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明的评价

作者&投稿:貂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你对中国农耕文明的认识~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汉族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起源追溯汉族农耕文化起源有一句“男耕女织”之说,它不仅是指早期的劳动分子,也是 农耕文化形成的基础。早在河姆渡时期,出土的谷物化石,则说明“农耕“由此(或更早)产生。发展以此,人们的活动便以“男耕女织”为中心,而随时间推移,长期沉淀形成的文化内涵及外延、各种表现形式(如前方所述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文化类型。农业最早是在中原地区兴起来的。中原汉族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特色耕作技术、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有关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达提供了实物证据,尤其是琢磨精制的石磨盘棒,成为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粮食加工工具。大家知道,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们“作网”,开启了渔猎经济时代;炎帝号称“神农氏”,教人们播种收获,开创了农业时代。大禹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推进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数学、测绘、交通等相关技术的进步。战国时期,由河南人郑国主持修建的“郑国渠”,极大地改善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随着民族的融合特别是中原人的南迁,先进的农业技术与理念传播到南方,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水平的提高。可以说,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发达、农业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农业的制度与理念,均与河南密切相关。特点特征决定农耕文明决定了汉族文化的特征。中国的文化是有别于欧洲游牧文化的一种文化类型,农业在其中起着决定作用。欧洲文明掠夺式特征,诞生于此前的狩猎文化,与滥觞于种植的中国文明存在明显的差别。聚族而居、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孕育了内敛式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乡村管理制度等等,与今天提倡的和谐、环保、低碳的理念不谋而合。历史上,游牧式的文明经常因为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以致突然消失。而农耕文明的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不仅赋予中华文化重要特征,也是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1] 发展理念以渔樵耕读为代表的农耕文明是千百年来汉民族生产生活的实践总结,是华夏儿女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并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形态,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理念已广播人心,所体现的哲学精髓正是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资源。从思想观念方面来看,农耕文明所蕴含的精华思想和文化品格都是十分优秀的,例如培养和孕育出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集体至上、尊老爱幼、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邻里相帮等文化传统和核心价值理念,值得充分肯定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的家庭模式是“耕读传家”,即既要有“耕”来维持家庭生活,又要有“读”来提高家庭的文化水平。这种培养式的农耕文明推崇自然和谐,契合汉族文化对于人生最高修养的乐天知命原则,乐天是知晓宇宙的法则和规律,知命则是懂得生命的价值和真谛。崇尚耕读生涯,提倡合作包容,而不是掠夺式利用自然资源,这符合今天的和谐发展理念。[1] 回望历史农耕历程恰如一部厚重磅礴的歌诀从远古吟咏而来。早在先秦时期汉族民间流传的《击壤歌》有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就描述了乡村闾里人们击打土壤,歌颂太平盛世的情景。汉族民间流传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艰辛不易。北周庾信亦有诗为证:“兴文盛礼乐,偃武息民黎。”体现了文化在衣食温饱解决之后的重要意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刻画了读书人对积极人生的理想与追求。中国上万年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历史,创造了发达持久和长盛不衰的传统文化。同时,灿烂辉煌的汉文化又丰富了农业的内涵。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有文字记载的几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虽经无数次大大小小天灾人祸的考验,仍然一直蓬勃兴旺,绵延不断。事实证明这一技术知识体系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开发利用好丰富多彩的农耕文明与自然遗产资源,作为我国“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建设美好家园、激发爱国热情和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而且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维护和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经济安全稳定增长、协调平衡增长、持续包容增长具有重要意义。[1] 区别农业文化与农耕文化  农业文化,是指农业生产实践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与农业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内容可分为农业科技、农业思想、农业制度与法令、农事节日习俗、饮食文化等。其发展可分为原始农业文化、传统农业文化和现代农业文化三个阶段。在中国农业文化发展的前两个时期,即原始农业文化和传统农业文化时期,可统称为农耕文化时期,或古代农业文化时期。在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文化是基础,因为它是以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为目的的,它决定着汉民族的生存方式,塑造着汉民族文化的自身。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源地之一。中原农耕文化,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一个重要发源地,是中国农业文化的基础,又是宋代以前中国农业文化的轴心。中原农耕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发达、农业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农业的制度与理念,均与河南密切相关。” ──这是徐光春同志在谈到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时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它完全符合中国农业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发展的实际。

经济上,是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狭隘的地方性,彼此闭塞.它使中国形成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男耕女织,规模小,分工简单,不用于商品交换。
政治上,容易地方割据。主要是因为自然经济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各个民族和地区之间的闭关自守的状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不同时代有不同作用:在早期,创造出世界上最早的最先进的文明。
在后期,农耕文明,受封建思想束缚,闭关自守,越来越限制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农耕文明是人类史上的第一种文明形态。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古人类的定居生活等的发展,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是第一次生产力的飞跃,人类进入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地带主要集中在北纬20度到40度之间。这里也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发源地域。
农耕文明一直延续到工业革命之前。此间,人们以农业为主,政治体制一般实行君主制或君主专制,社会结构呈现为金字塔形。农耕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它是工业文明的摇篮。
农耕文明本质上需要顺天应命,需要守望田园,需要辛勤劳作。它不需要培养侵略和掠夺的战争技艺,而是需要掌握争取丰收的农艺和园艺;它无需培养尔虞我诈的商战技巧,而是企盼风调雨顺,营造人和的环境。尽管农耕文明也不都是田园牧歌,也有争斗和战乱,但较之于游牧文明和工业文明,具有质的不同。
农耕相对于游牧的好处就是,能大幅度提高生产力,这样一来,才会有一些吃饱了没事做的人去想吃饱之外的事情。如研发科技,发展文化等等。
四大古国(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就是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




农耕文明是什么?
我么都是从资料和书籍中学习农耕时代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的家庭模式是“耕读传家”,即既要有“耕”来维持家庭生活,又要有“读”来提高家庭的文化水平。农耕文明的重要表现为男耕女织,规模小,分工简单,自给自足,不用于商品交换。这种培养式的农耕文明推崇自然和谐,契合中国文化对于人生最高...

农耕文明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的家庭模式是“耕读传家”,即既要有“耕”来维持家庭生活,又要有“读”来提高家庭的文化水平。这种培养式的农耕文明推崇自然和谐,契合中华文化对于人生最高修养的乐天知命原则,乐天是知晓宇宙的法则和规律,知命则是懂得生命的价值和真谛。崇尚耕读生涯,提倡合作包容,而不是掠夺式...

农耕文明的基本特征
重要表现为男耕女织,规模小,分工简单,自给自足,不用于商品交换。在距今10000~8000年间,中国早期农业已形成了以栗为代表的北方旱作农业和以水稻为代表的南方水田农业两大系统,以及与手工业、家畜饲养业相结合的南稻北栗格局。农耕文明是人类史上的第一种文明形态。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古人类的...

农耕文明是什么意思
2、农耕文明其主体包括国家管理理念、人际交往理念以及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世界上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光照充足、降水丰沛、高温湿润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宜农作物生长,雨热同期是我国非常优越的气候资源,是诞生农耕文明的重要条件。二:农耕生产与气候条件息息相关 1、季风气候是我...

农耕文明精髓是什么?
农耕文明的精髓是以农业为基础,通过人类智慧和劳动力,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农业文化和社会制度。农耕文明最初起源于公元前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全球许多国家的主要文明形态之一。农耕文明的精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技术的发展:农耕文明最为重要的精髓就是以农...

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之类的,究竟怎么理解.
真正的人类文明确实有三种方式:古希腊的西方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华文明 古希腊集成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的文明,最终派生出了西方文明 古印度文明在印度次大陆上虽然消失了,但是现在还有种姓制度的余孽存在 中华文明的传承基本上没有断裂,属于典型的东方文明 三大文明都有一个起点,那就是“家庭”...

耕种的耕种文化
炎帝和他所统领的原始先民部落,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发展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华夏文明的发轫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最初的物质、文化基础。炎帝文化中“始作耒耜,教民耕种”的原始农耕文化是炎帝神农文化的核心。炎帝神农氏开创农耕文化的过程就是原始民族先民认识、尊重和利用...

概括我国远古农耕文明呈现的特征
农耕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国家管理理念、人际交往理念以及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世界上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整合。农耕文明的重要表现为男耕女织,规模小,分工简单,不用于商品交换。 评价 农耕文明是人类史上的第一种文明形态。原始农业和...

农耕文明有什么特征?拜托各位大神
男耕女织,规模小,分工简单,不用于商品交换。 政治上,容易地方割据。主要是因为自然经济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各个民族和地区之间的闭关自守的状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不同时代有不同作用:在早期,创造出世界上最早的最先进的文明。 在后期,农耕文明,受封建思想束缚,闭关自守,越来...

农耕文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哪四个方面
农耕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 它体现和反映了传统 农业的思想理念 、 生产技术 、 耕作制度以及中华文明的内涵, 它的形成和发展, 浸透着历代 先贤的血汗, 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是孕育 中华文明的母体和基础 。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 ...

新田县18729895057: 农耕文明与优美文明对中华民族的影响? -
帛钟十味:[答案] 1. 中华文化产生的自然基础----江河的恩赐 中华文化的发祥地大部分分布在江河流域的河谷地带或冲积平原上,从东北的黑... 辽阔肥沃的土地、温暖湿润的气候养育了中华民族.因此古老的华夏文明的兴起离不开江河的恩赐. 但是,中国大陆西南边境的...

新田县18729895057: 明清时期农耕文明的繁盛体现在哪些方面 -
帛钟十味: 1、农业(新技术、新品种) 玉米、番薯等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 2、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3、商品经济的繁荣 4、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商帮的形成 5、对外贸易的活跃 评价:这一时期,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 男耕女织仍然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农民基本的生 产和生活方式.

新田县18729895057: 明清时期农耕文明的繁盛体现在哪些方面 -
帛钟十味:[答案] 1、农业(新技术、新品种) 玉米、番薯等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 2、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3、商品经济的繁荣 4、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商帮的形成 5、对外贸易的活跃 评价:这一时期,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

新田县18729895057: 为什么说农业是文明之母?谈谈你的认识? -
帛钟十味: 人类处于采集、渔猎时代的历史,有两三百万年之久,进入农业时代的历史,至今不过一万年左右.这是为甚么? 因为在采集、渔猎时代,人类的食物都来自大自然的恩赐,谋生不易.大家终日劳累奔波,难求一饱,求生的办法既危险(渔猎...

新田县18729895057: 原始人类社会为什么说农业是文明之母谈谈你的看法 -
帛钟十味: 这个问题设计“原始社会”“农业”“文明”“母”,这几个概念.假定前提是原始社会的背景下,“农业”自然也是相对于畜牧业与采撷业、捕鱼业四个社会原始劳动形态来说的啦.不涉及什么工业、商业、信息产业之类.“文明”是什么...

新田县18729895057: 农业文明时期人民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帛钟十味: 进入农业文明时期,随着物质财富的日渐增多,人类初步摆脱了求生的艰难困境,人类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也日趋分离.城市在民族性、地方性和历史性方面的社会文化特征日趋明显.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还离不开以物质生产为主的生产和文化模式.在农业文明时代,由经验、常识、习俗、天然情感等构成了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文化模式. 农业社会以后,物质生产有所剩余,一部分不为生计所累的人士有闲暇从事精神文化的生产,成为“知书达理”的精英分子.在中、近代城市的文化形态上,精英文化的影响日渐明显,逐渐成为官方文化的代言者,并成为主导文化发展方向的中心文化.

新田县18729895057: 认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表现 -
帛钟十味: 春秋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导致的“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两宋时期的“苏湖熟,天下足”和秧马的发明、占城水稻的种植面积扩大;康乾盛世时的帝王坚持“重农主义”政策.

新田县18729895057: 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皇帝教民养蚕剿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了什么样的中华?
帛钟十味: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新田县18729895057: 半坡居民的生活跟河姆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
帛钟十味: 一、半坡:(1)农业:①他们已经种植粟(我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②他们种植蔬菜,饲养猪、狗等家畜,并打猎、捕鱼.(2)手工业:制造“彩陶”.(3)生活情况:房屋为“半地穴式房屋”(北方房屋特点).故他们已经过上了定居生...

新田县18729895057: 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取得巨大成就.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时间生产工具经营方式农业技术西周耒、耜、镈、铚等,绝大部分用木石、兽骨... -
帛钟十味:[答案] (1)第一小问趋势,根据材料一中西周时期生产工具方面绝大部分用木石、兽骨和蚌壳制成,经营方式方面集体劳动,农业技... 根据材料三中结合这一变迁的原因及历史影响来评价即可. 故答案为: (1)趋势:生产工具由原始农具发展为铁犁牛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