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在古汉语的意思

作者&投稿:干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汉语表示数量的用法~

古汉语数量表示法
一,基数表示法
基数是表示事物多少的最基本数目的数.古代汉语的基数表示法与现代汉语相比较,主要有三点不同:
1,整数和零数之间加"有"字."有"是"又"的假借,读作yòu.
2,缺位处一般不用"零"补位.
3,百,千,万前面的"一"通常不用.例如: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二,序数表示法
序数是表示事物次序的数.现代汉语中的序数表示法是在基数之前加"第","初"等,古代汉语中除此之外,还有其它表示方法.
1,基数前加"第"字.这种序数表示法古今一致①萧何第一,曹参次之.(《史记·萧相国世家》)
2,用"太上","首","冠"等字表示第一,用"次","其次","次之","次者"等表示第二以下序数.
管子一匡天下,九合诸侯,为五霸首.(《战国策·齐策一》)
3,记年月不加"第"字,这与现代汉语一致.例如:
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省略"第"字,只用"一,二,三…"等表示,如: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5,用"伯(孟),仲,叔,季"表示兄弟排行次序."季"单用时,意思是"最小的",不一定排行第四.如:

三,分数表示法
分数是表示事物是某个单位的几分之几的数.?1,分母与分子之间有"分"字和"之"字,形成"分母+分+名词+之+分子"的格式.这是文言文中分数表达最完备的格式.例如:
冬至,日在斗二十一度四分度之一.(同上)
2,有时,分母与分子之间的名词也可以省略,形成"分母+分+之+分子"的格式.这与现代汉语是一致的.例如: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史记·货殖列传》)
3,分母与分子之间只有"分"字而无"之"字,形成"分母+分+分子"的格式.
丑三分二,寅九分八,卯二十七分十六.(《史记·天官书》)
4,分母,分子之间只有"之"字,而无"分"字,形成"分母+之+分子"的格式.例如:
今行父虽未获一吉人,去一凶矣,于舜之功二十之一也.(《左传·文公十八年》)
5,分母是整十,百,千,万时,分母分子连写,形成"分母+分子"的格式.如: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史记·陈涉世家》)

四,倍数表示法
倍数是指一个数的若干倍的数.古汉语的倍数表示法与现代汉语差别很大,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用专字表示固定的倍数.两倍用"倍",五倍用"蓰".例如: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孟子·滕文公上》)
2,只用数词直接表示倍数,而省略"倍"字.例如:
人之性情,未能相百,而其智有相万也.(《潜夫论·赞学》)
3,表示几倍于某个数时,往往两数连写,前面的数表示倍数,后面的数表示基数,形成"倍数+基数"这种格式.例如:
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山海经·海外南经》)
"三五"即"五的三倍(十五)","四五"即"五的四倍(二十)","二八"即"八的二倍(十六)".
五,约数表示法
约数又叫概数,是表示大概的不确切数目的数.古汉语中的约数主要有以下四种表示方法:
1,用整数表示大约数目.例如: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2,用相连的两个数字表示约数.例如:
①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论语·先进》)
"五六","六七","二三"都是表示大约之数.
3,在整数后加"余","所","许","有余"等词表示约数.例如:
转入巴蜀,往来二十许年.(《后汉书·申屠刚传》)
4,在基数前加"将","几","且","可"等副词,表示近似数.例如:
章小女,年可十二.(《汉书·王章传》)
六,虚数表示法
虚数是表现夸大或缩小意思的数.它与约数不同,约数与实际数目相差不大,而虚数则与实际数目关系不大或根本无关.
1,表示数量多的虚数.
古汉语中,表示数量之多,常用的虚数有:三,九,十二,三十六,七十二,百,千,万等.例如:
管子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史记·封禅书》)
以上加点的数字都是极言其多的虚数.
2,表示数量少的虚数.
古汉语中,表示数量少一般常用"半","一","三","一二"等表示.例如:
夜阑扶策绕中庭,云罅三三两两星.(陆游《剑南诗稿》)
以上例句中加点的数字,都是极言其少的虚数.
需要注意的是,常在文言文里看到的用数字组成的成语,都是虚拟之辞,而不是实有其数.例如:
一知半解,一刻千金,一呼百诺,一唱三叹,一岁三迁,一饭千金,三令五申,三番五次,五风十雨,九牛二虎,百发百中,千山万水,千秋万代,万紫千红,千变万化?,千篇一律,千虑一得,千门万户.

七,物量表示法
物量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的词.汉语的物量词起源很早,甲骨文中已有之,但很不发达,还没有天然单位的量词.在上古,天然单位的表示方法是数词之后再加同样的一个名词.例如甲骨文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天然单位的物量词,先秦时代已出现,汉代之后才逐渐增多起来.
1,不用量词,数词直接放在名词之前,表示物量.例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一言"即"一句话","三人"即"三个人".这是古汉语中常见的物量表示法.
2,不用量词,数词直接放在名词之后,表示物量.例如:
齐为卫故,伐晋冠氏,丧车五百.(《左传·哀公十五年》)
"牛一,羊一,豕一"就是"一头牛,一只羊,一口猪","丧车五百"就是"丧失五百辆战车".这种物量表示法,古汉语中比较少见,但起源很早,甲骨文中已经有了.
3,数词带量词放在名词之后,表示物量.例如:
令民入米六百斛为卿.(《汉书·王莽传》)
4,数词带量词放在名词之前,表示物量.例如:
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孟子·告子上》)
古汉语中的这种物量表示法,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之中.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物量表示法,如果是表示单个物体,往往可以省去数词,只用物量词.例如:
晋人败秦师于崤,匹马只轮无返者.(《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

八,动量表示法
动量词就是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的词.汉语的动量词产生较晚,上古时期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往往不用动量词,而是直接把数词放在动词之前.据初步考察,汉语的动量词,汉代以后才逐渐出现,宋代以后才逐渐增多.
1,数词直接放在动词之前表示动量.
这是动量词产生之前,古汉语中最常见的动量表示方法.
例如:
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韩非子·五蠹》)
"三过"就是"三次路过","三战三北"就是"三次交战,三次败北".
2,不用动量词,只把数词放在"者"字短语之后,强调动作行为的数量.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3,数词带动量词放在动词之前,表示动量.
这是动量词产生之后出现的动量表示方法.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
4,数词带动量词放在动词之后,表示动量.
这种动量表示方法,古今是一致的.例如:
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韩愈《张中丞传后序》)

1. 单一,只有一个:~唱。~立。~霸。~裁。
2. 老而无子:鳏寡孤~。
3. 难道,岂:“君~不见夫趣(趋)市者乎?”
4. 〔~孤〕复姓。
5. 语助词,犹“其”:“弃君之命,,~谁受之?”

● 数

(数)

shùㄕㄨˋ

◎ 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目。~量。~词。~论(数学的一支,主要研究正整数的性质以及和它有关的规律)。~控。

◎ 几,几个:~人。~日。

◎ 技艺,学术:“今夫弈之为~,小~也”。

◎ 命运,天命:天~。气~。

其它字义

--------------------------------------------------------------------------------

● 数

(数)

shǔㄕㄨˇ

◎ 一个一个地计算:不可胜~。~九。

◎ 比较起来突出:~得着。

◎ 责备,列举过错:~落。

◎ 谈论,述说:~说。~典忘祖(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亦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其它字义

--------------------------------------------------------------------------------

● 数

(数)

shuòㄕㄨㄛˋ

◎ 屡次:~见不鲜(亦称“屡见不鲜”)。

◎古汉语中的“数”字字义∶

①技艺,学术:“今夫弈之 为~,小~也”。

②责备,列举过错:~落。

③谈论,述说:~说。~典忘祖 (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亦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④屡次:~见不鲜(亦称“屡见 不鲜”)。


古汉语的意思
远古指的是从殷商时期,上古指的是周秦两汉时期,中古指的是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时期,近古指的是元明清时期。

“长”在古汉语词典中的意思
“长”在古汉语词典中的意思:1、长【cháng】①<形>长,与“短”相对。《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谏太宗十思疏》:“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②<形>高;高大。《公输》:“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③<形>长久;久远。《庄子•...

古汉语是什么意思?
古汉语,是指古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文字,主要包括古汉语口语和文言语体。从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14世纪,古汉语经历了先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等时期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词汇、语法和语音体系。在文化沉淀和历史演进过程中,古汉语不断演变和丰富,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汉语是古代...

为在古汉语词典中的意思
详细字义 ◎ 为 为、为 wéi 〈动〉(1) (为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2) 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do;act;make]我生之初,尚无为。——《诗·王风·兔爰》子为不知,我将不坠。——《左传·定公十二年》为善者,非善也,故善无以为也。——《管子·...

于在古汉语中有哪些意思
⑴表示动作行为在何时发生或出现。“于”所在的介宾结构既可出现在动词谓语前作状语,也可出现在动词谓语后作补语。可译为“在”。例: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报任安书》)⑵表示动作行为延续或终止的时间。“于”所在的介宾结构常用在动词谓语之后,作...

"存"在古汉语的意思
“存”在古汉语中的意思:1.存在,与“亡”相对。 2.思念。 3.看望,问候。 4.抚恤。

中国在古汉语是什么意思
中国在古汉语的意思如下:而汉语中的“中国”一词,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中国以外则称为四夷,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 汉代始建蛮夷邱,并使汉字文化圈正式成型,南北朝建四夷馆,明代四夷馆,内分八馆,...

引在古汉语常用字词典的意思
拼音:yĭn 部首:弓部首笔画:3总笔画:4 笔顺:折横折竖 详细释义 yǐn ①<动>拉开(弓)。《塞翁失马》:“丁壮者引弦而战。”②<动>延长;伸长。《三峡》:“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③<动>拉;牵引。《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引相如去。”④<动>延请。《廉颇蔺相如...

“亲”字在古汉语中是什么意思?
亲”字在古汉语的意思指,父母。也单指父亲或母亲 、亲自,亲身、亲近,接近 亲字的读音是拼音: 【qīn】和【qìng】,简体部首: 立 ,部外笔画: 7 ,总笔画: 9 释义:◎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属。~人。~缘。双~(父母)。~眷。◎ 婚姻:~事。◎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戚。~故。

“晏”在古汉语中什么意思?
“晏”在古代汉语中的意思比较多,具体如下:晏 yàn 〈形〉(1) 形声。从日,安声。本义:晴朗。(2) 同本义 [sunny]晏,天清也。——《说文》晏,明也。——《小尔雅》于是天清日晏。——杨雄《羽猎赋》。注:“无云之处也。”(3) 又如:晏日(晴天);晏阴(晴阴);晏温(天气晴暖)(4) ...

顺义区19685907617: 古汉语 数 的意项? -
夷项智托:[答案] shǔ 【动】 (形声.从攴(pū),娄声.本义:点数;计算) 同本义〖count〗 数,计也.——《说文》 以岁之上下数邦用.——《周礼·廪人》 递数之不能终其物.——《礼记·儒行》 善数不用筹策.——《老子》 珠可历历数也.——明·魏学洢《核舟记...

顺义区19685907617: 数在古汉语的意思 -
夷项智托: ● 数(数)shùㄕㄨˋ◎ 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目.~量.~词.~论(数学的一支,主要研究正整数的性质以及和它有关的规律).~控.◎ 几,几个:~人.~日.◎ 技艺,学术:“今夫弈之为~,小~也”.◎ 命运,天命:天~....

顺义区19685907617: 问:古汉语知识
夷项智托: “数”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原初思维工具,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莫不如此.中国初民的“结绳记事”,与后来发展形成的易卦数码推演系统,以及西方毕达哥拉斯学派阐释的“数是宇宙的本原,自然界是受数字支配的”等等,都说明了这一点.然而,人类在认识“数”、掌握“数”这个工具之前,曾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迷茫的原始数觉(“Number Sence”)时期.何谓原始数觉呢?原始数觉是人类童年时期对“数”的一种朦胧意识,即觉察数之有无与数之多少的感知能力.它犹如“味觉”、“嗅觉”、“触觉”一样,是人的一种本能感觉.

顺义区19685907617: 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 数是啥意思? -
夷项智托:[答案] 数是啥意思 数是量词,在古汉语中是很多,不计其数的意思,并不是现代汉语中的若干,几十的意思

顺义区19685907617: 古汉语字词解释 “君卒之九十六日,诏缚从史送阙下,数以违命,流于日南”中的“数”是什么意思?“从史起此军行伍中.凡在幕府,唯公无分寸私,(... -
夷项智托:[选项] A. “酒食伎乐之燕不与”中的与:参与 B. “数以违命,流于日南”中的“数”:列举 C. “唯公之所欲为”中的“唯”:希望 D. “后不听信,恶益闻”中的“闻”:传布 选错误的一项

顺义区19685907617: 古汉语字词解释 -
夷项智托: 数,屡次.唯,听任、任随.

顺义区19685907617: 数条上便宜,古汉语什么意思? -
夷项智托: 数条上便宜:多次上疏条陈应当做的事情. 数:读作shuò,副词,意思是屡次、多次. 条上:读作tiáoshàng,动词,意思是准备好文章向上陈述. 便宜:读作biànyí,名词,意思是指有利国家,合乎时宜之事. 语出《明史 马文升传》,整句话是:“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 译文是:马文升在兵部任职十三年,尽心军务,在屯田、马政、边备、守御等事务方面,他多次上疏条陈应当做的事情.

顺义区19685907617: 数的起源与过程 -
夷项智托: 人类究竟在何时和怎样才产生出数的概念的?如果要讲述这个关于数的起源的故事,那么“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这样的开头对于我们要讲的故事来说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数的产生,是从离开我们极其遥远的人类生存时期开始的.那个时期...

顺义区19685907617: 【 】数量表示法的类型有? -
夷项智托:古汉语数量表示法 一,基数表示法 基数是表示事物多少的最基本数目的数.古代汉语的基数表示法与现代汉语相比较,主要有三点不同: 1,整数和零数之间加"有"字."有...

顺义区19685907617: 例举出含有数词的成语,并想想这些数词和现代汉语数词的使用有什么区别? -
夷项智托: 古汉语中的数词在用法上基本被现代汉语完全继承,如确数、概数(三五成群)、终极数(十全十美、九九归一),或形容词(多、少、不专一)等.明显区别是活用,文言文可以将数词活用为动词.如“二(贰)”作动词时,有改变、使其改变的意思.例如“二三其志”、“此心不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