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断裂构造特征

作者&投稿:於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其他区域性断裂构造基本特征~

(一)乌兰乌拉湖-当曲-木塔-北澜沧江断裂带(F1)
呈北西-南东向斜穿羌塘盆地中部,是古生代期间北羌塘陆块与昌都陆块之间的分界。地貌上表现为线状展布的连续沟谷、山鞍等负地形,在卫片上有清晰的线状影像。因大部分地段覆盖强烈,地表露头较差。地球物理探测其断面南倾,倾角中等。
断裂带是在石炭纪—二叠纪古特提斯大洋于晚三叠世向北俯冲的背景上发展起来的[55],康特金-岗齐曲、乌兰乌拉湖、北澜沧江一线仍保留有晚古生代蛇绿岩和晚三叠世构造混杂岩。当曲河两侧早石炭世地层没有显著差别,灰岩富含暖温水型小体珊瑚、厚皮腕足及 类化石。断裂带北侧中二叠统为斜坡相碎屑岩和台地相碳酸盐岩交替沉积,岩相、厚度变化较大;断裂带南部发育放射虫硅质岩、海底扇面水道砾岩、泥砂质复理石、洋岛型碱性(安山)玄武岩等,地层厚度急剧加厚,沉积体呈楔形。两侧普遍缺失早-中三叠世沉积,晚三叠世地层仅发育于断裂带北侧。中侏罗世断裂带南北两侧在地层发育,沉积建造、沉积相与沉积体系等方面是一致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沿断裂有碱性玄武岩[K-Ar年龄为(129.77±2.21) Ma~(156.16±0.49) Ma]喷发。沿断裂发育一系列古-始新世断陷盆地,沉积了沱沱河组和雅西措组。中新世火山活动强烈,区内石英粗安岩-辉石粗面岩等火山熔岩沿断裂带展布,形成现代地貌上的桌面山、熔岩台地,显示了巨厚地壳背景下陆内伸展状态火山熔浆溢流的活动特点。上新世以来断裂张性活动形成半固结状构造角砾岩。更新世以来断裂活动造就了当曲、解曲等河流谷地等地貌标志。
(二) 112道班-本塔断裂带(F3)
位于研究区西南部,呈北西-南东向展布,为区域上桑多-多色断裂带的东南延伸部分,构成了索县-左贡盆地与多玛盆地晚三叠世以来沉积构造演化差异的重要分界。现代地貌上表现为连续的沟谷,本曲沿其自北西向南东流过,卫星图片上黑色线形影像清楚。
断裂带宽度变化大,从27~150 m不等,断层面倾向南西,倾角43 °~78 °。断裂北侧为酉西岩组、结杂群和雁石坪群,南侧发育侏罗纪和早白垩世早期地层,自早白垩世以来断裂带两侧的沉积特征基本一致。
沿断裂发育挤压破碎带,构造岩为角砾岩和碎斑岩,偶见构造透镜体。角砾成分有构造片岩、灰岩、砂岩、砾岩及少量花岗岩,大者粒径为56 cm,小的为5 cm,以1.5~5 cm者为主,次棱角状-次圆状,扁平透镜体定向排列。角砾之间为同成分岩粉充填,钙质胶结。运动学标志反映该断裂在剖面上为南盘下降,其AB面与主断层面之间的锐夹角指示断层在平面上为右行。
断裂两侧地质体的分布和发育状况说明,该断裂在晚三叠世之前就有活动,目前保留的构造岩反映的是中侏罗世掀斜式断块运动。晚白垩世和古-始新世、上新世末期仍有多次活动,但其运动痕迹被伴生沉积盆地中的红色碎屑岩覆盖而并不十分清楚。

本区断裂发育,总体方向以近SN向为主。断裂类型多样,规模不等,既有超岩石圈断裂(如澜沧江断裂、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又有壳断裂和岩石圈断裂(如维西-乔后断裂、北莽山断裂),还有更多中、小型断裂(图2-1)。
1.澜沧江断裂带
在三江地区,该断裂呈NW向波状弯曲大致沿澜沧江河谷延伸,为兰坪-思茅盆地西侧边界断裂,由数条近于平行的断裂及破碎带组成(图版1);向北延入西藏,与班公错-丁青断裂相连,向南经景洪出境与泰国清莱-湄公河-中马来西亚缝合线相连,规模巨大。在重磁、遥感图上均有明显反映,沿断裂带出现地壳厚度梯度带和与其平行的航磁异常。断层面倾向西,倾角较陡,局部直立。断裂西侧出露一套中元古界变质岩系,北部为崇山群,南部为澜沧群。在澜沧群中发育有一条蓝闪石片岩带,据 Sm-Nd 法测定蓝闪石形成年龄为(409.8±)23 Ma(范承钧,1993),表明澜沧群卷入了早期的地块俯冲活动中。海西-印支期断裂带西侧形成了规模巨大的临沧花岗岩岩基。
断裂带东侧,中、晚三叠世发育了近5000 m的火山岩,火山岩由西向东(远离断裂)逐渐减少,反映出印支期火山活动明显受断裂控制。在印支-燕山期断裂带以东地壳强烈下沉,形成了兰坪-思茅中生代坳陷盆地。断裂带北部紧邻断裂的中生代红层,遭受线型动力热流变质作用,远离断裂变质程度逐渐减弱。由此可见,澜沧江断裂带是一条具有长期活动特征的控盆断裂。

图2-1 云南省构造单元及深、大断裂分布略图

2.北莽山断裂
该断裂由维西经兰坪到云龙、永平附近,呈 SN向舒缓弧形延伸,断层面向西倾,倾角为30°~80°,断裂带中片理化、构造透镜体发育。该断裂为中排褶皱束与云龙-江城褶皱束的分界断裂,也是中生代浅变质红层与未变质红层的分界(图版2)。
3.维西-乔后断裂
该断裂位于兰坪盆地东侧,断裂由维西经通甸到乔后,呈330°~340°方向延伸,向北被德钦-雪龙山断裂相截,向南与金沙江断裂相交。南段断层面向 SW 倾,倾角为 80°左右。北段断层面向NE倾,倾角为50°左右。总体来看,越往NW延伸,向南西逆冲的特点越明显(图版3、4、5)。该断层为兰坪-思茅褶皱带与云岭褶皱带的分界。沿断裂有一系列小规模侵入体和火山岩分布,东侧的中生界和上三叠统岩石遭受不同程度的区域动力变质作用,由北向南变质作用有加强的趋势。
4.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
为兰坪-思茅盆地东缘的边界断裂,北段大致沿金沙江延展,中段被乔后断裂、红河断裂切错破坏,南段经哀牢山延出境外。沿断裂挤压破碎、糜棱岩化极为发育。糜棱岩带西侧为浅变质带,其间发现有蓝闪石片岩,表明其受过强烈的挤压和剪切作用;东侧为深变质带。断裂带对古生代、三叠纪沉积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东侧为台地沉积,西侧为槽型沉积。石炭纪—早二叠世沿断裂带发育有准洋脊型火山岩,表明当时为一洋盆环境。晚二叠世火山岩的性质转变为火山岛弧型,表明有板块的俯冲作用。印支初期洋盆封闭,沿断裂带发育有蛇绿岩及蛇绿混杂堆积。洋盆闭合形迹在金沙江断裂带保留较多,而在哀牢山断裂带则为后期的逆冲-推覆作用叠加改造;到喜马拉雅期由逆冲-推覆作用转化为平移剪切走滑,使其构造活动形迹更为复杂化。

(一)准噶尔洋壳微板块区域断裂特征

西天山莱历斯高尔-达巴特一带主要出露依连哈比尕晚古生代弧沟带,该单元断裂构造十分发育,组合形态复杂。按规模形态可分为区域性大断裂和一般断裂两类。一般断裂按成因、形成时间、力学性质及展布方向可分为两个断裂组;即NW向右行断裂组和NE向左行断裂组。

巴音沟-古尔图俯冲断裂组

该断裂组规模宏大,延伸稳定,共有黑山头山前-古尔图水文站断裂、古尔图水文站分支断裂和莫托沙拉北断裂所组成,延伸方向与NW向区域构造线一致,断裂具有较宽的破碎带与混杂堆积带,带内岩石被压碎后沿断裂形成碎裂岩化和糜棱岩化带等。其性质均为压性亦有扭性特征,以逆冲方式为主。是本单元中形成时间早、活动时间长、活动强度大的断裂,它对该区蛇绿岩带的生成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在矿产方面常形成以铬、镍、钴、铜、汞、金的多金属化探异常及矿产。

莫托沙拉-1630断裂组

该断裂组在区域上呈NW向展布,由于受板块构造的挤压作用,构造轮廓清晰,形成时间较早,延续时间较长,因受力不均使它产生了一系列的右行滑动。该断裂组在断裂复合上具有强烈的右行滑动特点,从而产生了以下几条分支断裂:黑山头前山-托托河断裂、拜西特日克-哈拉布拉克断裂、莫托沙拉-古尔图断裂等均具有右行扭动的特征。带内次级裂隙发育,常有中酸性脉岩贯入。矿产方面常有铬、镍、钴、铜、金、锑、砷化探异常。

(二)伊犁-伊赛克湖微坂块区域断裂特征

该区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依据断裂性质、规模及延伸方向可分为区域性断裂和一般断裂。区域性断裂一般可分为NWW-SEE向逆断裂及正断裂组、NW-SE向逆断裂和平移断裂组及近EW向逆断裂组;一般性断裂可分为NEE向逆断裂组、NE向平移断裂组、NNE向平移断裂组、NNW向平移断裂组和近SN向平移断裂组。

查岗果勒推覆断裂

该断裂西起巴音那木-查岗果勒-莫托沙拉上游一带,向东延出区外,呈NW-SE向展布,平面上为一波状起伏曲线。两侧地层时代不同,北侧为奇尔古斯套组(C2q)碎屑岩、火山碎屑岩;南侧为头苏泉组(D2ts)火山岩、碎屑岩、灰岩。岩石受强烈挤压形成300m左右宽的蚀变破碎带,糜棱岩化、碎裂岩化现象十分普遍。两侧伴生有次级构造和海西早期和中期侵入岩,岩体长轴方向沿主断裂展布。是一条形成于海西期,延续至今的逆掩断裂。

阿拉尔大断裂

该断裂自黑山头以南—阿拉尔—哈夏特果勒,东西两端均延出西天山莱历斯高尔-达巴特一带,呈NW-SE向延伸。断裂南侧地层褶皱平缓,北侧多为紧闭式褶皱,地层倾角较陡,由于推覆作用,使头苏泉组(D2ts)地层跨越了阿拉尔大断裂上覆于奇尔古斯套组(C2q)之上。地貌上为宽大沟谷,破碎带宽约300~500m,岩石被压碎成碎裂岩,碾磨成粉末状结构。断裂带造成宏伟的三级阶梯,阶梯高差约600~700m,黑山头南第四系受断裂作用形成断层崖与线状构造,沿断裂带还有若干泉水分布,说明此断裂至目前还在活动。该断裂既有张性特征,但更具有压性特点,断面产状向S倾,局部向N倾,倾角一般为40°~70°。

新二台-冬吐劲大断裂

该断裂西起新二台,东经冬吐劲河谷,沿博罗霍洛山北坡通过,均向东、西延出西天山莱历斯高尔-达巴特一带,呈NWW-SEE向展布。该断裂为博罗霍洛古生代复合岛弧带与赛里木地坂的分界线,因此它对南北两侧的地层,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均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断层线呈波状弯曲延伸、断裂破碎带宽200~550m,具有明显的线形构造;地层方面将青白口系、震旦系及下、中奥陶统控制在断裂以北,而上奥陶统、下志留统及下石炭统则见于断裂以南;岩浆活动方面断裂以南有中奥陶世,早志留世和早石炭世的大量中-酸性火山活动和海西中期中酸性,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断裂以北除有海西中期酸性侵入岩及中酸性浅成岩外,还有元古宇的基性侵入岩。该断裂是一条形成时间早(蓟县纪末),长期活动的区域性断裂,断面产状西段倾向N、而东段倾向S,倾角较陡在60°~80°间,断层性质属先张后压,并具有推覆性质。在矿产方面断层以北主要为沉积型磷矿、白云岩和大理岩矿;而断裂以南主要为岩浆活动有关的铜、铅、锌多金属矿以及高岭土和重晶石矿。

伊犁盆地北缘大断裂

该断裂分布于博罗霍洛山南坡,呈NWW-SEE向延出西天山莱历斯高尔-达巴特一带,是划分博罗霍洛古生代复合岛弧带与伊宁中央地块的分界线,它对其两侧的地层、构造、矿产及岩浆活动均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断裂面呈舒缓波状延伸,断面向北倾斜,其倾角西段为60°~75°,而东段较陡约为70°~80°,以逆冲为主兼有右行扭动的逆断层;沿断裂带常见有数十米的破碎带,普遍具有10~20m宽的碎裂岩、糜棱岩化带,常形成北高南低的阶梯;该断裂控制着地层的分布,早古生代地层位于断层以北,而中生代地层出露于断层以南;该断裂以北褶皱、断裂均较发育,延伸方向为NWW-SEE向,以南断裂不发育,褶皱较发育,轴向近EW,且较宽缓;岩浆活动方向在断裂以北有大面积海西中期中酸性-酸性侵入岩以及中奥陶统、下志留统、下石炭统的中酸性火山岩分布,断裂以南仅见有下石炭统中酸性火山岩和海西中期的酸性侵入岩;在矿产方面断裂以北主要为与岩浆热液有关的铜、铅、锌多金属矿和高岭土、重晶石矿沉积型矿产,以南则主要为煤、粘土、石膏和石英砂矿。

库松木切克北坡断裂

该断裂西起赛里木湖东岸,沿库松木切克山北坡,向东延伸,是汗吉尕复向斜与赛里木地块的分界线。断裂北侧岩石破碎,见有宽20余米的断裂破碎带,断裂面沿走向摆动,西段向北倾斜,而东段逐渐转向为NNE向;地貌上南高北低,形成明显的阶梯;对地层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前震旦系主要分布于断层之南,上古生界主要分布于断层以北;在矿产方面断裂以北主要为与岩浆热液有关的铁矿和铅、锌矿,以南则主要为层控型的白云岩、大理岩及磷矿。




主要边界断裂的重磁异常特征
它们控制了其两侧的构造活动,形成不同的构造格局,同时,往往有岩浆活动,破坏了原来地质体的连续性,形成了磁性与密度上的横向差异。这就是利用重磁异常确定大型地质构造单元的地球物理前提。研究区内存在有三条较明显的重、磁异常带,反映了三条大的区域断裂特征。图3-3 鲁西北地区重力异常图 1.沂...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及矿床类型
从总体上看,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属于燕山期大陆板块内部的断块与裂陷交织的构造-岩浆-成矿带。 本区断裂构造发育,按其切割深度可分为岩石圈断裂、壳断裂(基底断裂)和盖层大断裂等(图5-1)。其中岩石圈断裂和壳断裂是控制区域成岩成矿的主导构造。岩石圈断裂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表现为重力和磁力的梯度带,有壳幔同...

断裂带的组合及其基本特征
断裂带主要由20多条主干断裂和4条大的动力变质带(剪切带)组成,每条断裂长数公里至百余公里不等,平面上大多呈舒缓波状延伸,具左行雁列特征。主断裂旁侧的平行次级断裂发育,局部有分枝复合现象,断裂带的走向北东,断裂面的倾向北西或南东,有些为沿走向反复倾转的高角度断裂。主干断裂旁侧见有低序次的旋扭构造,配...

断裂活动特征分析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在形成与演化过程中,由于受到了海西、印支、燕山、喜马拉雅等四大构造运动的影响,其断裂活动具有多期次性和周期性活动特点,因此,本节从构造剖面的演化、断裂生长指数与活动速率、声发射古地应力测量及流体地质地球化学信息研究等四个方面,重点分析了盆地腹部莫北地区主要控油断裂的活动特征。 4.1.2.1...

区域构造
(1)庞西垌-金山断裂带 庞西垌-金山断裂带分布于研究区域中北部,是本区的一级断裂构造。在断裂不同的部位和断裂的不同演化阶段,断裂的力学性质有一定差异,但其主体为压扭性,显示多次复活构造特征。庞西垌-金山断裂带长度大于100km,宽度20~200m。断裂带走向35°~55°,倾向北西,倾角55°~...

构造单元与边界断裂基本特点
该构造单元内不同时代和不同期次褶皱和断裂构造非常发育,断裂构造包括NWW、NW、EW、SN、NE和NNE六组,断层性质多样,包括逆断层、走滑断层和正断层;盆地内褶皱构造以轴向NW、NWW走向的背斜和向斜为主,局部可见非共轴叠加现象,总之盆地变形强烈,其变形特点见后。羌塘盆地性质和演化是长期争议的地质问题...

构造形态特征和地层展布
(一)构造形态特征 平面上长岭断陷不同反射层的构造特征有其共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下面从火石岭组底界到登娄库组底界分别加以阐述(张枝焕、童亨茂等,2008)。1.火石岭组底界反射层构造特征 火石岭组底界的形态比较复杂,总体是被NNE向和NW 向断裂切割而形成的断块群组成。以孤店—伏龙泉断裂...

新构造断裂特征
图1.3.1 松辽平原新构造断裂略图 该断裂走向北北东,区内长度约850余千米。断裂北段主体沿嫩江发育,并受北西向断裂影响,有位错现象;断裂南段控制白城冰水堆积台地与松辽低平原的边界,形成约5m的地貌落差。在遥感图像上构成不同地层单元的分区界线。 该断裂由白城经洮南西侧至通榆县保安屯一线航磁特征明显。在航磁...

断裂体系
在海域划分出的6条一级断裂中,新生代断裂有1 条,前新生代断裂有5 条;22 条二级断裂中,新生代断裂有12条,前新生代断裂有10条。 (二)陆区断裂发育特征 燕山运动不仅使之前形成的断裂重新活动,同时又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断裂,这些断裂(特别是一些深、大断裂)对华南陆缘地质构造的发展、沉积建造、岩浆岩展布以及成...

断裂构造地质特征的遥感解译
在遥感影像上不仅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解译标志判断出断裂构造的存在,还可以利用其中的一些细节进一步区分断裂的性质: 压性、张性或扭性,甚至可以通过解译飞来峰和构造窗来识别像推覆构造这样的大型断裂。遥感图像上断裂构造地质特征的研究包括断层运动方向判定、不同类型的断裂构造特征及断层力学性质判定研究...

德兴市18554799513: 断裂构造地质特征的遥感解译 -
费若乐武: 在遥感影像上不仅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解译标志判断出断裂构造的存在,还可以利用其中的一些细节进一步区分断裂的性质: 压性、张性或扭性,甚至可以通过解译飞来峰和构造窗来识别像推覆构造这样的大型断裂.遥感图像上断裂构造地质...

德兴市18554799513: 什么叫工程地质构造断裂区域? -
费若乐武: 断裂构造分为3种: (一)一般断层.1.断裂构造形态的直接解译标志(1)破碎带的直接出露一般都构成负地形,具粗糙感;(2)地质体被切断或错开,包括地层、侵入体、岩脉、褶皱、不整合面等各种地质体被切断错开以及老断层被新断层...

德兴市18554799513: 野外调查表如何描述地质构造 -
费若乐武: 1、断裂特征:主断面的产状、性质、断距断层两侧岩层时代与产状岩石变形情况,带内构造岩破碎程度、宽度、擦痕性质等;2、裂隙发育情况:构造部位、组别、产状、密度、张开程度、填充情况、裂面特征;3、褶皱:产状、规模、变形岩层及变形程度;4、附近地层岩性及水文地质等特征;5、沿途观测:主断面倾向、主断面倾角、主断面性质.

德兴市18554799513: 找矿靶区特征 -
费若乐武: 一、找矿靶区圈定 在找矿远景区内,成矿条件基本相似,矿床成因类型基本相同或相互关联,具有利的地、化、遥等成矿信息、找矿标志、矿化信息集中及成矿前景的局部地区;或不在找矿远景区的成矿有利地段圈定找矿靶区.1)成矿地质条...

德兴市18554799513: 遥感特征及构造解译 -
费若乐武: 一、线性构造 祁连山地区主要存在两组断裂,NW向和NE向,其中NW向的断裂占主导地位,断裂所经过之处,TM图像上都表现为线状负地形或带状负地形,沿断裂带发育着整齐排列的断层三角面,断裂带两边地质体的影像、影纹及水系等标...

德兴市18554799513: 高中地理各种地质构造的特征是什么? -
费若乐武: 地质构造有褶皱、节理、断层三种基本类型. 其中褶皱包括了背斜和向斜,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从岩层新老关系看,背斜中间岩层老,两边岩层新.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间岩层新,两边岩层老. 断层基本上包括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 一块底层沿一个面断裂开来,分为两块,叫做断层的上盘和下盘.如果存在的状态是上盘下降,下盘上升,叫做正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叫做逆断层;两个盘基本没有上下错位,平拉开的叫做平移断层 节理包括剪节理,张节理 节理,也称为裂隙,是岩体受力断裂后两侧岩块没有显著位移的小型断裂构造.节理是很常见的一种构造地质现象,就是我们在岩石露头上所见的裂缝,或称岩石的裂缝

德兴市18554799513: 地质论文提纲该怎么写来个范本 -
费若乐武: 广西百色XX金矿地质勘察报告一、 矿区先期地质工作XX金矿地处百色市XX乡XX村,距百色市50多公里,距凌云县城约80公里.1990年广西第X地质大队对XX矿田进行了多金属异常二级检查,在辉绿岩与下石炭统岩关组硅质岩接触破碎蚀变...

德兴市18554799513: 土体变形特征 -
费若乐武: 土坝、地基等实际问题中,土体各点的应力状况、变形历史,是千变万化的,无法在试验中模拟所有这些变化,因此有必要在试验基础上提出某种数学模型把特定条件下的试验结果推广到一般情况.这种数学模型,就叫做本构模型.本构模型是...

德兴市18554799513: 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的特征?高分求解. -
费若乐武: 摺皱是两个板块挤压形成,常见地貌特征是山脉,如喜玛拉雅山脉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版块冲撞挤压形成.断裂是由于地壳下陷形成.

德兴市18554799513: 断裂构造与工程建设的关系 -
费若乐武: 公路工程中,地质问题是我们在建设初期应重点考虑的问题.我们知道,地球表面是由岩石构成的,但是由于岩石的风化和剥蚀等作用,可以使他们的抗压、抗拉、抗剪强度等力学性质发生改变,以致可能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岩溶等地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