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鸣鞭和倒马桶两个细节贯穿全局,暗示了什么?

作者&投稿:盛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雍正王朝》中每次上朝之前总有个太监在殿外甩长鞭,那代表什么意思?~

这是我国古代宫廷举行“朝会”(朝廷举行重大典礼时接受群臣朝拜)时礼仪中的一个环节,称为“鸣鞭”俗称“响净鞭”。早在清朝以前就有了。
“净鞭”也叫“静鞭”,用黄丝编织而成,鞭梢涂蜡,打在地上很响,目的是警告臣下:皇上即将驾到,重要典礼就要开始,大家要立即安静,所以叫“净鞭”或“静鞭”。
每次“朝会”都有两次“鸣鞭”:一是皇帝从中和殿出来到达太极殿(金銮殿)时,銮仪卫官高喊“鸣鞭!”于是响三下净鞭;还有一次是典礼完毕,又响三下净鞭,皇帝起驾回宫,群臣才退下。
“鸣鞭”或“响净鞭”是我国封建时代君主专制威权的表现之一。

现代开会,一般领导还没来,与会人员都已经坐下了,趁着领导没来,交头接耳嘻嘻哈哈。突然会议主持人,打开话筒,用手啪啪话筒,噗噗几声之后,清清嗓门,说,大家安静了,回会议马上开始啦!大家立刻停止议论,整肃表情。就看到领导拿个杯子悠哉悠哉走来。

其实在古代开朝会的时候,大臣们来得早,也一样,皇上没来,大家先交头接耳一番。只要听到三声“鞭子响”,立马就规规矩矩跪好,不再说话,等皇帝上朝。所以这鞭子响,又叫“静鞭”也叫“鸣鞭”或“净鞭”。效果跟那个拍话筒是一样一样的。
那有人就要问了,你不能搞个铃铛、钟或者金之类的,那样声音不是更动听吗?这里有讲,意义不一样!什么人才用鞭子?古时候养马养羊,赶马驾车的“牧人”或者“司机”才用鞭子。古时候天子治理国家叫“驭民”。啥意思?天底下老百姓就是牛马,而天子就是放牧的。于是天子赏你个啥,叫“御赐”;天子用的东西叫“御用“,天子去打个仗,叫“御驾亲征”。所以这个鞭子其实是代表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那么有人说只有清代宫廷戏里有,还不长见?其实不然,这种“静鞭”出现得比较早,早在五代十国就出现了。但的确不常见,也没形成规定的礼制。《宋史》就记载过,“殿前指挥使,行门二十二人,鸣鞭十二人,孝宗增为一十四人”。人一多这鞭子就不容易打齐,杂音一多,这仪式感立马就会打折扣。所以看来“鸣鞭”的人越少,打的次数越少,其实威仪感越强。反之,则容易闹笑话。
但真正把“鸣鞭”作为一种仪式制度固定下来的,却是在元朝。不但规定了“皇帝出阁升辇,鸣鞭三,升御座,鸣鞭三”的规制;还确定了鞭子的材料及外形”绿色的柄,鞭以梅红丝为之,梢用黄茸而渍以蜡”。

但真正做得最规范的是康熙,康熙八年以前,清朝仍然承袭明制,大型朝会鸣鞭要有四人,左右北向站立。
康熙除完鳌拜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威,要求每次朝会由一个太监鸣鞭两次共计六下:第一次是朝会开始,皇帝从中和殿到太极殿的路上,净鞭三下;第二次是典礼结束,皇帝起驾回宫, 再净鞭三下,群臣退下。
当然“鸣鞭”的人很关键,鞭子的三次声响声音要一样,其标准苛刻之程度,应该不比现在“阅兵”仪式要求低多少吧。

通篇看完雍正王朝这部剧的观众们一定对两个场景十分熟悉,一个是朝会之前,小太监在大殿之前甩鞭子,一个就是清晨一群太监沉默有序地倒着马桶。一般的清宫电视剧之中,皇家生活总是富丽堂皇的,皇帝也是神圣不可侵犯,为什么剧中总是反复出现这样的小细节呢?

鸣鞭这个仪式是皇帝仪仗的组成部分,鞭子是用黄丝带编织而成的,寓意皇权,在鞭子的末尾会涂上蜡,抽打在地上的时候会发出很响的声音。鸣鞭的声音就是用来警示臣子保持严肃和安静,朝会正式开始。这种感觉有点像催促学生端坐上课的铃声,但是要比铃声更加肃穆。

剧中以鸣鞭的细节,表达君王的威严和朝堂的庄严。深究起鸣鞭制度的形成,还是年轻的康熙除鳌拜之后,为了向群臣显示权威而下旨规定的一项基本仪式。所以鸣鞭每每在剧中出现,暗示着有人必将下马,皇权会得到巩固。再看倒马桶的细节,四名太监站着队伍扫地,倒马桶的人守着马桶静默地站在殿门前,等到粪车来了,再整齐划一地倒进粪车之中。整个倒马桶的过程竟也能让人看出肃穆之感,让人感觉到无形的压力。

鸣鞭是以朝会的特殊仪式,提醒着观众皇帝世界的尔虞我诈,比我们想象之中更为残酷;而倒马桶又在告诉观众,在权势争夺的背后,雍正也是一个正常的人,他能做出这些政绩,靠得只有非常人的决心和胆略。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哦



鸣鞭一般都是有朝廷大事发生,一声鞭响,警醒世人,提醒自己;倒马桶是指屙物会被毫不客气地处理,不应存在的人总会被默默消化!

鸣鞭的声音就是用来警示臣子保持严肃和安静,朝会正式开始。

显示了皇家的威严,古代纲常伦理非常的重要。细节上也要提现出来,教化我们做事也要注重细节。

鸣鞭仪式一般出现在朝会之前,每次这个小太监一现身,便可知道今日朝会必然是一场君臣博弈的口舌大赛。


请教!:以前紫禁城里甩空鞭子的什么意思?
此所谓“三鸣鞭”,是在清代重大典礼、仪式中的一项,鞭子是特制的,一共要鸣(甩)三下。作用是显示皇威。

关于黄河的历史人物具体事情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于是,嘉应观就成了雍正王朝的“黄委会”。让治黄的大臣们坐在黄河最危险的地段办公,恐怕也只有雍正这样的铁腕皇帝才做得出来。 常驻嘉应观的,是雍正最欣赏...

有哪些黄河的诗句,歌词。和民间传说历史人物故事?少一点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于是,嘉应观就成了雍正王朝的“黄委会”。让治黄的大臣们坐在黄河最危险的地段办公,恐怕也只有雍正这样的铁腕皇帝才做得出来。 常驻嘉应观的,是雍正最欣赏...

谁知道有关黄河的民间故事 . 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
雍正三年二月,龙王庙建成,雍正亲书“嘉应观”三字,为这个龙王庙定了名。雍正又下令在嘉应观两侧建起东、西两道院。西道院为道台衙署,管辖今安阳、新乡、焦作等豫北地区;东道院为河道衙署,任务当然是治理黄河。于是,嘉应观就成了雍正王朝的“黄委会”。让治黄的大臣们坐在黄河最危险的地段办公,...

雍正王朝在殿外挥长鞭的是什么意思
“净鞭”也叫“静鞭”,用黄丝编织而成,鞭梢涂蜡,打在地上很响,目的是警告臣下:皇上即将驾到,重要典礼就要开始,大家要立即安静,所以叫“净鞭”或“静鞭”。每次“朝会”都有两次“鸣鞭”:一是皇帝从中和殿出来到达太极殿(金銮殿)时,銮仪卫官高喊“鸣鞭!”于是响三下净鞭;还有一次是典礼...

看《雍正王朝》上朝时宦官甩鞭子是为啥?
清朝从康熙八年以后,每次“朝会”都有两次“鸣鞭”:一是皇帝从中和殿出来到达太极殿(金銮殿)时,銮仪卫官高喊“鸣鞭!”于是响三下净鞭;还有一次是典礼完毕,又响三下净鞭,皇帝起驾回宫,群臣才退下。目的是警告臣下:皇上即将驾到,重要典礼就要开始,大家要立即安静,所以叫“净鞭”或“静鞭”...

电视剧《雍正王朝》里面有些上朝前的镜头里有人在摔鞭子,这是一种仪式...
那个鞭子叫做静鞭,那是满洲人的一种传统风俗。后来到了大典时,往往会有典礼官员,鸣鞭示意大典开始。

我看了《雍正王朝》,如果出现了重大事情,皇宫里面就甩鞭子,这是为什么...
这是我国古代宫廷举行“朝会”(朝廷举行重大典礼时接受群臣朝拜)时礼仪中的一个环节,称为“鸣鞭”俗称“响净鞭”。早在清朝以前就有了。“鸣鞭”或“响净鞭”是我国封建时代君主专制威权的表现之一。

清朝朝廷前的打鞭的是干嘛的
。早在清朝以前就有了。“净鞭”也叫“静鞭”,用黄丝编织而成,鞭梢涂蜡,打在地上很响,目的是警告臣下:皇上即将驾到,重要典礼就要开始,大家要立即安静。至于影视剧中有没有取决于制作者。参考资料:另一问题“电视剧《雍正王朝》里上朝前甩鞭子有何含义?其他古装片怎么没有?”回答 ...

金州区15385769851: 雍正王朝这部戏里多次有倒粪的镜头是想说明什么 -
蒯寇四消: 楼下乱说一通,,. 我也觉得这些镜头很频繁,更多的是导演想表达一种真实的人性吧. 人是吃五谷杂粮的,再高贵的天潢贵胄也是如此.这部剧叫《雍正王朝》 导演是把皇上这个主角,当做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来看,表达他的生生息息 喜怒哀乐,而不是当做高高在上的皇帝 当做一个耀眼的文化符号. 所以才会有雍正饭桌上和李卫吃饭的时候 剔牙,议事的时候转身去出恭 还一边提裤子一边骂年羹尧. 说话咳嗽的时候吐痰,,, 正是因为他是皇上,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才那么真实,那么接地气 那么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 另外,这些镜头也是导演有意让观众看到神秘的紫荆城里的另一面吧. 毕竟其他剧里的紫荆城都是华丽的,相比之下 观众才会对雍正王朝这部剧 产生更亲切的感觉.

金州区15385769851: 《雍正王朝》中每次上朝之前总有个太监在殿外甩长鞭,那代表什么意思? -
蒯寇四消: 这是我国古代宫廷举行“朝会”(朝廷举行重大典礼时接受群臣朝拜)时礼仪中的一个环节,称为“鸣鞭”俗称“响净鞭”.早在清朝以前就有了. “净鞭”也叫“静鞭”,用黄丝编织而成,鞭梢涂蜡,打在地上很响,目的是警告臣下:皇上即将驾到,重要典礼就要开始,大家要立即安静,所以叫“净鞭”或“静鞭”.每次“朝会”都有两次“鸣鞭”:一是皇帝从中和殿出来到达太极殿(金銮殿)时,銮仪卫官高喊“鸣鞭!”于是响三下净鞭;还有一次是典礼完毕,又响三下净鞭,皇帝起驾回宫,群臣才退下. “鸣鞭”或“响净鞭”是我国封建时代君主专制威权的表现之一.

金州区15385769851: 看《雍正王朝》上朝时宦官甩鞭子是为啥?
蒯寇四消: 让百官肃静

金州区15385769851: 雍正王朝里面为什么总有个人甩大鞭
蒯寇四消: 《雍正王朝》电视剧中,在紫禁城中有一个太监,时常抡鞭子,这是我国古代宫廷举行“朝会”(朝廷举行重大典礼时接受群臣朝拜)时礼仪中的一个环节,称为“鸣鞭”,俗称“响净鞭”. 这条鞭子用黄丝编织而成,鞭梢涂蜡,打在地上很响...

金州区15385769851: 为什么雍正王朝里一直放倒尿的画面 -
蒯寇四消: 用马桶影射政治斗争的肮脏 用清晨平淡的生活衬托即将到来的政潮起伏

金州区15385769851: 《雍正王朝》中有哪些难以发现的细节 -
蒯寇四消: 里面没有出现曹寅,倒是出现了小时候的曹雪芹.30集开头就是抄家,一片喧嚣混乱中一个老太太抱着一个小男孩,男孩旁边字幕是:少年曹雪芹……另外,该剧有一些史实上的瑕疵.比如这块.历史上曹家是江宁织造,李煦是苏州织造.而剧里的字幕正好打反了.

金州区15385769851: 电影《雍正王朝》中有哪些难以发现的细节 -
蒯寇四消: 在本剧中,黄色代表皇权正统,代表荣耀,但是并非实际权利; 黑色代表政治实权,并且是朝着主流方向发展和继承的政治实权; 深紫代表重要性大于普通臣工,但是次于皇权和实权,偶尔也表示是被皇帝极为重视的忠诚助手; 蓝色代表普通臣工; 白色代表基本退出政治舞台.

金州区15385769851: 雍正王朝这个地方时个错误吗?
蒯寇四消: 你说得对,电视剧演的不对.我当年看的时候也发现了. 其实雍正王朝很多地方都演的与历史相差很远,虽然电视剧拍的还可以吧. 其他我现在能想到的不对的地方有: 年羹尧、李卫的出身问题. 传位遗诏的问题. 诺岷的问题. 科场舞弊的...

金州区15385769851: 雍正王朝300字读后感
蒯寇四消: 《雍正皇朝》是一本改编自历史的小说.这本书分为三大部分:〈九王夺嫡〉、〈凋弓天狼〉和〈恨水东逝〉. 〈九王夺嫡〉,当然就是说康熙帝的九个儿子争夺太子之位.当时二子两次被立为太子,两次被废,八子不办事,却拉拢人心,形成...

金州区15385769851: 清朝的时候皇帝上早朝为什么太监要在地打鞭子
蒯寇四消: 这种仪式在清朝以前就有,成为净鞭或者静鞭.目的是警告臣下:皇上即将驾到,重要典礼就要开始,大家要立即停止交谈保持安静,各归各位.静鞭:一称鸣鞭,仪仗的一种.上朝时,鸣鞭振响,叫人肃静.百官上朝,司职太监挥鞭作响,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