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绝句《霜月》(李商隐)的赏析

作者&投稿:聊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这首诗抒写了秋夜登临近水楼台赏月的观感。诗写霜里月色,构思不同一般。诗人由霜、月明丽生辉的景色,想象出青女、素娥秋夜斗美的形象,不但写活了秋夜清静的美,还表现出了诗人对这种美的赞赏,这也是作者美丽大胆的想象。


古诗霜月
【作者】李商隐 【体裁】七言绝句 作品原文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1]注释译文 【注释】⑴霜月:《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寒蝉鸣,仲秋之月鸿雁来,季秋之月霜始降。”⑵“初闻”两句: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哀蝉无...

李商隐霜月原文和鉴赏
⑴霜月:《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寒蝉鸣,仲秋之月鸿雁来,季秋之月霜始降。”⑵“初闻”两句: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哀蝉无留响,征雁鸣云霄。”《晋书·乐志》:“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高楼与天连。”按:“水接天”之水,一说指霜月之光,即俗言月华如水。则此句乃言秋空明净...

《霜月·李商隐》原文与赏析
这是写作绝句的一种上乘手法。五七字绝句最少而最难工,虽作者亦难得四句全好者,晚唐人与介甫最工于此。如李义山之“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皆佳句也。(杨万里《诚斋诗话》)唐李义山《霜月》绝句: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本朝石曼卿云: “素娥青女元无匹,霜...

霜月原文_翻译及赏析
叶燮是看到了这点的,所以他特别指出李商隐的七言绝句,“寄托深而措辞婉”(《原诗》外编下)。于此诗,也可见其一斑。创作背景 此诗作年无考,冯《注》以为艳情诗。这首诗是诗人在深秋月夜,登楼远眺所观赏到的景色时所写下的。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

李商隐《霜月》及赏析
叶燮是看到了这点的,所以他特别指出李商隐的七言绝句,“寄托深而措辞婉”(《原诗》外编下)。于此诗,也可见其一斑。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一点值得注意:诗人的笔触完全在空际点染盘旋,诗境如海市蜃楼,弹指即逝;诗的形象是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完美的整体。秋深了,树枝上已听不到聒耳...

《霜月》唐诗赏析
筹笔驿》、《马嵬》等篇来说明。(见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五引《诗眼》)其实,不仅咏史诗以及叙志述怀之作是如此,在更多的即景寄兴的小诗里,同样可以见出李商隐的“高情远意”。叶燮是看到了这点的,所以他特别指出李商隐七言绝句,“寄托深而措辞婉”(《原诗》外编下)。此诗可见一斑。

霜月的翻译及作者思想感情
霜月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体裁:七言绝句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注释】①征雁:指飞行着的雁。大雁在阴历八月往南飞,飞到衡山时,已是第二年春天,又转头飞向北方。它总是随着气候的变化而不断迁移,故在文人笔下,称为征雁。②蝉:俗名...

霜月唐诗霜月
晚唐时期,李商隐以他的七言绝句《霜月》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诗中描述了深秋时节,初闻南飞的大雁代替了蝉鸣,诗人登临百尺高楼,眼前是水天相接的开阔景象。霜神青女和月宫中的嫦娥在清冷的月色和霜华中比美,象征着月夜的冷艳与纯净。这首诗虽看似写自然景色,实则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性...

七言绝句《霜月》(李商隐)的赏析
《二老堂诗话》:唐李义山《霜月》绝句:“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本朝石曼卿云:“素娥青女原无匹,霜月亭亭各自愁。”意相反而句皆工。《李义山诗集辑评》:何焯云:第二句先写霜月之光,最接得妙,下二句是常语。《玉溪生诗说》:首二句极写摇落高寒之意,则人不耐冷可知。却不...

七言绝句《霜月》(李商隐)的赏析
《霜月》是李商隐描绘深秋景象的一首七言绝句。首句“初闻征雁已无蝉”,以听觉开启,写出大雁南飞,而蝉声已绝,暗示着秋意已深。次句“百尺楼台水接天”,视觉描绘,登上高楼,水天一色,展现出一幅空旷辽阔的景象。诗人通过这两句,既写出秋天的时令,又营造出一种高远、宁静的氛围。转入第三...

凌源市13296103241: 李商隐《霜月》赏析 -
舌夜麦芙: 霜月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注释](1)青女:主霜雪的女神.素娥:月中嫦娥.(2)婵娟:美好的姿容.[译文]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

凌源市13296103241: 李商隐的《霜月》描绘了什么意境? -
舌夜麦芙:[答案] 这诗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它的意思只不过说,月白霜清,给人们带来了寒凉的秋意而已.这样的景色,会使人心旷神怡.然而这诗所给予读者美的享受,却大大超过了我们在类似的实际环境中所感受到的那些.诗的形...

凌源市13296103241: 七言绝句《霜月》(李商隐)的赏析 -
舌夜麦芙: 这首诗抒写了秋夜登临近水楼台赏月的观感.诗写霜里月色,构思不同一般.诗人由霜、月明丽生辉的景色,想象出青女、素娥秋夜斗美的形象,不但写活了秋夜清静的美,还表现出了诗人对这种美的赞赏,这也是作者美丽大胆的想象.

凌源市13296103241: 李商隐《霜月》 手法 -
舌夜麦芙:[答案] 霜 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它的特点在于即景寓情,因象寄兴.诗人不仅是写生的妙手,而应该是随物赋形的化工.最通常的题材,在杰出的诗人的笔底,往往能够创...

凌源市13296103241: 李商隐 霜月的注释,译文和赏析!! -
舌夜麦芙: 无题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闺情】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注释: 1.无题:唐代以...

凌源市13296103241: 李商隐写的《霜月》寄托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
舌夜麦芙: 反映了诗人在混浊的现实环境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是他性格中高标绝俗、耿介不随的一面的自然流露.

凌源市13296103241: 李商隐《霜月》,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
舌夜麦芙: 这首诗寄寓了诗人在浑浊的现实环境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以及崇尚圣洁、耿直而不媚俗的高尚情怀.表达浪漫主义思想情怀.这精神是诗人从霜月交辉的夜景里发掘出来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混浊的现实环境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是他性格中高标绝俗、耿介不随的一面的自然流露.“初闻征雁已无蝉”二句,是实写环境背景.这环境是美妙想象的摇篮,它会唤起人们脱俗离尘的意念.正是在这个摇篮里,诗人的灵府飞进月地云阶的神话世界中去了.后两句想象中的意境,是从前两句生发出来的.

凌源市13296103241: <<霜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舌夜麦芙: 诗人的笔触完全在空际点染盘旋,诗境如海市蜃楼,弹指即逝;诗的形象是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完美的整体.秋深了,树枝上已听不到聒耳的蝉鸣,辽阔的长空里,...

凌源市13296103241: 青女素娥惧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的诗意是什么? -
舌夜麦芙: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蛾惧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写的是实景,表明时令已是深秋,通过“雁”、“蝉”、“百尺楼高”等意象极力渲染“高处不胜寒”的意境.《霜月》中的嫦娥坚强乐观,不惧寒冷,在月宫中与青女比试美丽娇好的姿容.诗人描绘了一幅众仙女冒着严寒翩翩起舞的动人画面.诗人通过《霜月》中嫦娥高洁的形象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和向往和美好理想的追求

凌源市13296103241: 霜月 李商隐推荐的理由 -
舌夜麦芙: 推荐理由:《霜月》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全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诗人的笔触完全在空际点染盘旋,诗境如海市蜃楼,弹指即逝;诗的形象是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完美的整体.诗人将静景活写,前两句生发出了后两句想象中的意境,栩栩然传达了一种生动而优美的景象.这颇可看出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