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特色与影响

作者&投稿:端木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简述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特色与影响~

义山之诗,以“无题”闻名,辞意隐晦,或托于政,或涉于情,注家蜂起,聚讼纷纭。此书博采众家,有注有评,将李商隐“无题”诸诗,较为完整地予以鉴赏品评。又附以传记、年谱及论文数篇,实是一严谨学术之作。义山之诗,情辞典雅,缠绵悱恻,以“无题”诗最值得吟味。

一、借艺术形象的整体来托寓某种抽象的感情意绪。
二、诗中运用典故,意境含蓄,情味隽永。
三、语言清丽精工,音韵和谐。
总之,李商隐的“无题诗”善于用含蓄象征的手法,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曲折细致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使诗有气氛、有追求、有意境,融艺术性、生活性、思想性为一体,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堪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典范。“无题诗”的这些特点,在我国文坛上影响非常深远,为后人所喜爱,并广为传诵、引用。

义山之诗,以“无题”闻名,辞意隐晦,或托于政,或涉于情,注家蜂起,聚讼纷纭。此书博采众家,有注有评,将李商隐“无题”诸诗,较为完整地予以鉴赏品评。又附以传记、年谱及论文数篇,实是一严谨学术之作。义山之诗,情辞典雅,缠绵悱恻,以“无题”诗最值得吟味。

 赏析一
  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句点了时节,但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生气。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赏析二
  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缠绵委婉的爱情诗。
  首联是极度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在聚散两依依中突出别离的苦痛。两个"难"字包含了不同的意义,前一个"难"是写当初两人相聚的不易,有过多少思念追求;后一个"难"字则写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和离别后双方所经受的情感煎熬,可见这对恋人的爱情生活是多么的艰难和辛酸。第二句则写伤别之人偏逢暮春。百花盛开凭借的是春风之力,而春风力竭,则群芳凋逝。花尚如此,人又能怎样呢?诗人在这里用暮春景象进一步表达了人世遭逢的深深感伤。
  第二联诗人以象征的手法写出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爱情追求。上句以丝尽而死的春蚕,表达自己情丝(思)之缠绵不尽,到死方休;下句则以泪尽而灭的蜡烛,象征自己相会无期的悲哀之泪和爱情的终生不渝。
  第三联从诗人体贴关切的角度推测想象出对方的相思之苦。上句是写出了年轻女子"晓妆对镜,抚鬓自伤"的形象,从中暗示出女方的思念和忧愁。下句则直接写出年轻女子寒夜相思的悲凉情境,深夜沉吟,孤寂无伴,会感觉月光的刺骨清寒。细腻地描写对方的愁苦,可见诗人对女方的体贴入微,也就更加表现出诗人感情的深挚。
  尾联诗人运用了"蓬山"、"青鸟"的神话传说,寄托自己对爱人的抚慰和深长情意。尽管爱情之路困难重重,相爱的人相距遥远,诗人仍然相信他们的坚贞爱情将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一定会有人像殷勤传书的"青鸟"一样,为他们传递讯息,使他们情意绵延,永无尽期

如果问唐诗当中哪首诗堪称第一,这是没有答案的,但要问哪首诗最具唯美主义色彩,最迷离恍惚、费人猜想,那就非李商隐的《锦瑟》莫属。
  用“唯美主义”这个来自西方的现代标签贴在李商隐的身上,其实从五十年前就有过了,只是那时候提倡现实主义和阶级斗争,所以唯美主义这一路的诗人不是接受批判,就是遭到冷落。我们现在天经地义地认为李商隐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这个观念的塑造其实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
  爱好历史的人往往会养成一种历史观念,正是这种观念,使他们在看问题的时候和其他人迥然不同。比如我们说起“龙的传人”,很多人都以为这是几千年来的传统观念,其实也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从二十多年以前以至上古时代,人们并不这么理解问题,龙的形像也很复杂多变。李商隐也是这种情况,我们今天对他的认识大不同于前人对他的认识。从晚唐到清代,李商隐从诗歌到人品,一直都是主流社会批评的对象,尽管偶尔也有人对他标榜一下,但很快又会被时代大潮淹没。尤其到了明代,文学圈打出了“诗必盛唐”的口号,李商隐作为晚唐诗人就更没地位了。
  李商隐的诗真正受到主流社会的重视一直晚到清朝,到新中国又受三十年的冷遇。我们动不动就说某某诗歌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有些确实是这样,但也有不少其实只有很短的脍炙人口的历史。
  李商隐的诗歌为什么一度饱受冷落呢?原因很多:一是不合儒家正统,正人君子们觉得他的很多作品太凄凄婉婉了,太沉溺于男女之情了,不健康;二是根据以人品论诗品的传统,人们觉得李商隐人品不好,属于文人无行的那种,所以连带着鄙薄他的诗;三是李商隐的一些诗写得太前卫了,所以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很难被主流社会接受。要说第三点,这首《锦瑟》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清朝末年,知识分子们有一个疯狂地接受西方文化的时期,除了政治哲学和科学技术之外,西方的文学批评、美学理论也被拿过来重新阐释中国的古典文学,大家都很熟悉的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就是这样的一部典型之作,还有一些如今名气没有那么大的,比如梁启超也有过一系列这样的文章,其中讲到李商隐,说《锦瑟》、《碧城》、《圣女祠》这些诗,我也看不懂讲的是什么。拆开来一句一句地让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释不出来。但我就是觉得美,读起来感觉很愉快。要知道美是多方面的,是含有神秘性的。(《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苏轼就说过《锦瑟》是一首咏物诗。宋人笔记里记载过这样一则故事:就连素来以渊博著称的黄庭坚也看不懂《锦瑟》的意思,于是去请教苏轼。苏轼说:《古今乐志》上说,锦瑟这种乐器有五十根弦,也有五十个弦柱,奏出的音乐有“适、怨、清、和”四调,这就是《锦瑟》一诗的出处。
  记载这个故事的黄朝英还对苏轼的说法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庄生晓梦迷蝴蝶”,是为“适”;“望帝春心托杜鹃”,是为“怨”;“沧海月明珠有泪”,是为“清”;“蓝田日暖玉生烟”,是为“和”。(《靖康缃素杂记》)这就是说,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主要描写锦瑟的外形特征,颔联和项联的四句分别描写了锦瑟“适、怨、清、和”这四种声音特点。至此,有典故出处,有专家鉴定,意思也能讲通,咏物诗的说法看来是可以成立的。但麻烦就在尾联的两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和咏物诗好像搭不上界。
  在苏轼之前还存在过一种推测,认为“锦瑟”或许是一个人名,而这个人就是令狐楚家的一名侍女。(刘攽《中山诗话》)令狐家和李商隐有很多的恩怨纠葛,这里不作细表,只看这个推测,多少还是有几分合理性的:“锦瑟”确实很像是侍女或歌伎的名字,这首诗看上去也与男女之情有关。但证据实在太薄弱了,这倒很好地反映出了读者们的一种困境:极力想要贯通这首诗的意思,要总结一个中心思想出来,最终也只能找出一个连自己都未必相信的解释。
  那么,这首诗要么是怀人的,要么是咏物的,总不可能两者都是。宋朝的读者们据此各选阵营,伸张各自的解释。启蒙主义时代的欧洲流行过一句谚语:如果有两种观点争执不下,则真理必在其中。怀人说和咏物说争执不下,真理到底在哪里呢?
  这正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发挥阐释力的时候,怀人说为“正”,咏物说为“反”,交战一段时间之后就该出现一个“合”了。许彦周颇合时宜地提出了一个折衷之见:“令狐楚的侍女”不假,“适、怨、清、和”也没错,如果说令狐楚的侍女能用锦瑟弹奏出适、怨、清、和的曲调,问题不就结了么!(《许彦周诗话》)尽管缺乏足够的依据,这却称得上是一个自洽的解释。明代的屠隆更有意思,说令狐楚有个侍妾名锦,擅长鼓瑟,演奏起来尽得“适、怨、清、和”之妙。(《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 
  元好问以诗论诗,写过一组《论诗》绝句,对李商隐的评价就在这里: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李商隐的《无题》内容是什么
唐·李商隐《无题》内容为:描写了一对情人离别的痛苦和别后的思念,抒发了无比真挚的相思离别之情,但其中也流露出诗人政治上失意和精神上的闷苦,具有浓郁的伤感色彩,极写凄怨之深、哀婉之痛,并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深切思念。原文: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

李商隐的《无题》全诗是什么?
《无题》(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

《无题》全诗
在卢弘止幕府从事不久,卢弘止便死去,李商隐又失去倚附,所以回京后便向令狐绹请求推荐,写了几首《无题》诗陈情。此诗就是其中之一。有人认为是写失恋后的绵绵情思的,这一说法也有道理,因为统篇是从一方思念另一方的爱情着眼。但从全诗看,是女方对男方的思念,因此这不是写诗人自己过去的失恋之...

李商隐的《无题》原文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注释: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以男女离别为题材创作的爱情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原文如下: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白话译文】见面的机会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是东风...

《无题》诗意
《无题》诗的意思是: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早晨梳妆照镜,只担忧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容颜不再。长夜独自吟诗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蓬莱山离这儿不算太远,却无路可通,烦请青鸟一样的...

李高隐《无题》
李商隐所写的以《无题》为题的诗篇,大多是抒写他们两人之间的恋情诗。此诗即其中一首。赏析 相见时难别亦难,说的是义山当时的处境艰难,离开徐州到长安后想进翰林院,向令狐綯说明此时,也就是找熟人走个后门,令狐陶升官之后,为了避嫌谢绝见客,致使义山处境尴尬,相见难,离别又不甘心,所以出此...

李商隐的《无题》写了什么?
无题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闺情】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注释: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

李商隐《无题》的整首诗?
无题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未知】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无题二首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未知】(其一)何处...

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的翻译和赏析
当年的刘郎,早已怨恨那蓬山遥远;你去的所在,要比蓬山更隔万重岭! 赏析:这是一首艳情诗。诗中女主人思念远别的情郎,有好景不常在之恨。首联写有约不来的怨思,上句说负约,下句写梦见醒来已经天明。颔联写远别,上句写远别思念成梦,下句写醒后寄书。颈联写往昔爱情生活成了幻梦,上句...

珲春市17251981858: 简述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特色与影响 -
湛善希静: 如果问唐诗当中哪首诗堪称第一,这是没有答案的,但要问哪首诗最具唯美主义色彩,最迷离恍惚、费人猜想,那就非李商隐的《锦瑟》莫属. 用“唯美主义”这个来自西方的现代标签贴在李商隐的身上,其实从五十年前就有过了,只是那时候...

珲春市17251981858: 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特色 -
湛善希静: 一、表现的内容——“哀乐循环无端”的感情境界.二、艺术手法——重内心深处的开拓.三、艺术构思 ——循环跳跃.四、意象的独特——典故和象征.

珲春市17251981858: 试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述李商隐无题诗的审美特征及其表现. -
湛善希静: 一、作品:《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二、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

珲春市17251981858: 简答题:李商隐“无题“诗的特点? -
湛善希静: 无题二首 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 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 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 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 何处西南待好风? 重帏深下莫愁堂, 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 小姑居处本无郎. ...

珲春市17251981858: 李商隐〈无题〉的主题和艺术特点是什么? -
湛善希静: 李商隐的无题诗 无 题 【李商隐】 之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之二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

珲春市17251981858: 李商隐的无题诗在内容与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 -
湛善希静: 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整首 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句点了时节,但 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 生气.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 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 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珲春市17251981858: 李商隐无题诗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
湛善希静: 李商隐在无题诗中对爱情阻隔的抒写显示了诗人不求解脱,直面阻隔之痛的心力,他总是把自己的心灵沉浸在痛彻肝肠的绝望悲哀之中:“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对情的执著,一意承受...

珲春市17251981858: 简要分析李商隐《无题》的艺术构思的特色. -
湛善希静: 李商隐《无题》的艺术构思的特色: (1)形散而神不散:围绕"梦",以"梦为远别"这条感情线索来组织全篇; (2)采用倒叙、插叙结合的结构:首联倒叙写梦醒后的惆怅,其中首句点明时间是在二人分别后;颔联插入梦中情景,然后转向现实中的写书信、环顾房间和抒发不得相见的感叹; (3)虚实转换,梦境与现实交替.首联写梦醒进入现实;颔联写现实中对梦境的回忆,然后转入现实中写书信;颈联两句抓住现实与梦境之中环境的相似之处,梦境与现实交替出现.

珲春市17251981858: 李商隐的<无题>诗中有什么特色?
湛善希静: 七律·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是一首感...

珲春市17251981858: 对李商隐无题诗的评价或看法 -
湛善希静: 在晚唐诗坛上,李商隐是一位大家,当时与杜牧齐名.不过,若就对后世的影响而言,他是超过了杜牧的.李商隐在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创造性地丰富了诗的抒情艺术.他的诗歌创作,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