韩愈之下”。

中龛从祀的是先儒孟仲子、先贤万章和先儒充虞。

孟仲子一说是孟子的昆弟,一说为孟子的儿子。宋时封爵为新泰伯,清乾隆时改称先为儒孟氏。

先贤万章为齐国人,孟子的弟子。孟子去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中第五篇即为万章篇。宋时封爵为博兴伯,清乾隆时改称为先贤万子,并在邹城西南3000米处建万章之墓。

先儒充虞是孟子的弟子,有“木美之问”和“不豫色之问”,并以孟子以前所言“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来慰藉孟子。宋时封爵为昌乐伯,清乾隆时改称为先儒充氏。

北龛从祀的是先儒彭更、先儒徐辟和先儒咸邱蒙。

彭更为孟子的弟子,曾问孟子说:“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

孟子回答说:“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子以为泰乎?”

宋时封爵为雷泽伯,清乾隆时改称为先儒彭氏。

徐辟为孟子弟子。宋时封爵为仙源伯,清乾隆时改称为先儒徐氏。咸邱蒙复姓咸邱,名蒙,齐国的一名隐士,也是孟子的弟子。宋时封爵为须城伯,清乾隆时改称为先儒咸邱氏。

亚圣殿之后为寝殿,有高筑的甬道同亚圣殿后檐台相连接。亚圣殿始建于元代,原名为“邾国公祠堂”,是供奉孟子父母的殿堂。

后来到明弘治年间对孟庙修葺时,将殿名改为“寝殿”,成为祭祀孟子夫人田氏的专祠。殿内供奉“亚圣夫人田氏之位”的木制牌位,后又改为展览孟子生平事迹的地方。

寝殿为五楹歇山式建筑,高11米,纵深12米,横宽21米。殿前露台之下甬道右侧竖有元代同时镌刻有八思巴文和汉文互相对照的褒崇孟子父母的《皇帝圣旨碑》。

露台和甬道之上有3棵古桧树,相传在北宋年间就应种植了,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但是古桧柏依然青翠蓊郁,茁壮茂盛。

启圣殿原名为“邾国公殿”,是供奉孟子父亲启圣邾国公的殿堂。启圣殿位于孟庙的第四进院落东路,启贤门内,亚圣殿左侧。殿为五楹,四周出厦,单檐歇山式建筑。殿高10米,东西横宽12米,南北纵深10米。

孟子的父亲名激,字公宜。殿正中神龛内安置冠服七旒七章的孟子父亲塑像,像前木牌位上楷书“启圣邾国公之位”。

在启圣殿的西侧,碑碣林立,是孟庙各类石碑的存放之处,称为孟庙碑林。碑林保存了孟庙历代碑碣280多通。

从年代上分,有秦、汉、晋、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石碑。从字体上分,有篆、隶、行、草、楷书等。从文字种类上分,除汉字外,还有蒙文。

从形式上分,有文言亦有白话,有文字亦有图画。从内容上分,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震灾害等各方面的记述。

孟庙碑林实为研究我国文字沿革变化和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及书法艺术发展变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是我国除西安碑林、曲阜孔庙碑林之外的又一大型碑林。

在这些碑刻中,宋代封赠孟子的《尚书省牒文碑》和《先师邹国公孟子庙记》碑,对研究考证孟子的封赠及孟庙变迁历史是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除碑刻外,还保存着近代从各地陆续收集来的汉代石人、石羊,有隋唐的石造像,元代的盘龙高浮雕石柱,明代石棺等,还有100多块汉代墓画像石,有西汉的多线刻、浅雕人物、龙兽,东汉的各类浮雕。

汉画像石内容丰富,生活气息浓厚,艺术造诣高超。这些艺术珍品像一朵朵奇花异葩,为古老的圣庙增添了光彩。

孟母殿位于启圣殿之后,有高筑甬道相通,是供奉孟子母亲的殿堂。该殿原名为“宣献夫人殿”,后改为孟母殿。殿高8米,东西横宽11米,南北纵深9米。

殿内没有塑像,正中神龛内安放一木主牌位,其上楷书“邹国端范宣献夫人之位”。东壁有一神龛,内放孟子的立体石刻像一尊。

据旧县志载,这尊石刻像是宋景佑年间孔道辅修理孟母墓时所刻制的,定名为“孟子自刻为母殉葬石像”。

殿内西侧竖有1749年清乾隆皇帝的致祭碑,后人称誉孟母“三迁之教,炳彪天壤。子之圣即母之圣”。《韩诗外传》载:“对孟子之语实天下为人姑者之模范,矧独母教而已哉。”

孟母早在唐代即辟有专祠岁祭,宋代被封为“邾国宣献夫人”,清乾隆年间加封为“邹国端范宣献夫人”。

致严堂位于亚圣殿西侧孟庙第四进院落的西路,穿越致敬门,为一方形过道小院,正北有一门名为“斋戒门”,门内是一座雅静秀丽的小庭院。院内外四周墙壁上镶嵌着50多通碑刻,多为历代名人文士前来孟庙晋谒游览留下的诗词题咏。

斋戒门内的东西两侧,有一雌一雄两株古老巨大的银杏树参天而立,绿荫蔽满整个庭院。西侧有一株古老的紫藤萝旋转曲折,宛如游龙,缠绕着银杏树干,一直伸到树顶,宛如虬龙百折,逶迤起伏,腾空而起。

每到初夏时节,一串串葡萄似的紫藤花盛开,散发出阵阵诱人的清香,别有情趣。初冬时节,则银杏累累,扇形树叶呈米黄色,装扮得庭院古朴幽雅。

院北建有堂三楹,即“致严堂”,取意于“祭则致其严”,即严肃、诚敬之意。堂中悬有1911年孟子第七十三代孙孟庆棠手书的“致严堂”横匾一块。此堂原名“斋宿所”,是孟子嫡系后裔祭祀前沐浴、更衣、斋戒之所。

祧主祠位于亚圣殿之西侧,致严堂之后。亚圣殿西侧有一小门,名为“义路”,可通往祧主祠院。祧主祠是孟氏家庙,确切地说是孟氏远祖之庙,建于1830年。

祠为三楹,高7米,东西横宽10米,南北纵深8米。祠内安放孟氏大宗户五代以上至二世祖的木制神主牌位。古时卿大夫立庙,祀太高祖以下五世,再上,则祧而迁其主。孟氏大宗,以孟子为不祧之祖。

孟府大堂东侧建有“五代祠”,祀大宗主鬯之五世,降则迁其太高祖以上之主于此,远依始祖,昭穆秩然。祠门上正中悬挂一竖匾,上书“孟氏大宗祧主祠”7字。

焚帛池位于祧主祠之后的一个独立小院内,孟庙寝殿的西侧。院子的东南向开有一小门,与亚圣殿院相通。院的正中建有一座方形垣墙,门向正南,其内正中偏北建有一须弥座的砖台,台上放置一石雕长方形池子,正面刻有楷书“焚帛池”3字。孟氏后裔每次祭祀祖先后,即在此处焚烧祭文。

在焚帛池院的西垣墙上,斜倚着一株古槐,经测量,原树干直径在6米以上。古槐干枯的树皮上又重新生长出新的树干,高大茂盛。

中空的树干形成直径约一米的圆洞,入夜,明月从洞中透出,被称之为“洞槐望月”,颇富古雅奇趣,成为孟庙的一景。据考证,这颗槐树的年龄要比孟庙的历史还要长。

孟庙古树繁多,是孟庙一大奇观。庙内共有各种树木多达430多株,多为古老的松桧和侧柏,又有银杏、古槐、紫藤等点缀其间。这些树木,冬夏长青,形状特殊别致,如虬如龙,如兽如凤,千奇百怪,姿态各异。

而翱翔栖息于古木中的各类飞鸟,也是孟庙的一景。古木森蔚的孟庙内,各种鸟类群集于此。尤以灰鹤居多,数以千计。每逢夏季,游览于孟庙之内,观古树云鹤,听松涛轰鸣,闻朴面清香,心旷神怡。




道教的老大是谁?
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列第二神阶中位,名“上清高圣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为万道之主。《云笈七签》卷一百一的《太上道君纪》《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大道君纪》所记略同,但又稍有差异。 据《灵宝略纪》称:“太上大道君以开皇元年托胎于西方绿那玉国,寄孕于洪氏之胞,凝神琼胎之府三千七百年,降诞于其国...

济宁有没有好玩的地方?
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处,省级50处,市级数百处。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等级最高的孔庙,中国古代最大的人造园林-孔林,号称“天下第一家”的孔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人类历史文化遗产。这些灿烂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朝拜、寻根祭祖。 济宁市素以“孔孟之乡”...

山东自然景观旅游景点有哪些
1、青岛海滨风景区是中国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首批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区南部沿海一线,环抱团岛湾、青岛湾、汇泉湾、太平湾、浮山湾等5个海湾,是中国唯一享有“世界最美海湾”美誉的景区。2、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国务院首批审定公布的国家重点...

给介绍一下山东省有名的旅游景点
邹城在曲阜之南20公里处,为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诞生地,素称“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样之地”。昔日孟母断机教子,培育了“功不在禹下”的亚圣孟柯,那“云...仿山旅游区:位仿山旅游区景点(40张)于定陶城北6公里处,系周代曹国国君墓地,其文化底蕴深厚,作为地域文化标志和祭祀对象,数千年来昌盛不衰,是苏鲁晋冀豫皖...

武威的名胜古迹是什么 作文
为供养社会贤达和清官牌位的地方.戟门是大成殿近前的一道门,大成殿建在宽阔的石筑台基上,雄伟而壮严,保留着宋元建筑风格,大有至圣至尊的气派.殿内迎门原来供奉着大成至圣先师孔于的画像,旁侧侍立着孔子得意弟子颜回、子思、曾子和大名鼎鼎的“亚圣”孟子的牌位.大成殿之后的尊经阁,是两层土木结构楼,...

山东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好客山东欢迎您~这里值得你一游

孟母教子有关的故事
周礼,就是周朝的一套祭祀、朝拜、来往的礼节仪式。在这种气氛的熏陶下,孟子也和邻居的孩子们做着演习周礼的游戏。“设俎豆,揖让进退。”不久,孟子就进这所学宫学习礼乐、射御、术数、六艺。孟母非常高兴,就定居下来了。 孤儿寡母,搬一次家绝非易事,而孟母为了儿子的成长,竟然接连三次搬迁,可见孟母深知客观环境...

有关孟母教子的故事
孟子少年时,有一次东边的邻居杀猪,孟子问他的母亲说:"邻居为什么杀猪?"孟母说:"要给你吃肉。"孟母后来后悔了,说:"我怀着这个孩子时,席子摆得不正,我不坐;肉割得不正,我不吃,这都是对他(孟子)的胎教,现在他刚刚懂事而我却欺骗他,这是在教他不讲信用啊。"于是买了邻居的猪肉给孟子吃,(以)...

听孟母三迁的故事
周礼,就是周朝的一套祭祀、朝拜、来往的礼节仪式。在这种气氛的熏陶下,孟子也和邻居的孩子们做着演习周礼的游戏。“设俎豆,揖让进退。”不久,孟子就进这所学宫学习礼乐、射御、术数、六艺。孟母非常高兴,就定居下来了。 孤儿寡母,搬一次家绝非易事,而孟母为了儿子的成长,竟然接连三次搬迁,可见孟母深知客观环境...

孟母三迁文言文停顿
周礼,就是周朝的一套祭祀、朝拜、来往的礼节仪式。在这种气氛的熏陶下,孟子也和邻居的孩子们做着演习周礼的游戏。 “设俎豆,揖让进退。”不久,孟子就进这所学宫学习礼乐、射御、术数、六艺。 孟母非常高兴,就定居下来了。 孤儿寡母,搬一次家绝非易事,而孟母为了儿子的成长,竟然接连三次搬迁,可见孟母深知客观环境...

琼山区18420299277: 关于孔子和孟子的对联,只要对联 -
五钩奥安: 孔庙位于曲阜市中心,是历代祭祀孔子的地方. 孔庙的对联很多,进门就是清代大才子、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昀(1724—1805)的一副: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联语高度评价...

琼山区18420299277: 儒家有几位圣人?都是哪几位? -
五钩奥安: 儒家有五位圣人,分别为:孔子、颜渊、曾参、子思、孟子.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被后世称为“至圣”.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周游列国,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把...

琼山区18420299277: 关于祭祀孔子 孟子庙里的对联 -
五钩奥安: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琼山区18420299277: 亚圣世家是指什么 -
五钩奥安: 世家最早出自《孟子·滕文公》,指门第高贵、世代为官的人家.[2] 世家即是世世代代相沿的大姓氏大家族.这些世代相沿的大姓氏大家族即是世家.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http://tieba.baidu.com/p/3338052350?see_lz=1这里有你要的东西

琼山区18420299277: 孟子为什么被尊称为“亚圣”? -
五钩奥安: "亚"主要指的就是功德,名誉稍狲于最好的那个...在儒家学派中,孔子是创始人么...并且儒家学派的事项对后人影响极大...因此孔子理所当然是"圣人"了...而孟子是孔子的后人...并且在孔子逝世以后...儒家学派就以孟子为代表了...孟子将儒学发扬光大了...所以他理所当然被称为"亚圣"么...始终不够空子的功劳大么...

琼山区18420299277: 参照孟子的地位归纳朱熹的历史地位 -
五钩奥安: 参照孟子的地位可归纳朱熹的历史地位如下: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 朱熹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世尊称为朱子.

琼山区18420299277: 亚圣指的是什么? -
五钩奥安: 亚圣指的是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华夏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寡人之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琼山区18420299277: 孟子被尊称为? -
五钩奥安: 儒家学派里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的成就仅次孔子,就被称为亚圣. "亚"主要指的就是功德,名誉稍狲于最好的那个...在儒家学派中,...儒家学派就以孟子为代表了...孟子将儒学发扬光大了...所以他理所当然被称为"亚圣"

琼山区18420299277: 亚圣是哪位圣人
五钩奥安: 亚圣是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世人尊为“亚圣”.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