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天下有始引语

作者&投稿:缑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道德经的篇章中,第四十七章之后,老子继续探讨哲学层面的认识论议题。他强调,世间万物的生长和演变背后隐藏着一个统一的根源,对于人类来说,探寻并理解这个根源是至关重要的,它揭示了事物的普遍原则。人类的认知活动应当围绕这个总根源展开,避免偏离,否则可能会迷失自我。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人们需要摆脱私欲和错误见解的干扰,以揭示事物的真相和内在规律,这样才可能获得深刻的洞察。


老子主张,认识世界的同时,必须保持内心的清晰和谦逊,不应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更不应盲目追求,否则将失去把握真理的可能。只有通过摒弃个人偏见和欲望,我们才能触及事物的核心,理解其内在的和谐与秩序。因此,理解世界的方法并不在于向外追逐,而在于内在的反思和自我净化。


扩展资料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道德经经典名句大全集
——《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经·第五章》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德经·第六十三...

道德经的十句名言
【出处】《道德经》第一章。【解释】天地万物之道是可以认知的,但道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名也是可以名状的,但名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出处】《道德经》第二章。【解释】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天下人都知道善是善,...

老子《道德经》相关的故事有哪些?
老聃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三年而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老聃处其中,如蛟龙游入大海,海阔凭龙跃;如雄鹰展翅蓝天...

形容才德的诗句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1、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南宋·陆游《文章》译文:文章本是不加人工,天然而成的,是技艺高超的人在偶然间所得到的。2、裴生信英迈,屈起多才华...

《老子·上篇》的内容是什么?还有下篇的内容.
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52]天下有始,<可>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阅(穴),闭其门,终身不堇(\/勤);启其阅(穴),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53]使我介(芥)【然】有知...

道德经简介
《道德经》历代流传版本多种,全文五千余字。今日流行的版本分为81章,据考始自东汉河上公注解本。《道德经》包含上、下二经。上经,又称《道经》,共37章;下经,又称《德经》,共44章。1993年中国湖北省出土的郭店楚墓竹简本,共有甲、乙、丙三本,年代大约战国中期,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传本。...

孔子”道德经“
《道德经》之二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人都明白美好是最值得称道的,这是由于有丑恶的...

道德经·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引语
最后,“不敢为天下先”体现了谦逊与不争的精神,主张以谦和的态度处理事务。遵循这三条原则的人,能够因其明智的决策和适度的行为赢得成功。反之,若忽视这些原则,可能会导致自身的失败和毁灭。这一章可以看作是对《德经》前三十八章内容的总结和深化,强调了“道”的智慧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老子道德经》第十二章
○上篇·道经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

求“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详细注解,出自道《德经》
那也用道德经里的一句话阐述吧,“天下万物生于有,而有生于无”这样能明白“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了么?

江口县18461897537: 道德经第五十二章原文及译文 -
邲缪慧源: 天地间必然有一个最开始的元素,也就是“道”,它就是孕育万物的本源.既然得知了本源,就能知道它所孕育的万物;既然知道了万物,就该坚守本源.如此一来,就可以终生没有消亡的危险. 堵塞嗜欲的感官,关闭嗜欲的门径,就不会因嗜欲的驱使而辛苦一生;打开嗜欲的空穴,使嗜欲的事情达成,则终生都难以得到安宁. 能够看清细微的事物,称之为“明”,能够坚守柔弱则称之为“强”.使用内心智慧的光明,恢复自省的明智,不给自己遗留灾祸.这就是所说的“承袭永恒的道”.

江口县18461897537: 道德经全文诵读
邲缪慧源: 《道德经》原文: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江口县18461897537: 㙂是什么意思
邲缪慧源: 㙂,拼音duì,出处《集韵》. 拼音 duì 注音 ㄉㄨㄟˋ 部首 土 部外笔画数 7 总笔画 10 康熙字典 【丑集中】【土字部】㙂·康熙笔画:10 ·部外笔画:7 《集韵》徒外切,音兑.墙堕也.[1] 老子 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修复本《五十二章》...

江口县18461897537: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得其子,复守起母,没?
邲缪慧源: 这是道德经的52章.你需要的部分的翻译如下,天下万物总得有个来头【天下有始】,这个来头就是天下万物的母体【以为天下母】.既然知道驴子是驴子马是马【既得其...

江口县18461897537: 既知其子,复宁其母出自哪部著作 -
邲缪慧源: 你好!1. 原文“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出自《道德经》第五十二章.2. 意思为:天下有开始,以开始为天下本源.既然得到它的本源,以本源而知道本源的果实;既然知道本源的果实,返回职守果实的本源,身体死后没有危险.3. 理解:天下是有起源的,并把天下的起源作为天下的本源.既然得到天下的本源,那么通过本源,我们就可以认知本源产生的后果.既然知道本源产生的后果了,我们就应该回到本源并职守住本源,那么即便你身死,你的认识、方法、事迹乃至名声也将永存于世,而自己的名誉和后代也不会遭致危险.4. 希望对你有帮助.

江口县18461897537: “复守其母,没身不殆”的意思是什么? -
邲缪慧源: “复守其母,没身不殆”的意思:必须坚守着万物的根本,终身就不会有危险.“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出自《道德经 天下有始》其作者: 李耳(约前580年—前500年之后)(诞辰:西周末年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字伯阳,又称老聃,后...

江口县18461897537: 《道德经》经典语录 -
邲缪慧源: 老 子 : 「道 德 经」: 第 一 章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故 常 无 ,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 欲 以 观 其 徼 .此 两 者 , 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

江口县18461897537: 《道德经》经典语录 -
邲缪慧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是个谜,谜中之谜——玄妙之美) 反者道之动: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知其雄,守其雌.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知仁者智,自知者明. 不自见,故明...

江口县18461897537: 什么是道?? -
邲缪慧源: 道家和道教的最高范畴.在道家哲学中,道有体有用.从道体看,它是宇宙的本原.作为“天地之始”、道是“无”,有质朴性、绝对性、虚空性;作为“万物之母”,它是“有”,具备潜在性、无限性、生动性.从道用看,它是法则秩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