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皇帝都有庙号,年号,还有什么像这样的称号 知道的都说说

作者&投稿:点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代帝王的称呼有许多种如谥号、庙号和年号等。下列哪一称呼是当朝皇帝本人确定的称号  &nbs~

B  秦始皇是秦王嬴政在统一六国给自己确定的称呼,他自称始皇帝。A、D的“武王”“太宗”为谥号,C中的“康熙”为年号。

庙号:庙号与谥号都是在帝王死后才有的。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一个庙室,供后人祭祀,并取一个名号,这就是庙号。庙号起源于商代,秦王朝短命,没有庙号。不是每个帝王都有庙号,一般是那些具有杰出贡献的帝王,后人才会为其立庙供奉,才有庙号。自汉以后,庙号有一些约定俗成的不成文规则,一般开国者大多称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称太宗、高宗、世宗、英宗、中宗等。 谥号:古代帝王死后,后继者往往要同大臣们共同讨论,根据其生前品行,给予一种特殊的称号,这就是谥号。谥号起于周初,谥号以褒扬的字眼为主。秦朝始皇帝废除谥法,汉朝又恢复了谥法,谥号开始的时候只有帝王有,后来一些帝王会赐予一些有过突出贡献的死去的大臣以谥号。谥号大体可分为美谥、恶谥、悯谥三大类。美谥有文、武、景、明、惠、平等,恶谥有灵、炀、厉、幽等,悯谥有哀、怀、愍等。 年号:年号是帝王活着的时候就有的,有的皇帝只用一个年号(如明清时期),所以年号也有指称皇帝的作用。年号起始于汉武帝时候,他把自己即位的这一年称建元元年,自此开始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两千多年间,除了一些短命皇帝或在位时间很短的以外,每一个皇帝都有自己的年号。而且无论是统一政权,还是割据政权,无论是农民起义政权还是少数民族政权,一旦称王称帝,都要建立年号。就连只做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也有一个“洪宪”的年号。有的皇帝一生中会用几个年号,变换年号叫改元,汉武帝在位54年,改元10次,武则天在位21年,改元16次,晋惠帝在公元304年一年中用了四个年号。年号一般是两个字,也有少数三四个的,最长的年号有六个字,帝王在挑选年号的用字时只会选用一些吉利字眼,因此历史上出现了大量重复使用的年号。明清之际的皇帝(除明英宗两度登位有正统、天顺两个年号外)都只用一个年号,如明神宗朱翊钧在位48年,只用一个“万历”年号,清圣祖玄烨在位61年,只用“康熙”年号,这样年号就成了明清帝王的一个别名。 简单来说: 帝号就是所谓的年号,是一个皇帝在世时为了纪年而设置的。 谥号就是皇帝(包括一些特殊的人)死后后来者根据他在世时的所做所为而给的一个称号。 庙号就是一个皇帝在太庙(皇室的庙堂)中的牌位号。 《说文》这样解释:“谥,行之迹也。”也就是说,根据死者的生平事迹表达褒贬之意,所谓“劝善戒恶”。 其中有褒扬的,比如:民无能名曰神(如宋神宗),经天纬地曰文(如汉文帝),克定祸乱曰武(如汉武帝),博闻多能曰宪(如唐宪宗),等等; 有批评的,比如:乱而不损曰灵(如周灵王),好内远礼曰炀(如隋炀帝),动祭乱常曰幽(如周幽王),等等; 有表示同情的,比如:恭仁短折曰哀(如汉哀帝),在国逢难曰愍(如晋愍帝),年中早夭曰悼(如周悼王),短折不成曰殇(如汉殇帝),等等。 《古代皇帝谥号之解》 諡(亦作謚) 號,就是王、公、卿、大夫( 自漢代起則是皇帝、大臣、親貴、士大夫) 死後依其生前事跡給予的稱號。按傳統說法,諡號起始於周,比廟號要早八百年,而諡的範圍也不限於帝王。 商代亡國之君是紂王。紂王姓子名辛,《史記.殷不紀》說: 「帝乙崩,子辛立,是為帝辛,天下謂之紂。」在「辛」前加一「帝」字,是後人敘史時加添的,並非諡號; 「紂」可能是同人給他的惡諡。周代有諡,則確鑿無疑,第一代周王姬發諡武,史稱周武王: 武王之父姬昌雖未開創周朝,但武王追尊為王、加諡日文,稱周文王。秦朝曾經廢諡號。秦始皇認為,讓諡是以子( 嗣皇帝)議父( 先帝)、以臣議君; 下議上就是不敬,所以秦朝皇帝無諡號( 亦無廟號) ,對大臣也不賜諡。及至漢初又恢復諡法。先帝下葬前由禮官議諡,嗣皇帝定諡。漢代標榜「以孝治天下」,自惠帝起,諸帝諡號都有「孝」字,稱孝惠帝、孝文帝、孝景帝等。史家敘史作省稱,或略去「孝」字,或略去「帝」字,例如「孝惠」、「惠帝」。廟號、諡號連稱時,廟號在前、諡號在後。例如漢武帝的全稱是「世宗孝武皇帝」。諡號最初用一個字,後來有兩個字的,例如戰國時趙武靈王、魏安釐( 僖)王,還有三個字的,例如貞惠文子; 後世又有增字,甚至多至一長句的。 諡號含有褒貶之意,最高的褒揚就是文、武,還有成、桓、昭、穆、景、明等也是褒字: 厲、幽、暢都是貶字,沖、殤、愍、哀、悼等諡表示同情且兼有不同程度的貶意。 親貴、大臣死後賜諡,唐宋有議駁制度,即由太常博士議上,若名實不相符,給事中可以駁奏再議; 明清則由禮部擬諡,皇帝核定,禮部有時也會多擬幾個以備皇帝選擇。 帝王美諡無過於文、武,大臣之諡極於文正。明清的情況則較為特別,規定禮部奏請才能得諡。換句話說,獲得請諡者必是朝廷眷念憐惜之臣,其諡號自然沒有貶意,只不過讚美程度有輕重之別。 最後,一個頗有趣的問題是,歷代失政的帝王、失國者是否惡諡隨身呢? 答案又未必。失政者亦有得美諡的,除了正式的諡號外,也有私諡。私諡始於漢。私諡不出於朝廷,而由門人、故吏為著名文士學者所立, 民无能名曰神 靖民则法曰皇 化合神者曰皇 德象天地曰帝 德合天者曰帝 仁义所往曰王 立志及觽曰公 执应八方曰侯 赏庆刑威曰君 从之成髃曰君 扬善赋简曰圣 敬宾厚礼曰圣 照临四方曰明 谮诉不行曰明 果虑果远曰明 经纬天地曰文 道德博闻曰文 学勤好问曰文 慈惠爱民曰文 愍民惠礼曰文 赐民爵位曰文 绥柔士民曰德 谏争不威曰德刚强直理曰武 威强敌德曰武 克定祸乱曰武 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 安民立政曰成 渊源流通曰康 温柔好乐曰康 安乐抚民曰康 合民安乐曰康 布德执义曰穆 中情见貌曰穆容仪恭美曰昭 昭德有劳曰昭 圣闻周达曰昭 治而无眚曰平执事有制曰平 布纲治纪曰平 克定祸乱曰平 由义而济曰景耆意大虑曰景 布义行刚曰景 清白守节曰贞 大虑克就曰贞不隐无屈曰贞 辟土服远曰桓 克敬动民曰桓 辟土兼国曰桓 能思辩觽曰元 行义说民曰元 始建国都曰元 主义行德曰元圣善周闻曰宣 兵甲亟作曰庄 叡圉克服曰庄 胜敌志强曰庄 死于原野曰庄 屡征杀伐曰庄 武而不遂曰庄 柔质慈民曰惠爱民好与曰惠 夙夜警戒曰敬 合善典法曰敬 刚德克就曰肃 执心决断曰肃 不生其国曰声 爱民好治曰戴 典礼不愆曰戴 未家短折曰伤 短折不成曰殇 隐拂不成曰隐 不显尸国曰隐 见美坚长曰隐 官人应实曰知 肆行劳祀曰悼 年中早夭曰悼 恐惧从处曰悼 凶年无谷曰荒 外内从乱曰荒 好乐怠政曰荒 在国遭忧曰愍 在国逢傦曰愍 祸乱方作曰愍 使民悲伤曰愍贞心大度曰匡 德正应和曰莫 施勤无私曰类 啬于赐与曰爱 危身奉上曰忠 克威捷行曰魏 克威惠礼曰魏 教诲不倦曰长 肇敏行成曰直 疏远继位曰绍 好廉自克曰节 好更改旧曰易 爱民在刑曰克 一德不懈曰简 平易不訾曰简 尊贤贵义曰恭 敬事供上曰恭 尊贤敬让曰恭 既过能改曰恭 执事坚固曰恭爱民长弟曰恭 执礼御宾曰恭 芘亲之阙曰恭 尊贤让善曰恭 威仪悉备曰钦 大虑静民曰定 纯行不爽曰定 安民大虑曰定 安民法古曰定 辟地有德曰襄 甲冑有劳曰襄 小心畏忌曰僖 质渊受谏曰厘 有罚而还曰厘 温柔贤善曰懿 心能制义曰度聪明叡哲曰献 知质有圣曰献 五宗安之曰孝 慈惠爱亲曰孝秉德不回曰孝 协时肇享曰孝 执心克庄曰齐 资辅共就曰齐甄心动惧曰顷 敏以敬慎曰顷 柔德安觽曰靖 恭己鲜言曰靖宽乐令终曰靖 威德刚武曰圉 弥年寿考曰胡 保民耆艾曰胡 追补前过曰刚 猛以刚果曰威 猛以强果曰威 强义执正曰威 治典不杀曰祁 大虑行节曰考 治民克尽曰使 好和不争曰安 道德纯一曰思 大省兆民曰思 外内思索曰思 追悔前过曰思行见中外曰悫 状古述今曰誉 昭功宁民曰商 克杀秉政曰夷 安心好静曰夷 执义扬善曰怀 慈仁短折曰怀 述义不克曰丁 有功安民曰烈 秉德尊业曰烈 刚克为伐曰翼 思虑深远曰翼外内贞复曰白 不勤成名曰灵 死而志成曰灵 死见神能曰灵 乱而不损曰灵 好祭鬼怪曰灵 极知鬼神曰灵 杀戮无辜曰厉愎很遂过曰刺 不思忘爱曰刺蚤孤短折曰哀 恭仁短折曰哀好变动民曰躁 不悔前过曰戾 怙威肆行曰丑 壅遏不通曰幽 蚤孤铺位曰幽 动祭乱常曰幽 柔质受谏曰慧 名实不爽曰质温良好乐曰良 慈和篃服曰顺 柔贤慈惠曰顺 博闻多能曰宪 满志多穷曰惑 思虑不爽曰厚 好内远礼曰炀 去礼远觽曰炀 内外宾服曰正 彰义揜过曰坚 华言无实曰夸 逆天虐民曰抗 名与实爽曰缪 择善而从曰比

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出现在西汉汉文帝时期,年号为“后元”(前163年—前156年)。此前的帝王只有年数,没有年号。此后,每次新皇帝登基,常常会改元纪年,并同时改变年号。一般改元从下诏的第2年算起,也有一些从本年年中算起。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周公旦和姜子牙有大功于周室,死后获谥。这是谥法之始。《周礼》说:“小丧赐谥。”小丧,死后一段时间。《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迹也。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出于人。”

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

谥号来自于谥法。谥法规定了若干个有固定涵义的字,大致分为三类: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属于批评的有:炀、历、灵等;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於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周朝确立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为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庙号制度被废止。秦朝连谥号制度也废止了。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泛漤,始於曹魏。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於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先说年号。年号始于汉武帝,是皇帝登基之后表示自己统治期间的代号。一个皇帝至少要有一个年号,可以有多个年号。明朝除了明英宗以外、清朝除了清太宗和清穆宗之外,每个皇帝都只有一个年号。〔明英宗两个年号:正统(1436——1449)、天顺(1457——1464),清太宗两个年号:天聪(1627——1635)、崇德(1636——1644),清穆宗两个年号:祺祥(1861)、同治(1862——1874)〕
再说谥号。谥号是后代皇帝对大行皇帝(或称“先帝”)上的尊号,一般每个皇帝对皇帝加一个字的谥号,最早的皇帝的谥号因此最长。
庙号则是后代皇帝给前代皇帝定的一到两个字的区别每朝每代各位皇帝的代号,历代不改。

要谈君王的名号,必须弄清楚四个概念: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
庙号、谥号都是君王去世后,人们给他的带有评价性质的名号。其区别在于,庙号是用于子孙祭祀,谥号是纯粹的评价语。所以,当朝代更替之时,后朝一般不会为前朝的君王立庙号;但后朝会为前朝的君王作出评价(谥号)。另外,庙号是君王所独有,谥号的运用则普遍得多,王公贵族、后妃、重臣、名流、贤达都可以有谥号。
尊号也是对君王的称呼。但它与庙号、谥号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用于君王在世期间,其次它不像庙号、谥号那样具有评价性质,几乎全部都是溢美之词。这个也好理解,皇帝在活着,谁敢说皇帝的坏话?哪怕是再含蓄,也是不可能的。尊号实际上是皇帝自吹自擂和臣下阿谀奉承的工具。尊号的使用对象,不仅君王本人,包括太后和太上皇。人们在研究历史时,几乎没有用尊号来指称皇帝的。
年号本不是对君王的称呼,但明清两朝,由于皇帝基本只有一个年号,加之当时皇帝的谥号已经发展到很长,不方便记忆使用,所以人们就习惯地选用记忆和使用都很方便年号来指代皇帝。

一般来说,任何一位皇帝都是不能直呼其名的,除非皇帝的直系长辈在特定的环境,这叫避讳。皇帝在位时常称其年号,以明清为例,如嘉靖,乾隆。原因是明清的皇帝基本上不改元,即不改年号。但是明清以前的皇帝常改元,一个皇帝往往有好几个年号,就不太好称呼其年号了,如宋太祖赵匡胤有建隆,乾德,开宝三个年号。皇帝驾崩后都可称之为大行皇帝。驾崩后的皇帝,其臣下或后世根据其一生的作为,拟定谥号,谥号一般都为皇帝歌功颂德,比较长,我们常常取最后一字,如清朝的章皇帝就是顺治帝,宪皇帝就是雍正帝。皇帝驾崩后入太庙供奉,有自己的庙号,这就是常说的唐太宗,宋徽宗之类的。
所以有时好几种称呼实际是一个人,如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清仁皇帝,实际上就是康熙帝。

封王的诸侯。


为什么从唐朝起基本每个皇帝都有庙号?
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文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最初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

皇帝都有庙号?
楼上没一个说全的...每个朝代开国之初都要建宗庙(或叫太庙和祖庙),供奉和祭祀列祖列宗。帝王庙号始于汉朝,宗庙正殿一般供奉七代(明室改为九代)祖宗的神位,按照左昭右穆排列,开国君主的庙号多为高祖或太祖;按照“有功者祖、有德者宗”的原则,汉初曾规定自太祖高皇帝刘邦以后,无功德者不得...

三个别号,帝号、庙号、年号有何区别?
一般帝王有一个庙号,但有的君主死后,会有多个庙号,庙号并不唯一,这是追尊、改谥等原因造成的。年号是最高统治者为纪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帝王在位时开始使用,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庙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帝号 ...

为什么每个朝代帝皇庙号总是高祖(太祖)、太宗、高宗 求原因?为什么秦...
太祖、高祖、太宗都是古时候帝王的庙号。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高祖一般是开过...

古代皇帝的庙号都代表什么意思
汉朝 以后承袭了庙号这一制度。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 刘邦 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习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所以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两汉皇...

在对古代皇帝的称呼中,为什么有庙号和年号之分。如汉武帝是以庙号来...
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唐宋时期皇帝称呼多用庙号,明清多用年号 古代皇帝不同的称呼与时代等多种因素有关。先秦君主多称谥号,如周文王、秦穆公、齐桓公;秦朝取消了谥号,汉代重新恢复,...

古代的皇帝有庙号、谥号、尊号、年号如何区分?
庙号:是皇帝死了以后,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都是什么祖(一般是开国皇帝称祖,以后历代称宗)、什么宗。比如:唐高祖、唐太宗、宋太祖、宋仁宗、明太祖、明世宗等。明成祖朱棣虽然是第二代皇帝,但是他的后代认为他发动靖难之役,夺取政权,有“二次革命”之举,尊为 成祖;清圣祖,也是清朝入关后...

古代皇帝的谥号、庙号和年号各自代表了什么意思?
不过到了三国时期,为了满足皇帝们的虚荣心,除了少数亡国之君,后来几乎所有的皇帝都有庙号了,以清朝为例,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福临、清圣祖玄烨……而年号,则是历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往往也是时运变化的一种标志。在古代君臣眼里,年号是一件很重大而神圣的事情,因为其蕴含着帝王...

皇帝庙号是根据什么定的?有两位为“神”这个“神”代表着什么?_百度...
在中国历史上,有庙号这种说法是从汉武帝开始的,在汉代,一开始就是有特别功劳的皇帝才有自己的庙号,表示后代对他的尊重称呼。汉武帝就是这个意思,武不仅仅是穷兵黩武,还有锐意进取的意思,表达着后代对汉武帝的尊重。除此之外,从唐朝开始,庙号这种称呼,无论是什么样的皇帝都可以拥有,不再是好...

中国皇帝的尊号,徽号,年号,庙号,谥号,陵号
一个皇帝在位期间也每因祥瑞或重大事件而多改换年号。故每一皇帝建有一个或多个年号。年号最多的如汉武帝、武则天都超过十个。唯明、清两代,每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故习惯上又以年号称明清两代的皇帝,如“永乐皇帝”,“乾隆皇帝”。农民起义所建政权或封建割据势力,也多有年号。庙号 皇帝死后立...

白山市18240284411: 我国古代帝王的称谓哪些是年号,庙号,谥号 -
周鲍感冒:[答案] 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 1.庙号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

白山市18240284411: 中国古代帝王除有姓名之外,还有庙号、谥号和年号.年号是皇帝用来纪年的名号;谥号是帝王死后,朝廷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性质的称号;庙号是帝王死后,... -
周鲍感冒:[选项] A. 太祖 B. 开元 C. 高宗 D. 文帝

白山市18240284411: 古代帝王的称号有什么含义比如周武王、周文王、周厉王、周平王、唐高祖、唐太宗等等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 -
周鲍感冒:[答案] 庙号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

白山市18240284411: 年号 庙号 谥号 尊号 分别指什么 举几个例子 怎么区分? -
周鲍感冒:[答案] 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年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称为“奉正朔”.认为中国皇帝的最后一个年号为清末的“宣统”(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

白山市18240284411: 古代帝王的谥号,庙号,年号,尊号 -
周鲍感冒: 汉高祖刘邦.谥号:高皇帝.庙号:汉高祖.年号:无.汉武帝刘彻.谥号:孝武皇帝.庙号:汉世宗.年号:元狩等11个.光武帝刘秀.谥号:光武皇帝.庙号:汉世祖.年号:建武等.蜀汉先主刘备.谥号:昭烈皇帝.庙号:无.年号:章...

白山市18240284411: 古代皇帝有哪些号?
周鲍感冒: 谥号、庙号、年号、尊号.

白山市18240284411: 古代帝王的号包括哪些?古代帝王的号包括哪些
周鲍感冒: 谥号:基本是一些固定的文字,大致分为三类.表扬的有“文、武、景、惠、烈、昭、穆、英、成、康”等.贬义的有“炀、厉、灵、幽”等.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 庙号:帝王死后,其继承者立庙奉祀,追尊为“某祖”“某宗”的名号即为庙号.“帝”字从汉代与谥号结合后,也成为庙号. 尊号:封建社会对帝、后在生前或死后奉上的尊崇颂扬性的称号即为尊号,有时也成为徽号. 全称:即庙号、尊号、谥号的合成. 年号:封建帝王即位后喂纪年而设置的称号.新君继位,于次年改用新的年号,叫“改元”. 陵号:封建帝王陵寝的名号叫陵号,始于西汉.

白山市18240284411: 带有帝王含义的字有那些? -
周鲍感冒:[答案] 【古人对帝王尊称全集】 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除了称王、称皇帝、称谥号、称庙号、称年号以外,还有一些别称,散见于一些典籍当中.平时读书,搜集了一些.下面列出一些,供大家参考. 1、皇王:对君王的敬称,犹言大王.见于《诗经·大雅·文...

白山市18240284411: 关于中国历代皇帝谥号、庙号、年号 -
周鲍感冒: 像是庙号,在汉朝、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像是汉惠帝、汉景帝都没有庙号,而那个时候皇帝的谥号简单,就两个字,其中前面的是固定的,都是孝字;像汉武帝谥号是孝武,汉武帝也就是由这个谥号来的. 但是到了唐朝以后,每个皇帝都有庙号,年号很多,而谥号又很长,不像汉武帝这样能概括出来,比如唐太宗谥号就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唐高宗谥号就是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所以后世称庙号能比较容易知道说的是谁,不然一个人十几个年号,谁记得住啊.无论是谥号还是庙号都是皇帝死了之后叫的,皇帝活着的时候,还是叫年号的. 而明清皇帝只有一个年号,当时就称年号,也就这样延续下来了.明清皇帝的谥号也都是比较长,但是因为习惯称年号,也就没在皇帝死后叫庙号.

白山市18240284411: 简述我国古代皇帝的名号全称 -
周鲍感冒: 年号、谥号和庙号这三者都是中国古代皇帝们不可缺少的特殊名号. 在古代皇帝和大臣的心目中,确定什么样的年号纪年,是一件非常重大而神圣的事情.改朝换代以后,新的皇帝即位,践阼为主,需要重定正朔,以显示奉天承运,上顺天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