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程咬金是怎样的?

作者&投稿:丑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上程咬金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程咬金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提要: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程咬金的三板斧”,一提起这两句谚语,中国人是耳熟能详。说起程咬金,好多人都是通过小说、戏曲和电视剧来了解他的。那么唐代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程咬金的三板斧”,一提起这两句谚语,中国人是耳熟能详。说起程咬金,好多人都是通过小说、戏曲和电视剧来了解他的。那么唐代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图说:程咬金画像其实,唐代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给人的印象与演义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截然不同的。程咬金,原名咬金,后改名为知节,济州东阿斑鸠店人,生于隋开皇十三年,享年72岁。程咬金是北齐世家大族之后。程咬金在年少时就非常勇猛,善于使用马槊这种兵器。在隋末乱世中,程咬金聚集了数百人共同保卫乡里,以防止流寇的侵扰。后来农民起义军逐渐发展壮大,至隋大业十三年左右,在全国范围内大致形成了三支强大的队伍: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和杜伏威、辅公佑领导的江淮义军。到了此时,程咬金组织的地方自保势力已经无法维持下去,最后投奔了瓦岗军李密,李密任用他为内军骠骑。“内军”是李密从军中挑选的八千个勇士,隶属四位骠骑统辖,又分为左右两队,主要任务是保护李密。程咬金就是四位骠骑之一,极受重用,李密对内军十分满意,常说:“此八千人可当百万。”武德元年九月,占据洛阳的王世充趁着瓦岗军与隋叛臣宇文化及的军队两败俱伤之际,带领两万精锐步骑,在通济渠上架起三座桥梁,准备与瓦岗军进行决战。李密在邙山南麓摆阵迎战王世充,程咬金率领内马军,与李密安营在北邙山上;另一大将秦叔宝则领外马军,安营在偃师城北。王世充首先率军猛攻单雄信,李密派出程咬金和大将裴行俨前去支援。战斗中,裴行俨被流箭射中坠下战马,程咬金赶紧营救,刺杀了冲上来的好几个敌军士兵才将裴行俨救到马上。他带着裴行俨向后撤退,由于战马承载了两个人而跑不快,半路上被王世充的骑兵赶上。程咬金奋力反击,不料却被一支马槊刺中。他回身将这根马槊生生折断并斩杀了追击的敌兵,两人都身受重伤,但平安回到了瓦岗军的大营。此战由于李密指挥不利,瓦岗军遭受重创,实力大损。不久,瓦岗军不敌王世充军的强大攻势,兵败如山倒,李密见大势已去,撇下众人,投奔李渊而去,程咬金与同在瓦岗军的秦叔宝归降了王世充。

历史上的 程咬金 http://baike.baidu.com/view/19930.html?wtp=tt 程咬金(593-665)济州东阿(今山东东平西南)人,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唐朝大将,封卢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生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卒于唐麟德二年(665)二月七日,享年七十二岁。隋末,程知节入瓦岗军,投王世充,后降唐,成为秦王李世民之骨干成员。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命将开国功臣肖像,图画于皇宫凌烟阁,程知节即其中之一。程知节乃世家大族之后,其曾祖名程兴,是北齐兖州司马,其祖名程哲,是北齐晋州司马,其父名程娄,是北齐济州大中正,唐赠使持节瀛州诸军事、瀛州刺史。 编辑本段〖生平〗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程咬金的三板斧”这两句俗谚,中国人耳熟能详。估计提起程知节,除研究历史的学者以外,肯定会面对茫茫然的脸,几乎没有人知道是谁。所以,通俗演义小说的民间力量,可以把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涂改(或美化或丑化)得与本来全非。 据史书记载,程咬金“少骁勇,善用马槊。”(《旧唐书·程知节列传》)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统治残暴,骄奢荒淫,连年大兴土木,不断对外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最终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后,义军相继发展到百余支之多,每支义军少则数百人多至10余万,但规模都不是很大,同时也没有政治目标,基本上是流动作战,四处抢掠。程咬金为此聚集乡里豪杰共保乡里,以备义军。由此可见他的出身应是地主阶级。 经过七个年头战争磨练,农民起义军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逐渐克服地域观念,散而复聚,走向联合。至大业十三年左右,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三支强有力的起义军,即: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和杜伏威、辅公祏领导的江淮义军。到了此时,程咬金这种地方的自保势力已经无法维持下去,最后投奔了瓦岗军李密部。 瓦岗军原为东郡韦城(今河南浚县东南)人翟让所创,曾多次粉碎隋王朝的进剿。大业十二年(616年),曾参加杨玄感起兵的隋贵族后裔李密来到瓦岗寨,李密长于谋略,使瓦岗军取得了一系列胜利,翟让遂主动推李密为主,上其号魏公。李密掌握大权之后,政治野心逐日暴露。为保住个人独揽大权,他拉拢程咬金、秦叔宝等新归附的人,以二人为“内军”骠骑。“内军”是李密从军中挑选的8000个“勇士尤异者”,隶属四位骠骑将,又分为左右两队,主要任务是保护李密。李密对内军十分满意,常说:“此八千人可当百万。”(《旧唐书·程知节列传》)此后程咬金改名为程知节,大业十三年(617年)十月,正在瓦岗军新老势力矛盾逐渐尖锐化之际,李密抢先下毒手,设计斩杀了翟让,独掌大权。 唐武德元年(618年)九月,隋洛阳守将王世充挑选精锐兵马2万余人,马2000余匹,屯兵通济渠(今河南孟县境内)南,在渠上架起三座桥,以便与瓦岗军决战。李密在邙山南麓摆阵迎战王世充,程知节领内马军,与李密安营在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市北)上,单雄信则领外马军,安营在偃师城(今河南偃师东)北。王世充部队到达后,立即派出数百骑兵攻打单雄信。李密遂派程知节和裴行俨前去支援。裴行俨率先冲向敌阵,结果中流矢坠马。程知节前去营救,立杀数人,王世充军稍退,他乘机抱起裴行俨撤退。由于载了两个人,程知节的战马负担过重,被王世充军追上。程知节不忍将裴行俨丢下,结果被一槊刺中,“刺槊洞过”,程知节回身折断其槊,将执槊之敌斩于马下,王世充军不敢追赶,二人这才返回本军。此战,由于李密指挥不利,瓦岗军包括程知节和裴行俨在内,共十余员骁将遭受重创,实力大损。不久,李密战败降唐,瓦岗义军失败。 瓦岗军失败后,程知节和许多将领因走投无路,而降于王世充。王世充得到程知节后,接遇甚厚。虽然如此,但是二人皆不满王世充多诈。程知节曾对秦叔宝说:“世充器度浅狭,而多妄语,好为咒誓,乃巫师老妪耳,岂是拨乱主乎?”(《旧唐书· 程知节列传》)秦叔宝亦有同感,于是两人开始找机会离开王世充。 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十九日,王世充率部进犯唐朝谷州(治新安,今属河南),王世充任命程知节为将军,还任命秦叔宝为龙骧大将军。王世充与唐军交战于九曲(今河南宜阳西北)。程知节、秦叔宝、吴黑闼、牛进达等都带兵上阵,率几十个亲信骑马向西跑了一百来步,然后下马向王世充行礼,说道:“荷公接待,极欲报恩。公性猜贰,傍多扇惑,非仆托身之所,今谨奉辞 。”(《旧唐书· 程知节列传》)随即投奔投奔唐军。王世充慑于二人的威名,不敢追逼。 二人归唐后,唐高祖李渊让他们跟随秦王李世民。李世民久闻二人之名,十分尊重他们,任命程知节为秦王府左三统军,秦叔宝则为马军总管。同李密一样,李世民也在全军中挑选了千余精锐骑兵,皆着黑衣黑甲,分左右队,由程知节、秦叔宝、尉迟敬德、翟长孙等骁将统领,号称玄甲队。每次冲锋陷阵,李世民都披上黑甲亲率玄甲队作为先锋,伺机进击,所向披靡,敌人畏惧。从此,程知节在李世民手下作战,程知节随李世民破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又任左一马军总管,每次作战都奋勇争先。因功封为宿国公。如武德四年(621年)正月,在洛阳外围作战中,行台仆射屈突通、赞皇公窦轨带兵巡营,猝与王世充军遭遇,交战不利,李世民即率玄甲队驰赴救援,大败王世充军,俘其骑将葛彦璋,斩俘6000余人,王世充逃回洛阳。到武德七年(624年),唐击败各割据势力和农民起义军,统一天下。 从太原起兵到统一全国过程中,李世民屡建奇勋,威望很高,并形成了以秦王府谋士和勇将为核心的实力雄厚的政治集团,程知节便是其中之一,对太子李建成构成严重威胁。李建成为保住太子地位及皇位继承权,与齐王李元吉结交,共同反对李世民。由于程知节是李世民的骨干,李建成便欲除之。武德七年,李建成向唐高祖进献谗言,程知节被外放任康州刺史。程知节对李世民说:“大王手臂今并翦除,身必不久。知节以死不去,愿速自全。”(《旧唐书· 程知节列传》)此后两年间,史书上无程知节的记载,不过估计程知节并没离开秦王府。 武德九年六月,李建成在夜宴酒中下毒,致使李世民心中暴痛,吐血数升。时突厥郁射设率数万骑兵入塞,围攻乌城(今山西盂县西北)。李建成乘机推荐李元吉代李世民督诸军北征,李渊命其率右武卫大将军李艺等前去救援。李元吉奏请抽调秦王府勇将程知节、尉迟敬德、段志玄和秦叔宝等随军,以消弱李世民实力,然后乘机将其除掉。李世民得知李建成欲于为李元吉饯行时杀害他,遂与文臣武将商议,决定先发制人。四日清晨,李世民率程知节等伏兵玄武门内(长安太极宫北面正门),伏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夺取了皇位继承权。初七,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十二日,李世民封赏功臣,程知节拜太子右卫率。七月,程知节迁右武卫大将军。八月初八,李渊退位。初九,李世民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十月,唐太宗大封功臣,程知节食实封七百户。 贞观中,程知节历任泸州(治泸川,今四川泸州市)都督,左领军大将军。与长孙无忌等人世袭刺史,改封卢国公,授普州刺史。 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命人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皆真人大小,程知节名列其中,位于第十九名。 同年,程知节转任左屯卫大将军,检校宫城北门驻军,加封为镇军大将军。 唐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6年),程知节任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讨伐西突厥,击其歌逻、处月二部落,斩首千余级。十二月,程咬金引军至鹰娑川,遇突厥强兵四万骑,其前军总管苏定方师五百骑驰迎冲击,西突厥大败,追奔二十里,杀获一千五百多人,缴获的战马及器械,漫山遍野,不可胜计。副大总管王文度非常急妒苏定方的大功,对程咬金说:“现在虽说是获胜,但官军也有死伤,千万不要急追敌寇,应自结方阵,慢慢谨慎前行,敌则战,万全之策。”更出格的是,王文度还对人讲皇上有密旨给他自己,让程咬金及全军归他指挥,并下令军队不许深入追敌。可怜远道万里的唐军士卒终日骑行马上,严冬朔风,身被重甲缓缓而行,粮草不继,人马相继冻病而死。苏定方劝程咬金:“我们出师目的是为了歼敌,现在反而坐困自守,敌来必败,如此怯懦,何以立功!皇上以您为大将,怎么可能又密诏副手发号施令,其中肯定有诈。请下令把王文度抓起来,飞表上奏皇上弄个清楚。”英雄老矣,此时程咬金全无青壮年时代的锐气,摇头不从。 唐军至恒笃城,有胡人数千归降。王文度说:“这些人等我们离开,肯定又会反叛,不如全部杀掉,还能得大笔资财。”苏定方切谏:“这样干我们自己倒成贼了,怎能称得上是为国伐叛!”程咬金默许王文度。几千胡人被杀得干净,王文度“分其财,独定方不受”,史书虽未明讲程大将军也贪财宝,但“独定方不受”,已表明程老自己肯定也分了一大份儿。回师以后,事情败露,王文度因矫诏当死,特除名免职。程咬金因逗留不进及不努力追敌,减死免官。大英雄晚节不保,杀降利财,贪生怕死,令人遗憾。虽然不久又怕朝廷起用为刺史,毕竟气短,程咬金上表退休。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程咬金善终于家。赠骠骑大将军,赔葬昭陵。 其子程处默,袭卢国公爵;程处亮,以功臣之子娶太宗女清河公主,授驸马都尉、左卫中郎将;少子程处弼,官至右金吾将军。

程咬金生于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卒于唐麟德二年(665)二月七日,享年七十三岁。隋末,程知节入瓦岗军,投王世充,后降唐,成为秦王李世民之骨干成员。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命将开国功臣肖像,图画于皇宫凌烟阁,程知节即其中之一。程知节乃世家大族之后,其曾祖名程兴,是北齐兖州司马,其祖名程哲,是北齐晋州司马,其父名程娄,是北齐济州大中正,唐赠使持节瀛州诸军事、瀛州刺史。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程咬金的三板斧”这两句俗谚,中国人耳熟能详。如果不 程知节是这两句俗语,估计提起程知节,除研究历史的学者以外,肯定会面对茫茫然的脸,几乎没有人知道是谁。所以,通俗演义小说的民间力量,可以把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涂改(或美化或丑化)得与本来全非。 据史书记载,程咬金“少骁勇,善用马槊。”(《旧唐书·程知节列传》)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统治残暴,骄奢荒淫,连年大兴土木,不断对外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最终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后,义军相继发展到百余支之多,每支义军少则数百人多至10余万,但规模都不是很大,同时也没有政治目标,基本上是流动作战,四处抢掠。程咬金为此聚集乡里豪杰共保乡里,以备义军。由此可见他的出身应是地主阶级。 经过七个年头战争磨练,农民起义军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逐渐克服地域观念,散而复聚,走向联合。至大业十三年左右,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三支强有力的起义军,即: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和杜伏威、辅公祏领导的江淮义军。到了此时,程咬金这种地方的自保势力已经无法维持下去,最后投奔了瓦岗军李密部。 瓦岗军原为东郡韦城(今河南浚县东南)人翟让所创,曾多次粉碎隋王朝的进剿。大业十二年(616年),曾参加杨玄感起兵的隋贵族后裔李密来到瓦岗寨,李密长于谋略,使瓦岗军取得了一系列胜利,翟让遂主动推李密为主,上其号魏公。李密掌握大权之后,政治野心逐日暴露。为保住个人独揽大权,他拉拢程咬金、秦叔宝等新归附的人,以二人为“内军”骠骑。“内军”是李密从军中挑选的8000个“勇士尤异者”,隶属四位骠骑将,又分为左右两队,主要任务是保护李密。李密对内军十分满意,常说:“此八 千人可当百万。”(《旧唐书·程知节列传》)此后程咬金改名为程知节,大业十三年(617年)十月,正在瓦岗军新老势力矛盾逐渐尖锐化之际,李密抢先下毒手,设计斩杀了翟让,独掌大权。 唐武德元年(618年)九月,隋洛阳守将王世充挑选精锐兵马2万余人,马2000余匹,屯兵通济渠(今河南孟县境内)南,在渠上架起三座桥,以便与瓦岗军决战。李密在邙山南麓摆阵迎战王世充,程知节领内马军,与李密安营在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市北)上,单雄信则领外马军,安营在偃师城(今河南偃师东)北。王世充部队到达后,立即派出数百骑兵攻打单雄信。李密遂派程知节和裴行俨前去支援。裴行俨率先冲向敌阵,结果中流矢坠马。程知节前去营救,立杀数人,王世充军稍退,他乘机抱起裴行俨撤退。由于载了两个人,程知节的战马负担过重,被王世充军追上。程知节不忍将裴行俨丢下,结果被一槊刺中,“刺槊洞过”,程知节回身折断其槊,将执槊之敌斩于马下,王世充军不敢追赶,二人这才返回本军。此战,由于李密指挥不利,瓦岗军包括程知节和裴行俨在内,共十余员骁将遭受重创,实力大损。不久,李密战败降唐,瓦岗义军失败。 瓦岗军失败后,程知节和许多将领(其中包括秦琼)因走投无路,而降于王世充。王世充得到程知节和秦琼后,接遇甚厚。虽然如此,但是二人皆不满王世充多诈。程知节曾对秦叔宝说:“世充器度浅狭,而多妄语,好为咒誓,乃巫师老妪耳,岂是拨乱主乎?”(《旧唐书· 程知节列传》)秦叔宝亦有同感,于是两人开始找机会离开王世充。 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十九日,王世充率部进犯唐朝谷州(治新安,今属河南),王世充任命程知节为将军,还任命秦叔宝为龙骧大将军。王世充与唐军交战于九曲(今河南宜阳西北)。程知节、秦叔宝、吴黑闼、牛进达等都带兵上阵,率几十个亲信骑马向西跑了一百来步,然后下马向王世充行礼,说道:“荷公接待,极欲报恩。公性猜贰,傍多扇惑,非仆托身之所,今谨奉辞 。”(《旧唐书· 程知节列传》)随即投奔投奔唐军。王世充慑于二人的威名,不敢追逼。 二人归唐后,唐高祖李渊让他们跟随秦王李世民。李世民久闻二人之名,十分尊重他们,任命程知节为秦王府左三统军,秦叔宝则为马军总管。同李密一样,李世民也在全军中挑选了千余精锐骑兵,皆着黑衣黑甲,分左右队,由程知节、秦叔宝、尉迟敬德、翟长孙等骁将统领,号称玄甲队。每次冲锋陷阵,李世民都披上黑甲亲率玄甲队作为先锋,伺机进击,所向披靡,敌人畏惧。从此,程知节在李世民手下作战,程知节随李世民破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又任左一马军总管,每次作战都奋勇争先。因功封为宿国公。如武德四年(621年)正月,在洛阳外围作战中,行台仆射屈突通、赞皇公窦轨带兵巡营,猝与王世充军遭遇,交战不利,李世民即率玄甲队驰赴救援,大败王世充军,俘其骑将葛彦璋,斩俘6000余人,王世充逃回洛阳。到武德七年(624年),唐击败各割据势力和农民起义军,统一天下。 从太原起兵到统一全国过程中,李世民屡建奇勋,威望很高,并形成了以秦王府谋士和勇将为核心的实力雄厚的政治集团,程知节便是其中之一,对太子李建成构成严重威胁。李建成为保住太子地位及皇位继承权,与齐王李元吉结交,共同反对李世民。由于程知节是李世民的骨干,李建成便欲除之。武德七年,李建成向唐高祖进献谗言,程知节被外放任康州刺史。程知节对李世民说:“大王手臂今并翦除,身必不久。知节以死不去,愿速自全。”(《旧唐书· 程知节列传》)此后两年间,史书上无程知节的记载,不过估计程知节并没离开秦王府。 武德九年六月,李建成在夜宴酒中下毒,致使李世民心中暴痛,吐血数升。时突厥郁射设率数万骑兵入塞,围攻乌城(今山西盂县西北)。李建成乘机推荐李元吉代李世民督诸军北征,李渊命其率右武卫大将军李艺等前去救援。李元吉奏请抽调秦王府勇将程知节、尉迟敬德、段志玄和秦叔宝等随军,以消弱李世民实力,然后乘机将其除掉。李世民得知李建成欲于为李元吉饯行时杀害他,遂与文臣武将商议,决定先发制人。四日清晨,李世民率程知节等伏兵玄武门内(长安太极宫北面正门),伏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夺取了皇位继承权。初七,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十二日,李世民封赏功臣,程知节拜太子右卫率。七月,程知节迁右武卫大将军。八月初八,李渊退位。初九,李世民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十月,唐太宗大封功臣,程知节食实封七百户。 贞观中,程知节历任泸州(治泸川,今四川泸州市)都督,左领军大将军。与长孙无忌等人世袭刺史,改封卢国公,授普州刺史。 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命人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皆真人大小,程知节名列其中,位于第十九名。 同年,程知节转任左屯卫大将军,检校宫城北门驻军,加封为镇军大将军。 唐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6年),程知节任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讨伐西突厥,击其歌逻、处月二部落,斩首千余级。十二月,程咬金引军至鹰娑川,遇突厥强兵四万骑,其前军总管苏定方师五百骑驰迎冲击,西突厥大败,追奔二十里,杀获一千五百多人,缴获的战马及器械,漫山遍野,不可胜计。副大总管王文度非常急妒苏定方的大功,对程咬金说:“现在虽说是获胜,但官军也有死伤,千万不要急追敌寇,应自结方阵,慢慢谨慎前行,敌则战,万全之策。”更出格的是,王文度还对人讲皇上有密旨给他自己,让程咬金及全军归他指挥,并下令军队不许深入追敌。可怜远道万里的唐军士卒终日骑行马上,严冬朔风,身被重甲缓缓而行,粮草不继,人马相继冻病而死。苏定方劝程咬金:“我们出师目的是为了歼敌,现在反而坐困自守,敌来必败,如此怯懦,何以立功!皇上以您为大将,怎么可能又密诏副手发号施令,其中肯定有诈。请下令把王文度抓起来,飞表上奏皇上弄个清楚。”英雄老矣,此时程咬金全无青壮年时代的锐气,摇头不从。 唐军至恒笃城,有胡人数千归降。王文度说:“这些人等我们离开,肯定又会反叛,不如全部杀掉,还能得大笔资财。”苏定方切谏:“这样干我们自己倒成贼了,怎能称得上是为国伐叛!”程咬金默许王文度。几千胡人被杀得干净,王文度“分其财,独定方不受”,史书虽未明讲程大将军也贪财宝,但“独定方不受”,已表明程老自己肯定也分了一大份儿。回师以后,事情败露,王文度因矫诏当死,特除名免职。程咬金因逗留不进及不努力追敌,减死免官。大英雄晚节不保,杀降利财,贪生怕死,令人遗憾。虽然不久又被朝廷起用为刺史,毕竟气短,程咬金上表退休。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程咬金善终于家。赠骠骑大将军,赔葬昭陵。 其子程怀默,袭卢国公爵;程怀亮,以功臣之子娶太宗女清河公主,授驸马都尉、左卫中郎将;少子程怀弼,官至右金吾将军。 《程知节墓志铭》载:程知节以“麟德二年二月七日,染疾甍于怀德里第,春秋七十有七”。可知程知节的生年应在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

程咬金是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直至今天,在我们使用的俗语中还有“半路里杀出个程咬金”这样的话。在《隋唐演义》《薛仁贵传》《薛刚反唐》中,他是一个重要人物。二十多年前听广播评书是件很时髦的事,许多老百姓正是从评书里了解了程咬金这个人物,还有一些票友是从戏剧中认识他的,现在也有许多朋友是从影视剧中看到这个人物的。人们往往把程咬金和《说岳全传》中的牛皋、《明英烈》中的胡大海联系在一起,因为这些人性格豪迈,似有些憨傻,常做出些令人捧腹之事,虽然武艺不高,在战场上却是常胜将军、“福将”。关于程咬金的故事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这个人物在正史中又是怎样一个形象呢? 程咬金生于何年已无从查考,但在隋末恐怕是没有人会质疑的,他死于公元665年,评书中说他活了108岁,比后来的药王孙思邈(581—682)还要长寿。程咬金是唐初大将,后来改名叫程知节。他是济州东阿(今山东)人,隋末从李密参加瓦岗军,任内军骠骑(评书中说他当过瓦岗军的首领,自号“混世魔王”,后又禅位李密,改任先锋官)。李密兵败后,他又归附了王世充,后归唐,任秦王府左三统军。他跟着李世民镇压了窦建德起义军,又击败了王世充。程咬金历任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等职,封卢国公(评书中说他被封鲁国公直至鲁王)。唐高宗时他率军攻西突厥,无功而还,被免职。后起为岐州刺史,致仕。 《唐书?卷二?本纪第二》记载:“金刚列阵,南北七里,以拒官军。太宗遣总管李世勣、程咬金、秦叔宝当其北,翟长孙、秦武通当其南……”这恐怕是程咬金的名字在《唐书》中的初次亮相了。 很快,书中又写道:“太宗率史大奈、程咬金、秦叔宝、宇文歆等挥幡而入,直突出其阵后,张我旗帜。贼顾见之,大溃。追奔三十里,斩首三千余级,虏其众五万,生擒建德于阵。”这是程咬金参加过的一次辉煌战役,消灭了窦建德这支起义军的力量,为唐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九年,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这段简短的文字说明了程咬金(程知节)是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中的重要参与者,他为李世民剪除政敌,立下了汗马功劳。当然,李世民也没有亏待这位功臣,于是大加封赏,其中“程知节七百户”。 《卷四?本纪第四》记载:“夏五月癸未,命左屯卫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等五将军帅师出葱山道以讨贺鲁。”“御玄武门,饯葱山道大总管程知节。”“左卫大将军程知节与贺鲁所部歌逻禄获剌颉发及处月预支俟斤等战于榆幕谷,大破之,斩首千余级,获驼马牛羊万计。……程知节与贺鲁男喗,斩首数千级,进至怛笃城,俘其部落户口及货物巨积。”“左屯卫大将军程知节坐讨贺鲁逗留,追贼不及,减死免官。”这些文字记录了程咬金所经历的又一次大的战役,但结果似乎并不理想,他也因此 “减死免官”了。 《卷五七?列传第七》中说“高士廉、宇文士及、秦叔宝、程知节四人食七百户”,讲的是程咬金的待遇问题,和前面有点重复。 《卷六四?列传第十四》记载:“建成乃荐元吉代太宗督军北讨,仍令秦府骁将秦叔宝、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等并与同行。”连李世民的政敌都知道要拉拢程咬金等人的重要性,可见在当时这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卷六五?列传第十五》中提到“左领军大将军、宿国公程知节可普州刺史,改封卢国公”“十七年,令图画无忌等二十四人于凌烟阁……卢国公程知节”,这恐怕是唐王朝统治者所能授予功臣的最高荣誉了。 直到《卷六八?列传第十八》中,才对尉迟敬德、秦叔宝和程咬金等人单独立传。可惜上述这段文字对于程咬金这位大英雄的描写过于简略(不足1000字),比起评书中的那个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相去甚远。 《卷八三?列传第三十三》为苏定方立传时提了几笔程咬金,因为这是给老苏立传,老程也只能给当当配角,没有太多吸引人的地方。 《卷一九五?列传第一百四十五》中提到“诏程知节、苏定方、任雅相、萧嗣业领兵并回纥大破贺鲁于阴山,再破于金牙山,尽收所据之地,西遂至耶罗川。” 这恐怕是程咬金的名字最后一次出现在《唐书》中了。 我对《唐书》中关于程咬金的描写感到非常不过瘾,觉得比起司马迁在《史记》中对项羽、韩信、李广等人的描写相去甚远,于是又翻开了《新唐书》。 《新唐书?卷三?本纪第三》提到的“伐贺鲁”之事与《唐书》雷同。 《卷七十九?列传第四》重复了“乃多引秦王府骁将秦叔宝、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与行,又籍秦府精兵益麾下”的内容。 《卷八十六?列传第十一》中“王令李世勣、程咬金、秦叔宝为北军,翟长愻、秦武通为南军。”与程咬金在《唐书》中的初次亮相重复了。 《卷八十八?列传第十三》又说了一遍“程知节户七百”,简直味同嚼蜡。 《卷八十九?列传第十四》记载:“(秦叔宝)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这段内容有点滑稽,在《唐书?卷六八?列传第十八》中,类似的话明明是程咬金对秦叔宝说的,在这里却倒了过来。反正是两个人在背地里说王世充的坏话,并且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至于是谁说的,也就并不重要了。 《卷九十?列传第十五》是为程咬金作传的,内容和《唐书?卷六八?列传第十八》雷同,文字比前者还要少。 《卷一〇五?列传第三十》提了句“程知节普州刺史,国于卢”,也没有什么新东西。 《卷一一一?列传第三十六》《卷二一五下?列传第一百四十下》还是讲征讨贺鲁的事情,和《唐书》中的内容差不多。 《卷一九一?列传第一百一十六》又提到凌烟阁的事,“右武卫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比《唐书?卷六五?列传第十五》中多了个“右武卫大将军”的头衔。 从感觉上讲,对于程咬金的事迹《新唐书》未必比《唐书》中的“新”到什么地方去,于是我又一次感到失望了。 原本是想从正史中找到些比程咬金卖耙、贩私盐、劫皇杠、贾柳楼聚义、斧劈老君堂、三斧子半……更精彩的内容,没想到我的想法实在是太幼稚了,那些内容在历史学家的眼里恐怕只是“野史”“稗史”之类的东西了,是难入正史的大雅之堂的。事实上,就连程咬金使用的兵器也不是我们所熟知的八卦宣花斧或者八卦开山钺,而是槊。 在许多时候,如果你想了解一个未必真实但却鲜活的人物形象,还是去听评书、看小说吧。因为在历史上,像司马迁这样能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人毕竟是凤毛麟角。


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程咬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他在那段战火连天的岁月扮演了怎样一个重要的角色呢?历史上的程咬金早年凭借自己的勇猛和胆量在当时有名的瓦岗山寨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受到当时瓦岗军的一致支持,可以说他是瓦岗山寨上的“土皇帝”。拥有一定权力的程咬金并不像当时的江湖草莽一样只顾发展自身的力量割据一方,他想要找一个有能力的治世...

历史上的程咬金是怎样的?他是如何去世的?
因此李世民登基后,程咬金被厚赏,直接封为右武卫大将军。此后的二十多年里,程咬金一直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将领之一,替他镇守一方。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因为怀念昔日的那些功臣,决定在凌烟阁上留下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程咬金名列第十九位。李世民驾崩之后,是程咬金亲自率领禁军,护送当时身在翠微宫的...

程咬金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真实形象如何?
这便是历史上最真实的程咬金。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上,程咬金其实是排在秦叔宝的前面,因为在玄武门之变中,秦叔宝虽然参与了行动,但并没有什么主动促成此事的言语和行为,这和程咬金的规劝就不一样了,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这可能是秦叔宝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最末的原因之一。

唐朝开国名将程咬金的生平简介
”但是其实 历史 上程咬金的死法根本没有这么奇葩,史书上记载道程咬金在辞官回乡之后就一直安心的生活在老家里,最后在几年之后病逝在了家中,享年77岁,可以说也算是长寿的了,在他死后,念及他劳苦功高,李治追封他为益州大都督,谥号为襄公,陪葬在李世民的昭陵。程咬金是唐朝时期有名...

历史上程咬金真的是一介莽夫吗?凌烟阁功臣智慧的代表,武则天都夸他聪明...
后续这种做事为人处世的方式更得获得卢公,程咬金后来还被封为一字并肩王,爵位非常高;像武则天做皇帝时;那真是腥风血雨,可是朝堂上的人,像韭菜一样收割了一批批的,从开始到最终还能站朝堂上的官员,程咬金就是其中之一,他的本事是装糊涂,程咬金都表现出了政治敏感度的惊人表现。程咬金的一生...

程咬金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一个人
程咬金粗鲁耿直,不会绕圈子,善于戏谑、粗中有细,勇猛又不失憨厚,性格豪迈有些憨傻,他不是隋唐演义中那样的。

唐朝开国名将程咬金简介 程咬金是怎么死的
程咬金的老婆是谁 历史上程咬金的老婆并没有查到相关的资料,而在《新唐书》中有记载程咬金的儿子,因此历史上的程咬金肯定有老婆,只是资料较少,少为人知。而在小说中,程咬金的老婆却较为人熟知,一是有鲜明的人物特色;二是有显著的背景。且说程咬金是个“妻管严”,在外面生龙活虎,威风...

演义中说程咬金是福将,但在真实历史上他有怎样的污点?
不过,程咬金的好运也有到头的时候。显庆元年,程咬金奉命西征,讨伐老对手西突厥。程咬金受到副手王文度的蛊惑,在大将苏定方大败西突厥的情况下,居然下令放缓行军速度,错过了一举歼敌的机会,这是驰骋疆场大半生的程咬金,这次西征犯的第一个错误。接下来,就在唐军追击西突厥阿史那贺鲁时,恒笃城...

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是在家中自然去世的。程咬金是唐朝时期的著名将领,以勇猛善战而著称。他在唐朝的建立和统一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被誉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程咬金一生历经多次战役,勇猛无畏,为唐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程咬金晚年时,因年老体衰,逐渐退出军界,过上...

历史上的程咬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隋朝末年,朝廷横征暴敛,又连年对外用兵,民生艰难,百姓揭竿而起,程知节率众投奔李密,负责保护李密的安全。公元618年,王世充击败了李密,大破瓦岗军,程咬金和许多将领,因走投无路,不得已暂且跟随了王世充。跟随王世充不到半年时间,他和秦琼都认为王世充人品太差,便不肯与之为伍。更重要的是,这时唐...

颍东区19561235716: 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的生平简介有哪些呢?
蓬春立生: 643年李世民将追随他开创大唐的24位功臣画影图形供奉于凌烟阁之中,时年55岁的卢国公程咬金位列第十九,而排在末位的秦琼已于五年前病逝

颍东区19561235716: 历史上的程咬金真的是一个草包吗 -
蓬春立生: 他可不是草包;隋朝末年,程咬金先后入瓦岗军、投王世充,后降唐.随李世民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以功封宿国公.参与玄武门之变,历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改封卢国公,世袭普州刺史.

颍东区19561235716: 程咬金是什么样的人
蓬春立生:程咬金(593-665)济州东阿(今山东东平西南)人,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唐朝大将,封卢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生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卒于唐麟德二年(665)二月七日,享年七十二岁.隋末,程知节入瓦岗军,投王世充,后降唐,成为秦王李世民之骨干成员.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命将开国功臣肖像,图画于皇宫凌烟阁,程知节即其中之一.程知节乃世家大族之后,其曾祖名程兴,是北齐兖州司马,其祖名程哲,是北齐晋州司马,其父名程娄,是北齐济州大中正,唐赠使持节瀛州诸军事、瀛州刺史

颍东区19561235716: 历史中程咬金会怎的只会三板斧吗 -
蓬春立生: 历史上的程咬金根本就不用斧子.《旧唐书》:“程知节,本名咬金,济州东阿人也.少骁勇,善用马槊.”其善战和秦琼、尉迟恭是不相上下的.

颍东区19561235716: 大唐名将程咬金有什么样的简介?
蓬春立生: 提起程知节(程咬金),中国人的嘴边就位会泛起一丝微笑,他们会联想到三板斧和强盗打劫的口头禅,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若要打此过提起程知节(程咬金),中国人的嘴边就位会泛起一丝微笑,他们会联想到“三板斧和强盗打劫的口头禅,“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若要打此过,留下买路财,戏曲当中的程知节是个苦大仇深的无产阶级,历史上真实的程知节却是个世家大族出身,虽然两唐书都没有明确记载程知节的家世背景,他的墓志铭却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颍东区19561235716: 大唐名将程咬金简介:历史上程咬金是怎么死的 -
蓬春立生: 【死因】:程咬金是笑死的. 版本1: 程咬金使用的是两把斧头,大家都知道的.有一次在战斗中,他与敌方主将单挑,结果敌方落败,拔马就跑,程咬金在后面追赶,就是追不上.程咬金情急之下,将手中斧头掷出,但是可能是由于斧头的设...

颍东区19561235716: 历史上的“程咬金”活了多少岁? -
蓬春立生: 人说他说活了 128 但是我找到他的出生应该是 77 岁 程氏宗亲网 :: 阅读主题 - 程咬金简介 程咬金简介 程知节(593-665),济州东阿(今山东东阿西南)人,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生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卒于唐麟德二年(665)二月七日,享年七十七岁.隋末,程知节入瓦岗军,投王世充,后降唐,成为秦王李世民之骨干成员..

颍东区19561235716: 程咬金劫皇纲后为何留名?程咬金是智将,作者并不会把他写成一个莽汉,所以希望大家都来说说他的这一举动有什么用意 -
蓬春立生:[答案] 这是演义小说的写法,为的是把他刻画成一个外表粗野但心里有些小主义的人物 真正历史上的程咬金是隋朝大将张须陀手下军官,文化水平很高的,根本不是什么贩私盐的;后来李密击败张须陀,他才被俘投降了瓦岗起义军,后来李密被王世充击败...

颍东区19561235716: 历史上的“程咬金”活了多少岁?
蓬春立生: 我只知道他是6朝元老!

颍东区19561235716: 程咬金的历史评价 -
蓬春立生: 李世民:志怀锐颖,气干强果,业预艰难,效宣行阵.入司禁卫,勤诚著於轩陛;出镇方隅,惠化洽於黎俗.畴庸有典,式隆宠命. 《旧唐书》:敬德夺槊陷阵,鼓勇王师,却赂报恩,竭忠霸主.然而奋拳负气,非自全之道;文皇告诫之言,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