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认为读书需要怎样做到三到

作者&投稿:原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朱熹倡导读书要做到三到,哪三到~

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思在书本上,眼睛仔细看,读得字字响亮。
宋代:朱熹
原文: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释义:
误:错。
倒:颠倒。
牵强暗记:勉强默背大意。
见:同“现”,表露出来。
晓:知道。
漫浪:随随便便,漫不经心。
急:重要,要紧。
矣:相当于''了"。
岂:时常,习。
乎:吗,语气词。
余尝谓:我曾经说过。谓,说。
译文:
只要是读书,就要每个字都读得很大声,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而然就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
古人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作者简介: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
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扩展资料:
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和教书,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他死后不久,弟子们将他的读书经验归纳为六条,称为"朱子读书法",对于今人,仍有启示和借鉴的作用。

循序渐进。就是说,读书要有个先后顺序,读通一书,再读一书。就读一书而言,则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顺序读,先读的未弄通,就不能读后面的。这样才不会生吞活剥或杂乱无章。

熟读精思。他认为有些人读书收效不大,是由于在"熟"和"精"二字上下功夫不够。他还批评那种读书贪多的倾向,一再讲"读书不可贪多,且要精熟。如今日看得一板,且看半板,将那精力来更看前半板"。

虚心涵泳。朱熹主张读书必须虚怀若谷,静心思虑,悉心体会作者本意。朱熹强调读书要耐心"涵泳",就是要反复咀嚼,深刻体会行中的旨趣。

切已体察。朱熹主张"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什么叫"体之于身"?就是要心领神会,身体力行。从读书法的角度来看,朱熹强调读书必须联系自己,联系实际,将学到的理论转化为行动,这个观点是可取的。

着紧用力。"着紧用力".包含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时间上要抓紧,要"饥忘食,渴忘饮,始得。"二是指精神上要振作.要有刚毅果决,奋发勇猛的精神。"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居敬持志。所谓居敬持志,就是读书必须精神专一,全神贯注,还要有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毅力。这也是朱熹读书之法的最基本精神。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读书有三到
百度百科——朱熹

朱熹说读书有三到是:心到、眼到、口到。
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心思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是最重要的。
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和教书,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
死后不久,弟子们将他的读书经验归纳为六条,称为朱子读书法,对于今人,仍有启示和借鉴的作用。

扩展资料:
朱熹读书法:
朱熹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是由朱熹的弟子对朱熹读书法所作的集中概括。
其中循序渐进,包括三层意思:一是读书应该按照一定次序,前后不要颠倒,二是量力所至而谨守之。
三是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熟读精思即是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虚心涵泳中的虚心,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
切己体察强调读书必须要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着紧用力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读书必须抓紧时间,发愤忘食,反对悠悠然。
二是必须精神抖擞,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居敬持志中的居敬,强调读书必须精神专注,注意力高度集中。
所谓持志,就是要树立远大志向,并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守。朱子读书法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对于读书方法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合理的内容,值得我们借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读书有三到

我曾经说,读书有三到。

原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⒆。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翻译:

我曾经说,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这儿,那么就看不仔细,心眼不一致,只能漫不经心地读,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也不会太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都到了,眼睛与嘴怎么不会到呢 ?

扩展资料

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提出了两者不同的教育任务、内容和方法。朱熹认为8~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其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

鉴于小学儿童“智识未开”,思维能力薄弱,因此他提出小学教育的内容是“学其事”,主张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

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先入为主,及早施教;要力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以《须知》、《学规》的形式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朱熹认为15岁以后大学教育,其任务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再“加光饰”,把他们培养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




关于读书的名言
――朱熹 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朱 熹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 熹 ...

读书要用心,用眼,用口,只有专心致志才能看得仔细读得动情记得牢固,用名 ...
而大思想家朱熹认为是:“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到清朝,戴震有:“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

朱熹的介绍
及应事时,敬于应事,读书时,敬于读书:·便自然该贯动静,心无不在。今学者说书,多是捻合来说,却不详密活熟。此病不是说书上病,乃是心上病。盖心不专静纯一,故思虑不精。须要养得虚明专静,便道理从里面流出方好。" (二)教学原则方法 朱熹《中庸》上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当做...

读书名言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读一书,增一智。 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读书的格言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朱 熹 反复是学习之母。 ---约瑟夫·狄慈根 无论你在那儿工作,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要放弃学习。没有学习,你不会进步。 ---奥斯特洛夫斯基 勤奋读书的情趣对联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东坡 夜眠人静后,早起鸟鸣先---宋代学者刘载...

读书的技巧有哪些?比如说多做笔记之类的?
为了纠正以上这两种不好的毛病,朱熹主张读书必须虚怀若谷,静心思虑,悉心体会作者本意。朱熹强调读书要耐心“涵泳”,就是要反复咀嚼,深刻体会行中的旨趣。 第四,切已体察。未熹主张“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什么叫“体之于分”?就是要心领神会,身体力行。从读书法的角度来看,朱熹强调读书必须联系自己,联系实...

怎样读书
读书不可囫囵吞枣,不可一知半解,不可只是知其大意。(法)五、“提要钩玄”读书法。这是韩愈提倡的读书方法。旨在抓要点,明主旨,以便直探本源,提取精粹的内容。[析]韩愈认为做到“钩玄”、“提要”之后,对书中的浓郁之处和英华部分,必须反复涵咏,不断温习,才能把文章的妙义要道化为已有。韩愈勤于读书,注重...

读书名言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韬略...

我所知道的朱熹:第十九章 鹅湖论辩
二陆认为,人要以“尊德性”为先,所谓“先立乎其大”,然后读书穷理,强调“上学下达”工夫。二人的分歧是在出发点上。 从道理上来讲,“尊德性”与“道问学”二者应该兼顾,不可偏颇。后来,朱熹也意识到这一点,回顾鹅湖论辩时说:“子静所说专是‘尊德性’事,而熹平日所论却是‘道问学’上多了。” ...

读书的名言有哪些
15、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16、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17、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18、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1、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

梁子湖区15856242535: 朱熹认为,读书应做到哪三点 -
犁民普特:[答案]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紧,心即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训学斋规》

梁子湖区15856242535: 求 朱熹的《读书要三到》 的答案 -
犁民普特: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三到之中,心到急迫最要紧.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一说明了读书的关键所在!心到,即集中注意力,只有用心去读,方可理解文中意思.如果读书三心二意,再有用的知识也会被拒之门外,不被自己所用,如此读书亦是浪费时间!!! “心到”是最重要的.学语文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斟酌、体会.所以,语文课堂上,有时候“沉寂”比“活跃”更为需要;要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时必须静下心来,或静静阅读,或独立思考.那种见问题就讨论,见问题就热闹的语文课,看似气氛活跃,场面生动,实则蕴涵了多少泡沫啊.

梁子湖区15856242535: 朱熹的读书三到的顺序是怎样的 -
犁民普特:[答案]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梁子湖区15856242535: 朱熹有读书三法读书要什么到什么到什么到 -
犁民普特: 朱熹有读书三法读书要心到、眼到、口到. 南宋·朱熹《训学斋规》“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

梁子湖区15856242535: 朱熹的读书三到的顺序是怎样的 -
犁民普特: 理学家朱熹有“读书三到法”,即(心到 ),(眼到 ),(口到 ).

梁子湖区15856242535: 读书有三到,是那三到 -
犁民普特: 古人朱熹提到了读书要“三到”.他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温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这段话深刻地阐明了认真阅读的重要性.

梁子湖区15856242535: 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朱熹主张读书要做到哪三到? -
犁民普特: 心到、眼到、口到

梁子湖区15856242535: 朱熹提出的“三到”都指什么??急.......
犁民普特: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口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子家训>>我常说读书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这里,眼睛就看不仔细;看的不仔细,即使读的很流利,也一定记不住,即使一时记住了也不会长久记住.在这三到之中,心到是最重要的.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还不到吗?

梁子湖区15856242535: 读书要三到朱熹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 -
犁民普特:[答案] 答案: 解析: 1.qi3ng xi4n 2.读书 心到 眼到 口到 3.心到 眼、口才能到 4.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5.

梁子湖区15856242535: 宋·朱熹《训学斋规》:“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紧.” -
犁民普特: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心已经到了,眼扣难道会不到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