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作者&投稿:秋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一个脑还是两个脑?

通过把左右脑分开(裂脑人),发现左右脑有其独立的功能和支配区间。人类借由神经元细胞接受信息和发出动作。正常人的左右脑通过胼胝体可以正常融合彼此的信息,做出全面恰当的判断和行为。而裂脑人因为左右脑各行其是,容易做出奇怪或矛盾的行动来:如可以指认物体却无法言说。

所以,到底人有几个脑?哪个脑代表你?现在研究表明,不应像商家宣扬的那样去强调开发左右脑的独特功能。相反,最大程度加强左右脑的协调运作才是完善自我的途径。

2丰富的经历=更大的大脑?

老鼠实验表明单调的环境扼杀了大脑学习的潜能,而丰富的玩具和游戏则塑造了强大的大脑:高效的递质传递,神经元更大(数目几乎没有差别),神经突触更大,大脑皮层更重更厚。

启示:给予婴儿和孩子更多更丰富的感官运动刺激,促进大脑建立更多更高效的神经元联接。

3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

通过把环境和基因的影响分开,研究先天和后天的分别影响,科学家研究了分开扶养的同卵双胞胎(同基因不同环境),一起扶养的双胞胎(同基因相似环境),一起长大的亲兄弟姐妹(相似基因相似环境)或领养兄弟姐妹(不同基因相似环境),对人格气质以及智力等一系列描述人的特征进行测量对比,发现基因对人有重要影响。比如,从小分开的同卵双胞胎长大后有众多喜好和个性的相似。

环境影响力较强的地方,基因的影响就会减弱,比如民族特征和宗教信仰。而相反,环境作用少的地方,基因的影响就会更显著,比如智力和个性。

人生来既不是一张白纸,也并非一切早已注定。基因和环境往往以交互不可分的方式相互作用影响于人。

4小心试崖

这是一个开创新实验方法的经典心理学实验,许多违背伦理被禁止的实验借此得以展开。试崖通过模仿悬崖让实验者出现惊慌甚至恐惧的表现,却又不能避免对人造成身体伤害,从而发现了“人和许多动物天生就害怕高处,而不是后天经验学习而来”。

该类实验的关键是模仿危险情景,实现想要的预期心理学目标,同时却又避免真实的伤害。

5注视偏好

这项实验通过研究婴儿的注视时间开启了婴儿心理学研究的可能性。想知道哪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有必要研究最初的婴儿。然而婴儿不会说话也不配合大人,所以很难。但是婴儿对感兴趣的东西会注视时间更长,从而我们可以借此了解婴儿的偏好。

实验表明,人类确实存在先天的人脸审美和形状偏好。这些先天性的偏好,最终由生物进化的历史过程来解释。

6睡眠和做梦

快速眼动REM和做梦相关,入睡90分钟后出现第一次REM,实验发现每个人都做梦(即便有人声称不记得自己做过梦)。每晚大概经历三四次睡眠周期,REM的时间占比越来越大。REM剥夺后有反弹现象,说明REM必不可少。相同结论动物实验上也成立。药物可以限制REM睡眠,导致戒药后REM反弹,甚至白天醒着做梦。

启示:睡眠是人必须的,梦也是必须的。

7类别天成

这张桌子为什么叫桌子?概念是怎样形成的?鸵鸟是鸟,但是我们看到鸟字脑中闪现的却不太可能是鸵鸟。

每一个抽象概念(如鸟),我们脑中总会出现一个典型的代表物(如鹦鹉、麻雀),而代表物与成长的周围环境密切相关。

比如红色,住在山区的孩子可能想到的是粉红的花朵,而出生在战争里往往想到血红。

8催眠

催眠术由来已久,它神秘而强大的力量来自哪? 心理学研究表明:催眠可能不过是演戏,一个愿意导演,一个愿意接受暗示投入戏中,彼此配合罢啦!所以,容易被催眠表明是个好演员,好的演员某种意义上也不过是善于被催眠而已。

9行为主义:巴普洛夫的分泌唾液的狗

先有无条件反射,即对刺激直接做出反射,比如看到食物流唾液。通过中性无关刺激如铃铛,与无条件刺激(食物)反复同时出现,然后去掉食物,狗对中性刺激的铃铛直接做出反射(流唾液)。铃铛导致唾液就是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可以广泛应用于教学、恐高症等。

10可怜的小阿尔伯特(六岁就死了)

条件反射的典型。小阿尔伯特本来喜欢小鼠,但在和小鼠接触后实验人员总是播放刺耳难受的声音(战争年代这种实验竟是允许的!)。多次以后,小阿尔伯特对小鼠建立起条件反射,看到就害怕。

11操作性条件作用(或反射)

比如小明打扫了卫生,事后妈妈奖励一颗糖。于是小明在糖的奖赏下更积极地打扫卫生。这就是操作性条件作用,也是行为主义者解释学习和行为的根本,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和学习中。

人们的行为由于奖罚得到鼓励或抑制,从而学会了做某些事而避免其它事。行为主义名言:你给我一群孩子,我给你培养成你想要的泥瓦匠、技术工、教授和艺术家。

现在研究表明,行为主义可以很好解释学习,但其基本假设都是错的。个体基因以及其主观能动性相比奖罚同样发挥重要作用。

12攻击行为

单纯观看攻击节目或玩攻击游戏会增加孩子攻击性吗?会!人的本能-模仿起着重要作用。

启示:父母和老师作为孩子的模仿榜样在影响孩子言行中起着关键作用。

13所想即所得:期望的自我实现

实验表明:老师对某些学生的预期,会导致结果与预期一致的倾向。社会偏见和不公平的来源之一就是错误或带偏好的预期引起不公平的对待从而导致预期的实现。常见的预期比如:这个人看着就不像好人,这孩子肯定很调皮(或者很笨),他一定没那么爱我,我爸很专横!

启示:不要给人贴讨厌的标签,特别是你的亲人爱人,一旦你开始这么做,你就会注意到标签一一实现。

14你在哪方面更聪明?你有多聪明?

请想一想:智力是什么?怎么评价和测量一个人的聪明程度?IQ智力测验分数反映了什么?人有多少种独立的智力?目前一元的智力理论已经被扩展为多元智力理论,它更好地解释了智力结构。人有许多不同的智力功能,如大脑不同的分区执行不同的功能,这些功能经常是独立的,比如智商严重不足的人有可能在某一方面具有极大天赋。

15心中的地图:大鼠迷宫

人类通过心中的地图确定去某一地点的最方便捷径。迷宫实验表明,大鼠走迷宫不光只是试错,而是在心中建立起整体迷宫的地图,直接建构起任意两处的地理关系,而不是具体的一条条路径,从而高效而更少犯错。

16记忆

记忆是模糊的、不具体的、变化的、易受暗示和修改的、不可信的!甚至问题的措辞本身会导致记忆的修改,催眠回想起的记忆往往是新植入的、假想的。证人的证词不一定可靠!

17爱的发现

爱是什么?宝宝喜好母亲是源于食物,抑或爱独立于其它生存需要的一种新的需求。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认为孩子口唇期的需要决定了对母亲的依赖,行为主义则认为孩子依赖母亲是喂奶和照顾行为不断强化的结果。这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这两种观点里,爱都是本能或其它生存需要的附属品。

然而经典猩猩恒河猴实验表明,爱(实验中表现为对柔软物体的亲密接触需要)是一种独立且与饥渴等生存需求同样强烈的需求! 该实验独立发现了“爱”,发现了爱本身(亲密接触、安全感)不源于其它基本需求,发现了爱就是一种基本需求之一。

启示:对人来说,爱的心理需求毫不弱于物质生存需要,拥抱、柔软接触和亲密关系对人的健康影响重大。

18眼睛看到时事物才是存在的吗

人的各项能力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软件),但同时也需要相应生理器官的成熟(硬件)。比如婴儿在1岁左右肌肉力量生长足够时才有可能通过训练学会走路。

客体事物的永久性(比如人藏在床底下看不见的地方时他还在吗)是学习获得的吗?还是天生就有的能力!皮亚杰(阶段学习理论的老大)对自己三个孩子的观察发现,客体永久性是逐渐分多阶段才形成的!开始,凡是移在视线之外的东西宝宝便不追,接着学会追踪物体但物体隐藏不见时却并不会去揭开寻找物体,之后学会寻找从而确立了客体永久性。

19你的品德如何

通过道德两难问题来判断你的道德以及所在的道德阶段。如:1爸爸本来你姐姐可以用暑期挣的钱出去旅游,但却反悔了要求全部上交。姐姐挣了1000元,于是撒谎说只挣200,剩下的800准备用于旅游。姐姐临行前告诉了你,请问你该保密吗?2你可以拯救100个人而牺牲另一个无辜者,你会做吗?3穷人偷取唯一可以拯救妻子但却昂贵无比的药,他错了吗?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6阶段理论:1对惩罚的恐惧 2为了同等的回报 3达到期望和维持信任 4意识并尊重法律和秩序 5遵守法律同时寻求修正 6遵守内在的自我道德即良心而无视外在法律和规则。

20你的控制力

你对自己的控制力,也就是你感觉到的对自我命运的控制力。当你感觉失去生活大部分事件的选择权和控制力时(如老人),你会感觉更加消极颓废和身体不健康,并更有患病的风险。

应用:给予自己和老人足够的选择权和控制力,安排老人的生活舒适的同时,充分给予他们自主选择权力。

21性行为

美国50年代首先开启了性行为的调查报告。性解放时代到来,马斯克斯和约翰逊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性行为直接测量实验。最大的困难来自寻找被试,开始的被试对象是11名妓女,后来发现寻找大量其它代表性被试并不困难。许多性知识,如性的四个阶段(兴奋、持续、高潮和消退期),性高潮,男女的性行为差异和误区等秘密由此揭开,性也逐渐成为公开的话题。

22我能读懂你的脸:面部表情

有什么是人类特征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不依赖于种族国家和社会背景?面部表情!虽然手势、语言和交通左右习惯都与具体社会背景有关,面部表情却具有普遍性!你可以从其他国家的陌生面孔中迅速而准确地读懂他们的表情,而且人类对愤怒的表情辨认较高兴快的多!为什么表情是共同的,不随社会背景影响呢?换句话说,面部表情是天生的,刻在基因里,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

另外,眉毛相比眼睛,更能显著影响再认困难。所以你想伪装,剃掉眉毛是个好办法。

23生活 变化和应激

应激,如极端的欢乐(结婚)、伤心(丧偶)或紧张(演讲)等情绪,是某种倍感压力的情绪变化。应激适应量表可以用来测量人的应激反应。最初的量表有40多项应激事件,被试根据适应所需的调整困难来打分。比如实验统计结果发现“配偶死亡,离婚,分居,坐牢”为最大的应激事件。应激量表打分被发现与身体健康和疾病成正相关(10%显著相关)。

启示: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的影响很大,坚持运动的同时保持良好心态。

24认知失调

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是指认知与行为之间的差异导致的不一致情况,比如在压力或奖赏下被迫表达与自己真实意见相反的想法。

与直觉相反,外界作用越大心理失调越小,越不容易改变原有的观点,反之越大。实验中,被试在经过极其无聊的任务后,要求对新来者表示这游戏很好玩。被试分为两组,一组被给予20美元,一组给1美元。结果表明,给1美元的被试更容易改变原有觉得该实验无聊的认知,更愿意下一次再接受类似实验。

作出与认知相反行为的外界原因越弱,自身原因越大,失调越严重,越可能改变原有认知来缓解。

生活中人们协调自我认识避免认知失调的典型情况:经常被物资奖励或夸赞的孩子往往对事物没那么喜爱,他认为自己只是因为奖励才去做(所以慎用夸奖);一个人因为喜爱才投入一件事,一旦被给予工资或者报酬反而会降低他的热情;付费的比不付费的药(或书)更有效,因为他会认为物有所值;经历重重阻碍和艰难获得的事物必定更加珍惜,所以情人们为彼此设置种种障碍考验;人一般只关注与自己认知一致的证据而自动忽略相反的线索;给新人一顿教训才让加入集体会让新人更加热爱集体,认为痛苦不是白受的。

25你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吗?

人有哪些恒定的人格特质?根据能否掌握自己的命运,把事件归因于自身还是运气,内因还是外音,可以将人分为内控和外控。

该人格特质具有比较稳定的特质,内控人格更加主动积极、富有野心、相信人定胜天和更稳重,外控型人格更加消极、听天由命、更从众、更愿意冒险。

内控型个体更相信自律是关键。内控型在巨大不可控压力下有可能转为外控,而外控在通过学习和信心增加后可能转为内控。

26男性化 女性化 还是双性化

你是男还是女(生理性别),是男性化还是女性化的(社会性别)。以前人们对性别认同是单一维度的,男性化和女性化处在一个纬度的两段,并认为更男性化的人女性化更少。

男行为特质如野心勃勃,独立自主,身强体健, 女性化特质如优雅敏感细声细语,有爱心,可爱,有同情心。

然而贝姆抛开单一性别模式,创造了双性化,证明男性化和女性化是两个独立维度,而不是一个维度的两段。一个极端女性化的人也可以是极富男性化特质,比如一个稳重强壮的男人也可以富有爱心和敏感。

于是,我们要描述一个人的社会性别,就需要同时男性化和女行化两个维度得分(得分范围为1-7)。比如我的性别得分大概为(男性化,女性化)=(4.0,3.5)

启示:双性化概念打破了对男性和女性的刻板印象和社会期望,指出男性化和女性化都较高也就是双性化的人更受欢迎和喜爱。比如优雅同时独立的现代女性,阳刚又富有同情心的男性。

27和心脏赛跑

A型人格:内驱力强,进取心强,时间紧迫感,喜欢竞争,对最后期限的压力,B型人格与之相反,满足于现状不喜欢竞争。

实验表明:人格特质与一个人的健康相关,如死于心脏病的概率。人格特质A型人格更容易死于脂肪肝和心脏病等。

启示:老婆是A型人格,我是B型人格。

28个人和集体

社会文化等外部力量对人的作用深远。如何定义和考量文化的影响?个人和集体主义文化是一个重要且恒定的社会力量,深刻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和行动。

集体主义文化:个体更服从于集体的利益。如日本中国等具有长久历史国家。

个体主义文化:更强调个体的幸福和成就,团体对其影响微乎其微,必要的话个体宁愿随时放弃作为团体成员,不屈服于团体意志。如欧美等具有大量移民和变迁的国家。

差别:个体文化更主观,更独立,但容易感受孤独,集体文化更在意团体目标,享有社会支持和满意的人际关系。如心脏病在个体文化中更高。

启示:个人和集体文化有其优劣,而且一个社会可以处于个人和集体文化之间或混合。也许最好的文化是既独立又关系融洽,既重视个体利益也某种程度服从集体利益。

29这儿谁是疯子

研究者与学生伪装成疯子进入精神病院,精神病医生无法将他们辨别出来。更可怕的是,一旦进去后他们的任何言语行为都被以精神病人的心理进行解释,即便他们坦白自己是装病的也无济于事,被迫假装服药再倒进厕所!

之后医院领导知道有研究人员混进精神病院后,却错把一批精神病人当成了伪装者!于是一场关于精神病医生的能力,精神病的正确诊断,以及精神治疗的有效性的长久争论开启啦!

30防御

关于防御机制的心理分析由著名的弗洛伊德的女儿作出。防御机制有:压抑(挤出意识进入无意识状态),退行(如年老人退回到孩子行为模式避免老年危机),投射(把自己的欲望投射到别人),反向作用(通过相反的行动来缓解真实被压抑的欲望)和升华(用被社会认可的方式来表现不被允许的欲望)。防御机制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你可以不时从自己或别人身上看到。

31习得性抑郁

马丁赛尼格满通过狗的学习实验发现:抑郁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当你发现你不再具有改变生活某方面的能力,你做任何决定都不再能改变和影响结果时,你“学会”放弃尝试!你把失败的体验“泛化”到其它方面,即便在你面对可以控制的事时,你依然自暴自弃,不再认为尝试是有必要的。这时抑郁,或者“习得性无助”产生了!你任由宰割,放弃逃脱的希望!

想想挺讽刺的,我初中意识到死亡的强大力量时感到不可战胜的无助,知道死亡属于完全不可控制和改变的绝对现实,于是逐渐放弃对其它一切事物的控制权利!一个失恋的青年同样可能再也不相信自己可以挽留最爱的人从而不再投入一段新感情,一个从失败的家庭环境成长的孩子可能以后也不相信自己具有建立幸福家庭的能力。

所以,在经验中学习不一定是进步,你习得的也可能是抑郁。一次失败的体验可能需要多次的成功才能挽回其原有的信心。

32拥挤导致行为失常

小鼠的实验将老鼠至于四个相通的笼子,保证食物充足,开始数量较少时小鼠社会行为正常。当繁殖数量翻倍导致拥挤时,观察到最强壮的两只雄鼠各霸占了两端笼子,各有八九只雌鼠做伴,并守在门口处攻击所有胆敢进入的雄鼠。其它几十只雄鼠挤在中间的两个笼子,出现了几种典型失常行为:有的鼠白胖但犹如行为沦丧万事不关心也无性欲,有的鼠发狂咬其它的尾巴,有的老鼠叫刺头,活跃寻找雌鼠,破坏规则拒绝等待甚至吃起同类幼崽,而雌鼠逐渐丧失筑巢和转移幼鼠的能力。实验最后大量雌鼠由于各种并发症死亡!

启示:高密度的拥挤环境会导致行为失常。遵守社会规范的个体在空间压力环境下表现出攻击、沦丧、麻木等。该实验推广到人在多大程度上正确有所争议。

联想:和平年代里看似一切太平,相安无事。可是一旦环境出现恶化,如战争、疫情等将人置入到拥挤或恐慌的社会氛围中,个性和邪恶开始轮番上演,底层和上层的行动出现种种异常怪相!

33如何选择心理治疗师?

统计报告指出各种心理疗法都有效果(即比不治疗改善更好),但不强,彼此并没有太显著的优劣。现在的治疗师往往将各种心理疗法结合起来使用,效果更好!而某些心理疗法特别适用于某类心理疾病,如行为主义脱敏疗法对恐惧症的治疗。

启示:每种心理理论好比盲人摸象,也许只是反映了部分真相,只有多种结合时才能解释和解决地更好!

34缓解恐惧和脱敏疗法

行为主义脱敏疗法被证明治疗恐惧症相当有效,如恐高症、恐蛇或蜘蛛等动物等。恐惧症,简单来说,就是一种不必要的、无法自控的超出理性的恐惧行为。

恐惧症的获得往往和相关的可怕经历有关。以恐高症为例,病人可能小时候从树上摔下来过。于是,病人建立起高处和摔伤的条件性反射,学会了远离高处、阳台窗台。

脱敏疗法有两个关键,一是重新经历类似事件(一般让患者从幻想较害怕的情景然后逐步升级幻想情景的危险程度,根据患者的个人反映大概分十级)但并没有伤害发生,从而解除条件性恐惧反射;二是由于轻松和紧张情绪的矛盾不相容性,一个人在某个时刻只能处于其中一种情绪,治疗师会让病人在做危险高空情景想象时保持轻松和深呼吸。一般是十多个疗程左右患者基本消除了高空恐惧。

启示:我有明显的恐高症,不能靠近阳台或者靠近时身体行动变得僵硬不自如。似乎是从高中毕业开始的,具体原因不明。也许我可以给自己做脱敏治疗。

35投射出真正的你

大脑总是倾向赋予和脑补看到的事物以具体的意义。弗洛伊德认为,通过辨认和解读意义不明的墨迹,可以投射出我们自己的意识和人格等。但由于解读具有不稳定性(信度)和偶然随机性(效度),墨迹实验一般仅用于辅助了解患者的人格,不作为治疗疾病的评判标准。

联想:我记得小时候盯着看蚊帐和云朵,一会能看出老虎,一会有看出人来,一会又看出兔子,一会又是花朵。你绝不会从中看到你从未见过或毫无兴趣的事物!

36编个故事吧

类似于墨迹实验,设计了TNT实验。通过给被试者呈现一张照片(模拟两可有多种解读),让其发挥想象力虚构一个故事来解释该照片中的人物表情、行为或事件。有点看图讲故事的感觉!通过你讲的故事,来推测你的潜意识、内心情感冲突和过往经验。

启示:你说的话反映了你自己!

37言语和行为的不一致

口头报告和问卷调查结果有效吗?人们对假想情形的态度或想法是否能反映了人们在真实情景中的行为表现?也就是:言行一致吗?

研究表明,对于某种前景越不熟悉,他对此事的态度与真实发生时的行为越不一致。比如,与一个日本人做你邻居或同学你会讨厌他吗还是愿意交朋友?中了彩票后你会开心开心多久?

基于过往名族对日本人的固有认知偏见和刻板印象,我们可能认为自己不愿与日本人交朋友。但实验表明:当真实情景发生时,对于真实的活生生的个体,我们会像对待其他人一样对待他,固有偏见会被生动的个体形象所取代!

启示:我们其实并不了解在陌生的场景下自己会有什么反应!想象中的态度并不靠谱!所以人应该在行动中学习,而不是止于想象和固有偏见!不行动起来,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真实反应和感受。

38从众的力量

实验表明:社会中的人倾向于从众,在知道自己与大众的观点和态度不一致后往往会放弃自己原先的观点,即便他觉得大众的观点很荒谬愚蠢。

集体主义文化的国家如中日,比个人主义文化更加从众。从众可以用来解释许多社会现象,如潮流的产生、战争荒唐的行为等。

39你会伸出援手吗?

光天化日之下有人在用刀袭击另一人,你会伸出援手吗?路上有人心脏病发你会主动喊医生吗?

这是街头众目睽睽下一起妇女谋杀案引起的社会现象,这么多目击人在长时间的案发过程中没有人伸出援手,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这引发了爆炸的争论:是众人沦丧麻木吗?

实验室模拟类似情景再现了该结论,当观众越多时反而越没有人伸出援手!只有一个目击者时帮助概率最大!

对此的心理学解释是:1目击者多责任分散,觉得总有他人会出手 2 内疚分散 3信息交流缺失(观众缺乏沟通)

40无条件服从

为了弄清二战纳粹残忍的犹太人清洗发生的根本原因,心理学家展开了实验研究。为了具有普遍性,研究招募了各行各业的受试者,结果不幸表明:特定情景下,个人会屈服于权威,即便他认为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且让他难受,他依然会倾向于执行命令!这就是情景的可怕力量!

启示:同样一批人,在二战的德国中可能是纳粹,在和平年代可能是典型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社会情景往往决定了你的行为!


《改变心理学》:当生命被改变
2)减少或消除对之前行为的选择。因为可能的后果,按以前的行为行事不再是一种选择。3)产生旧行为的根本原因(孤独、紧张、厌倦、恐惧)已通过其他方式解决。4)改变被赋予了一些意义,允许人们去寻找更大的生活目标。3、改变过程到底是怎样的?是什么驱动发生改变这一神秘过程的呢?重要的是走出来跨过...

心理学入门必读推荐:《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看到书名会不会担心读不下去?不怕,你可以理解为是40个小故事。这本书收集了心理学史上最重要的40项研究。书的结构形式是:实验故事+理论假设+结论+后续研究。每项研究的篇目不会很长,平均4~5页,把重点和背景交代得都很清晰。我用铅笔在每个目录的标题下写出来了核心的结论或想法。这个阅读方法...

求《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5版)》电子版书籍百度云下载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5版).pdf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wQsoiNM5H0mXSz79FBGAZw 提取码:EWXN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书笔记(二)
  1.本书讲述的是心理学教科书与心理学研究之间的一个补充。心理学教科书都是心理学研究的结论,而心理学研究则是枯燥的实验数据及过程。  这本书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本书。        2.本书共分为10章,每章4个案例。准备用10天的时间阅读完成。这一章...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二)- 知觉与意识
本文简要复盘《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中关于“知觉与意识”的4项研究。研究1  注视偏好 人能不能一出生就对形状、图案、大小和体积做出反应,就能够知觉形态?心理学家对这个话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实验表明,对于刚出生小鸡,他们在没有任何啄食经验之前,对物体有不同的偏好:- 相比锥形和三角...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研究18 眼不见,不一定心不烦
4.儿童的认知发展进入下一个更高级阶段后,与前一阶段有关的行为并没有完全消失。对于一个处于第六阶段的儿童来说,采取第五阶段的智力策略来解决问题是很自然的。若这些策略未获成功,儿童便会采用新的方法,即用第六阶段典型的推理方法来做新的尝试。 批评与近期应用 尽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概念在发展心理学领域占统...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01 割裂脑实验-札记
欢迎来到心理学探索的奇妙世界,让我们一起揭开《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这部经典之作的第一篇章——割裂脑实验的神秘面纱。美国心理学教授罗杰·R·霍克的这部杰作,为初学者提供了深入了解心理学研究的窗口,其40项精选研究深入浅出,引领我们踏足心理学研究者的知识殿堂。从理论到实践:斯佩里与加扎尼加...

《改变心理学的 40 项研究》 - 你会伸出援手吗?
研究者给了4分钟给被试者做出反应,之后实验停止。从结果来看,当被试相信有许多其他人在场时,迅速向研究者报告癫痫病发作的人数百分比大大减少,两人组(80%),三人组(60%),六人组(~30%)。结论:别人的在场改变了你的行为,心理学家也把它称为”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对这种人群...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5版)
(2)更主动地改变和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3)更加看重成就和内在技能。 (4)更能抵制他人的影响。 26. 桑德 · 拉贝姆 BSRI量表 测量男性化女性化和双性化的差异。鼓励性别差异和性别角色领域的研究者们关注更为灵活的性别角色观念对人类行为及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双性化人这一概念将为心理健康建立一条更为人性化...

14\/40 对他人的印象是如何形成的?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4,“有礼貌-粗鲁”并不具有“热情-冷酷”一样的影响力,也就是看到“有礼貌-粗鲁”两组词的人对他们选择形容他人的词影响不大。5、要求被试把按此表中的词按照决定某人印象时的重要性排序:A组中49%的被试把“热情”排在第一位或第二位;B组中48%被试把“冷酷”一次排在第一位或第二位。而...

铁山区19380732832: 改变心理学的40个研究百度云 -
袁媚倍迪: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共包括心理学的十个领域,每个领域选取了四项研究.其中的每一项研究,作者是按相同的结构加以介绍的,具体有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题目、研究的原始出处、研究的背景、理论假设、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结果的意义、批评、最近的应用和参考文献.

铁山区19380732832: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 -
袁媚倍迪: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今年渡过了一个不同往常的春节:没有传统的拜年仪式,没有喧闹的人群聚集,可以静下心来看看书、上上网,收到已经很多年没有联系的客户的短信问候,过了一个安静、自主,还有朋友牵挂的春节,看完...

铁山区19380732832: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的图书信息 -
袁媚倍迪: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定 价:¥28.00 作 者:罗杰·霍克 著,白学军 等译 出 版 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8-1 字 数:354000 开 本:大32开 I S B N:9787115233707 包 装:平装 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填补了心理学书籍和心理学研究...

铁山区19380732832: 心理学有四十大经典案例是哪些啊? -
袁媚倍迪: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生物学和人类行为 1、一个脑还是两个脑?——脑割裂实验 2、丰富的经验=更大的大脑?——大脑内各种酶和神经递质评估 3、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研究 4、小心视崖——婴儿视崖实验 知...

铁山区19380732832: 心理学有哪些经典实验? -
袁媚倍迪: 心理学界有许多经典,影响深远的伟大实验,但根据个人兴趣喜好、专业水平不一难以详述.推荐两本书也许适合你,《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和《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介绍了一个多世纪的经典研究,可以看看.

铁山区19380732832: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中有关于错觉的实验吗? -
袁媚倍迪: 错觉是人们观察物体时,由于物体受到形、光、色的干扰,加上人们的生理、心理原因而误认物象,会产生与实际不符的判断性的视觉误差.错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人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扭曲的知觉,也就是把实际存在的事物被扭曲的感知为与实际事物完全不相符的事物.

铁山区19380732832: 谁有《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TXT格式或者其他电子书(在线书城等)可以阅读的格式 -
袁媚倍迪: http://psych.swu.edu.cn/article/68/254.html 这个是RAR格式的下载,不过下载后的文件名称是乱码,名称应该全部改成上面对应的中文名称,然后解压缩就OK了.PDF格式,亲自试过,绝对可以下~

铁山区19380732832: 心理学有哪些劣势!? -
袁媚倍迪: 其实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心理都会有一些弱点,只不过我们不知道而已,例如疑心病啊,放大化啊等等,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你是否占据了其中的一条或者几条!(一) 疑心病凡有疑心病的人,总是虚构一些因果关系去解释别人为什么会有这...

铁山区19380732832: 关于 吉林大学 心理学考研 -
袁媚倍迪: 跨专业是可以的 心理学不考数学现在心理学的研究生是全国统一考试 一张卷子300分 楼主可以买来考试大纲看看 里面有推荐的专业参考书 也可以到SINA QQ 这些网站的考研专栏看一下 有大纲也有大纲解析 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入学初试的科目包...

铁山区19380732832: 心理咨询常识,你知道多少? -
袁媚倍迪: 阅读推荐:《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以前一些学生让我推荐心理学读物的时候,由于心理学出版物可读性和科学性结合的太少,真的很难决定,但现在不同了,随着国外一些经典或者流行的读物的引进,可推荐的心理学读本多起来了.本书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