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的军事

作者&投稿:缑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曹魏的军事家都有谁~

军事家,要看是文官还是武官,文官里面代表的几个有:郭嘉(不过,郭嘉不是三国时期的,是汉末的),司马懿,荀彧,贾诩,荀攸,程昱等。这些都属于谋士。 武官的有:张颌,夏侯渊,夏侯惇等。张辽算是军事家,因为将军都是有一定军事能力的,不光需要武艺,指挥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他是个军事家。

军事制度方面,曹魏时期的中央军,分为中军和外军。中军担负着宿卫皇宫、拱卫京师的任务;外军留屯各地,代表中央去行征伐镇压之权。除了中军与外军,曹魏政权还有作为地方兵的州郡兵。
为保持固定的兵源,曹魏建立了士家制。士家有特别的户籍,男丁世代当兵或服特定的徭役。士家身份低于平民,士逃亡,妻子没官为奴。冀州士家有10万户以上。
曹魏和外族进行了30多次战役,例如:河西之战,消灭乌桓,击败鲜卑,讨氐羌,破东濊、平濊貊、灭韩濊等,绝大多数都取得了胜利。甚至后世有人认为,曹魏政权是我国古代对外族胜率最高的。

曹魏时期的中央军,分为中军和外军。魏的中军略等于汉代的南北军,担负着宿卫皇宫、拱卫京师的任务,所以《历代兵制》认为“魏制略如东汉,南北军如故”,依然把魏的中军称为南北军。不过由于汉末三国战事频仍,中军常常四出征伐,与汉代北军相比,魏中军的作战任务重得多。
《历代兵制》叙述了魏中军的发展:“初,曹公自置武卫营于相府,以领军主之。及文帝增置中营,于是有武卫、中垒二营,以领军将军并五校统之。”武卫营是曹魏集团最亲近的宿卫禁兵,其设置时间,王欣夫《补三国兵志》说在建安十三年(公元二零八年)。那时曹操刚做相国,便在相府自置武卫营。当时汉帝的禁兵为数已不多,且在曹操控制之下,武卫营一成立,相府更是威重汉宫。武卫营的统帅最初是许褚,官职为武卫中郎将,后迁武卫将军。曹魏王国作武卫将军的,都是皇帝很亲近的人。魏文帝置中垒、中坚二营,归中领军统帅,魏明帝又置骁骑,游击二营。《历代兵制》只提到武卫、中垒二营,有所疏漏。《历代兵制》说“武卫、中垒二营,以领军将军并五校统之”,也是不确的。事实上,曹魏先后置武卫、中垒、中坚、骁骑、游击等新五营,归中领军统帅;东汉以来北军的屯骑、步兵、射声、越骑、长水五营,曹魏时期依然存在,但兵员已少的可怜,五校地位已不如武卫将军等,已无可能去统帅武卫、中垒等新营。
关于魏中军的组织系统,《历代兵制》说:“有中、左、右、前军各一师,又有中护、中领军、领、护军将军各一人。其他杂号无常数。”陈傅良认为,汉的南北军到曹魏时期演变为中、左、右、前军了。其实,只有中军相当于汉的南北军,所谓左、右、前军等,显然与中军相对,可能是对留屯在不同地方的外军的称呼。《三国志》、《资治通鉴》常有“东兵”、“东军”一类提法,都是指留屯东方的外军,左、右、前军等也是这类提法。中军的统帅,陈傅良认为有“中护、中领军、领、护军将军各一人”。历来谈曹魏兵制者,多象他一样,以为魏中军同时存在中护军、中领军与领军、护军这样一批统帅。其实领军与护军和中领军与中护军是不同时期的职官。《玉海》卷一三七:“魏武为相,以韩浩为护军,史涣为领军,非汉官也。建安十二年,改护军为中护军,领军为中领军。”这段话与史实略有出入,但指出中护军、中领军的前身就是护军、领军,无疑是正确的。改领军、护军为中领军、中护军,是由于当时中央军在事实上已分成中军与外军,所以要在中军统帅领军、护军前冠以中字。由于领、护军改名中领、中护军后还有人沿袭旧称,载之史书,故后人往往认为领、护军与中领、中护军并存。对于中领军或中护军中资历厚重者,可进称为领军将军或护军将军,但中军也不可能同时既有领军将军、护军将军,又有中领军、中护军。中领军是中军诸营的统帅,他亲领中领营,并兼领中军诸营;中护军在中军的地位仅次于中领军,他负责武官的选用,并亲领中护营。
留屯各地的外军,开始编制很不一致,统帅往往临时由中央委派和更换。到魏文帝时,情况发生了变化。《历代兵制》:“黄初三年,特置都督诸州军事,寻加四征四镇将军之号,又置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位太尉上。”曹魏的都督诸州军事,是代表中央分驻各地的军事长官,所领是不同于州郡兵的中央军队。所谓四征四镇,是指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与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等称号,此外还有所谓四安四平将军的称号,这些都不是固定军职,而是临时赠封的称号。从这些称号也可以知道,那些都督诸州军事的将军,是代表中央去行征伐镇压之权。中外诸军即中军与外军,“置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则是以大将军统帅全国中央军,大将军成为曹魏最高军事统帅。曹魏政权是取代东汉王朝而建立的,开始仍以太尉为最高军政长官,置大将军后,太尉最重要的权力被分割,所以大将军“位太尉上”。
综上所述,曹魏中央军的系统是:
|——中军-领军、护军——诸营将校
中央军-大将军——|
|——外军-都督诸州军事
除了中军与外军,曹魏政权还有作为地方兵的州郡兵。东汉光武帝罢兵募士,郡国兵力十分薄弱。到东汉末年,一些州郡守割据称雄,兵力转强,多数州郡的军队则逐一消灭或兼并。曹操统一北方,大大小小的割据武装或被消灭,或被收编,北方各州郡往往只有留屯的中央军,而没有地方武装了。当时丞相主簿司马朗建议令州郡都建立地方武装,以“外备四夷,内威不轨”。《历代兵制》:“自纳司马朗之言,复令州郡典兵,然未置尉,盖太守或刺史兼帅。”州郡兵以守备本州郡为职,必要时也应调出征。州郡兵地位比中军、外军低,“州郡都督不与中外军同......苟在中军之例,虽下功必侯;如在州郡,虽功高不封”, 但地方州郡长官的权力却借此大大膨胀起来。所以《历代兵制》认为,曹魏政权的“兵权外聚于州牧,内归于大将军及太尉”。因此后来有人上疏魏明帝,要求解除缘边州郡刺史、太守的领兵权,另外派遣大将去镇守,以免刺史、太守领了兵则“专心军功,不勤民事”,而不能“独修务本之业”。 南匈奴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胡趁着汉末动乱之际入侵中原,南匈奴最先卷入汉末争霸。汉灵帝驾崩后,于扶罗乘黄巾之乱,和白波军,黑山军合流进犯太原,河内等地。初平二年秋,于毒,白绕,睦固率领十万大军攻打魏郡,东郡,于扶罗亲率骑兵援助黑山军,王肱不能抵挡,曹操率军入东郡,在濮阳以少胜多,击溃白绕的部队。第二年春,于毒进攻武阳,曹操采用“围魏救赵”的办法,攻击于毒大本营,大败于毒、睦固,紧接着,又在内黄大破于扶罗,此战让南匈奴侵扰几乎停止。 兴平元年,袁术率军入陈留,于扶罗,黑山余部等佐之,皆为曹操击破,于夫罗最终归顺了曹操。 兴平二年,于扶罗病死,呼厨泉继单于位,并于建安七年在平阳发动叛乱,被钟繇军队击败,再度向曹操投降。 建安二十一年,呼厨泉入邺城朝觐时被授予官职,曹操乘机将他留在邺城,下令将匈奴汗国分为五部,每部各设立一个都督,直属中原王朝。这个煊赫一时,立国约四百三十年的匈奴汗国名存实亡。 青龙元年,屯驻安定地区保卫边塞的匈奴首领胡薄居姿职等人率部反叛,但旋即被胡遵所平定。 乌桓 乌桓乘汉末之乱,中原多事,故得擅漠南之地,辽东、辽西等地的乌桓大人趁乱称王,三郡乌丸的首领辽西乌丸大王丘力居死后,因为儿子楼班尚小,由颇有武略的侄子蹋顿代立,总摄三王部。蹋顿在袁绍与公孙瓒交战时主动遣使与袁绍和亲,并帮助袁绍与公孙瓒作战,作为回报,袁绍不但与乌丸部诸王和亲,还遣使诏拜乌丸三王为单于。
曹操平定河北之际,三郡乌桓出兵犷平,攻打攻鲜于辅,曹操率兵救援,乌桓逃回塞北。 为了彻底后患,曹操于建安十二年出兵远征乌桓,在郭嘉的建议下,率轻骑千里奔袭,在当地名士田畴指导下。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到达后曹操迅速让张辽为前锋并且授予其令旗率军奔袭乌桓军,这一袭击打的乌桓军措手不及,混战中,蹋顿当阵为张辽斩杀,一说为曹纯部虎豹骑俘获后斩首。乌桓群龙无首,最后终于被杀得七零八落,“死者被野”,三郡乌桓的主力骑兵在这场决战中开始全面崩溃,此战最终以曹操军的大胜收场,斩蹋顿及名王以下十余人,同时将胡汉降者20余万人安置到内地。
建安二十三年,代郡乌桓反叛,鲜卑出兵相助,曹操操派遣曹彰及田豫率军平叛,大破乌桓鲜卑联军,乘胜逐北.,追到了桑干,“斩首获生以千数”。 黄初年间,乌桓王骨进桀骜不驯,被田豫斩杀,并以骨进之弟统领其部众。 鲜卑 鲜卑在汉末实力不断增强,吞噬匈奴故地,步度根、轲比能各自崛起,成为鲜卑两股强大的势力,步度根被中兄扶罗扶为大人,柯比能“勇健,断法平端,不贪财物”,也被众人推举为大人。建安中,曹操平定幽州,步度根与轲比能等通过乌桓校尉阎柔上贡。
黄初初年,鲜卑的数十个部落联合在一起,以轲比能、素利、弥加三个首领为首,不和曹魏进行贸易,不卖给曹魏马匹。田豫认为胡人联合对中国没有好处,只会增加危害,便决定是用离间计让轲比能、素利、弥加自相残杀,以此消弱他们的势力。后来素利违背盟约和曹魏进行贸易,轲比能得知后便挥军讨伐素利,而田豫认为这是个消弱鲜卑的好机会,便决心帮助素利击败轲比能,随后田豫率领部队,孤军深入,当时胡人众多,在魏军前后进行抄掠,截断退兵之路。田豫遂率军挺进,距鲜卑军十余里时,扎下营寨,收集许多牛马的粪便烧了起来,从另外一条路撤走了。轲比能见烟火不断,以为田豫的军队还在,便离去了,走了数十里之后;才发现田豫已撤走。轲比能又率军追击田豫至马城,将其重重围困,田豫严密防守,令司马树立起旗帜,奏起鼓乐,率步骑兵从南门杀出,鲜卑军把注意力集中到哪里,便向哪里攻击。田豫则率领精锐骑兵从北门冲了出来,擂鼓呼叫冲杀,两面发起冲击,鲜卑军措手不及,阵脚大乱,都丢弃弓、马逃走了。田豫率兵连击二十余里,鲜卑军的尸体布满了原野。
步度根不断与轲比能相互进攻,其势力日益衰弱,只得率领部下万余人保守太原、雁门郡。不久,泄归泥率其部下逃奔步度根。轲比能想派兵追赶,可是没有追上。步度根、泄归泥率三万多户百姓来到雁门郡内,请求归附曹魏。雁门太守牵招下令还击轲比能,杀死了轲比能的弟弟苴罗侯。轲比能与乌丸归义侯王同、王寄等,结下怨仇。因此,牵招又亲自率领归泥等攻打轲比能,在云中故郡打败轲比能。
黄初五年,轲比能再次侵犯素利。田豫率轻骑牵制了轲比能的后部。轲比能派部将琐奴抵御田豫,田豫出奇兵击退琐奴。
黄初六年,并州刺史梁习大破轲比能。
太和二年,田豫派遣翻译官夏舍到轲比能女婿郁筑革建部落,夏舍被郁筑革建杀害。同年秋天,田豫统率西部鲜卑蒲头、泄归泥出塞讨伐郁筑革建,大获全胜。率兵返回到马城时,轲比能率兵三万,把田豫围困七天。上谷太守阎志前往解释劝说,才为田豫解围。不久,轲比能又云集骑兵来到平州塞北。牵招秘密行军突袭,牵招潜行征讨,大败其军。
青龙元年,轲比能诱使步度根依附,让他背叛并州刺史,并和他结亲。又率兵万余人在陉北迎接他的家口资产。并州刺史毕轨派苏尚、董弼等部阻击,轲比能派兵在楼烦与苏尚会战,在战斗中杀死苏尚、董弼。魏明帝派遣秦朗率领中军出讨轲比能和步度根,最终步度根及轲比能败走,步度根部将泄归泥再度叛降。
青龙三年,王雄派勇士刺死轲比能,换立轲比能的弟弟为王。
轲比能死后,曹魏和鲜卑在西域发生零星的战斗。
正始二年六月,阿妙儿等入寇西域,敦煌太守王延发兵攻打,斩首二千余级。正始三年,双方再战,又斩鲜卑大帅及千余级。 羌、氐 羌、氐二族长期与凉州诸侯相互勾结。建安十七年,曹操派徐晃与夏侯渊平定隃麋、汧诸氐。 在平定关中后,曹操徙出原属韩遂,马超等兵五千余人,让殷署等督军,并令赵俨为关中护军,尽统诸军。羌人多次来犯,赵俨率领殷署等追到新平,大破之。
建安十九年,夏侯渊西征,横扫陇西,百顷氐王千万率羌、胡万余骑逆战,夏侯渊击之,大破之,紧接着又扫灭兴国氐王阿贵。 大破兴国氐,常离诸羌,氐王千万逃窜,接着,夏侯渊转击高平各部,“皆散走,收其粮谷牛马”。 不久后,曹操命夏侯渊帅诸将讨平枹罕宋建,夏侯渊仅用一个月时间,就攻下枹罕,斩宋建及所置丞相已下。夏侯渊遣张郃等平河关,渡河入进小湟中,河西诸羌尽降。 后来,曹操每次引见羌、胡,都让夏侯渊作陪,以此威慑羌氐各部首领。 在平汉中之时,又先后扫平椟、仇夷诸山氐, 斩杀氐王窦茂。
延康元年,苏则、郝昭等降服武威三种胡。 黄初二年,治元多、卢水、封赏等诸胡组成联军在河西作乱,时任镇西将军曹真率领众将进讨诸胡联军,大获全胜,平定河西,据《魏书》记载,此战“斩首五万馀级,获生口十万,羊一百一十一万口,牛八万”。 后来,安定羌大帅辟蹄的反叛,被郭淮平定。
青龙四年九月,凉州塞外胡阿毕师攻打西域诸国,西域校尉张就出兵征伐,斩首捕虏万余人。
景初二年,烧当羌王芒中、注诣等叛,凉州刺史率诸郡攻讨,斩杀注诣。 正始元年,郭淮讨伐羌族迷当等部,安抚氐族人,迁移三千多户百姓到关中地区。 正始八年,陇西、南安、金城、西平诸羌饿何、烧戈、伐同、蛾遮塞等联合起来反叛,包围城镇,南招蜀兵协助,凉州名胡治无戴也举兵反叛。讨蜀护军夏侯霸率诸军屯兵于为翅。郭淮刚到狄道,很多人认为应当首先讨平枹罕,这样对内则平定恶羌,对外则可以挫败西蜀的计谋。郭淮估计姜维一定会进攻夏侯霸,于是进入沨中,转兵向南,接迎夏侯霸。姜维果然进攻为翅,郭淮军队正好抵达,姜维逃去。进而郭淮讨伐诸叛羌,杀死饿何、烧戈,投降的人有几万。 高句丽 公孙渊政权灭亡后,高句丽心怀不轨,东川王欲取代公孙氏称霸辽东,几次派兵袭取辽东郡西安平县等地。
正始五年,毌丘俭带步骑兵万人出玄菟讨伐高句丽,先后在沸流水、梁口两度大败高句丽东川王,将号称有二万人的高句丽军诛灭一万八千余人,东川王偕同妻子及千余骑逃窜往东沃沮(又称南沃沮),守坚固的丸都城。毌丘俭围城后,见山城的西北面山体陡峭,上面的守兵也不多,就采用避实就虚,正面佯攻,西北偷袭的战法,选派一些身强体壮善于攀登的士兵,带着兵器长绳,偷偷地顺着山崖爬上去,先杀死上面的守兵,“束马悬车”,攻破了丸都山城。
正始六年,毌丘俭再征高句丽,东川王奔买沟。随后,毌丘俭自在丸都一带坐镇,毌丘俭又派玄菟太守王颀追击到沃沮,另一路由乐浪太守刘茂、带方太守弓遵攻打曾依附于高句丽的不耐等濊貊种落。 王颀的军队追至竹岭,再度大破东川王余部。随后,魏军杀至沃沮境内,将协助高句丽的邑落一并攻破,斩杀三千余人。东川王再逃入北沃沮境内,魏军进一步追讨。但高句丽王终于在部下的忠诚保卫下击杀一小队魏军而得以隐匿。王颀军主力则进一步向东北行,一直抵达北沃沮与肃慎的边境地带。而刘茂、弓遵也成功击溃了濊貊各邑,逼迫不耐濊侯举邑降,将东汉初废弃的临屯郡故地再次纳入版图,同时,韩那奚等数十国各率种落投降。 整个征剿行动至正始六年初基本结束,最终毌丘俭等刻石纪功并于同年五月回师凯旋。不久,东川王在逃亡中抑郁死去。魏军两次征讨,每次均俘获高句丽人口数千,将他们迁入内地。 其后,弓遵、刘茂出兵征伐韩濊,弓尊战死,但也成功灭亡韩濊。




三国曹魏的军事结构大体怎样的?
魏国(213年5月 —265年12月)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操受封魏公时...

曹魏的军事制度,从哪些方面能证明是把双刃剑?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攻伐不断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天下大势逐渐转化成曹孙刘三足鼎立之势。曹孙刘三方中以曹魏势力最强,疆域也更加辽阔。此时东汉时期的旧军制已经不能满足曹魏当下的需求,于是曹操着手对曹魏的军事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许多改革措施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魏蜀吴三国势力分布图 ...

三国时期魏蜀吴哪个国家强?魏的优势在哪里?
三国时期,魏蜀吴哪个国家最强?魏的优点是什么?接下来,我将和校易搜一起享受它。说到“把世界分成三份”,一个人的头脑就像打翻了一瓶混合酒。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所有的英雄都在为战斗而战,英雄们迈出的每一步都充满了艰难。然而,正因为困难重重,前路漫漫。东汉到三国的三四十年间,刘备、...

魏蜀吴三国在前期,中期,后期的政治军事上的核心人物分别是谁
魏:魏国的初期政治军事核心是曹操,其他的大臣不过是辅佐曹操出出主意而已;中期以曹丕自立为帝开始,政治大权在曹丕手中,军事的核心人物则是曹操的宗族势力,就是当时担任魏国大将军一职的人,比如曹仁、曹真等;魏国后期司马氏已经当权,曹氏没落,大权基本上都落在了司马氏司马昭兄弟手中。蜀:蜀国...

三国曹魏的军事结构大体怎样的
三分天下后,曹魏主要敌人就是蜀国和吴国。军事结构主要分中外。中军设中领军、武卫中郎将,包括武卫营,中垒营等。扩编后增设武卫将军,为亲信御林军的设置。为典韦死后负责宿卫的许褚任之。外军占主要则是两个方向的前线,曹魏一直以吴国为优先目标,以攻为主,设置征南将军。次之是对蜀国,以守为主...

魏蜀吴三国的军制是什么样的
蜀汉中央军置军师将军一至二人,为全国最高军事统帅。东吴兵制 东吴兵制比较杂乱,大体也与魏无异。其军队特点,如《历代兵制》所说:“吴多舟师,营校略异于汉。”东吴立国江南,北有长江天险,东南有东海、南海,内地多湖泊水泽,多水域的自然条件,尤其是丰富的物产和发达的经济,决定其水军强于魏...

历史上魏武卒到底有多厉害,为何魏国后期就不再重建一支魏武卒?
魏惠王去世,魏襄王即位,魏国和秦国交战,魏国战败。纵观这段历史,不难看出,国家强盛就能负担军费开支,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而国家强盛需要有才能突出的政治家,来制定合适的国策。国家富强之后,组建军队条件成熟了,还要有优秀的军事家。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没有优秀的将军,制定正确的...

为什么军事家会在魏发展?战国时期有哪些军事家?
还有“三害”在春秋战国的历史上,在众多的思想流派中,军事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以策略干预外交乃至国家事务,如苏秦的联美策略、张仪的连横策略等。但很少有人知道,战国时期那些搅乱时局,决定他国命运的军事家,都源于魏。政治家,他们要么善于辞令,善于心机,要么善于服务。他们有很多策略。他们读...

战国七雄:魏国也是战国中的霸主,为什么感觉没什么人服魏?
进入战国时代之后,魏国君主魏文侯率先抓住了战国时期的改革浪潮。 魏文侯任用李悝进行变法,李悝在魏国进行了相对广泛、深刻的变法,魏国的各项实力大增。魏文侯又任用吴起进行军事改革,创立了举世闻名的魏武卒制度。魏文侯在李悝和吴起等人的辅佐之下,魏国一跃成为战国初年最强大的一个诸侯国。当时的魏国实力已经跃居...

曹魏政权在军事制度上有什么作用?
在军事制度方面,曹魏时期的中央军,分为中军和外军。中军担负着宿卫皇宫、拱卫京师的任务;外军留屯各地,代表中央去行征伐镇压之权。除了中军与外军,曹魏政权还有作为地方兵的州郡兵。为保持固定的兵源,曹魏建立了士家制。士家有特别的户籍,男丁世代当兵或服特定的徭役。士家身份低于平民,士逃亡,...

贡井区18365436595: 魏朝,分曹魏、北魏、东魏、西魏,那么这四个,哪个最伟大呢? -
康倩小儿: 曹魏是指曹丕(曹操儿子)建立的魏国,三国演义的终结. 北魏(386年~557年)是北朝时代位于今日华北地区的第一个王朝.又称后魏,拓跋魏,元魏.拓跋鲜卑氏建立,建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439年,统一北方.493年起迁都洛阳...

贡井区18365436595: 曹魏帝国在军事、政治上的功绩与李唐王朝相比怎么样? -
康倩小儿: 都是采取中央集权的统治方式

贡井区18365436595: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的谋略家,政治家,军事家有那些? -
康倩小儿: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汉族.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

贡井区18365436595: 曹魏的国力是否有点过于被夸张了 -
康倩小儿: 曹魏从地盘上看,的确三分天下有其二.比蜀吴加起来都大得多.他是九个州还有多.蜀吴只是不全的四个州.(按照汉朝的十三个州而论).但在当时的具体情况而论,他有优势而没有绝对优势.因为东汉末年,北方中原多次大的战乱,瘟疫等.人口严重流失,死亡.很多地方,十室九空!农业生产能力遭受严重破坏.这就使魏国并没有很有优势的人口资源,和国家经济的生产能力.而蜀汉和东吴的地盘,战乱较少.还是当时北方人,避难的天堂.很多人口避难于这些地方.(其中也包括不少人才!)所以这些地方的人口资源相反比以前还强.生产能力也还不错.另外,崇山峻岭和大江大河.这也是军事资源.在古代不亚于十万雄兵!这就是短期内,魏国难以逾越的原因.

贡井区18365436595: 曹操组的什么兵 -
康倩小儿: 曹操的精锐部队: 虎豹骑,其实真实的部队名称是虎,豹骑,是曹操军中真正精英部队,堪比西凉铁骑的存在 扬州的“丹阳兵”,虽然丹扬此地在东吴和魏之间频繁换主,不过此军事实力非常不俗,《三国志》书中言语从简,作者惜墨如金,...

贡井区18365436595: 曹操为什么不能统一 是个人能力原因吗 -
康倩小儿: 曹操不能统一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是,曹操当政的那个年代,东汉末年分三国,纷纷扰扰.魏蜀吴三国的军事实力,虽然有强有弱,但是没有谁能绝对灭掉谁!其二是,曹操是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掌握了大半的汉室江山.他在道义上已经落入了下乘.几乎和谋朝篡位的乱成贼子相当.所以他不想在历史上留下彻底的永久的骂名.其三是,曹操的个人能力是很有才华,但是曹操本人也很奸诈.这使得很多人才离开了他,所以,他也无法做到统一.

贡井区18365436595: 三国时期官爵制度 -
康倩小儿: 1.太史令 职掌文史、星历的官员 大农丞 管领盐铁事务的官员 中郎将 统领皇帝侍从的官员 典属国 掌管少数民族各部的事务的官员 大长秋 皇后的近侍,用来宣达皇后的旨意以及管理宫中事务的官员 武骑常侍 皇帝的侍从 都尉 即郡尉,武官名,掌...

贡井区18365436595: 有人知道三国时期的军事体质与政治体制吗?
康倩小儿: 三国时期的军事体制与政治体制基本沿用汉制(东汉)即: 军事体制:征兵制与募兵制相结合 政治体制:中央集权 官职体制为三公九卿制,人才举荐为察举制,行政 区域...

贡井区18365436595: 曹魏的建立者是谁?曹魏的建立者是谁,为曹魏统一黄河流域奠定军事基
康倩小儿: 建立者曹操,奠定曹操统一黄河流域的战役是200年的官渡之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