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记一书中,"厘"字的读音问题?

作者&投稿:采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家有看过《魏公子列传》的吗?就是史记里的那篇,在第一段有个字,下面是个厘字,那个字念什么?~

魏安釐王吗?这里读xī。另外还读lí,lài两音。
普通词典未必收录,请参考大型辞典。如商务印书馆的《汉语大词典》

应该读公子卬(ang)吧,读yang时通“仰”,读ang可以作为姓氏。

厘(古字:厘) 拼音: lí, 笔划: 18
部首: 里
厘 lí 同“厘”。
厘 xǐ 古同“禧”,吉祥。
厘 xī 古同“僖”,用作谥号。《谥法解》:僖,小心畏忌曰僖。

……古体字居然自动改为简化字了……提问者自己去查吧……

司马迁的祖父名叫司马僖,为了避讳,他把史记中所有的“僖”都写作“釐”这是个繁体字,简体就是“厘”~~over


著名史书《史记》是属于哪一类历史:
后来,司马迁继任父亲太史令之职,开始写《史记》,历十余年而完成。《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通史,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

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史记》的人物形象
这一战,充分显示了韩信善于观察掌握敌我形势,灵活运用战略战术的卓越军事才能。二、项羽 《项羽本纪》写作上独具匠心,代表了《史记》传记文学的最高艺术成就。 第三节文字最为精彩。项羽的一生虽然短暂,但经历大事颇多,战阵就有七十多次。司马迁确认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三大事件在项羽一生中极...

《史记》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是什么?!
文学价值:《史记》作为中国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大规模作品,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和多种可能性。戏剧方面,由于《史记》的故事具有强烈的戏剧性,人物性格鲜明,矛盾冲突尖锐,因而自然而然成为后代戏剧取材的宝库。在传记文学方面,由于《史记》的纪传体为后代史书所继承,由此产生了大量...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理解是什么?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书写了高洁的志向和人格。屈原是我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开创了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而司马迁的《史记》是以记录史实为根本,加之他写的栩栩如生,故也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不仅是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有力依据,同时也在文学界有着很高的...

秦移九鼎入咸阳,为什么落水于泗水?
《史记·封禅书》:“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关于九鼎的下落,史家众说纷坛,不一而足。司马迁在他撰著的《史记》一书中,对九鼎的记叙,就有出入,前后不一。如:在周、秦二“本纪”中说,秦昭襄王...

史记中描写刘邦心理的句子
这种动人心弦、移人性情的效果并不是一般史书所能达到的,这正是司马迁一书所特有的成就,是它为视为传记文学的重要原因之一。6、刘邦在灭项羽厚说过“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志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史记》的5个部分分别是什么?
本纪,表,书,世家,列传。1、“本纪”是全书提纲,以王朝的更替为体,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其中记载先秦历史的五篇,依次是五帝,夏,殷,周,秦;记载秦汉历史的七篇,依次是秦始皇,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邦,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和汉武帝刘彻。2、“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

鼎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时期的代表。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

道德经反映了老子什么思想
关于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历来有争论。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给他写的一个简单的传记来看,他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老子”是人们对他的称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他的生卒年月不详。

史记一共分多少卷?
史记一共分一百三十卷。《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

吉林市18540849080: 左边一个“未,右边一个反文,下面一个厘”,读什么?什么意思??
征沈倍他: 厘 有两个读音 在古汉语中读 读 xi 一声 《史记·周本纪》:十五年,庄王崩,子厘王(正义厘音僖).xi1 《史记·周本纪》:十五年,庄王崩,子厘王(正义厘音僖). 《谥法》曰:有伐而还曰厘,质渊受谏曰厘,小心畏忌曰厘. 现代汉语中 简化为'厘米'的'厘'字

吉林市18540849080: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是什么意思,是《史记太史公自序》里 -
征沈倍他: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意思: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原文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故《易》曰'失之豪厘,差之千里.' 所以《易》中讲'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注释: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

吉林市18540849080: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的意思 -
征沈倍他: 词目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发音 shī zhī hao li,miu yǐ qiān lǐ 释义 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出处 《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táo l...

吉林市18540849080: 史记中魏公子列传中安厘王的厘念什么 -
征沈倍他: 安厘王 【词语解释】1. 名圉(yù),魏国第六君,在位三十四年(公元前276—前243).厘,xī,同“僖”.

吉林市18540849080: 是“差以毫厘,谬之千里”还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或是“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
征沈倍他: 差以豪厘,谬以千里 见汉代司马迁《史记·一三〇卷·太史公自序》:“《春秋》之中 ,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胜其数.查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君子慎始,差以豪厘,谬以千里'”.

吉林市18540849080: (失)差之毫厘,(误)谬以千里的意思 -
征沈倍他: 意思: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原文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故《易》曰'失之豪厘,差之千里.'所以《易》中讲'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注释: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近义词: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吉林市18540849080: 一个绞丝旁一个厘 -
征沈倍他: 缠(1) (形声.从糸,廛( chán)声.本义:围绕,缠绕) (2) 同本义 [enwind;wrap] 缠,绕也.——《说文》 臣有所与供儋缠采薪者九方鄄.——《淮南子·道应》 动胃缠缘.——《史记·扁仓传》.正义:“谓脉缰绕胃也.” 野田生葡萄,缠绕一支蒿.——刘禹锡《葡萄歌》 (3) 又如:缠裹(缠绕裹束;衣著,装束) (4) 纠缠;搅扰 [be tangled up;pester].如:蛮缠(不讲道理地纠缠);缠讼(纠缠词讼) (5) 应付;对付 [deal with].如:这人真难缠

吉林市18540849080: 司马迁在史记中的写作风格 -
征沈倍他: 鲁迅先生曾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就是说,作为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中国通史的《史记》,同时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 在司马迁的笔下,篇幅不多的文字就能非常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历史事件或一个...

吉林市18540849080: 信陵君窃符救赵翻译 -
征沈倍他: 窃符救赵 该成语出自中国成语典故之都-邯郸!《史记·魏公子列传》:“魏安厘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信陵君,即魏无忌)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

吉林市18540849080: 李商隐的诗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写的是谁的遭遇 -
征沈倍他: 西汉的贾谊.全诗是“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刚举行过祭祀,接受神的福佑),坐宣室(未央宫前殿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作者却独辟蹊径,特意选取贾谊自长沙召回,宣室夜对的情节作为诗材.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这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臣遇合盛事.但诗人却独具慧眼,抓住不为人们所注意的“问鬼神”之事,讽刺晚唐幻想成仙、荒于政事的帝王.诗歌欲抑先扬,发出了一段新警透辟、发人深省的议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