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没有秦直道!?

作者&投稿:用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上有没有秦直道~

有。。。。。。

秦直道的故事这是中国第一位皇帝留下的路。2000多年过去了,当年30多米宽的大道只剩下依稀可辨的小路,昔日的辉煌掩映在荒草丛下。幸运的是,还有一群执著的人关注着这条与长城相呼应的700多公里长的“直道”。在他们的努力下,沉睡了几千年的古道正在醒来。荒草下的奇迹“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的秦王嬴政为我们留下了这一世界奇迹。有人说,秦直道是矛,长城是盾,兵马俑是兵,灵渠是运输给养的血脉,秦驰道是帝国统一的勋章,阿房宫是士兵守卫的宫殿,它们六者是血肉相连密不可分的整体,形成了一个强大王朝的象征。即便是今天,纵然秦直道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袭,我们仍能感受到它的气势磅礴。据《史记》等文献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快速反击和抵御北方匈奴族的侵扰,于公元前212年至210年,命大将蒙恬率师督军,役使30万军工,一面镇守边关,一面修筑军事要道。仅仅两年半的时间,一个可与长城、兵马俑相媲美的世界奇迹就诞生了。秦直道作为人类筑路史上最为神奇的文明古道,历史上对其的记载和研究却寥寥。最早的记录见于《史记》,司马迁在《秦始皇本纪》里说:“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在《蒙恬列传》中则说:“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道未就。”此外,便很难找出更为详细的记载。1975年,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写有《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一文,为秦直道研究开拓了新领域。1987年,陕西省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组织省、地、县三级史志工作者,经历2个地市、6个县,行程1300多公里对秦直道遗迹进行了全面考察。沉睡中醒来秦直道纵穿陕北黄土高原,沿海拔1600多米的子午岭东侧北上,然后向东北延伸,通往内蒙古包头市。其道历经2000年风雨,大部分路面仍保存完好。在鄂尔多斯秦直道遗址上,有一块刻着“天下第一路”字样的巨石。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文化局局长张光耀说,“我翻阅了很多资料,众多研究秦直道的历史学家,都不约而同地同意这个观点:‘秦直道’在中国古代史上是无与伦比的,可以说是‘最早的高速公路’。这条路不管是宽度、长度还是直度,都是古代其他道路遗址所不能比拟的。另外,其主干道可同时并排行驶12辆大卡车。它最宽处的路面,可作现代中型飞机的起降跑道。”在鄂尔多斯,张光耀很出名。至今这里还流传着“一讲秦直道,想起张光耀”的说法。作为东胜区文化局局长,在张光耀2000年走马上任的第一天,前任局长就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据专家的考证,东胜境内城梁段遗址是秦直道全程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处。从此,张光耀的名字就和“秦直道”这三个字绑在了一起。秦直道在东胜境内有30多公里,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未,东胜区就已启动对秦直道的保护工作。保护之初就将东胜境内城梁段秦直道遗址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东胜区政府重新划定了保护区范围,设立了专门的保护机构。进入2005年,东胜区对秦直道保护、开发、利用的步伐明显加快:兴建我国第一个以秦直道文化为内涵的历史博物馆——秦直道博物馆,出版了论文集《秦直道探索与研究》,拍摄了大型电视连续剧《秦直道》,编制了《秦直道遗址(东胜区段)文物保护规划》和《秦直道文化产业基地规划》,启动了秦直道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工作。2006年5月25日,秦直道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被确定为中国100处大遗址项目其中之一,和长城放在一起列为“十一五”的重点文物保护项目。这对于研究秦直道,关注秦直道的张光耀们实在是一个好消息。

  大道朝天秦直道

  〔画外音〕秦长城和秦直道构成了大秦帝国的丁字形防御体系,如果将秦长城比喻为盾牌,那么秦直道就是一把利剑,对维护国家安全、促进民族交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这条古道的许多路段仍然基本保存完好,这不能不说是世界公路工程史上的一个奇迹。

  〔子午岭•芦邑庄〕
  记者:老乡,你们这个地方属于哪里管?
  老乡:甘肃陕西两交界。
  记者:你知道秦直道不?古代的道路?
  老乡:上头那路,人叫秦皇道。那壕里梢林都长满了。人家说那是秦始皇从那梁上上去走过的路。
  记者:秦始皇从那个梁上走过啊!

  〔画外音〕经老乡指点我们才知道,这条林间便道便是当年的秦直道。子午岭山边是陕甘两省的分界线。我们采访的车轮左边压的是甘肃的地界,右边压的是陕西的地界。

  护林人 杨青战:这个台地名叫吊庄子,据说是过去的烽火台,是过去通信用的。发现有敌情一点火。顺着子午岭再走上二十来里路,有个地方叫兴隆关,也叫沮源关。

  〔画外音〕兴隆关是秦直道上一个备受注目的地方,因为从兴隆关往北,学界对秦直道走向有不同的观点。

  延安市文物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姬乃军:关于秦直道的分歧点就在黄陵县的兴隆关开始的。陕西的文物工作者认为,秦直道是沿着蚰蜒岭向东北方向延伸的。甘肃的文物工作者认为秦直道从兴隆关开始,然后沿着子午岭主脉向北方方向延伸的。

  〔画外音〕秦直道是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令大将蒙恬用了两年多的时间监修的一条由阴山下的九原咸阳军事专用线,直到明代仍是一条通途,对维护国家安全,促进民族交流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文字记载十分有限,就连治学严谨的太史公亲自走过一遍后,在《史记》中也只有“堑山堙谷,直通之”的记载,这就为后人留下了谜团和争议。延安市的文物工作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历时两年经过艰苦的论证,以古道遗迹、工程遗痕和出土文物为根据,为秦直道堑山堙谷,纵贯黄陵、富县、志丹、安塞五县找到了科学的证据,并得到省上的认可。

  沿着文物工作者的足迹,我们摄制组一路走去。为工程的浩大而自豪,更为我们的采访车还能在两千多年前修筑的道路上奔驰而折服。大道朝天,记录历史,昭示后人。它是丰碑,是镜鉴,更是无言的激励。

  字幕:《汉书》:“道广五十丈,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画外音〕《汉书》记载:秦直道“广五十丈,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在富县的坡根底村,未经一镢一锨的修补,我们的采访车沿着秦直道的足迹一直开上了山梁,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恐怕谁也不会相信,这条古道竟会保存的如此完好。两千多年了,路面上还是只长草不长树,平坦如初,宽足可以容六辆大卡车并行。路边古木森森,路标一般向世人昭示着它的历史,就连我们这些生手也忍不住要来过一把车瘾。山巅上劈开的垭口天门般洞开,完全能想象当年秦军战马铁骑自天而降一般的雄风!尽管今日在这千年古道上漫步的只是一群黄牛,但在我们的镜头中它们也颇有几分威武!

  姬乃军:秦直道在历史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比如说著名的昭君出塞,它实际上就是沿着秦直道从咸阳宫一直走向塞外的。比如说汉武帝北伐匈奴,也是沿着秦直道走向塞外的。再比如说唐太宗北征突厥,也是沿着秦直道走的。

  〔画外音〕矗立在309国道边的这座土丘,不仅观看着现代化的车辆的风驰电掣,更见证着中华民族交通的变迁。它是秦直道跨越洛河的桥墩的遗址,当地人称圣马桥。

  文物工作者:咱们现在看到的是秦直道通过洛河的桥墩,看这个夯土层的厚度,最薄的也有八、九厘米,厚一点的在十四五厘米。而且这个夯土层,一层一层的,很明显的人工堆起来的一直上去。你看这个沙土和土石不一样,土质不迭压在一起。

  记者:我们前面看到的这一块,就是秦直道上典型的堙沟填平的那一部分,下面这个夯土层一样大家还可以看到。
  记者:这一层十九厘米,这一层九厘米。上面厚了,底下浅,说明这一块原来整个都填起来的。填起来和上面的路连在一起。经过两千多年,经水冲刷现在成了深沟了。

  〔画外音〕山坡上当年凿开的石崖象刀劈一般齐整,摸着那一道道明显的凿痕,似乎还能听到当年的铿锵之声。

  记者:你看,这是打一下,停一下,这说明过去的錾子比较大。

  〔画外音〕秦直道出了这个垭口(安塞县鸦行山垭口),就进入了榆林境内,当地百姓把这座山叫高台山,传说北巡的秦始皇当年就是站在这里北望阴山的。尽管秦直道还未完全竣工,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就暴崩沙丘,秦直道成运送他灵柩的末路,但这丝毫无损他这千古一帝的英名。尽管监修秦直道的大将蒙恬也被篡位的胡亥蒙冤刺死,但他的名字和秦直道一样永留史册。

  气若长虹的秦直道是秦朝都城咸阳与边城九原南北两地的直接连通,它的主要功能是服务于北面边城的军事供给。所以沿途就必须有为将士和战马补给营养的驿站和行宫,在民间现在还有“五里一墩,十里一站,百里一个行宫”的说法,现在尽管我们再也无法领略“古堡落日,亭帐遥望”的景象,但文物工作者还是从那些掩埋在黄土里的残砖断瓦中找到了有力的证据。与甘泉县方家河秦直道桥墩遗址一河相隔的是安家河村,这里的村民在修地建房时挖出了大量的板瓦和筒瓦残片。

  村民:瓦有槽子的,有这么长,还有这种圆的嘛!圆的就是花花的。

  〔画外音〕村民们笑着说,我们的鸡圈猪圈用的都是秦砖汉瓦。

  记者:这是秦代的。这个是绳纹,上面又有一层抺。这是汉代的东西,秦代的它里面是网格。中间大乳钉,边上小乳钉。这是汉代的东西。

  〔画外音〕1990年,文物工作者在安塞县化子坪乡红花园村东秦直道的路基旁,发现了一处秦古行宫遗址。地表上的建筑物虽然早已荡然无存,但台基上的夯土层却十分明显。散落的绳纹铜瓦、板瓦、回纹瓦当也随处可见。有一些瓦片上还留着难解其意的神秘的文字符号。

  文物工作者:现在这个文字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今天来看这个像个“日”字,这个像个“月”字。

  〔画外音〕更令人惊喜的是,在台基东北角的边缘处还发现了当年的排水设施。

  文物工作者:这是双层的,一个套一个。你看,这是秦时的泥。这点泥值钱呢。你看上面全是绳纹,而且是一节套一节的。,右边这个管道的内径是26厘米,左边管道的内径是25厘米。一节管道的长,咱大体量一下,在65厘米左右。在咱们延安同时发现双排水管道,而且间距这么近的,这是头一次发现。

  〔画外音〕与红花园相距百里的志丹县任窑子村,也有一处古行宫遗址,这恰是车马一天的行程。现在一些老乡就直接将窑洞挖在了那坚实的夯土层中。

  文物工作者:(夯土层)可明显哩!很硬,一层一层的。还有什么地方有这样的?那面畔上有没有?
  老乡:有哩!那面巷子里可多哩!
  文物工作者:这个楞下面就是秦直道。这是典型的秦代高台建筑。它先建一个平台,然后在平台上再建大的建筑。从现在地表上的遗物来看,当时的建筑规模是比较大的。你看这个铺地方砖,回纹方砖,包括这种筒瓦,还有捡到的瓦当,这是典型的秦代器物。边上是卷去纹,中间是网格纹。你像关中的咸阳宫,出土了大量这样的东西。在这个地方出土的东西和咸阳宫一样,那证明肯定是秦代的东西。

  〔乡村小学校〕
  记者问小学生:秦直道你们知道不?秦始皇你们知道不?

  〔画外音〕村学校不太明亮的教室里坐着十八位天真的孩子,他们不知道秦始皇,更不知秦直道。旁边的乡干部见状,马上补上了这一课。

  乡干部:同学们,咱们住的这个村子,旁边有一条秦直道。秦直道是秦始皇派他的一员大将修的。据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但是还有的地方比较完整,这是我们应该掌握和了解的。

  〔画外音〕放学了,跑在日常上学放学常走的这条大路上,孩子们的心里仿佛又开了一扇亮窗。他们的脚步和历史连接,他们的笑声和未来连接,

  视频在线观看:
  #


秦朝时就有高速公路了,你知道吗?清朝时的高速公路有着怎样的重要作用...
说到高速公路,现代人并不陌生,但实际上秦朝时便已经有了高速公路,它便是秦直道。秦直道是由秦始皇于公元前212年命令蒙恬所监修的一条军事要道,它以咸阳为中心并拥有8个部分并穿越了鄂尔多斯草原历经了14个县。全程800多公里,途经甘肃、陕西和内蒙。在宽度上,秦直道平均宽达20余米,最高宽可达6...

秦始皇修筑的秦直道,为何过了2000年都不长草?
人们都以为世界上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是德国先修建的时候,其实早在公元前212年的时候,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就已经开始了秦直道的修建。秦始皇画像 比之其他功绩,秦直道这一项工程,知道它的人们可谓是少之又少,虽说没有历史能够确切证明秦直道修建完成的时间,但是这条公路在修建完成以后,甚至在清朝...

历史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竟然是秦始皇修建的,他为什么这么做?_百度...
中国历史上第一条高速公路便是秦直道,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扫六合,刚刚结束了战国的纷争,始皇帝急需巩固自己的皇位,而统一度量衡,文字等都是其必要手段。修建秦直道对秦帝国也是必须要做的。匈奴经常进犯,为了抵御匈奴,修建秦直道是迫在眉睫的。在《史记 》中也秦直道有记载,“秦直道”...

秦始皇修建的马路,为什么几千年不长草呢?
在发挥作用的近两千年时间里,秦直道上确实没有任何植物。但在它被遗弃的几百年里,路面上逐渐布满了一层黄土、落叶等,形成了新的土层。这层土壤可以生长植被,所以秦直道才会逐渐有植被生长。然而,当树木的根系到达秦直道原有土层时,由于土壤过于坚实,成熟土壤又缺乏养分和水分,无法继续扎根,因此...

秦朝的“直道”指
秦二世即位后继续兴建秦直道,但史料并未记载秦直道的建成时间,同时也没有记载秦直道的具体路线。秦朝灭亡后,秦直道至隋唐时期依然继续提供交通服务,有观点认为昭君出塞时所走的路线即为秦直道。清朝年间,秦直道逐渐荒废,失去了作为交通干道的作用。2、现存遗迹:(1)内蒙古段:现存的秦直道中...

秦始皇修的“高速公路”,为何千年间寸草不生?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与秦直道所在的地理位置有关了,秦直道是在陕西、甘肃和内蒙古的交界处,我们知道这三个地方都是属于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地方,常年风沙,这就使得植物生长所以需要的水分严重缺失,导致植物难以生长。这三个因素加起来,就导致秦直道寸草不生,但是秦始皇那时候就能修出这样的道路,我们不...

秦朝的“直道”和“驰道”有什么区别
1、位置不同 秦驰道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而秦直道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和陕西省境内。2、用途不同 秦驰道主要用交通,方便皇帝出巡,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正式的“国道”。而秦直道用途主要是军事作用,可以作为运兵通道。3、数量不同 驰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

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全长近800里,自秦始皇修建到现在仍在用...
我国历史上,有“世界第一条高速公路”之称的,现在仍在用的是道路是秦朝时期开辟的秦直道。嬴政,生于公元前259年,十三岁继位,二十二岁时亲临朝政,在国家内部,先后除掉了权势熏天的吕不韦等人,在国外,派遣军队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先后灭掉韩赵魏等东方六国。从此一统江湖,在他三十九岁的时候...

要想富先修路,秦始皇修了哪条高速公路?
公元前212,他拟旨,命得力干将蒙恬修筑交通要道。这条要道在当时被取名为“秦直道”。由于年代久远,尽管历史上的史书中多次提及这条道路,但是并未进行过详细描述。记载最详细的要数西汉的史学家司马迁了,不过他也仅仅是记载了它的南北起点。这条南北贯通的道路记述如此笼统,让人心生遗憾。

秦朝的直道和驰道有何区别?
1、位置不同 秦驰道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而秦直道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和陕西省境内。2、用途不同 秦驰道主要用交通,方便皇帝出巡,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正式的“国道”。而秦直道用途主要是军事作用,可以作为运兵通道。3、数量不同 驰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

三元区13025843438: 我想知道古代有公路吗? -
捷饱卡维: 古代有公路,当然不称呼为公路.自秦始皇一统天下以后,始皇帝建立了全国性道路,秦驰道,这就是古代的高速公路.后来历朝历代以此为标准,修桥铺路,称为官道.

三元区13025843438: 秦始皇修路现在还有吗 -
捷饱卡维: 秦直道,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至公元前210年命蒙恬监修的一条重要军事要道.秦直道南起京都咸阳军事要地云阳林光宫(今淳化县凉武帝村,武帝乘凉之意),北至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孟家湾村),穿越14个县,800多公里.路面最...

三元区13025843438: 世界上第一条公路诞生地是哪里?
捷饱卡维: 世界上第一条公路秦始皇修的 专家们认为,秦直道是两千多年前的军用高速公路,堪称世界公路的鼻祖.秦直道始建于公元前212年,南起秦都附近云阳县(今陕西淳化县北),北抵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全长700多公里.这条古董道蕴涵着古代劳动人民的坚强意志和聪明智慧,是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碰撞的见证、联系的纽带,也是先人留给我们后代的具有独特内涵的历史文化遗产.历史上,秦直道贯通中原和北方,加强中原与北疆边陲之间的联系,巩固了国家边境.同时,作为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秦直道加强了南北商贾贸易和文化交流,推动了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世界上第一条现代高速公路是1925年贯通的横跨整个美国大陆,从纽约直达旧金山的林肯高速公路.

三元区13025843438: 第一条高速公路是谁建立的 -
捷饱卡维: 历史上来说,高速公路鼻祖是秦始皇,让蒙恬将军建成的秦直道; 真正的高速公路,世界第一条高速公路在1932年,德国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科隆至波恩线).是为了二战时期的战时需要而修建的,是希忑勒修建的.

三元区13025843438: 历史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在哪?
捷饱卡维: 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华夏之后,除其它政绩外,还办了两件举世瞩目的大事:一是修筑了万里长城;二是修建了一条类似今天的高速公路——秦直道,陕北俗称“皇上路”“圣人条”.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至公元前210年命蒙恬监修的一条重要军事要道.秦直道南起京都咸阳军事要地云阳林光宫(今淳化县梁五帝村),北至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孟家湾村),穿越14县,700多公里.路面最宽处约60米,一般亦有20米.

三元区13025843438: 秦直道吗?你知道古代的“高速公路?你知道古代的高速公路” -
捷饱卡维: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维护安定统一的政治局面,加强中央 政府对全国各地的控制... 修了一系列的水陆交通路线,由南向北经过咸阳市境内的秦直道就 是其中之一. 当...

三元区13025843438: 我国古代最早的“高速公路”
捷饱卡维: 我国古代最早的“高速公路”是北起九原,南到云阳甘泉宫的一条干线,即今内蒙古包头市西部至今陕西淳化县西北部,全长九百里的直通道路.是我国古代秦朝戍边大将蒙恬率领军队开山填谷修筑成的. 为了宣扬帝国国威、炫耀武力,秦始皇决定巡游天下把修筑道路的任务交给了蒙恬,由秦国国都咸阳到达河套以北只需四五天,此直通道路被后人誉为我国古代最早的“高速公路”.

三元区13025843438: 我国古代的秦直公路指的是哪里到哪里? -
捷饱卡维: 秦直道南起京都咸阳军事要地云阳林光宫(今淳化县梁武帝村),北至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孟家湾村),穿越14县,700多公里.路面最宽处约60米,一般亦有20米.

三元区13025843438: 关于古代驰道 -
捷饱卡维: 驰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始于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第二年(222),就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驰道是皇帝的专用车道,皇帝下面的大臣、百姓,甚至皇亲国戚都是没有权利走的.秦汉时期最为流行,规定的宽度是五十步,两旁种有树.据近来的考古发现,秦始皇时的弛道原理和现代铁路无异.是一种专门供马车行使的“轨道”,路基结实,用木材铺设,沿途设有“车站”,供马匹进食休息等.基于以上情况,楼主可以想象一下,在秦始皇那个年代,能用得起“马车”的一定非贫民百姓;皇亲贵族如果敢不听皇命,擅自使用这种有“车站”的轨道,无异于找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