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崖寨的文物遗存

作者&投稿:罗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下列远古遗存和出土文物中,距今时间最长的是~

D。
A.城头山遗址,距今约600年
B.龙山里耶秦简,距今约2200年
C.宁乡四羊方尊,距今约3000年
D.彭头山遗址,距今约9000年

  内蒙古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密集,其民俗文化资源独具特色,开发价值甚高。据科学普查和统计,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共有文物保护单位19621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9处[截止到2006年第六批国务院审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13 处,县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6处[截止到2007年]。还有大量的馆藏和民间收藏文物、档案文献等。自治区主体民族蒙古族,历史悠久,民俗文化独具特色,文化内涵深厚。此外还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三个民族的文化及其他各族(如汉、满、回、鲜等)文化与地域文化,都很有特色。不仅如此,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现代城镇、工业文化及新农村牧区文化资源均具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经几十年的开发,内蒙古历史文化旅游取得了不小成就。当然,在开发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总结经验教训,将内蒙古历史文化旅游推向更高一层,不惟非常必要,亦是十分紧迫的现实课题。本文通过内蒙古西部四盟市(即鄂尔多斯市、乌海市、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后文简称西四盟市。)旅游发展现状调查过程中所接触到的一些案例,对内蒙古历史文化旅游发展现状进行简析,并提出我们的意见与建议。
  一、资源及其开发价值评估
  西四盟市历史文化资源相对丰富,较为密集。特别是该区域之活态民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蒙古族及其不同部族和氏族文化资源尤为丰富多彩。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不可移动之文物——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等共有113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4处,自治区级、旗县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81处[截止第二次文物普查统计]。其中具有较高旅游开发价值的或已经开发的即有下列:成吉思汗陵、萨拉乌苏遗址、阿尔寨石窟、朱开沟遗址、秦直道遗址、十二连城城址、城川城址、“独贵龙”运动旧址[以上在鄂尔多斯市境内];桌子山岩画、满巴拉僧庙[在乌海市境内];阴山岩画、秦长城、三顶帐房古城遗址、鸡鹿塞石城、沙金套海古墓群、阿贵庙、三盛公天主教堂[以上在巴彦淖尔市境内];居延遗址、定远营、南寺、北寺[以上在阿拉善盟境内]等文物资源。此外,历代之重要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及实物等可移动文物,其数量之多,不胜枚举。
  西四盟市为蒙古族鄂尔多斯、乌拉特、和硕特、土尔扈特等部族较聚集区域。这些部族各具独特的部族文化,在其活态文化中至今尚保留着蒙古族悠久而优秀的文化传统。其生产、生活、娱乐文化习俗均具独特风采。鄂尔多斯和巴彦淖尔地区蒙古族以半农半牧生产方式为主,阿拉善地区蒙古族则以游牧生产方式为主。而不同部族间其餐饮、婚俗、歌舞、游戏和体育活动等在细节上则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尤其是在鄂尔多斯蒙古族文化中,至今还较完整地传承和保留着蒙古族祭祀文化之传统。如祭天、祭火、祭敖包和祭索鲁锭(黑、白、花)、祭祖(成吉思汗祭祀、窝阔台祭祀、托雷祭祀、毛胡来祭祀)等;乌拉特文化中始终传承和保留着蒙古族传统手工艺;而和硕特和土尔扈特蒙古人至今则基本保留着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和祭驼文化传统等。
  截止2010年6月底,鄂尔多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5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4项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86项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产生31名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84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巴彦淖尔市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5项;阿拉善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6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4项。产生2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承人。
  这些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乃是黄河、沙漠等自然景观外的又一最具优势的旅游资源支撑点,既有其社会价值,又有较高的经济开发价值。旅游业不仅是一种经济范畴,也是一种文化交流的社会范畴。通过科学合理的开发,一方面可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一方面还能开发其经济和社会价值,并且还能促进其优秀的文化内涵更快更好地得以发扬光大。
  二、开发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
  限于篇幅,本文不对每一景区之开发现状及其所面临的问题逐一探讨,仅就整体上对以下几方面提出看法。
  (一)可以说西四盟市其历史文化旅游,正在从无到有,由小变大,逐步发展中。但仍显现出明显滞后或与其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不相匹配的现象。目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西四盟市的历史文化旅游景区景点,其开发均处在初级阶段。
  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西四盟市历史文化旅游其开发,不外乎以下几方面:历史文化古迹或人文娱乐活动为背景的旅游开发、农村牧区农牧家乐旅游开发和自然景观与当地人文资源相结合开发等几种。展而言之即:首先,在这一地区,其历史文化旅游开发起步晚,规模小,尚未具备大旅游环境。西四盟市现已开发或正在开发中的旅游景区共有83处,其中以历史文化旅游为主题的景区景点有32处,占总数之38.5%。从规模上看,除了鄂尔多斯市的成吉思汗陵旅游区、阿拉善盟的贺兰山广宗寺(南寺)生态旅游区与福音寺(北寺)旅游区及巴彦淖尔市维信国际高尔夫度假村等为数不多的3A级以上旅游景区外,其余大部分都属于规模小或正在开发中的旅游景区。各个景区旅游接待设施与服务、产品结构、相关产业链等方面很不成熟。如:很多景区景点(包括出入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项目、游览线路等)其最基本的基础建设条件都很不健全。同时,包括上述之成吉思汗陵旅游区、阿拉善盟的贺兰山广宗寺(南寺)生态旅游区与福音寺(北寺)旅游区等所谓规模较大、较为成熟的3A级以上景区,多少年来一直未能很好地理顺或解决其管理体制与机制方面的诸多问题(后文将专门剖析);其次,西四盟市各旗县农牧家乐旅游开发也在不断地拓展之中。据统计,鄂尔多斯市农牧家乐点有几百家,阿拉善盟牧家乐点有129家,巴彦淖尔市零零散散的农牧家乐也为数不少。其中除了少数规模较大些的综合型农(牧)家乐外,大部分所谓农(牧)家乐,其实仅仅够得上自发性的小型餐饮接待点而已;还有,西四盟市自然景观旅游景区,均采取将自然景观与人文资源捆绑在一起的开发模式,其在景区建设方面,无论是视觉形象抑或娱乐项目等方面,都沿用与人文资源相结合的思路——从较有名气的响沙湾旅游景区到其他不同规模的自然景观开发区均不例外。但在具体挖掘与开发过程中,则存在着要么相互雷同,要么文化内涵不够深入,要么有意无意歪曲史实等不尽人意处。
  (二)在宗教文化与祭祀文化资源开发模式或景区景点经营管理体制及机制方面,西四盟市一直在探索和逐步完善中。不过,经我们调查发现,无论是在已开发或正待开发的为数不少的宗教文化和祭祀文化景区景点,均存在着其开发模式不太适合或经营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健全的问题。首先,由于将寺庙宗教文化资源和祭祀文化资源直接包装成旅游产品,完全以商业化模式进行开发,这即导致广大信徒和宗教人士与祭祀活动组织者乃至于多数民众的不满;其次,开发商和寺庙宗教人士或民间祭祀活动主持者之间在利益分配问题上,往往出现矛盾:一方面双方在门票收入提成比例上易生纠纷,另一方面则是随着朝拜者的减少致使祭祀场所收入受影响而引起的矛盾。类似问题不仅在成陵旅游区、准格尔旗油松王旅游区、阿拉善左旗南北寺旅游区等已开发运营的景区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而且在准格尔召旅游区、乌审召旅游区及其他召庙文化旅游开发景区中,均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例如,成陵旅游区新开发的景点和祭祀文化陵园区之间的整合开发问题,至今没得到合理的解决。开发商、祭祀办、成陵旅游开发区管委会和达尔扈特及朝拜群众各持己见,相互抵触,始终没能理顺开发模式和经营管理体制与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而在阿拉善左旗南北寺、乌审召和准格尔召旅游开发中,至今尚未出台或形成较为成熟的规章制度和规范化的经营管理体制与机制体系。
  (三)在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方面,西四盟市作了很多有意义的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存在有认识和协调方面的问题。首先,在历史文物古迹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方面,缺乏完整的规划和可行性方案。如,鄂托克旗阿尔寨石窟遗迹和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的西夏黑城遗址等文物古迹资源的旅游开发,由于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实施方案,保护与开发工作仍面临着难以逾越的瓶颈。阿尔寨石窟壁画受损越来越严重,黑城遗址日益被风沙吞没,这些均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同时,其旅游开发也不知从何处着手,始终未能探索出既能保护又能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合理开发渠道;其次,在文化生态环境保护与文化资源的开发方面,缺乏可持续发展对策。尤其对活态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开发方面,面临着很多新老问题。近几年人们已经意识到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重要性,从而采取不少具体措施,并有了一定成效。但多少年来所形成的习惯,人们并未对人文生态环境保护加以足够的重视,其结果则导致了很多传统文化遗产渐渐淡化或不断地失传。目前这里已逐渐意识到或认可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或文化生态保护等不同的方式,从上到下开始努力探索着合理可行的保护与开发措施。但在具体落实和实施当中,由于认识不足或措施不当,在文化生态保护与文化资源开发方面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其具体表现即:在传统的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方面至为突出。经此次调查发现,在西四盟市草原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有下述现象:一是,采取使当地牧民或农民完全脱离过去传统的第一产业——农牧业经济与生活方式,向新的第三产业(旅游开发经营)方向过渡;一是,引入开发资金,对农村牧区某个区域大面积的土地和草场资源进行圈地,把原居民彻底搬迁或以不同的方式使之脱离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便开发旅游项目。事实上类似形式开发的旅游景区,充其量只是一种仿古影视城似的人工打造之民俗表演接待区(点)而已,绝不属于真正的民俗文化旅游区(点)。民俗文化旅游区其最主要的支撑点,应该是以活生生的土著居民活态民俗文化资源为背景。只有在对活态文化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才有可能保障民俗文化旅游区的生存与其可持续发展。否则,既不利于文化资源的保护,又不利于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则将导致两两难以生存的惨淡结局。
  至于在成吉思汗陵祭祀文化生态保护方面,目前至少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对成吉思汗祭祀文化的内涵及其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有不少人将此文化与迷信活动混为一谈。有部分人简单地将此祭祀文化与中原地区帝王陵祭祀习俗完全等同起来。还有些人则将此文化现象看作落后于时代的旧习俗。还有则将祭祀文化当作仅是表演性项目或完全商业化的旅游产品来看待。尤为令人堪忧的是,如此古老而优秀的文化传统,目前渐渐趋于淡化,其神圣内涵日渐萎缩。第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随着成陵保护区空间领域的缩小和异文化的渗透,成吉思汗祭祀文化生态环境渐渐在消失。由于空间的狭小而祭祀文化的很多项目难以进一步恢复和拓展。同样,因达尔扈特人口日益散居于异地,在成陵附近的达尔扈特居民渐渐被迫脱离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达尔扈特继承人的延续与文化传承等方面问题多多。如果对此不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抢救,在不久的将来会完全失去祭祀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意义。第三,在多元文化碰撞的新时代背景下,怎样很好地保护和传承成吉思汗祭祀文化的传统和以合理的方式进一步开发利用此文化资源等问题,真切地摆在人们面前,亟待出台合理可行的方案以便实施。
  此外,通过调查发现,在不断开发草原旅游或民族文化旅游区的过程中,较普遍存在着对文化生态环境保护不够重视的现象。在牧区好多区域内禁牧、产业转移或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具体实施措施不得当而造成文化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同时导致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难以得到可靠的保障。在有些地方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盲目采取全面禁牧措施,从而违反了当地地貌生态与生物链规律,严重地破坏了文化生态环境,不仅没有达到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的目的,反而引起很多社会问题,对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带来了极其不良的影响。
  (四)西四盟市历史文化旅游之开发,其所积累的经验较其他地区而言比较多些,其发展进度在自治区理应居于前列。然而,这里在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合开发方面仍有这样或那样不足之处。近些年来,由于整合开发措施不到位,导致重复性建设较多,产品缺乏特色,种类单一、品位低,难以突破市场狭窄瓶颈。经调查发现,首先,各盟市乃至各旗县之间很多景区景点,都泛泛地强调蒙古族整体历史文化的共性特点,而忽视对各自所在区域历史文化的差异性特色,从而走向相互基本雷同的重复性建设歪路,最终陷入难以打造品牌或不易拓展市场的困境;其次,从较大的历史名胜古迹旅游景区(或草原民俗文化旅游区)到较小的农牧家乐旅游点,均以单一的观光或餐饮接待为主,而休闲娱乐、购物或体验性项目等则少而又少。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力度,尤其有必要注重区域或部族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合,避免重复性建设,突显特色,打造精品,共同拓展市场。众所周知,西四盟市旅游资源最大的优势特点是除了沙漠和黄河自然景观资源外,另外一个就是悠久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从远古萨拉乌苏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文化遗址到汉、匈奴、西夏等各代各族以及后来的蒙古各部历史文化遗产,在西四盟市境内分布极其丰富,且各具特色,非常便于统一整合,深度开发。鄂尔多斯市应依托萨拉乌苏古人类文化遗址、鄂尔多斯青铜器文化遗迹、祭祀文化遗产以及鄂尔多斯各部历史及其现当代活态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乌海市应分别将所居区域历史文化传统与当代产业发展时尚文化和现代书法与古代岩画艺术文化有机结合,着重打造具有文化氛围浓郁之多功能综合型现代化城乡旅游集散中心;巴彦淖尔市应该依托河套历史文化和乌拉特蒙古部族民俗文化遗产资源,着力突显地域多元文化特色;阿拉善盟应重点突出西夏历史文化遗产、丝绸之路与古驿站文化遗产、宗教寺庙文化遗产及蒙古族和硕特并土尔扈特部历史文化资源特点而开发。
  (二)宗教信仰和民间祭祀等特殊文化资源不宜于完全以私有化或商业化模式进行开发。因为宗教仪式和民间祭祀等活动,乃属于民众受宪法保护之信仰自由、民主权利范畴内之事项,其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论有意或无意,一旦或多或少地使广大民众信仰自由受到不利影响,则应视为不恰当之开发方式,应即时加以纠正。如,将宗教活动和祭祀活动场所统统划入景区门票控制区域内,毫无疑问地对朝拜者的朝拜或祭祀活动起到负面影响。所以,应将宗教活动场所或民间祭祀活动场所与旅游项目活动区域分行管理,前者不宜于门票制管理,仍应归属民政民族与宗教事务部门和宗教行业协会或祭祀办等部门进行统筹管理,以免上述一系列问题之出现。
  (三)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与开发之提法,似乎人人耳熟能详。然而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怎样进行保护和开发等问题,很多人仍未能正确地理解与把握。这里至少涉及到要保护什么、怎样保护和开发等方面的问题。换言之,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某个单体遗产保护的层面上,而更重要的是对其整体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历史文物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国家目下已有较完善的政策与法规。但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对活态文化的保护方面目前尚未出台完整的法规条例和具体实施方案。如此,则打着开发草原历史文化旅游旗帜,在牧区大量圈占草场,并将土著牧民全部从开发区搬迁出去,重新建设人工景观设施,命名其为什么什么草原文化旅游区等做法,即完全违背了保护与开发的宗旨。所以在历史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文化遗产及其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样才有可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以文化支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以旅游发展来促使文化保护之目的。

寨城门
白崖寨有城门五座,东为朝九门,东南为听雨门,西南为攀龙门,西为百花门,北为乘风门,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在此安营扎寨,可屯兵数万,易守难攻。门洞保存完好,在朝九、听雨、攀龙门的门头上嵌有镌刻着门名、题款年月的碑石。 寨城墙
白崖寨的寨城全用大片的石块垒筑而成,城高丈许,顶宽四五尺,顺山脉走向,有的沿山腰而筑,有的在峭壁上逶迤起伏,寨城周长4264米,高1-4米,宽1米多,曲折蛇行,环绕东峰、中峰、西峰、北岭、雁恋坡、大印坡六座山峰,莽莽苍苍,酷似一座小长城。寨墙每隔一段便有一座简易的城堞,险要地段的墙堞为双层。 关门石
关门石位于攀龙门内,沿山泽冲石阶拾级而上进入攀龙门可见两扇大石兀起,俨如白崖寨之大门,俗称“关门石”,张献忠的骁将闯达天与史可法交战即死于此地。清省彻禅师有诗曰:山上层峦欲连连,山前一树独擎天,放开利辔名疆远,锁住心猿意马坚。百尺谁将重钥启,三生我结虎溪缘。此辈可是飞来石?莫让嘉名鹫岑传。 石刻
与西峰对峙的东营峰上有清贺仲祁书的“凤卧龙栖”石刻,字迹清楚。清刑部主事贺欣题诗曰:“崎岖小径避蠢丛,古寺荒城夕照中。一代团防余壁垒,千秋樵牧吊英雄。泉声月色当前证,花雨松风最上通。三百年来寻战绩,关门石藓认残红。 关帝庙
进入攀龙门,穿过一片竹林,便是关帝庙。关帝庙始建于元,清朝乾隆三十年(1765年)经省彻禅师扩建,原有5座大殿,正殿前有万年台,旁边有魁星阁。当年这座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体,香火旺盛,香客络绎不绝,为宿松历代宗教活动的基地。后几经战乱,屡毁屡修,规模大不如昔,现存关帝庙为后人重修。在关帝庙西边直线距离100米左右,就是当年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进行整编的地方,为了纪念,在此建了一座纪念雕塑。 百花门
百花门内的西峰一带的鸟语崖有如百鸟展翅,青蛙石恰似只青蛙伸腿张口,呈北跃之势。身临其境,人们无不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倾倒。在百花门内有史公祠、惜字亭、化字池、旗杆坡、点将台、跑马埂等古遗址。相传史可法曾在此练兵、点将,现存有化字池、夹杆石。清赵世晟有诗赞曰:化日消空却火烟,荒城废堡尚云边。群山围住英雄迹,老树遮深佛国天。 听雨门
从居门到听雨门的山道有6个弯曲,听雨门外3个,合为外九曲,内九曲亦以九曲造型,房屋按《易经》八卦图布局,共四重48间,6个天井,居内门额楹联甚多。可惜九曲居大部分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现只存三重,且破旧不堪。听雨门门外右侧,有白崖寨创始人吴仕杰(1300-1364年)及其父亲的墓葬。 九曲居
下东营峰向南可往九曲居遗址,这是清朝吏部主事贺欣于光绪三十年所建的一座山庄。其选址和建筑设计独具匠心,九曲居原为清代宿松县“一家双进士”的贺欣、贺颀晚年乡居的别墅,依地势构造成外九曲和内九曲,房屋按八封图形布局,周围有古松、金桂和绿竹,相映成趣。贺欣当年在捐资修建白崖寨城墙时亲笔为扩建的“听雨”、 “朝九”两处城门题额。贺欣有诗曰:涧曲泉鸣石,松疏月入林。来源皆活相,落花是清音。在此小憩,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贺家老屋
贺家老屋位于白崖山南麓,听雨门门外右侧,贺家老屋建于清代中期,共三重30间,为贺颀,贺欣的出生地。曾悬挂《天官弟》匾额和“一家双进士,兄弟两大夫”的对联。有白崖寨创始人吴仕杰(1300-1364年)及其父亲的墓葬。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陈锡联将军曾在此住过。 养英山庄
养英山庄位于白崖山南麓,系贺欣之子贺廷桂于民国四年(1915年)所建,正屋共四重36间,厢房26间,大门上有“养英山庄”石刻横额。整个建筑保存完好。




带孩子去白崖寨风景区旅行,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尊重当地文化:如果白崖寨风景区内有当地居民或文化遗迹,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不要大声喧哗,不要随意触摸文物。体力准备: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力,合理规划行程,避免过度疲劳。可以适当安排休息时间,让孩子有时间恢复体力。应急准备:了解景区内的急救站点,以及如何联系救援人员。随身携带孩子的...

武安青崖寨风景区收费吗,武安旅游景点收费多少
不收费。河北青崖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武安市西北部的太行深山区,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3°45′16″至113°54′01″、北纬36°50′30″至37°01′05″之间,保护区总面积15164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5784公顷,缓冲区面积3546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地质遗迹,属...

沧源县城民良下寨的崖画表现了什么内容?
在民良下寨崖画点,表现最多的内容是狩猎。顽皮的猴群在一条“V”形的藤条上上蹿下跳,有的人手持牛角号,有的人拉弓射箭,有的人执棍棒与野兽搏打。在崎岖不平的山路曲线上,有3只长尾动物在行走,两位猎手埋伏在两侧,呈侧卧,引弓待发。在这个崖画点,还有反映原始自娱性质的舞蹈,在一条...

白崖寨的保护措施
批准文号为:文物保函〔2006〕567号。2007年12月,国家文物局下拨白崖寨修缮保护(一期工程)经费60万元。2008年,宿松县对白崖寨的攀龙门、听雨门及部分寨墙进行了抢救性维修。 2015年4月,宿松县加强白崖寨资源保护,并建立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保护制度。 2015年5月,宿松县对白崖寨听雨门两边城墙、九...

趾凤乡乡镇风景
白崖寨虽历经战乱,但古寨保存得相当完好,见证了史可发、张献忠、太平天国军以及鄂豫皖红军等历史事件,留下了丰富的战争遗迹和摩崖石刻,特别是红军二十七军的成立,使其成为承载深厚战争历史的旅游胜地。早在八十年代初,白崖寨就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后来更是得到了国务院的认可,...

红军崖在哪里
李火兴参军后参加了好几次战斗,他机灵、勇敢,对白崖寨一带地形非常熟悉,突击队由此同意了他的请求。为了吸引国民党军和-民团的注意力,李火兴挎着-袋、端起机-他边跑边射击边喊:“同志们冲呀!”吸引敌人登上险峻的白崖寨。当敌人爬到崖上,却没见到一个人影,这时,先前隐蔽在山洞里的李火兴...

想知道: 邯郸市 武安市青崖寨 在哪
位于河北省武安市之西北太行山脉南段,东与沙河市相邻,西与山西省接壤,北与邢台县临界,距离武安市47.5公里

安庆景区有哪些地方好玩
历经元末吴仕杰,垒寨御寇— 明末史可法,反败为胜题“上一乘” — 太平天国时期,激战清军 — “红二十七军从这里出发” —刘邓大军指挥南下渡江...近700年风雨剥蚀,保存仍基本完好。白崖寨作为中国历史留下的寨堡文化和军事文化遗存,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四、振锋塔五、明堂山明...

春暖花开,疫情即将散去!邯郸周边哪的野山好玩
春暖花开,疫情即将散去!邯郸周边哪的野山好玩?如果爬野山,邯郸本地西部山区及相邻地区有几处:一是武安市与山西左权县交界处的青崖寨,此山海拔高达1900多米,为邯郸最高峰。此处位于大行山腹地,登高望远,巍巍太行峰峦叠障,苍茫起伏的雄姿尽收眼底!除了自然景色,附近还有红色景观一一梁庄八路军兵...

白崖寨怎么走?
寨墙由大方块石砌成,高3米、宽1米。长10余华里,蜿蜒盘旋于五大峰之间,巍峨壮观,被誉为“南国小长城”,寨城四周建有5座城门。白崖地势险要,易守难功,曾为历代兵家军事遗迹、摩崖石刻和战争佳话。因其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被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适宜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白崖寨突峰兀...

金东区17765268424: 白崖寨的导游词 -
种态佳诺: 白崖山位于宿松县城西北趾凤乡境内,距县城五十余华里.主峰雁恋坡海拔四百七十六米,窄径凌空,飘崖百例.“南国小长城”白崖寨就盘卧于向崖山上.寨墙环绕东峰、西峰、西阳尖、雁恋坡、大印坡五大山峰,长达十华里,逐迄起伏,...

金东区17765268424: 安徽地区的文物保护单位
种态佳诺: 1.新四军军部旧址(泾县) 2.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凤阳县) 3.安丰塘(芍陂)(寿县) 4.龙川胡氏宗祠(绩溪县) 5.潜口民宅(黄山市) 6.许国石坊(歙县) 7.花戏楼(亳州市) 8.广教寺双塔(宣城市) 9.和县猿人遗址(和县) 10.薛家...

金东区17765268424: 安庆好玩的地方有哪些 -
种态佳诺: 安庆不仅有5A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花亭湖、小龙山等,还有龙眠山、大龙山、小孤山、白崖寨、鹞落坪、妙道山、浮山、薛家岗等数十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或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而且是黄山、九华山、庐山等世界著名风景区之间的交通枢纽. 岳西县境的司空山,为佛教禅宗二祖慧可“遁迹修禅”之处.禅宗五大祖庭之一的三祖寺,位于潜山县城西北9公里的天柱山麓. 都著名的佛教圣地;宿松县境的小孤山,耸立大江之中,世称“海门天柱”;“白崖寨”则有“南国小长城”之名;枞阳县境的浮山,幻若水上蓬莱,是典型的火山地质公园;市区的迎江寺、振风塔和大观亭

金东区17765268424: 大新县的文物古迹 -
种态佳诺: 大新县历史悠久,解放以来收集和挖掘文物 32处近百件,较著名的有新石器时代巨猿化石、肩石斧、双肩石铲、单肩石铲、三足陶罐、陶釜、大石铲等8件.1953年在榄圩乡正隆村那隆屯牛睡山黑洞中发现了 3 颗巨猿牙齿化石,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从原生堆积中发现巨猿化石和共生动物群.还在榄圩乡新球村逐标屯歌寿岩发现的三足陶罐,现存广西博物馆内.古代遗址有桃城古迹、恩城画廊、云门紫洞、全茗画岩和会仙岩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歌寿岩(古文化遗址)、穷斗山摩崖造象(明)、靖边城炮台(清)、庙山岩洞葬(宋—明)、正隆巨猿化石等.

金东区17765268424: 河北省有哪些古人类的遗址
种态佳诺: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邢台文物管理处和隆尧县文保所组成的考古队,于今年10月份开始对两千年前赵国“柏人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除了“柏人城”遗址,河北古遗址(群)还有很多,要想知道燕赵大地曾经有多辉煌,...

金东区17765268424: 不同历史文化遗存程度的名城保护规划的策略差异 -
种态佳诺: 亳州 寿县 歙县

金东区17765268424: 长武县的文物古迹 -
种态佳诺: 长武境域为古人类文化发祥地之一.先民游牧,群居泾、黑河谷地带,凿穴而居,从事渔猎和农耕,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县境内地上地下保留着珍贵的文化遗存.已发现的古遗址、古墓葬和古建筑,都有较高的价值.1958、1980和1988年...

金东区17765268424: 半坡文化的发现过程 -
种态佳诺: 在西安市东半坡村发现的遗址,属于仰韶文化类型,这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一种文化.因日用陶器以红陶为主,上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又称为彩陶文化,1921年首先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西安半坡遗址面积大约五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