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一提起赵括就恨得咬牙切齿,两个人什么仇什么怨?

作者&投稿:孙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因为白起与赵括打的长平之战虽然是秦国的白起最后胜利了,但是白起也被赵括这个年轻少将打得很痛,白起一个已经与赵括父亲同等名声的名将,没有在长平之战中把赵括漂亮的打败,也让秦国损失惨重,所以当时白起这个名将虽然胜利了,但是却高兴不起来,因此才会一提起赵括便咬牙切齿。

有句成语叫纸上谈兵,说的就是战国时期赵国赵奢的儿子赵括,虽然熟读兵法但是没有实战经验后来还出兵与秦国名将白起大战,最终惨败。在这个成语中主要是告诉人们不能只注重理论要注重实践,所以赵括这个武将便被后世人定性为一个只会谈论兵法却没有什么实际能力能打胜仗的将领。

其实这对赵括有点不公平,历史上白起可以一名猛将,他出名的时候,赵括还没有出生,他的父亲赵奢与白起齐名,但是真让赵奢上战场跟白起打,也不能保证一定能打败。而且当时赵国与秦国的战争,是由赵国名将廉颇先为主帅,后来因为赵国国内消耗巨大,赵王心切要取得胜利,结束这场战争,才临阵换将,所以这场仗一开始赵括就不是占尽先机。

而且赵括一个初次带兵打仗之人,能将白起这样的名将打得很痛,不得已白起只能用计来佯装失败,才将经验浅的赵括军队困住,然后切断了赵国的供给,才打败了赵括,也就是说,白起带领的秦国军队在人数上面比赵国军队人多的前提下,而且是占尽优势的前提下,他还得用计才打赢了赵括,这让白起这个名将怎么可能脸上有光,所以他才会提起赵括,便咬牙切齿。



因为赵括体会不到白起的军事理论意思,所以有分歧。

因为赵括是害他最深的人,他们的怨恨已经无法解开

白起命将士将赵括的粮草供应切断,白起用兵之神让赵括根本无力思考对策,所以结下了仇恨。

因为在纸上谈兵中,赵括本来打得非常吃力,更糟糕的是,白起命将士将赵括的粮草供应切断,白起用兵之神让赵括根本无力思考对策,所以结下了仇恨。


赵括并非只会纸上谈兵,为何白起说起他恨得牙痒痒?
当时白起其实特别害怕赵括,因为赵括的父亲名声在外。但后来发现赵括只是一个空壳子。搞得白起之前担惊受怕,所以才对赵括恨得牙痒痒。

赵括究竟干了什么?战神白起说起他,为何恨得牙痒痒?
因此,虽然白起是这场战争中的胜利者,看不起赵括,但是也恨的赵括牙痒痒,毕竟损失了20多万主力军队给了秦军重重一击。

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拓,为什么会让战神白起恨得牙痒痒?
一部分原因就是“纸上谈兵”故事中说的那样,秦国丞相范雎设计,散播谣言,让赵国的人认为秦兵将士比起廉颇,更害怕赵国另一员猛将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这赵奢又是何许人也?赵奢是战国时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能够将赵奢都辩倒,这赵括的理论成绩可不是一般的好。加上虎父无犬子的这个理论早就深入...

解释胡彦斌的<葬英雄>这首歌的歌词意思给我
1,赵括 对,就是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长平一战葬送了赵国四十万大军的赵括。这个赵国的罪人,历史的弃儿。到了今天,他仍旧是人们用来形容夸夸其谈的反面教材。 历史对他的评价很差,说其夸夸其谈纸上谈兵有一套,性格狂妄。其实想想,赵括从小熟练读兵书,对用兵之法分析得头头是道,大概因为这样的优势,他确实有些年...

关于长平之战的诗。清朝的朱樟的《长平箭头歌同穆门》
有意思的是,赵括其人也在后世文人们的诗词中出现了争议,有很大一部分人在诗词中把他同白起一般“诋毁”的体无完肤,对他的恨之切、对由此降亡的四十万赵军痛之惜溢于言表:唐代的胡曾就在其《长平》中哀叹,长平瓦震武安初\/赵卒俄成戏鼎鱼\/四十万人俱下世\/元戎何用读兵书,这要算委婉的了,宋代的宰相文...

谁告诉我“纸上谈兵”的真相
回答:赵括的确是个败将,赵军主力全丧,战国后期两强之一赵国在此一战后国力急剧下滑,不得已在最后竟只能与魏韩等国相依为命,诚为可惜。赵雍当年灭中山,扫林胡时可曾想过赵国有今日?一场决定战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大战,赵括兵败,赵括为寇,白起军胜,白起为尊。长平之战落败的责任,近五十万赵国将士...

长平之战
众将听了赵括这一段宏论连声叫好。 秦国元帅白起秘密到达阵前后,见赵括一来就改变了守垒方式:心中暗喜,便试探着先派三千兵马前去挑战,自己却在高墙上远远地观察动静。赵括见敌军杀来立刻领一万人马迎战,两军厮杀在一起,刀与刀交刺对杀,撞击声、杀喊声、呻吟声交织一片;秦兵寡不敌众,被赵括杀得兵如潮退,...

不正确认识自己的事例
不正确认识自己的事例1 古今中外不正确认识自己的事例 1、纸上谈兵-赵括 相传赵国有一位差不多与廉颇齐名的上将军赵奢,多次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 赵奢有一个儿子赵括,也读了许多兵书。他除了读书,还喜欢在家里向客人演讲兵法。赵括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所以宾客们都赞扬赵括精通兵法,称赞他真是一个将...

从出生就背负着血泪和仇恨,失去一切的赵氏孤儿,是如何翻身的?_百度...
前583年,一场惊天动乱在晋国政坛骤然爆发,它的爆发致使晋国嬴姓赵氏大宗(赵衰一脉)一脉被灭族,仅剩赵武一人,这场动乱就是后世闻名的“下宫之难”。 下宫之难,源于一场发生在赵氏大宗内部的伦理丑闻事件。晋文公时期,晋国六卿之一赵衰生有四子:赵盾、赵同、赵括和赵婴齐,赵衰死后,赵盾为赵氏领袖,继承赵衰执政大夫...

成语故事,短一点好
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8.专心致志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 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18459489580: 古代纳谏的成功事例和失败事例各五个,各事例少于二百字 -
茶香忆林: 纳谏失败的 1秦穆公不听蹇叔百里奚之言,坚持出兵偷袭郑国,结果惨败于崤山! 2吴王夫差不停伍子胥忠言,坚持赦免了越王勾践,结果最后身死国灭!! 3楚怀王不听屈原忠谏,去了秦国,结果被秦昭王扣留,三年后客死在异国他乡! 4长平...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18459489580: 退避三舍 纸上谈兵 老马识途 百发百中 唇亡齿寒 卧薪尝 -
茶香忆林: 春秋:退避三舍(晋文公时期的典故)、老马识途(齐桓公的典故,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唇亡齿寒(假道灭虢中的典故)、卧薪尝胆、三令五申(孙武的典故)、一鼓作气(曹刿论战) 战国:纸上谈兵(赵国赵括)、百发百中(苏厉劝白...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18459489580: 长平之战中,赵国为何不用李牧呢? -
茶香忆林: 起首,固然李牧是和白起、王翦、廉颇并列的战国四台甫将,在领兵作战上,李牧彻底能够和白起等量齐观.不过,在长平之战发作时,李牧太年青,缺乏充足的资格的来带领数十万赵国雄师.凭据《战国策》、《史记》等史料的纪录,公元前...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18459489580: 文言文买凫猎鸟翻译 -
茶香忆林:[答案] 是《买凫猎兔》吧? 赵以马服君之威名,擢其子括为将以拒秦,而适当武安君白起.一战军破,掠赵括,坑其众四十万,邯郸几败. 艾子闻之,曰"昔有人将猎而不识鹘,买一凫而去.原上兔起,掷之使击.凫不能飞,投于地,又再掷,又投于...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18459489580: 关于赵括的故事 -
茶香忆林: 纸上谈兵 赵括的父亲赵奢是一名武将,作为武将之后,他对打仗很赶兴趣,每日在地图上空谈兵法,结果在实战中,带领40万赵兵与秦军作战,中了秦将白起的计,被秦军包围,全军覆没,后来,人们便用纸上谈兵讽刺赵括这种只会空讲,没有实际行动的人.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18459489580: 谁知道一些词语的来历 -
茶香忆林: 从前,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 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18459489580: 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谁)
茶香忆林: 1、白起: 白起,战国时期秦国人.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军功制度为秦国选拔出了一批优秀将领,白起就是从这时起慢慢做到将领.亲昭襄王时期,他率军大破韩魏联...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18459489580: 数典忘祖的故事反映了什么
茶香忆林: 赵括代替了廉颇以后,全部变更了军法,轻率地任用军官.秦国的将军白起听说以后,指挥奇兵,假装打败撤退,而断绝赵军的粮道,把赵军一分为二,赵军士气不能统一...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18459489580: 春秋战国四大名将 -
茶香忆林: 个人认为不止四个,多事之秋,必多有不世之才.吴起------著名将领孙武----兵圣.著《孙子兵法》伍子胥----楚名将之后,后投靠吴国孙武和伍子胥曾联手训练吴军并打败楚国,攻下了楚国国都.孙膑-----孙武之后,著有《孙膑兵法》,使用了著名的围魏救赵之计白起-------秦名将,在长平之战,彻底大败赵国,坑杀40万赵军,有杀星之称李牧------赵国名将,擅长使用骑兵,数次大败秦军,使秦国难以东进,后秦使反间计杀李牧,这也是中国较早的一次著名的反间计.庞涓蒙恬王翦王贲李信等等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18459489580: 举两个历史上不灵活运用知识的例子 -
茶香忆林: 1.郑人买履 郑国有一个人,眼看着自己脚上的鞋子从鞋帮到鞋底都已破旧,于是准备到集市上去买一双新的. 这个人去集市之前,在家先用一根小绳量好了自己脚的长短尺寸,随手将小绳放在座位上,起身就出门了. 一路上,他紧走慢走,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