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何仙姑是在哪里得道成仙的?

作者&投稿:潜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的人,就一定对“八仙”的说法不会陌生,所谓“八仙”是指汉钟离、张果老、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八位仙人,他们都是凡人出身,苦修积善才修练成仙。八仙之中有一位唯一的女性,就是何仙姑,她在八仙中好似万绿丛中仅有的一点红,因而也就格外地引人注目。

  何仙姑原名何琼,唐高宗开耀元年出生于零陵一户普通的庄户人家。当地人说,在何琼出世的那天,一团鲜艳祥瑞的紫气笼罩在何家茅屋的上方,一群仙鹤在紫气中上下飞舞,不一会儿,一只硕壮的梅花鹿驮着一个扎小辫、身系红肚兜的女童飞奔闯入何家,就在这时何母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婴。

  提起何琼的家乡零陵,可是一个山青水秀的风水宝地,据《史记》记载:“舜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先圣舜帝就葬在零陵的九巍山。零陵城正位于潇、湘二水汇合的地方,北望南岳衡山,南依巍巍五岭,是楚粤之门户。零陵郡西有一座云母山,山上盛产五色云母石,云母石是古代服食求仙的上药;一条清澈婉蜒的小溪由山上奔流而下,称为云母溪,何琼家就在秀美的云母溪畔。

  喝云母水长大的何琼,出落得美丽灵秀,她自小就喜欢一人在云母溪边嬉戏漫游。十四岁那年,她在云母溪畔遇见了一位白发苍苍的长胡子老翁,老翁向她询问了一些当地山水的情况,何琼都伶俐地一一作答,老翁非常高兴,从自己的背囊里取出一枚鲜灵灵的蟠桃送给何琼,何琼接过,谢了谢老翁,然后三下五除二地把蟠桃吃下了肚,老翁看着她吃完,满脸笑容地点点头,转身就不见了。回家后,何琼一连几天都不感饥饿,因而也就不想吃东西,精神却比以往更旺盛,一个月之后,何琼又在云母溪边遇菱到了那位老翁,这次老翁把她带到云母山上,教她如何采集云母以及怎样服食云母。何琼按照他的话,每天到云母山上采食云母,渐渐感觉到自己身轻如燕,往来山顶,行走如飞。此外,她还能辨识和采摘山中的各种仙草灵药,为附近的百姓治疗各种疾病,且能预测人事,因此周围的人都称她是“何仙姑。”

  何琼得道成仙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最后竟传到京城皇官武则天耳中。

  当时武则天是唐高宗的皇后,却把持着朝庭实权。武则天自小受母亲的影响信仰佛教,及至作了皇后,她又极力在宫内和全国上下推崇佛教,想以此压倒李唐王朝所尊奉的道教势头,并利用某些佛经作为她篡位称帝的理论根据。佛教“法相宗”宣扬“二空”,就是说要把自我与万物都看成是空泛虚无的,这样才能达到宇宙万物与我合而为一的高渺境界;通俗他说,就是用心感悟,作到物我两忘,那么就能白昼飞升、腾云驾雾、长生不老了。武则天对这一点十分信服,当她听说零陵地方出了一个何仙姑,能够不食人间烟火,自由往来于山岳之巅,感到十分有兴趣,特地派人前往探视,并赐予何仙姑一袭朝霞服。何仙姑接受了朝霞服,兴致勃勃地穿戴起来,周围的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瞻,只见何仙姑身上霞光万道,煜煜夺目,好象神仙下凡;乡亲们见状大惊,不由自主地齐齐跪倒在地,朝何仙姑顶礼膜拜。何仙姑心中颇感自得,然而她母亲却大感恐慌,心想:“这样的女儿,谁家还敢娶她呀!”

  果然不出何母所料,何仙姑十八岁时,她母亲急急地请媒人为她择婿,虽然何仙姑出落得鲜花一样漂亮,但因本事太大,竟没有谁家敢娶。何母忧心忡忡,何仙姑自己却若无其事,整天里出于山野乡村,忙着给人采药治病,过得十分充实。

  一天,何仙姑进入云母山密林深处采药,遇到两位神奇的人,他们中有一个瘸腿的老汉,手拄铁拐,身背硕大的酒葫芦,衣着褴楼,形似乞丐;另一个着一身整洁的蓝布衫,手持药锄,肩背药筐,神态甚是俊逸。这两人在何仙姑前面不远的地方,一搭一唱,口中念念有词,不一会儿,竟腾空而去,倏忽不见踪影,这两人乃是八仙中的铁拐李和蓝采和。何仙姑留意着他们的样子,念叨着偷学的口诀,想居然也能够象他们一样,凌风驾云,飞越山谷。从此后,她常常一人悄悄来到深山中修练,身法愈来愈熟练,也越来越能飞得远。她利用这种功夫时常飞到遥远的大山中,朝去暮回,带回一些奇异的山果给家人品尝,家人吃了觉得香甜可口、精神倍增,但终究不知是何种果实。

  见她每日早出晚归,何母心生疑虑,盘问她到何处去干何事了,何仙姑拗不过母亲,就说每日往名山仙境与仙佛谈论佛道去了。渐渐地,何仙姑通晓佛道的消息又传开了,武则天听说后,派使者前往零陵,备妥銮舆,召请何仙姑前往东都洛阳论佛道。众官员与何仙姑一同跋山涉水来到洛阳城外,在等船渡洛水时,众人突然不见了何仙姑的踪影,使臣大起恐慌,连忙命人四处寻找,却没找到一点蛛丝马迹。众人吓得坐在洛河边发呆,薄暮时分,何仙姑翩然凌空而降,不急不忙地告诉使者:“我已前往禁宫见过了天后,你们可以回朝复命了。”

  使臣将信将疑地回到洛阳宫中,一打听,果然何仙姑当天来拜见过武后,并和她在宫中作了半日长谈,使臣们为之惊讶不已。

  据说何仙姑在宫中与武后大谈长生不老之术,她劝说武后,要长寿首先要做到寡欲,摒绝声色,看破名利;其次则要多行善事,须扼制酷刑,严禁诬枉,施行仁政,修德积福。同时她还论及治国安邦之道,务必要亲贤臣远小人,万万不可以以异姓人为皇嗣。她所言及的内容,竟是对武后十分有针对性的。

  武后是个聪明人,何仙姑一番入情入理的话,她听在心里后,也渐渐地付诸行动,不久,来俊臣等一班酷吏受法一遭诛;接着重用贤臣狄仁杰:至于皇嗣一事,武后本想立侄几武承嗣为太子,在狄仁杰的忠谏下,她遵循了问仙姑的告诫放弃了立异姓的初衷。至于清心寡欲、摒绝场色、看破名利等项,已经沉溺于情欲和权欲之中的武则天却始终无法做到,所谓到了迷途难返的地步。

  武则天为了酬谢何仙姑的一番美意,特下令零陵地方官吏在零陵城南的风凰台,建造了一座雄伟的会仙馆,作为何仙姑讲道弘法之处。何仙姑在讲道之余,常坐在馆前的石阶上,剥食一种圆形的仙果,并随手将果核四下抛去,后来,会仙馆的四周长出一株株荔枝树,这些树上结出的荔枝竟都是翠绿的青皮荔枝,人们称为“凤凰台上,荔枝挂绿”。

  何仙姑还题了一首“凤凰台”的诗:

  凤凰云母似天花,炼作芙蓉白云芽;

  笑煞狂徒无主张,更从何处觅丹砂。

  这首诗表面是写凤凰台,实际上诗里晴藏着服食求道的真谛服食云母的方法。人们从何仙姑服食修炼的特点,说她是道教信徒;也有人根据她讲道说法的思想内容,把她归于佛教弟子,实际上,何仙姑可以说亦道亦佛,又非道非佛的人物。本身已臻天人合一的境界·凡间的佛道岂能框定她!

  一天,何仙姑突然灵感顿至,写下了一道“题麻姑峰”的诗:

  麻姑笑我恋尘嚣,一隔仙凡道路遥;

  飞去沧州弄明月,倒骑黄鹤听吹箫。

  这首充满仙韵的诗似乎暗含着某种预兆。果然,唐中宗景龙元年的某一天,二十六岁的何仙姑坐在凤凰台上,仰望着苍远的天空出神,忽然看见铁拐李站在远处的云端、舞动着他的铁拐,似乎是在招呼她。不知不觉中,何仙姑的身体象彩凤一般冉冉升起,凌空而上,追随着铁拐李而去。她脚上的一只珠鞋这时掉落在地上,第二天,珠鞋坠落的地方忽然出现一口水井,井水清澈甘甜,阵阵异香扑鼻,四周井栏,形状恰似一只弓鞋的模样,当地的人们在井旁建了一座何仙姑庙,日日香火鼎盛,因为那水井里的水,不但清凉解渴,而且能治愈各种滴疾,因而为远近人们津津乐道。

  何仙姑白日飞升,得道成仙,从而成为八仙中唯一的红粉,形成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局面。成仙后的何仙姑念念不忘人间的疾苦,经常在南方一带行云布雨、消除疫灾、解救苦难,凡是善良人需要她帮助,只需默默向天空祈祷,她就能象“及时雨”一样赶到,给予人们以神奇的力量。

  唐玄宗天宝九年,距离何仙姑成仙已经三十多年了,一天大雨过后,碧空如洗,零陵地方的人们都看到一朵五彩祥云悠然飘过,何仙姑身着朝霞服站立云端,正当人们跪地膜拜之际,一束黄绫由空中飘落到凤凰台上,上面写着这样的诗句:

  云母溪畔胜天台,千树万树桃花开;

  玉箫吹过黄龙洞,勿引长度跨鹤来。

  寄语张家与李家,体将尘事闹闲情;

  蓬莱弱水今清浅,满地花荫护月明。

  已趁神仙入紫薇,水乡回首尚迟迟;

  千年留取井边履,说与草堂仙子知。

  诗中有对故乡风物的眷恋,也有对乡人的殷殷叮咛,更有对神仙生涯幽寂情怀的剖白,劝导凡人要珍惜自己的生活。真是“人人都说神仙好,谁知神仙有烦恼,劝君惜取凡人时,莫待时光空自消!”




何穗为什么会得到“何仙姑”这个美称呢?
因为何穗在时尚圈的地位一直都很高,而且已经走过很多届的维多利亚的秘密大秀,并且每次都很博人眼球,使人震惊。很多人都觉得她非常漂亮,大眼睛高鼻梁皮肤白皙。而且每次走秀时穿的衣服都很漂亮、潮流,宛如仙女下凡,所以“何仙姑”的外号就由此诞生了。

仙姑岛地址在哪里?
晒布岩是一块巨大的岩石,传说中是何仙姑晒布的地方,因此得名。仙人瀑则是一道壮观的瀑布,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得桃石则是一块形似桃子的石头,传说中是何仙姑得道后留下的宝物。而仙人脚印则是一块形似脚印的石头,传说中是何仙姑得道升天前留下的足迹。在仙姑岛上漫步,...

醉八仙 是指得是哪些啊?
八仙之五 何仙姑 何仙姑,其身世有多种说法。浙江,安徽,福建等地皆有本地之何仙姑。然多传说为何氏女,途遇仙人,赐仙桃或仙枣食之,成仙,不知饥饿。能预知祸福,善轻身飞行。一说乃吕洞宾弟子。八仙之六 蓝采和 蓝采和,唐开元天宝时人。夏服絮衫,冬卧冰雪,常于长安市唱踏踏歌,歌词多...

牡丹仙子和吕洞宾是什么关系,何仙姑和吕洞宾又是什么关系?
吕洞宾是何仙姑的师傅。而牡丹仙子和吕洞宾相爱。白牡丹是新加坡电视剧《东游记》中的人物。因违犯天规而被贬下凡的牡丹仙子的转世,花锦楼的姑娘,后遇到有意前来帮她修行的吕洞宾,在一番纠缠中再次爱上他,并想尽办法陪在吕洞宾身边,但最终在黎民苍生面前选择了放手。何仙姑,本名何秀姑,唐武则天...

仙姑是什么神位
仙姑是民间传说中八仙之一,也叫何仙姑。仙姑可以泛指对女神仙的尊称,像何仙姑,他就是八仙之一,也可以算做上仙。何仙姑事迹 故事还得从唐代晚期说起,众所周知的何仙姑是唐朝武则天时的湖南永州零陵一个小镇的卖饼店老板何泰之女,乳名何琼。13岁时便出脱得像西施一样美丽,像文姬一样聪明,真正的...

中国神话中的八仙都是谁?
4. 吕洞宾 吕洞宾,道教主流全真派祖师。他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现在山西运城市芮城有元代丘处机奉皇帝御旨兴建的永乐宫,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名大纯阳万寿宫。5. 何仙姑 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她以巧降及时雨而著称。在歙南覆船山,十道...

八仙过海里面的人叫什么名字?
4、荷花,代表何仙姑 何仙姑——八仙之一,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巧降及时雨。歙南覆船山,十道石门内,有座何仙姑庙,传承千年,坐落在倒挂荷花的龙穴里面,因为她在这个荷花形里面羽化登仙的,隐喻二层意思:一,倒挂,迎合覆船山的妙意,是佛光覆盖,普照的意思,二,荷花,佛的莲花座,佛生于莲,佛的...

鬼八仙是谁?
后在酒楼,闻空中有笙箫之音,忽然升空而去,当代华轩居士据《道论诠绎》记载,于北宋时期聚仙会时应铁拐李之邀在著名仙苑石笋山列入八仙。8、何仙姑 何仙姑——八仙之一,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巧降及时雨。歙南 覆船山,十道石门内,有座何仙姑庙,传承千年,坐落在倒挂荷花的龙穴里面,因为她在这个...

2022-05-27【民间传说】仙人韩湘子
可叹韩愈仙缘应在,终成大道!韩湘子度何仙姑 韩湘子,别名清夫,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也是八仙之一。说到八仙,与韩湘子最为藕断丝连的便是何仙姑了。何仙姑本一个普通的女子叫何琼,很喜欢荷花。到现在,凡是有何仙姑的画像就能看见一身着飘飘白衣,手持荷花的女子,那,便是何仙姑了。 传说,何琼一天去山上采药碰到修...

历史上的“八仙”就是八个神仙么?他们是凡人成仙得道么?
八仙,就是道教供奉的并且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八名得道仙真,指的是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李铁拐、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和曹国舅等八人。道教的八仙之说,约起于宋元时期。元代马致远《岳阳楼》、范子安《竹叶船》和谷子敬《城南柳》等杂剧都有八仙,与今世所传的八仙大同小异。明代中叶,吴元泰《...

同心县15095502664: 作为八仙中唯一的女性,何仙姑是怎么成仙的呢?是否有些儿戏呢? -
良宗苏顺: 根据明代陈梿的《罗浮志》以及《历代神仙通鉴》等书的记载, 何仙姑在其十三岁上山采茶的时候,偶遇了一个道士,得到了一个仙桃,吃了之后从此不饥不饿,经常帮助当地百姓. 第二种说法是在她十四岁的时候,遇到了云游到此的吕洞宾,吃了一些吕洞宾所赠予的云母,从此她便能够洞知人间祸福. 但是这些都只是民间传说而已.

同心县15095502664: 何仙姑是哪里的? -
良宗苏顺: 增城小楼

同心县15095502664: 何仙姑是如何成仙的?
良宗苏顺: 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女仙,关于她的传说多而广.何仙姑原名何秀姑,生 于唐朝武则天时.传说她出生时紫云绕室,头顶有六道毫光,闪闪发亮.她从小 就智慧敏捷,聪明过人,与众不同.十五岁时,梦见神人教她食云母粉,于是轻身 如飞常往来山顶,每天早上外出,晚上采山果来孝敬母亲.后来她又习辟谷之 术,言语异常,武则天听说后,派遣使者召请,中途却不知去向.又说她于唐中宗 时八月初八日飞升.另有一说,何仙姑十三岁时人山,遇仙人吕洞宾,赐她一桃, 食后不饥不饿,并能预知祸福之事,颇为灵验.村中人奉她为神明,专门建楼供 她居住,后吕洞宾度化她成仙.

同心县15095502664: 历史上真有何仙姑其人吗 -
良宗苏顺: 有书记载,八仙之一的何仙姑,确有其人.但其来历版本很多,一说她生在广东,幼年遇异人吃桃入道,后被家人逼婚投井成仙;一说她来自福建武平县,经常向贫苦者施药施医,一直活到149岁才辞世,是该县最长寿之人. 何仙姑的身世已难...

同心县15095502664: “八仙”中有很多汉唐历史人物,这些人是如何成为神仙的? -
良宗苏顺: 对于“八仙”,可能大家都不陌生.“八仙”是指历史上得道成仙的八个人,分别是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他们到底是如何成仙的呢? 铁拐李,本名李玄,隋朝人,据说其遇到太上老君而得道....

同心县15095502664: 八仙过海中的八仙都有什么来历啊 -
良宗苏顺: 八仙除了“八仙过海”的故事,还各有一套自身得道的故事,也都非常有名,流传得非常广泛.汉钟离,原复姓钟离,名权,燕台人,字寂道,号和谷子,又号正阳子.全真道派尊其为“正阳祖师”,“北五祖”之一.初生时,异光数丈,状若...

同心县15095502664: 八仙各自是如何成仙的
良宗苏顺: 八仙之一 -吕洞宾 道教八仙之一.名岩,字洞宾,自号「纯阳子」.唐京兆府(今陕西省长安县)人.曾以进士授县令.他的母亲要生他的时候,屋里异香扑鼻,空中仙乐...

同心县15095502664: 八仙的成仙顺序是什么? -
良宗苏顺: 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众说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何晓云)、吕洞宾、韩湘...

同心县15095502664: 八仙之一的蓝采和,他是怎么修炼成仙的? -
良宗苏顺: 蓝采和是汉族民间及道教传说中的八仙之一,他在八仙中排第六位.他是唐朝人,在今安徽省凤阳县临淮关镇得道成仙.陆游在《南唐书》中说他是唐末逸士.元代杂剧《蓝采和》说他姓许名坚.蓝采和是他的乐名.他常穿破蓝衫,一脚穿靴,一脚跣露,手持大拍板,行乞闹市,乘醉而歌,周游天下.后在酒楼,闻空中有笙箫之音,忽然升空而去,相传于北宋时期聚仙会时应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列入八仙. 蓝采和最痴心的是寻道访仙.他经常独自一人到深山幽谷去寻访高人,饿了就随手采来身边的野果充饥,渴了就喝山间的溪水清泉.就这样,他即使在山中生活漫长的时间,也能怡然自得.其实也因为他这样游山求道,他后来就遇到了汉钟离.于是就有了汉钟离度脱蓝采和的故事.

同心县15095502664: “增城挂绿”为什么叫“挂绿”?
良宗苏顺: 增城人民对挂绿荔枝有着深厚的感情.很久以来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传说:相传八仙中的何仙姑是增城小楼桂村人.何仙姑15岁时得仙人点化,食凤凰山云母片学会飞身法术.18岁时因父母将她许婚别人,何仙姑不同意,在婚礼前夕乘人不觉,飞身至罗浮山得道成仙.后因不忘家乡令人陶醉的荔枝佳果,常常回乡漫步荔枝园中.一天,何仙姑留恋西园荔枝美景,坐在树枝上编织腰带,离开时把一条绿色丝线遗留树上,绿丝飘绕在荔枝果上,于是荔枝果上都有一道绿线,人们就给它取名“挂绿” 挂绿是增城市最名贵的荔枝品种,因果身中间有一道绿痕而得名.清代乾隆、嘉庆之后,挂绿已名扬中外,但因产量稀少而价值奇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