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地用文言文怎么说

作者&投稿:彩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放心用文言文怎么翻译

学习古文的基本目的是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

所谓阅读能力,就是准确理解古文的能力,而古文翻译正是全面检测阅读能力的最好方法。 古文翻译是指把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古文翻译的过程是全面运用和加深理解文言语法、词汇等知识的过程,所以翻译是学习古文的一个重要方法。 古文翻译的方法主要有直译、意译两种,主要注意掌握直译的方法。

掌握古文直译方法实际上是个实践的问题,即只有通过大量地做翻译练习,才能真正掌握、纯熟运用直译的方法。 学习古文翻译,主要是明确翻译的要求,掌握翻译的方法。

一、古文翻译的要求——信、达、雅 古文翻译的要求,一般归纳为信、达、雅三项。“雅”是很高的要求,在目前学习阶段,我们只要能做到“信”和“达”就可以了。

1.“信”是指译文要准确地反映原作的意思,不要曲解原文的内容。例如: 原文: 厉王 虐,国 人 谤 王。

(《召公谏弭谤》) 误译: 周厉王暴虐,国内的人诽谤厉王。 这段译文有两处不准确,没有达到“信”的要求。

一是句中的“国”指国都,“国人”指国都里的人,不能译成“国内的人”。二是“谤”在句中指公开批评,没有贬义。

用今义“诽谤”的来翻译就歪曲了原意。这句应译为“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议论厉王。”

2.“达”是指译文应该通顺、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就是说,译文即使在内容上与原文相符,但表达不通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言规范,便不合乎“达”的要求。

例如: 原文:永州之野 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译文:永州的野外出产奇异蛇,黑底而白花。

原文: 触草木, 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译文:异蛇触草木,草木全尽死。

这一段译文内容上没有多大问题,但表达得拗口。“奇异蛇”、“黑底而白花”、“全尽死”等,都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异蛇”、“触”也应该翻译,意思才更清楚。这段可译为:“永州的郊野生长一种怪蛇,黑色的皮上带有白色斑纹。

它碰到草和树木,草和树木都会死去。” “信”和“达”是紧密相关的。

脱离了“信”而求“达”,不能称为翻译;只求“信”而不顾“达”,也不是好的译文。因此“信”和“达”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

二、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 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对译、移位、增补、删除、保留等。 1.对译 对译是按原文词序,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

这是直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直译的第一个步骤。古今汉语词序一致,句法结构相同的句子,今译时不用改变原句词序,只要从现代汉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来翻译原句中的字词就可以了。

例如: 原文: 齐 师 伐 我 。 公将 战,曹刿请 见。

(《曹刿论战》) 译文: 齐国军队攻打我国。庄公将要应战,曹刿请求接见。

对译的好处是逐字逐句落实,可以避免漏译——漏译是初学时经常出现的问题。由于古今汉语句子结构的相同之处很多,所以凡是能够对译的地方都要对译。

对译有困难或对译后意思表达还不够清楚、句子不通顺的,才能用移位、增补等方法作适当的调整。 2.移位 移位是指古代汉语某些词序与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移动词语位置。

例如: (1) 原文:甚矣,汝之不惠。 译文: (2) 原文: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3)原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文: (4)原文: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文: 3.增补 增补是指古代汉语省略或表达过于简古的地方,今译时要作必要的增补。

例如: (1) 原文:衔远山,吞长江 译文: (2) 原文: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3) 原文:可以一战 译文: (4) 原文:林尽水源 译文: 4.删减 与“增补”相反,删减是指原文中个别词语可以删掉不译。文言文中某些表达方式和某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和相应的虚词,遇到这种情况,只要译文已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了,个别词语可以不译。

例如: 原文:狼度 简子之 去远 。(《中山狼传》) 译文:狼估计赵简子已经离远了。

原文“简子”和“去远”之间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之”字,现代汉语没有相应的表达方式,可不译。 5.保留 保留指原文中有些词语可以不译而直接保留在译文中。

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特别是许多基本词汇,如人、牛、山、草等,当然可以保留不译;象一些表示已经消失的古代事物的词语,诸如人名、国名、历史地名、民族名及官号、年号、谥号、特殊称谓、特殊学术用语以至专业术语等,一般都可保留不译。例如: 原文: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月八日卒, 年四十七。

(《柳子厚墓志铭》) 译文:子厚在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逝世,享年四十七岁。 原文中的“子厚”是柳宗元的字,“元和”是唐宪宗年号,也保留不译。

上述五种具体方法中,对译是最基本的,其他几项则是根据具体情况在对译基础上的调整。我们在今译时应当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以求既准确地译出原文内容,又行文通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

三、古文翻译常见的错误 古文翻译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 1.因不了解字词含义造成的误译 由于不明用字通假,古今字、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义与今义、单音词与复。

2. 特别用文言怎么说

“特别”用文言文表达为:甚、殊、良、颇、绝、最、极、尤等。

1、“特别”在文言中一般都表达为“甚”。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翻译:如果齐王果真特别喜欢音乐,那么齐国大概有希望了吧。

2、程度副词“殊”也有“特殊”的意思。例: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 《战国策·赵策》翻译:我我最近特别不想吃东西,自己就勉强地散散步,每天走上三、四里。3、程度副词“绝”比“特别”的程度还要强烈。

例:黄山绝胜处。——《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翻译:黄山风景最美的地方。

4、程度副词“ 良”“ 颇”也有“特殊”的意思,但通常翻译成“很”。例: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经注》翻译: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5、“尤”表程度的时候,是“尤其”“更加”的意思。

例:然是说也,余尤疑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翻译: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

3. 这些话用文言文怎么说呢

臣谓当今之务,要在省官。夫官取衣食于民,一搢绅立朝堂之上,则千百人竭心力于下。且官之用,特在治民。齐民以政,孰若教之?故与其众建百官,曷若布德四民?臣请以省官之费以兴学,使人知以礼义为归,道德为本,则天下定,国家安矣。又为搢绅者,亦当去私见、开诚心,不偏不党,而壹其心于社稷苍生者焉。

原文稍嫌啰嗦,译文中稍作了些调整。而且实际上讲的有省官兴教、遏制党争两件事,居然混到一起来讲。见解也比较幼稚,居然认为光靠教育就能让老百姓都守道德,而且老百姓守了道德就不需要官吏来治理,或者做官的人会听皇帝的劝而抛弃私见,这都是不可能的。其实讲道德的人也会有矛盾,目的一致的人也会在方法、手段方面存在分歧(宋朝的新党、蜀党、洛党,其实目的都可以说是为国为民,只是在方法、具体见解上有不同见解)。

4. 一傅众咻文言文翻译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之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从楚人琳啡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也。

释义“傅”,教导的意思。“琳”喧闹,喧扰。这个成语表示一人教,许多人扰乱,比喻做事不能有所成就。

故事 孟珂,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孔子儒家学说的主要继承者,有“亚圣”的美称,人们尊称他为孟子。

有一年,孟子听说宋国的君王说要施行仁政,这正是孟子所竭力主张的,所以他特地到宋国去。

孟子在宋都彭城了解了一个时期,发现宋国君主手下的贤臣很少,而没有德才的人却很多。他感到情况并不是像宋国国君说的那样,便打算到别国去游历。宋国的君主听说孟子要离去,便派大臣戴不胜去挽留,并向他请教治理国家的方法。戴不胜说:“请问先生,怎样才能使我们宋国的君王贤明?”

孟子回答说:“先生要使贵国的君王贤明吗?我可以明白地告诉您。不过,还是让我先讲一件事。楚国有位大夫。想让自己的儿子学会齐国话。据您看,应该请齐国人来教他呢,还是请楚国人来教他?”

戴不胜不加思索他说:“当然是请齐国人来教他。”

孟子点点头,说:“是的,那位大夫请了一个齐国人,来教儿子齐国话,可是儿子周围有许多楚国人整天在打扰他,同他吵吵嚷嚷。在这样的环境中,就是用鞭子抽他、骂他、逼他;他也学不会齐国话。如果那位大夫不是这样做,而是将儿子带到齐国去,让他在齐国都城临淄(zi)的闹市住几年,那么齐国话很快就会学好。即使你不让他说齐国活,甚至用鞭子拍打他,强迫他说楚国话,也办不到。”

戴不胜打断孟子的话说:“我们宋国也有薛居州那样的贤土呀!”

孟子回答说:“是的,宋国的薛居州是位清廉的大夫。但是靠他一个人在君王左右是不起什么作用的。如果君王左右的人,无论年老处少、官职尊卑,都能象薛居州一样,那才行呢。君王左右都不是好人,那君王能与谁去做好事呢?”

戴不胜向君王复命后,君王见孟子去意已决,便不再强留,送了他一些钱,让他离开宋国。

5. “憨厚的人今年特别多”用文言文怎么说

1、性憨之辈长有之,年年见之,未尝多于今岁。

2、戆者今特多。

3、戆之人尤多。

1、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将不重要的字删掉。

2、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6. 一傅众咻古文翻译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之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从楚人琳啡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也。

释义“傅”,教导的意思。“琳”喧闹,喧扰。这个成语表示一人教,许多人扰乱,比喻做事不能有所成就。

故事 孟珂,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孔子儒家学说的主要继承者,有“亚圣”的美称,人们尊称他为孟子。

有一年,孟子听说宋国的君王说要施行仁政,这正是孟子所竭力主张的,所以他特地到宋国去。

孟子在宋都彭城了解了一个时期,发现宋国君主手下的贤臣很少,而没有德才的人却很多。他感到情况并不是像宋国国君说的那样,便打算到别国去游历。宋国的君主听说孟子要离去,便派大臣戴不胜去挽留,并向他请教治理国家的方法。戴不胜说:“请问先生,怎样才能使我们宋国的君王贤明?”

孟子回答说:“先生要使贵国的君王贤明吗?我可以明白地告诉您。不过,还是让我先讲一件事。楚国有位大夫。想让自己的儿子学会齐国话。据您看,应该请齐国人来教他呢,还是请楚国人来教他?”

戴不胜不加思索他说:“当然是请齐国人来教他。”

孟子点点头,说:“是的,那位大夫请了一个齐国人,来教儿子齐国话,可是儿子周围有许多楚国人整天在打扰他,同他吵吵嚷嚷。在这样的环境中,就是用鞭子抽他、骂他、逼他;他也学不会齐国话。如果那位大夫不是这样做,而是将儿子带到齐国去,让他在齐国都城临淄(zi)的闹市住几年,那么齐国话很快就会学好。即使你不让他说齐国活,甚至用鞭子拍打他,强迫他说楚国话,也办不到。”

戴不胜打断孟子的话说:“我们宋国也有薛居州那样的贤土呀!”

孟子回答说:“是的,宋国的薛居州是位清廉的大夫。但是靠他一个人在君王左右是不起什么作用的。如果君王左右的人,无论年老处少、官职尊卑,都能象薛居州一样,那才行呢。君王左右都不是好人,那君王能与谁去做好事呢?”

戴不胜向君王复命后,君王见孟子去意已决,便不再强留,送了他一些钱,让他离开宋国。

出处《孟子·腾文公下》

7. “看”用文言文怎么说

看用文言文可以说成:视

一、看拼音:kàn

释义:

1.使视线接触人或物:~书。~电影。~了他一眼。

2.观察并加以判断:我~他是个可靠的人。你~这个办法好不好。

3.访问:~望。~朋友。

4.对待:~待。另眼相~。别拿我当外人~。

5.诊治:王大夫把我的病~好了。

6.照料:照~。衣帽自~。

二、视拼音:shì

释义:

1.看:~力。~线。近~。熟~无睹。

2.看待:轻~。重~。藐~。一~同仁。

3.考察:~察。巡~。监~。

4.姓。

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看,睎也。从手下目。

白话版《说文解字》:看,睎,远望。字形采用“手”和手下的“目”会义。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看齐[kàn qí]

整队时,以指定人为标准排齐站在一条线上。

2.看病[kàn bìng]

(医生)给人或动物治病:王大夫不在家,他给人~去了。

3.看到[kàn dào]

看见,见到。

4.观看[guān kàn]

特意地看;参观;观察:~景物。~动静。~足球比赛。

5.看开[kàn kāi]

不把不如意的事情放在心上:看得开。看不开。对这件事,你要~些,不要过分生气。

6.好看[hào kàn]

爱看;喜欢看。




“地面”用文言文怎么说
“地面”用文言文:地;地盘;

文言文中大地怎么说?
坤、坼、莽地

文言文中的(地)字在古文中的用法并举例 跪求!!!
今吾以十倍之地易安陵,地(土地)唯今之际,唯有置之死地而后生,地,(处境)

文言文中的(地)字在古文中的用法并举例 跪求!!!
又如:地文(地面山岳河海丘陵平原之形);地藏(地下深处);地市(地下的市镇);地平(地面平坦)[3]土地;田地 殚其地之出。——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又如:湿地;好地;下地干活儿;地头(地上,与天上相对;方面);地灵(土地山川的灵秀之气)[4]领土,属地;地区。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

文言文地
1. 文言文中的(地)字在古文中的用法并举例 跪求 【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如:他认真地学习;天气渐渐地冷了;有计划地安排生活。 又表示动态,相当于“着”。常附在立、卧、坐等不及物动词的后头 后妻向床上卧地不起。 ——《舜子变文》 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相看月未坠,白地断肝肠。——唐·杜甫《...

文言文中的(地)字在古文中的用法并举例 跪求!!!1!!!
1) 确实;实在 [really;indeed]不因霜叶辞林去,的当山翁未觉秋。——秦观《淮海集》[proper] 恰当;合适 启朱唇语言的当。——《西厢记》◎ 的的 dídí (1) [obvious;as clear as day]∶明白,昭著 (2) [certainly;indeed]∶副词。的确;实在 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

的、地、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用法?
1、勤勤恳恳地工作。勤勤恳恳: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2、默默无闻地工作。默默无闻:不出名;不为人知道。3、孜孜不倦地工作。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4、披星戴月地工作。披星戴月: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起早贪黑,辛勤劳动或昼夜赶路,旅途辛劳。

“的、地、得”在文言文中有何用法?
1、三个“的、地、得”分别的用法是:“的”是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一般用在名词前;“地”是表示动作行为的词,一般用在动词前面;“得”是助词,一般用在动词后面。2、“的”用法结构一般为:修饰的词语+的+名词。比如:明媚的蓝天、伟大的祖国、可爱的花儿、温暖的阳光等。“地”用法结构一般...

大地用文言文怎么表达
2. 珍惜土地,保护人民用文言文怎么说 坚守耕地红线 建设美好家园万物土中生,寸土如寸金节约土地资源 造福子孙后代节约用地牢记心 保护耕地多尽力土地不光是农民的命根子 也是十三亿人的命根子节约用地始于心,科学发展践于行耕地是我们的生命线,我们是耕地的保护神牢记土地法 利民利国家严格土地执法,保护土地资源土地是...

??地用文言文表示
什么地用文言文表示:何地 什么在文言文中用何表示,有时也用甚,啥,

芙蓉区13898726306: “特”在古文中都有哪几种解释?举例说明一下 -
湛善丽科: 特1 〔tè ㄊㄜˋ〕 1.公牛.亦泛指牛.《诗·小雅·正月》:“瞻彼阪田,有菀其特.” 高亨 注:“特,公牛.”《史记·秦本纪》:“[ 文公 ]二十七年,伐 南山 大梓, 丰 大特.”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今 武都 故道有 怒特祠 ,图特牛,...

芙蓉区13898726306: 谁能给我总结一下文言文虚词总结
湛善丽科: 1、但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副词,仅,只) 无他,但... (副词,特地,特此)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廉颇蔺相如列传》).(副...

芙蓉区13898726306: 有谁知道带有“亿”字和“特”字的古文或诗句的,能给几个范例么 -
湛善丽科: 带有“亿”字和“特”字的古文或诗句范例: 1、亿,形容词,本义:安宁.例如: 心亿则乐.——《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我盍姑亿吾鬼神.——《左传·昭公三十年》 引申为极多;极大.例如:据亿丈之城.——汉· 贾谊《过秦论》 亿,...

芙蓉区13898726306: 表示“你说的话使我深受启发”类似意思的句子用文言文怎么说? -
湛善丽科: tè①公牛,也可指其他雄性牲畜.《诗?正月》:“瞻彼阪田,有菀其~.”②三岁的兽.《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兮?”③杰出的;突出的.《过小孤山大孤山》:“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起.”④特别;特地.《陈情表》:“诏书~下,拜臣郎中.”《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⑤仅;只;不过.《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度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特操】独特的操守.【特起】崛起;挺出

芙蓉区13898726306: “昨天与今天”用文言文怎么说? -
湛善丽科: “昨天与今天”的文言文说法为昨日,今日. 昨日释义: 1、今天的前一天. 出处:《吕氏春秋·察微》:“昨日之事,子为制;今日之事,我为制.” 2、过去;以前. 出处:《南史·王僧孺传》:“昨日卑细,今日便成士流.” 今日释义...

芙蓉区13898726306: 文言文翻译 -
湛善丽科: 鼓声响的地方,庞德纵马而出,说:“我奉魏王旨意,特地来取你首级,怕你不信,准备了一口棺材在此,你如果怕死,早下马投降!”关公大骂:你不过一介莽夫,又能做什么(大事)呢?可惜了我的青龙偃月刀要杀你这鼠辈!”(于是)拍马舞刀,去杀庞德,庞德轮刀迎战.两个将军打了百余回合,越打越有精神,两方的士兵都看呆了.

芙蓉区13898726306: 文言文全文翻译:买椟还珠 -
湛善丽科: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专卖珠宝的商人.有一次,他带上一批珠宝到郑国去卖,为了吸引顾客购买,他想了一个招揽顾客的办法. 他选了一些上等的兰木,做成许多精美的小盒子,并在盒子外面雕刻上精致的玫瑰花纹,四周还镶嵌了许多彩色的...

芙蓉区13898726306: 帮我翻译一下下面这篇文言文 -
湛善丽科: 南郡庞士元(庞统)听说司马德操(司马徽)在颖川,特地从两千里之外赶来看望他.到了那里,正遇上司马德操采桑叶,庞士元在车里对他说:" 我听说大丈夫处世,应当带金印佩紫绶,哪能窝窝囊囊,做这些妇人做的事呢!" 德操说:...

芙蓉区13898726306: 文言文《陈留左原》翻译 -
湛善丽科: 1. 文言文《陈留左原》翻译:陈留人左原是郡学的学生,因违反法令,被郡学斥退.郭泰在路上遇见他,特地摆设酒和菜肴,对他进行安慰,说:“从前,颜涿聚原是梁甫地区的大盗,段干木本是晋国的大市侩,可是,前一位终于成了齐国的忠...

芙蓉区13898726306: 古文翻译 买椟还株 -
湛善丽科: 词目 买椟还珠 发音 mǎi dú huán zhū 释义 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