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政体

作者&投稿:比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其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则作为小宗被分封为各地诸侯。他们在各自封国内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王位也是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卿大夫。
卿大夫在各自封地里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封爵仍由其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士。
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分封的对象和做法是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异姓功臣贵族、同姓王室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和远氏族部落首领)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

扩展资料:分封制作用
1.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国林立的状态。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2.通过分封,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等。
3.通过分封制,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周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4.分封制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发展。
5.分封制到了西周后期加剧了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不忠,及形成了强大的地方武装割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分封制

分封制,井田制,两都制度等。西周(前1122年―前771年)是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灭商后所建立,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杀为止,共经历11代12王,历经352年。定都于镐京和丰京(今陕西西安市西南),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

历史上将东迁之前那一时期的周朝称为西周。周朝是中国远古社会的鼎盛时期。从西周开始,进行境内各个民族与部落不断融合的过程,在这期间,华夏族逐步形成,成为现代汉民族的前身。从周朝开始,进行境内各个民族与部落不断融合的过程,其它还有夷、蛮、越、戎狄、肃慎、东胡等诸多少数民族。西周国野之制最为典型,到春秋时期国野之制开始瓦解,到战国则普遍为郡县。

西周后期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对土地以及政权的争夺,加速了西周的灭亡。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统治的基础,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了。

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它一些诸侯立周平王(宜臼)为国王,平王将京都从宗周迁至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 。

西周的政治体制是:分封制。

分封制具有以下特点:

1.诸侯国具有相对独立性,具有土地管理权、行政权和军权,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2.分封对象多元化,同姓亲族是主体。

3.分布区域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同姓亲族分布在战略要地和富庶地区。



西周分封制:
①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王把某一地区的土地连同该土地上的人民封赐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侯国,拱卫王室.②受封的诸侯要承担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等义务.③受封的诸侯有权利把自己封区内的土地和人民封赐给自己的家族和亲信以为卿大夫,并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权利.
影响:①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区域.②分封制下诸侯权利相对较大,随着某些诸侯势力的壮大,又破坏了分封制度本身.
宗法制是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用以规定宗族内嫡庶的办法,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来确立、巩固父系家长在相互之间本宗族中的地位的制度.
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是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它规定,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天下的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诸侯的爵位,也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其他儿子领有封地成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又是大宗.卿大夫与士的关系,依此类推.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①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紧密,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基础,分封制基于宗法制而产生,与宗法制互为表里.②从根本上说,分封制就是宗法制作用于国家地方政治制度的重要举措和体现.
积极作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西周
中国历史朝代

西周建国后,最严重的一次反叛,最终竟让西周王室更为稳固
02:10

对西周贡献最大的人,如果没有他,周朝只会存在很短时间
01:21

西周王室最早分封的大国之一,压制了晋国近百年,让晋国苦不堪言
01:51
了解西周的更多含义
了解西周的更多含义
国号
历史
疆域
政治
军事
经济
目录
1摘要
2基本信息
3国号
4历史
周人起源
武王伐纣
周室初立
成康之治
由盛转衰
走向灭亡
5疆域
范围
分封
国野和乡遂
6政治
中央官职
封建制度
周礼制度
宗法制度
两京制度
井田制度
法律制度
奴隶制度
7军事
军制
武器
8经济
农业发展
商业发展
货币
土地转让
9文化
礼乐
宗教
祝宗卜史
学校
典籍
天道观
10科技
手工技术
青铜技术
陶器技术
造车技术
玉器艺术
地理
11国王列表
12参考资料
西周(前1046—前771),周是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始祖名弃,善种植,尧舜时被封为“后稷”,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县及杨陵区一带)。公刘时由邰迁到邠(今彬县、旬邑县之间),到古公亶父时迁到岐山之阳的“周原”(今扶风县与岐山县交界处)。周人在这里兴建城邑、疆理田地、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商代晚期已为渭水中游的强盛诸侯国。姬昌(文王)迁都丰(今西安市长安区马王村一带)。姬昌死,其子姬发(武王)即位,在沣河的东岸营建镐京(今沣东新区斗门镇一带)并修文王绪业,公元前1046年,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西周后期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对土地以及政权的争夺,加速了西周的灭亡。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统治的基础,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了。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它一些诸侯立周平王(宜臼)为国王,平王将京都从宗周迁至洛邑(洛阳),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西周
外文名
the Zhou Dynasty
别名

末帝
周幽王
都城
镐京、成周、犬丘
展开全部
国号
“西周”除了朝代名,还是东周时期的国家名称,即西周侯国(前367——前256),是战国末年周王室分裂的产物。在《战国策》当中有“东周与西周争”“昌他灭西周”等记载,显然战国时代出现的“西周”并不是那个灭亡于公元前771年的西周王朝。而是西周国。公元前367年周王室内乱,京畿之内分出东周、西周二侯国。两国以伊洛河交汇处为界,西属西周都王城,东属东周都巩,经东西周一分,天子周郝王失去了养生地,孤居成周城,经济依赖于西周。秦孝文王于公元前256年破周王城洛阳,攻灭西周国,周郝王及西周君被废为平民,迁出成周城与王城,不久寄居在西周国的周赧王卒,挂名天子不复存在,秦取象征天子权力的“九鼎”宝器置于咸阳。周不在称王, 史家开始以秦纪年。

历史
周人起源

开创周朝的周文王
周人是一个后起的姬姓部族,兴起于今陕甘一带,十分重视农业。周人图腾以熊(大人)为标志,后稷的父、母系分别为陕甘一带姬姓有熊氏(尧舜时期有熊氏只是方国,已经失去数百年前黄帝的尊号)和姜姓有邰氏长期通婚之后裔。他们认为后稷(姬弃)是他 们的始祖,并把他尊为农神,西周的农官之长便以“后稷”命名。从后稷到到文王中间有若干个王,《史记·周本纪》、《世本》记载有十五代,依次是后稷(名弃)、不窋、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季历、昌,而《汉书》记载有十八代。然而自后稷至文王千余年,只经过十几代是不可能的,后人多对此表示怀疑。

到了不窋时代,周人迁徙到戎狄之间。公刘时为了发展农业又迁至自然环境优异的豳。到达豳地以后,周人开垦田地、营建房屋、并确立了一套举行祭祀、宴会的礼仪。“京”、“京师”就是源自公刘时代对国都的称谓。商王武丁时期,周成为商的封国。古公亶父(后来被追尊为周太王)时,为避免西北戎狄部落的滋扰,周人再次迁都至岐阳周原。这时政治设施有了长足发展,王宫设皋门、应门,国都设宗庙、社稷即始于此时。

太王死后,少子季历继位。由于与太伯所建吴国、任姓诸侯保持友好,加之商朝国力衰微,周的力量不断壮大。商王武乙时期,周开始武力开拓领土,首先花了三年时间征服鬼方。之后,季历继续进攻山西地区的戎狄,在攻打燕京戎时受挫,然而接着还是攻克了余无戎。打败余无戎后,季历被商王文丁任命为牧师(一种相当于方伯的职位)。由于季历将周国的领土大大向西北扩展,受到了文丁的猜忌,终于被文丁害死。

季历死后,其长子昌继位,是为周文王,他曾被商王册命为西伯。崇侯虎向纣报告了西伯对处死九侯的不满,西伯因此被囚禁于羑里,直到西伯的属下进贡美女和财物后才被赦免。周文王一面殷勤侍奉殷王纣,一面借口征讨叛国四处开拓领土,周的势力得以大幅度扩张。文王团结诸侯,解决了虞、芮两国的争端,先后征服了犬戎、密(密须)。之后又灭掉了山西地区的黎,并攻克盂(又作于、邗)。崇侯虎所在的崇是当时的东方强国,也在激烈的攻城战之后被周攻占。文王在克崇后迁都到丰(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仁政爱民,并建立了一套以卿士为首的官制,健全了政治机构,积聚了一大批有才能的贵族,为周王朝的建立打下基础。

武王伐纣

参见:武王伐纣

讨伐商纣王的周武王
周族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在陕甘一带活动 ,后以岐山之南的周原为主要的根据地。至公元前11世纪初,周族的力量日益强大。它一面征伐附近小国,扩充实力;一面把它的都邑从周原迁到今长安区沣水西岸,建成丰京。它不断向东进逼的势态,加剧了与商朝的矛盾。商王帝辛(商纣王)一度将西伯昌囚于羑里。周臣用美女、珍宝进献商王,帝辛才放了西伯昌。西伯昌回到国内后,进一步加紧了伐商的准备。此时,商王朝政治腐败,内外矛盾空前尖锐。周文王(昌)长子伯邑考先于文王而死(死因未载;《封神榜》称其被纣所杀),立姬发为太子。文王认为伐商条件已成熟,临终前嘱太子发积极准备伐商。武王即位以后,趁商朝主力征战在外之际,周武王率军东征,武王九年,大会诸侯于盟津,(今孟津,为古代重要渡口)。前来参加大会的诸侯和部落首领,据说有八百之多。在大会上,周武王举行了誓师仪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盟津之誓”。是一次“诸侯所由用命”的重要会盟。出兵车300乘、士卒4.5万人、虎贲3000人,浩浩荡荡地向东进发。庸、蜀、羌、鬃、微、卢、彭、濮等许多小国也率兵配合。

到二月五日,武王的联军就在殷都的郊外牧野与纣王的军队摆开了决战之势。纣王也集合起了十几万人与武王相抗衡,可是,因为民心的归向,纣王的军队毫无战心,反而倒戈帮助武王。所以,没费太大的力气,武王就攻进了都城朝歌。纣王眼看大势已去,就登上花费巨资为自己建造的鹿台自焚身亡。殷商王朝也就这样灭在了纣王的手中。

周室初立

参见:分封制、三监之乱、周公东征、封邦建国

周公
武王克商以后,基本上控制了商朝原来的统治地区,又征服了四周的许多小国。但 如何牢固控制东方的大片领土,成了武王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于是,他采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策,把他的同姓宗亲和功臣谋士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一个个诸侯国成为对一方土地进行统治的据点,它们对周王室也起到拱卫的作用。武王把商纣之子武庚封于商都,借以控制商人;封其弟管叔、蔡叔、霍叔为侯,监督武庚;又将周公封于鲁、姜尚封于齐、召公封于燕。周武王死后,其子继位。因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管叔、蔡叔对周公不满,散布流言,说周公意在谋取王位。不久,武庚与管、蔡串通一起,并联合东方的徐、奄、薄姑等国发动叛乱。周公调大军东征,用了三年时间,终于平定了武庚与管、蔡之乱,杀了武庚和管叔,流放了蔡叔。东征取得全面胜利,使周王朝的统治得到巩固。

周武王灭商之后,回到镐京,深感镐京与新征服地区相距太远。他意在夏人活动中心的伊洛河地区建立新的都邑。他的这一想法尚未实现,突然病逝。从宝鸡出土的何尊铭文中看到,成王即位后,继承了武王之遗志,决定在洛阳附近建一新邑,“宅兹中国”。从这里对新征服地区进行统治,可大大缩短距离。为此,成王曾派召公去洛阳附近“相宅”。不久,洛邑成为西周时期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为彻底铲除殷遗民的复国梦想,成王时还将殷顽民迁至成周。

成康之治

参见:成康之治

开创成康之治的周成王
叛乱平定后,周公自幼笃行仁孝,多才多艺。文王在时,他以孝仁而异于 群子;武王即位,则以忠诚辅翼武王,一次,武王有疾,群臣忧惧,卜求先王救助。“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设三坛,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于太王、王季、文王。”愿以自身替武王之身,且称曰:“旦巧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周公作《多方》、《多士》来告诫殷人,对殷贵族采取思想、经济、政治各方面的安抚政策。周公摄政五年,开始在雒邑营建东都成周,以便更有效的统治东方地区,成王到成周开始亲政。召公奭召集各方首领,教导成王以德治国、重用老成人。成周建成后,成王回镐京即君位,周公则留下治理东都。

开创成康之治的周康王
成王和后来即位的康王昭的统治时期被后人称为成康之治,是西周安定时代的开始。周人的分封诸侯虽早于武王时开始,但大量封国是在成康之世才出现的。据《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周初分封共七十一国,其中与周王同姓的姬姓就有四十国,兄弟之国有十五国。而《荀子·儒效》则说姬姓有五十三国。可见周初的分封是以姬姓为主体,而同时兼顾到异姓。其中季历之兄太伯、仲雍的后人封于吴(今江苏苏州),文王二弟虢仲、虢叔封于西虢(今陕西宝鸡)、东虢(今荥阳),文王诸子分别封于管(今郑州,早灭)、蔡(今上蔡西南)、霍(今山西霍州西南)、卫(今淇县)、毛、聃(今安徽阜阳)、郜(今山东成武东南)、雍(今修武西)、曹(今山东定陶西)、滕(今山东滕州西南)、毕(今陕西咸阳西北)、原(今济源西

西周政体:君主制,分封制
西周(前1046~前771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建国号为周,定都于镐(陕西长安沣河以东),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成周(河南洛阳),宅兹中国、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制礼作乐,加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周成王、周康王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史称“成康之治”。周懿王继位后政治日趋腐败,国势不断衰落,由于西戎屡次进攻,被迫将都城迁犬丘(陕西兴平东南)。周厉王前后, 私有土地日益发展, 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暴动预示着奴隶制危机的到来, 王权从此衰落。周宣王不籍千亩, 标志着井田制在王畿内的崩溃。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和申侯杀死,次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历史上把平王东迁之前称之为西周,西周从武王灭商到幽王亡国, 共传12王11代。
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社会生产力比之商代更加提高, 农业繁盛, 文化也进一步发展。宗法制和井田制是当时最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周王朝强盛时, 势力所及, 南过长江, 东北至今辽宁省, 西至甘肃省, 东到山东省。

政治体制是指以国家政权组织为中心的,各种具体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规范的总和。就是使国家机器能正常运转所采取的组织形式、权限划分、工作方式等具体制度和规范。


86.1西周等级制度下各层级的主要社会作用

西周建立于我国青铜文明鼎盛时期,其政治组织已相当严密,文明教化也达到较高水平。西周时期所形成的基本政治体制和政治意识,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基调,对中国后世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曾盛赞:"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译:"周代的礼仪制度是参照夏朝和商朝制定的,多么丰富多彩啊!我主张继承周代的制度。"


86.2孔子十分推崇周礼

西周的政治体制既与夏商时期的方国联盟政体不同,也与秦汉之后以郡县制和官僚制为主的帝国体制不同,是处于过渡时期的一种政体模式。

以现有的资料和研究成果来看,我国先秦时期的国家形态可分为三个阶段--"古国、方国、王国",夏朝之前的氏族部落(三皇五帝)为古国阶段,夏商至周公东征之前为方国(联盟)阶段。

《尚书·周书》牧誓、大诰篇内,西周就将同盟诸侯国的国君称为"友邦君",证明周公东征前,西周只是一个国与国的联合体,成员间没有明确的等级性名号,还未确认王与各级诸侯之间的名分。


86.3夏商周三代演进过程

而周公东征之后,西周形成了宗周为本、诸侯国为辅的国家联合体,相比于之前的方国联盟,西周的政治实体更加稳定、更为高级,可称为"王国"。而秦统一六国后,中国进入大一统的"帝国"时代。

强大商国的覆灭过程,对西周统治者的政治思想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使他们对上天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产生了怀疑,因此总结经验教训,以德立国、以礼治国,从而创造性的建立了"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

西周统治者希望通过名目繁多的礼仪来维系贵族等级,消除内部纷争,做到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使各色民等安于本分,以维持统治者的长治久安。


自汉至元,中央政体发展的趋势 急求!!!
6.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历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从未中断,因此沿革清晰。 (2)以君权为中心,全力高度集中。鼓吹君权神授,以神权服务于君权。宣扬君令臣从,下级依附上司,全国依附君主,君主全面垄断全国的一切大权。 (3)人治高于法治。 (4)政治机构的设置相当完备,统治网络严密周全。 (5)宗法...

为什么西周后期周王室会衰微?
应该还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吧。我觉得,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的利用率越来越高,荒地开采的也越来越多,地方的诸侯的势力相应的力量也得到了发展,此消彼长,中央的力量就相对的弱小,人性中的弱点,或者为了更大的经济利益,有能力的诸侯就要觊觎中央了,控制中央政权进一步赢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中央...

我国中枢机构是如何演变的?
“任何一统治阶级都必须有一个“匡弼”、“辅佐”的中枢机构来协助处理繁冗事务,而中 枢机构的过度发展又必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最终引发皇权旁落,这种矛盾贯穿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的始终。”「7」各代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绝对权威,不会希望在自己权利之下再出现一个能够超越自己权威的机构。所以,在中国古代中枢...

我国古代政体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么?国体又是什么?
中国古代社会岁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但无一例外的政体都是君主制。细分的话,秦以前,也就是周(夏商的确切历史不清楚,但应该跟周差不多),政体是封建制(分封制)。从秦开始,就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各朝各代在政权的具体组织形式上各有不同,如秦时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

政权,政体,是什么
政权是一个国家的政体统治体制,或者一个特定的行政管理当局。政权也可指一个社会的制度,或者一个社会的秩序。政权也指掌握国家主权的政治组织及其所掌握的政治权力,以维护对社会的统治和管理。

北周皇帝列表(北周历代君主列表)
中文名称:北周简称:周所属洲:亚洲首都:长安政治体制:君主专制政体共二十四年。西魏恭帝三年,实际掌握西魏政权的宇文泰死后,长子宇文觉继任大冢宰,自称周公。次年初,他废西魏恭帝自立,国号周,都长安,史称北周。国家领袖:皇帝:宇文氏建国时间:557年亡国时间:581年亡于:隋朝北周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称后周...

春秋战国的平民起义
“周厉王对此却听而不闻。 公元前841年因不满周厉王的虐政,镐京的“国人”集结起来,手持棍棒、耕具,围攻王宫,要杀周厉王,此次工作后代称为国人暴乱。工作停息后周厉王被流放,周都镐京迎来了一段没有君王的光阴,周公和召公依据贵族们的选举暂期间办署理政事,主要政务由六卿合议。这类政体称为共和,史称周召共和...

古代中国和英国的政治制度有何不同
中国古代皇帝是中国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其政治制度是私有制为基础的专制制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国王只是英国名义上的所有者,实际上的所有者是资产阶级,国家管理者是资产阶级委托的政党,其政治制度是私有制为基础的民主制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

经学与子学的关系
西周的国体,是异姓分封制。而政体,则是奉周天子为正朔,各诸侯国(王族,功臣,先朝贵族等)完全自治。这有着邦联民主的意味。到西周末年,礼崩乐坏,人心不古,孔子正生活在这个时代。孔子极力推崇周礼,立誓“克己复礼”。于是,将西周礼乐文牍,“述而不作”地全面整理,作成六经——《诗》,《...

周厉王的暴政引发了什么历史事件
竹书纪年》记载:“(国人)执召穆公之子杀之”.[6] [13]在大臣周定公、召穆公的劝解下,国人平息了一些怨恨,纷纷离去.[14] 此时宗周无主,周公和召公根据贵族们的推举,暂时代理政事,重要政务由六卿合议.这种政体,称为共和(一说由共国国君共伯和代行天子职务).史称“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 ...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9376759118: 西周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
季伏阿替:[答案] 希望答案您还满意 西周较之商朝,其政治制度更加完善.周天子是“天下共主”,也是世间最高的统治者,掌握立法,行政与司法大权.其下设置三公协助周王治理天下.除上以外,西周政权组织形式,又表现为分封诸侯制.各地诸侯在所辖地区执掌各种...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9376759118: 西周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样的? -
季伏阿替:[答案] 西周分封制: ①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王把某一地区的土地连同该土地上的人民封赐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侯国,拱卫王室.②受封的诸侯要承担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等义务.③受封的诸侯有权利把自己封区内...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9376759118: 西周的三个政治制度是什么 -
季伏阿替:[答案] 西周三大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分封制是宗法制和礼乐制的根本和基础,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核心.分封制是宗法制的表现. 礼乐制是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思想和规定,相当于后世的法律.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9376759118: 关于西周的政治制度 -
季伏阿替: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就是正室生的第一个孩子就是皇帝 这样就会形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政治,可以加强西周的封建统治封邦建国制 是包括在分封制里面的一种制度 分封制还包括诸侯的权益和义务等,宗法制和分封制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构建了西周的政治制度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9376759118: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
季伏阿替:[答案] 西周的国家实行分封制.即古书中所说的“封建”,而分封制的基础则是宗法.宗法是中国古代社会血缘关系的基本原则,其主要内容是嫡长继承制.宗法制度是在父权家长制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发展起来的,由它构成了等级阶梯,形...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9376759118: 西周有哪些政治制度? -
季伏阿替:[答案] 西周分封制: ①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王把某一地区的土地连同该土地上的人民封赐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侯国,拱卫王室.②受封的诸侯要承担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等义务.③受封的诸侯有权利把自己封区内...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9376759118: 西周的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 -
季伏阿替:[答案] 封建制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9376759118: 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要简短,不用像一篇作文那么长! -
季伏阿替:[答案] 分封制 内容:1.周天子将土地封给: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周天子 2.被分封诸侯的义务:服从,纳贡,提供军赋力役. 3被分封诸侯有权在诸侯国内实行再分封.在诸侯国内可设官员,建立武装,征赋役.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9376759118: 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作用 -
季伏阿替:[答案] 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西周分封制: ①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王把某一地区的土地连同该土地上的人民封赐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侯国,拱卫王室.②受封的诸侯要承担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等义务.③受封的诸...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9376759118: 西周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 -
季伏阿替: 1、分封制 ⑴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 ⑵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⑶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③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