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实用万能公式

作者&投稿:成王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阅读理解一直是语文考试中失分的重灾区,面对试卷上的阅读理解题,理解 文章 意思的同时,在答题技巧上面也应下点功夫。今天我给大家带来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实用万能公式,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第一部分:词语

  一、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 注:有些是可以换的,不要一律写不能换,要根据题目及文章含义看看具体能不能哦!)

  二、动词理解

  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三、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

  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 注:有些是可以的,不要一律写不能,要根据题目看看具体能不能哦!)

  第二部分: 句子

  一、句子分析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 短语 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 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修辞的分析:

  1、它本身的作用;

  2、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3、答题格式:修辞+结合上下文,修辞的作用

  不同修辞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A、比喻、拟人

  作用: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把XX比作(把XX拟人化)XX,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

  B、排比

  作用: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应用排比句能使句式更整齐,更有气势,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C、设问

  作用: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D、对比

  作用:强调了……突出了……

  E、反复

  作用:强调了……加强语气

  F、反问

  作用:强调,加强语气等;

  答题格式: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

  G、借代

  作用: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H、引用

  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引用 故事 、神话 传说 :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二、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 记叙文 、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 总结 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 议论文 、记叙文、小说)

  三、仿写句子

  注意:

  ①字数大致相同;

  ②修辞手法相同;(没有修辞手法的除外)

  ③在概念和现象上互相有联系;

  第三部分:段、篇词语

  一、标题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

  二、某段起什么作用

  1、开头

  A、开篇点题(照应文章标题)

  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

  C、引起下文

  D、渲染气氛

  E、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F、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2、此段在文中

  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总结上文,总领下文。

  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3、结尾

  A、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C、照应题目

  D、照应开头

  E、照应全文

  F、引人深思

  三、归纳文章的中心

  公式:

  ①写人为主:这篇文章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

  ②记事为主:这篇文章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

  ③写景状物:这篇文章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 ④游记:这篇文章描写了……表达了……感情

  ⑤议论文:这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

  第四部分:写作方法

  一、记叙的要素的作用

  公式:

  ①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

  ②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

  ③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

  ④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二、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

  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

  (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

  (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

  (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

  (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

  三、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

  作用: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质、思想)

  (2)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作用:烘托一中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的思想感情

  四、描写手法的作用

  1、读出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

  2、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

  ①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②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

  ③动作(细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

  ④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3、公式:

  外貌: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

  语言:……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

  动作:用运……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

  心理:……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

  五、环境描写的作用

  1、找出文段开头或中间及末尾的环境描写语句。

  2、公式:

  ①……的景物描写,写出了……的景色(或环境),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②……的景物描写,结合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③……的景物描写,反映了……的情景,为全文定下了……的感情基调。

  六、文章开头写景语段的作用

  公式:

  1、分析所写景物的特色。

  2、……描写了……,为下文写……打下了伏笔。

  七、巧设悬念

  公式:

  1、在文章开头找出作者所设的悬念(关键词)。

  2、……,使文章情节曲折、跌宕起伏。

  八、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九、插叙的作用

  1、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

  2、公式:……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题(或丰富了主人公……的性格)。

  十、称谓变化

  公式:

  1、找出人物称谓的变化词语。

  2、采用第一人称,亲切、真实。


儿子读初中了,语文的阅读理解特别差,想问下阅读理解有什么技巧吗?_百 ...
孩子语文阅读理解成绩差请您不要着急,新东方在线总结了以下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希望对您儿子有所帮助。一、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

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三、带问题再读一遍。读完一遍后,我们就可以去读题目了,先不要着急做题,同样的把题目通读一遍,然后带着这些题目问题,再回去读一遍短文,这时候,有些简单的题目,比如直接可以从文章中,就能找出答案的,就可以直接写答案了。四、确定区域,深入思考。这个就是阅读理解的重点及难点了,题目问题不能...

语文阅读理解该如何答题
2018-04-15 如何教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 2 2015-07-15 语文阅读理解各种题型答题技巧? 67 2013-04-02 语文阅读题怎么答 要详细点 每一种的答题技巧 144 2018-01-09 语文阅读理解各种题型答题技巧是什么? 20 2011-09-06 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74 更多类似问题 > 为...

语文阅读答题方法
语文阅读答题方法如下:1、审题 通常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度,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概况,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2、答题 文...

很多学生都不会做语文的阅读理解题,你知道做阅读理解题有哪些技巧吗...
小岛老师分享3个答题技巧,用具体的文字示例,帮助同学们一目了然。01为什么我们总写不对修辞手法 阅读理解中,最常见的题型就是考修辞手法。小学语文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这是最常考的。还有排比、夸张、反问、设问等,为什么同学们总是写不对修辞手法,其实还是对修辞手法的理解不深刻。我们在学...

语文阅读理解怎么做?
我们做好了“审”的步骤和“阅”的步骤,“答”其实就很简单了。但要答得全面、准确,就有一些语文阅读理解题步骤和技巧需要遵循:答题步骤:第一,根据要求,判断题型。所谓语文阅读理解题型,根据考查的范围,可以分为局部题和全文题;根据答题的方向和内容,可以分为角度题和信息题。不同题型,答法...

语文课外阅读答题技巧
知识就像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答题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答题技巧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瞻前顾后 所谓“瞻前顾后”具体是指联系 文章 前...

九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语文阅读理解在中考语文占分值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 九年级语文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希望大家喜欢! 初三语文的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篇一 第一步,通读全篇,大致了解。 第一遍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了解 文章 大意即可,做到心中有数。那么我们要大致了解文章的哪些东西呢? 1、了解文章的大致...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有什么做题方法?
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谈一些教学体会和浅见,且将阅读理解解题思路基本步骤大致可以总结为:1、速读原文材料;2、看清题目要求;3、细找文中原话;4、认真回答问题. (一) 速读原文材料——优化阅读方法,讲求阅读实效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基本能力,就是能认真地阅读给出的文字材料,了解材料的基本...

语文阅读理解句子含义答题技巧
语文阅读理解句子含义答题技巧如下:方法1、首先要看这句话有没有用修辞的手法,接着我们去分析用这些修辞手法的目的和作用,从而理解他的深刻含义。例子:“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在这里“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就是用了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寻找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三穗县19565204946: 求,语文阅读的答题公式!回答定式!象赏析理解句子........ -
良将盐酸: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7、夸张:突出了……的本质特征 8、对偶:句式整齐有节奏.

三穗县19565204946: 语文万能答题公式 -
良将盐酸: 语文答题万能公式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

三穗县19565204946: 求语文阅读题答题公式!!要简洁的! -
良将盐酸: 公式嘛,很多的,一下子说不清楚呢. 1.阅读题一般答案兜在原文中,可以在原文上找句子填空. 2.文章主要内容,一般都是这种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表达的意思=主要内容. 3.有些题目你要看他的分值,分多回答的也应该多,分少的回答简洁. 4.一般考试的时候,阅读题你需要找准一个点来回答所有问题,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那么,就算你写的错的,中心思想抓的对的,老师也会跟你给分的. 5.作文公式: 写事作文=时间的叙述+人物+地点+事件+感悟 读后感作文=引(引用文章的句子,发表你的感想,谈谈这篇文章你怎样赏析)+议(对文章中的人和事进行讨论,进行感叹等)+联(联合生活实际)+结(总结文章中心思想) 还有不懂的可以继续问我哈~

三穗县19565204946: 语文阅读题的答题公式答题是用的公式 -
良将盐酸:[答案]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

三穗县19565204946: 语文阅读理解的所有小学初中涉及到的所有“公式”? -
良将盐酸: 在我看来,公式还是有好多的.我就先介绍描写手法吧.拟人:把什么比作什么,(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什么的怎样特点.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什么的怎样特点.排比:加强文章节奏性,强调了什么的特点.推波助澜.对比:把什么和什么做对比,突出了什么的特点. 对文章主旨的分析应当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答题是应该先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进行总结.固定的结构有(本文通过对什么的描写,或对什么进行了批判/赞扬等等,突出表现了什么.) 现在想到的只有这些,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应该多注意积累,这都是经常套用的模式.希望你能获得一个很好的语文成绩.

三穗县19565204946: 语文阅读题答题套路 -
良将盐酸: 语文阅读题答题秘籍 (一)联系句意,回答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引出说明对象(说明文),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等.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

三穗县19565204946: 给一份语文答题公式(阅读理解和古诗词),纯复制的不给分. -
良将盐酸:[答案] 先翻译一遍诗句,在说明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的思想感情.若为炼字题还需解释字义,在诗中的意义等

三穗县19565204946: 小学语文阅读题解有哪五大实用技巧 -
良将盐酸: 小学语文阅读题解题五大实用技巧 2012-03-21|浏览:24794|投票:0 平心静气审题,切忌粗心.在解答阅读题时,千万不要慌,要静下心来,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先从容易的入手,逐渐的打开思路.粗心是学习的大忌,对于...

三穗县19565204946: 语文阅读理解技巧? -
良将盐酸: 1.明主旨 文学作品往往通过故事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一本质方面,这就是主题.议论文总有一个中心论题,作者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对此观点加以论证,科普文章常指出某一个课题,通过实例或实验给以科学的分析解释,即使是新闻报道,也以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