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临死之前,说“忠贤若在,时事必不如此”,崇祯后悔杀魏忠贤了吗?

作者&投稿:始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这句话怎么理解~

魏忠贤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从正史上看魏忠贤是一个大搞宦官专政排除异己十恶不赦的太监,但是《明史》是由东林党人修的,他们是文官集团的代表,与宦官集团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有一部分历史学家持这种观点:实际上魏忠贤和天启皇帝(也就是崇祯的哥哥,明朝倒数第二个皇帝)两人相互配合,力撑着晚明的颓局,魏忠贤进行了强力的改革,整顿吏治,调整军事,选贤任能,还有为了缓解财政压力,开始加强征税(实际上之前由于文官集团的腐败和官商勾结,再加上许多官员本身家族就是一个庞大的商业集团,同时土地兼并严重,所以官员们就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大力减免商业税,还有把农业税加到普通老百姓身上),而魏忠贤征税就是要向这些商业、地主大族征税,以上种种改革都触犯了东林党人充斥的文官集团的利益,在天启皇帝死前对崇祯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但是天启死后,东林党人大肆造谣,说天启是被魏忠贤蛊惑,所以崇祯开始对魏忠贤清理,魏忠贤死后,腐朽的文官集团再次掌权,国家再次迅速崩塌,在李自成破城前几天,崇祯就问身边人:大明江山,奈何亡于朕手?有个太监就感叹道: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崇祯悄悄派太监到西山碧云寺为魏忠贤立了一个衣冠冢。
(系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欢迎指正交流)

李自成兵临城下后,太监曹化淳对崇祯说“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崇祯深有感悟,于是命曹化淳“收葬魏忠贤遗骸”。此事并未见著于正史,而是野史多有记载,就其真假而论,我认为假托居多,因为从崇祯的所作所为来看,他一直不觉得自己做错了,认为是别人对不起他的,北京城破前,还在说“众臣误我”,这样一个刚愎自用到了这种程度的人,我认为他不会反思是不是他误杀了魏忠贤,毕竟魏忠贤再厉害,在皇帝眼中只是一个家奴罢了。

明朝灭亡的突然性
明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李自成攻破北京,当然还有南明政权的延续,南明的神级操作我们不做讨论。崇祯年间,出现了一种怪象,就是官军剿贼,屡战屡胜,反而官军屡剿屡少,流贼屡剿屡多。即便如此,在李自成攻破北京的十个月前,明军都还是有机会再度把流贼打得满地跑的。但是最终在崇祯的一再催促下仓促应战,最终在潼关孙传庭兵败身死,十六年十月破西安,十七年二月破太原、宁武关周遇吉阵亡,三月破北京,明朝灭亡。

可以说整个明朝灭亡的过程是十分突然和迅速的,它不像汉朝、唐朝一样,局势败坏到无以复加,简单来说就是暴毙,其实是还有抢救的空间的,这应该也是很多历史爱好者对明朝十分惋惜的原因,更是明朝能够吸引很多爱好者的原因。
极度困乏的财政,导致明朝走向灭亡
明朝灭亡的第一个原因是极度困难的财政问题,这个问题从正德年间就开始出现了,只不过当时朝廷还薄有积蓄,问题不太严重。到嘉靖年间,因为倭寇侵犯东南沿海,朝廷一而再再而三地为江浙地区减税,一减就难以再度加征了。从此朝廷就开始揭不开锅了,开启了“藏富于民”的尴尬时代,万历年间,因为朝廷的持续用兵,支出不断加剧,张居正积攒下来的家业也一步步败光了。最终因为辽东战局,将明朝的财政踹向了深渊。

明末农民起义的根源在于三饷的加派,其中辽饷从万历四十六年开始加派,每亩地加九厘,到了四十八年终止。天启年间史书没有明确说怎么征收辽饷,“天启时,并征及榷关、行盐及其他杂项银两。”应该是有继续征收辽饷的,但是具体征了几年,不得而知。但是天启没有光带着农民往死了薅,而是开始一并加征榷税、关税等,填补财政亏空。到了崇祯四年开始,逐渐增加了“剿饷”“练饷”,合称三饷,全部摊派到了田亩之中,再加上天灾人祸,从崇祯元年开始,爆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最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财政的崩溃,导致民变不断
众所周知,明末整个东亚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小冰河事件,导致干旱不断,田地歉收,而朝廷又不断加派赋税,导致农民脱产,成为流民,最后加入农民军。明末农民起义,不是从崇祯开始的,从万历年间就开始不断发生,征收辽饷只是一个催化剂,民变并不是起于崇祯,崇祯的问题是没有处理好。

在民变的问题上,崇祯不仅没有积极地进行解决,反而进一步加剧了民变的规模。崇祯二年,为了节省开支,朝廷开始裁撤驿站,大批接受过正规训练的驿兵,因为没有了生计而加入了农民起义军,加剧了国内局势的混乱。而崇祯除了派军队进行镇压,并没有其他办法,历来对于农民起义,都是诛首犯,招抚参与者,而崇祯不敢这么来啊,安抚需要花钱的。反过来对农民军来说,我造反好吃好喝,被安抚了,反而要受盘剥,投降个啥啊,就造成了明末的怪象,民变越剿越乱。
搜刮有方的魏忠贤,能够缓解财政困局
从天启后期,魏忠贤掌权后,开始大肆征收榷税也就是工商税,以及矿税,以此来弥补内帑连年支出的亏空。这两项收入,也不是魏忠贤首创的,明朝历代不被文人待见的皇帝都干过这事,矿税从明朝立国之初,就是由皇帝直接管辖,由内宫派太监进行管理,所得收入归入内帑。

但是后来随着文官权力的增加,各地矿山逐渐被以文官为代表的各地豪族和藩王侵占,最后皇帝收不回来了,所以从成化和正德开始,皇帝想了个辙,派太监去收矿税去,以此来挽回内帑的损失,魏忠贤延续了这一政策,着实为内库增加了不少收入,崇祯上台后,各地矿监被召回,终崇祯一朝没见到矿山的一两银子。
魏忠贤最重要的动蛋糕事件还是征收工商税,具体征收多少并无准确数字,但是崇祯从他家抄出的近百万两银子,这还是他从中克扣的,肯定没少征收。而据说天启死后,崇祯继位的时候,内帑存银尚有3000万两,可见魏公公捞钱的技能之强大啊。

魏公公还有一个手段,就是抄家,魏忠贤掌权的短短两年时间,他查抄的官员就上百家,其中不乏家财不菲者,当然还是以与他为敌的东林党人为主。这不要紧啊,有他在,崇祯想让大臣捐饷助军的时候,也不会就收上来几百两银子吧。
犯浑的人无可救药
我们总说明末的财政崩溃,导致了明朝的灭亡,但是开头我们说到,公元1644年的春末,明朝走到最后,造成这一后果完全就是崇祯一手造成的。崇祯十五年河南局势已经糜烂不堪,他如果不是一味地横叉一杠子,逼迫孙传庭出关作战,明朝也不会在1644年走到尽头。

同样的,崇祯十二年,他如果对孙传庭多点信任,多点耐心,让孙传庭到能发挥自己才能到地方,而不是下诏狱,李自成仍然是被孙传庭追得满地打的命运。明末不缺良将,缺钱是真缺,但是还没有缺到1644年灭亡的地步,稍微换个不作的人,都能给明朝续命。

魏忠贤若在,也仅仅能给明朝攒下更加丰厚的内帑收入罢了,并不能改变明朝的根本矛盾。而且明朝后期,官员利用私权经商成为社会的普遍形态,文官和商人是难以分割的组成,怎么把商人和商税的制度固定下来,这是解决的根本,这个魏忠贤是解决不了的,魏公公只是一剂续命猛药,吃多了容易要命。

提到魏忠贤,很多人对其的印象都是大奸臣,残害忠良,祸国殃民。可崇祯皇帝的哥哥朱由校在临死前,曾经对弟弟嘱托说过,魏忠贤千万不能杀,他可以保大明免于危难。可崇祯上位后,没有听从哥哥的临终嘱托,直接将魏忠贤阉党除掉。

时间一转,到了崇祯在煤山吊死前,他想到了自己哥哥嘱托自己的话,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然后再看看眼前的景象,让其明白了哥哥的用意,可为时已晚,无力回天。

可见,崇祯后悔了,那么为何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呢?魏忠贤究竟是不是奸臣?

魏忠贤其实个人能力是很强的,他出身底层,因此他对底层百姓的疾苦,深有体会,所以他掌权之后,立马废除商海税,减轻了百姓的赋税,这种做法,遭到东林党的反对,因为这会让其失去经济来源。后来魏忠贤被除掉后,东林党恢复了商海税,沉重的赋税重新加到了百姓头上,名不聊生,才有了后来的农民起义。

另外,在魏忠贤掌权时期,明军有效抵抗了金军的进攻,整个关宁铁骑,十分稳定,粮草充足,将领也任用的十分到位。后来东林党掌权,他们只为一己私利,从不管国家会怎样,他们克扣将士粮饷,造成军心混乱,加上袁崇焕冤死,让辽东局势出现败退局势。

既然魏忠贤这么优秀,为何其名声这么差呢?其实原因就在于,当时把控舆论话语权的人,是士大夫阶级,魏忠贤跟他们是势不两立,再者魏忠贤确实是一个权臣,他大权独揽,有些飞扬跋扈。而魏忠贤跟朱由校有交情,感情不错,所以群臣之间相处比较融洽,可崇祯跟魏忠贤交际就没有那么亲密了,所以崇祯就将其视为眼中钉。



我觉得是后悔的,但是只是在之后吧。

崇祯对于魏忠贤绝对是痛恨的,所以才会选择架空魏忠贤,然后杀了他。所以,在魏忠贤死之前,他都是不可能后悔的。



其实应该说是比较后悔的,魏忠贤管理朝政的时候,明朝还是比较仅仅有条的。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临死之前说的话可能就代表他的心声。

其实并不是这样,只是为了掩人耳目,所以才这样,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明十三陵中,为什么有一座太监的陵墓?
大清立国后王承恩得谥号“忠愍”,修建了占地60亩的祠堂,立碑表彰他的忠诚,并在崇祯陵帝修建了王承恩陵。清朝用一名太监长久陪伴崇祯,也许是对明朝末年文武百官的一种嘲讽,也许是在回应崇祯临死前的另一句遗言:文官不合心,武官不用命。文武可杀,百姓不可杀。

代驾司机手机导航放哪里?
每当我沮丧得想退出的时候,我就想想潘子在临死前给我唱的那首歌我没有资格往后退在这样的生意场上,我所谓的往前走其实只是一些小事情而已。如果在这种事情上我都退缩的话,我真的会对不起很多人。所以我努力着。到了第二个年头的第二个季度,很多事情都被我整理顺遂了。我发现了一个窍门儿,原来当一件事情你...

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
答:前一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了,就彻底幸福了。15、《凡卡》这篇课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文章是按写信的过程记叙的。

慈禧临终前向大臣说了什么,为何有很多人觉得很无耻呢?
后来一会儿他老板真也陆续诞下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但是不幸的是那个儿子也夭折的女儿后期也不知所踪,于是叶赫那拉在死前的几年里生活的非常的痛苦,每日只能以泪洗面,直到后来慢慢的病逝了。病逝前夕,他非常想见自己的儿子,自己太后也终于破例了一次,带着年幼的光绪帝。走到了一盒娜拉的床前。...

《王官引论》解密南北朝名将谭道济之死战死沙场却被冤枉
南北朝时期,南方朝廷与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尤其是在刘、宋时期。公元431年1月,宋、文、南朝北伐失败,先锋将军撤退,驻守河南滑台地区。一代名将谭道济领兵救援,大败魏军,重创山东济南。郑伟在唱胜利歌的时候,突然派叔父孙坚在宋军烧粮草,说:“三军不动,粮草先行。”官渡之战...

康熙当初正确的把皇位传给了谁?
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允禵原名胤祯,和雍正帝胤禛的名字相似,改名为胤禵。康熙晚年夺嫡时期势力较大,任大将军,曾与雍正帝竞争。雍正即位后,令胤禵留东陵为康熙守灵,避帝名讳改为允禵。《百家讲坛》中阎崇年说,康熙临死的口谕说传为于“yinzhen”,不知道到底是哪一个了。

雍正到底是继位还是篡位啊?
继位。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

历史康熙的儿子是这么死的
雍正长期吃炼丹的丹药,可能汞,铅,硒一些重的金属中毒,应当说雍正的死和铅中毒和丹中毒有一定的关系...十四弟允祯,虽与雍正一母同胞,但因他党同允,又传闻康熙临终前命传位“胤祯”而雍正之党篡改为“

雍正即位有什么谜团?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有关于顾炎武的所有资料,故事,名著等.
族志士。他“耿耿孤忠”,至死不向清统治者低头,平生“足迹半天下”,一面考 察山川形势,同时结识豪杰...祯诗选·太学顾先生绍芾》),与天启时期政坛人物常相往来,对当时朝政腐败的 情况十分了解。有一天,他...炎武嗣母王氏闻变,绝食殉国,临终嘱咐炎武,说:“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 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13066321054: 在魏忠贤得势的3年里,明朝为什么能在辽东战场吊打皇太极? -
种童硫酸: 这个问题的确有意思,下面来说道说道.粮饷充足当时以东林党为首的文官集团,虽然美其名曰是清流,但这个清流可一点不清,而且混的很,几乎每个文官背后,都是大地主、大豪商,要么是圈了本省最肥沃的水田,要么是垄断了某个暴利行...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13066321054: 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崇祯要重新用宦官才能不亡 -
种童硫酸: 主要是曹化淳(注意他是倒魏忠贤派的,东林党的铁杆)在大明快亡国的时候跟崇祯说了句“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致此!”然后帝黯然!令厚葬魏忠贤!当时帝国已经穷困了倒!边军因无军饷大量投靠义军,辽事一再败坏!因无银子赈灾,义军已经烧到河南!崇祯令大臣捐银,却一个个哭穷不愿意捐助国家,想到魏忠贤曾经强行赐富户京城骑马权来收取军费!现在却无人敢收!主要是文臣势力太大,帝王无内臣支持就缺乏钳制手段,结果想议和议和不了,想迁都迁都不了!被忽悠税收加三饷,临死空喊“诸臣误我!皆亡国之臣”,天启低临死跟他说:重用魏忠贤!不要听东林党胡言乱语!善待皇后!他却自觉聪明上来杀了魏忠贤,以至于文臣控制不了!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13066321054: 据说崇祯曾经对杀魏忠贤后悔过,是不是真的 -
种童硫酸: 是的,因为到崇祯后期他越加地感到群臣皆是阳奉阴违的人,根本无法办事.此时他身边的一个太监感叹道:若忠贤在,不至此矣.(大意是这样,原话我忘了,好像那人姓曹,是崇祯的贴身太监) 崇祯听了也挺后悔,于是厚葬了魏忠贤,崇祯也开始信任,依赖太监.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13066321054: 朕是崇祯,朕在1644年1月1号,立即下旨,各地布政使迅速募兵守备,讨伐各地农民军和攻打满清,讨贼 -
种童硫酸: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一日,大同失陷,北京危急,初四日,崇祯任吴三桂为平西伯,飞檄三桂入卫京师,起用吴襄提督京营.六日,李自成陷宣府,太监杜勋投降,十五日,大学士李建泰投降,李自成部开始包围北京,太监曹化淳说:“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三月十六日,昌平失守,十七日,围攻北京城.三月十八日,李自成军以飞梯攻西直、平则、德胜诸门,守军或逃、或降.下午,曹化淳开彰仪门(一说是十九日王相尧开宣武门,另张缙彦守正阳门,朱纯臣守朝阳门,一时俱开,二臣迎门拜贼,贼登城,杀兵部侍郎王家彦于城楼,刑部侍郎孟兆祥死于城门下),李自成军攻入北京.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13066321054: 如何评价崇祯杀魏忠贤 -
种童硫酸: 自作聪明!自毁长城!可惜崇祯快死了才醒悟.厚葬魏忠贤并认可“忠贤若在,事不至此”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13066321054: 崇祯又没实权他是怎么干掉魏忠贤的啊
种童硫酸: 明朝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二日,天启皇帝驾崩.根据遗诏,信王朱由检登基... 与前朝皇帝大不一样的是,崇祯对朝政是事必躬亲,认认真真地处理. 对于魏忠贤,...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