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化寺初建时的用途是什么?

作者&投稿:章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智化寺建于哪个朝代~

智化寺兴建于明代(西元1443年),初建时是明英宗宠信的太监王振的家庙,不像一些古刹名寺具有恢宏的历史或悠久的渊源,现在它虽然是一处不起眼的寺院,但是在繁盛时曾占地约两万平方米。目前东西两路已荡然无存,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保存基本完整,共四进院落,总长278.8米,宽44.5米,方圆12683.78平方米,是北京现存的唯一仍保持著明代风格的佛教寺庙。196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门上有汉白玉横匾“敕赐智化寺”,敕赐意为皇御赐的寺名,所谓“智化”就是以佛的智慧普度众生,虽然智化寺上门的规制是中国古代寺刹中最最普通的样式,但“敕赐”二字足以昭示它身份的贵重,昭示著在这普通山门内必定沉淀著一份独特的宝藏。智化寺在明代因被英宗赐名“报恩智化寺”而繁盛,在清代因打击宦官乱政而被破坏。他的历史,大起大落,时至今日已经渡过了559个春秋。

智化寺坐北朝南,排列布局具有明代特点,在建筑风格上,虽经多次翻修,仍保存着宋代向明清过渡的明显特征,也是北京城内现存最大的明代建筑之一,是研究明代建筑的重要实例。寺中原有房数百间,占地2公顷多,原有中路5进院落,及东跨院后庙和西跨院方丈院。现中路仍保留山门、钟鼓楼、智化门、智化殿、万佛阁和大悲堂等建筑,东跨院为小学所占用,西跨院为民居。 山门在智化寺最南边,砖砌仿木结构,拱券门,黑琉璃筒瓦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通宽7.1米,门额上有石刻“敕赐智化寺”。山门前有石狮一对,门对面原有照壁,解放后拆除。 山门之内为钟鼓楼,分列东西,形制相同,黑琉璃筒瓦歇山顶,面阔、进深均为7.1米,下层为拱券门,单昂三踩斗栱,上层四壁为木障日板,四出门,单昂三踩斗栱。 钟鼓楼北为智化门,又称天王殿,黑琉璃筒单檐瓦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两间,通面宽13米,进深7.8米,单昂三踩斗栱,南北均为障日板壸门式门楣,南面门楣上悬华带匾“智化门”。殿前有石碑两座,殿内原有弥勒、韦陀、金刚等塑像,现已无存。 智化殿在智化门之北,为寺院正殿,黑琉璃筒瓦歇山顶,井口天花,面阔三间,宽18米,进深14.5米,重昂五踩斗栱,殿后有灰瓦悬山卷棚顶抱厦一间。明间层顶原有金碧辉煌的斗八藻井,但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连同万佛阁的藻井,被寺僧盗卖至美国。殿内中央原有汉白玉须弥座,上供金漆佛像,左右各列罗汉10尊,北侧亦有佛像,现已不存。 智化殿前有东西配殿,东为大智殿,西为藏殿,形制相同,黑琉璃筒瓦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智化殿后有一黑琉璃瓦庑殿顶重楼,上层为万佛阁,下层为如来殿。万佛阁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翘重昂七踩斗栱,上下层墙壁上遍饰佛龛,原置小佛像9000余尊,故上檐榜书万佛阁,但现佛像缺损很多。如来殿因殿内供如来而得名,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昂单翘五踩斗栱,殿三面为砖壁,南面为隔扇门窗,东北、西北角有楼可上楼。殿前原有月台,后因积土被掩埋地下。 大悲堂在万佛阁北,黑琉璃筒瓦单檐歇山顶,单昂三踩斗栱,面阔三间,进深两间,通宽16米,通进深8.6米。 万法堂,在大悲堂北,面阔三间,硬山布瓦卷棚顶,居全寺最北。

  智化寺兴建于明代(西元1443年),初建时是明英宗宠信的太监王振的家庙,

  明初司礼监太监王振於正统八年(1443年)仿唐宋“伽蓝七堂”规制而建,初为家庙,后赐名“报恩智化寺”。“土木之变”王振诛族。英宗复辟后,於天顺元年(1457年)在寺内为王振立“旌忠祠”,塑像祭祀。 智化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明代古刹,始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具有独特的明代特色。其庄重典雅、用料独特的黑硫璃瓦顶,素雅清新的装饰彩绘,精美古朴的佛教艺术,有“中国古音乐活化石”美誉的“智化寺京音乐”,都是不可多得的瑰宝。

  不像一些古刹名寺具有恢宏的历史或悠久的渊源,现在智化寺虽然是一处不起眼的寺院,但是在繁盛时曾占地约两万平方米。目前东西两路已荡然无存,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保存基本完整,共四进院落,,,,是北京现存的唯一仍保持著明代风格的佛教寺庙。

  智化寺有很多的精彩,可智化寺也拆射了历史的悲哀。 明正统十四年(1449)发生的“土木堡之变”,就是这个王振鼓捣那个昏庸的明英宗率40万大军御驾亲征,这种变态征战的必然结果是明军大败于瓦刺军,王振被杀,英宗被俘,丢人的历史。后瓦刺携英宗杀奔北京,名为送其还都。幸亏于谦挺身而出,拥立英宗之弟为景帝,进行了有名北京保卫战,大败瓦刺军。要不然明朝的历史就等不到努尔哈赤来改写了。

  要说瓦刺也有高人,武力不行,又送还英宗,引起明朝内哄,这英宗外战不行,内哄有能耐,天顺元年(1457),英宗复辟,把弟弟景帝赶下台,又杀了忠臣于谦。而在智化寺内为奸佞王振立“旌忠祠”,塑像祭祀,真是黑白颠到。说到此,不得不叹,明朝不灭,誓无天理。后一直到乾隆年间,御史沈廷芳奏请毁王振塑像,铲了有王振名字的碑刻。

  关于王振的历史:

  直接导致土木之变的责任人王振在成祖朱棣一朝便登上了政治舞台,之后更成为二十四衙门“第一署”司礼监权力膨胀的最大受益者,因而成为明朝开国以来第一个权力最重的宦官。

  王振,山西蔚州(今河北蔚县)人。王振年轻的时候是个儒生,饱读诗书,却屡试不第,既没有中过举人,也没有考中进士,甚至连秀才都不是。心灰意懒之下,他到某县任教官教书,但却依旧失意而贫困,史称“九年无功”(清查继佐《宦寺列传·王振》)。愤懑之下,王振做了一些违法的事,因犯罪而被充军。刚好这时候明成祖朱棣想招一批有学问的老师教授宫内妇女识字,这对戴罪在身的王振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然而,这其中尚有一个难处,皇帝要的是宦官。倘若王振选择了前程,将永远不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男人。这对自小接受儒家教育的王振来说,是一个相当艰难的选择。经过短暂的犹豫后,王振还是选择了净身入宫,在他人生的赌局中下了重重的一注。

  儒生通常将“修身齐家治天下”作为人生最高的理想。王振入宫的本意,还不仅仅是摆脱经济和生活上的窘迫,以及被充军的难堪,他更希望就此能接近朝廷的政治权力中心,有所作为。对于博学的王振而言,他通晓古今,自然知道历朝历代宦官在政治舞台上的作用。虽然,太祖朱元璋严禁宦官干政,然而,一切不都在慢慢改变么?可以说,从一开始入宫,王振就抱有极大的野心。

  王振在永乐一朝的行为,已经不可考,但是很显然,在成祖朱棣这样的英主下,王振以宦官的身份想有所作为是不可能的,尽管因为他的博学多识,已经成为众多宦官中的佼佼者。完全可以相像,在深宫中与世隔绝的日子中,王振时常独自品尝着比充军更大的失意,难免不会后悔当初自宫的行为。

  机会一直到宣宗朱瞻基时才逐渐显露。宣宗朱瞻基在紫禁城设立内书堂,挑选可靠能干的宦官入堂读书,王振便是其中之一。他以前本来就是个书生,通文墨晓古今,已经有先天的有利条件,所以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为内书堂宦官中的佼佼者,宫中都称呼他为“王先生”。宣宗朱瞻基很喜欢王振的文人气质,任命他为东宫局郎,服侍当时还是皇太子的朱祁镇。朱祁镇此时还是一个小孩子,博学的王振因而成为朱祁镇的启蒙老师。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王振开始对朱祁镇具有很强的个人影响力和支配力。这种影响力和支配力,后来在朱祁镇当上皇帝后,开始显露在对明朝国政的影响上。

  王振是宦官中少见的文人型太监。朱祁镇从王振听说了不少闻所未闻的事,因此非常尊敬王振,甚至有些害怕,尊称他为“先生”。这亲切的称呼直到朱祁镇后来当上了皇帝也没有更改过。而王振与朱祁镇的关系,还不仅仅是师生那么简单。朱祁镇越来越离不开王振,也不是因为王振手段如果高明。人与人之间,常常有所谓的缘分。从后来朱祁镇对王振无以伦比的恩宠来看,更多的应该用投缘来解释。

  王振在朱祁镇心目中地位愈来愈高。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宣宗朱瞻基病死,九岁的太子朱祁镇登基为明英宗。八个月后,英宗朱祁镇便任命王振入掌司礼监。这个职位是明朝宦官二十四衙门中最高的,司礼监设提督太监一员、掌印太监一员及秉笔、随堂太监等名额。提督太监统仪礼刑名,兼督东厂。掌印太监统内外章奏及御前勘合。秉笔、随堂太监为辅,并统领章奏文书、照阁票批朱等事。凡有政事,先由内阁大学士票拟办法,上达皇帝,要由太监批朱,又称“批红”。这种制度给宦官弄权造成了极方便的条件。

  至此,王振不仅得到了钱财和名誉,而且无限的权势和地位都近在眼前。蛰伏多年的雄心壮志开始蠢蠢欲动了。

  王振掌管了司礼监后,以防备大臣罔上为由,劝英宗朱祁镇以重典治理,更是利用到英宗的宠信,以代批奏章、传达诏谕等的方式,开始控制朝廷。为了一试自己的权力,王振命人在京师朝阳门外筑起一座将台,请英宗朱祁镇阅兵。所有京营各卫武官,校试骑射,都在那里进行。名义上是阅武,其实是王振想收取兵权,好用来抵制文臣。不久后,王振私自擢升亲信指挥纪广为都督佥事,任命亲侄王林为锦衣卫指挥佥事。因英宗朱祁镇年纪尚幼,荒嬉无度,一切机要朝政都被王振所把握,“持宠挟恩,夺主上之威福,怀奸行诈,紊祖宗之典章,每事不由于朝廷,出语自称为圣旨,卖官鬻爵,诛杀无忌”,又“广置塌房、庄所、田园、马坊,侵略民利,不输国课”。可以说,明朝的宦官专政自此正式粉墨登场。

  王振还觉得威权不足,拿一些大臣开刀,借以树立他在朝庭中的威信。朝廷中凡是得罪王振的大臣,不是被撤职,就是充军。一些王公贵戚公然讨王振的好,称呼他为“翁父”。一时间,王振的权力可谓顶了天了。四朝元老英国公张辅因看不惯王振的所作所为,也被王振罗织罪名,受廷杖之刑。

  此时,内阁由三杨(杨荣、杨溥、杨士奇)执政。王振知道三杨是前朝重臣,威望卓著,深得太皇太后信任,自己一时难以动摇,因此表面上对三杨毕恭毕敬,还经常演一番忠心耿耿、忧国忧民的好戏。一次,英宗朱祁镇与小太监击球玩耍,王振看到三杨也在旁边,便装出痛心疾首的样子,对英宗朱祁镇说:“陛下是万民之主,现在却耽于逸乐、玩物丧志,这使江山社稷怎么办?”三杨没有看出王振是在演戏,反而由此对王振大加赞赏。后来,王振再来传旨时,三杨打破惯例,特地把王振请到屋内就坐。

  三杨被王振蒙蔽,在深宫颐养天年的太皇太后却对王振的干预朝政有所闻。她听说英国公张辅被廷杖,急忙派人去阻止,却已经来不及。太皇太后勃然大怒,立即将王振宣进来,当着英宗和众大臣的面,怒斥道:“你不过是侍奉皇帝起居的太监,却做了这么不法的事,罪不可赦,今当赐死!”宫中女官立即将刀架在王振的脖子上。王振吓得魂不附体,整个人瘫倒在地上。英宗朱祁镇见自己最亲信的宦官要被斩杀,连忙匍匐地上,替王振求情。其他大臣见皇帝都跪下了,只好也跟着跪下求情。太皇太后这才说:“皇帝还年幼,不懂得宦官祸国殃民的道理。今姑听皇帝及诸大臣,暂将他头颅寄下,但从此以后,切不可令他干预国政!”

  经此一事后,王振大为收敛。但由于票拟的制度使然,王振干预国事还是免不了的,只不过由于有太皇太后在,不敢为非作歹而已。

  如此过了一段时间,王振的心思又开始动了。他故意问三杨道:“国家大事全靠三位老先生,不过三位老先生年事已高,以后该怎么办?”三杨中为首的杨士奇答道:“身为老臣,自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王振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三杨中杨荣最知兵事,谋略也最高,立即说道:“我辈已老,无能为力,应该以人事君。”王振听了大为高兴,第二天就推荐四人入阁。这样,内阁七名大臣,三杨立即势单力孤。杨士奇埋怨杨荣向王振让步。杨荣回答说:“王振讨厌我们,我们三人已老,就算不让他如愿以偿,他一定不会甘心。万一他说服皇帝,让某人入阁,我们也无可奈何。倒不如现在让他举荐,谅他还不敢援引小人。这四个到底是我辈中人,何碍?”杨士奇这才明白杨荣的深意,深以为然。按杨荣的意图,是想预先把一些正直有才干的人引入内阁,培植外臣势力,一旦三杨退位,这些阁臣可以有能力对付王振的势力。只是,杨荣想到这一步棋的时候喔已经晚了。

  到了这个时候,连三杨这样的元老大臣都不得不开始向王振让步,朝臣中的的一般风气可知。但只要三杨在,王振仍然不能为所欲为,所以他势必要铲除三杨才罢休。王振首先将矛头对准了杨荣。杨荣生活作风比较奢侈,好收受贿赂,最容易被王振逮到把柄。靖江王佐敬乘杨荣不在家时,私下送去一些金银财宝。王振得知后,必欲置杨荣于死地而后快。杨士奇不顾年老体衰,亲自为杨荣向皇帝求情,才避免了灾难。正统五年(1440年),杨荣请假回福建扫墓,归途在杭州病殁,享年七十。

  不久后,杨士奇请假回籍,王振趁机大作文章。杨士奇的长子杨稷曾经仗势杀人,王振怂恿言官翻案弹劾,阁议不加法办,只以弹章封寄杨士奇。但言官又列举杨稷横行不法的罪状几十件之多,内阁无法庇护,将杨稷交大理寺拘系。但看在杨士奇的面子上,案子没有立即审理。王振又故意让英宗皇帝下诏安慰杨士奇。这样一来,杨士奇自觉无颜还朝,不肯回到京师。三杨中只剩下杨溥,益发势孤。而其余阁臣都是后进,无力与王振对抗。

  正统六年(1441年),朝廷为庆贺奉天殿和乾清宫落成,举行大典,赐文武大臣宴。明朝自建国以来,“中官不预外廷宴”,所以事先没有邀请王振。王振却因此大发雷霆说:“我就像周公辅佐成王一样,为什么不能在宴会上占一个席位!”英宗朱祁镇见不到“王先生”,也内心不安,问道:“王先生为何不来?”于是,开东华门中门召王振。王振从东华门步入宴会场地,百官都得向他行拜见礼。自此,开太监参加朝廷大宴的先例。

  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太皇太后张氏去世。王振擅权的障碍都已不复存在,更无顾忌。太皇太后死后的第二天,王振就派人将当年朱元璋立在宫门的铁牌销毁。这就是上面铸有“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十一字的铁牌,这条祖训对王振一直有如芒刺在背。朝野上下对太祖所立铁牌被毁之事一片哗然,但却只是敢怒不敢言。英宗朱祁镇这时候新立钱氏为皇后不久,开始亲自上朝听政,却依旧敬慕和尊重自己以前的老师,对王振的行为听之任之。

  一些大臣见到王振权势日重,争相讨好攀附。当时内外大臣公侯贵戚多叫王振作“翁父”,兵部尚书徐晞等谒见王振都是望风跪拜。工部郎中王佑到王振府中探望。王振留意王佑没有留当时非常流行的胡须,就问他说:“你怎么没有胡须啊?”王佑不加思索地朗声回答:“老爷没有胡须,儿子我怎么敢留呢?”这一句话使王振哈哈大笑,于是收下王佑做干儿子,并立即提拔王佑为工部侍郎。

  不过也有少数大臣不肯屈服于王振的权势。王振初得势的时候,问三杨道:“吾乡谁可为京卿者?”本意是想提拔他的同乡为京卿。三杨当时受制于王振,但明白王振的用意,于是推荐了王振的同乡薛瑄任大理寺左少卿。薛瑄为人正直不阿,出任大理寺左少卿后,杨士奇要他去拜见王振,以谢提拔知遇之恩。薛瑄正色道:“拜爵公朝,谢恩私室,吾不为也。”断然拒绝。有一次,王振到东阁召集众公卿集会议事。与会公卿一个个对王振俯首揖拜,唯独薛瑄昂首直立,不理会王振。王振知道这人是薛瑄后,颇为惊讶。“振趋揖之,瑄亦无加礼”。王振主动跟薛瑄打招呼,他都爱理不理,王振遂怀恨在心。

  后来,北京有位指挥病死,王振的侄子王山见其妾岳氏貌美,想据为己有,但这个指挥的妻子不同意。王山就与岳氏密谋,诬告该妻毒死了自己的丈夫,并逮捕该妻交给都察院审讯。薛瑄在审理这一案件时,发现了其中的问题,“瑄及同官辨其冤,三却之” 。结果又一次触犯了王振。王振立即派人诬告薛瑄受了被告贿赂,并将薛瑄问成死罪


山西大同善化寺是哪个时期的建筑
化寺俗称南寺,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大同城内西南隅。始建于唐。玄宗时称开元寺。善化寺是创建于唐代开元年间的一所佛教寺院,亦名开元寺,俗称南寺,位于大同市中心。辽保大二年(1122)遭受战争破坏,金天会至皇统年间重建,明正统十年(1445)又加整修,改名善化寺。现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梁父山的光化寺
光化寺景区位于徂徕山国家森林公园东端,风景秀丽,是徂徕山国家森林公园六大景区之一。景区面积1万余亩,植物树种主要以松、柏、刺槐、麻栗、经济林为主。光化寺院落始建于后魏,初建时寺名无考,至隋已有光化之名,寓意昭示佛教之鼎盛光大。历代以来,不断翻修、重建,为佛教胜地,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

【营造学社考察路线】之大同善化寺,规模庞大的辽金建筑
关于为何大同建有两座风格相近的辽金寺庙,答案或许深藏历史的尘埃中。辽代佛教兴盛,通过寺庙建设融入汉地文化,以期影响汉人的精神世界。尽管统治短暂,却留下了众多的佛教遗存,善化寺便是其中的璀璨明珠。善化寺门口的五龙壁,明朝遗物,精美的四爪金龙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辉煌。寺内的建筑沿...

化成寺成因
而小庙施汤处则逐渐衰落。如今,化成寺的遗迹只剩孤零零的石像,见证着历史的沧桑。而炭渣坡沟口的佛像,尽管初建时气势非凡,但随着岁月流转,其命运也与施汤处的小庙相似,逐渐消失在风雨之中。这尊佛像的破坏和随后的悲剧,似乎成为一种象征,反映了信仰与命运的交织。

九华山为什么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
九华山以其奇特的山势、清新的气候和四季变换的景色而闻名,被誉为“灵山仙境”和“奇秀甲江南”。在唐代之前,九华山被称为九子山,后因李白“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的诗句而更名。山上的寺庙始建于唐至德初年,至唐末,九华山已建有十三座寺庙,其中包括最古老的化寺。自金地藏之后,九华山涌现...

能仁寺湖北麻城能仁寺
位于湖北麻城的能仁寺,原名化主庙,又称为普化寺,坐落在风景如画的国家AAAA级景区龟峰山头部。据历史记载,该寺的创建可以追溯到汉恒帝时期,是我国早期佛教的重要圣地之一。最初的寺内建筑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金阁以及斋堂、僚堂等,总计近百间,盛极一时,僧众众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

弘化禅寺的寺院格局
弘化寺建筑整体结构遵循佛寺建筑的统一格局,选定中轴主线,依山而建,依次造山门、放生池、大雄宝殿等,中轴两侧建造配殿和佛堂、斋堂等辅助性建筑。现任方丈正慈法师升座后,弘化禅寺建筑中轴两侧有了较大的扩展修建。东侧在钟楼南新建了 1000 平方米 的两层平顶单檐琉璃瓦客堂,与之相对称在西侧鼓楼...

人在江西:寻访慈化寺
慈化禅寺,简称“慈化寺”,北宋袁州府宜春县慈化人普庵禅师(1115-1169)于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创建于袁州南泉山下,因而也称南泉寺、袁州开元寺。历经宋、元、明、清四朝,已经有900多年历史,多次得到皇帝诏封御题。慈化寺鼎盛之时建有九殿二十四寮的宏大规模,占地6万多平方米,纳僧千名。一千名僧人吃饭要用...

中国佛寺建筑的发展
释尊在鹿野苑初转***后,住世说法时,建立了几处供平时说法与僧伽修行和“雨安居”的根据地。有建在城市中的,如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就是最早的寺院;有建在山上的,如王舍城东北的灵鹫山说法台与石室,就是最早的石窟寺。释尊说法不立文字,全凭口传,又禁止为自己造像,所以,这些精舍...

平顶山香山寺简介
支法度巡游至父城西南八里火珠山时,看到此山颇似天竺香山,遂在当地佛教徒的帮助下于山上建寺,名香山菩萨寺,据元好问东游略记梁县香山寺记载:说寺初建时,一胡僧自西域来,云此地山川甚似彼方香山,今人遂谓梁县香山真是大悲化现之所,元好问所记与支法度在香山建香山寺的记载相吻合,可资为凭...

苍山县19497686516: 智化寺初建时的用途是什么? -
载届脉血: 智化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明代古刹,始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具有独特的明代特色.其庄重典雅、用料独特的黑硫璃瓦顶,素雅清新的装饰彩绘,精美古朴的佛教艺术,有“中国古音乐活化石”美誉的“智化寺京音乐”,都是不可多得的瑰宝.智化寺兴建于明代(西元1443年),初建时是明英宗宠信的太监王振的家庙,不像一些古刹名寺具有恢宏的历史或悠久的渊源,它虽然是一处不起眼的寺院,但是在繁盛时曾占地约两万平方米.

苍山县19497686516: 智化寺初建时的用途是什么?
载届脉血: 智化寺兴建于明代(西元1443年),初建时是明英宗宠信的太监王振的家庙, 明初司礼监太监王振於正统八年(1443年)仿唐宋“伽蓝七堂”规制而建,初为家庙,后赐...

苍山县19497686516: 智化寺的“智化”二字是什么意思?
载届脉血: 所谓“智化”就是以佛的智慧普度众生 智化寺兴建于明代(西元1443年),初建时是明英宗宠信的太监王振的家庙,不像一些古刹名寺具有恢宏的历史或悠久的渊源,现...

苍山县19497686516: 北京智化寺
载届脉血: 智化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禄米仓东口路北.明初司礼监太监王振于正统八年(1443年)仿唐宋“伽蓝七堂”规制而建,初为家庙,后赐名“报恩智化寺”.“土木之变”王振诛族.英宗复辟后,于天顺元年(1457年)在寺内为王振立“旌忠祠”,塑像祭祀. 智化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明代古刹,始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具有独特的明代特色.其庄重典雅、用料独特的黑硫璃瓦顶,素雅清新的装饰彩绘,精美古朴的佛教艺术,有“中国古音乐活化石”美誉的“智化寺京音乐”,都是不可多得的瑰宝. 详见:http://baike.baidu.com/view/9538.htm#sub9538

苍山县19497686516: 朝阳门内外大街有什么可以玩的地方, -
载届脉血: 智化寺:始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为五进院落,屋顶全体用黑色琉璃瓦铺砌,整座寺院庄严华贵,作风凑集56,有别于京内诸庙,是明代建筑艺术的典型,极具研讨价值.其中如来殿最为地位8,为两层楼阁,上层四壁通饰小型木制佛龛...

苍山县19497686516: 北京智化寺佛教音乐从什么时候兴盛起来的智化寺的音乐起源哪年代其中
载届脉血: 智化寺始建于明代正统八年(1443年)明初司礼监太监王振"舍宅为寺"所建的敕赐寺院,后王振擅将部分宫廷音乐移入寺院,并组建乐队,用于寺院佛事和一些民间活动...

苍山县19497686516: 老舍先生一文写到盲艺和智化诗和尚有什么意义? -
载届脉血: 老舍先生和一些盲艺人熟识,提议把这些盲艺人组织起来,使他们的生活有出路,别让他们的“玩意... 北京有一座智化寺,寺里的和尚作法事和别的庙里的不一样,演奏音乐.他们演奏的乐调不同凡响,...

苍山县19497686516: 寺庙的门叫什么门 -
载届脉血: 山门就是进出寺院的大门,智化寺的大门是砖石建筑,,进深五米.单檐歇山,黑玻璃简瓦顶,门丁上镶汉白玉扁,扁心阳刻“敕赐智化寺”五个楷书大字;两侧阴刻小字数行,东侧“正统九年正月初九日奉旨敕赐建”,西侧“万历五年三月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