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道士》出自哪个朝代,是谁写的,哪本书,这本书里面有哪些小故事?(3个)

作者&投稿:督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崂山道士是哪一本书中的人物。~

《崂山道士》是《聊斋志异》中的名篇.

崂山太清宫三官殿院中有一株树龄六百多年的山茶(耐冬),这棵被导游们称为青岛树龄最长的山茶名叫“绛雪”,它正是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香玉》篇的主人公之一,因蒲松龄的文章而闻名于世。蒲松龄一生游览的名山大川有限,但充满神秘色彩的崂山毫无疑问是他最情有独钟的地方。蒲松龄曾两次到崂山游览,并在太清宫、上清宫等庙宇访友旅居,根据流传于此的传说写出了《劳山道士》(崂山曾名劳山)、《香玉》、《阳武侯》、《罗祖》等多篇与崂山、即墨有关的短篇小说,收录于《聊斋志异》中。

  初游崂山看到海市蜃楼

  因一生穷困潦倒,蒲松龄的游历注定无法与那些生活安逸的文人相比,崂山和泰山是他去过仅有的两座名山,但从他留存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对于崂山的印象远比泰山深刻。

  据史料记载,蒲松龄第一次登上崂山是在康熙十一年(1672年)的夏天,那一次与他同行的有唐梦赉、张钹、高珩等人。蒲松龄一行到崂山后,先在王哥庄的修真庵止宿,然后游历了崂山上清宫、太清宫和八仙墩,饱览崂山美景。后因遇雨而住宿在青石涧,当他们雨后返回番辕岭(今称返岭)时,还有幸目睹了难得一见的海市蜃楼。这一可遇不可求的经历让几位文人回味无穷,各自以诗、词、曲等形式记录下了这一盛景。蒲松龄在《劳山观海市歌》中用“山外水光连天碧,烟涛万顷玻璃色”等诗句来描述当时的奇异景色。

  有了这次愉快的出游经历,崂山给蒲松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久后他再次来到崂山,这一次他住在了太清宫,一边搜集素材,一边进行文学创作。传说太清宫内的关岳祠就是当年蒲松龄借住的地方,如今院内仍留存着蒲松龄的写书亭以及《劳山道士》中那面神奇的墙壁。据青岛文史学家鲁海先生介绍,当时蒲松龄的创作条件十分艰苦,因为没钱所以住不进厢房,只能在关岳祠内打个地铺,晚上就在香案上搭块木板,趴在上面写作,但夜间漫步太清宫的步月廊下、竹林丛中,却让他犹如身处幻境,激发出无限的创作灵感。

  在太清宫寄居时蒲松龄除了创作聊斋故事,还常常和道士们共同研究琴法经曲。蒲松龄因精晓“俚曲”和鲁南弦子戏,他把其中一些精华片断传给了太清宫道士,崂山道家一些后来充实的经曲,有很多曲子中有明显的俚曲乐汇和弦子戏的段章。

  受好友启发写出《劳山道士》

  是谁引导蒲松龄来到崂山?他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了《劳山道士》?这里不能不提到一个关键性的人物— 王士祯。王士祯是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著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据鲁海先生介绍蒲松龄与王士祯有着深厚的友谊,蒲松龄写出《劳山道士》正是受到这位好友的启发。喜爱创作的两人因志趣相投,经常交换各自的作品请对方提提意见,因为蒲松龄年龄小于王士祯,所以一直以前辈的礼遇待他。王士祯出生于官宦世家,官至刑部尚书,喜爱到处游历,除了写诗也爱写写短篇小说。他比蒲松龄先到过崂山,回来后不仅大力推荐蒲松龄前往,还创作了一篇不足三百字的小文,名字就叫《劳山道士》。在王士祯的描述中,蒲松龄了解到崂山道教的玄妙,才有了到崂山一游的念头。“王渔洋的《劳山道士》篇幅很短,内容的精彩程度也远不及蒲松龄的那篇,但在把崂山道士神化这一点上两人却是完全一致的。”鲁海表示,虽然蒲松龄小说中的人物、故事情节都与王写的不同,但不能否认蒲松龄是受王士祯的影响才与崂山结缘。

  《聊斋志异》中的《劳山道士》写的是一个叫王七的青年,慕名来到崂山学艺,但他不想吃苦就想得到法术,“学成”后回到家,“自诩遇仙,坚壁所不能阻”,结果在家人面前表演“穿墙术”出了丑、栽了跟头的故事,以此来讽刺那些投机取巧、想要不劳而获的人。鲁海先生告诉记者,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自己曾在太清宫短住,曾听一位姓韩的老道长讲过关于蒲松龄创作《劳山道士》的故事:“当年蒲松龄上山写作的时候,在路上就遇到了一位上山学艺的年轻男子,男子自称在家不爱读书,经常受父亲责备,听说崂山道士都很有本事,所以想上山跟着学点本领。当然这个男子不姓王,但道人们推断蒲松龄创作《劳山道士》时很有可能就是以此人为原型加以艺术创作。”

  太清宫里的绛雪

  《香玉》是《聊斋志异》描写爱情的作品中最优美的篇章之一,他以太清宫为背景,描写了一个住在宫中的胶州书生黄生与宫中的白牡丹花仙香玉恋爱的故事,牡丹枯死后,黄生日日啼哭,他的真情感动了花神,使香玉复活了。黄生遂入山不回,和香玉过着美满的幸福生活,死后自己也变成了牡丹。文中还有一位重要的角色,是由宫中耐冬树幻化成的绛雪仙子,她既是香玉的挚友又是黄生的知己,陪伴黄生度过了最难熬的岁月,又助其让香玉复活,可谓是两人的真挚爱情的见证人。

  如今太清宫内“绛雪”尚存,却不见“香玉”的身影,据鲁海先生介绍“香玉”的原型本就不在太清宫而是上清宫。蒲松龄当年在游览上清宫时,见到有牡丹数丛,其中一株白牡丹,株高花艳。宫中道士对他讲,这株白牡丹有几百年花龄了。许多年前有一个势力很大的官宦,见她艳丽,强行把她挖去。但过了段时间,一天晚上宫中道士听到有人敲门,从窗口看出去,是一个美丽的白衣少女,嘴里还不停说着:“我回来了,我回来了!”道士不敢开门,但第二天清晨,却发现那株被强移的白牡丹的旧根已经发出新芽,不久就重新开放了。蒲松龄听了这个故事,又联想到吴元泰《东游记》中有吕洞宾在崂山偶遇牡丹仙子,并与其结成神仙眷侣的记述,于是就写出了这篇《香玉》。

  几百年前上清宫里的白牡丹,已不见芳踪,或许真的像蒲松龄写的那样随黄生的逝去一同枯萎了,但“绛雪”却没有追随他们而去,直到2005年才香消玉殒。如今在三官殿内看到的“绛雪”也已经不是蒲松龄看到的那一株,这棵“绛雪二代”其实原本是位于“绛雪”旁的一棵同样有着600多年树龄的山茶树。但树前的那块石碑,却是真“绛雪”曾经用过的。原青岛博物馆研究员王集钦就曾在《崂山刻石纪实》中提到过这块石碑的修建过程。1989年4月,崂山的刻石工程进至太清宫三官殿院中大耐冬树下时,要在此立一石刻。时任青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董海山说:“蒲松龄在此院写《聊斋》中的《香玉》篇,就叫"绛雪"吧!”当时王集钦想让董部长题字又怕他不肯,于是就有意问:“哪个"绛雪"?”于是董部长用硬笔在纸头上写下遒劲的“绛雪”二字,随后王集钦找到书法家王梦凡先生把硬笔写的细划修描了一下,又写了边款“聊斋志异香玉篇中之花神化身”。而这块1.5米高的石碑也算是就地取材,是从太清宫湾海滨选取的。工人刻好字后,立在树下,字涂朱红,如同美女分外妖娆,俨然成了三官殿内的一道风景。

  蒲松龄在崂山的传说

  蒲松龄当年究竟在太清宫住了多久,如今已经无从考证,但在崂山至今流传着许多跟他有关的传说,有替穷人告状的,有救人家姻缘的,都是些以才学、品德服人的故事。蒲松龄这一辈子虽没做成官,但能留下如此多的美誉也算是对他寒窗苦读几十年的回报了。

  蒲松龄不仅笔下姻缘写得妙,现实生活中也愿意促成他人的好姻缘,在崂山地区就流传着一个蒲松龄妙联成婚的故事。

  相传,蒲松龄住在崂山太清宫的时候,常到山下的村子里去蹓跶 。这一天,他来到一个村子,见一户人家门前围聚了好多人,并传出阵阵争吵声。他上前一打听,才知道今天这户人家的大儿子娶媳妇。谁知,媳妇到家门口了,不知从哪里来了个风水先生,硬说是这户人家的大门向阴不向阳,是个出殡的门口。要是新媳妇今天从这个大门进去,非出人命不可。新媳妇的公公、婆婆信以为真,便不让新媳妇进门,叫她先回娘家住几天,等改换了门口再成亲。哪知道,新媳妇偏偏是个犟眼子,贵贱不信那一套,非进门成亲不可。就这么,她便与公公、婆婆争吵起来……

  蒲松龄听后,又仔细看了看这户人家的大门,灵机一动,叫人拿来纸笔,唰唰写下这样一副对子:门是好大门门大好出殡,百年死一口不死年少人。村里的人看了这幅对子,齐声喝彩。新媳妇和她的女婿、公公、婆婆看了,更是欢喜得不得了。当下一齐谢了蒲松龄,并叫人架上新媳妇,马上进屋拜堂成了亲。

  还有一个民间传说叫做“蒲松龄倒拔垂杨柳”,但大家可别误会了,蒲松龄没有鲁智深那么大的力气,他只是找个借口为百姓做点好事。

  相传,蒲松龄在崂山太清宫里写《聊斋志异》的时候,即墨县来了一个县官。这县官,依仗着巡抚是他的好友,到任没几天,就扬言要给即墨县的百姓加捐加税。这天,蒲松龄摇着扇子,走进了即墨县衙。他见天井里有一棵垂杨柳,便拉开架式,双手抱着那棵柳树吭哧、吭哧地拔了起来……

  正在这时,一个衙役陪着县官从屋里走出来。那衙役认识蒲松龄,他一见蒲松龄在那里倒拔垂杨柳,心里十分纳闷,急忙走上前去,笑着问道:“聊斋先生,你到县衙来拔这棵柳树干什么?”蒲松龄一听立时住了手,直起腰来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气忿忿地说:“咳!兄弟,我是想着安安稳稳地呆在太清宫写我的文章,可这世道上什么怪景儿都有,搅得我安不下心来写呀!”

  那衙役听后,好奇地问道:“聊斋先生,什么地方出了什么怪怪景儿?”蒲松龄叹息一声,把手一摆,说道:“别提了,这怪景儿就出在你们县衙这棵垂杨柳上。”

  衙役听了蒲松龄的话,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树上?”蒲松龄道:“是啊,它到县衙里才扎根几天,却仗着根子粗,想把黎民百姓家里栽的花草树木的水肥,全搜刮到县衙来。你说它还让别的花草树木活不活了?今天,我不管它的根子有多深,非把它连根带梢拔出来不可!”说罢,朝县官瞪了几眼。那县官一听蒲松龄的话,心里就明白了。他刚想发作,可一想这“聊斋先生”连巡抚大人都敬他几分,自己的前任就是因为谎报灾情,叫他一本参倒的。想到这里,不由得害怕起来:罢、罢,我还是清正为官,老实做人吧!

  从此,蒲松龄倒拔垂杨柳,教训县官的事儿,便在百姓中传开了。

《劳山道士》是清朝山东淄川县蒲松龄先生撰写的《聊斋志异》里的一个小故事,本书还写了许许多多的小故事,比如已拍成电影的《画皮》、《倩女幽魂》(书中名《聂小倩》),郭德纲单口相声说的《婴宁一笑缘》(书中名《婴宁》)等。

《崂山道士》(也作《劳山道士》),寓言故事,出自《聊斋志异》,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龄,共计491个故事。

崂山道士是根据( 蒲松龄 ) 的聊斋志异中崂山道士改编过来的,课文描写了(一个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的王七向崂山道士学习( 穿墙术)的故事.他告诉人们(那些想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人最终只能落个自作自受的下场)的道理, 以此来歌颂美好的事物,鞭挞了丑恶的社会现实。

《崂山道士》一文选自蒲松龄所作的《聊斋志异》。这本书文笔生动,充满想象,写(狐仙), 写(鬼),写(秩闻趣事),以此歌颂(美好的事物),鞭挞(社会的丑恶)。


劳山道士动画片于多少年出版
动画片导 演:虞哲光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1年出品。崂山道士 动画片艺术指导:程之、刘异龙 该片取材于《聊斋志异》中的一则小故事,说的一个整天梦想当神仙的书生去崂山学道,学了点穿墙术就打算以次行窃,结果头上撞了很多疱。本片的艺术指导程之是脍炙人口的老艺术家,不必多介绍了。另一位刘异龙...

崂山道士作者简介
蒲松龄年轻时才华出众,19岁即以优异成绩闻名乡里,补为博士弟子员,但科举之路坎坷,多次省试未中,直到71岁时才成为岁贡生。生活的艰辛促使他除为宝应县知县孙蕙做幕宾外,大部分时间在毕际友家任教,长达近40年。蒲松龄对科举制度的失望与不满,促使他倾注毕生精力创作了《聊斋志异》这部传奇小说,共...

劳山道士 字词解释
崂山道士出自中国古代小说的一种文体叫做传奇。讲的大概意思是一位叫王的人想学习道术于是到了崂山那个地方希望找到得道高人,结果就在那里找到了仙风道骨的老道士。在那里学习几年之后,师傅都没有教他什么实质性的道术于是他就有点沉不住气了。一晚看见师傅与另一位高人在饮酒,酒壶只有那么一点大,...

有谁知道一个国产动画短片,在央视六有介绍过,好像是关于一个奇怪的梦...
木偶动画片《崂山道士》(1981年)名称:崂山道士 出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时间:1981年 导演:虞哲光 艺术指导:程之、刘异龙 编剧:虞哲光、凌纾 摄影:黄佾 作曲:邱悦 背景设计:钱祖春 动画设计:翁葆强 该片取材于《聊斋志异》中的一则小故事,说的一个整天梦想当神仙的书生好逸恶劳,爱读求...

崂山道士原文
在一个古老的城镇里,有个名叫王生的年轻人,年纪轻轻,家境不错。他自小对道教充满向往,听说崂山有许多仙人,于是带着书籍前往游历。登上一座山顶,他发现了一座观宇,环境非常幽深。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位道士,道士坐在蒲团上,一头白发垂到衣领,精神焕发,谈吐玄妙。王生请求拜他为师,道士提醒他...

马思唯的《崂山道士》歌词是什么?
《崂山道士》中文名:崂山道士所属专辑:《P.E.I Vol.2》歌曲时长:0时04分04秒歌曲原唱:马思唯填词:马思唯谱曲:马思唯歌曲语言:普通话发行时间:2014年2月11日歌词:Verse1:想学功夫修炼仙术先征服这条山路我在三清观里录歌旋律和韵脚兼顾看我点石成金把黑的说成白用身体穿过墙壁想抓我...

崂山道士简介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1981年精心打造了一部经典动画作品,那就是我们熟悉的《崂山道士》。这部影片由知名导演虞哲光执导,艺术指导程之和刘异龙共同为影片的视觉呈现提供了卓越的指导。编剧虞哲光与凌纾共同创作了这部富有想象力的故事剧本,他们的合作为影片赋予了独特的文学内涵。在制作过程中,摄影黄佾的细腻...

崂山道士注释
本文记述了一位县里的读书人,由于对道术的羡慕,决定离开家乡,背着书箱出门访道。他来到一座道士修炼的庙宇,见到一位白发飘逸、神情清爽的道士,恭敬地请求拜他为师。学习过程中,他甘愿接受艰苦劳动,尽管在夜晚甚至凌晨都坚持不懈地学习。道士传授给他一把斧头,他谨慎地接受并刻苦学习。他发现即使倒酒...

崂山道士译文
在县里,有个名叫王生的青年,排行第七,出身于衰败的贵族家庭。他对道法充满好奇,听说崂山有众多仙人,便背起竹箱踏上旅程。登上一座山峰,他发现一座清幽的道观,其中有一位道士,白发披肩,神情超凡脱俗。与道士交谈后,王生被其深奥的道法吸引,请求拜他为师。道士警告他可能要吃苦,王生坚定地表示...

崂山道士关于《聊斋志异》
中国清代的伟大文学作品,《聊斋志异》,又名《鬼狐传》,是由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倾力创作的短篇小说集。这部作品共收录了491篇故事,涵盖了广泛的题材,内容丰富多样。《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备受赞誉,它塑造了众多鲜明生动的艺术典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严谨巧妙,文字简洁而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

九龙坡区13092674813: 崂山道士选自什么朝代 -
能伊金克: 崂山道士的故事出自明清之际的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其中并没有提及朝代,可看作是虚构朝代,也可看作与作者年代大体一致

九龙坡区13092674813: 《崂山道士》选自哪? -
能伊金克: 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主要作品为《聊斋志异》.《促织》、《狼》、《席方平》、《崂山道士》、《画皮》等出于此.我国古代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以谈鬼说狐方式反映现实.

九龙坡区13092674813: 崂山道士是谁写的 -
能伊金克:[答案] 《崂山道士》作者及其简介:蒲松龄(1640-1715)蒙古族,明崇祯13年—清康熙54年,享年76岁,字留仙,身长1.9米,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清代杰出文学家,小说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

九龙坡区13092674813: 《崂山道士》出自哪个朝代,是谁写的,哪本书,这本书里面有哪些小故事?(3个) -
能伊金克:[答案] 《崂山道士》(也作《劳山道士》),寓言故事,出自《聊斋志异》,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龄,共计491个故事.

九龙坡区13092674813: 崂山道士是谁写的 -
能伊金克: 《崂山道士》作者及其简介:蒲松龄(1640-1715)蒙古族,明崇祯13年—清康熙54年,享年76岁,字留仙,身长1.9米,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清代杰出文学家,小说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

九龙坡区13092674813: 《崂山道士》一文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这本书文笔生动,充满想象,写( ),写( -
能伊金克: 崂山道士是根据( 蒲松龄 ) 的聊斋志异中崂山道士改编过来的,课文描写了(一个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的王七向崂山道士学习( 穿墙术)的故事.他告诉人们(那些想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人最终只能落个自作自受的下场)的道理, 以此来歌颂美好的事物,鞭挞了丑恶的社会现实.

九龙坡区13092674813: 崂山道士是什么体裁 -
能伊金克: 《崂山道士》(也作《劳山道士》),寓言故事,出自《聊斋志异》中国古典短篇小说.

九龙坡区13092674813: “崂山道士”有什么典故? -
能伊金克: 出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故事说海边有一座崂山,住着一位仙人,人们都叫他崂山道士.据说崂山道士会许多凡人不会的法术. 距崂山几百里路外的县城里,有个人叫王七的人.王七从小就非常羡慕法术,听说崂山道士会许多法术,于是...

九龙坡区13092674813: 《崂山道士》一文选自蒲松龄所作的《聊斋志异》.这本书文笔生动,充满想象,写( ),写( -
能伊金克: 《崂山道士》一文选自蒲松龄所作的《聊斋志异》.这本书文笔生动,充满想象,写(狐仙), 写(鬼),写(秩闻趣事),以此歌颂(美好的事物),鞭挞(社会的丑恶).

九龙坡区13092674813: <<崂山道士>>的作者是谁?
能伊金克: 蒲松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