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倒数第二个皇帝朱由校为什么没 有没有传位给儿子

作者&投稿:止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明代皇帝朱由校为何传位给弟弟,而不是自己的儿子?~

明熹宗朱由校是明朝的第十五位皇帝,父亲是明光宗朱常洛,生母王氏早年逝世,由朱常洛的选侍李氏抚养。朱常洛沉迷于酒色,身体羸弱,在位仅一个月就去世了。他在成长之时,经历了国本之争、梃击案等重大事件,朝政上的党政与皇权之争异常激烈。他去世的时候,又发生了“红丸”案,更加激化了矛盾。当时继位的朱由校才15岁。
李选侍意图通过“挟皇长子以自重”,坚持住在乾清宫不走。吏部尚书周嘉谟、御史左光斗等上疏,逼迫李选侍从乾清宫搬出,并让太子脱离后宫的控制,顺利登基。最终朱由校登上皇位,是为明熹宗。因为熹宗是在杨涟、左光斗等东林党人的极力坚持之下登基的,故天启初年,东林党人大受重用。东林党人希望进行吏治改革,关心民生,提倡“尊经重道”。但在实际行动中,却排除异己,起复之前被贬的同僚,结党营私。
而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宦官魏忠贤结实朝中大臣,与东林党人对抗。魏忠贤利用其秉笔太监之职,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操纵外臣,甚至越过皇帝左右国家大事。一时间人称“九千岁”,宦官弄权达到顶峰。东林党人与宦官集团的斗争异常激烈,左右朝政,朱由校无力控制,也无意控制,致使朝廷愈加败坏。
同时期,女真族崛起,建立后金政权,威胁着明朝的边疆。1626年,努尔哈赤率军攻宁远,明朝总兵官满桂宁、前道参政袁崇焕固守宁远,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最终用红衣大炮击败了努尔哈赤,史称“宁远大捷”。但因为党争,袁崇焕也受到了宦官的排挤。而且,朱由校统治时期,天灾人祸不断发生。天启六年(1626)是个多事之年,五月的天启大爆炸,夏天先是京师爆发洪水,紧接着又在山东等地出现旱灾和蝗灾。秋天江北又爆发了大水,河南有蝗灾。在这样的内忧外患中,朱由校的皇帝当得并不安稳。
天启七年,朱由校在奶娘客氏和魏忠贤等人陪同下,去西苑泛舟,但不慎跌入湖中。从此缠绵病榻。后尚书霍维华进贡灵药“灵露饮”,朱由校相信后服用,谁知几个月后得病,浑身水肿,更加严重。朱由校已经预感到自己的死亡,他没有子嗣,所以临终前在自己的弟弟中找了信任的信王朱由检,把王朝托付给了他。令召见内阁大臣,立下遗命,不久后病逝。朱由校不是一个好皇帝,经历了太多的政治事件,身为皇帝,却没好好履行自己的职责,醉心于木匠活,无心理政。这是他身不由己的悲哀,更是受苦百姓的悲哀。
信王朱由检于天启七年(1627年)登基为帝,年号崇祯。他登基后,用犀利手段铲除了魏忠贤集团,重新启用天启年间被罢免的官员。朱由检继位后勤勤恳恳处理政务,生活节俭,立志要振兴明朝,但内忧外患的明朝已经无力拯救。最终,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时,上吊于煤山。

朱由校小档案

姓名:朱由校出生:万历三十三年(1605)十一月

属相:蛇卒年:天启七年(1627)

享年:23岁在位:7年

年号:天启谥号:皇帝

庙号:熹宗陵寝:德陵

父亲:朱常洛母亲:王选侍

初婚:16岁配偶:张皇后

子女:3子,2女继位人:朱由检


怀冲太子朱慈燃,生母不详
悼怀太子朱慈焴,母皇贵妃范氏
献怀太子朱慈炅,母容妃任氏

二女皆早逝。


最得意:制造出非常机巧的水戏玩具最失意:儿子早夭

最痛心:乳母客氏一度被逐出宫廷最不幸:溺水染病而亡

最擅长:土木工程
------------
魏忠贤阉党集团中,首逆除魏忠贤外,另一位便是熹宗的乳母客氏。魏忠贤的流毒,主要肆虐于外廷,正直的士大夫多受其残害。客氏的险恶,主要集中于宫中,不依附于己的宦官及后妃多受其害。客氏之所以能够专宠于宫中,首先是因为其熹宗乳母的身份。熹宗即位之初,生母王氏已然去世。前面谈过,熹宗的父亲朱常洛在正妃死后没有再立妃子,即位后也没有册封皇后,因此,熹宗也就没有嫡母了。宫中地位较高的是两位李选侍,即东李和西李。客氏以乳母受宠于熹宗,在宫中的气焰远高于两位选侍。

客氏名巴巴,本是定兴县侯巴儿(侯二)之妻,生子侯国兴。她在18岁的时候被选入宫中,充当皇太孙朱由校的乳母。客氏美貌妖艳,在宫中本就不能安分。魏忠贤先前侍奉过的太监魏朝,就曾与客氏"对食"。原来,宫中值班太监不能在宫内做饭,每到吃饭时间,只能吃自带的冷餐,而宫女则可以起火,于是太监们便托相熟的宫女代为温饭,久而久之,宫女与太监结为相好,称作"对食",又作"菜户",与外间夫妇无异。明初,这种现象还是偷偷摸摸的。到了万历以后,则是公开的了。如果有宫女久而无伴,甚至还会遭到其他宫女们的嗤笑。客氏先后对食的"菜户",有魏朝、魏忠贤。魏朝与魏忠贤为了得到客氏,曾经起过争执,而最后由朱由校裁决将客氏配给了魏忠贤。据一些笔记史料记载,客氏的私生活,并不仅限于魏朝与魏忠贤。她甚至可能与朱由校有染,所谓"邀上淫宠"。年纪轻轻的朱由校,对于三十几岁年轻美貌的客氏诱惑,定然是无法把持。熹宗即位后不到10天,就封客氏为奉圣夫人。客氏此后与皇帝出入,形影不离。天启元年二月,皇帝大婚,娶了张皇后。客氏自然必须回避了。熹宗为此对客氏优容有加。若非客氏是已婚入宫,恐怕又是一个成化时代的"万贵妃"。不过,客氏在朱由校做皇帝期间,作为一个乳母所受到的隆遇,的确是前所未有的。每逢生日,朱由校一定会亲自去祝贺。她每一次出行,其排场都不亚于皇帝。出宫入宫,必定是清尘除道,香烟缭绕,"老祖太太千岁"呼声震天。

客氏宫中为恶的第一步,就是除去光宗朱常洛的原来亲信宦官、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王安是明代少有的为士大夫所称道的宦官之一。他为人刚直,从万历二十年(1592)就服侍朱常洛、朱由校父子。尤其在移宫一事上,他联合外廷的杨涟、刘一等大臣拥朱由校登基,使朱由校摆脱了"西李"的控制。熹宗登基后,也很感激王安,言无不纳。魏忠贤也投靠在他门下。然而,王安此人,"刚直而疏",心思不够缜密,又常常患病。因此,他与熹宗的接触逐渐变少,而魏忠贤借客氏之力日益亲近熹宗,大有取而代之之势。天启元年(1621)五月,朱由校任命王安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按照惯例,王安自然要推辞一番。这时候,客氏的作用便显现出来了。她劝熹宗干脆批准了王安的辞呈。然后,魏忠贤嗾使给事中霍维华弹劾王安,再利用秉笔太监的身份矫旨将王安发配到南海子去做净军--宦官军队。从魏忠贤本人来说,王安于他有恩,不忍加害。但是,客氏的一句话坚定了魏忠贤除去王安的决心。客氏说:"尔我孰若西李,而欲遗患也!"意思是说,你我跟李选侍比怎么样,她都被王安逼得移宫僻居,我们为什么要留下遗患呢?客氏身为妇人,却无妇人之仁,做事非常狠毒。其实,王安有恩于熹宗,如若不死,随时都有可能翻身。客氏和魏忠贤于是派当初李选侍宫中的太监刘朝去掌管南海子。刘朝本就与王安有仇。让刘朝掌管南海子净军,是欲处死王安无疑。刘朝到任后,就不让王安饮食。王安就取篱落中的"芦菔"为食。芦菔又名萝葡,其根茎可食用。大概王安当时也就是掘草根为食吧。然而,就这样,王安仍坚持了三天没死。刘朝实在有点不耐烦了,于是"扑杀之",遂为客氏和魏忠贤除了心头大患。

客氏深知,自己在宫中的地位是没有合法性的。大婚后的熹宗,曾经一度因为外廷的御史刘兰等人的请求,将客氏遣出皇宫。但是,事隔不久,熹宗就重新召回了客氏。熹宗对臣下们说:"朕思客氏朝夕勤侍朕躬,未离左右,自出宫去,午膳至晚通未进用。暮夜至晓臆泣,痛心不止,安歇勿宁,朕头晕恍惚。以后还着时常进内奉侍,宽慰朕怀。"既然皇帝因为客氏的离去,引起了厌食、失眠、头晕恍惚诸多并,大臣们再要反对,也是无效了。因此,终天启一朝,客氏始终自由出入宫廷。但是,客氏明白,自己的地位只不过因熹宗的宠爱而获得;一旦熹宗死去,自己的地位也就一落千丈了。因此,选择谁接替熹宗死后的皇位,就非常重要了。据说,客氏与魏忠贤处心积虑地想废除张皇后,然后以魏忠贤侄子魏良卿的女儿为后。但是,熹宗对张皇后颇有夫妇之情,以致此计不能成功。客氏更害怕皇帝的妃子产下皇子,母以子贵,从而得到熹宗的喜爱,而使自己失宠。因此,天启一朝中朱由校生下了不少的皇子,但无一能够长成。熹宗总共有三个孩子。长子朱慈然,谥怀冲太子,《明史》称"不详其所生母"。在《内起居注》颇详实的明代,这实在令人奇怪。次子朱慈,慧妃范氏所生,未满1岁即夭折。三子慈炅(jiǒnɡ),容妃任氏所生,未满1岁亦夭折。一些学者认为,这都有可能是魏忠贤和客氏下的毒手。更有甚者,不少的皇子其实是在胎中已遭客氏的暗算,例如裕妃张氏之孕。裕妃张氏因为无意中得罪客氏和魏忠贤,客氏、魏忠贤就假传圣旨,将裕妃幽禁于别宫,逐去宫女,断绝饮食。当时的裕妃已然怀有身孕,却被活活地饿死宫中。宫中的其他妃子,从此对客氏非常恐惧。例如曾生育皇二子的慧妃范氏,担心自己会落得和裕氏同样的下场,就在平时预藏食物,后来果然被客氏幽禁半月之久,靠着私藏的食物活了下来。

魏忠贤与客氏两人,一方面处心积虑地除去宫中一切可能对他们不利的因素,一方面向熹宗进献自己的养女,冀图能生得一男半女。然而,熹宗一生三男二女,都早早夭折,魏忠贤与客氏的如意算盘始终没有拨转。所以,熹宗的去世,对于客氏的打击是非常沉重的。信王朱由检入宫即位后,客氏就再没有居留宫廷的理由了。九月初三日离宫的那一天,客氏早早地起床。五更时分,身着哀服,入熹宗灵堂,取熹宗幼时的胎发、痘痂及指甲等物焚化,痛哭而去。两个多月以后,即天启七年的十一月十七日,客氏被从私宅中带出,押解到宫中专门处罚宫女的地方浣衣局,严刑审讯。审讯得出的结果令人诧异:当时宫中有8位宫女怀孕,客氏承认这8名宫女都是自己从外面带进去的婢女,是想学吕不韦的榜样,觊觎皇位。结合魏忠贤曾在熹宗死前说已有两名宫女怀孕,宫女怀孕这件事也许真是客氏和魏忠贤精心安排的。如果客氏所说是真的话,那么客氏自然是罪不容诛,于是在浣衣局被活活笞死。

天启元年二月三日,即位不久的熹宗大婚,纳祥符县张国纪女为中宫,并在四月正式册立,即后来的懿安皇后。张氏名嫣,小字宝珠,性情颇为严正。在明代后期混乱的局势中,张皇后却始终清醒。例如,在天启朝,她非常讨厌魏忠贤与客氏,对于魏忠贤的野心也深有提防;在崇祯一朝,她受到思宗的尊敬和礼遇,而且对于朝中的大臣如周延儒等人的欺上罔下行为非常厌恶。在百姓的眼中,张皇后有着极好的声望。因此,当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城后,入宫的李岩第一个想到要保护的人便是张后。据说,李岩入宫,令宫女扶张后上座,行九拜之礼,令人护卫。当天晚上,张皇后自缢而死。从这一点来说,皇后张嫣的性情"严正",确是事实。明亡之后,有一个自称张皇后的女子向清朝投降。对此,清代学者朱彝尊曾作了一番辨别,说:"魏忠贤养女任氏,送给熹宗,被立为贵妃。农民军攻进北京后,流转民间,诈称熹宗皇后。被送往官府,光禄寺每月供养。人们所以都说熹宗张皇后失节。沉冤莫雪,故附白之。"从《明史》的记载看,张皇后确实是在大顺农民起义军进城之后自缢而死,年38岁。

张皇后入宫之时,年15岁,体态颀秀,相貌丰整。入宫之后,她十分厌恶客氏。一次召客氏于宫中,欲绳之以法。此事使客氏和魏忠贤非常害怕,总想借机报复。于是,魏忠贤指使手下散布谣言,说皇后张嫣是盗犯孙二的女儿,而不是张国纪的女儿;孙二因为犯有死刑,就将女儿托付给生员张国纪,所以,张国纪将这段隐情不据实反映,犯有欺君之罪。顺天府丞刘志选弹劾张后的父亲张国纪。御史梁梦环也乘机兴风作浪。幸好,熹宗惟一理智的地方,似乎就是尚存有一份夫妇之情,不致于因完全没有证据的流言而惩办张皇后,而相反是果断地下旨谴责刘志选,从而使阉党不敢妄动。从张皇后那边看,魏忠贤就像是秦代的赵高,是一个阴险的阉宦。有一次,熹宗去见皇后,见桌上一本书,便问:"什么书呢?"张皇后说:"《赵高传》。"明代内宫后妃,所必读之书是明太祖命儒臣编定的《女诫》,其要义即禁止后宫干政,《赵高传》之类的史书并不是宫中后妃所必读或应当读的。张后此举,自然大有深义,即想以赵高来譬喻魏忠贤来提醒熹宗。熹宗当时的反映是"嘿然",不吭声。熹宗想是意识到魏忠贤、客氏与张皇后的对立。他不愿惩办魏忠贤和客氏,当然也不希望魏忠贤伤害张皇后。但是,魏忠贤得知此事后,大怒。第二天,熹宗在便殿搜出几个人带着兵刃。此事自然非同小可。熹宗本人也大惊,命令将这几个人交给东厂审讯。于是,司礼监秉笔兼掌东厂太监魏忠贤便借机诬告张国纪,说张国纪想弑君,然后立信王朱由检为皇帝。这一阴谋一旦得逞,则张国纪、张皇后、信王朱由检将无一幸免,而魏忠贤也一举除掉了所有对手。但是,当魏忠贤把这件事和他的亲信王体乾商议的时候,王体乾提醒魏忠贤说:"主上凡事愦(kuì)愦,独于夫妇、兄弟间不薄,一不慎,吾辈无遗类矣。"魏忠贤听后也心中暗惊,于是遂将那几个人处死,杀人灭口,化解了此事。后来,张皇后在信王朱由检即位一事上,起了很大的作用。熹宗临死前不久,对张皇后说,魏忠贤告诉我说后宫有二人怀孕了,以后生男就立为皇帝。张皇后表示反对,认为应当早立信王。信王想推辞,皇后自屏风后走出,说:"皇叔义不容辞,且事情紧急,恐怕发生变故。"信王才愿意继承皇位。熹宗对于张皇后,始终爱惜。他临死之时,将张皇后托付于弟弟信王朱由检,命曰:"中宫配朕七年,常正言匡谏,获益颇多。今后年少寡居,良可怜悯,善事中宫。"此后,思宗对张皇后确亦非常敬重。有一次,思宗的皇后周氏对思宗说周延儒人品如何不行,思宗心中不满后宫议论朝政,问周氏怎么知道,周氏以张皇后对,思宗遂无言。

不过,在遍布魏忠贤和客氏爪牙的后宫中,张皇后还是遭到客、魏二人的暗算。天启三年,张皇后有孕。魏忠贤和客氏密令宫女在为皇后捻腰的时候下重手。一个年方18岁的皇后,哪里明白这些道理。宫女们按魏、客的吩咐,"捶之过猛,竟损元子"。这一事,后来成为杨涟弹劾魏忠贤的第十条罪状。其实,作为皇后,虽然宽容待人,而且正直敢言,但是无法纠正宫中的歪风邪气,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清代学者查继佐在《罪惟录》中说,张皇后敢于在当时陈《赵高传》于几案,就说明她的"不慊"的勇气,然而"即以慊风诸妃,万不能实诸妃妊(rèn),他日称皇太后也,惜也。"谈迁也说,尽管张皇后谦而不妒,使妃子们都能接触到皇帝,但是却不能保全诸妃的生育,以致自己也无法在天启以后做皇太后,真是可叹。这样的批评,应当说是苛求了。在当时的情形下,张皇后能保全自己,已经是她不胆怯的最好结果了。

天启五年八月,熹宗在客氏、魏忠贤的陪同下到西苑游乐,在桥北浅水处大船上饮酒。然后,又与王体乾、魏忠贤及两名亲信小太监去深水处泛雄荡漾,却被一阵狂风刮翻了小船,差点被淹死。经过这次惊吓,熹宗的身体每况愈下。天启七年夏,病情加剧。八月十一日,召见异母弟信王朱由检,招呼弟弟说:"来,吾弟当为尧舜。"次日,召见内阁大臣黄立极,说:"昨召见信王,朕心甚悦,体觉稍安。"体觉稍安,只是因为安排了后事,所以放心了许多。10天之后,熹宗就驾崩了。信王朱由检,即后来的明代最后一个皇帝思宗。

明熹宗,没有儿子。所以,死后把皇位传给了弟弟— 就是后来的崇祯帝,明思宗。古代凡是没有儿子的皇帝,都会选择传位给弟弟的。

古代婴儿的夭折率太高了,朱由校的第三个儿子被大爆炸震落的瓦片什么的给砸死了,那会还不到两周岁

他犯二了


高安市15911029728: 明朝倒数第二个皇帝朱由校为什么没 有没有传位给儿子 -
店叔橘红: 古代婴儿的夭折率太高了,朱由校的第三个儿子被大爆炸震落的瓦片什么的给砸死了,那会还不到两周岁

高安市15911029728: 朱由校为什么自杀?
店叔橘红: 你说的是明朝的天启皇帝吗?那个哪里是自杀,首先他体质比较弱,然后被魏忠贤用慢性毒药毒杀. 自杀的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皇帝朱由检. 明朝有句祖训: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京城被李自成攻破了,崇祯成了亡国皇帝,所以崇祯自杀了

高安市15911029728: 历史上明熹宗到底是怎么死的 -
店叔橘红: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光宗长子,明朝第15代皇帝.在位时间为1620年-1627年,年号天启.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父亲光宗在位仅29天便因红丸案而暴毙,于是朱由校继任.即位后,升任皇太孙时代即结识的魏忠贤为司礼...

高安市15911029728: 明天启皇帝(朱由校)怎么死的? -
店叔橘红: 在位7年,因嬉乐过度成病(一说曾落水,留下病根),于1627年服用“仙药”而死,终年23岁,谥熹宗,葬于德陵(今北京市十三陵),是明朝营建的最后一座皇陵.

高安市15911029728: 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
店叔橘红: 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是明思宗朱由检(1611-1644),史称崇祯皇帝.他是明光宗皇帝朱常洛的第五子,光宗皇帝死后,传位给其兄长明熹宗朱由校,1627年8月,朱由校病逝于乾清宫,年23岁.朱由校有三个儿子,均未成年就夭折,按明朝“兄终弟及”的即位原则,朱常洛七个儿子中,其它的都已经死了,只有朱由检当时还活着,所以只能传位给他,当时朱由检16岁.

高安市15911029728: 天启与崇祯是什么关系? -
店叔橘红: 楼主你好!天启与崇祯是兄弟关系.崇祯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而天启是明朝倒数第二个皇帝.崇祯之所以能当皇帝,不是以为传统的“父死子继”而是“兄终弟及”

高安市15911029728: 明朝皇帝的年历表写错了,朱祁镇写了两次,而漏掉了朱由校
店叔橘红: 英宗皇帝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当中被蒙古俘虏,当蒙古以为明朝不管花费多大代价也要也要换回他们的皇帝的时候,当时明朝内部于谦等一众大臣毅然决定拥立新君.也就是景帝朱祁钰.蒙古见什么好处也没得到,就把朱祁镇给放回去了,起初被软禁,后再一些太监的帮助下发动政变重新取代了朱祁钰.其实朱祁镇的复辟给了明朝很多的影响,最根本的影响就是它开启了明朝太监专政的先河,从他以后,明朝的太监开始登上朝堂参与政务

高安市15911029728: 明朝天启皇帝的生平事迹 -
店叔橘红:[答案] 明熹宗朱由校(公元1605-1627年),明末皇帝.1620年阴历九月—1627年阴历八月在位,年号天启(1621—1627年),故又称天启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父亲光宗在位仅29天便因“红丸案”而暴毙,朱由校经过“移宫案”的风波,为群臣拥立继...

高安市15911029728: 明朝哪个皇帝最无能?为什么?
店叔橘红: 我认为应该是明武宗朱厚照(正德).此人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一无道昏君.只顾自己玩乐,不理朝政.甚至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建造了一个“豹房”(跟动物园差不多,纯粹的娱乐场所.)不过他比较幸运,有一些尽责的朝臣为他支撑(当然也有大反叛了..比如宁王朱宸濠的造反...),并且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战争.个人认为不应该是朱由校.不能只观此人无能,只能说他是在混乱时期接任,运气不太好,赶上了这么个时代.再加上无数党政内斗,更是使他的位置不稳.而且,他确实不适合当皇帝.

高安市15911029728: 明朝的皇帝是谁? -
店叔橘红: 1.明太祖-朱元璋,在位31年(年号洪武).定都南京. 2.明惠帝-朱允炆,在位4年(建文 ) 3.明成祖-朱棣,在位22年(永乐 ).迁都北京. 4.明仁宗-朱高炽,在位1年(洪熙 ) 5.明宣宗-朱詹基,在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