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为什么要冠以夫姓?

作者&投稿:毕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旧中国男娶女嫁,女到男家结婚后要从夫姓,将丈夫的姓放在自己的姓之前。有些女子往往只有小名,有的甚至没有自己的名,如“张王氏”,谓姓王的嫁给姓张的做妻子。这是夫权婚姻中妻子对丈夫依附关系的表现。在古代,女子处于从属地位,出嫁前只有乳名和闺名,出嫁后在自己姓氏前加上丈夫姓氏,这种情况相当普遍。一旦男女结婚,女方就脱离了自己的宗族,而成为男方宗族的正式成员,是要改随男方的姓氏。
在古代出嫁后女子户籍以夫家为主,记录男子则称姓冠以名,记录女子则只称姓氏,一般来说女子无名,以姓氏表明其娘家。若还没有出嫁,不及夫姓,则冠以某门某氏,若某某氏以明之。有封赠的妇人都是称其封的。比如《家礼》神主:母则曰“宋故某封某氏讳某字某第几神主”粉靣曰“皇妣某封某氏神主”。“妻冠夫姓”的社会基础是封建家族体制,与之相适应的则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所谓“三从”伦理观念。
女子所以从夫姓,盖以为婚姻神定,一成不可变,夫死不得改嫁,不义亦不得离婚。过去人认为女子智力低下,没有处事能力(如经营产业,跨越省界),所以一概由其夫做主,故随夫姓。
解放后,1950年的婚姻法第11条规定:“夫妻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权利。”废除在姓名问题上歧视妇女的旧法,代之以夫妻在姓名权上完全平等的规定。1980年婚姻法重申了这一规定。这次修改婚姻法,对这一条未作修改,仍然保持了原来的规定。这个规定的实际含义是指,妇女结婚后有权使用自己的姓名,主要是保护已婚妇女的姓名权。同样,如果结婚后男方到女家落户的,男方也不必改变自己的姓名。当然也并不排除当事人结婚后自愿选择姓氏,因为自然人都有姓名权。由于1950年婚姻法的实施,妇女结婚后仍然使用自己姓名已成为习惯。新婚姻法继续这一规定,仍然体现了男女平等。这对于改变或抵制旧婚俗的影响,对夫妻在家庭中平等地位的巩固有一定的意义。
妻从夫姓习俗的产生、发展和形成,主要和中国家族制度的衍变发生联系,俟形成传统后,又对妻冠夫姓的法律制定造成习惯性影响。随着家族制度的彻底解体,其余韵目前仅存在于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和一部分海外侨胞中,大陆上似已消失。


一代名妓李师师,她的父亲姓王,为何她会冠以李姓呢?
大家知道李师师,就是因为水浒传中的与燕清的感情吧,二人一见如故,在影视剧中,两人相遇在青楼,燕清年轻帅气,风流倜傥、忠肝义胆,虽是卢俊义的奴仆,但是却被调教的很好,也是非常懂得琴棋书画,而李师师是一代名妓,长相惊为天人,温婉可人,而且遇难不卑不亢,非常有气质的奇女子,两个人也算...

为什么古代人除了本名,还要额外取一个字号?
在古代,只有成年了才能取字,《礼记·曲礼》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古代男子成年要行冠礼,代表着可以出仕,走向社会;冠礼和取字是同时进行的,古书上记载的“幼名,冠字”,冠字就是这个意思。古代女子在未出嫁前叫未字或待字,到了出嫁年龄要举行笄礼,并进行取字。取字也是为了...

古代的成人礼是什么样的?“冠礼”与“笄礼”是什么?
古代的成人礼一般都会举办仪式,然后邀请亲朋好友过来一起见证,而男子的成人礼一般被称为冠礼,女子的成人礼一般称为笄礼。冠礼一般是男子在20岁的时候举行,而笄礼是女子在15岁时就会举办的,主要还是为了告诉众人,这孩子长大了,可以成家立业了。“冠礼”的“冠”其实指的是帽子...

自周代起,是怎么规定贵族女子在出嫁之前要行笄礼?
对于当今中国人,成人礼的概念其实很模糊,华夏先祖对于冠礼非常重视,所谓“冠者礼之始也”,《仪礼》将其列为开篇第一礼,绝非偶然。笄,即簪子。自周代起,女子年过15,如已许嫁,便得举行笄礼,将发辫盘至头顶,用簪子插住,以示成年及身有所属。笄礼作为女孩子的成人礼,像男子的冠礼一样,...

什么年代开始女子结婚不用冠夫姓
说了你可能不信,这个规定比你想象的更早。早在维新运动时期,女权运动开始兴起,冠夫姓的传统开始逐渐改变!而从法律意义上,中国女人不再冠夫姓,这个要追溯到1950年,建国之初,1950年的《婚姻法》第11条规定:“夫妻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权利。”从这个时候开始,彻底保护女性们的姓名权。

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有?比如花甲、孩提、冠…
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16岁二八:为16岁。20岁加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

宋代妇女头饰文化
5. 宋代的贵族女子冠饰 贵族女子的冠饰在继承前代基础上,形状更高大,装饰更丰富。有的冠饰高达一米,宽与肩同,后垂四角,顶部装饰有金银珠翠等。戴此冠坐轿需侧头。6. 宋代妇女的发型 宋代妇女发式多承袭晚唐五代风格,以高髻为主。发式丰富多样,有特性。虽曾流行大髻和大梳,但整体风格不...

为什么古人结婚要带红盖头?
肯定有。但凤龙图饰的,只能是贵族富家。戴冠,所受重量可不轻,虽然如此,依旧很是讨女子喜欢。到了明代,更是流行,而新娘戴的冠也被称为“凤冠”。但很多的民间女子出嫁时,只能头插一支钗饰,以替凤冠。凤冠虽为大众所爱,但价钱也不斐。倒是“盖头”,就普遍人家都用的。

人们为什么称妇女为巾帼
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巾帼原是古时的一种配饰,宽大似冠,内衬金属丝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扎成各种新颖式样,外裱黑色缯帛或彩色长巾,使用时直接戴在头顶,再绾以簪钗。这种头巾式的头饰叫巾帼。“巾帼”由来古时候的贵族妇女,因巾帼这类物品是古代妇女的高贵装饰,人们便称女中豪杰为“巾帼英雄”,...

巾帼代指什么
巾和帼都是古代女子的头巾,用女子的头巾指代女子,这种修辞方法是借代。巾帼原是古时的一种配饰,宽大似冠,内衬金属丝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扎成各种新颖式样,外裱黑色缯帛或彩色长巾,使用时直接戴在头顶,再绾以簪钗。这种头巾式的头饰叫巾帼。巾帼的种类及颜色有多种,如用细长的马尾制作的叫“剪...

荔城区17039064923: 古时候,女子出嫁后为何要冠上夫家姓氏? -
国钟五味: 这是封建压迫的表现,古代女子讲究三丛四德,既嫁从夫,地位低下,成婚以后往往被视做私人的财产,自然要冠以夫姓 在一点 冠以夫姓是为了说明是夫家的人了

荔城区17039064923: 古时女子出嫁后名字前冠上丈夫姓的原因 -
国钟五味: 体现了我国妇女充分实施三从四德的道德思想,也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不公正待遇

荔城区17039064923: 中国古代的女子都需要冠夫姓吗?婚后的姓名有什么变化? -
国钟五味: 一般比较贫穷的女子需要冠上夫姓,但是一些招入赘的夫婿就不需要这样了,婚后姓名会变得更短,因为婚后就以字来称呼.

荔城区17039064923: 有些港台女性结婚后为什么要冠以夫姓? -
国钟五味: 中国的古代,女性是没有名字的,只有什么氏,比如王氏张氏的. 因为古代女性有要求,出嫁从夫,也就是说,嫁给男人后,一切必须有男人说了算,女人成了男人的私有财产,名字当然也一样,不能再叫原来的姓比如姓王,不能再叫王小姐,要叫男方的姓. 香港虽然回归中国,但是一些旧的观念仍然保存着,尤其是一些大家族,这方面更看重,女性嫁入这样的家庭后,必须冠以夫姓.

荔城区17039064923: 以父之名,冠你之姓什么意思 -
国钟五味: (我怎么记得是“以我”)父亲的姓就是我的姓,很久之前我们说一位夫人(假设姓李),是不叫她“李夫人”的,我们会以她丈夫的姓来称呼她. 所以说这句话有“嫁给我”的含义.

荔城区17039064923: 以你之姓 冠我之名 一生一世 不离不弃 什么意思 解答一下 -
国钟五味: 意思是古代的女子嫁人后都随夫姓~ 以我之姓,冠你之名 , 这句话男生说就代表他想娶你为妻~ 以你之姓,冠我之名 , 这句话女生说就代表他想嫁给那个男人~后面的意思大家都懂我就不解释了~

荔城区17039064923: 以我之名冠你之姓是什么意思 -
国钟五味: 古代女子嫁人后随夫姓,“以我之名冠你之姓”的意思应该就是(女)想要嫁给你.在现在不失为一种很文艺的求婚方式.在求婚时: 男(应说):以我之姓 冠你之名 女(应说):以我之名 冠你之姓 通俗的说:假设,男的姓李,女的姓王.男女结婚后.那女的就叫李太太,而不叫王太太.

荔城区17039064923: 以我之性、冠你之名.啥意思? -
国钟五味: 古代女子嫁人后随夫姓,比如说一男姓张,一女姓王,两人结发之后,女的就叫张王氏.“以我之姓 冠你之名”的意思应该就是想要娶你为妻.

荔城区17039064923: 不是古代女的一般没有名字只有什么什么氏么?为什么好多古代知名的妇女还是有自己的名字? -
国钟五味: 古代女子未出格之前都是有名字的,但是,一般的穷人家可能只是有一个象征性的小名,如:小花\二丫之类的,大户人家的女子是从她氏到名字很讲究的. 女子出格之后,要随夫姓,夫姓在前,本姓在后,如夫姓张,女家姓王,则叫张王氏.象张王氏这样的名字只是对现在对外介绍和入家谱或是写进一些文字性稿件时用的,在家里或是相熟的朋友还是会叫以前的名字.

荔城区17039064923: 有的地方女性出嫁后在自己名前冠个夫姓 为什么 -
国钟五味: 古代重男轻女,嫁出去的女儿就是男方家的人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