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作者&投稿:井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论疾病》

 佛教以生、老、病、死为四苦。其中,常人最怕的,并非死,而是病——在病中,更容易有生不如死的感受;那些甘愿自杀的人,便是明证。

身心的正常状态,是为健康;身心显著的异常状态,是为疾病。而在健康与疾病之间,还有身心非显著的异常状态,姑且命作近疾。

显然,没有正常,便不会有异常;没有健康,便不会有疾病。其实,反过来说,也成立:没有异常,便不会有正常;没有疾病,便不会有健康。——阴阳相互依存,不同生,便共亡。

所以,对于人生的种种逆境,不必过于憎恶与怨恨。苦于天作孽,那便是命运,怨天非但无益,反而更苦;苦于自作孽,那便是报应,怨不得天,也怪不得旁人。

年迈不便的人,渴望着青春永驻;疾病缠身的人,幻想着健康长存:人们往往不能免于衰老与疾病,而常常希望它们彻底消亡。若果真有上帝,且愿意大发慈悲,将横亘于生死之间的“老”“病”抹去——那么,人们便如同定了时、却不知何时爆发的炸弹;而彼时对死亡的恐惧,将比如今对衰老和疾病的厌恶,更为可怕。

疾病还可继续分类:在身而不在心,是为身疾;在心而不在身,是为心疾;身心皆有累及,是为双疾。疾病之于人类,可谓不离不弃:在早期,科技欠发达,以身疾为主;在中期,科技相对发达,以双疾为主;在晚期,科技非常发达,以心疾为主。

须知科技是把双刃剑,既可治病(身疾),又能致病(心疾)。身疾的医治,固不容易;心疾的治疗,更为艰难。所以,我们欢欣于科技改善身疾的疗效时,更要警惕其隐藏的危害——功在当代,便过在未来;过在当代,便功在未来。

生物都有强大的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人类尤其如此。所以,疾病必定有着明确的病因,且后者的致病力,须强于人体的抵抗力,其才能显现于外。因而,要想防控疾病,须减弱病因的致病力,或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显然,后者更为容易,也更为关键。

对抗身疾,须健壮躯体;对抗心疾,须坚强精神;对抗双疾,须双管齐下。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躯体健壮的保障;高尚的道德修养,是精神坚强的后盾:生活习惯不好,道德修养不高,却想着身心无恙,岂不是白日做梦?

古人云:“青青不伐,将寻斧柯;涓涓不壅,将成江河。”对抗灾祸,干预越早,效果越好,损伤越小。所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疾愈发普遍,也愈难改善。病在外,旁人尚易使力;如在内,则难以下手。解铃还须系铃人:若心疾患者疏于自救,甚至闭心拒医,便是孔子再世,华佗重生,也无计可施。

《增广贤文》有云:“贫无达士将金赠,病有高人说药方。”对于心疾,除自救外,我再无良方,只有些许建议:返朴归真。

身越近于自然,心越归于朴素,疾病便越少、越轻——心疾最是如此。而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利愈显,则害愈隐;功愈广,则过愈重。

对人类而言,利显而害明,功广而过轻的事,我只想到一条:爱护自然。须知善待自然,便是善待自己。




什么是健康,什么是亚健康,什么是疾病?
健康(Heath)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总称。换言之,健康至少包括以下了个方面:①强壮的体魄(身体健康) ;②健全的精神状态(心理健康);③对社会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所谓亚健康,可以理解为健康透支状态,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由健康向疾病发展或过度的中间状态,即身体确有种种不适但又...

健康心理学: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心理解读内容简介
健康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之间心理联系的重要学科,它以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视角来理解个体的健康状态。本书倡导预防为主,封面鲜明地表达了对生活质量的重视,强调了生活方式对于保持健康的决定性影响。作者深刻认识到,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的主导者,需要承担起管理自己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责任...

评估护理对象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与期望的意义
为病人康复提供了重要参考,并对护理程序的顺利运行起到关键作用。5. 在临床护理中,护士通过健康评估为患者收集和整理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准确的护理诊断,并据此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这些措施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防止疾病复发,同时也对评估手段的意义和护理措施的实施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医是如何认识健康与疾病的》——刘力红
我自己也经历过这个过程,中医要想治好病要冒风险,要担身家性命。刚开始,一旦药方开出去,晚上确实睡不着觉,忐忑不安。后来慢慢想通了,君子居易以俟命,易是中国文化的灵魂。古有三易:不易、变易、简易。不易就是每个人有相对不变的人生轨迹,不是说你努力就行。健康贵在持之以恒 健康的方法...

现代社会如何理解健康
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同时,社会也需要创建支持健康的环境,例如提供健康的食品选择,创建安全的运动环境,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等。例如,一些城市会举办公共健康活动,鼓励市民参与运动,同时提供营养教育,帮助市民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

如何理解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还应有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只有当一个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在一个良好的状态时,才是真正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健康与长寿取决于下列因素:自我保健占 60% ,遗传因素占 15%,社会因素占 ...

现代护理观认为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是?
这时我们说:机体生病了。可见,疾病是一种状态,是身体内部环境的稳定、原有的平衡遭到破坏的状态,是身体的生命活动的异常状态。疾病又是一个过程,是有害因素侵袭身体、身体与有害因素进行抗争、恢复原有平衡的过程。疾病的发生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渐变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如何树立正确的健康与疾病观
尽管在今天,生活逐渐富足殷实起来的人们,正以前所未有的热忱,关注着自己的健康,但是能够理解健康的真正含义的人却很少。因此我认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则显得尤为重要。否则的话它给你的健康会带来很大的影响的。目前有很多的人相信健康之道,却不懂得健康的诀窍。所以,能不能长寿,关键是你对健康持哪...

对健康的认识与理解
身体无疾病:健康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身体无疾病,一个人脏器无疾病,身体发育良好,体型匀称,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组织器官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和劳动能力,那么说明身体是健康的。心理健康:一个正常人不单要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没有抑郁症或者狂躁症等心理疾病,能保持积极乐观的...

现代社会中如何理解健康
在现代社会中,健康应被理解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全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身体不适。一、身体健康 传统的健康观念通常局限于身体健康,即没有疾病和身体不适。然而,现代的健康观念更强调身体机能的正常运作和预防疾病。例如,通过均衡饮食和规律运动维持身体健康,以及通过定期体检和疫苗接种预防...

文水县18471777307: 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藩向眠安: 健康与疾病本质是一致的,都是身体的一种生的状态.健肩基因在适 当的环境作用下正确表达所呈现出来的生理状态:疾病是基因在不良 环境作用下异常表达所呈现出来...

文水县18471777307: 健康与疾病的关系是什么 -
藩向眠安: 健康与疾病是相对的、动态变化的,在一定条件下 可相互转化;健康与疾病是动态的、辩证的、因人而异的, 是在个体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下随时可以改变的.

文水县18471777307: 简述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
藩向眠安: 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文水县18471777307: 如何看待疾病和健康是一个连续体 -
藩向眠安: 真正疾病和健康的都是少数,大部分是出于两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亚健康”不注意可转变为疾病,反之可向健康转化.人体始终出于动态平衡,随时都在变化的,所以由疾病到健康,或由健康到疾病是个渐变过程.

文水县18471777307: 如何树立正确的健康与疾病观 -
藩向眠安: 尽管在今天,生活逐渐富足殷实起来的人们,正以前所未有的热忱,关注着自己的健康,但是能够理解健康的真正含义的人却很少.因此我认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则显得尤为重要.否则的话它给你的健康会带来很大的影响的. 目前有很多的人...

文水县18471777307: 人为什么会生病
藩向眠安: 中医认为人之所以会生病,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人自身抵抗力的下降,即正气不足;二是外界致病因素过于强大,即邪气过盛.可见,在疾病过程中,致病邪气与机体正气之间的盛衰变化,决定着病机的虚或实,并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变...

文水县18471777307: 如何理解健康和疾病?人的健康和疾病受哪些因素影响? -
藩向眠安: 个人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生活作息,外界环境因素

文水县18471777307: 健康、亚健康和疾病三者的不同点和区别方式? -
藩向眠安: 一、性质不同 1、健康: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2、亚健康: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 3、疾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二、要求不同 1、健康: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形均匀,人体各系统具...

文水县18471777307: 疾病和健康的联系 -
藩向眠安: 疾病可以提醒你注意健康,我健康就是因为我每天都关注自己的身心.而这种习惯是在一次持续半年的大病中养成的.

文水县18471777307: 现代护理观认为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
藩向眠安: 都是为了自身着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