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北戴河诗词中碣石的解释

作者&投稿:称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诗句“东临碣石有遗篇”中的遗篇是指~

遗篇是指曹操在北戴河写下的的《观沧海》诗作。
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桓凯旋而归,途经昌黎碣石山时,意气风发登山观海,留下千古遗篇。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

扩展资料:
公元207年,曹操领兵东征乌恒凯旋,途经碣石,留下著名的《观沧海》,此后,碣石山以观海胜地闻名九州。
碣石山位于秦皇岛昌黎县城北,距避暑胜地北戴河约30公里,由连绵起伏的大小上百座奇险峻峭的峰峦组成。
其主峰仙台顶海拔695米,顶尖呈圆柱形,远望如楬似柱,极像直插云霄的柱石,因此名碣石。
碣石山主峰峭拔挺峻,特征明显,又紧临大海,从远古时即被古人择为北方沿海地区重要的地理坐标,载入中国最早的地理名著《山海经》和《尚书·禹贡》。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汉武帝先后到碣石山祭祀求仙。公元238年,晋宣帝司马懿讨伐公孙渊,经过昌黎时登碣石山,求仙并追思秦皇功绩。隋炀帝东征高丽时,分兵出昌黎,并登上碣石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观沧海

这首词一开始就给人们展现出雄浑壮阔的自然景观。“大雨落幽燕”一句排空而来,给人以雨声如鼓势如箭的感觉;词中描绘了北戴河壮阔的场景和渔民出海的情形,怀古思今,热情地歌颂了新时代的新生活。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词中提到碣石的时候,所引用的是曹操东临碣石的典故。原词:“东临碣石有遗篇”,是说曹操当日登了碣石山,写下了观沧海这一首诗,并且得以流传后世。所以这里的碣石,和曹操观沧海中的是一致的,都是指碣石山。具体解释如下:

碣石:山名,在现在河北昌黎。碣石山馀脉的柱状石亦称碣石,该石自汉末起已逐渐沉没海中。
有关资料: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恒时经过此地。

望采纳,谢谢!

说文》:“碣,特立之石。”古人称长形刻石为“碑”,称圆首形或形在方圆之间、上小下大刻石为“碣”。

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也有说当时的碣石山今已沉陷海中。曹操袭击乌桓的进兵路线是经由卢龙塞(塞道自今天津蓟县起,经喜峰口,东至冷口)直插柳城,回师途中曾经过碣石山故有登临之举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大浪淘沙“毛泽东诗词全文
《浪淘沙·北戴河》现代: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译文:大雨落在了幽燕, 滔滔波浪连天, 秦皇岛之外的打渔船, 在起伏的波涛里都已经看不见, 也不知漂去了哪里。往事已经有...

浪淘沙 古诗
唐·刘禹锡《浪淘沙》原文: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白话释义: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到今天我们可以沿着黄河径直到银河,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浪淘沙的古诗词是什么?
1.浪淘沙·怀旧 南唐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2.浪淘沙 南唐 李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

中国现代著名诗词有哪些?
八、《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九、《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关于历尽千帆的诗句
浪淘沙 【唐】刘禹锡 濯锦江边两岸花, 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 将向中流匹晚霞。 浪淘沙 【唐】刘禹锡 鹦鹉洲头浪飐沙, 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 独自狂夫不忆家。唐.李白【横江词】 海神来过恶风回 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 涛似连山喷雪来 清.吴锡麒《【齐天乐】浪花》 ...

毛主席的诗词1首
浣溪沙 和柳亚子先生(1950.10) 浪淘沙 北戴河 (1954)蝶恋花 水调歌头 游泳 (1956.06) 答李淑一 (1957.05.11) 七律 到韶山 (1959.06) 七律 登庐山 (1959.07.01) 七律 答友人(1961) 七律 和郭沫若同志 (1961.11.17) 七律 卜算子 咏梅 (1961.12) 七律 冬云 (1962.12.26) 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1963.01.09) 贺...

表现历尽千帆的诗句
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 将向中流匹晚霞。 浪淘沙 【唐】刘禹锡 鹦鹉洲头浪飐沙, 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 独自狂夫不忆家。 唐.李白【横江词】 海神来过恶风回 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 涛似连山喷雪来 清.吴锡麒《【齐天乐】浪花》 纷纷浪掷东风里 ...

门头沟区19522474509: 浪淘沙 北戴河最后一句如何理解?
爱新觉罗卸华蟾: 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诗中有《观沧海》一章:“东临碣石(据近年来考古发现,碣石在今辽宁省绥中县西南的海滨,西距山海关约三十里),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萧瑟秋风今又是”即由此引出.只不过已经不是当年(曹操所在的时代)了.

门头沟区19522474509: “东临碣石”诗句中的碣石在什么地方呀 -
爱新觉罗卸华蟾: 碣石指的是昌黎县碣石山,位于昌黎县城北,距避暑胜地北戴河约30公里.本句古诗出自两汉曹操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

门头沟区19522474509: 古诗文中的碣石到底在哪里呢?
爱新觉罗卸华蟾: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魏...

门头沟区19522474509: 古诗文中的碣石到底在哪里呢? -
爱新觉罗卸华蟾: 有人认为位于“姜女坟”以北,在北戴河海滨的鹰角岩才是真正的碣石.鹰角岩又称鸽子窝,足有15米高,登临其上,的确可以远观沧海.除此之外,还有人认为在北戴河海滨到金山嘴半岛海蚀崖下的一±夬名叫“南天门”的巨大石块才是曹操登临的碣石.虽然1984年的考古发现给寻找碣石位置指明了方向.然而两块,甚至多块碣石的出现,致使到底哪一块才是当年帝王登临的碣石成为了未解之谜.也许,当年秦始皇和汉武帝所登的碣石和魏武帝、李世民登临的码石不是同一块;也许,当年本就有两块,或者多块碣石,它们之间的距离并不远;也许……不管如何猜测,帝王们真正登临的碣石是哪一块都不太重要了.在现今发现的碣石上,人们能欣赏到大海的美景,足矣.

门头沟区19522474509: 《浪淘沙》全文+解释 -
爱新觉罗卸华蟾: 1.浪淘沙·怀旧 南唐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赏析: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

门头沟区19522474509: 《浪淘沙 北戴河》中“东临碣石”“萧瑟秋风”运用了什么典故,其作者是谁? -
爱新觉罗卸华蟾: 曹操 观沧海

门头沟区19522474509: 请问河北昌黎的碣石山 中的碣石是什么意思?详细介绍一点吧! -
爱新觉罗卸华蟾: 碣石山坐落在昌黎县城北,距北戴河约30公里.碣石山北接燕山高峰大岭,连绵起伏有大小上百座奇险峻峭的峰峦,其主峰仙台顶(又名“汉武台”,俗称“娘娘顶”)突起于靠近昌黎县城的屏峰障岭正中,顶尖呈圆柱形,远望如碣似柱,极像...

门头沟区19522474509: 浪淘沙北戴河下阙中遗篇指什么 -
爱新觉罗卸华蟾: 那是“东临碣石有遗篇”,指魏武帝曹操的名作《观沧海》,开头便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