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41~50条

作者&投稿:公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47.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48.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薰之,若发发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49.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50.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医学励志名言警句
――徐灵胎《医贯砭卷上伤寒论》 12、学医业者,心要明天地阴阳五行之理,始晓天时之和不和,民之生病之情由也。――吴谦等《医宗金鉴运气要诀》 13、疾有误凉而得冷,证有是非而实非。差之毫厘,损其寿命。――褚澄《褚氏遗书》 14、夫以利济存心,则其学业必能日造乎高明;若仅为衣食计,则其知识自必...

医德名言警句
——徐灵胎《医贯砭卷上伤寒论》 32、学医业者,心要明天地阴阳五行之理,始晓天时之和不和,民之生病之情由也。——吴谦等《医宗金鉴运气要诀》 33、疾有误凉而得冷,证有是非而实非。差之毫厘,损其寿命。——褚澄《褚氏遗书》 34、夫以利济存心,则其学业必能日造乎高明;若仅为衣食计,则其知识自必...

想找一些中国四大名医的名言警句!
(《素问·至真要大论》) 29. 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30. 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素问·至真要大论》) 31.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32. 治病必求其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3. ...

给我儿子根据生辰八字改个名字
无论是在治政、事功,还是学术、艺术、医学等方面,均走在前列。汉初大臣张良,为辅佐刘邦得天下,出过许多奇谋良策。两次出使西域的张骞,加强了中原与少数民族的联系,科学家张衡,创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象仪(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写下《伤寒论》、《金匮要略》,对祖国医学发展有重大...

男孩过生日送什么礼物好?送这个,准没错!
生日是孩子成长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父母给孩子的一份珍贵礼物。在生日这一天里,家长应该为孩子准备一份有意义的礼物,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家庭的温暖,同时也能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那么男孩过生日送什么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适合送给男孩的生日礼物。一、玩具男孩子一般都比较喜欢玩,特别是对于...

大家认为这两个名字哪个好点(吴肜慧。吴妍颖)
而慧者不以藏书箧。――《韩非子·喻老》又如:慧侠(有才华,有胆略);慧给(聪敏而有口才);慧种(优良的天赋秉性);慧黠(聪敏机智);慧美(聪明美丽)狡黠 [crafty]。如:慧齿(灵巧的口齿)[中医]∶眼睛清明 [clear and bright]身冷若冰,眼睛不慧,语言不休。――《伤寒论》生肖属相说明:狗年出生的...

陈氏有什么名人
后被秦将章邯所败,遭车夫刺杀而死,陈胜死后被辗转埋葬在芒砀山。刘邦称帝后,追封陈胜为“隐王”。2、陈平 陈平(?-前178年),汉族,阳武户牖乡(今河南省原阳县)人,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史记》称之为陈丞相。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后,六国贵族也纷纷起兵,陈平往事魏王咎...

中国古代十四圣
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系统地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精华,根据自己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著《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唐宋以后将 《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后世医学者称张仲景为“医圣”,奉“伤寒”、“金匮”为医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人类医药史上第一部“理、法、方...

搜集古代名人,知道的进!~~
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系统地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精华,根据自己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著《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唐宋以后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后世医学者称张仲景为“医圣”,奉“伤寒”、“金匮”为医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人类医药史上第一部“理、法、方、...

十二圣指谁?
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系统地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精华,根据自己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著《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唐宋以后将 《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后世医学者称张仲景为“医圣”,奉“伤寒”、“金匮”为医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人类医药史上第一部“理、法、方...

和田县17168818770: 伤寒论的内容 -
万畏金振: 《伤寒论》 全书10卷,共22篇,列方113首,应用药物82种. 第一卷为“辨脉法”和“平脉法”两篇,主要论述伤寒及杂病的脉、证与预后. 第二卷为“伤寒例”、“辨痓湿暍脉证”、“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主要总论六经发生、发展、治疗、...

和田县17168818770: 请问《伤寒论》只有398条吗? -
万畏金振: 《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又名《伤寒卒病论》).晋代时,名医王叔和又认真地进行了整理.到宋代,逐渐分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金匮要略》便是该书的杂病部分.《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用书.它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独创了对伤寒病"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该书还精选了三百多个药方,比如麻黄汤、桂枝汤、柴胡汤、白虎汤等等著名的方剂.张仲景的《伤寒论》是"众方之宗""群方之祖".历代注释、阐发这本书的著作非常多.特别是注释、阐发《伤寒论》的著作,竟然有三四百种之多.

和田县17168818770: 伤寒论第54条说服桂枝汤要“先其时发汗”,为什么? -
万畏金振: 方有执注云:先其时者,言于未发热之先也.《医宗金鉴》注云:当于未热未汗之时,预用桂枝汤解肌发汗,迎而夺之,以遏其势,则热退汗敛,而病自愈矣.

和田县17168818770: 伤寒是怎么得的?伤寒是什么?怎么引发的?怎么医治? -
万畏金振: 定义: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外感风寒之邪,感而即发的疾病. 《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指的是广义伤寒. 《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和田县17168818770: 《伤寒论》100条“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怎么理解? -
万畏金振: 《医宗金鉴》解释:呕家不可用,谓凡病呕者不可用,恐甜助呕也.

和田县17168818770: 《伤寒杂病论》是谁的著作? -
万畏金振: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是东汉名医,人称“医圣”的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简史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

和田县17168818770: 《伤寒论》第317条 -
万畏金振: 或然证只是张仲景列举的可能出现的症状而已,只要符合病机你自己也可以编进去,不必拘泥.其或然证中咽痛为格阳表现,其余则为阴寒表现,腹痛在少阴尚见于桃花汤、真武汤;干呕尚见于四逆汤、白通汤.都是内在病机相联系的,此外还可与《金匮》中方剂相联系,当然这样做工作量就大了.

和田县17168818770: 谁懂伤寒论? -
万畏金振: 《伤寒论》 简介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东汉末年张仲景撰于公元200-205.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 ...

和田县17168818770: 伤寒杂病论一书书中全面阐述了什么和什么 -
万畏金振: 1.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历代医家对之推崇备至,赞誉有加,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中医学习的源泉.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