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书纪年》里面的记载真实可信吗?

作者&投稿:职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竹书纪年》和《史记》谁的可信度高?~

西晋咸宁五年(279年),汲郡有个叫不准的贼盗发界内古墓(魏襄王冢),获古书简册凡数十车,经过官方整理,得书75篇,《竹书纪年》13篇即其中最重要者。《竹书纪年》上起黄帝,下到战国,是一部极其重要的史书,学者称之为“我国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经秦火和汉儒篡改的编年体通史”,是“这一时期唯一完整的年表”。



《竹书纪年》成书年代介于《春秋》与《史记》之间。《隋书·经籍志》云:“《纪年》皆用夏正建寅之月为岁首,起自夏、殷、周三代王事,无诸侯国别。唯特记晋国,起自殇叔,……尽晋国灭。独记魏事,下至魏哀王,谓之‘今王’,盖魏国之史记也。”魏哀王应为魏襄王。
专家指出,《竹书纪年》虽然经过盗墓者的破坏,后来又全书亡佚,只能从晋代以来千余年间学者注释经史和编纂类书的引文中辑得一鳞半爪,但毕竟是《秦记》以外唯一被保存下来的一部偏详年月的先秦古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清代以来,很多学者利用古本《竹书纪年》校订《史记》战国部分的内容,成效卓著。李学勤指出:“现在可以说,已经没有人墨守《史记·六国年表》了。《纪年》的这种作用,是容易理解的,因为《纪年》本来是地下出土的战国原本,以战国人叙述战国事,尤其是与魏有关的事迹,自然比较翔实可据。”
关于商代——《殷本纪》说商代三十一王,而《纪年》说“汤灭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殷墟甲骨文证明商代确系二十九王。《殷本纪》认为中宗是太戊,而《纪年》以为中宗为祖乙,与殷墟甲骨文发现的“中宗祖乙”一致。《殷本纪》以为盘庚自河北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至帝乙时才迁都今之殷墟,而《纪年》以为自盘庚到帝辛均居殷,“更不徙都”。殷墟甲骨文证明武丁、祖庚、祖甲、禀辛、康丁等世确在殷墟,并不在河南的所谓汤之故居。成汤之亳,无论是所谓西亳还是郑亳,均缺乏盘庚到帝乙这一段的遗存。
《史记·殷本纪》及《三代世表》无“王亥”之名,而《纪年》载:“殷王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绵臣杀而放之,是故殷主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灭之,遂杀其君绵臣也。”对此,王国维说:“王亥之名,竟于卜辞见之。其事虽未必尽然,而其人则却非虚构。”



关于周代——司马迁关于周代纪年,起自共和,此前西周诸王的积年,只说厉王37年,穆王55年,而《纪年》在早《史记》约二百年就明确了西周总积年。《纪年》记载:“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王占奎先生指出,通过现代天文学家的绝妙解释可知,这是发生在公元前899年4月21日凌晨的日食,从公元前1300年到公元前878年(厉王元年),确有且只有一次能形成天亮了两次(再旦)的日食。它准确地描述出当时人们的的确确经历了两次天亮但又确实未看到日食的感受。
“天再旦”的秘密,在20世纪40年代才为天文学家刘朝阳先生所破译。“夏商周断代工程”“天再旦”这一课题的承担者刘次沅先生理论计算与西北大学周晓陆先生于1997年3月9日在新疆西部对当日日食的观察,更使人相信“天再旦”就是一次日食的真实记录。
齐桓公午的在位年数,《史记》作六年,《纪年》作十八年,青铜器铭文证明《纪年》是,而《史记》非。《陈侯午敦》的铭文记载陈侯午十四年的事,郭沫若曾据此断言:“有本铭之‘十又四年’,足证《纪年》为是,而《史记》实非。”
对于厉王出奔后之“共和”,《史记》以为是周公、召公共同执政,号曰“共和”,而《纪年》则说是“王在彘,共伯和摄行天子事”,共伯和干预周王位、取代了周天子。近代史家多古本《纪年》所记为是。



《竹书纪年》与《史记》记载迥异之处,突出表现在:1、尧是禅让,还是舜夺尧位。《纪年》说:“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2、益和启谁夺王位。《纪年》说启夺益王位后,“益干启位,启杀之。”3、伊尹辅佐大甲,还是自立为王。“伊尹夺大甲王位,放大甲于桐,乃自立也。伊尹即位,放大甲七年,大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
后世史家有曰,《汲冢书》云,舜放尧于平阳,益为启所杀,伊尹为大甲所杀、季历为文丁所杀,皆是“污蔑至圣”的谤言,或云荒谬已甚。
与言及尧、舜、禹禅让事迹的《史记·五帝本纪》、《尚书》《左传》《国语》《庄子》《孟子》《荀子》等典籍相对立的有《韩非子》《竹书记年》《战国策》以及刘知几的《疑古》等。
韩非《说疑》篇说:“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之弑其君者”。
刘知几在《疑古》中说得更为明确:“按《汲冢琐语》云:‘舜放尧于平阳’。而书云:‘某地有城,以囚尧为号’。识者凭斯异说,颇以禅授为疑。据《山海经》谓放勋之子为帝朱丹,而列君于帝者,得非舜而废尧,仍立尧子,俄又夺其帝者乎?斯则尧之授舜,其事难明,徒虚语耳!”
梁启超则说:“启杀益,大甲杀伊尹两事,后人因习闻《孟子》《史记》说,骤睹此则大骇。殊不思孟子不过与魏安厘王史官同时,而孟子不在史职,闻见不逮史官之确;司马迁又不及见秦所焚之诸侯史记,其记述不过后《孟子》而已;何足据以推翻《竹书》?而论者或因此疑《竹书》之全伪,殊不知凡作伪者必投合时代心理,经汉、魏儒者鼓吹以后,伯益、伊尹辈早已如神圣不可侵犯,安有晋时作伪书之人乃肯立此等异说以资人集矢者?实则以情理论,伯益、伊尹既非超人的异类,逼位谋篡,何足为奇?启及大甲为自卫计而杀之,亦意中事。故吾侪宁认《竹书》所记为较合乎古代社会状况。《竹书》既有此等记载,适足证其不伪;而今本《竹书》削去之,则反足证其伪也。”梁启超之言,是比较中肯的。
不过,《纪年》关于伊尹与大甲关系的记载,令人生疑。如果伊尹夺位,流放大甲,大甲潜出后又杀了伊尹,那么,根据甲骨文和历史文献记载,历代商王就不可能皆隆重祭祀伊尹。



启良先生在《中国文明史》中写道:在人类的政治史上,如此美好的“禅让”不能不让人醉心。特别在奉行家天下的古代中国,此种政权更迭的模式更具有道德上的魅力。历代儒生对此津津乐道,原因也就在于试图以此模式规范王朝政治,并以尧、舜、禹的人格引导君王们厉行德治。
然而,能够反映历史真实的不是“禅让”制而是“军事民主制”。人类文明的曙光出现之后,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先有氏族联合为胞族,再由胞族联合为部落,最后由部落联合为部落联盟。中国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就是部落联盟的时代。这一时代的部落联盟采取的是一种较为民主的社会组织形式,即军事民主制,五帝则为不同时期的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领。部落联盟的权力构成:公民(类似)大会、议事会和军事首领。军事首领,由长老议事会选举产生;选举的标准为部落联盟公认的强者和能人;军事首领的权力受制于长老议事会;军事首领一旦年迈体衰,必须退出政坛,让位给优秀的年轻人,而自己只是作为普通的长老受到尊重。
军事民主制突出特点是:民主与制衡。民主是指公民大会选举产生长老议事会,长老议事会选举产生军事首领;制衡是指公民大会制约长老议事会,长老议事会制约军事首领,军事首领按盟约行使权力。
军事首领有前任对后任的推举权、考察权,但最终决定权在长老议事会。既然决定权在长老议事会,军事首领推举后任就需要与长老议事会达成共识,因此,长老议事会的意见相当重要。司马迁记载,“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
不仅如此,在其他重大问题决策上,长老议事会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尚书·尧典》载:帝尧说:“如今洪水泛滥,浩浩荡荡,危害四方。老百姓希望有人能出来治理,你们看谁能担此重任?”四岳说:“鲧可以担此重任。”帝尧说:“不行啊,他经常不依族约。”四岳说:“这完全是两回事,还是让他去试一试吧!”帝尧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只好同意让鲧去治水。



从总体看,《纪年》在某些方面的历史记载,比《史记》可信度高。这也难免,因为《史记》的成书时代较晚,虽然太史公秉笔直书的精神不下于古史官,但限于材料来源和个人价值偏好,追述先秦历史必会有失实之处。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思,如果是真,那么几乎揭开了“禅让”背后血淋淋的伤疤;如果是假,那又为何要造假?
一、不准与汲冢竹书
准确来说,不准(音否彪)才是历史上最有“贡献”的盗墓贼,也是我们所知古人盗古人墓的典范。
他来自公元3世纪的魏晋时期,是河南新乡卫辉市人。他盗的是位于河南汲县的魏襄王墓!
其实,在秦始皇焚书的举措之下,各国史籍已经基本无存。但这次不准的盗墓行为,却意外地发现了共计10车、凡书75篇、其言10万余言的竹简文书。 史称“汲冢竹书”!
二、竹书纪年
汲冢竹书,被晋武帝派人清点整理为《古本竹书纪年》,到了明代再次整理为《今本竹书纪年》传言其成书要比《史记》早200多年!
那么,它与司马迁的《史记》,究竟何者更为可信?我们从一个著名公案入手:那就是关于商王朝的存在时间,从盘庚迁殷至武王灭商。
《竹书纪年》记载为273年;《史记》中记载为773年;两者之间竟然相差500年!
所幸,由于有考古出土了甲骨文这种自证性质的“史料”存在,王国维先生最终研判出:《竹书纪年》是正确的,它纠正了《史记》中一个罕见的错误!
三、关于禅让
既然《竹书纪年》中商王朝的记载比《史记》更可信,那么其上记载的有关“禅让”的信息是否同样可信?
毕竟,它几乎冲击了儒家之根基道德体系: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放,流放)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是否“囚”、“放”这些血淋淋的字眼之后,才是历史上关于“禅让”制的真实面目?很多人都说,看到竹书纪年这段上古惊天阴谋之后,真的让人三观崩塌!
其实,细心之人会发现两点可疑之处:
1.这批竹书出自魏国魏襄王墓中
2.这批竹书曾被晋武帝派人整理
想想“三家分晋”,想想“司马代魏”,所以,曾经有人怀疑过有关《竹书纪年》里的所谓“毁三观”,实际上是代曹魏而立的西晋司马氏故意篡改成“血雨腥风”——目的是为了给自己逼迫曹魏「禅让」找合理理由,而利用《琐语》编造了各种杀来杀去的故事。
《竹书纪年》本身就是魏国与晋国的史官一起撰写的,如果他们两国的记载与天下共识有这么大的差异的话,那么,那时候肯定已经是大新闻,严重点,还会引发战争——魏晋两国会被尊《周礼》的国家联合围剿,一点都不夸张!
好了,阳Sir言尽于此,大家自由发挥,欢迎热烈讨论!

《竹书纪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夏朝到魏襄王这段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由春秋时期晋国的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的史官合作而成。从成书年限上他是要早于司马迁的《史记》,所以于研究先秦历史有着很高的价值。


但是在传统史学界,它被认为是一本“异书”,其中所记录的历史事件,几乎与《史记》内容背道而驰,完全颠覆了我们的历史观。


比如,《史记》中所推崇的尧舜禹禅让,在《竹书纪年》中却是舜囚禁尧,最后把尧杀死,夺取帝位。与此同时,舜大肆消灭尧的死党,将其称为四凶,其中就包括禹的父亲。


后来禹据夏地抗舜,最终击败舜,将其流放到苍梧,舜遂死在苍梧;还有据《史记》记载,商朝的伊尹囚禁太甲3年以后见太甲改过自新了便将国家还给了他,《竹书纪年》却说,伊尹放逐太甲以后自立为王,7年后太甲潜回杀掉了篡位的伊尹,并改立伊尹的儿子伊陟和伊奋继承伊家。


再比如《史记》中的商纣无道,西周取而代之。在《竹书纪年》中却是周文王被纣王拘押,不是因为崇侯虎进了谗言,而是周文王与纣王发生军事冲突,败而受俘,后来周武王乘纣王主力东征东夷,进而偷袭商都,进而灭亡商朝,建立西周。


以上种种记载,可以说是极具颠覆性了。而由于《史记》被史学家一直称为正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更是儒家思想的代表巨作,所以与之相悖的《竹书纪年》一直不太为人所知。


事实上,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竹书纪年》更加贴近人性,人类绝对是从野蛮走向文明,由血腥走向儒雅,所以在先秦时代,黑暗,血腥,刀光剑影之间的残酷斗争,你死我活的以命相博,才应该是主旋律。


当然,如果就此判断《竹书纪年》比《史记》更加真实,则有些武断,在没有挖到足够的史料作为证据以前直接从内容上推理是很难下结论的。



竹书纪年可以说是极度不可靠。因为挖出来的甲骨文证明,伊尹在商末仍然被祭祀着,怎么可能是篡位者。而各地原始社会的记录表明,禅让是极其普遍的。甚至竹书纪年都能搞错地名。韩非子认为这是魏国给自己篡晋找借口,于是乎搞历史发明,编古人的事迹。

很可信。本人非常喜欢这本书,文章写得精妙绝伦,故事跌宕起伏,很让人流连忘返。

我认为这里面的记载是真实可信的,因为作者是比较客观公正的,而且是从实际出发的。

并不是真实可信的,因为他并不是一部正史,有很多道听途说的成分,并且加入了很多的个人感情,所以这样的历史并不可信。


如何评价《竹书纪年》史学地位
《韩非子·说疑》中有一句话,“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韩非子是韩王的儿子,韩国也是灭智伯、分晋和五国相王三大事件的参与者,韩非子能说这些事做得不对吗?跟《竹书纪年》的口径一致才符合韩非子的身份。第二,这本书的结构跟史记不一样,是编年体,《史记》是记传体,...

《竹书纪年》前言
《竹书纪年》原共十三篇,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史事。周幽王以后用晋国纪年,三家分晋以后用魏国纪年,至魏襄王二十年(公元前二九九年)为止。所记与传统的记载颇多违异,但是有些记载却与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相符合。如《尚书·无逸》中提到商朝的“中宗”,《史记·...

《竹书纪年》的作者是谁 《竹书纪年》写了哪些内容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于西晋咸宁五年(279年),被汲郡(今河南汲县)人不准盗发战国时期魏襄王(或曰魏安釐王)的墓葬发现,亦称《汲冢纪年》、《古文纪年》(秦以前文字),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而且,《竹书纪年》与长沙马王堆汉初古墓所出...

《竹书纪年》与《史记》有哪些不同?《竹书纪年》的内容可信吗?
最后负责官员把史书纪录的部份整理好,并将之命名为《竹书纪年》。《竹书纪年》多记晋国与魏国之事,一般将此书看成是魏国的史书。 由于《史记》采用纪传体来记述事件,竹书纪年的出现,可以从另一角度审视史记内容,如“夏启杀伯益”、“太甲杀伊尹”、“文丁杀季历”、“共伯和干王位”,与史书有极大差异。又如《...

竹书纪年内容
这一记载与《尚书》的说法大相径庭,引发了学者们的质疑。尽管甲骨文显示商朝对伊尹的祭祀持续到末年,但这并未完全消除对《竹书纪年》真实性的疑问。《竹书纪年》的发现源于西晋时期的一次盗墓事件,一批竹简在河南省的魏王墓中出土。晋武帝命令荀勖、和峤等官员负责翻译这些与秦国小篆不同的文字,竹简...

《竹书纪年》可信度高吗?
古本《竹书纪年》可信度高。古本《竹书纪年》是战国魏之史官撰著的编年体史籍。至少,此书中,载录了不少重要的史料,甚至比《史记》记载的关于战国时期的史料应该更接近和详细。晋武帝司马炎咸宁五年,也就是公元279年,汲郡人不准盗挖战国魏王墓。有人说,这事儿是在280年,还有人说是281年,按照...

战国魏国史书《竹书纪年》都有哪些名字?
《竹书纪年》,战国时魏国史书。该书原无名题,后世以所记史事属于编年体,称为《纪年》,又以原书为竹简,也称为《竹书》,一般称为《竹书经年》,亦称《汲冢纪年》、《汲冢古文》或《汲冢书》。

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事件是假的?
假的历史事件很多,比如三国中的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孔明借东风、蒋干来盗书、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赵云七进七出、等,然而我们所继承和歌颂的“禅让制”,在《竹书纪年》中却被无情的揭露。《竹书纪年》的出现,使史学界大为震惊,究其原因,主要是《竹书纪年》所记载的史料和...

《竹书纪年》「附二」《存真》、《辑校》、《订补》等(4)
[二三]梁四公子,……一人姓□名杰,天齐人,……昭明太子曰:……杰出《竹书纪年》。《文昌杂录》卷六 案: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附录见收,《订补》据以补入‘无年世可系者’。所谓‘梁四公子’见《太平广记》卷八‘梁四公&...

《竹书纪年》记载了哪段时期的史事?
十二篇,原称《纪年》,后因其原本写于竹简而正式更名为《竹书纪年》,是一部著名的古史编年大事记,记载夏、商、西周、春秋晋国和战国时魏国史事,迄于魏襄王二十年(公元前二九九年)。其记载与《史记》等传统史书多有不同,因而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可更正《史记》的很多错误。而此书的发现还为...

喀喇沁旗15119036371: 求问,《竹书纪年》这本书记载的内容是比较真实的吗 -
钮晴蛤蚧: 这句话见于《竹书纪年》. 意思是说“在尧年老的时候,被舜囚禁起来,并且阻挠蒙蔽丹朱(丹朱是尧的儿子),使得(丹朱)不能见到尧.” 首先,《竹书纪年》这本书有许多内容值得怀疑,许多处记录与其他书的记录有出入;但也有正确的地方. 其次,就这件事而言,我们认为有很大的真实性.可以说明当时对权力争夺的激烈,尧禅让于舜,也许只是个政治谎言罢了.可能是舜控制了尧,且逼迫了尧的儿子丹朱.有个别学者曾写论文讨论过这句话的真实性.可以参考.

喀喇沁旗15119036371: 竹书纪年的记载,究竟可不可信 -
钮晴蛤蚧: 学界关于《竹书纪年》的相关论文一大堆,仅仅知网就有不少,《纪年》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是需要通过思想史、版本学、历史学、考古学等不同领域进行对话才能具体解决的.

喀喇沁旗15119036371: 怎么样的史料价值高? -
钮晴蛤蚧:[答案] 第一手的 年代越久远的 ———— 史料的价值 史料千差万别,种类很多,使用起来,价值并不一样.特别是有文字的史料,... 再如《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所以它记载战国史事是极可靠的.原书虽已亡佚,但在后人的书上,如《水经注》、...

喀喇沁旗15119036371: 在记载先秦历史的史书中,哪种史书的可信度比较高? -
钮晴蛤蚧: 1.《史记》2.《战国策》

喀喇沁旗15119036371: 我国最早有记载的地震是哪一次 -
钮晴蛤蚧: 历史上最早的地震载于《竹书纪年》之中,共记载了四次地震,其中最早的两次发生在公元前十七世纪的夏代末期,一次是夏"帝发七年(约公元前1831年),泰山震".另一次是夏"帝癸(帝癸就是帝发儿子桀)十年(约公元前1809年),...

喀喇沁旗15119036371: 姜太公多少岁遇上周文王 -
钮晴蛤蚧: 由三宗史料可以看到,在荀况、韩婴和司马迁的心目中,太公见文王时的年龄,都是七十二岁.尤其是荀况,虽为赵人,但曾三作“稷下领袖”,其言必定源自齐人或齐典.那么,这一“认定”,能和其它有关的典籍相容吗?我们说,可以的....

喀喇沁旗15119036371: 研究春秋战国的历史,纪年太成问题了.应该参考哪些书籍,竹书纪年真的比史记还可靠吗?
钮晴蛤蚧: 《古本竹书纪年》、《世本八种》、《春秋左氏传》、《国语》、《史记》、《战国策》、杨宽的《战国会要》和《战国史料编年辑证》、《晏子春秋》、《吕氏春秋》、《论语》、《孟子》、《韩非子》、《吴越春秋》等.

喀喇沁旗15119036371: 我国最早的有记载的地震发生于哪一朝? -
钮晴蛤蚧: 我国历史上有关地震的记载,最早见于今本《竹书纪年》.其中一处提到夏“帝发”“七年陟泰山震”,陟(音治)作登临解,就是说夏朝一个名叫“发”的帝王,在他即位的第七年(公元前1831年)登临山东泰山时,正好泰山发生了地震....

喀喇沁旗15119036371: 汉字是那些人发明的?(不是神话)
钮晴蛤蚧: 汉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大概已有6000年的历史了. 古人认为,汉字是仓颉创造... 《汲冢书》中的编年古史——魏国史书《竹书纪年》,关于商周史实很多记载与甲骨文...

喀喇沁旗15119036371: 有没有比《史记》早的,记载商朝历史的书 -
钮晴蛤蚧:[答案] 现存最好的就是《古本竹书纪年》的殷商部分,而且《竹书纪年》没有经过儒家修改,所以很多地方和《史记》不一样,但却比《史记》真实(如《纪年》载伊尹为太甲所杀,死后封地被裂为三).但该书是辑本,资料有限. 较好的版本是上海古籍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