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是什么人 姜太公

作者&投稿:能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姜子牙是什么人物?~

姜子牙,亦作姜尚,是东海边之人或牧野之人。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辅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舜、禹时被封
半生寒微的姜子牙
在吕地(今河南南阳西),所以又称吕尚。有的被封在申,姓姜。夏、商两代,申、吕有的封给旁支子孙,也有的后代沦为平民,吕尚就是其远代后裔。吕尚本姓姜,因为以其封地之名为姓,所以叫作吕尚。
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穷志不短 ,无论宰牛也好,还是做生意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可是直到70岁还是一无事处,闲居在家。

兴周灭商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姜子牙72岁时,垂钓渭水之滨磻溪(今陕西宝鸡境内),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姬昌,姬昌在出外狩猎之前,占卜一卦,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姬昌于是出猎,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姜子牙,与姜子牙谈论后姬昌大喜,认为姜太公是个奇才,说:“自从我国先君太公就说:‘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此兴旺。’说的就是您吧?我们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因此称姜子牙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尊为太师。有人说,姜子牙博学多闻,曾为商纣做事。商纣无道,姜子牙就离开了。四处游说列国诸侯,未得知遇之君,最终西行归依姬昌。有人说,姜子牙乃一处士,隐居海滨。姬昌被囚禁在羑里时,姬昌之臣散宜生、闳夭久闻姜子牙之名而召请他。姜子牙也认为“听说姬昌贤德,又一贯尊重关心老年人,何不前往?”此三人为了营救姬昌,寻找美女奇宝,献给纣王,以赎取姬昌。姬昌因此得以被释,返回周国。虽然姜子牙归周的传说各异,但大旨都认为他是姬昌、姬发之师。
太公辅佐文王
姬昌从羑里脱身归国后,暗中和姜子牙策划如何推行德政以推翻商纣政权,其中很多是用兵的权谋和奇计。姜子牙辅佐姬昌积善修德,明道行仁;对外促使姬昌联络对纣王不太满意的其他诸侯国对其纳贡,从而使纣王放松警惕;对内定爱民之策,行惠民之事,提倡生产,训练兵马;所以后代谈论用兵之道和周朝的隐秘权术的,都尊法姜子牙的基本策略。姬昌为政清平,尤其在明断虞、芮二国的国土争讼后,被诗人称道为膺受天命。姬昌又讨伐了崇国、密须和犬夷,大规模建设丰邑。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都归心向周,多半是太公谋划筹策的结果。
姬昌死后,姬发即位。九年,姬发想继续完成姬昌的大业,东征商纣察看诸侯是否云集响应。军队出师之际,被尊称为“师尚父”的姜子牙左手拄持黄钺,右手握秉白旄誓师,说:“苍兕苍兕,统领众兵,集结船只,迟者斩首。”于是兵至盟津。各国诸侯不召自来有八百之多。诸侯都说:“可以征伐商纣了。”姬发说:“还不行。”班师而还,与姜子牙同写了《太誓》。
牧野之战时的姜子牙
又过二年,商纣杀死王子比干,囚禁了箕子。此时纣王荒淫暴虐到了极点,姜子牙见时机成熟,就向姬发提出伐纣建议。姬发于是通告诸侯共同征伐。姜子牙精选兵车300辆,勇士3000人,甲士45000人,组成伐纣大军。发兵时姬发占卜龟兆不吉;行军途中又遇暴风骤雨,姬发和众臣的决心一度动摇。姜子牙力排众议,坚定了姬发伐纣的信心。十一年正月甲子日,周军到达商都朝歌郊外70里处的牧野,各诸侯率兵车4000乘会合。商纣王也集结70万(一说17万)兵马赶至牧野。战幕一揭开,姜子牙亲率少部精锐为先锋在前面挑战,随后姬发率领大队人马攻击商纣王的军队。商军人多势众,但士卒与商纣王离心离德,纷纷倒戈。纣王见大势已去,急忙逃回朝歌,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姜子牙引姬发入殷都朝歌,诏告天下商朝灭亡,周王朝诞生。
第二天,姬发立于社坛之上,群臣手捧明水,卫康叔封铺好彩席,师尚父牵来祭祀之牲,史佚按照策书祈祷,向神祇禀告讨伐罪恶商纣之事。散发商纣积聚在鹿台的钱币,发放商纣屯积在钜桥的粮食,用以赈济贫民。培筑加高比干之墓,释放被囚禁的箕子。把象征天下最高权力的九鼎迁往周国,修治周朝政务,与天下之人共同开始创造新时代。

封国安邦
武王灭商后,同姜子牙、周公旦等人商议,把全国分成若干个侯国,由周天子分封给在灭商大业中作出贡献的姬姓亲族和有功之臣建都立国,充当周朝统治中心的屏障,即所谓“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由于姜子牙在兴周灭商中功勋卓著,而被首封于齐地营丘(即今淄博市临淄区)建立齐国,以稳定东方。
齐国开国之初的姜子牙
公元前1045年,姜子牙带领本部人马奔营丘而来。因为长途跋涉十分疲惫,一行人行军速度很慢。一天傍晚他们来到离营丘不远宿营,准备明日赶到营丘。有人说“有道是机会难得。这些人睡起觉来香甜安稳,哪像个赴国建都的样子”。姜子牙听后睡意全无,急命整顿人马披星戴月赶赴营丘。至黎明时到达淄河西岸,只见莱国军队正在涉水奔营丘而来,剑拔弩张,形势危急。原来莱国与营丘离得很近,是商纣王的属国,莱侯想趁姜子牙立足未稳之际抢占营丘。两军在淄河西岸展开对垒,姜子牙指挥镇定自若,士兵作战英勇顽强,莱军被杀得丢盔弃甲,悻悻而回。齐国就这样正式建立起来。
姜子牙建立齐国后首先以法治国,安定民心。司寇营汤阳奉阴违,受贿害民,并妖言惑众,宣称要以所谓的“仁义”治齐,姜太公便令人把营汤斩首,以正政令;东海上有被时人称为“贤人”的狂矞、华士兄弟,不向天子称臣,也不为诸侯做事,以不合作的姿态和平对抗新生的齐国,姜子牙认为他们自私自利,不为国家尽义务,是“害群之马”,就下令诛杀他们。一时间齐国再也没有违抗命令法规的事情了,混乱局面迅速得到了安定。仅仅五个月姜子牙就去向周公“报政”,即向周公汇报其安邦定国的政绩。

强国富民
姜子牙政治上推行尊贤尚功的政策。就是选拔有才能的人做官,吸收大批当地东夷土著中的人才加入到齐国统治阶层,让他们在国家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对通过考核符合选贤标准的人,不分亲疏用其所长,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积极创造性。这一用人路线打破了西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尊尊亲亲”的正统思想束缚。姜太公还把用人提升到事关国家兴亡的高度,提出“六守”、“八征”、“六不用”的人才理论。实践证明,他的用人思想不仅开创了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人才使用先河,也为后来齐国称霸列国奠定了基础。
齐国富强后的姜子牙
文化上推行“因其俗,简其礼”的开明政策。“俗”指“夷俗”,即当时当地东夷人的生活方式;“礼”指“夷礼”,即当时当地东夷人的礼仪制度。太公认为,如果在齐地强力推行周礼,容易产生民族矛盾,不利于治国安邦。经过再三斟酌,他决定从齐地实际出发,从俗简礼,不强制干涉,且务实地创造了既让齐民乐于接受,又不太悖周礼的新制。
据《汉书·地理志》载:“齐地负海潟(x刹)卤,少五谷,而人民寡。”《盐铁论》说:“昔太公封营丘,辟草莱而居焉。地薄人少。”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姜太公自齐国初建时就因地制宜,在注重发展黍、稻生产的同时,利用境内矿藏丰富、鱼盐资源丰富的特点,大力发展冶炼业、丝麻纺织业、渔盐业等手工业;还利用齐国交通便利、人民有重商传统的优势,大力发展商业,推行与列国通货的外贸政策。在这种“农、工、商”三宝并举的宏观战略指导下,齐国制造的冠带衣履畅销天下,鱼盐流通列国,诸侯纷纷前来朝拜,齐国逐步由偏僻荒凉的小国穷国发展为雄居于东方的大国富国。

安定周室
姜子牙辅佐周公东征
姜子牙封齐建国后,相当多的时间是在镐京做周朝中央政权的“太师”,辅佐外孙周成王姬诵、重外孙周康王姬钊。他的大儿子齐丁公姜伋,也没有到临淄治理齐国,而是一直在镐京担任虎贲氏之职,统领着王宫卫戍部队。齐国开国后的三十余年,营丘基本上由姜太公的三儿子丘穆公镇守。成王时期,管叔、蔡叔、霍叔“三监之乱”,淮夷、徐夷、“殷东五侯”起兵反周,姜太公父子辅助周公旦,或坐镇京都、运筹帷幄;或领兵东征、冲锋陷阵;或左右呼应,东西夹攻,迅速平定了这场叛乱,为二次安周立下了赫赫战功。再后来,周成王去世,姜子牙父子又接受了成王托孤的遗命,担负起辅佐太子的重任,后又与众臣一起扶立太子姬钊登位,史称周康王。

寿终镐京
身在镐京的姜子牙
周康王六年,姜子牙卒于周首都镐京,岁寿139岁,子丁公姜伋继位。齐丁公姜伋继续辅佐周康王,成为仅次于首辅召公奭的次辅,并掌管周王朝的精锐部队三千虎贲,保卫丰镐。

姜子牙最后没有修成正果,也未能封神,按照原著,其实是印证了天意二字(切勿受电视剧影响),且听我细细道来: 道教最高修行的境界是大罗金仙,道教有三清四御,其中三清玉清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太清道德天尊)、通天教主(上清灵宝天尊)和四御中的中央无极玉皇大帝都是混元无极大罗金仙。
像太乙救苦天尊、南极仙翁、真武大帝以及封神榜中三清的很多修为高深的弟子也都属大罗金仙级别。大罗金仙之后就是天神(也可称为天仙),虽享受世人供奉,却要受命于天庭。像托塔李天王、哪吒三太子以及封神榜上有名之士都属其类。

其次是地仙、灵仙、鬼仙,封神榜里三清的弟子就算混得再惨,也不可能入这三道。 所以姜子牙作为元始天尊的弟子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就是修成大罗金仙,要么就是封为天神。
1、凡成为大罗金仙者需经历万劫以上,在姜子牙未执行封神的时候,元始天尊就知道他生来福薄,修行根基很浅,难成大罗金仙;但其人品很好,且具有将相之才,所以是执行封神第一人选;

2、再说封神,三百六十五路正神职位是三教(道、阐、截)按照轮回之劫共议,早已注定姜子牙榜上无名,姜子牙只是执行而已,若他靠权力强硬给自己安个神位,三教也不可能让他执掌封神榜。 所以姜子牙在封神结束之后仍是一个会道术的凡人。
说道这里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姜子牙结尾挺惨啊,其实不然,他虽没有神位,但活着的时候享人间爵,位列齐侯。其百年归老之后(死后),元神仍可持封神榜、打神鞭监管三百六十五路诸神,逢年过节百姓挂的灯笼杆下就是他的临时神位,凡他路过的地方光芒四摄、众煞神避而远之,有姜太公在就百无禁忌,这对于姜子牙来说,其实已经是黄天开恩了。
说到这里,我有一点为姜子牙感到悲哀啊!故事将回到几千年前的商周时期,当年的商纣王,欢迎无道,沉迷于美色,不理朝政,任用奸臣迫害忠良,导致民不聊生,各地诸侯纷纷反抗。
而姜子牙正是响应了天命下山帮助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当然,在这其中也发生了很多神仙大战,因为反派也会有一些神仙相助,邪恶最后还是被正义战胜了,姜子牙帮助了周武王建立了周朝,推翻了荒淫无道的商朝统治。
战争总是避免不了牺牲的,在这场商周之战中,牺牲了无数英勇的将士和神仙,他们都这场战争做出了许多重大的贡献,因此他们死后会得到封神,这也算是对他们的一种奖赏,也就是最后的封神大会中。

姜子牙掌握封神榜,其中榜内有365个神位,而姜子牙预留的最后一个席位是地位最高的东岳大帝是给他自己的。 但是在封神的过程中,姜子牙的妻子的灵魂突然拦到了封神台苦苦哀求姜子牙给他一个神位,
由于心软,姜子牙就封了他一个扫把星君,但是他忘了这个名额是有限的,现在只剩最后一个名额了,而黄飞虎还没有得到到任何的神位,很显然,黄飞虎是故意等到最后一个的,但由于黄飞虎其生前立下汗马功劳,因此姜子牙也不做计较了,所以他的神位被黄飞虎所抢夺了。

姜子牙,亦作姜尚,是东海边之人或牧野之人。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辅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舜、禹时被封

半生寒微的姜子牙

在吕地(今河南南阳西),所以又称吕尚。有的被封在申,姓姜。夏、商两代,申、吕有的封给旁支子孙,也有的后代沦为平民,吕尚就是其远代后裔。吕尚本姓姜,因为以其封地之名为姓,所以叫作吕尚。

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穷志不短 ,无论宰牛也好,还是做生意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可是直到70岁还是一无事处,闲居在家。

兴周灭商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姜子牙72岁时,垂钓渭水之滨磻溪(今陕西宝鸡境内),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姬昌,姬昌在出外狩猎之前,占卜一卦,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姬昌于是出猎,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姜子牙,与姜子牙谈论后姬昌大喜,认为姜太公是个奇才,说:“自从我国先君太公就说:‘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此兴旺。’说的就是您吧?我们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因此称姜子牙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尊为太师。有人说,姜子牙博学多闻,曾为商纣做事。商纣无道,姜子牙就离开了。四处游说列国诸侯,未得知遇之君,最终西行归依姬昌。有人说,姜子牙乃一处士,隐居海滨。姬昌被囚禁在羑里时,姬昌之臣散宜生、闳夭久闻姜子牙之名而召请他。姜子牙也认为“听说姬昌贤德,又一贯尊重关心老年人,何不前往?”此三人为了营救姬昌,寻找美女奇宝,献给纣王,以赎取姬昌。姬昌因此得以被释,返回周国。虽然姜子牙归周的传说各异,但大旨都认为他是姬昌、姬发之师。

太公辅佐文王

姬昌从羑里脱身归国后,暗中和姜子牙策划如何推行德政以推翻商纣政权,其中很多是用兵的权谋和奇计。姜子牙辅佐姬昌积善修德,明道行仁;对外促使姬昌联络对纣王不太满意的其他诸侯国对其纳贡,从而使纣王放松警惕;对内定爱民之策,行惠民之事,提倡生产,训练兵马;所以后代谈论用兵之道和周朝的隐秘权术的,都尊法姜子牙的基本策略。姬昌为政清平,尤其在明断虞、芮二国的国土争讼后,被诗人称道为膺受天命。姬昌又讨伐了崇国、密须和犬夷,大规模建设丰邑。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都归心向周,多半是太公谋划筹策的结果。

姬昌死后,姬发即位。九年,姬发想继续完成姬昌的大业,东征商纣察看诸侯是否云集响应。军队出师之际,被尊称为“师尚父”的姜子牙左手拄持黄钺,右手握秉白旄誓师,说:“苍兕苍兕,统领众兵,集结船只,迟者斩首。”于是兵至盟津。各国诸侯不召自来有八百之多。诸侯都说:“可以征伐商纣了。”姬发说:“还不行。”班师而还,与姜子牙同写了《太誓》。

牧野之战时的姜子牙

又过二年,商纣杀死王子比干,囚禁了箕子。此时纣王荒淫暴虐到了极点,姜子牙见时机成熟,就向姬发提出伐纣建议。姬发于是通告诸侯共同征伐。姜子牙精选兵车300辆,勇士3000人,甲士45000人,组成伐纣大军。发兵时姬发占卜龟兆不吉;行军途中又遇暴风骤雨,姬发和众臣的决心一度动摇。姜子牙力排众议,坚定了姬发伐纣的信心。十一年正月甲子日,周军到达商都朝歌郊外70里处的牧野,各诸侯率兵车4000乘会合。商纣王也集结70万(一说17万)兵马赶至牧野。战幕一揭开,姜子牙亲率少部精锐为先锋在前面挑战,随后姬发率领大队人马攻击商纣王的军队。商军人多势众,但士卒与商纣王离心离德,纷纷倒戈。纣王见大势已去,急忙逃回朝歌,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姜子牙引姬发入殷都朝歌,诏告天下商朝灭亡,周王朝诞生。

第二天,姬发立于社坛之上,群臣手捧明水,卫康叔封铺好彩席,师尚父牵来祭祀之牲,史佚按照策书祈祷,向神祇禀告讨伐罪恶商纣之事。散发商纣积聚在鹿台的钱币,发放商纣屯积在钜桥的粮食,用以赈济贫民。培筑加高比干之墓,释放被囚禁的箕子。把象征天下最高权力的九鼎迁往周国,修治周朝政务,与天下之人共同开始创造新时代。

封国安邦

武王灭商后,同姜子牙、周公旦等人商议,把全国分成若干个侯国,由周天子分封给在灭商大业中作出贡献的姬姓亲族和有功之臣建都立国,充当周朝统治中心的屏障,即所谓“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由于姜子牙在兴周灭商中功勋卓著,而被首封于齐地营丘(即今淄博市临淄区)建立齐国,以稳定东方。

齐国开国之初的姜子牙

公元前1045年,姜子牙带领本部人马奔营丘而来。因为长途跋涉十分疲惫,一行人行军速度很慢。一天傍晚他们来到离营丘不远宿营,准备明日赶到营丘。有人说“有道是机会难得。这些人睡起觉来香甜安稳,哪像个赴国建都的样子”。姜子牙听后睡意全无,急命整顿人马披星戴月赶赴营丘。至黎明时到达淄河西岸,只见莱国军队正在涉水奔营丘而来,剑拔弩张,形势危急。原来莱国与营丘离得很近,是商纣王的属国,莱侯想趁姜子牙立足未稳之际抢占营丘。两军在淄河西岸展开对垒,姜子牙指挥镇定自若,士兵作战英勇顽强,莱军被杀得丢盔弃甲,悻悻而回。齐国就这样正式建立起来。

姜子牙建立齐国后首先以法治国,安定民心。司寇营汤阳奉阴违,受贿害民,并妖言惑众,宣称要以所谓的“仁义”治齐,姜太公便令人把营汤斩首,以正政令;东海上有被时人称为“贤人”的狂矞、华士兄弟,不向天子称臣,也不为诸侯做事,以不合作的姿态和平对抗新生的齐国,姜子牙认为他们自私自利,不为国家尽义务,是“害群之马”,就下令诛杀他们。一时间齐国再也没有违抗命令法规的事情了,混乱局面迅速得到了安定。仅仅五个月姜子牙就去向周公“报政”,即向周公汇报其安邦定国的政绩。

强国富民

姜子牙政治上推行尊贤尚功的政策。就是选拔有才能的人做官,吸收大批当地东夷土著中的人才加入到齐国统治阶层,让他们在国家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对通过考核符合选贤标准的人,不分亲疏用其所长,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积极创造性。这一用人路线打破了西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尊尊亲亲”的正统思想束缚。姜太公还把用人提升到事关国家兴亡的高度,提出“六守”、“八征”、“六不用”的人才理论。实践证明,他的用人思想不仅开创了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人才使用先河,也为后来齐国称霸列国奠定了基础。

齐国富强后的姜子牙

文化上推行“因其俗,简其礼”的开明政策。“俗”指“夷俗”,即当时当地东夷人的生活方式;“礼”指“夷礼”,即当时当地东夷人的礼仪制度。太公认为,如果在齐地强力推行周礼,容易产生民族矛盾,不利于治国安邦。经过再三斟酌,他决定从齐地实际出发,从俗简礼,不强制干涉,且务实地创造了既让齐民乐于接受,又不太悖周礼的新制。

据《汉书·地理志》载:“齐地负海潟(x刹)卤,少五谷,而人民寡。”《盐铁论》说:“昔太公封营丘,辟草莱而居焉。地薄人少。”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姜太公自齐国初建时就因地制宜,在注重发展黍、稻生产的同时,利用境内矿藏丰富、鱼盐资源丰富的特点,大力发展冶炼业、丝麻纺织业、渔盐业等手工业;还利用齐国交通便利、人民有重商传统的优势,大力发展商业,推行与列国通货的外贸政策。在这种“农、工、商”三宝并举的宏观战略指导下,齐国制造的冠带衣履畅销天下,鱼盐流通列国,诸侯纷纷前来朝拜,齐国逐步由偏僻荒凉的小国穷国发展为雄居于东方的大国富国。

安定周室

姜子牙辅佐周公东征

姜子牙封齐建国后,相当多的时间是在镐京做周朝中央政权的“太师”,辅佐外孙周成王姬诵、重外孙周康王姬钊。他的大儿子齐丁公姜伋,也没有到临淄治理齐国,而是一直在镐京担任虎贲氏之职,统领着王宫卫戍部队。齐国开国后的三十余年,营丘基本上由姜太公的三儿子丘穆公镇守。成王时期,管叔、蔡叔、霍叔“三监之乱”,淮夷、徐夷、“殷东五侯”起兵反周,姜太公父子辅助周公旦,或坐镇京都、运筹帷幄;或领兵东征、冲锋陷阵;或左右呼应,东西夹攻,迅速平定了这场叛乱,为二次安周立下了赫赫战功。再后来,周成王去世,姜子牙父子又接受了成王托孤的遗命,担负起辅佐太子的重任,后又与众臣一起扶立太子姬钊登位,史称周康王。

寿终镐京

身在镐京的姜子牙

周康王六年,姜子牙卒于周首都镐京,岁寿139岁,子丁公姜伋继位。齐丁公姜伋继续辅佐周康王,成为仅次于首辅召公奭的次辅,并掌管周王朝的精锐部队三千虎贲,保卫丰镐。



姜太公,即姜尚(史称太公望;史书皆称吕尚、吕望;俗称姜太公、姜子牙),为炎帝之后本为姜姓,因其先祖伯夷为尧帝四岳,在舜帝时为秩宗,典朕三礼,佐大禹平水土功劳很大,为禹帝的股肱重臣,受封为吕侯,被赐姓姜,封于吕地(位于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王村乡董营村,姜子牙就出生在董营村),并建立诸侯国吕国。为吕氏始祖,后世从其封氏(根据先秦及之前胙土命氏男子称氏的规定),故曰吕尚。享齐国祀者必吕氏,故史记云:盖太公之卒百有余年子丁公吕伋立;-----二十六年康公卒,吕氏遂绝其祀。
相传姜尚的先世为贵族,故为吕氏,曰吕尚。姜子牙家道中落,至姜尚时已沦为贫民。为维持生计,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之机。
当时,正是东方大国殷商王朝走向衰亡的时期。殷纣王暴虐无道,荒淫无度,朝政腐败,社会黑暗,经济崩溃,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而西部的周国由于西伯姬昌(后为周文王)倡行仁政,发展经济,实行勤俭立国和裕民政策,社会清明,人心安定,国势日强,天下民众倾心于周,四边诸侯望风依附。壮心不已的姜尚,获悉姬昌为了治国兴邦,正在广求天下贤能之士,便毅然离开商朝,来到渭水之滨的西周领地,栖身于磻溪,终日以垂钓为事,以静观世态的变化,待机出山。一天,姜尚在磻溪垂钓时,恰遇到此游猎的西伯姬昌,二人不期而遇,谈得十分投机。
姬昌见姜尚学识渊博,通晓历史和时势,便向他请教治国兴邦的良策,姜尚当即提出了“三常”之说:“一曰君以举贤为常,二曰官以任贤为常,三曰士以敬贤为常。”意思是,要治国兴邦,必须以贤为本,重视发掘、使用人才。姬昌听后甚喜,说道:“我先君太公预言;‘当有圣人至周,周才得以兴盛。’您就是那位圣人吧?我太公望子(盼望先生)久矣!”于是,姬昌亲自把姜尚扶上车辇,一起回宫,拜为太师,称“太公望”。从此,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注:传说姜尚本是处士,为逃避殷纣的暴政,隐海滨。又说他曾事纣,因纣无道而离去,游说诸侯,无所遇而卒归周文王。还有的说他曾屠牛于朝歌(殷都,今河南淇县),卖饮于孟津(今河南盂津以北);或说他年老穷困,隐于渭滨,以渔钓于周文王,文王载与俱归,立以为师。以上所说归周的途径虽不同,但归周大事的核心人物则是肯定的。不久,商纣王怀疑周文王欲图谋商之天下。遂将周文王拘捕在都城的监狱里。于是姜尚、散宜生广求天下美女和奇玩珍宝,献给纣王,赎出了文王。文王归国,便与姜尚暗地里谋划如何倾覆商朝政权。为此,姜尚策划出许多兵家谋略,由于这个原因,后人言及兵家权谋都首推姜尚,他便成了兵家的始祖,或称鼻祖。
姜尚在辅佐周文王期间,为强周灭商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内外政策。对内,实行农人助耕公田纳九分之一的租税,八家各分私田百亩,大小官吏都有分地,子孙承袭,作为俸禄等经济政策,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打下了灭商的经济基础。对外,表面上坚持恭顺事殷,以麻痹纣王,暗中实行争取邻国、逐步拉拢、瓦解殷商王朝的盟邦,以翦商羽翼,削弱和孤立殷商王朝的策略。在姜尚的积极谋划下,归附周文王的诸侯国和部落越来越多,逐步占领了大部分殷商王朝的属地,出现了“天下三分,其二归周”的局面,为最后消灭纣王,取代殷商,创造了条件。周文王死后,周武王姬发继位,拜姜尚为国师,尊称师尚父。姜尚继续辅佐周国朝政。

姜子牙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谋士、军事统帅,以及西周的开国元勋,也是中国古代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又称姜太公。
姜子牙简介: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商末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商朝末年人。因其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
相传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太师”(武官名),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又是齐国的开创者。
姜太公简介:
俗语有言:“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对姜子牙的谋虑与智慧的称赞。姜太公:姜尚,字子牙,西周初年帮助武王伐纣的功臣之一。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用法:作宾语、分句;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亦作姜尚,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别号飞熊,因其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
相传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太师”(武官名),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1-2] 。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3] 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4] 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等诸子百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姜子牙,也称姜太公,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他出生于商朝晚期,活跃于周朝初期,为周文王和周武王的重要辅臣,被誉为“史上第一贤相”。姜太公曾参与多次重大历史事件,比如筹备周文王的讨伐商纣的战役,修建祭天台,制定封建礼仪制度等。他的名字也成为了世代尊敬的政治家和智者的代名词。


济宁市15541127306: 历史上的姜子牙是个什么样的人 -
荡缸贝瑞: 姜太公生平及其出生地之历史考证 姜太公为炎帝神农氏54世孙,伯夷36世孙.为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太师,齐王,妻名申姜,共有13子(丁、壬、年、奇、枋、绍、骆、铭、青、易、尚、其、佐),女邑姜封周武王妃、皇后.公元...

济宁市15541127306: 姜太公什么时候被神话的?历史上真正的姜子牙是什么样的一种人呢?
荡缸贝瑞: 姜子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战略家,是西汉建国的第一位大功臣,同时又是齐国的祖先,被后世誉为姜太公,其军事谋略和施政观念针对后人有很大影响,姜子牙在民间知名...

济宁市15541127306: 姜太公的坎坷身世是什么?
荡缸贝瑞: 姜太公名望,字子牙,也称吕尚、姜尚,俗称姜子牙,商朝末年人,祖先曾经帮过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吕这个地方,到了姜太公这一代,家道中落,成了普通的贫民....

济宁市15541127306: 姜太公的真名是什么? -
荡缸贝瑞: 姜太公姓姜氏或吕氏,字子牙,号飞熊 名字叫望,尚又被人尊称为尚父.因此他的名字分别有,姜(吕)子牙,姜(吕)尚,望,飞熊,尚父,一共10个. 姜太公姜尚本名吕望,周建立后被天子赐姓姜根据史料,当今学术界大致可以认可:姜太公为炎帝族,为四岳之后,姜姓、吕氏、名望.被尊为师尚父,号太公.

济宁市15541127306: 姜子牙是什么 -
荡缸贝瑞: 没封神! 其实,姜子牙本来是把玉皇大帝的位置给自己偷偷留下的,但是有一个叫做“张友仁”的人,事先猜出了姜子牙的私心,就藏到姜子牙的封神台下.姜子牙封了这个神,那个神,独独没有封玉皇大帝,于是有神仙就问到,为什么还不封...

济宁市15541127306: 姜子牙被称为姜太公的原因是什么? -
荡缸贝瑞: “太公望”的简称周朝从古公亶父起,就盼望能得到一个圣人,一位武能安邦、文能治国的贤才,来辅助周国实现灭殷兴周的任务.因为姜尚是周文王的祖父所盼望的贤人,所以叫他太公望,在民间传说中,人们也就叫他“姜太公”.姜太公...

济宁市15541127306: 姜子牙简介 - 求古代姜子牙的简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真的是人还是仙?他活了1
荡缸贝瑞: 【简介】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商朝末年人,其... 从此,姜太公由人变成了神,并且为民间广为信奉. 姜太公钓鱼 姜子牙是中国古代...

济宁市15541127306: 在民间姜子牙被称为姜太公的原因是什么?
荡缸贝瑞: “太公望”的简称 相传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 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在民间传说中,人们也就叫他“姜太公”.姜子牙(约前...

济宁市15541127306: 姜子牙是姜太公?电视剧里面是的
荡缸贝瑞: 姜子牙后辅佐了西周王,当了丞相,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1-2] .姜子牙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济宁市15541127306: 姜子牙姓什么? -
荡缸贝瑞: 姜子牙(公元前1156年~公元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姜尚俗称姜子牙,姜太公,别号飞熊,商朝末年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