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从军行》教案设计

作者&投稿:毛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本诗,掌握边塞诗歌的鉴赏技巧。

  2.过程与方法:观看视频,鉴赏同类诗歌,进一步了解诗人边塞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品味诗人笔下的思乡之情与誓死杀敌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的艺术技巧。

  2.品味诗人笔下的思乡之情与誓死杀敌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投影两首边塞题材的唐诗内容,让学生说出诗名与题材内容

  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雁门太守行【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二、明确边塞诗后,展示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介绍相关的背景与作者

  ⑴文题背景:《从军行》原是中国古代的歌曲类别,属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乐府解题》中说:“从军行皆军旅辛苦之辞。”王昌龄的《从军行》沿用乐府旧题来表现唐代的边塞生活,是由七首七言绝句联缀而成的'组诗,每首诗分别选取征戍生活的某一场景,来表现征戍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这里选取的是其中的第四首,写西北边塞战士艰苦奋战的高昂斗志。

  ⑵作者简介:王昌龄,边塞诗人,字少伯,江宁人。其诗含蓄、深婉、浑厚、明快,有“诗家夫子王江宁”的称号。其七绝与李白齐名,被世人誉为“七绝圣手”。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⑶边塞诗: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多数作品流丽而音调悠扬,表示出生气勃勃的高扬精神,这与盛唐进取雄放的风气不无关系。这一时期的代表是王昌龄、高适、岑参。其内容多歌咏在边境要塞遭受艰辛的将士之心情,和在故乡等待他们归来的妻子之感叹。

  此外,当时作为边塞诗人著名的,有王之涣、崔颢、李颀、王翰等。王之涣的《凉州词》等等,均为边塞诗的佳作。

   四、反复吟读诗歌,并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散文化

  五、欣赏诗歌

  ⑴一、二句写了哪些景?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

  明确:  景: 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

  特点: 迷蒙暗淡、苍凉壮阔

  作用:通过境界壮阔、环境恶劣的景物描写,表现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反衬戍边将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

  ⑵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作具体分析。

  答:“黄沙”形象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百战”极言战事之频繁,“穿金甲”是说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短短七个字,高度概括了边地之荒凉、条件之恶劣、时间之漫长、战争之频繁艰难。

  ⑶诗中哪句最能体现诗歌的主旨?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将士怎样的心情?

  不破楼兰终不还  直接抒情  用典

  直接抒发了戍边将士不打败敌人誓不回家的豪情壮志。

  六、归纳诗歌思想及艺术手法

  中心思想:

  通过描写边塞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物,衬托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抒发戍边将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

  艺术手法:情景交融   直接抒情   用典   衬托(反衬)

  七、讨论总结鉴赏边塞诗的技巧

  1.关注诗歌的题目、作者,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关注诗歌的意象,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

  3.抓住直接抒情议论的句子,理解诗歌的情感;

  4.欣赏诗歌运用的艺术手法。

   八、请欣赏视频《唐之韵之边塞诗人王昌龄》

  思考:边塞诗的思想内容除了表现戍边将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外,还有哪些思想内容?请选一首你最喜欢的诗歌进行鉴赏,说说其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从军行(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出塞(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芙蓉楼送辛渐(其一)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九、鉴赏练习

  从军行 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第一句写景对于诗歌所描写的战事起了什么作用?

  第一句描写浩瀚的沙漠,呼啸的狂风,漫天的尘土,黯淡的阳光,衬托出战事的紧张艰苦。

  2. 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之间是一个转折,分析前后内容的不同。

  前两句写援军疾出,暗示战况紧张。后两句写捷报骤传,充满振奋喜悦。




使至塞上和从军行在题材上都属于什么诗
《使至塞上》和《从军行》在题材上都属于边塞诗。《使至塞上》表达了诗人对受朝廷排挤,不得志的愤懑和孤寂思乡的情怀;而《从军行》则表现了守边将士立誓破敌、决战到底的顽强斗志和爱国主义的情怀。这两首诗都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待战争的不公平。思想内容 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其思想内容...

从军行其三和其六这两手塞诗所表达的感情有什么异同?
第一首诗中的“独坐”两字透露了戍卒的孤独和思绪,而“伤别离”的乐府歌曲《关山月》,则传递了思乡念妻的浓烈情绪。第二首诗末句以绵亘的长城、高悬的秋月为背景,借苍凉景色来衬托乐曲的离别之思,渲染了征夫怀念亲人、思恋故乡的感情。

《从军行》的前两句主要写了什么
2. 诗的前两句主要写: ,表明了: ;后两句生动地表现了将士: 。3. 说说诗中所包含的情感: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悲长城。1. 解释下列词语。换: 关山: 缭乱: 边愁:2. 说出诗中所包含的情感:3. 这两首诗《从军行》都是描写边塞军旅的生活的...

《从军行》王昌龄--诗词鉴赏
集六卷,今编诗四卷。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昌龄”。因为诗名早著,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很深,除上文谈到与李白、孟浩然的交游外,还同 高适、 綦毋潜、 李颀、 岑参、 王之涣、 王维、 储光羲、 常建等都有交谊。【 从军行 王昌龄 】 青海...

《从军行》和《塞下曲》两首古过于都是边塞诗,"塞"指什么
塞,是要塞,指边界上的险要地方。边塞:1、特指边疆地区的要塞,如山海关、嘉峪关等具体要塞地名。2、泛指边疆,如当代中国的陆疆省区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

《从军行》杨炯古诗鉴赏。拜托了!
从军、出塞之作,表现知识分子立功边陲的壮志豪情,慷慨雄壮,令人感动,对盛唐边塞诗的高度繁荣和成熟,有一定的影响。杨炯的从军行,是代表作之一。《旧唐书·高宗纪》载:永隆二年 (681),突厥入侵固原、庆阳一带,裴行俭奉命出征。杨炯此诗当作于此时。发端警竦。“烽火照西京”一句,用夸张手法外患...

《从军行》单句诗意
【背景】:唐高宗调露、永隆年间(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唐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王昌龄的《从军行》组诗就是描写其间边塞战士的。诗词是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此为第四首,全诗写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

从军行第3句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从军行二首 王昌龄 向夕临大荒,朔风轸归虑。平沙万里余,飞鸟宿何处。虏骑猎长原,翩翩傍河去。边声摇白草,海气生黄雾。百战苦...

王昌龄的《从军行》 是近体诗还是古体诗
近体诗,是七言绝句。因为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押韵都有严格的要求,讲究平仄对仗。《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以内容相关的七首诗形成连章,反映了复杂丰富的边塞生活。第一首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第二首诗描写征戍者在军中听乐观舞所引起的边愁。作品赏析:主要写...

《从军行(其四)》赏析
作者: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深州市17254256638: 从军行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
单荷牛黄: 《从军行》的写作背景是盛唐时期,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唐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将士们都渴望在这个时代可以立下战功,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于是王昌龄便作了《从军行》来表达边塞将士的宏伟壮志.《...

深州市17254256638: 《从军行》是唐代.朝诗人王昌龄写的一首边塞诗,首句中的什么和什么字突出了西边垂辽阔悲壮的特点? -
单荷牛黄: 《从军行》是唐朝诗人王昌龄写的一首边塞诗,首句中的“暗”和“孤”字突出了西边垂辽阔悲壮的特点.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深州市17254256638: 从军行是不是边塞生活的诗
单荷牛黄: 是的,从军行描写了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

深州市17254256638: 《从军行》一诗中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单荷牛黄: 王昌龄的《从军行》组诗就是描写其间边塞战士的.诗词是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全诗写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深州市17254256638: 从军行 王昌龄 翻译 -
单荷牛黄: 从军行(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 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

深州市17254256638: 从军行作者王昌龄作诗背景 -
单荷牛黄: 唐高宗调露、永隆年间(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唐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王昌龄的《从军行》组诗就是描写其间边塞战士的.诗词是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全诗写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深州市17254256638: 从军行课文赏析 -
单荷牛黄: 王昌龄《从军行》赏析 【其 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①, 无那金闺万里愁②. 赏析 王昌龄是一个创作边塞诗的能手.其边塞诗既多且好,尤其善于多方面表现征戍者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豪...

深州市17254256638: 从军行的诗意(其四) -
单荷牛黄: 这首诗反映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保卫国家的豪情壮志.前两句描绘边地风光,借以渲染战争气氛.后两句集中概括了戍边将士长期参与的酷烈战争生活以及决心破敌的豪情.壮阔的塞外景色与将士宏伟的抱负融合在一起,气魄雄阔,风格浑豪.“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常被用来表现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和坚强意志.中唐诗人戴叔伦写有“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雄豪诗句,同此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深州市17254256638: 王昌龄写的《从军行》表达了戍边将士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单荷牛黄: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行,诗歌的一种体裁,从军行,写军队生活的乐府古题,王昌龄共写《从军行》七首,这是第四首.这首诗反映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保卫国家的豪情壮志. 诗的前两句描绘边地风光,借以渲染战争气氛.后两句集中概括了戍边将士长期参与的酷烈战争生活以及决心破敌的豪情. 壮阔的塞外景色与将士宏伟的抱负融合在一起,气魄雄阔,风格浑豪.“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常被用来表现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和坚强意志.中唐诗人戴叔伦写有“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雄豪诗句,同此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深州市17254256638: 王昌龄《从军行》这首诗采用的是什么? -
单荷牛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朝诗人王昌龄一首荡气回肠的《从军行》,让我们记住了边塞将士的豪情壮志,以及楼兰这个国家的名字.楼兰的名字经常出现在诗歌里.王昌龄除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还写过“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李白和杜甫,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圣,也纷纷赶来凑热闹.李白写“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杜甫写“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一股杀气扑面而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