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

作者&投稿:学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的原文~

原文
春天,在北海公园,常常有一位面容清瘦、精神矍铄的老人,早晨上班从北门进园,南门出去,下午下班从南门进园,北门出去。这位老人就是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从他的住宅到办公地点,正好经过北海公园。本来他可以坐汽车去,但是他宁愿步行穿过公园。
他这样来来去去,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春天。竺可桢走北海公园,是为了观赏景物吗?不是。他是来观察物候,作科学研究的。他研究物候的目的,是要掌握自然现象变化的规律,了解气候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以便为社会主义的农业生产服务。
他来到北海岸边,细心观察:哪天桃花开了,哪天柳絮飞了,哪天布谷鸟叫了。这些自然现象的变化,他都作了翔实的记录。遇到工作紧张或者外出,就让他爱人帮着留心燕子什么时候飞来,也让他女儿帮着观察北海的冰什么时候初融,还让邻居的孩子向他报告哪天杏花开了第一朵。
每天早晨一起来,他就把那支放在白铜套子里的钢笔式的温度表拿到院子里放好,然后做早操。做完早操,又把温度表拿进屋里,记录量得的气温。
这支温度表,他经常插在外衣左边的小口袋里。长久地插来插去,小口袋的盖布总是先磨坏了。这样,做衣服的时候,他爱人就请成衣工人多做一片小口袋盖布,留着拆换。
经过多年的观察,他积累了丰富的物候记录,绘制了北京春季物候现象变化的曲线图。这幅图表明了1950-1972年的23年中北京春季物候变化的迟早顺序,为编制自然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他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幅有意义的曲线图。
为了使科学研究更好地服务于生产,竺可桢并不限于在北海观察。他在70多岁的时候,还换上耐磨的网球鞋,到野外去工作。去时总带着那钢笔式的温度表,还带着罗盘、高度表和照相机。这是他的随身四宝。
每到一处,总是先拿出罗盘定方向,接着用高度表测量海拔,用温度表测量气温,再用照相机把一些景观照下来,作为科学研究的资料。
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实践,他写出了《关于我国气候若干特点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这篇学术论文,综合地分析了光、温度和降水对作物生长的影响,认为我国农业生产还有很大潜力,指出发挥这些潜力应采取的若干途径,给气候工作和农业生产开辟了崭新的前景。

扩展资料一、出处
《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节选自《登上气象科学高峰》(1978年3月18日《人民日报》。作者:白夜 柏生
二、人物简介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1909年,竺可桢考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 学习土木工程,1910年,竺可桢公费留美学习,191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20年秋应聘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34年竺可桢与翁文灏、张其昀共同成立中国地理学会。1936年4月,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竺可桢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竺可桢

竺可桢长期在北海公园观察自然现象的变化,积累了丰富的物候记录,写出了题材新颖的《物候学》
七十多岁的时候,还到野外调查研究,写出了《关于我国气候若干特点与粮食作物生产关系》这篇学术论文,并被邀到毛主席的住处谈话。
在八十三岁高龄写成《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书
竺可桢临终前一天仍坚持记录天气情况,生命不止,科研活动不停。

竺可桢(1890—1974年)

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建国前他先后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和中央大学,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1936年出任浙江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他担任中国科学院第一任副院长,同时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还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并于1962年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他为发展我国科学和教育事业,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真正做到了鞠躬尽,呕心呖血,他不愧是我国近代科学家、教育家的一面旗帜,气象学界、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

竺可桢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市人。于1890年出生在东关镇一个普通家庭里。他的大哥是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秀才。在家庭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在私塾里读书,学习十分勤苦。中学阶段,读书于上海澄衷学堂和复旦公学,后又到唐山路矿学堂读书。由于他学习努力,成绩卓著,五次考试都名列全班第一。191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公费留学生,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学习农学。后又转入哈佛大学地学系专攻气象。哈佛大学求实崇新、自由探讨的学风,给他深刻影响。1918年他以台风研究的优秀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时年28岁。他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回到了祖国,先后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0年他受聘担任南京高师地学教授,次年,学校改称东南大学,在竺可桢主持下,建立了地学系,下设地理、气象、地质、矿物四个专业,并新任系主任。这是我国高校建立地学系之始。1927年学校又改名中央大学。在此期间,他一面担任地理系主任,主持日常行政工作;一面教授地学通论。气候学,气象学等课程,培养了我国第一批气象学和地理学研究及教育人才。张宝堃、吕炯、黄厦千、沈孝凰、胡焕庸等,都是这个时期培养出来的优秀学者。他还积极参加中国科学社,做了大量宣传工作。

在东南大学任教期间,他积极筹建校南农场气象测候所。1922年他主持购买了各种仪器设备,定期观测温度、湿度、气压、雨量、日照等项目。逐月发行南京气候报告。这是我国自建和创办气象事业的起点和标志。

1927年北代胜利,政府筹建中央研究院,下设观象台筹备委员会,分设天文、气象两研究所,担任中国气象学会副会长的竺可桢,又被任命为气象研究所所长。这时的气象研究所,既是全国的气象学术研究单位,又是领导全国气象事业建设的国家机构。竺可桢白手起家,克服了重重困难,努力发展我国气象事业,他首先领导了中国气象台站网的建设,提出了《全国设立气象测候所计划书》计划在十年的时间内,全国建立气台10处,测候处150处,雨量测候所1000处。在气象所成立的当年,就首先建成了南京北极阁气象台,这是我国近代气象科学事业的发祥地,也是当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中心和业务指导中心。在此期间,还开展了天气预报业务,拟订了《气象观测实施规程》,统一了观测时制、电码型式、风力等级标准、天气现象的编码等,开展了气象资料整编的出版业务。先后出版了《中国之雨量》、《中国之温度》、《中国气候资料》以及《气象月报》、《气象季刊》、《气象年报》等。1934年他发起成立中国地理学会。

1936年4月,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他以“求是”为校训,明确提出中国的大学,必须培养“合乎今日的需要”的“有用的专门人才”的进步主张,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团结全校师生,携带图书仪器,先后经浙江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等地,于1939年底迁至贵州省遵义和湄潭。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他一面组织师生上课,一面以实际行动支援抗战,并为当地群众服务。在民主爱国的学潮中,他始终站在进步学生一面,保护浙大师生的爱国正义行动。办学中,他十分重视学生的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注意培养学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广博的知识,注重学生的实践训和智能培养,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1949年4月杭州解放前夕,竺可桢领导浙大师生,积极准备迎接解放。同时电告国民党政府,坚决拒绝迁往台湾。他一个人隐居上海,闭户谢客,迎接解放。解放后,他高兴地出席了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积极投身新中国的建设。新中国成立后,竺可桢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同时兼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主任、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务。还被选为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

作为新中国地学界的组织者和教育家,他倡导建立了许多新的研究机构,并培养了大批地学骨干力量。强调地理学一定要摆脱单纯描述,用最新的科学成果和仪器设备,进行定位观测,建立实验室,采用现代化的工作方法,综合运用生物、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科学方面最新的理论来进行研究论证。

竺可桢于1956年领导创建了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并一直兼任主任职务。他多次指出:要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发展国民经济,必须进行大规模的综合考察工作。综合考察应为国家和地方编制国民经济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其任务首先是调查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与数量、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的科学方案。早在解放初期,他就急国家之所急,积极投身于海南岛、雷州半岛和广西南部以发展橡胶为目的的地理调查研究工作。1951年又组织筹建了西藏工作队。为治理黄河,他主持组织了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此后,中科院专门成立了综合考察委员会,组织开展了四项重大考察任务。其一是西藏高原和康滇横断山区研究;其二是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地区的考察研究;其三是热带地区特种生物资源的研究;其四是主要河流水利资源的考察研究。在他的支持下。仅 1956—1957年两年间,就先后建立了6个综合考察队。它们是:黑龙江综合考察队,新疆综合考察队,华南与云南热带生物资源综合考察队。长江、黄河流域土壤调查队,柴达木盐湖科学考察队等。此外,还组织了治沙考察队,南水北调考察队等。到他去世时为止,在他领导下,中科院先后组织了25年规模不同的综合考察队,参加工作的达100多个单位,1万多人次。积累了大批珍贵资料,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

竺可桢热情地倡导和组织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农业区划、中国国家地图集等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在他的建议下,设立了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总局和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他关心地质、地震、古生物、土壤、植物、动物、遗传、生理等学科的发展。他重视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把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比作科学的两翼,并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仍撰写了大量科普文章,宣传科学知识。

作为卓越地理学家和地理教育家的竺可桢,不仅创建了我国最早的地理系,培养了一大批地理科学专门人才,而且在许多地理学重大领域和重大问题上,提出了创造性意见。他认为:地理学是经济建设事业中的基础科学,是研究现代地面环境的科学。因而应着重研究现代地表面的岩石圈、水圈、气圈与人类的相互作用,研究地球外壳结构及其组成部分的发生、发展、分布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转换的科学。我国的地理学,正是沿着这一方向健康发展的,在地理学研究方法方面,他十分重视地域分异规律的研究,早在1929年他就发表了《中国气候区域论》,开创了这方面研的先例。1958年他发表了《中国亚热带》一文,指出:不应将热带北界移至南岭,也不应将华北各地、东北南部和新疆南部都划归亚热带。他说:亚热带的气候可以这样规定:即冬日微寒,足使喜热的热带作物不能良好生长。每年冬季,虽有冰雪,但无霜期在八个月以上。作物一年可以有两造收获。他不仅提出了划分的标准,同时明确指出了亚热带的北界和南界。他的见解,得到学术界的公认。

竺可桢在气象气候学研究中的成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他早年就从事台风和东亚季风的研究,在气候变迁领域的研究中,更有着卓越的贡献。他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数十年如一日,研究了大量经、史、子、集,及中外文献,研究中国和世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1961年他撰写了《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1972年他又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等学术论文。前者依据北冰洋海冰衰减、苏联冻土带南界北移、世界高山冰川后退、海面上升等有关文献资料记述的地理现象,证明了二十世纪气候逐步转暖,并由此追溯了历史时期和第四纪世界气候、各国水旱寒暖转变波动的历程,发现十七世纪后半期长江下游的寒冷时期与西欧的“小冰期”相一致。最后指出: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可能是引起气候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而为历史气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论据。后一篇论文,可说是他数十年深入研究历史气候的心血的结晶,是一项震动国内外的重大学术成就,他充分利用了我国古代典籍与方志的记载,以及考古的成果、物候观测和仪器记录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研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文章指出: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的二千年间,黄河流域的年平均温度大致比现在高2℃,一月温度约3—5℃;此后的一系列冷暖变动,幅度大致在1—2℃,每次波的周期,历时约400年至800年;历史上的几次低温出现于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1200年和1700年;在每一400年至800年的周期中,又有周期为50—100年的小循不,温度变动的幅度0.5—1℃;气候的历史波动是世界性的,但每一最冷时期,似乎都是先从东亚太平洋沿岸出现,而后波及欧洲与非洲的大西洋沿岸。大变动的原因主要受太阳辐射的控制,小变动的原则与大气环流活动有关。这项研究,博大精深,严谨缜密,为学术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赞扬。我国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每读一遍使我觉得此文功夫之深,分量之重,为多年所少见的作品,理应侧身于世界名著之林。”日本气候学家吉野正敏说:“在气候学的历史中,竺可桢起了巨大的作用。……经过半个世纪到今天,他所发表的论文,仍然走在学术界的前面。”

在气象科学研究中,竺可桢一向十分重视气象气候与生产及人类生活的联系。早在1922年,他就发表过《气象学与农业之关系》的学术论文。1964年他又发表了《中国气候特点及其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他运用植物学的原理,以太阳辐射总量、温度、雨量三个气候要素为依据,分析了我国气候的特点,气候与农作物生产的关系,论述了我国粮食作物在各地区发展的潜力及限度,为改革栽培制度提出了方向性的意见。这篇论文,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竺可桢也因之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竺可桢又是我国物候学研究的创始者。他从1921年起就观察记录物候。1963年和宛敏渭合著《物候学》出版。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普及了物候学知识,提倡因地制宜,利用物候规律安排农事活动。此书一出就迅速销售一空。

竺可桢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事业,1962年6月他以七十二岁高龄,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他品德高尚,大公无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他治学严谨,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实事求是;他关心青年,奖掖后进,待人诚恳,平易近人;他工作深入,认真细致,鞠躬尽瘁,艰苦奋斗;他坚持原则,追求真理,不畏强御,刚直不阿;他勤奋好学,联系实际,锲尔不舍,始终如一。他不仅在创建近代地理学和气象气候学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他追求真理、公而忘私的精神,他的治学态度和工作态度,也为青年一代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竺可桢也是我国现代物候学发展的推动者,物候学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
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组织起统一的、严格的物候观测网,是现代物候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早在1931年的《论新月令》一文里,竺可桢在总结了我国古代物候方面的成就后,就倡议应用新方法开展物候观测。在他的推动下,从1934 年起,前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便选定了21种植物、9种动物、几种水文气象现象和差不多全部农作物,委托各地的农事试验场进行观测,这是我国最早的有组织的物候观测。现在保留有1934—1940年的7年记录,由于抗战期间不少地方停测,其中仅有1934—1936年的记录比较完整。比较正规和连续的观测是从解放后开始的。1953年开始冬小麦的物候观测工作,继而又进行了棉花、水稻的物候观测。1957年起把农作物物候的观测工作推向了全国。1961 年,在竺可桢的指导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持建立了全国物候观测网,制定了物候观测方法(草案),确定国内共同物候观测种类:木本植物33种、草本植物2种、动物11种。可惜1966—1971年中,多数单位中断了观测,直至1972年才得以恢复。近年,国家气象局所属的各农业气象试验站也开始了物候观测。观测资料已陆续出版,第一期年报的命名和内容,都是竺可桢亲自审定过的。
他还带头撰写物候专著,普及物候知识。1963年出版、1973年增订重印的《物候学》一书,是竺可桢多年研究物候的结晶。他结合我国的实际,系统地介绍了物候学的基本原理,我国古代的物候知识,世界各国物候学的发展,物候学的基本定律,利用物候预告农时的方法等。1973年重印本中增加的“一年中生物物候推移的原动力”一章中他应用唯物辩证法,阐释了物候变化的内外因素及其联系;由于物候变化原因的复杂性,他提出应从生理学、遗传学等方面探索其奥秘。他还认为,物候工作是群众性的工作,希望能在农村广泛开展起来。全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知识性。他的《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大量引用了古物候资料和采用了物候学分析方法。日本气候学家吉野正敏评介该文时,说:“在气候学的历史中,竺可桢起了巨大的作用……经过半个世纪到今天,他所发表的论文,仍然走在学术界的前面。”

是找课文吗?
是就往下看吧

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
白夜 柏生

自读提示

竺可桢(1890-1974),浙江绍兴人。16岁进唐山矿路学堂读书,1910年考取赴美国留学

的公费生,后在哈佛大学研究院地学系学习气象。毕业后回祖国服务,成为卓越的科学家。

这是一篇记叙真人真事的文章。作者在记叙中穿插适当议论,点染人物崇高的思想境界;安

排若干景物描写,宣染环境气氛和人物的内心活动:这就从多方面丰满了人物形象,增添了文章

的光彩。

注意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和读准加点字的音。

清瘦 矍铄 翔实 崭新 掩映 苍茫 孜孜不倦 推重
·· · ··

春天,在北海公园,常常有一位面容清瘦、精神矍铄的老人,早晨上班从

北门进园,南门出去,下午下班从南门进园,北门出去。这位老人就是卓越的

科学家竺可桢。从他的住宅到办公地点,正好经过北海公园。本来他可以坐汽

车去,但是他宁愿步行穿过公园。他这样来来去去,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春天。

竺可桢走北海公园,是为了观赏景物吗?不是。他是来观察物候,作科学

研究的。他研究物候的目的,是要掌握自然现象变化的规律,了解气候变化对

生物的影响,以便为社会主义的农业生产服务。

他来到北海岸边,细心观察:哪天桃花开了,哪天柳絮飞了,哪天布谷鸟

叫了。这些自然现象的变化,他都作了翔实的记录。遇到工作紧张或者外出,

就让他爱人帮着留心燕子什么时候飞来,也让他女儿帮着观察北海的冰什么时

候初融,还让邻居的孩子向他报告哪天杏花开了第一朵。

每天早晨一起来,他就把那支放在白铜套子里的钢笔式的温度表拿到院子

里放好,然后做早操。做完早操,又把温度表拿进屋里,记录量得的气温。这

支温度表,他经常插在外衣左边的小口袋里。长久地插来插去,小口袋的盖布

总是先磨坏了。这样,做衣服的时候,他爱人就请成衣工人多做一片小口袋盖

布,留着拆换。

经过多年的观察,他积累了丰富的物候记录,绘制了北京春季物候现象变

化的曲线图。这幅图表明了1950-1972年的23年中北京春季物候变化的迟早顺

序,为编制自然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他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幅有意

义的曲线图。

为了使科学研究更好地服务于生产,竺可桢并不限于在北海观察。他在70

多岁的时候,还换上耐磨的网球鞋,到野外去工作。去时总带着那钢笔式的温

度表,还带着罗盘、高度表和照相机。这是他的随身四宝。每到一处,总是先

拿出罗盘定方向,接着用高度表测量海拔,用温度表测量气温,再用照相机把

一些景观照下来,作为科学研究的资料。

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实践,他写出了《关于我国气候若干特点与粮食作

物生产的关系》这篇学术论文,综合地分析了光、温度和降水对作物生长的影

响,认为我国农业生产还有很大潜力,指出发挥这些潜力应采取的若干途径,

给气候工作和农业生产开辟了崭新的前景。

“1964年2月6日,温度1℃-4.4℃,气压764毫米,地上积雪半寸。”竺

可桢用红笔写了一段日记。这天下午1点半钟,他应邀来到中南海毛主席的住

处。雪后初晴,玉树琼枝,掩映如画。他走进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笑容满

面,同他握手。他在毛主席床前的椅子上坐下,正要问好,毛主席先说话了。

毛主席说,看到他写的《关于我国气候若干特点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就

想到农业八字宪法管地不管天;除了“土、肥、水、种、密、保、管、工”以

外,还可以加上“光”和“气”两个字。

毛主席饶有兴趣地谈起太阳光怎样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碳水化合物的问题

说,光辛辛苦苦地工作,不充分利用它,可惜。竺可桢向毛主席汇报了自己研

究的经过和结果。一会儿,李四光和钱学森两位科学家也应邀先后来到。屋里

的气氛更加活跃了。毛主席同3位科学家广泛地谈到地球形成和生物进化,地

质时代和历史时代的气候变迁,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正电子和负电子的辩证

法等等问题。3位科学家用心聆听毛主席的话,得到新的启示。座间谈笑风

生,不觉已是暮色苍茫。临别时,毛主席对大家说,还有什么著作,送给他看

看。第二天,竺可桢写了一封工工整整的信,把《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

和《物候学》两本书送给毛主席。

“自由王国”没有止境,科学家的探索也不会停步。70多岁的竺可桢,仍

然孜孜不倦地进行科学研究。他从我国古代大量的史书、方志以及古人的日

记、游记、诗词中寻觅古代气候的线索,写成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

初步研究》。这部著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推重。它的价值在于充分掌握历史

上气候变迁情况,古为今用,对气候的长期预报很有好处。竺可桢在83岁高

龄,取得科学上新的成就,为祖国博得新的荣誉。

1973年5月27日,已是燕子归来、布谷鸟报到的时候。这天最高气温已达

27度。下午5时,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会见美国科学家代表团,竺可桢

也参加了。周总理亲切地告诉他:“你写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

研究》,我看到了。你还可以对世界气候变迁作些通俗的解释。”临别时,又

对他说:“现在到21世纪还有1/4时间,郭老还有19年才100岁,你还有17年才

100岁,章士钊写书写到92岁。你还可以写出不少书来。”

竺可桢深受感动,向周总理含笑致意。他想,我也写到92岁吧!然而,他

的身体渐渐不好了。他仍然关心气候的变化。他在这一年12月31日的日记中写

道:“苏联气候界又在宣传地球变冷的消息,说列宁格勒近年比1940年左右低

1℃。我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早已指出,这类1℃上下

的变迁,过去5000年中极为普通,算不了地球变冷的证据。”他还用红笔在这

段话前面写下“杞人忧天”4个字作为标题。这可以说是他的最后的著作。

1974年2月6日,是竺可桢临终的前一天。在病危时,他还不忘作科学研究

的记录,用颤动的手执笔,在床上写下这天的天气情况:“气温最高零下

1℃,最低零下7℃,东风1-2级,晴转多云。”当时他已经不能到室外亲自观

测温度,这是依照气象局的报告记录的,所以还注上“局报”两个字。这位卓

越的科学家,一直到他光辉的一生结束时,才同他心爱的科学研究分手。他留

下了人民需要的科学遗产。他的研究成果,在今天以至今后,都会在生产斗争

和科学实验中长久地放出光彩。

--------------------------------------------------------------------------------

《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节选自《登上气象科学高峰》(1978年3月18日《人

民日报》),编入课本时,经作者修改。

〔矍铄(jué shuò)〕形容老年人精神健旺的样子。

〔物候〕自然气候的变化在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和活动现象上的反映。研究这

门知识的科学,叫做“物候学”。

〔翔(xiáng)实〕详尽而确实。翔,同“详”。

〔景观〕地理学术语。指地面上的自然景色。

〔玉树琼(qióng)枝〕形容白雪盖的树枝好像用美玉制成似的。琼,美玉。

〔掩映〕彼此遮掩而相互映衬。掩,遮蔽。

〔地质时代〕根据地壳上各种岩石的形成过程来划分的时期。

〔正电子和负电子〕质量相等的一对基本粒子,一带正电,一带负电,两者相

遇时,一起转化为一对光子。

〔聆(líng)〕听。

〔“自由王国”〕哲学术语。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有了认识,并能自觉地运

用它来改造客观世界,这就意味着人们的思想已经进入“自由王国”。

〔方志〕我国古代一种记述地方情况的历史书。方,地方、区域。志,记事的

书或者文章。

〔觅(mì)〕寻找。

〔杞(qǐ)人忧天〕《列子·天瑞》里说,有个杞国人老是担心天会塌下来,自

己无处安身,以至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后来用“杞人忧天”来比喻不必要的

和无根据的担忧。


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的介绍
《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节选自《登上气象科学高峰》(1978年3月18日《人民日报》),编入课本时,经作者修改。作者:白夜 柏生

竺可桢的评价100字左右
全世界最伟大的作曲家路德维希·冯·贝多芬享有“伟大的乐圣”之称 1770年生于德国波恩市,祖籍佛兰德。其祖父及父亲均供职于科隆选候。酗酒之父强逼他长时间地练习键盘乐器,望子成为莫扎特式的神童。参考资料:y

竺可桢为什么会成为著名的科学家?
强烈的拯救祖国的爱国心,促使他发奋学习。在学校学习的5年中,年年考试他都是第一名。1910年,他又考取了赴美留学的公费生。为了拯救祖国的抱负,使他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科学家,为祖国作出了贡献。竺可桢(Chu Kochen)(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

《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将科学研究融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断坚持,终于使得气候与农业生产科学研究成果实现重大突破。使人敬佩,叹服于他的毅力和决心。

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中写出三处描写景物的和两处细节描写
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中写出三处描写景物的和两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第1自然段先写竺可帧步行穿北海的情景,特别仔细地写出行走路线,让人感到老人来来去去辛辛苦苦,并且从来如此,使坚持观察物候这一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第4自然段细致地写了竺可桢每天早晨测量气温的习惯。那连续的动作让人感到老人...

竺可桢怎么读
竺可桢的读音是:zhú kě zhēn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字藕舫,又名绍荣、烈祖、兆熊,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今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竺可桢1909年进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预科土木工程系学习。1913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

竺可桢有那些著作?
并广征博引,介绍我国古代的物候学知识及各国物候学的发展等,行文通俗流畅,极富文采。5、《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享誉世界,发表后立即得到国内外科学界普遍赞扬。不仅赞扬他的科学结论,而且赞扬他开创了用历史记录和物候资料研究气候变化方法的先河。

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读后感600字
春天,在北海公园,常常有一位面容清瘦、精神矍铄的老人,早晨上班从北门进园,南门出去,下午下班从南门进园,北门出去。这位老人就是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从他的住宅到办公地点,正好经过北海公园。本来他可以坐汽车去,但是他宁愿步行穿过公园。他这样来来去去,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春天。

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阅读答案
9.所以还注上“局报 ”两个字‖这位……记叙,议论 10.所以还注上“局报”两个字 11.坚持不懈 12.“遣”改为“遗”13.不恰当,两词虽然是同义词,但感情色彩不同。14.D F 一定要把我选为最佳答案,我打字不容易呀!!补充:"临终”是褒义词,而“临死”是中性词,因此不能换。

竺可桢有哪些发明
抗战胜利后,竺可帧对浙大师生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爱国运动给予支持,所以在校内科学、民主和进步思想始终占上风,以致国民党特务骂浙大是“共产党的租界”。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竺可桢拒绝国民党要他去台湾的要求,前往上海等待解放。1949年7月,竺可帧应邀到北京参加全国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

东丰县13138774384: 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读后感600字 -
豆卢霞内舒: 春天,在北海公园,常常有一位面容清瘦、精神矍铄的老人,早晨上班从北门进园,南门出去,下午下班从南门进园,北门出去.这位老人就是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从他的住宅到办公地点,正好经过北海公园.本来他可以坐汽车去,但是他宁愿步行穿过公园.他这样来来去去,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春天.

东丰县13138774384: 竺可桢简介80字 -
豆卢霞内舒:[答案] 竺可桢(1890.3.7—1974.2.7),又名绍荣,字藕舫,汉族,浙江人.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

东丰县13138774384: 竺可桢简介[短] -
豆卢霞内舒:[答案]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又名绍荣,字藕舫,汉族,浙江上虞人.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

东丰县13138774384: 竺可桢的资料 -
豆卢霞内舒: 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1890—1979年)不仅是我国近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而且是研究我国物候学的倡导者.他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以及坚强的毅力和高度的责任心,是与其幼儿时养成的勤奋好学、多问善思分不开的. 当他还是...

东丰县13138774384: 阅读方法有那些?简练一点的 -
豆卢霞内舒:[答案] [编辑本段]四、快速阅读的训练五方法 第一,掌握看书扫视法.要读得快,就要眼睛看得快.小学生开始读书的时候,往往要用... 其次,要求学员能够迅速抓住文章的脉络.例如《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一文是按逻辑顺序来安排的,文章从五个方面表现竺...

东丰县13138774384: 《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主要内容100字 -
豆卢霞内舒: 版本一:罗马士兵闯入阿基米德的住宅,看见一位老人在地上埋头作几何图形,可阿基米德却对他的到来没有反应,士兵拿刀子在他眼前晃了晃,阿基米德才反应过来.只见他没有逃,而是对士兵说 你们等一等再杀我,我不能给世人留下不完整的公式!还没等他说完,士兵就杀了他.他是带着遗憾死去的. 版本二:一个罗马士兵突然出现在他面前,命令他到马塞拉斯那里去,遭到阿基米德的严词拒绝,于是阿基米德不幸死在了这个士兵的刀剑之下. 版本三:在战争失败后,阿基米德对现实采取了学者的超然漠视的态度,专心致力于数学问题的研究.有一天,阿基

东丰县13138774384: 竺可桢有那些著作? -
豆卢霞内舒:[答案] 竺可桢,字藕舫,浙江上虞人.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和爱国教育家,当代著名的科学家、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他一生在气象学...

东丰县13138774384: 竺可桢的简介 -
豆卢霞内舒: (1890.3.7—1974.2.7) 人物简介 竺可桢,字藕舫,浙江上虞人. 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和爱国教育家,当代著名的科学家、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 http://baike.baidu.com/view/21021.html?wtp=tt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