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 阅读 一,阅读下列选段,回答文后问题 1, 给下列各字注音 阅读题

作者&投稿:从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陋室铭全文拼音~

陋lòu室shì铭míng。山shān不bù在zài高gāo,有yǒu仙xiān则zé名míng。水shuǐ不bù在zài深shēn,有yǒu龙lóng则zé灵líng。斯sī是shì陋lòu室shì,惟wéi吾wú德dé馨xīn。苔tái痕hén上shàng阶jiē绿lǜ,草cǎo色sè入rù帘lián青qīng。谈tán笑xiào有yǒu鸿hóng儒rú,往wǎng来lái无wú白bái丁dīng。可kě以yǐ调tiáo素sù琴qín,阅yuè金jīn经jīng。无wú丝sī竹zhú之zhī乱luàn耳ěr,无wú案àn牍dú之zhī劳láo形xíng。南nán阳yáng诸zhū葛gě庐lú,西xī蜀shǔ子zǐ云yún亭tíng。孔kǒng子zǐ云yún:“何hé陋lòu之zhī有yǒu。

① 石阶上缀着苔痕点点,窗帘上映着草色青青。········君子居住的地方,哪有什么简陋丢人② 可以在这里调弦抚琴,可以在这里参读佛经。 ③ 孔子说得好啊,君子居住的地方,哪有什么简陋丢人?

  《陋室铭》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原文: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这间简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注释:

  在,在于。

  名,动词,出名。

  灵,灵验,神奇。

  斯,指示代词

  此,这。

  惟,只。

  馨,这里指品德高尚。

  上,长到,蔓到。

  鸿儒,知识渊博的大学者。鸿,通“洪”,大。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往来,偏义复词,词义偏重在“来”上。

  调,弹奏。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用泥金书写的佛经。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案牍,官府的公文。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劳,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赏析一:
  〈陋室铭〉开篇即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大气之语开篇,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功颂德埋下了伏笔。山可以不在高低,水可以不在深浅,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刻金石以记之喽。此种借力打力之技,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这种奇妙构思,唯有让我等后人击节赞叹了。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似有些突兀,但回头一看,却又浑然一体,因为上面的对比句恰好为这句的引论铺下了基础。就像我上节说的,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若明白此节,一切都入情理之中也就在势在必然了,在此点看出,作者写此随笔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绝不是一时的灵感冲动。绝句可以是灵光乍现,而连接无暇却是平时的功底积累与反复推敲了。

  接下去“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淡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完全是作者对于道德品质高尚之士的生活总结。在前面几句的生花妙笔明了作者的志趣后,读者的思绪也进入了佳境,此时明理,读者更易接受作者的思想。他以苔痕上阶绿的淡雅之色,隐寓作者的恬淡之心,又马上以青色入帘青的生机盎然点明恬淡中充满生机的仙活生活状态。交朋识友,皆是同道高洁之士,抚琴研经,生活从容多滋味。远离嘈杂的音乐,远离伤神的公务,这种闲暇的生活实在让人羡慕。这种既像隐士,又存在尘世的生活方式,是道德高尚之士羡慕的,也是凡夫俗子们向往的。通过这几句的描写,我们看到了是一幅神仙的生活画卷。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者借这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旧居来对比自已的陋室,有引诸葛亮与扬雄为自已同道的意思,也表明了作者以这二人为自已的楷模,希望自已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世人常解这二句为我刚才的意思,实际上从我的角度认为,刘还有另一层深意,即诸葛亮是闲居隆中草庐以待明主出山。而扬雄呢?却是淡薄于功名富贵,潜心修学之士,虽官至上品,然他对于官职的起起落落与金钱的淡泊,却是后世的典范。刘禹锡引用此二人之意,我想是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处变不惊、处危不屈、坚守节操、荣辱从容的意思。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负,若无明主,也甘于平淡的那种志向吧。这结合刘禹锡官场的起起落落,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至结句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表达了他对当时封建礼教的最高道德品质的追求。用圣人肯定的操守来规范要求自已,也许就是刘禹锡对自已的道德品质的最高要求吧。这样的结句,不说其中的内容是何种意思,但结合题意,却是妙手天成。因为封建礼教是以儒家的道德标准为最高道德标准的,孔圣人的肯定,也就为他道德品质的论注下了最好的定论,论文当有论据,而引孔圣人言作为论据,无疑在当时是最好的论据,充分而不可辩驳。

  赏析二:

  “铭”,本是刻于金属器具和碑文上用以叙述生平事迹的一些赞颂或警戒性的文字,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文体。由于这种文体独特的历史渊源,使这种文体具有篇制短小、文字简约、寓意深刻等特点。

  作者刘禹锡,其人生活在唐代中后期,由于安史之乱,唐朝形成了宦宫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的社会局面。他对于这样的社会现实颇为不满,曾参与了王叔父领导的改革运动,但遭遇失败,以致仕途坎坷,多次受贬。但是,他没有屈服于权贵,而是以文明志,表现了他刚直不阿的品格和对达官显贵的蔑视态度。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对当时世风的辛辣嘲讽与心态的的自明。

  根据文章的内容,我们可以将这篇短文分为三部分:

  一、(1—3句):以山水起兴,引入正题, 即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声名远播。

  二、(4—7句):写陋室环境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表达了陋室主人雅致澹泊的生活情趣。

  三、 (8—9句):引古人之言, 收束全篇, 说明陋室“不陋”。

  可以说,这篇短文表现的主题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歌颂,表达了作者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高洁清峻的品格。

  这篇铭文在写法上也独具巧思:

  首先,文章借助陋室说理,以抒情的笔调表明作者高洁的品格,事中见理,景中显情,诚可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这样就把作者的闲情逸事,居室美景写得含蓄生动而意韵悠远。

  其次,文章以骈句为主,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同时,文章又重在五言,间以四言、六言,因而句式参差,加之文章一韵到底,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在听觉上给人音乐的美感。

  再次,文章巧于用典。如借“诸葛庐”、“子云亭”以自况,且引孔子之语——“何陋之有?” ——说明陋室“不陋”,从而增强了文章说理的可信性和说服力。

  总之,作者在文中不是以“君子”自我标榜,而是以君子的敬德修业律已,表现为一种对人生失意与仕途坎坷的超然豁达和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惟其如此,我们与其视其为一篇阐述陋室“不陋”的散文,倒不如说这是一首赞颂陋室以显主人淡泊高雅之生活情趣的抒情诗。

  赏析三:

  陋室”不陋
  《陋室铭》非常短小,全篇仅81字,为什么却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刘禹锡在中唐是非常有名的一个文学家,但是他当时最大的名声是在诗这个方面,被称作“诗豪”。唐诗史上有四个,“诗仙”、“诗圣”、“诗佛”和“诗豪”,当然还可算上李贺这个“诗鬼”。“诗豪”这个“豪”,可见刘禹锡的风格,也可见他的地位。白居易有诗专门讲到,刘禹锡和我向来齐名。所以他是以诗著称的,不太以散文著称。
  《陋室铭》之所以能够流传,而且有这么大的名气,我想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跟他在诗歌方面的这种造诣有关,他把写诗的一些本领融合到写文里面去。还有一个,就是它里面的思想内涵。实际上我们如果对儒家的经典很熟悉,比如说《论语》,我们就会发现《论语》里有很多就是《陋室铭》思想的萌芽,甚至于说基本的框架。《论语》有一篇叫《子罕》,《子罕》里是这么说的:孔子要迁移到一个叫九夷的地方——就是边远的地方——有人就跟他说,“或曰:陋如之何?”说那个地方环境很不好的,到那去怎么办呢?生活很不方便。结果孔子说:“君子所居,何陋之有?”只要我自己是个君子,面对环境我的内心总是充实和坦然的,那么到哪里对于我来说都无所谓好与不好,不存在什么恶劣环境的问题。实际上就连“何陋之有”这句话都是《陋室铭》直接吸用过来的。而《论语》里面类似的题材,粗略地说除了刚才我说的这段,至少还有三、四处,都是很相近的描述。比如孔子说他自己“饭蔬食”,说我有很粗糙的饮食,“饮水”,没有饮料、没有酒;“曲肱而枕之”,说我连枕头都没有,我枕着自己的胳膊睡觉,生活条件很恶劣;“乐亦在其中”,我也会有快乐,也有我内心的充实;反过来呢,“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所以我追求的是一种个人的修养、一种内美,对于外在的物质环境我完全可以忽略掉。那么就是说孔子很重视这个话题,反复地讲,主要就是说人在人生当中的价值取向问题——是看重于物质的享受,看重于物质的条件,还是看重于你精神的境界,看重于你自己内心的修养和所达到的人格的高度。那么刘禹锡《陋室铭》基本上就是把孔子的这个思想艺术化的表现。所以一个是文章写得美、写得好;一个是它里面表达的这种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所在的一部分,而且有经典做依据。所以它就有一种广泛的流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陋室铭》它是一个“铭”。“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按照《文心雕龙》里对“铭”这个文体的一个表述,它的要求是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强调文字的简练;一个方面强调内容,境界、层次比较高。《陋室铭》应该说这两个方面都做到了。八十几个字,然而里面的内涵很多,同时有很多诗化的句子。那么这些都使得它在散文的世界里,有它独特的地位。不过呢,它也不是简单地把《论语》里的意思搬过来。这至少有两点变化,这很值得注意。一个就是他把原来一个说理性的东西给形象化了。不是一般地说环境好与不好、如何如何,而是通过对他这个陋室的一种描写——这个描写是声情并茂、有声有色的——就把一个比较抽象的道理很形象地展示出来了。第二就是他的这篇散文整个的重心有所转移,不是完全讲条件的好与差,而是讲雅与俗。实际他所描写的这个“陋室”我们看不出怎么“陋”来,他无非就是强调他远离红尘的喧嚣,是一方净土,强调格调的高雅。那么他这样地一转呢,更适合读书人、士人的这种兴趣和他们的价值取向。这个也是他成功的一个原因。

  那么是不是说要想达到较高的精神境界就必须放弃物质上的需求呢?

  现在的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读了这个以后可能会有疑惑:是不是我事业的成功和我个人品格的修养一定就是矛盾的?或者倒过来说,我只要强调我自己内心的高尚,就一定要放弃一个好的生活条件,就非得住一个9平米的屋子我才成为高尚的人?也有这样的一种困惑。我想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这么来看:现代人和古代并不一样,实际刘禹锡他也不是住在一个非常破的房子,他毕竟还是在一个相当的职位上。那么所谓“陋室”呢,也是一种相对而言。我想现在对于我们来说,一个成功的人生,说我既有一个高尚的情操、一个很雅的人生境界,同时呢,我又有一个相对的比较好的生活环境,我想这是更好的。但是,假如发生了冲突,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怎么办呢?那就“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种情况下,我想住一个小房子,求得内心的安宁可能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吧。

  赏析四:

  陋室铭〉的写作技法运用繁杂,在区区八十一字内运用了对比,白描,隐寓,用典等手法,而且压韵,韵律感极强,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

  〈陋室铭〉开篇即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大气之语开篇,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功颂德埋下了伏笔。山可以不在高低,水可以不在深浅,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刻金石以记之喽。此种借力打力之技,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这种奇妙构思,唯有让我等后人击节赞叹了。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似有些突兀,但回头一看,却又浑然一体,因为上面的对比句恰好为这句的引论铺下了基础。就像我上节说的,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若明白此节,一切都入情理之中也就在势在必然了,在此点看出,作者写此随笔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绝不是一时的灵感冲动。绝句可以是灵光乍现,而连接无暇却是平时的功底积累与反复推敲了。

  接下去“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淡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完全是作者对于道德品质高尚之士的生活总结。在前面几句的生花妙笔明了作者的志趣后,读者的思绪也进入了佳境,此时明理,读者更易接受作者的思想。他以苔痕上阶绿的淡雅之色,隐寓作者的恬淡之心,又马上以青色入帘青的生机盎然点明恬淡中充满生机的仙活生活状态。交朋识友,皆是同道高洁之士,抚琴研经,生活从容多滋味。远离嘈杂的音乐,远离伤神的公务,这种闲暇的生活实在让人羡慕。这种既像隐士,又存在尘世的生活方式,是道德高尚之士羡慕的,也是凡夫俗子们向往的。通过这几句的描写,我们看到了是一幅神仙的生活画卷。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者借这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旧居来对比自已的陋室,有引诸葛亮与扬雄为自已同道的意思,也表明了作者以这二人为自已的楷模,希望自已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世人常解这二句为我刚才的意思,实际上从我的角度认为,刘还有另一层深意,即诸葛亮是闲居隆中草庐以待明主出山。而扬雄呢?却是淡薄于功名富贵,潜心修学之士,虽官至上品,然他对于官职的起起落落与金钱的淡泊,却是后世的典范。刘禹锡引用此二人之意,我想是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处变不惊、处危不屈、坚守节操、荣辱从容的意思。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负,若无明主,也甘于平淡的那种志向吧。这结合刘禹锡官场的起起落落,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至结句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表达了他对当时封建礼教的最高道德品质的追求。用圣人肯定的操守来规范要求自已,也许就是刘禹锡对自已的道德品质的最高要求吧。这样的结句,不说其中的内容是何种意思,但结合题意,却是妙手天成。因为封建礼教是以儒家的道德标准为最高道德标准的,孔圣人的肯定,也就为他道德品质的论注下了最好的定论,论文当有论据,而引孔圣人言作为论据,无疑在当时是最好的论据,充分而不可辩驳。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他是匈奴族后裔,七世祖刘亮随魏孝文帝迁洛阳,始改汉姓。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刘禹锡出生在嘉兴,19岁左右游学长安。贞元九年与柳宗元同榜登进士第,接着又登宏词科。贞元十一年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开始踏上仕途。贞元十六年入杜佑幕掌书记,参与讨伐徐州乱军。十八年调任渭南县主簿。次年任监察御史。贞元二十一年(当年八月改元永贞)一月,德宗死,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等人推行一系列改革弊政的措施。刘禹锡当时任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与王叔文、王□、柳宗元同为政治革新的核心人物,称为“二王刘柳”。革新只进行了半年,就遭到宦官、藩镇的强烈反对。顺宗被迫退位,宪宗即位。九月,革新失败,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初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同时贬为远州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八司马”。元和九年十二月,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次年三月,刘禹锡写了《元和十一(一字衍)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得罪执政,被外放为连州刺史。后来又担任过夔州刺史、和州刺史。宝历二年冬,从和州奉召回洛阳。二十二年的贬谪生涯至此结束。大和元年,刘禹锡任东都尚书省主客郎中。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他一到长安,就写了《再游玄都观绝句》,表现了屡遭打击而始终不屈的意志。以后历官苏州、汝州、同州刺史。从开成元年 (836)开始,改任太子宾客、秘书监分司东都的闲职。会昌元年(841),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诗歌创作 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推崇备至。他的诗歌,传诵之作极多。刘禹锡在元和十三年曾自编其著述为“四十通”,又删取四分之一为“集略”。这是最早的刘禹锡集和选本,今都不传。《新唐书·艺文志》载《刘禹锡集》40卷。宋初亡佚10卷。宋敏求搜集遗佚,辑为《外集》10卷,但仍有遗漏。现存刘禹锡集古本主要有三种:①清代避暑山庄旧藏宋绍兴八年(1138)董□刻本,题为《刘宾客文集》,属小字本,今有徐鸿宝影印本。又淳熙十三年(1186)陆游据董本重刻,称“浙本”。明清以来通行的刻本,基本上属于这个系统。②日本平安福井氏崇兰馆所藏宋刻本,题为《刘梦得文集》,属蜀大字本,今有董康影印本、商务印书馆缩印本。③北京图书馆所藏宋刻残本《刘梦得文集》一至四卷,建安坊刻本。明、清两代的毛晋、惠栋、何焯、冯浩、黄丕烈等人曾对刘禹锡集作过初步的校勘工作,但多数是抄本,流传不广。现通行刘禹锡集版本:《四部丛刊》本《刘梦得文集》,《四部备要》本《刘宾客文集》,《丛书集成》本《刘宾客文集》。此外,尚有校点本《刘禹锡集》。 刘禹锡的生平事迹,见于新、旧《唐书》本传,唐韦绚编《刘宾客嘉话录》(一称《刘公嘉话录》),记录了刘禹锡晚年有关创作、学问等方面的谈话,颇具资料价值。今人卞孝萱著有《刘禹锡年谱》,对刘禹锡的生平和各种史料多有考订。


海盐县18770589852: 文言文阅读.(共8分)阅读《陋室铭》选段,回答下列各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 -
定命古迪: 小题1:(1)灵异,有灵气.(2)芳香,这里用来赞美居室的雅洁美好.(3)调弄,这里指弹奏.(共3分) 小题1:(1)没有官府公文劳身. (2)有什么简陋呢? (共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1:①陋室周围环境优美 ②交往的人物不俗 ③生活情趣高雅 (共3分,意思对即可) 略

海盐县18770589852: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16分)《陋室铭》【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 -
定命古迪:[答案]小题1:(1)无/丝 竹 之 乱 耳 ,无 /案 牍 之 劳 形 .(2)其 旁 梅 根/ 种 西 番 莲 小题2:D 小题3:(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2)书房正面台基前种了两棵西府海棠,开花时,繁茂的花朵仿佛是积聚了几尺高的香雪. 小题4:...

海盐县18770589852: 题文 - 阅读下列文言文(10分)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
定命古迪: 试题答案:【答案】【小题1】(1)出名(2)这(3)品德高尚(4)没有学问的人 (4分)【小题2】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2分)【小题3】①...

海盐县18770589852: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12分)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定命古迪: 试题答案:小题1:B(3分)小题1:没有嘈杂的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人劳累.(关键词“丝竹”“乱”“案牍”“劳”)小题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有仙则名,有龙则灵.保持高尚或高洁傲岸 试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加点字的理解能力.B项中中的“劳”都是使动用法.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用原文来填写即可.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内容.根据文章的理解来分析各个选项即可.

海盐县18770589852: 阅读陋室铭回答下列各题文中写到作者来往的都是博学的人,这是哪种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作者笔下的居室宁静,雅致.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苔痕... -
定命古迪:[答案] 苔藓痕迹碧绿,密密麻麻的蔓延到台阶上,此时的台阶就像被雨淋过一样,清澈透明.台阶两旁的小草成长的姿态 跟施了肥了似地, 一点没有被拔过的痕迹.一直映入到竹帘,有一位老者,整个破琴,就是比较简朴,在那弹奏呢,仔细一听,就像和尚...

海盐县18770589852: 阅读古文,完成下列各题.(甲)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
定命古迪:[答案]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①这是简陋的房子.斯:这; ②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劳:使…劳累; ③有的离开家...

海盐县18770589852: 陋室铭练习 -
定命古迪: 我找的呵呵,.....《陋室铭》辅助练习, 一.基础知识填空. 1.《陋室铭》的作者是 ,字 ,是 朝人. 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 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 的文体.这种文体有 的特点. 3.《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

海盐县18770589852: 陋室铭阅读答案:1.解释词语.名:斯:鸿儒:白丁: 2.作者写陋室铭清幽淡雅的环境的目的是什么
定命古迪: 1. 名:(动词,在于. ) 斯:(这.) 鸿懦:(即大儒,这里指有学问的人.) 白丁:(原指平民百姓,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2.作者以青苔和野草来比喻自己独立的人格,这是气节的写照,是不屈的宣言.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海盐县18770589852: 陋室铭阅读题及答案 -
定命古迪: 1.题目《陋室铭》文章一开始并没有写“铭”,而是先写水和山,然后引出陋室,这是什么写法?答:以水为类比,引出陋室,以山不高水不深衬托“陋”,以“仙”“龙”衬托“徳”,以“名”“灵”衬托“馨”,暗示陋室不陋.2.“孔子...

海盐县18770589852: 阅读下面《陋室铭》,完成问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 -
定命古迪: 1.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1)出名(2)这(3)我(4)博学的人3.(1)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4.(1)惟吾德馨.(或: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何陋之有?(或:孔子云:何陋之有?)5.示例:成都子美屋 蒲引蹲松龄斋 贵州大禹穴 延安润之洞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