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孝胥的家学渊源

作者&投稿:姜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清代名儒?郑孝胥何许人也?~

郑孝胥(1860-1938),中国近代的政治人物、书法家。福建省闽候人。1882年清光绪八年举人,曾历任广西边防大臣,安徽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1932年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兼文教总长。善楷书,取径欧阳询及苏轼,得力于北魏碑。所作苍劲朴茂。为诗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
郑孝胥早年学颜真卿和苏轼,后学魏碑,并参以张裕钊之法,形成一种清刚、遒劲、凝炼的风格。他很注意笔划间的轻重对比,比如此幅对联中“朋”、“镌”、“版”、“薇”等字即是。他的捺笔也很有趣,成一弯曲笔,酷似冰球运动员手中的冰球棒,凡此种种,都成了他书法中的特色,沙孟海对郑孝胥的评价较高,他说:“可以矫正赵之谦的飘泛,陶浚宣的板滞和李瑞清的颤笔的弊端的,只有郑孝胥了。他的作品,有精悍之色,又松秀之趣,活象他的诗,于冲夷之中,带有激宕之气”,评价很高。

是《那个人》吗?

那个人
演唱:曾文瀚
作词:黄毅成
作曲:黄毅成
编曲:蔡晓恩

动听的旋律依旧是永恒
谁都曾在爱情路口苦等
曾经也许不曾
爱了或者不成
一刹那转眼不见像没发生
时光在一天优雅地转身
回顾你在路上拿的伤痕
恨了或者不恨
分了或者不分
谁在乎过去认真没有缘分
走了算了忘了那个人
渲染这个黄昏
那时天真让我们不承认
有些事情只能
在回忆里重温
时光在一天优雅地转身
回顾你在路上拿的伤痕
恨了或者不恨
分了或者不分
谁在乎过去认真没有缘分
走了算了忘了那个人
渲染这个黄昏
那时天真让我们不承认
有些事情只能
在回忆里重温
走了算了忘了那个人
别怪自己太狠
不要回头不是你的责任
所有过往都放
在那紧锁的门
走了算了忘了那个人
渲染这个黄昏
那时天真让我们不承认
有些事情只能
在回忆里重温
走了算了忘了那个人
别怪自己太狠
不要回头不是你的责任
所有过往都放
在那紧锁的门

郑孝胥父亲郑守廉,咸丰2年(1852)恩科进士。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的《宫中履历引见摺》记载,同治11年(1872),郑守廉年50岁,由庶吉士散馆引见,以主事用,签分工部行走,签掣吏部考功司主事。以此推之,郑守廉生年为道光3年(1823)。郑孝胥有诗《先考功生日归虹桥路》,诗题自注:10月11日。据叶参等《郑孝胥传》附年谱可知,郑守廉卒于光绪2年(1876),卒年54岁。由于郑守廉常年在京任职,年幼的郑孝胥主要是跟从叔祖郑世恭学习。郑世恭字虞臣,与郑守廉同时中进士。陈衍《闽侯县志》卷七一有其小传,云:郑世恭,字虞臣,咸丰壬子成进士,工书,殿试卷在前十名,朝考以一字笔误,抑二等,不得词林,用户部主事。时部曹岁入至微,不足糊一人之口,则假归授徒,失馆,至效女功,络丝日得百十钱以自活。左宗棠督闽,闻其介而优于学,聘为凤池书院山长十年。王凯泰抚闽,改聘为致用书院山长,亦十年。最后主正谊书院讲席,数年卒。世恭工制举文,然能背诵十三经及注疏,教人循序渐进。致用书院课经史,治一经毕乃易一经,治史治小学,命题皆按卷第择其有疑义者以为教者。学者由此可以相长。毕生布衣疏食,枯坐一室如老僧,出则徒步。能言诗,绝不自作。书法近闲邪公,晚年参以篆隶。卒私谥介节云。侄守廉。郑孝胥年四岁即入塾,从郑世恭授《尔雅》。7岁侍母入京。年17岁时父郑守廉逝于北京,旋归里从叔祖习举业。郑世恭极喜与郑孝胥谈论诗文。《郑孝胥日记》曾云:余归后多侍于叔祖处,叔祖素喜余谈,往往至深夜不已,忽尔玄渺,忽尔切近,甚可乐也。馀无足语者。 郑孝胥的诗学观点与叔祖十分接近,两人聚谈,互有启迪。如郑孝胥评价黄庭坚,认为黄涪翁诗,功深才富,亦是绝精之作,特门面小耳。此譬如富翁十万家私,只做三五万生意,自然气力有余,此正是山谷乖处。议论深得郑世恭赞赏,认为此论极允,自有评山谷以来,无此精当者。 郑世恭曾以天象喻唐人,云:昨闲中拟喻有唐诸大家诗,谓少陵如日,太白如月,昌黎如雷,长吉如电,飞卿诗远胜义山,在天虹也,卢仝、刘叉等雪也,自初唐至盛唐,如四杰诸公,五行28宿也。郑孝胥补充云:未也。韦苏州之雅淡,在天为露,柳子厚之冲远,在天为银河,元、白雾也,能令世界弥漫。自宋以下,则不足拟以天象矣。两人相与捧腹大笑。 郑孝胥初入诗坛,即以杜甫、韦应物、柳宗元为宗,既不同于当时盛嚣一时的汉魏派,又不像一般的宋诗派那样死守黄庭坚,这与郑世恭的熏陶不可分离。郑世恭很欣赏郑孝胥的才华,常有令其捉刀之举。如沈瑜庆为其父沈葆桢建祠乌山之麓,求郑世恭为作楹联,郑世恭便命郑孝胥代作。沈葆桢是郑孝胥素所敬仰的乡先贤,其祠又近郑世恭所任讲席之致用书院,郑孝胥拟联云:乡曲说平生,用世能完不朽事;岩阿此终古,入山犹近故人祠。郑世恭大赞赏之,谓不仅压祠中一切联语,复有大手笔,亦无可措辞矣。 这不仅锻炼了郑孝胥的才思,也让他增长了阅历,扩大了交游。郑孝胥与沈瑜庆交情深厚,当始于此。郑世恭去世后,郑孝胥对他非常怀念,常常有诗提及。如他在日本任领事时,曾为林访西题诗,道林则徐事,有云:门中从祖虞臣老,最叹《东坡生日》诗。欲得旧闻无白发,诸孙牢落涕空垂。对于往时论诗之景不胜唏嘘。偶得家书,知荔枝老树已枯,亦有诗感念:岁星人望鲁灵光,此树婆娑共可伤。不见赪虬虚老屋,载寻白发亦空堂。披书海国怀难遣,照影池波梦岂忘。(自注:树临西院池上,予少日居此院,叔祖亦居院东。)凭仗阿兄勤点缀,春寒更与种修篁。郑世恭抑郁不得志,然胸中大有邱壑,郑孝胥从叔祖游,自然获益良多。
郑家乃世代宦族,诗礼传家。郑孝胥高祖妣何玉瑛有诗集《疏影轩遗草》二卷。汪廷珍《疏影轩遗草序》云:太恭人姓何氏,讳某字某,为晋州牧崇之女。姊三人,皆工吟咏,独太恭人尤好史书,旁通绘弈、音律。其在室也,兄邦彦为丞于粤,以解饷赴滇,道卒。时母老矣,太恭人恐其惊痛而伤生也,凶耗至,不以闻,托言以目疾解官。进则怡颜慰亲,退则雪涕襄事。经画周至,心力殚竭。卒能归旅榇,返细累,立嗣子。诸大事以定,素旐将抵里,乃以实告。老母得无恙,太恭人之力也。于归后,家计中落,太恭人艰苦自任,支持竭蹶,节缩衣食,不令贻夫子之忧。教二子,手授经史,衣服进退稍不合度,必告戒之。盖太恭人明大义,有识略,非徒以诗见者也。何玉瑛不以诗为专事,而所作皆极清新喜人。如集中《春晖阁凭眺》云:一片寒烟碧,平芜望欲迷。江空鱼戏水,花落燕衔泥。树隔疏钟远,天围列嶂低。无穷郊外景,都赴小楼西。既富有生活情趣,又透尽飘渺绵长之意境。陈寿祺《左海诗话》云:清和可诵,当与吾乡近时黄姒洲、纫兰、许素心诸女士比肩接武。程恩泽题诗云:咏絮诸媛斗一篇,令娴才笔更仙仙。无端风雨来官阁,落尽檐花又十年。都对其诗才赞誉有加。
《疏影轩遗草》有郑孝胥叔祖郑世祺跋语,云:《疏影轩遗草》上下二卷,先大母何太恭人作,先君子辑成刊于袁州官署,先伯兄与校字焉。兄之官袁江,载版以行。后世祺捧檄江右,复移豫章,舟车轚互,不无剥蚀。迨归里侍母,家居多暇,次第修补。时叔弟世平宦汴,季弟世恭及兄子守诚守廉先后成进士,供职在都。儿子守孟亦以教习留夏课,皆外出,未与校雠。岁在癸亥,长孙孝铭通籍,需次皖省,奉公旋闽,适弟侄儿辈亦各假归,爰命敬谨重校,装以成帙。《疏影轩遗草》书后有男鹏翮、鹏程、人国,孙世倌恭校字字样。以此推之,郑孝胥的祖父名世倌,乃是长男,曾为宦袁江。兄弟四人:世倌、世祺、世平、世恭。郑孝胥于1917年曾重新排印此书,跋语中称郑世祺为四叔祖,疑误记。又《疏影轩遗草》书前有《何太恭人行略》,云:(太恭人)年四十四卒,有《疏影轩遗稿》,多少时闺中唱酬之作。男三:长鹏程,次鹏翮,太恭人出,次人国,庶出。……以嘉庆四年鹏程户部主事任内加一级恭遇覃恩,诰赠宜人,十四年鹏程袁州府知府任内恭遇覃恩,晋赠恭人。则可知郑鹏程即郑世祺所称之先君子,亦即郑孝胥之曾祖父,曾任户部主事、袁州知府。汪廷珍序云:八闽郑君以农部郎出守袁州,浑朴端厚,爱民以诚,莅官四载,民安其教。政声甚佳。有郑袁州之目。朱文翰题《疏影轩遗草》诗云:忆昔曾从江右游,路人争诵郑袁州。陈寿祺《左海诗话》云:同邑何太恭人名玉瑛,字梅邻,余姻郑松谷太守之母。盖松谷是其号。《疏影轩遗草》嘉庆十四年黄世发序云:迨归我封翁,寒士也,乃尽屏衣饰,谢艺事,躬亲操作,且劝习贸迁,《寄远》诗所云'儒者治生原急务,古人随地有师资',是其事也。可见郑孝胥高祖出身贫寒,致得习贸迁以持家,至曾祖辈始得宦显,此后一门仕宦。
陈衍《闽侯县志》卷七一文苑上有郑守廉小传,云:守廉字仲濂,世恭同榜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部主事,补吏部考功司主事。少工诗,有《夕阳》七言绝句,传诵一时。中岁悼亡,续娶林氏,知书,生二子。长孝胥,光绪壬午解元,官至湖南布政使,次孝柽,光绪辛卯举人,官至道尹。嗣林氏又卒,守廉哀悼甚,一用长短句写悲,今所传《考功词》一卷是也。叶恭绰《全清词钞》载其号俭甫。郑孝胥童年时代跟随郑守廉在京,与弟孝柽俱从李星野授读经书。郑守廉督课甚严,为幼年的郑孝胥打下了很好的经学基础。郑孝胥在《黎受生遗郑子尹书四种及巢经巢诗钞》一诗中曾说:吾年十二熟《仪礼》,闇诵全部色不挠。《尔雅》、《急就》亦宿读,当时恚渠云等道。(《海藏楼诗》卷一)年13岁已毕读十三经。郑守廉诗不多作,陈衍《石遗室诗话》卷十五载其《夕阳》绝句云:水碧沙明惨淡间,问君西下几时还?乐游原上驱车过,愁绝诗人李义山。以为与王阮亭之'仆射陂头疏雨歇,夕阳山映夕阳楼',黄莘田之'夕阳大是无情物,又送墙东一日春',可以同称某夕阳矣。郑守廉词名为世所称,有《考功词》一卷,然今罕有传本,仅有零篇可见。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续编卷五云:……及余游都下,王郎已死,朱郎久不登场,顾时时为海秋写词,盖朱郎素工书也。庚午余再至,则海秋殁矣。朱郎无聊,复理旧业。然年华老大,盛名难再,吾友郑仲濂见之辄太息。其时有万郎芷侬,亦善小楷,又有李郎听秋,工愁爱懒,二郎皆有艳名,而无俗态。一日,余招仲濂饮,李郎司酒纠,仲濂自述食性喜酸,李郎曰:'君能饮醋一杯,吾以一曲偿。'仲濂欣然引酒,余笑曰:'吃得三斗醋,百事可作,君所饮尚嫌少耳。'翌日,仲濂寄余《临江仙》:'兜愁不忿青绫被,梦残渴想梅花味。夜雪晓寒天,思君思水仙。 出门无处可,坐对防花恼。花恼若为怀,还逃醋瓮来。'嗟乎!欢场若水,共尽何言,曾几何时,眼中人无一存者,悲夫!丁绍仪《清词综补》卷五十七亦辑有其词一首《忆秦娥·题王惕甫手书佛经尾有铁夫并其配墨琴夫人两小印》,云红绰约,谁钤小字乌丝角。乌丝角,天花并蒂,不愁先落。 来因去果参今昨,维摩法喜输君乐。输君乐,才媛悟后,文人退着。皆游戏笔墨。叶恭绰《全清词钞》辑守廉词三首。其中《满庭芳·三月寓斋丁香盛开不旬日谢矣怆然有赋》云:滴粉珠飞,搓酥玉碎,韶华也忒零星。繁枝无赖,低亚小银屏。十日匆匆开落,梨云梦,容易吹醒。凭阑倦,错疑风絮,春雪谢娘庭。 沉沉。昼漏寂,妙年影事,花下重寻。有奈窥半面,栀绾双心。一自素鸾信杳,人中酒,憔悴而今。香篝底,不堪低诉,便诉有谁听。春愁病酒,花事已谢,人事又杳,感伤情绪喷薄而出。此词秾纤得度,颇见风致。郑守廉词大概皆晚年所作,谢氏所录之词,作于同治9年(1870)。陈衍称郑守廉嗣林氏又卒,守廉哀悼甚,一用长短句写悲,林氏卒于同治6年(1867),数年之后郑守廉亦卒于京。郑孝胥对于先人之作极为在意。《冯园看牡丹》云:孤宦正堪栖物外,壮年转易触儿时。阿翁轶事谁能说,感激初闻访友诗。自注云:冯乙亭世叔为余诵先考功诗。他还为郑守廉刊行《考功词》,并请陈宝琛作序。陈宝琛《沪上晤苏盦出视新刊考功词并海藏楼诗卷感赋留赠》云:考功抱古心,得子足后劲。熟闻过庭训,佛理杂儒行。遗著今刊行,绮语总见性。(《沧趣楼诗集》卷三)指此事。
郑守廉继室林氏,乃郑孝胥生母。母舅对郑孝胥也有较大的影响。郑孝胥在日记中经常提到怡舅、芷舅,常与他们在一起会文谈诗。芷舅不可考,怡舅名葵,陈衍《闽侯县志》卷七二文苑下有其小传,云:林葵,字怡庵,年少长身朱颜,能诗善饮,一时知名士多折辈行与交,邑诸生。出为两江总督沈葆桢掌书记。沈薨,提督吴长庆统军驻镇朝鲜,幕府延揽文人,葵与焉。远客异国,吟情益复凄惋。长庆卒于军,葵归,旅食建溪,郁郁憔悴死。诗境清真,长于白战。工绝句,得力放翁、后村。有《鸳鸯藤馆诗》。这里说林葵是吴长庆驻镇朝鲜时所揽幕僚,并不确。周家禄《寿恺堂集》卷十八《林葵四十岁序》云:光绪庚辰、辛巳间,从庐江吴公防海登州者,曰通州张謇季直,泰兴朱铭盘曼君,江都束纶畏皇,侯官林葵怡庵,与家禄凡五人。可见在吴长庆平朝鲜之乱之前,林葵已入其幕。直至朝鲜乱平,林葵始返乡里。当时幕中如张謇、朱铭盘,皆一时之选。林葵日与之游,以嗜酒著称。周家禄《林葵四十岁序》云:怡庵能画好赋诗,皆不肯竟学,独于酒嗜之不已。狄葆贤《平等阁诗话》亦云:(林葵)家贫嗜酒,放纵不羁,尝游吴武壮朝鲜幕,与周彦升、朱曼君为酒友,每饮辄醉,有刘伶荷锸风。林葵亦善画,诸人多有题咏。而一时知友,唱和不绝。郑孝胥《寿恺堂集序》云:舅氏所著《鸳鸯藤馆诗钞》适在案头,昔者所读唱和之作,皆在卷中。今其集不存。狄葆贤《平等阁诗话》录其一诗《自题画箑》,云:日暖尘香淑景和,碧垂红卧晚枝多。闲门病酒无人问,奈此春融艳艳何。陈衍所说的长于白战,在此诗中体现得很明显。狄葆贤也说其诗风致楚楚,音节邈绵,颇似元人诗。林葵一生为幕僚,遭遇颇为偃蹇。他离开吴长庆幕府后,旅食建宁,遂卒于是乡。光绪21年(1895),郑孝胥有诗《怡舅卒于建宁闻耗述哀》,可知逝于是年。张謇《张季子文录》卷九《送林怡庵序》作于光绪8年(1882),中云:林君今40,謇之生亦20有一。则可知林葵生于道光23年(1843),卒于光绪21年(1895),卒年53岁。郑孝胥与舅氏交往颇多,亦得益不少。张謇、周家禄,皆因林葵而与郑孝胥结识。郑孝胥之识张謇(jian),在林葵客吴长庆幕时,当时两人已有书信往来,张謇三十生日时,郑孝胥即集杜句为贺,为文字之交。郑孝胥戊戌间客张之洞幕,时周家禄亦应张之洞之招,二人结识于武昌,为一时诗友,互相唱酬。郑孝胥之诗作,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以为清拔澹远,正与林葵相近,绝非无因。
郑氏一门诗歌氛围浓厚,以至郑孝胥兄弟姐妹皆能为诗。《郑孝胥日记》尝云:萱妹得句曰:'瑶瑟终时人不见,疏钟定后月初斜。'柽(cheng)弟尝得句曰:'花残别院春驹老,雨过空山谢豹啼。'语稍清拔,佐以工夫,皆可造者。 其句皆清新可诵,造语不凡。郑孝柽字稚辛,亦有诗名。王允皙《碧栖诗词》有《昌江道中怀人》诗,称郑孝柽 往岁漳州有盛名,西崐才调匹难兄,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称其 廉悍不如乃兄,而婉约胜焉,都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兄弟并立诗坛,这是中国近代文坛不多见的现象,由此足见郑氏家学对其后人深厚的影响。郑孝胥早年诗风的形成和演进,离不开其家族的熏陶,尤其是叔祖郑世恭、父亲郑守廉、舅父林葵的影响。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原文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

有谁知道揭姓来源吗??
“一不读书,遂锢于欲。不孝不慈,不悌不睦。犯上作乱,将赤吾族。骄淫奸宄,身亡家复。凡百祸端,皆教不肃。” 宗谱中还有一句掷地有声的名言:“家敦诗书,胜积财谷。”“毋以家贫,学能致禄。”“毋恃家富,富勿纵欲。富不好礼,如牛似犊。”还告诫说,荣禄官爵,要靠个人奋斗,不能靠钱去买。“买爵公...

古代姓氏是怎样来的?
1977年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姓”的论文,文中指出: 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 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 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 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

比较儒家、法家、墨家、道家教育思想的异同
道家的创始与渊源—— 道家是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学派。《汉书·艺文志》云: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创始人老子死后,道家主要沿两条路线继续发展,一条是"无为主义"的政治学,盛行于战国和西汉初期的黄老学派,这派主张"无为而治...

姓氏的由来
17 贵州贵阳包氏字辈: 国政育明良 家和发增强 忠孝福泽大 人义方正长 18 贵州冠英包氏字辈:包拯19世包万嗣(1641年)云源茂廷章 德世学中和 正恩承祖泽 祥 19 贵州大方包氏字辈:包拯19世包万象(1632年)志澄先式永 国正天兴顺 官清民自安 20 贵州普定包氏字辈:包拯20世包学诗(1651年)胜正弘士文 ...

励志的四字成语
孤学坠绪、高斋学士、 邯郸学步 鸿儒硕学、宏儒硕学、 好学不倦、记问之学、钜学鸿生 教学相长、家学渊源、绩学之士、 困而学之、口耳之学 困而不学、 款学寡闻、临池学书、力学不倦、 力学笃行 敏而好学、末学肤受、 贫不学俭、品学兼优、诠才末学 青藜学士、青钱学士、曲学阿世、 勤学好问、曲...

隋唐时期吏制的特点,即隋唐胥吏的特点,不是官制是吏制,望高人指点...
孝文帝即位后,曾于493和499年两次颁布职员令,在中央逐步建立三省制,在地方上,则主要是接受汉族地主李冲的建议,于太和十年(486)废除了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所谓三长制是一种基层管理体系,即五家为邻,立一邻长;五邻为里,立一里长;五里为党,立一党长。邻长、里长和党长就是“三长”。三长的职责是检查...

川姓 川氏家谱 川姓起源 川姓名人 川姓的来源 川姓简介
第二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古代蚩尤部三苗后裔三巛氏,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 清朝姓氏学家张澍在《姓氏五书》中判断:“古有三巛姓,川姓宜为三巛氏所改。” 古代传说,上古时代,姜姓蚩尤部曾与炎帝争夺领导权,竟将炎帝赶下宝座,后复与黄帝大战,遂败,为黄帝擒杀。余部化为三苗,远播西北、西南地区,有一支迁...

唐姓的来源
1880年,主持修筑我国第一条铁路唐胥线(唐山至胥各庄)。并在英国支持下开办开平煤矿,为李鸿章办洋务的得力助手。 唐慎微:宋代著名医药学家,编有《经史证类备本草》,总结了宋以前的药物学成就,流传很广。 唐姓的来源是什么 唐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六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六五...

吴氏的祖先有何功绩
君家浓酎我狂歌 2012-08-16 · TA获得超过5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95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054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吴姓的渊源由四大支组成:姜姓、吴回氏族、姚姓和姬姓。其中姜姓吴氏的历史至少有5000年。第五支出自外族的改姓。当代吴姓的人口2400多万,为...

扶沟县15719304494: 历史对郑孝胥评价 越详细越好 -
支侍安坤: 郑孝胥书法工楷、隶,尤善楷书,取径欧阳询及苏轼,而得力于北魏碑版.所作字势偏长而苍劲朴茂.郑孝胥的书法是近代书家中很有个性特点的一位.郑孝胥晚年因张静江引荐收南浔杨一萍为弟子,杨一萍亦以擅长行书著称. 郑孝胥早年学颜...

扶沟县15719304494: 请问郑孝胥的书法价值多少 -
支侍安坤: 近多半年来,字画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郑孝胥”款书法作品,一百多元、几百元就一幅.而且作假水平相当高. 建议谨慎购买. ---------------- 1、名人字画篇幅越大单位面积越价值高,不是全按尺幅计算的;一般四尺整张以上就远高于四尺对开等等小幅作品的价值,六尺整张以上就更贵. 2、这种古字画价值很难估价,涉及到很多因素,只有市场评定.郑孝胥书法画心十品相精品,四尺整张的在30~50万元.

扶沟县15719304494: 郑孝胥书法如何辨别,请教? -
支侍安坤: 识别书画作品最基本的两个方面就是: 一,研究书法家的师承渊源,抓住其书画特点 郑孝胥书法工楷、隶,尤善楷书,取径欧阳询及苏轼,而得力于北魏碑版.所作字势偏长而苍劲朴茂.二,就如卖油翁所说的“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多看看其人书法作品.现在网络科技先进,要购买其人的作品,可以先上网搜索其作品图片进行对比观察,当然,若能有机会到博物馆欣赏真品,仔细揣摩则最好不过.

扶沟县15719304494: 善于学习他人优点的成语,说明一个人做事计深某远的成语有. 说明一个人文质彬彬今生某远的成语有. -
支侍安坤: 不愧下学、不愧下学、博学多才、博学多闻、博学洽闻 不学无术、不学无识、饱学之士、长材茂学、才疏学浅 才学兼优、村学究语、虫鱼之学、斗酒学士、笃实好学 道山学海、笃学不倦、独学寡闻、笃学好古、笃信好学 顿学累功、钝学累功、...

扶沟县15719304494: 我说请写一个p著名的事例或能给人启发意义的故事 -
支侍安坤: 历代文化名人,大都有一定的家学渊源.现代文学巨匠茅盾曾无比自豪地宣称:“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的母亲.” 茅盾20岁时初出茅庐,到人才济济的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一个清末就是商务编译所任职的高级编译孙毓修,看茅盾在读《...

扶沟县15719304494: 含有“书香”意思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
支侍安坤: 1.书香门第 读音:[ shū xiāng mén dì ] 释义: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出 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如今眼看书香门第是接下去了;衣饭生涯是靠得住了.” 例 句:1. 他家真可谓是~,历代都有读书人.2.书香华苑 读音:[...

扶沟县15719304494: 有关世代的成语 -
支侍安坤: 含“世代”的成语只有3个——世代簪缨、世世代代、世代书香. 1、世代簪缨 shì dài zān yīng 【解释】簪缨:古代官员的冠饰.世代做官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又且世代簪缨,家资巨富,日常供奉,拟于王侯.” 【结构】...

扶沟县15719304494: 有关古代女书法家卫夫人的书法特色和简单介绍 -
支侍安坤: 在一篇文章上摘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卫夫人,272年生,349年逝世,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名铄,字茂漪,自署和南.东晋女书法家.传为王右军(王羲之)之师.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世称卫夫人.师承钟繇,尤善隶书.传世楷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