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嗔贪念。 的意思

作者&投稿:书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教中贪嗔痴指的什么意思?~

1、贪,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
2、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
3、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
贪、嗔、痴为三毒,又称三垢、三火。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

扩展资料:
佛曰:“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戒、定、慧“ 即是对治 ”贪、嗔(chen-)、痴“ 的方法。
戒,是指一种有道德的、有规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行为标准,斩断因为沾染喜爱外物而生起的执着贪心;
定,是针对内心的修炼和自我耐性的培养;凡事先自省,向内求;避免外向的暴躁和苛求他人引发的嗔恨;
慧,是对于宇宙生命种种实相,有了透彻、圆融的了知,从而脱离愚痴;不再惘于事理,迷于因果;善解世间因缘的相续,明白生死流转的根本,心无挂碍,无有恐怖。
降伏解脱的先后次序:
持戒除贪,戒能生定,定力深厚,贪心不起,定力更进,断灭嗔心,智慧显露,愚痴障除,正见正行,净化身心,因次第修,证果不远,解脱根本烦恼,能度一切苦厄;此法真实不虚,唯信之者自证。
作于春秋时期的《礼记·大学篇》里也描述了类似的修身安心之道,可知“其来有自”: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物格而后智生,智生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参考资料:贪嗔痴-百度百科

贪、嗔、痴为三毒,又称三垢、三火。
1、贪
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
2、嗔
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或者诋毁、抹黑其他宗教等等行为。
3、痴
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

扩展资料
佛认为,人类的种种苦难(如烦恼、争斗等)主要来源于自身的贪欲心、怒心、愚痴心,即所谓“三毒”。是人类身、口、意等一切恶行的根源。贪欲是对名声、财物等自己所爱好的东西没有满足的一种精神作用。
怒是对不合自己意思的憎恨,从而使自己身心不得安宁的一种精神作用;愚痴是指愚昧无知、不明事理的一种精神作用。这些精神作用的扩张,使得人类相互间争夺不已、仇恨不已,以至永远不知道解脱苦难的真正道路在哪里。
佛陀教导我们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就是要人们通过戒定慧的自我修养,去除贪欲心、怒心、愚痴心,净化自己的心灵。而在具体实践上,则要人们以布施转化贪欲心,以慈悲转化怒心,以智慧转化愚痴心。
佛认为,“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大乘起信论》),说:“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贪嗔痴

佛教中的三毒:贪:渴取一切顺境。嗔:对所遇逆境引起忿怒。痴:心智懵懂,不明事理,颠倒妄取。


武胜县18824094401: 谁知道佛教中“贪”“嗔”“痴”的意思是什么吗? -
翠天力欣: 1.贪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

武胜县18824094401: 痴嗔贪是什么意思 -
翠天力欣: 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 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 佛家有所谓“贪、痴、嗔”三念: 1.贪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

武胜县18824094401: 贪念嗔是什么意思 -
翠天力欣: 嗔与贪念,其产生与作用正好相反,但都属于佛教所言的"三毒",对修行和生活都是非常有害的.贪念是由对事物的喜好而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心理欲望,嗔却是由对众生或事物的厌恶而产生愤恨、恼怒的心理和情绪.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神作用,对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对佛教修行所言是这样,如果是对他人或社会而言,则嗔的危害更大.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则使整个社会,乃致使整个国家陷入灾难,因而《大智度论》卷十四中说,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

武胜县18824094401: 请问大家:佛家中的“痴”和“嗔”是什么意思呀?
翠天力欣: 痴 是愚痴 也就是没有智慧 我们以为真实的东西 其实是虚妄的 比如 大小 是非好坏 没有绝对的 我们以为地球很大 可是在卫星上看 芝麻粒大而已 嗔 是指嗔恨 也就是发脾气 怒火 我们不学佛的人 都是对别人发脾气而往往发起脾气来就控制不住 因为嗔心起的时候 我们就像发了信号一样 会感召同样对我们有怒气的众生来 然后就是小事情变成大问题 这就是佛法讲 一念嗔心起 百万障门开

武胜县18824094401: 佛法里说的贪嗔痴,嗔是什么意思? -
翠天力欣: 嗔 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

武胜县18824094401: 什么是贪、什么是嗔、什么是痴? -
翠天力欣: 嗔在佛教的意思是厌恶,为一切烦恼的根源,与贪,痴并列为三毒,贪指的是对喜爱的事物产生占有的欲望,嗔正好想反,指的是对讨厌事物的厌恶和憎恨、从而导致过激的行为,如打架斗殴,甚至杀人,所以嗔是是人最恶毒的劣性.

武胜县18824094401: 请问佛学中的痴,贪,嗔的真正解释是什么?它们代表的是什么,与人生面对的烦恼有关吗?请给我白话一点的答案.可以举例子吗? -
翠天力欣:[答案] 其实满简单的问题,这三个现象本身就是烦恼,没有这三者,就无烦恼了,当然,人习惯了烦恼,已经麻木,不认为这三者是烦恼,就另说了.贪嗔痴,举例说,吃饱了还想吃就是贪,吃饱了还要,人家拒绝就不高兴,就是嗔,一吃起来就无法...

武胜县18824094401: 佛教中贪嗔痴指的什么意思? -
翠天力欣: 1、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 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

武胜县18824094401: 佛说的贪,嗔,痴是什么?? -
翠天力欣: 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 从而成为欲望. 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 便会恶语伤人.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无明的产物. 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 戒,是道德的有轨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标准,对治过分的贪心; 定,是对于内心的专注和耐心的培养,可以对治过分的暴躁和没有耐心引起的嗔恨; 慧,是对于生命以及宇宙实相的如实了知,从而对治愚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