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小调的歌曲背景

作者&投稿:宓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沂蒙山的民歌,沂蒙山的历史和文化,悠远而古老。
走进沂蒙山区,这首沂蒙山小调在山里,在田间,四处回荡,这首歌沂蒙山的百姓已经传唱了六十年,六十年里《 沂蒙山小调》已经成了沂蒙山的代名词,人们认识沂蒙山,就是从听了这首沂蒙山小调开始的。 “正月里来什么花,先开先败,什么人手挽手走下山来,正月里来什么花先开先败,什么人手挽手走下山来,正月里来迎春花,先开先败,梁山伯祝英台走下山来,正月里来迎春花先开先败,梁山伯祝英台走下山来。”
在沂蒙山,老百姓个个都能唱上几句民歌,姑娘们聚在一起,最快乐的事就是唱上几首歌,歌词既有祖辈上传下来的,也有现编现唱的。沂蒙山里的歌,真实记录了百姓的劳动和生活。 1940年正值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沂蒙抗日根据地建立不久,日寇经常‘扫荡”,以国民党临沂专员张里元为首的顽固派也时常破坏抗日根据地。他们利用当地反动势力——黄沙会,与我抗日军民对抗。为扫除抗日障碍,我费东工委和行署,向黄沙会会员做下大量艰苦细致的政治教育工作,但由于反动派的严密控制,都未能奏效。最终,我军不得不决定使用武力解决。
1940年6月上旬,根据上级命令,抗大一分校于山东临沂地区的垛庄南山一带参加了反顽战役。校文工团的编审股长李林和团员阮若珊受主任袁成隆之命,在费县白石屋村借助当地的花鼓调编写了歌曲《反对黄沙会》(《沂蒙山小调》的前身)。此歌在反顽战役的政治攻势阶段,出色地发挥了瓦解敌人、教育群众、鼓舞我军斗志的重大作用,受到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赞。 建国后,来自渤海区的革命文艺战士,为《沂蒙山小调》续词定谱,使之定型。以渤海人民文工团和渤海军政文工团为代表的渤海革命文艺战士,深入群众,对包括民间歌曲、民间戏曲和民间器乐曲在内的渤海民间音乐,进行了广泛搜集,其中包括沂蒙山小调的前身在内的众多民间小调。1950年5月,渤海区被撤销以后,原渤海军政文工团李广宗、李锐云、王印泉、王音璇等人,则被调山东军区文工团工作。他们在新的岗位上继续与民间音乐打交道,并对《沂蒙山小调》的定型传唱与走红,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3年秋天, 山东军区文工团要到青岛、烟台一带巡回演出。在准备演出曲目的时候,时任文工团副团长李广宗,乐队指挥李锐云,研究组组长王印泉三个人商议,要给早在渤海军政文工团时就以擅唱民歌出名的女高音演员王音璇,增加一首民歌风味浓郁的歌曲。他们对已经搜集到的民歌进行了一番筛选,最后选中了一首山东民歌。认为它曲调优美,节奏明快,只是歌词不够完整,只有两段,给人有头无尾的感觉。于是由李锐云、李广宗、王印泉三个人在已有两段歌词的基础上又补写了下面两段歌词:
高粱(那个)红来(哎)豆花香,
万担(那个)谷子(哎)堆满仓。
咱们的共产党领导好,
沂蒙山的人民(哎)喜洋洋。
这样以来,使四段歌词融为一体,既完整妥帖,又充满诗情画意。王音璇在演唱时不仅声音甜美,亲切自然,而且极富乡土气息。尤其她根据山东人说话爱说小辙的特点,把第四句唱词中的“草低”改为“草地”,用山东民歌中常见的“打得儿”的唱法加以强调,就非常生动地突显了“山东味”,让人听起来十分过瘾。
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年6月出版的《山东民间歌曲集》中,收录李广宗、李锐云、王印泉三人收集并创作改编的歌曲 《沂蒙山小调》。至此,经过来自渤海区革命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沂蒙山小调》被最终定型。
1964年,华东地区举行民歌会演时,韦友芹用她那甜润的歌喉,演唱了《沂蒙山小调》,受到陈毅和其他中央首长的称赞,后被录制唱片,又一次在全国引起了轰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首“山东民歌”已蜚声国内外。为纪念沂蒙山小调的诞生,当地政府在村前建了一座纪念亭、立了一座纪念碑,亭前的一块天然巨石上刻着小调的原作者之一阮若珊女士于1999年8月17日亲笔题写的一行字--“深深怀念沂蒙山好地方”,寄托了作者对白石屋、对沂蒙山的一腔深情。白石屋是个风光优美的小山村。西、北、南三面环山,形成了一个“簸箕”状的山坳,村子就坐落在北面的山坡上,每个自然村有一、二十户人家。小村依山傍势,错落有致,四面绿树浓荫,山石林立,村前小桥流水,山路弯弯,西面是海拔1000多米的天然屏障“望海楼”,极为隐蔽和幽静。当年,在这种隐蔽而幽静的环境中,年轻的抗大文工团团员创作了旷世绝唱《沂蒙山小调》;借助这种隐蔽和幽静,《大众日报》的地下印刷所源源不断地向外传播着党的指示和抗战的消息。后来,人们根据形势的不断发展,又对歌词内容相继作了修改、充实和完善,渐渐撇开了反对黄沙会的词句,换上了抗日救国,反动投降的内容,给它注入了更强的时代精神。建国以后,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过群众的不断加工修改,保留了原作的前两段歌词,第三段成为新词,方成今日的歌颂沂蒙山区风光的民歌——《沂蒙山小调》。多年来,《沂蒙山小调》已成为老区人民发展经济、开拓进取的强大动力,激励着90万多费县人民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沂蒙山小调》是带有山歌风格的小调。
词曲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了《打黄沙会》的歌词,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后来,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做了改动,删去了揭露黄沙会反动本质的内容,保留了歌颂共产党的内容,增补了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于是,《沂蒙山小调》这首歌终于定型。 人人(那个)都说(哎)
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
好风光
青山(那个)绿水(哎)
多好看
风吹(那个)草低(哎)
见牛羊
高梁(那个)红来(哎)
稻花香
沂蒙(那个)果子(哎)
堆满仓
人人(那个)都说(哎)
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
好风光
人人(那个)都说(哎)
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
好风光
沂蒙(那个)山上(哎)
好风光 音乐制作人孟文豪修改了唱词和部分音调,让朱之文-于文华在2011年3月星光大道周赛的众星捧月环节里合唱。用”满担“而非”万担“,另外在某些音的长短上有修改。由于朱之文在山东影响大,山东歌手后来学朱之文唱版。
人人那个都说哎 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 好风光。  青山那个绿水哎 多好看,  风吹那个草低哎 见牛羊。  高粱那个红来哎 豆花香,  满担那个谷子哎 堆满场。  咱们的共产党哎 领导好,  沂蒙山的人民哎 喜洋洋。  沂蒙山的人民哎 喜洋洋。 朱之文以前与于文华在央视几个栏目的几次合唱,把”那“唱为”na“,但是他2014年认为应该用山东味道来唱,”那“要唱成”ne“,要”沂一点,蒙一点“,具体时间是【我是大明星2014-3-26】视频里第32分钟起朱之文示范演唱《沂蒙山小调》 。这是吐词音调上的一种版本(那:汉语里有两种读音)。




沂蒙山小调的歌曲背景
1940年6月上旬,根据上级命令,抗大一分校于山东临沂地区的垛庄南山一带参加了反顽战役。校文工团的编审股长李林和团员阮若珊受主任袁成隆之命,在费县白石屋村借助当地的花鼓调编写了歌曲《反对黄沙会》(《沂蒙山小调》的前身)。此歌在反顽战役的政治攻势阶段,出色地发挥了瓦解敌人、教育群众、鼓舞我军...

沂蒙山小调是根据什么改编的
沂蒙山小调是根据沂蒙山区的民间音乐改编而成的 拓展知识:其原名为《十二月劳动歌》,创作于1940年。后来,这首歌曲在山东临沂地区武河镇周庄村民间艺人张志辉、郎咸芬的搜集整理和加工下,成为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歌。沂蒙山小调的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曾在1952年的第一届中国人民赴...

祁蒙山沂蒙山小调诞生于哪里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小调》,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是一首山东民歌,被改编为多种版本。它以朴实的语言,深情的旋律,生动地描绘了沂蒙山区的风土人情,深受人们的喜爱。沂蒙山小调不仅在山东境内广为流传,还被改编为多个版本,传唱至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沂蒙山小调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

沂蒙山小调是哪个县
沂蒙山小调源于山东沂蒙山地区。相传,抗战时期,革命歌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旋律被当地民间歌手改编了一下,制作成了新的歌谣。而后,这首歌曲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了沂蒙山地区的一首经典民歌。3. 沂蒙山小调是哪个县的代表作 沂蒙山小调所在的县,其实是一个热门的谜题。虽然有些人认为它是山东临沂...

沂蒙山小调诞生于哪里
沂蒙山小调的诞生地是沂蒙山区,这里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民间音乐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沂蒙山小调是中国山东省临沂市沂蒙山区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也是中国民间音乐的代表之一。拓展:沂蒙山小调的诞生与沂蒙山区的特殊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沂蒙山区是中国山东省的一个山区,地势崎岖,...

山东车牌之歌原曲
1. 《沂蒙山小调》背景:《沂蒙山小调》是一首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歌,源自山东省临沂市沂蒙山区。这首歌旋律优美,富有感染力,能够很好地展现山东人民的精神风貌。2. 车牌之歌的创意:创作者以山东车牌为创作元素,结合《沂蒙山小调》的旋律,创作了这首充满地方特色的车牌之歌。歌曲通过车牌这一载体...

求沂蒙山小调歌词
沂蒙山小调歌词 蓝天叠翠开万朵鲜花,好地方呀好地方是沂蒙山。青山绿水环绕着我的家乡,心爱的人儿打柴归来幸福安康。沂蒙山小调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山东民歌,以沂蒙山区为背景,展现了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愿景。这首小调歌词简洁而富有情感,旋律悠扬动人,是当地民众心中深爱的歌曲。下面...

沂蒙山小调歌曲原唱
他的歌声深情而富有感染力,为沂蒙山小调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年来,他也在多个舞台上多次演唱这首歌曲,展现了深厚的艺术功底和浓厚的家乡情怀。这首沂蒙山小调也成为了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沂蒙山小调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演唱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霍勇之所以能成功地演唱这首歌并取得成功的原因不仅在于...

抗美援朝红色歌曲有哪些?
这些歌曲表现了人民对祖国的赤诚爱恋,表达了人民渴望和平、痛恨战争的强烈情感。其中,《沂蒙山小调》深情地描绘了红军叔叔离别家园,走上战场保卫家园的感人故事,《黄河大合唱》则集聚了成千上万的民众之声,象征着中国人民团结抗战的坚定决心。抗美援朝期间的红色歌曲不仅在当时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更...

《沂蒙山小调》歌曲
《沂蒙山小调》的歌曲原唱是李晓杰,这首歌曲的发行日期是2018年5月28日。李晓杰,1970年10月31日生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他的学历背景是沈阳京剧院,目前是中国内地的一名知名男歌手和京剧演员。1989年,李晓杰与沈阳的音乐人戚涛合作,成立了“37度2”乐队,这标志着他正式踏上了音乐道路。以下是歌曲...

卫辉市13121395695: 沂蒙山小调的歌曲背景 -
弓晏奥克:沂蒙山的民歌,沂蒙山的历史和文化,悠远而古老.走进沂蒙山区,这首沂蒙山小调在山里,在田间,四处回荡,这首歌沂蒙山的百姓已经传唱了六十年,六十年里《 沂蒙山小调》已经成了沂蒙山的代名词,人们认识沂蒙山,就是从听了这首...

卫辉市13121395695: 如何赏析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
弓晏奥克:[答案] 沂蒙山小调.也称《十二月调》.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山东抗日军政的文艺者用这个曲调编配了一首新歌,叫《打黄沙会》,用以配合对黄沙会的斗争.而后在这首歌的前面加上了赞美沂蒙山风光的歌词,同时也添加了歌唱新生活、歌颂领袖的内容...

卫辉市13121395695: 沂蒙山小调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
弓晏奥克: 转:1940年正值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沂蒙抗日根据地建立不久,日寇经常'扫荡”,以国民党临沂专员张里元为首的顽固派也时常破坏抗日根据地.他们利用当地反动势力——黄沙会,与我抗日军...

卫辉市13121395695: 《沂蒙山小调》是哪个省的民歌 -
弓晏奥克: 山东 《沂蒙山小调》是一首山东省的经典民歌,属于小调.诞生于山东临沂沂蒙山望海楼脚下的费县薛庄镇上白石屋村.它的前身是1940年由驻沂蒙山区抗大文工团团员李林和阮若珊等人采集创作的《反对黄沙会》.

卫辉市13121395695: 沂蒙小调的简介 -
弓晏奥克: 《沂蒙山小调》诞生于抗战时期的1940年.当年,就在下白石屋村,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团员李林、阮若珊借助当地的花鼓调创作了初期的《沂蒙山小调》,后在流传中经过多次加工修改,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沂蒙民歌 . 韦有琴有唱过《沂蒙山小调》,不知道是不是你要找的.

卫辉市13121395695: 《沂蒙山小调》是不是广东民歌? -
弓晏奥克: 不是,是山东临沂的(沂蒙山区)这支小调诞生于蒙山第三高峰——望海楼脚下的费县薛庄镇上白石屋村,当年由驻沂蒙山区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团员李林(上海歌剧院顾问)和阮若珊(中央戏剧学院原副院长)两位同志创作.

卫辉市13121395695: 沂蒙山小调出自哪里 -
弓晏奥克: 沂蒙山小调诞生于山东沂蒙山望海楼脚下的费县薛庄镇上白石屋村.它的前身是抗日战争时期由驻沂蒙山区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团员李林和阮若珊等人采集创作的《反对黄沙会》.

卫辉市13121395695: 《沂蒙山小调》又名什么 -
弓晏奥克: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后传遍全国. ,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打黄沙会》的歌词,歌曲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后来,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改为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歌名定为《沂蒙山小调》

卫辉市13121395695: 《沂蒙山小调》是哪的民歌? -
弓晏奥克: 《沂蒙山小调》出自山东临沂.这支歌曲,唱红了沂蒙山区,飞遍大江南北,并以著名山东民歌蜚声国内外.被定为临沂市市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