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来历和历代中秋习俗的发展演变

作者&投稿:越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秋节的来历,习俗,诗句等~

中秋节来历:
1、中秋节来历一:中秋节由古代祭月慢慢演变而来。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称为“中秋”。最初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就演变成为中秋节。
2、中秋节来历二:中秋节由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这个我们最熟悉了,先是后羿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然后上天赏赐他一种成仙的药,他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妻子嫦娥,就把药交给嫦娥保管。在八月十五这天嫦娥吃了仙药,然后奔月亮去了。
后羿思念嫦娥,所以每年这一天,都会在园子里摆上嫦娥最爱吃的东西,盼望她能回来团圆。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就演变成了节日,由于这天时值中秋,所以叫做中秋节。
3、中秋节来历三:中秋节由祭祀土地神演变而来。在农耕社会,农作物对于农民至关重要,所以人们经常祭祀土地。在秋季收获时,农民会祭祀土地神,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农作物收获的时节,因此逐渐演变成中秋节。

中秋节习俗:
中秋佳节,最主要的习俗是赏月和吃月饼。
1、赏月。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2、吃月饼。过中秋有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

中秋节诗句:
1、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2、宋代辛弃疾的《一剪梅·中秋无月》: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
译文:回忆昔日中秋,我置身在芳香的丹桂丛。花影映照在酒杯中,皓月也倒映在酒杯中。
3、宋代苏轼的《阳关曲·中秋月》: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译文: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新闻网——中秋节来历、习俗及诗词

中秋节的习俗 来历

  (一)名称来历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成为“仲秋”,因为与上古祭月的礼仪有关,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这一天“秋分”这个节气在八月内,日期每年不同,所以秋分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无月是大杀风景的,逐渐俗随时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节”。中秋一词始见于《周礼》:“中春昼,鼓击士鼓吹 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云。”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

  “八月半”或”八月十五”;“天下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礼记》)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自古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庆祝丰收,这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描绘。

  (二)历史演变

  中秋节的起源于古代秋祀、拜月习俗有关。先秦时代,即有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祀制。《礼记》记载“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之后历代帝王都沿袭此俗。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帝祭月修造的。我国各地至今也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

  北宋时中秋节以爬山登楼先睹明月为快,然后举行拜月仪式,供品有圆饼。解释上“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卷八)。吴自牧(约1270前后在世)的《梦梁录》卷四也记载,南宋人家多于此日安排家购买酒菜来欢度中秋。金盈之(约1126年前后在世)的《新编醉翁谈录》卷四则记载了当时人由赏月进而拜月的习俗:“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不以贫富,能自行者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于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洁月”。

  除了团员、娱乐、拜月之外,还有赏灯的风俗。周密(1232-1308年)的《武林旧事》卷三记载杭州中秋夜:“灯烛华灿,竟夕乃止”。是夕,人家有赏月之举,或携湖海,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并在江上施放万盏“小点红”(小羊皮灯),灿如繁星,十分引人注目。据说水灯是为讨江神喜欢,并非纯粹为了观赏。并且宋朝起,在杭州钱塘观潮,也成为一中秋节习俗内容。

  元朝虽已异族入住为主,但所受汉化甚深。节日习俗也打扮沿袭汉人旧制。

  到了明朝,中秋节已于元旦齐名(古时候称春节为元旦)。赏月、祭月、吃月饼的风俗大盛。田汝成(约1540年前后在世)的《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记载明人多于中秋节以月饼相馈赠,取其圆形的“团圆”之意。夜晚则设赏月之宴,或携带酒食至湖海之畔游赏。

  至于明人赏月的盛会,张岱(1597——1671年?)以其生花妙笔,为我们作了极其风雅的记述(《陶庵梦忆》卷五的“虎邱中秋夜”):

  虎邱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伎、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家童、走空之辈,无不麟集。自生公台、千人石、剑池、申文定祠、下至试剑石一二山门,皆毡席地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光江上。天暝,月上,鼓吹十百处,大吹大擂,渔阳参挝,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更定,鼓铙渐歇,丝管繁兴,杂以歌唱。

  晚明文人的生活情趣,从这则“虎邸中秋夜”能略窥一二。

  刘侗、于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1635年)卷之二则详细描述了中秋祭月的贡品:“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需;瓜分必牙错瓣刻之,如莲华纸肆市月光纸。

  明人拜月时用的“月光纸”,到了清朝,改了个名字叫“月光马儿”,就是纸神马。

  清宫有祭(供)月习俗。祭月的地点在御花园。院内东向立一架屏风,屏风良策摆有鸡冠花、毛豆枝和鲜藕;屏风前设有一张八仙桌,供桌上摆月宫符像,还要一个直径五十五公分、十斤重的大月饼。月饼上印有“郁仪宫”字样及玉兔捣药团。大月饼左右各摆一三斤重的月饼,摆各样小月饼数盘,摆酒、茶数盅。供桌上还要摆应时鲜花和应时鲜果。月供摆毕,燃香。皇帝、皇后等人依次对月光神码行礼。香尽,焚月光神码,撤贡品。将十斤重大月饼精心包装,储至当年除夕夜,全家分吃,谓之“吃团圆饼”。三斤重大月饼切成数块,连同小月饼、“莲花团圆瓜”、鲜果等分赐妃嫔、文武廷臣、太监及宫女等人。

  然后是丰盛的合家宴会。清代许多地方还形成烧斗香、走月亮、方天灯、树中秋、点灯塔、曳石等地方习俗。

  总之,中秋团圆、赏月及吃月饼之俗,由来已久。随着不断增添新的内容,这个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流传至今,盛行不衰。

(一)名称来历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成为“仲秋”,因为与上古祭月的礼仪有关,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这一天“秋分”这个节气在八月内,日期每年不同,所以秋分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无月是大杀风景的,逐渐俗随时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节”。中秋一词始见于《周礼》:“中春昼,鼓击士鼓吹 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云。”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

  “八月半”或”八月十五”;“天下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礼记》)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自古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庆祝丰收,这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描绘。

  (二)历史演变

  中秋节的起源于古代秋祀、拜月习俗有关。先秦时代,即有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祀制。《礼记》记载“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之后历代帝王都沿袭此俗。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帝祭月修造的。我国各地至今也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

  北宋时中秋节以爬山登楼先睹明月为快,然后举行拜月仪式,供品有圆饼。解释上“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卷八)。吴自牧(约1270前后在世)的《梦梁录》卷四也记载,南宋人家多于此日安排家购买酒菜来欢度中秋。金盈之(约1126年前后在世)的《新编醉翁谈录》卷四则记载了当时人由赏月进而拜月的习俗:“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不以贫富,能自行者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于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洁月”。

  除了团员、娱乐、拜月之外,还有赏灯的风俗。周密(1232-1308年)的《武林旧事》卷三记载杭州中秋夜:“灯烛华灿,竟夕乃止”。是夕,人家有赏月之举,或携湖海,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并在江上施放万盏“小点红”(小羊皮灯),灿如繁星,十分引人注目。据说水灯是为讨江神喜欢,并非纯粹为了观赏。并且宋朝起,在杭州钱塘观潮,也成为一中秋节习俗内容。

  元朝虽已异族入住为主,但所受汉化甚深。节日习俗也打扮沿袭汉人旧制。

  到了明朝,中秋节已于元旦齐名(古时候称春节为元旦)。赏月、祭月、吃月饼的风俗大盛。田汝成(约1540年前后在世)的《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记载明人多于中秋节以月饼相馈赠,取其圆形的“团圆”之意。夜晚则设赏月之宴,或携带酒食至湖海之畔游赏。

  至于明人赏月的盛会,张岱(1597——1671年?)以其生花妙笔,为我们作了极其风雅的记述(《陶庵梦忆》卷五的“虎邱中秋夜”):

  虎邱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伎、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家童、走空之辈,无不麟集。自生公台、千人石、剑池、申文定祠、下至试剑石一二山门,皆毡席地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光江上。天暝,月上,鼓吹十百处,大吹大擂,渔阳参挝,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更定,鼓铙渐歇,丝管繁兴,杂以歌唱。

  晚明文人的生活情趣,从这则“虎邸中秋夜”能略窥一二。

  刘侗、于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1635年)卷之二则详细描述了中秋祭月的贡品:“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需;瓜分必牙错瓣刻之,如莲华纸肆市月光纸。

  明人拜月时用的“月光纸”,到了清朝,改了个名字叫“月光马儿”,就是纸神马。

  清宫有祭(供)月习俗。祭月的地点在御花园。院内东向立一架屏风,屏风良策摆有鸡冠花、毛豆枝和鲜藕;屏风前设有一张八仙桌,供桌上摆月宫符像,还要一个直径五十五公分、十斤重的大月饼。月饼上印有“郁仪宫”字样及玉兔捣药团。大月饼左右各摆一三斤重的月饼,摆各样小月饼数盘,摆酒、茶数盅。供桌上还要摆应时鲜花和应时鲜果。月供摆毕,燃香。皇帝、皇后等人依次对月光神码行礼。香尽,焚月光神码,撤贡品。将十斤重大月饼精心包装,储至当年除夕夜,全家分吃,谓之“吃团圆饼”。三斤重大月饼切成数块,连同小月饼、“莲花团圆瓜”、鲜果等分赐妃嫔、文武廷臣、太监及宫女等人。

  然后是丰盛的合家宴会。清代许多地方还形成烧斗香、走月亮、方天灯、树中秋、点灯塔、曳石等地方习俗。

  总之,中秋团圆、赏月及吃月饼之俗,由来已久。随着不断增添新的内容,这个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流传至今,盛行不衰。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中秋节的来历跟习俗
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当时隋末天下大乱,李渊在晋阳担任留守,他的儿子李世民一直想鼓励父亲起兵造反,夺取天下,裴寂在此间便出了大力。他让晋阳宫本来服侍隋炀帝杨广的宫女,来侍候李渊,并在酒酣耳热之际向李渊进言起兵的种种好处,极力促成了此事。进入长安后的李渊担任大丞相,...

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及传说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中秋节习俗: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 乐娱。中秋...

中秋节的来历
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中秋节别称:❤️‍🩹💛中秋节有许多别...

中秋节的由来和别称分别是什么?
二是中秋节来源于农业生产。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意思就是“庄稼成熟”。农历八月的中秋时节,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都陆续成熟了,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把秋天三个月的正中间一天,也就是农历的八月十五这天作为节日。中秋节起源较早,但一直到唐朝初年才由官方确定为节日,盛行于宋...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是什么?
中秋节的来历:嫦娥奔月、朱元璋月饼起义、唐明皇游月宫、《周礼》记载说、中秋节的起源农业生产、祭月演变等;中秋节习俗常见的有:祭月、赏月、拜月、燃灯、猜谜、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玩花灯等等。我认为在中秋节怎么多的来历和习俗中,最值得一提各有3个,下面就跟我一起看看吧: 一、中秋节的来历...

关于中秋的来历是什么 关于中秋节来历的几种说法
一、中秋节的来历:1、中秋节来历一:由古代祭月慢慢演变而来。我国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且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称为“中秋”。先开始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后来慢慢地演变称...

中秋节的传统来历是什么
中秋节是秋报的遗俗。八月中旬,正是秋粮收割之际,一年汗水抛洒在土地上,收获在即,因此家家拜祭土地神,答谢神的保佑,于是围绕“秋报”出现了一系列仪式和风俗活动。第二种中秋节的来历起源于我国古代的月崇拜——祭月亮神。中秋节是远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中秋节是月亮的节日,中秋之夜,...

中秋节的来历及传说
中秋由来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节”。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

仲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如下 中秋节又被称为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团圆节、玩月节、拜月节甚至女儿节或团圆节等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节日之一。目前学者们一致认为,中秋节从宋朝开始盛行,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的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一些国...

中秋节的起源是什么?
编辑本段中秋由来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18693324564: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有哪些?
鲜呢斯美: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不过由于历史发展,后来历法融合,使用阴历(夏历),...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18693324564: 中秋节的由来. -
鲜呢斯美: 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不过由于这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18693324564: 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是什么呢
鲜呢斯美: 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18693324564: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 -
鲜呢斯美: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18693324564: 中秋节的来历 -
鲜呢斯美: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18693324564: 中秋节的起源和各地的风俗习惯. -
鲜呢斯美: 中秋节起源: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18693324564: 中秋节的由来与习俗
鲜呢斯美: 中秋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民间流传极广的是嫦娥妒恨丈夫后羿薄情,偷吃了他从王母娘娘那里要来的不死之药,于农历八月十五之夜飞上天去,在月筑室为宫,遂为月宫之神;后羿后悔不已,年年的八月十五夜,望月设供,祈望妻子返回人...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18693324564: 中秋节的由来和传说 -
鲜呢斯美: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