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的特点

作者&投稿:平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新中国宪法历史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新中国第一部临时宪法的简称是:共同纲领

简介:
第一部宪法产生于是1954年9月,它的背影讲起来比较长,因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制定了一个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几年以后,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共同纲领已不适应历史任务的需要,形势发展迫切要求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部更为完备的国家根本*。
1954年1月成立了以毛*为首的宪法起草委员会,这个起草委员会有党的一些领导人,也有各个xxxx派各方面的人士,代表全国人民来起草宪法。
起草的时候参考了苏联的一些宪法,参考了东欧一些国家的宪法,参考了我国解放前的一些宪法,当时也请了一些法律顾问,象钱端升,是我国的宪法专家,还有语言学家,比如吕叔湘,从语言文字上来修饰宪法,所以宪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各个方面都照顾到了。
1954年6月14日,宪法草案在全国公布,*人民政府发出通知,号召全国人民对宪法草案进行讨论。
这个全民讨论,讨论了三个月。全国人民自己的宪法渴望已久,今天有了一个人民的宪法,所以人民的热情高涨得很。1954年是特大洪灾。所以交通中断了,大水都冲掉了公路、铁路、当时的讨论意见用飞机运送到北京来,那真是感动人。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4年9月15日在北京召开,会前,由普选产生的人大代表,带着神圣的使命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云集北京。大会开幕之前,又一次征求了代表们的意见,并对草案做了最后两处修改。20日,与会代表1197人全票通过宪法草案。
周总理说:"现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54年9月20日通过"
这个宪法首先它确认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确认了工农联盟是国家的阶级基础,也就是说肯定了人民在这个国家中的地位。这个意义非常重大,也就是说宪法制定以后,人民在这个国家中的地位明确化,这个在中国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无论它的内容,还是它产生的过程,都体现了人民在这个国家至高无上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后,先后通过了四部宪法。1982年通过的现行宪法,是1954年宪法的继续和发展。

1898年,中国戊戌变法时,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要求清廷制定宪法,实行日本式的君主立宪。1908年中国清政府颁布以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为蓝本的《钦定宪法大纲》,从此“宪法”一词在中国就成为国家根本大法的专用词。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54年9月、1975年1月、1978年3月和1982年12月先后制定、颁布了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常识法律篇。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临时宪法——《共同纲领》。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漏金体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共同纲领除序言以外,共分七章60条。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任务以及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了民族政策、外交政策和军事政策的基本原则。第二章规定政权机关的设置及其相互关系。第三章至第七章分别规定了新中国的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外交、民族等各项基本政策。共同纲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宪法发展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宪法性文件,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政治基础和大宪章。

  2、1954年宪法。l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宪法。l954年宪法除序言外,分为总纲、国家机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旗、国徽、首都共4章106条。l954年宪法所确认的基本原则主要是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本国经验和国际经验的结合,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是领导智慧和群众智慧的结合。

  1954年宪法是一部好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同时又是对共同纲领的发展。由l954年宪法所构建的宪政制度和宪法基本结构,为我国以后的立宪活动提供了可参照的模式和原则方向。

  3、1975年宪法。l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并颁布实施了1975年宪法,是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二部宪法。l975年宪法除序言外,共4章30条。它反映了我国从1956年起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一事实,确认了经济制度和国家制度方面的社会主义原则,因此在宪法所反映的历史阶段方面比1954年宪法又前进了一步。但是在具体内容方面,与1954年宪法相比,不仅没有进步,反而是极大地后退,存在着严重缺点和问题。其主要缺陷是:第一,在总的指导思想上力图以根本法的形式使极“左”思潮合法化;第二,在内容上极大地破坏了我国的民主宪政,主要表现在关于国家机构和公民基本权利自由的规定方面;第三,随意删减宪法条文,使得宪法规范体系残缺不全,条文的总量由l954年宪法的106条锐减为30条。

  4、1978年宪法。l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就是1978年宪法,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的第三部宪法。1978年宪法共4章60条,在结构上和1954年宪法、1975年两部宪法相同。在内容上,恢复和坚持了1954年宪法中的一些好的原则和内容,删除了l975年宪法中的一些错误的规定,如全面专政等条款,因而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但是,由于当时拨乱反正刚刚开始,“两个凡是”的思想还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因此,1978年宪法并未能够彻底摆脱1975年宪法中极“左”思想的影响。而且在内容上也并不完善,仍然有许多不符合社会发展现实的规定。所以,在正式颁布实施以后虽然经过了1979年、l980年的两次修改,从总体上说还远远不能够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需要。

  5、1982年宪法。l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四部宪法,即现行宪法。在结构上,1982年宪法除序言外,分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以及国旗、国徽、首都,共4章138条。与前三部宪法有所不同,1982年宪法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放在国家机构一章之前,显示了国家对公民基本权利及保障的重视。

  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进行了修正。

  我国宪法的特征(特点):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与同一法律体系之下的普通法律相比,宪法有如下三个特征:

  1、宪法的内容规定的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2、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复杂,需要特定的程序。



 宪法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它就在你我的身边。接受教育、就业、医疗、享受各类社会保险、欣赏优秀的文艺作品、赡养老人、财产继承……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大事小事,其实都与宪法息息相关,都受到它的保护。同时,我们也履行着保卫祖国、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等宪法规定的种种义务。只是,由于我们对宪法缺乏了解,才对宪法产生距离感。
  10月28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从而以立法形式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通过在全社会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树立宪法观念和宪法权威。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修改制定。它以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国家的总任务,并把党所创建的基本制度和党所制定的基本方针和重要政策予以宪法化、条文化,为我国后来的民主建设与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
  1975年大规模修改的宪法由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这部宪法文本是在“文化大革命”还未结束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大量删减了宪法必须明确规定的内容,起不到国家根本大法的作用。
  1978年大规模修改的宪法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它对1975年宪法文本作了修改。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这部宪法未能彻底清理“文化大革命”期间“左”的思想影响,还存在一些不正确的政治理论观念和不适应客观实际情况的条文规定。
  1982年12月4日,大规模修改的宪法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它继承和发展了1954年制定的宪法的基本原则,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并吸收了国际经验,是一部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根本大法。它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职责范围、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等。此后,为适应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全国人大先后4次对这部宪法逐步进行了修改、完善,并使用至今:
  —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私营经济的地位、作用和国家对私营经济政策作了明确规定;对土地使用转让的问题作了补充规定。这是我国第一次采用宪法修正案的形式修改宪法。
  —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原宪法作了9处修改,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改革开放”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写入了宪法;将“国营经济”修改为“国有经济”;将“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再次通过宪法修正案,对原宪法作了6处修改,把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国家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等写进了宪法。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对原宪法作了修改。宪法修正案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增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增加对国歌的规定等。

新中国第一部临时宪法的简称是:共同纲领

简介:
第一部宪法产生于是1954年9月,它的背影讲起来比较长,因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制定了一个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几年以后,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共同纲领已不适应历史任务的需要,形势发展迫切要求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部更为完备的国家根本*。
1954年1月成立了以毛*为首的宪法起草委员会,这个起草委员会有党的一些领导人,也有各个xxxx派各方面的人士,代表全国人民来起草宪法。
起草的时候参考了苏联的一些宪法,参考了东欧一些国家的宪法,参考了我国解放前的一些宪法,当时也请了一些法律顾问,象钱端升,是我国的宪法专家,还有语言学家,比如吕叔湘,从语言文字上来修饰宪法,所以宪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各个方面都照顾到了。
1954年6月14日,宪法草案在全国公布,*人民政府发出通知,号召全国人民对宪法草案进行讨论。
这个全民讨论,讨论了三个月。全国人民自己的宪法渴望已久,今天有了一个人民的宪法,所以人民的热情高涨得很。1954年是特大洪灾。所以交通中断了,大水都冲掉了公路、铁路、当时的讨论意见用飞机运送到北京来,那真是感动人。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4年9月15日在北京召开,会前,由普选产生的人大代表,带着神圣的使命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云集北京。大会开幕之前,又一次征求了代表们的意见,并对草案做了最后两处修改。20日,与会代表1197人全票通过宪法草案。
周总理说:"现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54年9月20日通过"
这个宪法首先它确认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确认了工农联盟是国家的阶级基础,也就是说肯定了人民在这个国家中的地位。这个意义非常重大,也就是说宪法制定以后,人民在这个国家中的地位明确化,这个在中国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无论它的内容,还是它产生的过程,都体现了人民在这个国家至高无上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后,先后通过了四部宪法。1982年通过的现行宪法,是1954年宪法的继续和发展。


我国历史上共制定或颁布了哪些宪法及宪法性文件
我国宪法的发展经历了清末、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阶段。清末共颁布了两份宪法性文件。面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汹涌浪潮和西方列强的步步紧逼,光绪三十四年八月初一日(1908年8月27日),中国晚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又匆匆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的内容是什么?它的历史作用是?第一个5年...
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该宪法除序言外,分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力和义务以及国旗、国徽、首都,共4章106条。2、它的历史作用:这部宪法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了中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新中国成立...

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多少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新中国成立以后,先后通过了四部宪法。1982年通过的现行宪法,是1954年宪法的继续和...

我国现行宪法历史发展的特点?
1993年、1999年的三次修正,宪法内容进一步完善,在我国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一,宪法保障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现行宪法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第三,宪法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第四,宪法促进了我国人权事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宪法历史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新中国第一部临时宪法的简称是:共同纲领 简介:第一部宪法产生于是1954年9月,它的背影讲起来比较长,因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制定了一个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几年以后,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共同纲领已不适应历史任务的需要,形势发展迫切要求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的地位以及新中国宪法发展历程
新中国的宪法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宪法诞生于1954年,规定了一些国家的根本问题,其一直延续到1978年,第二阶段是1978年的宪法,这部宪法对文化大革命中的许多错误进行了修正,确立了文化大革命后中国宪法发展的方向;第三部是1984年的宪法,当时由于改革开放,84年的宪法对经济发展领域...

“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尽管新中国宪法发展的历史曾经受到了不同历史时期特殊历史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干扰,影响了自身根本法作用的发挥,特别是文革期间诞生的1975年宪法坚持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为指导思想,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具有鲜明的历史局限性。随后1978年宪法也没有完全摆脱1975年宪法的极左思想的束缚,...

概括中国近现代宪法制定历程中呈现的特点
归结到一点,就是只有宪法的权威得到了政府和全社会公众的尊重和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才能得到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原则也才能得到确实地遵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今后的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过程中,什么时候宪法的权威得到了尊重,社会就会稳定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

中国 宪法 发展简史清朝开始
对的 清朝末期颁布一个钦定宪法大纲 主要是立宪派想要模仿英国 将中国变成君主立宪的国家

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日本帝国宪法》为蓝本的《钦定宪法大纲》,从此“宪法”一词在中国就成为国家根本大法的专用词。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54年9月、1975年1月、1978年3月和1982年12月先后制定、颁布了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常识法律篇。

翁牛特旗17171336179: 新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是怎样的?
枞狡奥安: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部纲领并不是一部正式的宪法.但是从内容和法律效力上看,它都具...

翁牛特旗17171336179: 宪法的概念,特征,本质,作用和监督及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事业单位考试提纲上面的问题, -
枞狡奥安:[答案] 宪法,根本法,宪章或称宪制文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自治地区、联邦制国家的州的最基本法律. 从理论上讲,宪法的效力高于本国其他法律和法规.但在现实里,宪法并不是在所有国家中都具有权威性.为保证宪法的权威性,需要相应的一套体系...

翁牛特旗17171336179: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特点和意义 -
枞狡奥安:[答案] 性质: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意义:它的颁布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翁牛特旗17171336179: 为什么说1982年的宪法是建国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 -
枞狡奥安:[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宪法发展的历史,就是在实践中艰难探索,不断深化对宪政理论的认识,总结百余年来我国宪政实践和探索的历史经验,吸收、借鉴国外宪政的先进经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理论体系的历史....

翁牛特旗17171336179: 1954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征和历史地位 -
枞狡奥安:[答案] 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一. 主要内容(共4章106条): 总纲: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力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

翁牛特旗17171336179: 关于宪法 - 如何认识我国宪法的特点和原则?
枞狡奥安: 我国宪法的主要特点 1982年宪法即现行宪法经过1988年、1993年、1999年的三次修正,宪法内容进一步完善,在我国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

翁牛特旗17171336179: 宪法规范的特点有几个特点分别是? -
枞狡奥安:[答案] 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律.规定该国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在该国的法律中有最高的权威和最大的效力.我国先后在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制订过四部宪法.1982年宪法中的部分条款,后来又有修改补充....

翁牛特旗17171336179: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特点是什么? -
枞狡奥安: 新中国第一部临时宪法的简称是:共同纲领简介:第一部宪法产生于是1954年9月,它的背影讲起来比较长,因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制定了一个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几年以后,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翁牛特旗17171336179: 中国社会主义宪法建设的历史教训 -
枞狡奥安: 从1954年第一部宪法颁布以来,至2004年3月共进行了七次修改.第一次修改:75年.第二次修改:78年.第三次修改:82年.第四次修改:88年.第五次修改:93年.第六次修改:99年.第七次修改:2004年.以下是历次修宪的目的和意义:1954年9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