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马的事件始末

作者&投稿:郅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刺马案为何被称为奇案~

被称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马案”,案情扑朔迷离,后
来的文章、图书及其他记载多以“情杀”视之。近来,以此案为题材
的影视作品又使公众对此产生兴趣。即将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
《马新贻文史集成》一书对此案提出了新的见解。应本刊之邀,作者
将书中文章摘编此文,以飨读者。
  1870年8月23日,江宁(今南京)将军魁玉飞章入奏:两江总督马
新贻遇刺身亡。同治帝喻之为“武元衡盗起身旁”。(1)慈禧太后惊
问:“这事岂不甚奇?”曾国藩诚惶诚恐地回答:“这事很奇。”
(2)李鸿章若有所思:“谷山近事奇绝,亦向来所无。”(3)由于
案犯张汶详(4)供词闪烁,主审大员奏案含糊,此案一拖半年之久不
能结案,于是各种传闻蜂起,不经之语飞短流长,使此案更加扑朔迷
离,后人称之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  马新贻遇刺   1870年8月21日,又到总督阅视武弁投射的日子。这天突降大雨,
总督阅射只好推迟。22日,天气转晴,两江总督马新贻一大早徒步来
到督署西边的校场演武厅,亲自阅射。每年一度的总督阅射,是当时
江宁的一大盛典,允许百姓参观,因此马新贻阅毕回署的箭道两旁挤
满了围观的群众。当他走到后院门外时,一人突然跪道求助,此人是
马新贻的同乡,山东郓城武生王咸镇,之前马新贻已两次给予资助。
武巡捕叶化龙将他推开,唐得金上前查问,其他人仍照直前行。走了
两三步,又有一人,一边高呼冤枉,一边直扑马新贻,只见一把明亮
的匕首一闪,迅速刺入马新贻右胁肋。马新贻啊呀一声,扑倒在地。
跟随差弁方秉仁上前抓住那人的辫子,夺过他手中的匕首。其他差弁
一拥而上,将其扭住。中军副将喻吉三听到呼喊,急忙赶到,喝令将
凶犯捆缚。该犯既不抗拒,又不逃跑,从容就缚,口中不停地说:
“养兵千日,用在一朝。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当,今日拼命,20年后
又是一条好汉。”说毕仰天狂笑。家丁张荣急忙扶起马新贻,见其面
如土色,双手紧抱胸部,右臂紧紧夹着右肋,萎缩着身子,已不能站
立。差弁取下门板,将其抬进督署上房。  中军副将喻吉三一边命巡捕将凶犯押到督署候讯,一边差人飞报
江宁将军魁玉和司道各员。魁玉闻讯大惊失色,飞奔督署探视。马新
贻仰卧榻上,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生命垂危。探视伤口,匕首刺进
右胁肋,深至数寸。魁玉看后,随即走出上房,讯诘凶犯。再三讯问,
案犯只供称:系河南人,名张汶详。讯其行刺缘由,一味闪烁,坚不
吐实。魁玉气急,喝令将凶犯带往上元县严刑讯究。  马新贻气息奄奄,自知命不能保,口授遗疏,令嗣子毓桢代书,
请魁玉代呈朝廷。午后,马新贻已再不能言,延至23日下午2时许,因
伤势过重,救治无效,遽尔殒命。正处英年的马新贻一下子从颠峰跌
落到地,淹没在茫茫宦海之中,成为人生世界的匆匆过客。  魁玉回到将军府,饬委藩司梅启照、署盐道凌焕、江宁知府冯柏
年、署理上元县知县胡裕燕、江宁知县莫祥芝、候补知府孙云锦、候
补知县沈启鹏、陈云选等连夜讯诘。张汶详语言颠倒,毫无确供。8月
23日,加派臬司贾益谦、候补道勒方、候补知府钱海永、皖南道李
荣、江苏候补道孙衣言、山东候补道袁保庆等轮流审讯。魁玉一面督
饬司道各员继续会审,力图得到确供,一面立即拟摺,由驿600里紧急
驰奏朝廷。   魁玉担纲初审   魁玉的奏摺8月28日到京,同治帝览后“实深骇异”。两江总督乃
兼圻大臣,竟在督署重地被刺身亡,实在是对风雨飘摇的清王朝的一
次冲击。29日,清廷连发四道谕旨。第一,命“魁玉督同司道各官赶
紧严讯,务得确情,尽法惩办。”(5)第二,“曾国藩著调补两江总
督,未到任以前著魁玉暂行兼署。”(6)第三,密旨安徽巡抚英翰加
强长江防务和地方治安。(7)第四,“著魁玉督饬司道各官,设法熬
审,务将因何行刺缘由及有无主使之人一一审出,据实奏闻。”(8)
  上谕未到江宁,27日魁玉又急奏:“拿获行刺之凶犯,始则一味
混供,迨昼夜研鞫,据供系河南人,名张汶详,直认行刺不讳,而讯
其行刺之由,尚属支离狡诈”。(9)9月3日,清廷立即谕旨:“情节
重大,亟应严切根究”,“务将行刺缘由究出,不得含混奏结”。
(10)魁玉一日接到四道上谕,这才体会到个中滋味,仅仅告知“一
味闪烁”,“语言颠倒”,“支离狡诈”既不能让朝廷满意,也不能
屏止众口。果然,王公大臣纷纷议奏。给事中王书瑞奏道:督臣遇害,
疆臣人人自危,其中有牵掣窒疑之处,应派亲信大臣彻底根究,勿使
稍有隐饰。5日,清廷再下谕令:“惟以兼圻重臣,督署要地,竟有不
法凶徒潜入署中,白昼行刺,断非该犯一人挟仇逞凶,已可概见。现
在该犯尚无确供,亟须彻底根究。著张之万驰赴江宁,会同魁玉督饬
司道各员,将该犯设法熬审,务将其中情节确切研讯,奏明办理,不
得稍有含混。”(11)清廷一开始就意识到此案的严重性,现在又怀
疑非张汶详一人所为,因此口气越来越严厉。  18日,清廷又下谕旨:“张汶详行刺督臣一案,断非该犯一人逞
忿行凶,必应彻底研鞫,严究主使,尽法惩办。现审情形若何?魁玉
此次摺内并未提及。前已明降谕旨,令张之万驰赴江宁会同审办。即
著该漕督迅速赴审,弗稍迟延。魁玉亦当督饬司道等官,详细审讯,
务得确供,不得以等候张之万为辞,稍形松懈,此事案情重大,断不
准存化大为小之心,希图草率了事也。”(12)清廷明确提出“严究
主使”,从而抓住了本案的症结。对魁玉审案,似乎不耐烦了,字里
行间充满了斥责,态度更加严厉。  24日,魁玉带着几分委屈,几分无奈,几分惶恐,再次奏陈:伏
思前督臣马新贻被刺一案,案情重大,张汶详刁狡异常,奴才督饬司
道昼夜研审。张汶详自知罪大恶极,必遭极刑,所供各情一味支离。
讯其行刺缘由,则坚称既已拼命做事,甘受碎剐。如果用刑过久,又
恐凶犯仓瘁致命。不过,魁玉多少还是向朝廷报告一些进展,已审出
张汶详是“漏网发逆头目”,曾在太平军侍王李世贤名下领兵打仗,
进攻漳州,转战安徽、江西、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张汶详的女儿
张宝珍,儿子张长幅,同居之舅嫂罗王氏已被拿获,现在飞咨山西巡
抚何,要求押解张汶详所供时金彪归案对质。唯有此案的核心即行
刺缘由仍无确供。  至此,魁玉审理刺马案已月余,每次奏报几乎不离“一味闪烁”,
“语言颠倒”,“一味支离”。那么张汶详“闪烁”的是什么?“支
离”的又是什么呢?魁玉没有奏报。说穿了,恐怕不仅仅是张汶详在
支离,魁玉、梅启照这些承审大员也在支离吧!例如张汶详关于马新
贻通“回匪”的供词,虽然是无稽之谈,但魁玉并没奏报。陈功懋在
《张文详刺马新贻案真相》一文中说,他的祖父陈镜题,曾参与会审
张汶详的录供研讯。据陈镜题回忆,当张文祥(汶详)供马新贻咸丰
七年庐州失守,曾被其俘获,因不知马是庐州知府,把马与时金彪一
起释放时,“问官相视错愕,录供者亦停笔不敢直书。”“张之万到
江宁时,时金彪早从山西解到。张之万、魁玉提讯时金彪时,只有藩
臬参与审讯,连审两次均未录供”。马新贻庐州被俘至今未见到经得
起推敲的证据,但有一点可能是真实的,即后来人们所看到的供词是
经过删改的,或者说有些供词录供者没有秉笔直书。这就难免物议纷
歧,讹言蜂起,给后人留下了无数不解之谜。   张之万驰赴江宁会审   9月25日,张之万收到吏部咨文。30日从清江浦沿运河南下。  10月7日,张之万抵达江宁。  第二天,张之万传见参与会审的司道府县各员,了解整个审讯情
况,争取各官员对审讯此案的意见。又调江宁知府蒯德模等加入审讯。
接着提审张汶详,连审数日,并没用刑。孙衣言、袁保庆十分不满,
要求严刑讯究。张之万不软不硬地说:“案情重大,不便徒事刑求。
偿未正典刑而瘐死,谁负其咎?”老奸巨滑的张之万很清楚,这个案
子不管怎样审,怎样结,都是两头不落人。审不出主使人,马家不愿
意,朝廷更不满意。审出主使人,不是得罪的人更多吗?而且这些人
也可能把自己“做掉”,岂不更悲?于是他采取拖延战术,慢慢地审,
耐心等待曾国藩的到来。  10月12日,张之万送出第一道奏章:“该犯张汶详自知身罹重解,
凶狡异常,连讯连日,坚不吐实,刑讯则甘求速死,熬审则无一言。
既其子女罗跪于前,受刑于侧,亦复闭目不视,且时复有矫强不逊之
词,任意污蔑之语,尤堪令人发指。臣又添派道府大员,并遴选长于
听断之牧令,昼夜熬审,务期究出真情,以成信谳。”(13)同时与
魁玉联衔报告,质讯中军副将喻吉三,以及武巡捕候补都司叶化龙等,
追究防护失职之责。  由于张之万、魁玉拖延太久,12月9日上谕严加训斥,并一针见血
地指出:“现已五旬之久,尚未据将审出实情具奏,此案关系重大,
岂可日久稽延!”(14)张之万、魁玉的拖延政策,也遭到朝野抨击。
给事中刘秉厚奏劾:“派审之员以数月之久,尚无端绪,遂藉该犯游
供,含混拟结。”(15)案子拖延不结,招致更多传闻物议,于是朝
廷震怒,12月9日、12日、18日连下三道谕旨。张之万、魁玉成了众矢
之的。  12月12日,张之万、魁玉抛出精心炮制的“审明谋杀制使匪犯,
情节较重,请比照大逆向拟,并将在案人犯分别定拟罪名摺,“奏道:
“凶犯张汶详曾从发捻,复通海盗,因马新贻前在浙抚任内,剿办南
田海盗,戮伊伙党甚多。又因伊妻罗氏为吴炳燮诱逃,曾于马新贻阅
边至宁波时,拦舆呈控,未准审理,该犯心怀忿恨。适在逃海盗龙启
等复指使张汶详为同伙报仇,即为自己恨,张汶详被激允许。该
犯旋至新市镇私开小押,适当马新贻出示禁止之时,遂本利俱亏。迫
念前仇,杀机愈决。同治七、八等年,屡至杭州、江宁,欲乘机行刺,
未能下手。本年七月二十六日,随从混进督署,突出行凶,再三质讯,
矢口不移其供,无另有主使各情,尚属可信。”(16)张之万、魁玉
的奏结看来还算顺理成章,但最后露出了破绽。人命关天的法律文书,
行文时竟用“尚属可信”四字,不知是何用心。上谕尖锐地指出,
“马新贻以总督重臣,突遭此变,案情重大。张汶详供挟恨各节,及
龙启等指使情事,恐尚有不实不尽,若遽照魁玉等所拟,即正典刑,
不足以成信谳。”(17)于是除谕令曾国藩速回江宁外,再派刑部尚
书郑敦谨作为钦差大臣携随员赴江宁复审。不仅主审大员撤换,就连
司员也全部更换,既显示出朝廷处理此案的决心,也反映出对前审案
人员的不满和失望。  曾国藩难莅两江   8月21日,马新贻遇刺的前一天,江苏巡抚丁日昌自江苏急匆匆地
赶到天津,直奔直隶督署,与曾国藩密谈良久。22日上午,曾国藩回
拜丁日昌,正是此时此刻,远在江宁的马新贻被张汶详刺伤。23日下
午,曾国藩午睡,“心不能静”。此刻马新贻在江宁撒手人间。随后,
丁日昌与曾国藩日日密谈,夜夜磋商。30日上午,曾国藩接到上谕,
调他再任两江总督。曾国藩感到愕然,急召幕府和丁日昌、毛昶熙密
商。曾国藩在处理天津教案中,一直受到中外抨击,列强嫌他惩处不
力,国人骂他“残民媚外”,他自己也说:“数日来查讯津案,办理
既多棘手,措施未尽合宜,内疚神明,外惭清议。”(18)此次让他
回任两江,把他从泥潭中拉出来,应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9月2日
他上了一道“谢调任江督恩因病请开缺摺”,固辞两江总督。他说自
本年3月以来,衰病日甚,目病已深,恳请另简贤能,畀以两江重任,
俟津事奏结,再请开大学士缺。朝廷也很会给“中兴名臣”戴高帽子,
5日立即下旨:“两江事务殷繁,职任綦重,曾国藩老成宿望,前在江
南多年,情形熟悉,措置咸宜,现虽目疾未痊,但得该督坐镇其间,
诸事自可就理,该督所请另简贤能之处,著毋庸再议。”(19)上谕
说的再明白不过了,有病也必须去。  10月20日,慈禧太后在养心殿东间召见曾国藩,命他速赴江宁。
此时,先期回苏州的丁日昌有点沉不住气了,奏请饬曾国藩迅速赴两
江任。可是曾国藩仍然坐在北京不动,这一来慈禧太后不耐烦了,
11月1日再次召见他,见面就问:“尔几时起程赴江南?”  曾国藩磨磨蹭蹭,就是不起程,似乎对回任两江毫无兴趣。其实
他一直密切关注江宁的事态发展。江宁将军魁玉,他的门生布政使梅
启照、候补道孙衣言等给他频频来函。10月5日他给魁玉去信询问:
“刻下廷旨已饬张子青漕帅驰赴金陵,妥为讯办,未知渐有端倪否?”
(20)他非常关心那个背后主使审出来没有。丁日昌每时每刻都在传
递着江宁案审的消息。且时论的发展对他极为不利,有人说马新贻被
刺,是因为督抚不和。朝里也是浮浮扬扬,太常寺少卿王家壁直指马
新贻被刺与丁日昌有关,他再次上奏说:“江苏巡抚丁日昌之子被案,
应归马新贻查办,请托不行,致有此变。其子未知曾否到案,仍时往
来该抚任所,臣所闻之言止此。闻此言者非臣一人,臣所闻者亦非一
人之言,其言时皆相顾叹息,及向根询,则皆畏累不敢尽言。臣思陕
西僻在西隅已有所闻,江南必有确实公论,属吏或难兼采,京师相距
较近,亦必有所传闻。”“此其尤著者,丁日昌本系矫饰倾险小人,
江南大小官员甚多,此事不疑他人,而独指该抚之子,难保尽出无因。
或其子妄为而该抚不知,抑或与知而乘其驶赴天津,可以使人不疑,
均难悬揣。”(21)  所谓丁日昌之子案,即1869年10月5日,太湖水师后营右哨勇丁徐
有得、刘步标陪同哨官王有明到苏州看病。夜二更,徐、刘闲游妓馆,
正遇丁日昌之子分发知府丁惠衡,侄监生丁继祖,与家丁等同游妓馆,
双方发生争执。苏州亲兵营补用游击薛荫榜带亲兵胡家岳、丁玉林
(丁日昌族人)巡夜,看其滋事,责徐有得40军棍。徐不服,又遭重
责,4天后徐有得因伤死亡。丁日昌看到子侄闲游妓馆滋事,致勇丁被
责酿命,不得不上奏,自请议处。上谕命马新贻审理此案,丁继祖投
案,丁惠衡传唤未到。据丁日昌说,丁惠衡夜里越墙逃匿,不知去向。
此案因丁惠衡拒不到案,一直拖到1870年7月6日才结案。此案结案后
40多天,马新贻被刺,此时丁惠衡仍未归案。故有太常寺少卿王家壁
之奏。  丁日昌眼看大火要烧到自己身上,如坐针毡,他希望曾国藩回来
主持江宁刺马案的审理,曾国藩毕竟曾是自己的东家,许多问题自会
由他摆平。于是急急上了一道摺子,“请饬曾国藩迅速赴任。”(
22)这道折子倒也很符合慈禧太后的心意,10月29日立即下旨,督促
曾国藩起程赴任。可是朝廷未必知道丁日昌的奏摺别有一番深意。  11月7日,曾国藩终于抬起脚,踏上南下的旅途。12月6日,当他
还在旅途尽情享受运河两岸风光、沿途美景的时候,上谕已免去丁日
昌江苏巡抚之职,调补张之万任江苏巡抚,张兆栋升授漕运总督。
12日曾国藩抵达江宁,他自京抵宁用了36天。14日,接印视事。从清
廷调他任两江总督,到他正式上任,历时3个多月。  第二天上午,张之万急急忙忙交接案件,下午就匆匆跑回清江浦
去了。曾国藩很沉得住气,一直到郑敦谨抵江宁,这两个多月的时间
里,从未主持过审理案件。只在郑敦谨来到的前一天,他才调阅案卷,
记下有关案犯的名字。这段时间里他在干什么呢?一是接客聊天,二
是看《阅徽草堂笔记》。如果说这两个多月有关于刺马案的活动,那
就是他给马新贻作了一幅挽联,前往吊唁了一番。他对这个案子为什
么一直采取拖延回避的态度?恐怕有深层次的原因。邓之诚在《骨董
三记》中说:“国藩不欲深求,必有不能深求者在。”  郑敦谨星夜使江宁复审   1871年1月7日,郑敦谨入宫请训,随即装束就道,驰赴江宁。随
带司员仍是跟随自己去山西查案的现任刑部满郎中伊勒通阿、汉郎中
颜士璋。郑敦谨一行星夜奔驰,时值大雪封路,坐轿难以行走,他们
徒步涉雪而行。据颜士璋《南行日记》记载,途中多人冻伤,他自己
的蓝布棉衫被树枝多处挂破,到江宁时棉絮外露,不堪入目。由于沿
途雨雪阻滞,直到2月18日才抵江宁。这一天是大年除夕。正月初二即
关门审案。参加会审人员有:钦差大臣郑敦谨和他的随员伊勒通阿、
颜士璋;曾国藩和他委派的江安粮道王大经、江苏题补道洪汝奎;后
来又增加候补道孙衣言、袁保庆。  郑敦谨雄心勃勃,非要把这天下疑案审出个水落石出不可,也不
枉他那个“铁面无私”的称号。连讯14天,该犯一味狡展,毫无确供。
与郑敦谨并坐正堂的曾国藩,一直默默地听着很少发问,最后对郑敦
谨淡淡地说:“将来只好仍照魁、张二公原奏之法奏结。”(23)此
时郑敦谨一切都明白了,难怪自己连审14天,终没有结果,原来他们
早已设计好了。他心里凉了半截,原来这案子是不能深究的。他反复
思考着,不管怎样这案子还是要结呀,老佛爷正眼巴巴地等着呢。唉!
要尽快离开这是非之地,不然拖久了自己也要陷进去。他打定主意,
熬审不用刑,堂威喊得震天响,那是做给别人看的。孙衣言、袁保庆
可是坐不下去了。孙衣言看着吃得白白胖胖的张汶详,对郑敦谨说:
“贼悍且狡,非酷刑不能得实。”(24)郑搬出魁、张的法宝堵孙的
口,不过话说的更好听一些。  3月19日,郑、曾联衔上奏:“会同复审凶犯行刺缘由,请仍照原
拟罪名及案内人犯按例分别定拟。”奏结比张之万、魁玉原来的定拟
叙述更加详细,取供、采证、行文更加缜密,但基本内容不出前者,
这就是仍照原拟定的意思。所不同的是:第一,特别强调张汶详“听
受海盗指使并挟私怨行刺”,“实无另有主使及知情同谋之人”。
(25)第二,对张汶详量刑更加残酷,除了“按谋反大逆律问拟,拟
以凌迟处死”外,又增加了一条“摘心致祭”。(26)  当郑敦谨、曾国藩拟好奏结,要孙衣言、袁保庆签字画押的时候,
这二位拿出了杀手锏,拒绝在奏结上“书诺”(签字)。不过,郑敦
谨、曾国藩是何等人物,他们也有应对的办法。他们在奏结中根本不
提孙衣言、袁保庆参加会审一事,把朝廷蒙在鼓里。  在上奏的同时,把供招抄录分送军机处、刑部存案。郑、曾这一
手很厉害,首先存案,造成既定事实。意思很明白,这是最后定谳。
郑、曾在另外的夹片中使用的措词仍然是:“该犯供词,尚属可信。”
(27)这一措词是张之万、魁玉在原拟中使用的,为此清廷斥责他们,
“不足以成信谳。”而今郑、曾使用,倒不为过,人言人殊。  郑、曾、张、魁四人反复公开声明,“毫无确供”,那么明知无
确供,还要如此定谳,这个定谳当然不是信谳。主审大员明知不应为
而为之,何故?可是,朝廷最终也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3月26日,谕
旨下达,肯定了郑、曾的奏结。4月4日,曾国藩奉旨监斩,将张汶详
凌迟处死,并摘心致祭。  孙衣言不争一时争千秋,他在给马新贻写的神道碑铭中,慷慨激
昂,秉笔直书,“贼悍且狡,非酷刑不能得实,而叛逆遗孽,刺杀我
大臣,非律所有,宜以经断,用重典,使天下有所畏惧。而狱已具且
结,衣言遂不书诺。呜呼!衣言之所以奋其愚戆为公力争,亦岂独为
公一人也哉!”(28)孙衣言的文章一出,震惊朝野,舆论大哗,就
连慈禧太后也知道其中大有隐情。但是,总不能为了一个死人,去动
摇大清江山啊。斯人已作古,让他去吧,无非加恩赐恤,以慰忠魂。
  终觉疑案之未明   时人传言,张汶详刺杀马新贻的根本原因,是因为马新贻渔色负
友,张汶详为友复仇。果真如此,孙衣言、袁保庆作为马新贻的亲信,
自始至终都参加了审讯,那么,魁玉、张之万、梅启照给他设计了一
个“海盗挟仇报复”的结案,不是更体面吗?何以苦苦追求,以得确
供呢?再说马新贻的四弟马新自幼跟随左右,直到马新贻被刺身亡,
马新贻的事情他是再清楚不过了。如果马新贻因渔色负友而遭刺杀,
已经给他一个体面结局,马新为此应该感恩不尽,为什么一直悲呼
终觉疑案之莫明,希望时人和后人给以研讨呢?  其实郑敦谨心里很明白,他只能以苦笑对之。未等圣旨下达,更
没等张汶详正法,他愤然离开了江宁。曾国藩送他程议,他分文不收,
两个随行郎中每人收了500两银子。曾国藩和司道各员送他到江边,他
板着面孔,头也不回地扬帆而去。  郑敦谨并未回京交旨,走到清江就停了下来,打发两个郎中代他
回京交旨,声称有病不能回京。钦差大臣不回京交旨,按清制是要治
罪的。曾国藩觉得有点对不住这个湖南同乡,借巡视地方为名,到清
江去看他,百般安慰,劝他回京赴任。朝廷迭下谕旨,命其回京。他
以有病为托词,请求开缺,并终生不再为官。  郑敦谨的两个助手回京后悄然而失。6月,颜士璋被放到兰州,虽
是给了一个没有实缺的知府,与充军流放所差无几,不久回籍赋闲。
伊勒通阿,8月19日“给全俸以养余年”(29)也回老家去了。  所有这一切,都使人们感到背后有一股强大的势力,有一双无形
的手在左右着这一切。有人说是慈禧太后。不,慈禧太后没有理由杀
一个既无兵权,又不属于任何派系的马新贻。正是她,同治七年召见
马新贻,密旨马新贻调查湘军攻陷天京后太平天国金银财宝的去向。
  太平天国经营10年,各种粮饷自不必说,天王府金银财宝堆积如
山,其他王府、将军府也有不少收藏。曾国荃攻陷天京,纵湘军抢掠
数天。为了灭迹,又放了一把火,大火烧了几天几夜不息。湘军均饱
私囊,大车小辆向湖南老家运送财物,几年中,湘军子弟抢购土地遍
及湘鄂。朝野议论纷纷,恭亲王颇有微词,慈禧太后心中不快。尤其
令朝廷坐卧不安的是,十几年来湘军的实力迅速膨胀。太平天国失败
后,人们传言曾国藩有野心,其实他的部下早就怂恿他谋取帝位。在
与太平军作战时,清廷不得不依重湘军,但是,如今太平军被“荡平”
了,她能允许曾国藩在江南坐大吗?东南卧着一只虎,她睡觉也不安
心。于是她把曾国藩调离江宁,派马新贻任两江总督,迅速裁撤湘军。
  江宁是湘军攻下来的,两江一直被湘军视为私地,他们在那里经
营了数年,岂能轻易让给马新贻。马新贻几十年来一直没有自己的军
队,孑然一身来到江宁,如入龙潭虎穴。难怪李鸿章说:“若七年秋
不妄更动,或谷山僻在海滨,竟免斯厄。”(30)马新贻被刺,朝廷
心中明白,为了不致激起兵变,动摇清王朝的统治,赶紧调曾国藩回
莅江宁坐镇。从此,两江总督宝座长期掌握在湘系手中,其他人不敢
问津。李鸿章一语道破天机:“湘人习气之重,他人视为棘手,……
选州必于湘人,朝廷亦深顾虑。”他给曾国藩交了底,“两江地大物
博,断非师门莫办。”(31)而马新贻独犯其忌。  太平天国失败后,湘军的劣根性充分暴露出来,他们比土匪还要
凶残,明目张胆地肆疾抢掠。左宗棠直言不讳地批评湘军,他认为这
都是胡林翼为了一时对付太平天国,招募剧盗所致。曾国藩对湘军的
为非作歹也很清楚,他说:“余设立水师,不能为长江除害,乃反为
长江生害。”(32)  清末施行裁勇改兵制度以后,几万湘军士卒被裁撤,其中不乏将
领。这些人并不回乡务农,而是到处游荡掳掠。有些人参加了哥老会,
有些人本来就是哥老会成员。湘军裁撤扩大了黑势力,散兵游勇又与
黑势力结合,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马新贻在惩治散兵游勇时非常严
厉,尤其是他任命以剽悍著称的袁保庆为营务处总管,抓到为害百姓、
有非法行为的散兵游勇就地正法。散兵游勇和黑势力对他恨之入骨。
曾任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的郭柏荫对其孙郭公铎说:“张汶祥(汶详)
行刺有幕后怂恿者,应是这一类人物,最初有意制造流言的,也是他
们。”(33)高拜右在《刺马案与湘军》中说:“刺马案,终清之亡,
迄莫详其真相,实则马之死,死于湘军之嚣张气势。”  那个曾给孙衣言透过口风的颜士璋颇有心计,他写了一本《南行
日记》,记述了赴宁的全部过程。据他的曾孙颜牧皋说,日记中写道:
“刺马案与湘军有关。”“刺马案背后有大人物主使。”  张汶详刺杀马新贻,在警卫森严的督署重地一扑而中。马新贻被
刺后,立即有“刺马案”戏文上演,而且正值乡试,安徽学政殷兆镛
出试题,竟然寓其讥讽,乔松年也来凑热闹,写了一首歪诗作证,湘
军将领给张汶详立碑等等。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刺马案是一件有计划、
有组织的政治谋杀事件。从案件的实施,到舆论的有力配合,以及对
审案的精心策划和对结案的精明设计,都说明它出自高人之手。  马新贻被刺身亡,又有身后之玷,人们津津有味地谈论着桃色绯
闻,而且又有为友复仇,义薄云天的侠义故事,迎合人们猎奇的心理,
适应玩家的口味。若马新贻不死,也是百口莫辩。史家亦是望而却步,
因为谁也不愿意去为一个渔色负友的小人辩白,冤不冤由他去吧。妙
哉!高明哉!湘军及其首脑们痛痛快快地给社会开了一个玩笑,也把
历史玩于股掌之中。

关于刺马案,山东菏泽医专马列教研室主任高尚举先生有一篇文稿《刺马案探隐》写得很翔实,这里就不赘述了。高尚举先生认为:“马新贻为人很正直,十分清廉。清末太平天国战乱之后,浙江一带土地荒废,民不聊生,身为浙江巡抚的他带领百姓开荒耕地,减免赋税,还组织百姓兴修水利,修筑海塘。”

刺马案的真相可能已经不为人知了,但还是可以通过分析得知传世的这些说法,哪种可能性更大一些。

有一种说法是马新贻是死于政治刺杀,“幕后黑手”是湘军势力。

这种说法,正见诸于随郑敦谨审理此案的刑部司员颜士璋《南行日记》。据他的曾孙颜牧皋说,日记中写道:“刺马案与湘军有关”,“刺马案背后有大人物主使”。

我也很赞同这种说法。

清末四大奇案名伶杨月楼冤案、太原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都已经了结,只有张汶祥刺马案成了迷案,不能不说是涉及了政治原因。除了刺马案,那三个案件都是涉及平民百姓的,因此结案了,而这个张汶祥刺杀马新贻,凶手当场被擒,却成了迷案,我想一定是有政治黑手在作怪。

我猜想那个背后的大人物是曾国藩,虽不一定是他主使,但他掺杂其中的可能性极大。他是湘军的鼻祖,马新贻在任上裁撤湘军、调查太平天囯财宝,必然动了曾国藩的墙根,而马新贻向来不结党,他的卫兵都是曾国藩给的,曾国藩想要对他不利,易如反掌。而且马新贻被刺之后,就有舆论导向引导着大众的视线,这肯定是有计划的了。郑敦谨驰赴江宁审案,参加会审人员还有他的随员伊勒通阿、颜士璋以及曾国藩和他委派的江安粮道王大经、江苏题补道洪汝奎;后来又增加候补道孙衣言、袁保庆。案件审了14天,一无所获。而与郑敦谨并坐正堂的曾国藩,直到最后才对郑敦谨说:“将来只好仍照魁、张二公原奏之法奏结。”

参与审案的这些人物审案之后的归属:郑敦谨以有病为托词,请求开缺,并终生不再为官。颜士璋被放到兰州,不久回籍赋闲。伊勒通阿,“给全俸以养余年”。这其中,曾国藩定然脱不了干系。

有人怀疑是九帅曾国荃主使,有人怀疑是黄翼升,其实,真正策划这个案件的,十之八九是曾国藩,因为,只要他知情,决计会出谋划策的。

在同治九年,又发生了两江总督、封疆大吏马新贻被刺的要案,真是朝野震惊,举国倾注。事情发生在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上午,马新贻校场阅兵完毕,返回督署的路上,为刺客张汶祥所杀。刺客并不逃走,高喊:“刺客是我张汶祥!”让那班怕死的卫士捉拿。
这个案子发生后,清廷十分惊恐,知道此案涉及封疆大臣的内幕亵闻,于脸面上大不光彩。因此,只能掩盖矛盾,粉饰门面。慈禧太后为了维系她摇摇欲坠的统治,亲自出面处理此案。把正在天津处理教案的大员曾国藩,调来审理这个案件。又在曾国藩出发前夕,召见了他,面授机宜,说“马新贻办事很好”,为此案定了调子。这还不放心,一周之内,又连连派出大员参与审案。刑部尚书郑敦谨,也奉旨与曾国藩同审。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终于为张文祥定了一个“漏网发逆”和“复通海盗”的罪名,将张汶祥处决,剜了张汶祥的心,去祭奠这位马新贻,又厚厚地予以抚恤。一句话,马新贻是一个好官,张汶祥是一个发逆。
然而,事情的真象总是难以隐瞒的,纸包不住火。大量的野史、笔记、小说、戏曲,却不顾官方史家的曲笔,将马新贻被刺原委,一一公诸于众。原来,马新贻之所以官运亨通,靠的是假报军功,又结纳权贵才得来的。他在所谓的“剿匪”战斗中,原本是一个败军之将。被俘以后,又没有骨气,与“匪首”义结金兰,成了拜把兄弟。再由他的把兄弟导演一幕马新贻收复失地的闹剧,欺瞒了朝廷,以至爬上封疆大吏的宝座。飞黄腾达以后,那些拜把兄弟原以为可以攀附于他,千里迢迢来投靠。马新贻奸占了拜把兄弟的妻室,又诱杀了拜把兄弟。张文祥因偶然的原因逃脱他的魔掌,才弄出这一出刺马的大案来。由此可见,清廷所依重的大臣,渔色负友,形同禽兽。凡此种种,正是清廷官场腐败的缩影,无怪慈禧太后煞费苦心,一定要把真象掩盖起来。
此事轰动朝野,慈禧太后惊问:“这事岂不甚奇?”曾国藩诚惶诚恐地回答:“这事很奇。” 更奇的是,案犯张汶祥供词闪烁,主审大员奏案含糊,期间虽有曾国藩、郑敦谨等朝廷大员复审,却始终未得真相,次年十月,张汶祥被剖腹挖心,祭奠马灵。
由于“刺马案”一拖半年之久不能结案,难免传闻四起,使此案更加扑朔迷离,后人将“刺马案”与“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名伶杨月楼案” “太原案”并称为“清末四大奇案”。




谁知道1930年甘肃礼县那次马廷贤军队屠城的始末?
礼县发生了一起震惊中外、惨绝人寰的屠杀事件,有七千多人被杀,因礼县古称兰仓,此次事件又称“兰仓惨案。”1930年春夏之交,正值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中原大战,甘肃是冯、阎联军的在后方。蒋介石为了削弱冯、阎的力量,花重金收买了盘踞临夏的马廷襄、马廷贤兄弟,并委任马廷贤为“讨逆军十五路总指挥...

演员马羚晒一个月15万天价电费发文维权,事件的始末有何详情?
1991年,出演《高朋满座》,1992年,参演电视连续剧《爱你没商量》,宋丹丹演员是她的搭档,1993年,主演电影《天生胆小》,1994年,主演电影《与你同往》,2000年,在蔡明主演的喜剧《闲人马大姐》中饰演李二姐。2002年,在《炊事班的故事1》中饰演给小姜抽血的杨医生。2006年,在张纪中版的《鹿鼎记》...

马皇后传文言文翻译
【事件始末】本文节选自《明史•后妃传》,主要记述了明朝开国皇后――马秀英勤于内治、精心辅政的几件事情。马皇后讲求古训,她喜欢用古代圣贤烈女的故事教育六宫嫔妃。 马皇后知道朱元璋性格刚毅,容易加重刑戮,于是就常常根据事情原委委婉劝阻。他劝朱元璋免诛郭景祥之子,不替换李文忠,赦免学士宋濂死罪,停止重囚筑城劳...

湖北神农架的野人事件经过是什么?
湖北神农架野人事件始末 下面是1976年5月15日,湖北省神农架林区革命委员会,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报告发现“野人”一事的电报全文。 1976年5月14日凌晨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我区革委会六位干部发现一奇异动物,其特点:1.浑身红毛,脸成麻色,脚毛发黑;2.腿又粗又长,脚是软掌...

<史记>是什么?
“本纪”除《秦本纪》外,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它们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与后世的专门科学史相近;“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

攻打金门岛是哪一年谁下令的?事件前后始末如何?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间,毛泽东。为了对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的试探,为了用有限的军事行动向国际社会表明解放台湾的立场和决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进行了第一次金门炮战。中国大陆解放后,美国决策机构曾一度执行“弃蒋政策”,后因遏制苏联在远东扩张的战略需要,才改变了这一政策。朝鲜战争爆发后,...

关中枪声马安贵原型
《关中枪声》是根据著名小说作家樟叶的作品《五福》改编,影片中马安贵是由韩复利饰演的,马安贵是历史原型西北马家军的马安良。所以关中枪声马安贵原型是马安良。该剧以陕西新军将领刘五在辛亥革命前后的经历和命运为线索,通过他的人生奋斗与爱恨情仇,讲述了陕西举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始末。

亚马逊影业总裁Roy Price被曝骚扰女制片人事件始末
最近美国性侵事件频频,据报道,亚马逊影业的总裁Roy Price因涉嫌性侵女制片人,被宣布无限期停职,具体原因是因为一名女性指控Roy Price曾经多次性骚扰自己。亚马逊影业总裁Roy Price被曝骚扰女制片人事件始末 他的停职与亚马逊电视一位女性制片人的性骚扰控诉直接有关。就在他停职前一天,亚马逊原创剧集《高堡...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始末,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得知小马是“马司令”的儿子,217的人便没再继续找茬。小明与小四在冰店里见到了穿军装的哈尼,小公园的老大终于回来了。滑头公开表示了自己的“叛变”,哈尼逐渐意识到了局势的变化。他与小四谈到了《战争与和平》里的剧情,小四听得似懂非懂。滑头搞演唱会的那天,哈尼独自一人到场,却被山东设计杀死...

桑兰事件始末
桑兰事件始末 答案:桑兰事件是指前中国体操队员桑兰在训练过程中发生意外,导致严重受伤的事件。该事件发生于世纪之交,主要经历了一系列的争议与纠纷,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与讨论。下面将详细介绍桑兰事件的始末。一、事故发生背景 当时作为国家级体操运动员的桑兰,在美国参加一场国际比赛前的训练中不幸...

元宝区19138797894: 近代中国第一悬案(刺马案真相如何)
春田肝泰: 一、刺马案事件过程: 在同治九年,发生了两江总督、封疆大吏马新贻被刺的要案,真是朝野震惊,举国倾注.事情发生在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上午,马新贻校场阅兵完...

元宝区19138797894: 求真相,清朝刺马案究竟是怎么回事 -
春田肝泰: “刺马”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已久,各个版本层出不穷,扑朔迷离.但事实上,这个故事之所以被列入"清末四大奇案",不是因为这个故事所传达出的正义或兄弟侠义上的问题,也不是叔嫂通奸之类吸引人们眼球的花边内容,而是在于这个案子...

元宝区19138797894: 电影《投名状》的故事历史背景“刺马案”是怎么回事? -
春田肝泰: 马新贻被刺时的身份是两江总督.首先搞清楚这是个什么官儿?清末的两江指江南省(包括今天的江苏、安徽两省及上海市)和江西省,两江总督的职能是不仅是这两省的行政最高领导人,而且也统管军政,属于清朝最高级的封疆大吏之一了. ...

元宝区19138797894: 什么是杨月楼冤案和刺马案 -
春田肝泰: 杨月楼冤案杨月楼是某京剧戏班演小生的名伶,由于演技扮相俱佳而名噪一时,时誉赞其玉立亭亭艺兼文武.同治十二年冬天杨月楼因与一商家女子的姻缘而引发了一场官司.杨月楼在金桂园连续演出...

元宝区19138797894: 《 投名状》说的是什么奇案 -
春田肝泰: 说的是清朝的刺马案.张汶祥刺杀两江总督马新贻. 马新贻投降勾结匪徒欺瞒朝廷,杀害兄弟.张汶祥逃脱后杀他复仇,慈禧为维护统治,借口张汶祥勾结海盗报私仇,马新贻是好官,杀了张汶祥.案件历时半年多,百姓众多猜测传说,是为奇案.

元宝区19138797894: 清末刺马案是怎么回事?
春田肝泰: 同治时期 一个叫张文祥的 刺客 刺杀了 了两江总督、封疆大吏马新贻. 大概就上这样吧

元宝区19138797894: 曾国藩收下南京后怎么做的?为什么投名状里的庞青云会被杀? -
春田肝泰: 曾国藩收下南京后: 1. 上报朝廷,为将士们邀功请赏,当然也有个人私心(咸丰曾经说过:谁拿下金陵,我就封谁为王,从吴三桂以后,清廷就有祖制:不封汉人为王.现在咸丰打破祖制,拿下金陵者,不管是谁都可封王,对于曾国藩而言,...

元宝区19138797894: 清朝的吕留良案吕留良案究竟怎么回事 -
春田肝泰: 吕留良是一个著名学者.明朝灭亡后,他参加反清知斗争没有成功,就在家里收学生教书.后来他索性跑到寺庙里,剃光了头当和尚.吕留良当了和尚后,躲在书院里著书立说,书里面有反对清朝统治的内容.幸好书写成了,没有流传开,吕留良死后,也没被人注意.但道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陕甘总督岳钟琪抓住了内密谋反清的张熙,软硬兼施,从张熙嘴里了解到吕留良的文章有反清言论.雍正皇帝接到报告,又气又急.吕留良已经死了,雍正皇帝把吕留良的坟刨了,棺材劈了,还不解恨,又把吕留良的后代和他的容两个学生满门抄斩.还有不少相信吕留良的读书人也受到株连,被罚到边远地区充军

元宝区19138797894: 请问清朝四大疑案都是什么?
春田肝泰: 楼主问的是清末四大奇案吧,楼上几个都答错了,他们分别是刺马、杨乃武与小白菜、杨月楼奇冤 、太原奇案 杨乃武与小白菜 举人杨乃武被诬陷与小白菜有奸情,合谋毒死葛小大,奸官不分清红皂白,屈打成招,其妻詹氏奔走营救,终能洗刷千古冤. 杨月楼奇冤 名伶杨月楼与刀马旦沈月春本来天生一对,但富家女韦宝宝介入,杨弃沈娶韦,但虽明媒正娶成婚,却被冤枉诱拐卷逃,充军黑龙江. 太原奇案 家道中落书生曹文璜与富家女张玉姑私奔,却无故牵涉入一和尚命案之中,被控谋杀,好友白明代其雪冤,终能真相大白. 张汶祥刺马 张汶祥、马新贻、曹二虎、石锦标为结义兄弟,马新贻杀曹夺妻,张汶祥为弟报仇,刺马成功,凛然就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