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质超微化石的地层意义

作者&投稿:贯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钙质超微化石的特征~

在现代海洋环境中,颗石藻是一类个体微小的、数量巨大的现代海洋漂浮藻类,目前 古生物学家多将这一类生物化石与一些具微小方解石壳体的化石,统归于植物界金藻门中 的颗石纲,并因其钙质壳体成分和微小的个体,而被统称为钙质超微化石(calcareous nannofossils)。
颗石藻是一类个体十分微小的单细胞海洋浮游藻类。细胞呈球形、卵形或伸长的梨 形、纺锤形等。颗石藻细胞体内有一个细胞核和一对黄褐色载色体,在细胞膜外包有黏胶 质外层,该层的内侧分布着直径约1μm的非矿物质鳞片,在胶质层中或其表面分布有一 些细小的圆粒,即颗石。一个细胞上的许多颗石可以分散分布,也可以相互叠合,在细胞 的顶端具有两根相等或几近相等的鞭毛,以及一条鞭状黏着丝或触觉丝(郝诒纯等,1993)。
颗石藻的细胞外所包被的颗石所形成的化石即为钙质超微化石。钙质超微化石包括几 个各有特点、彼此间差别较大的类群,它们的共同特点是:(1)成分为钙质,结晶成方解 石;(2)每个单元甚微小,直径一般在1~15μm之间,有些类别可达40μm(如盘星石为 5~40μm);(3)化石组合的垂直变化快而且显著,在中、新生代海相地层中的不同层位有 不同的化石组合,且地理分布广,有利于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颗石是由许多微小的方解石薄片组成,每个这样的方解石晶体称为晶粒。晶粒以各种 方式组合成一个颗石。颗石的形态以圆形、椭圆形为主,少数呈菱形、方形等。组成颗石 的晶粒的形态有块状、板状、片状、条状、枝状和楔状。一圈晶粒联结成一个环,或同心 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构成一个盾。颗石分远端面和近端面。典型的颗石是由上、下两个 盾组成,中间由一中心管相连(图4.1)。

图4.1 颗石类的基本构造

邱燕 钟和贤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广州 510760)
第一作者简介:邱燕(1956—),女,博士,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石油地质和海洋地质研究,E-mai1:zqyan@21cn.com。
摘要 本文共分析了南海中南部8°~12°N,108°40′~114°E 范围内17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通过对比研究钙质超微化石丰度变化和分布特征,对影响该区表层沉积中钙质超微化石丰度和绝对属种丰度变化的因素进行了探讨。随着水深由浅至深逐渐增大,本区钙质超微化石丰度和绝对属种的丰度均有从低到高、然后再降低的变化趋势。丰度急剧减少的区间为水深2700~2800m。钙质超微化石分布可分为四个不同的区域:陆架区、陆坡区、岛礁区和深海盆区,各区域的钙质超微化石的丰度和属种数都有很大区别。影响表层沉积物中钙质超微化石的丰度变化和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有深水碳酸钙溶解作用、陆源物质稀释作用、浮游生物生产率和岛礁区环境变化。由于从湄公河搬运而来的陆源物质的稀释作用,陆架区钙质超微化石丰度相对较低;因海水深度和环境适宜,浮游生物的生产率高,陆坡区钙质超微化石的丰度高,属种数也高;岛礁区钙质超微化石丰度达到极大值,但是其属种数与陆坡区相比却低得多;海盆深水区钙质超微化石丰度低值与深海碳酸盐溶解作用有关。
关键词 南海中、南部 表层沉积 钙质超微化石 丰度 分布特征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微体化石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研究[1~5],1992年以来,有关南海表层沉积中钙质超微化石的研究也有诸多文章发表[6~12]。陈芳等[11~12]还研究了南海西部表层沉积物钙质浮游生物的分布与碳酸盐溶解的关系;成鑫荣[6]根据南海中、北部陆坡至海盆6个柱状样356个沉积样品对南海的钙质超微化石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南海中、北部陆坡钙质超微化石丰度的分布主要受深水碳酸盐溶解作用及陆源物质稀释作用控制,由陆坡向海盆,随着水深的加大,钙质超微化石丰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超微化石丰度的分布主要受制于深水碳酸钙溶解作用、陆源稀释作用和浮游生物生产率[3,6,7]。尽管如此,有关南海中、南部海域以及南沙岛礁附近表层沉积物中钙质超微化石的特征等却知之甚少。无需赘述,由于地点不同,影响碳酸盐的物质来源及其分布的因素也各不相同,因此沉积物中碳酸盐的含量和存在形式也会因地而异,相应的钙质超微化石的含量会产生变化。本文利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执行1:100万永暑礁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任务时所采集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研究南海中、南部表层沉积物中钙质超微化石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旨在为我国古海洋学的研究提供有用的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00万永暑礁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任务所采集的沉积物样品分布范围8°~12°N,108°40′~114°E,钙质超微化石取样测站共175个(图1)。测站位置主要位于南海西部陆坡、西南海盆和南沙群岛一带,西南角跨入浅海陆架区。研究区的地形特征及沉积物取样测站见图1。

图1 南海中南部地形与钙质超微化石取样测站分布图

Fig.1 The topography of the center and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samples
样品分析方法:每个样品均取干样0.05 克,用Ph值约9.5的蒸馏水10 毫升浸泡,搅拌成泥浆,取泥浆和聚乙烯醇各一滴均匀涂于24×32mm2的盖玻片上,用中性树胶将盖玻片粘在载玻片上成固定片,将制好的薄片置于Leitz偏光显微镜下放大1000 倍观察200个视域,并统计10个视域的化石数量作为每个样品的相对丰度。
2 属种组合、丰度和分布特征
人们常常把一定含量沉积物中钙质超微化石的含量称作超微化石丰度。
研究区内共有18属25种的钙质超微化石(陈芳,2002),丰度范围(个/10个视域,下同)0~1829(即部分样品不含钙质超微化石),平均753。钙质超微化石以Florsiphaeraprofunda、Emiliania hu”leyi、Gephyrocapsa oceania、Gephyrocapsa sp.(small)为绝对优势种,四者丰度占钙质超微化石总丰度的90%以上;最高丰度分别为1371、559、290、290,丰度平均值分别为 396、154、145、73,四者丰度总平均值为 740。优势种有Calcidsicus leptoporus、Ceratolithus Crsitatus、Umbilicosphaera mirabilsi、Umbilicosphaerasibogae、Helicosphaera cartteri、H.”allichii,此外还有其他属种。钙质超微化石丰度分布特征见图2。由图可知,西南部浅海陆架和东北部西南海盆区丰度相对较低,丰度分布范围大致从小于200至800,而陆坡和东南部陆坡岛礁丰度较高,丰度分布范围为800~1829。

图2 表层沉积物钙质超微化石丰度(个/10个视域)等值线图

Fig.2 The isopleth of calcareous nannofossil abundance(n/10 panto-scopes)in sea-bottom sediments
本区西部(陆架、陆坡区)钙质超微化石属种数较为丰富(图3),大部分地区属种数超过20种;而东部区域(西南海盆深水区和南沙岛礁区)沉积物中所含的钙质超微化石的属种数相对而言却颇为贫乏,最低小于5种,一般也不超过10种。因此属种数的分布具有自西而东逐渐降低的趋势。显然钙质超微化石的丰度与属种数没有相应的正相关关系。如岛礁区钙质超微化石丰度相对较高,可是属种数却比较低;浅海区丰度低,属种数却比较高。但是海盆深水区丰度低,属种数也低;反之,下陆坡区丰度高,属种数也高。
根据属种组合及丰度的差异,本区钙质超微化石的分布可划分为四个区域(图4)。

图3 表层沉积物钙质超微化石属种数分布图

Fig.3 The isopleth of the genera and species number of nannofossil in sea-bottom sediments
Ⅰ区:浅海陆架区
位于研究区西南角(图4),水深<200m。本区属种数为10~15(图3),化石含量丰度较低,为106~504(图2)。绝对优势种仅G.oceania,E.hu”leyi两种,优势种为G.sp.(small),F.profunda,其他属种较少见,且丰度甚微。
Ⅱ区:陆坡区
位于研究区西北(图4),水深约350~2900m。本区属种数丰富,达23种,钙质超微化石的丰度也较高。E.hu”leyi,G.sp.(small),F.profunda,G.oceania 等含量高,其中以E.hu”leyi,F.profunda为绝对优势种,G.oceania,G.sp.(small)为优势种,其他属种有C.leptoporus,C.crsitatus,C.jonesii,U.mirabilsi,H.cartteri,H.”allichii,S.fossili等。化石保存完好,可见零星分布的再沉积化石D.sp.,S.sp.等。
Ⅲ区:西南深海盆区
位于研究区东北(图4),水深3520~4357m。钙质超微化石丰度极低,属种数也很少,仅含少量F.profunda,G.oceania E.hu”leyi和G.sp.(small),其他属种极为罕见。而且钙质超微化石主要分布在水深小于4000m的区域,水深大于4500m的区域钙质超微化石全部绝迹。
Ⅳ区:南沙岛礁区

图4 表层沉积物钙质超微化石分区图

Fig.4 The distributing parts of calcareous nannofossil in sea-bottom sediments
位于研究区东南(图4),水深1500~2600m。以E.hu”leyi,F.profunda为绝对优势种,其次有G.sp.(small),G.oceania等,其他属种较少出现。本区尽管属种数少,但化石含量丰富。图2显示东南角岛礁区钙质超微化石丰度超过1600,是本区丰度最高的区域。显然该部位有利于钙质超微化石的富集。
3 丰度变化与水深的关系
3.1 绝对优势种丰度变化与水深的关系
本区的绝对优势种为G.oceania,E.hu”leyi,G.sp.(small),F.profunda,其丰度变化与水深的关系如图5所示。
由图可知,F.profunda丰度最高,且与水深变化关系密切。在水深小于1300m的区域,丰度不超过500;水深1300~2800m的区域丰度骤增至1500~1600;随着水深的继续增大,丰度急剧减少至400左右,化石绝迹的部位大约在水深4400m处。E.hu”leyi的丰度在水深600m范围内急剧增大至500,水深2000m以内丰度增大至600,之后随着水深的增大丰度逐渐减少。水深大约4300m处化石绝迹。G.oceania和G.sp.(small)的丰度变化与水深的关系也较明显,即水浅处丰度低,随着水深的增大丰度增高,当水深增大至一定的深度时,丰度复又降低。但G.oceania和G.sp.(small)与F.profunda和E.hu”leyi相比其丰度变化与水深的相关性较弱(图5)。

图5 钙质超微化石绝对属种丰度变化与水深关系图

Fig.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bundance of the main genera and water depth
3.2 总丰度的变化与水深关系
钙质超微化石总的丰度变化与水深变化关系较密切(图6)。当水深的变化从小于200m的陆架区过渡到水深200~3000m的陆坡区,再到水深>3000m的深水区时,钙质超微化石总的丰度和绝对属种的丰度变化均为从低到高,然后再降低,说明其丰度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水深的影响。前人的研究西部表层沉积中的钙质超微化石也发现这种趋势[10]。从图6可知,钙质超微化石总的丰度从水深200m处开始逐渐增大,水深1500~2800m是丰度值最大的区间,达1800左右,之后随着水深的加大急剧减少,大约水深4400m处钙质超微化石全部灭绝。
4 讨论和结论
南海中、南部表层沉积物中所含钙质超微化石的丰度变化与水深变化关系较密切。究其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海洋表层水CaCO3的饱和度都大于100%,最高可达300%左右,理论上浅水区应该富含钙质生物化石。但是,由于陆架浅水区离岸较近,接受的陆源沉积物较多,无疑对沉积物中所含的钙质超微化石起了稀释作用[10~12]。本研究区的陆架浅水区位于西南角,距中南半岛的湄公河河口较近,从湄公河搬运而来的物质首先在这一地区沉积,因而造成浅水区钙质生物化石含量并非最高。可见陆架区钙质超微化石丰度低值是陆源物质稀释作用所致;②南海 CCD的深度南、北有些差异,北部较浅,南部较深[3,6,7]。本研究区水深最大约4750m,钙质超微化石最富集区在水深为1500~2800m的区间,丰度值急剧减少的区间为水深2700~2800m,化石绝迹的位置大约在水深4300~4400m处,显然海盆深水区钙质超微化石丰度低值与深海碳酸盐溶解作用有关,系碳酸盐溶解作用所致,且丰度值的变化大致与碳酸钙含量变化相当。③陆坡区因海水的深度适应浮游生物的生长,因此浮游生物的生产率高,导致钙质超微化石的丰度增高,同时属种数也高。④岛礁区也因海水深度的关系使得钙质超微化石丰度非常高。但是有一现象需引起注意:尽管丰度的最高值在岛礁区,但是其属种数与陆坡区相比却要低得多(比较图2和图3)。这在前人的研究中未见报道,是本文首次发现的一个现象。为何岛礁区钙质超微化石丰度高而属种数低?初步推测与岛礁区的环境有关。然而,为什么岛礁区的环境会引起钙质超微化石丰度高而属种数相当低?本文尚未研究其原因,有待今后深入探讨。

图6 钙质超微化石总的丰度变化与水深关系图

Fig.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lcareous nannofossil abundance and Water depth
致谢 供本文研究的样品数据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实验测试所陈芳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测试完成,电脑制图邓慧荣、薛红、沈小龙,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1]Wang PinXian,Cheng Xinrong.Distribution of calcareous nannoplankton in the East China Sea.In:Wang PinXian ed.Marine Micropaleonto1ogy of China,China Ocean press and Springer-Verlag,1985,218~228
[2]Zhang Jijun,Willian G.Siesser.Calcareous nannoplankton in continental-shelf sediments,East China Sea.Micropaleonto1ogy,1986,32(3):271~281
[3]成鑫荣.南海中、北部表层沉积中钙质超微化石的分布.海洋与湖沼,1991,22(4):377~383
[4]Zhong Shilan,Lu Jun.Quaternary calcareous nannoplankton from the Nansha Sea area in the South China Sea.Quaternary Bio1ogical Groups of the Nansha islands and the Neighbouring Waters.Guangzhou,China,Zhongshan University publishing House,1991,199~238
[5]卞云华,汪品先,郑廉福.南海北部晚第四纪浮游有孔虫的溶解作用旋回[A],业治铮,汪品先主编,1992,南海晚第四纪古海洋学研究[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2,261~273
[6]成鑫荣.南海晚第四纪钙质超微化石丰度变化的初步分析[A],业治铮,汪品先主编,南海晚第四纪古海洋学研究[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2,274~282
[7]成鑫荣.南海表层沉积中的钙质超微化石[A],汪品先等编,十五万年来的南海[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158~168
[8]段威武,陈芳,魏国彦等.近15000年来南海东北部钙质超微化石特征及古海洋学意义,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8,18(1),13~22
[9]刘传联,邵磊,陈荣华等.南海东北部表层沉积中钙质超微化石的分布,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1,21(3),23~28
[10]陈芳,黄永样,段威武等.南海西部表层沉积中的钙质超微化石.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2,22(3),35~40
[11]陈芳,李学杰,陈超云等.南海西部表层沉积物钙质浮游生物分布与碳酸盐岩溶解.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3,23(2),24~33
[12]陈芳,李学杰,陈超云等.南海西部表层沉积物钙质浮游生物分布与碳酸盐岩溶解[A],张洪涛,陈邦彦,张海启主编,我国近海地质与矿产资源[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246~251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lcareous Nannofossil in the Sea-bottom Sediments of the Center and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Qiu Yan Zhong HeXian
(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Guangzhou,510760)
AbStract: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175 samples obtained from the sea-bottomsediments in 8°~12°N,108°40′~114°E,the center and southern of the South China Sea.A preliminary acquaintanceship and discussion of calcareous nannofossil abundance,main genera and species,distribution,and their controlling factors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The abundance of calcareous nannofossil and the dominant species numbers increase and then decrease with the change of water depth from shallow to deep.In the depth of 2700-2800m,the nannofossil abundance decreases rapidly.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tiation of the abundance and species numbers of calcareous nannofossil in the shelf,slope,coral reefs area and deep-Water basin and the main factors impacting the nannofossil abundance,distribution,and so on are carbonate dissolution,dilution by terrigenous material,plankton productivity and the environment of coral reefs.The lower content of calcareous nannofossil and genera and species in shelf are induced by the dilution of the terrigenous material transported by Meigong River.Contrast,the higher content of calcareous nannofossil and genera and species in slope and coral reefs area are resulted from the high plankton productivity and good environment.However,the highest content of calcareous nannofossil occurs in coral reefs area but its genera and species numbers are fewer than in slope.The carbonate dissolution is responsible for the lowest content of nannofossil abundance in deepwater basin.
Key Words:The center and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Sea-bottom sediments Calcareous nannofossil Abundance Genera and species

钙质超微化石是中、新生代海相地层划分 及洲际对比的重要依据之一。

由于颗石藻的种类繁多,数量十分庞大,因此,在现代大洋沉积物中,钙质超微化石所 组成的钙质软泥成为大洋软泥的最主要成分。同时,颗石藻的演化十分迅速,在地质历史中 形态、总体面貌变化显著,因此,颗石藻成为 研究生物演化、生物对环境所做出的适应性变 化,以及环境变化对生物影响的研究的一个重要而有力的工具。虽然时常有中生代以前的 地层中发现该类化石报道,但确凿的颗石藻被认为出现于晚三叠世之后,并在白垩纪后 期,以及古近纪和新近纪大量繁盛,是这一时期远洋沉积物的最主要钙质组成成分之一。由于个体微小,钙质超微化石在地层中的发现是19世纪后期光学显微镜被广泛使用之后 的事,而钙质超微化石的系统研究及其在地层学上的应用,则是随着20世纪中期开始的 深海钻探计划的实施,以及海洋石油开发而兴起的。随着深海钻探(DSDP)和大洋钻探 (ODP)项目的实施,钙质超微化石除了在生物地层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外,在古海 洋、古气候和古环境分析和研究中也日益受到重视。

钙质超微化石的地层应用,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4年美国的Bramlette和 Riedel开始把钙质超微化石用于生物地层划分,并指出中生代与古近纪、新近纪钙质超微 化石组合的明显区别。同时他们还特别指出盘星石(discoaster)在深海沉积的世界性对比 中的作用和在古近纪、新近纪地层中具有的重要意义。1967年他们又再度提出划分化石 带的建议,其后随着深海钻探(DSDP)计划的发起和实施,研究人员发现钙质超微化石 中相当一批属种在地层中的始现面或末现面在全球具有相当的同时性,依据它们可以进行 全球性对比。钙质超微化石的生物地层学价值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钙质超微化石作 为独立的重要化石门类被编入深海钻探(DSDP)的报告中,1969~1983年的70卷中就 有66卷刊登有关钙质超微化石的专题报道共120篇,另有几十篇亦有所涉及(林美华,1985),报告还附有大量的精美图版,为研究全球各大洋中的钙质超微化石提供了宝贵的 资料。大量连续的DSDP岩心富含保存良好的钙质超微生物化石,世界各地纷纷建立了钙 质超微化石带(Hay et al.,1967;Gartner,1967;Bukry,1971)并与浮游有孔虫化石带 相互对比。

钙质超微类生物演化迅速,许多属种呈全球分布,且个体微小,数量巨大,随着研究 程度的深入,很快成为侏罗纪以来海相地层划分对比的最重要的化石门类之一,并建立起 可供全球对比的钙质超微化石序列。

钙质超微化石用于生物地层分带,一是要依靠标准化石;二是要依靠属种组合的 特征。钙质超微化石组合可以很确切地鉴定地层年龄,钙质超微化石组合作为划分 地质界线的标准之一,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DSDP(深海钻探计划1968~ 1983年)的实施,掀起了跨世纪的“地学革命”,之后进行的ODP(大洋钻探计划 1983 ~2003年),以及现在仍在进行中的IODP(综合钻探计划)是这场革命的继 续。DSDP的实施,促使了古海洋学的诞生。新技术的使用和新理论的诞生,为钙质 超微化石组合界定不同的地质年代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之成为进行全球性的生物 地层对比的一种新标准。

侏罗纪的分带最早由Barnard et al.(1974)提出,他们对英国南部、法国北部的侏罗 纪钙质超微化石自下而上划分了21个化石带,自此之后,Thiertein(1975,1976),Hamilton(1982),Medd(1982),Roth et al.(1983)相继提出了侏罗纪、白垩纪钙质超 微化石的分带。美国Hay(1977)在《钙质超微化石》 这篇总结性论文中进一步划分出 86个钙质超微化石带,其中侏罗纪21个,白垩纪19个,并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1978 年美国Bukry提出了热带及亚热带中、新生代地层钙质超微化石带的划分方案,共划分出 56个钙质超微化石带。钙质超微化石在生物地层及地层学中的应用价值获得了充分肯定,在地质年代确定、地层划分和区域性及全球性地层对比中都取得了良好的结果。Roth (1978)根据深海钻探资料,建立了白垩纪钙质超微化石带(Nannofossil Cretaceous Zones),简称NC带,该序列共由23个化石带组成。此前,Manivit(1971)对早白垩世 的钙质超微化石进行了分带,Thierstein(1973,1976)分别对早、晚白垩世进行了分带,将白垩纪划分为19个化石带。较详细的化石分带由Sissingh(1977)提出,他根据发现于 欧美等地的化石,建立起由26个化石带组成的白垩纪颗石藻带(Cretaceous Coccolith Zones),简称CC带。随后,Perch-Nielsen(1979,1985)在CC带序列基础上,进一步划 分出18个亚带,使得CC带化石序列更趋详细,而广为白垩纪钙质超微化石研究者使用。

下面根据Hay(1977)和Thierstein(1976)钙质超微化石的分带情况,将上侏罗统 与下白垩统的共计17个化石带(表4.1)作一简单介绍。

4.1.2.1 晚侏罗世的钙质超微化石带

(1)Diadozygus dorsetense带

定义:界于Diadozygus dorsetense的始现面(FAD)与Actinozygus geometricus(Gorka)的始现面(FAD)之间的地层体。

化石群:Watznaueria communis,Zeugrhabdotus erectus,Stephanolithion bigoti,Vekshinella quadriarculla,Podorhabdus cylindratus,Paleontosphaera dubia,Discorhabdus tubus,Ethmorhabdus gallicus,Hexapodorhabdus cuvillieri,Discorhabdus jungi,Zeugrhabdotus noeli,Discorhabdus patulus,Podorhabdus escaigi,Octopodorhabdus decussatus,Watznaueria britannica,Diadozygus asymmetricus,Diadozygus minutus及Truncatoscaphus delftensis。

作者:Barnard and Hay,1974。

年代:侏罗纪Oxfordian早期。

表4.1 上侏罗统与下白垩统钙质超微化石带

(据Hay,1977;Thierstein,1976)

(after Hay,1977;Thierstein,1976)

(2)Actinozygus geometricus带

定义:由Actinozygus geometricus的始现(FAD)到Vekshinella stradneri Rood,Hay and Barnard的始现(FAD)之间的地层体。

化石群:除了Diadozygus dorsetense带所出现者外,再加上Actinozygus geometricus。

作者:Barnard and Hay,1974。

年代:侏罗纪Oxfordian早期。

(3)Vekshinella stradneri带

定义:由Vekshinella stradneri的始现(FAD)到Stephanolithion bigoti的末现(FAD)之间的地层体。

化石群:除了Actinozygus geometricus带所列者外,再加上Vekshinella stradneri。而 Octopodorhabdus decussatus,Podorhabdus rahla及Diadozygus minutus在本带消减。

作者:Barnard and Hay,1974。

年代:侏罗纪Oxfordian中期到Kimmeridgian早期。

(4)Watznaueria communis带

定义:Stephanolithion bigoti的末现(FAD)到Parhabdolithus embergeri(Noel)的始现 (FAD)之间的地层体。

化石群:除了Vekshinella stradneri带所列者外,再加上少许的Stephanolithion bigoti。

作者:Barnard and Hay,1974。

年代:侏罗纪Kimmeridgian中期

(5)Parhabdolithus embergeri带

定义:Parhabdolithus embergeri的始现(FAD)到Nannoconus colomi(de Lapparent)的始现(FAD)之间的地层体。

化石群:除了Watznaueria communis带所见者外,再加上Parhabdolithus embergeri。而 Crepidolithus crassus及Podorhabdus cylindratus在本带消减。

作者:Worsley,1971。

年代:侏罗纪Kimmeridgian晚期。4.1.2.2 早白垩世的钙质超微化石带

(1)Nannoconus colomi带

定义:由Nannoconus colomi(de Lapparent)的始现(FAD)到Cretarhabdus crenulatus Bramlette and Martini的始现(FAD)之间的地层体。

化石群:Polycostella beckmanii Thierstein,Cretaturbella rothi Thierstein,Parhabdolithus embergeri(Noel),Watznaueria barnesae(Black),Cyclagelosphaera margereli,Diazomatolithus lehmani,Watznaueria britannica,Biscutum constans(Gorka),Nannoconus colomi,Nannoconus bronnimanni Trejo,Lithraphidites carniolensis Deflandre,Stephanolithion laffittei Noel,Polycostella senaria Thierstein,Parhabdolithus asper(Stradner),Rucinolithus wisei Thierstein,Cruciellipsis chiasta(Worsley),Cruciellipsis cuvillieri(Manivit)和Micrantholithus hoschulzi (Reinhardt)。

作者:Worsley,1971的Nannoconus steinmanni带;Thierstein,1971修正。

年代:侏罗纪Tithonian最晚期到白垩纪Berriasian晚期。

(2)Cretarhabdus crenulatus带

定义:由Cretarhabdus crenulatus的始现(FAD)到Calcicalathina oblongata(Worsley)的始现(FAD)之间的地层体。

化石群:除了Nannoconus colomi带所见者外,再加上Cretarhabdus crenulatus,Bipodorhabdus roegli Thierstein,Reinhardtites fenestratus(Worsley)及Tubodiscus verenae Thierstein等,而Cretaturbella rothi则在底部附近减少其含量。

作者:Thierstein,1971。

年代:白垩纪Berriasian晚期到Valanginian早期。

(3)Calcicalathina oblongata带

定义:由Calcicalathina oblongata的始现(FAD)到Lithraphidites bollii(Thierstein)的始现(FAD)之间的地层体。

化石群:除了Cretarhabdus crenulatus带所列者外,再加上Calcicalathina oblongata,Glaukolithus diplogrammus(Deflandre and Fert),Rhabdolithina splendens(Deflandre),Micula Infracretacea Thierstein,Podorhabdus dietzmanni(Reinhardt),Diadorhombus rectus Worsley,Nannoconus bucheri Bronnimann和N.wassalli Bronnimann等。Rucinolithus wisei,Diadorhombus rectus和Tubodiscus verenae在本带顶部消减。

作者:Thierstein,1971。

年代:白垩纪Valanginian早期到Hauterivian早期。

(4)Lithraphidites bollii带

定义:由Lithraphidites bollii的始现(FAD)到Calcicalathina oblongata的末现(FAD)之间的地层体。

化石群:除了Calcicalathina oblongata带所见者外,再加上Lithraphidites bollii等。而 Discorhabdus,Cruciellipsis cuvillieri,Bipordorhabdus roegli,Lithraphidites bollii 及 Calcialathina oblongata在本带顶部消减。

作者:Thierstein,1971。

年代:白垩纪Hauterivian早期到Barremian早期。

(5)Micrantholithus hoschulzi带

定义:由Calcicalathina oblongata的末现(FAD)到Nannoconus colomi的末现 (FAD),Chiastozygus litterarius(Gorka)的始现(FAD)及Rucinolithus irregularis Thierstein的始现(FAD)之间的地层体。

化石群:除了Lithraphidities bollii带所列者外,再加上少许的Nannoconus colomi。

作者:Thierstein,1971。

年代:白垩纪Barremian早期到Barremian晚期。

(6)Chiastozygus litterarius带

定义:由Nannoconus colomi的末现(FAD)或Chiastozygus litterarius的始现(FAD)及Rucinolithus irregularis 的始现(FAD)到Parhabdolithus angustus(Stradner)或 Lithastrinus floralis Stradner的始现(FAD)之间的地层体。

化石群:除了Micrantholithus hoschulzi带所列者外,再加上Chiastozygus litterarius (Gorka),Rucinolithus irregularis Thierstein,Podorhabdus decorus(Deflandre)及Lithastrinus septentrionalis Stradner等。而Nannoconus colomi,Micrantholithus hoschulzi,Micrantholithus obtusus,Cretaturbella rothi及Nannoconus bronnimanni在本带消减。

作者:Thierstein,1971。

年代:白垩纪Aptian早期。

(7)Parhabdolithus angustus带

定义:由 Parhabdolithus angustus 或 Lithastrinus floralis的始现(FAD)到 Prediscosphaera cretacea(Arkhangel’ski)的始现(FAD)之间的地层体。

化石群:除了Chiastozygus litterarius带所列者外,再加上Parhabdolithus angustus (Stradner),Lithastrinus floralis Stradner,Corollithion achylosum(Stover),Tranolithus gabalus Stover及Cretarhabdus loriei Gartner。而Nannoconus wassalli,Micula infracretacea,Cyclagelosphaera margereli,Nannoconus bucheri和Nannoconus globulus在本带消减。

作者:Manivit,1971。

年代:白垩纪Aptian晚期到Albian早期。

(8)Prediscosphaera cretacea带

定义:由Prediscosphaera cretacea的始现(FAD)到Eiffellithus turriseiffeli(Deflandre and Fert)的始现(FAD)之间的地层体。

化石群:除了Parhabdolithus angustus带所列者外,再加上Prediscosphaera cretacea,Vagalapilla matalosa(Stover),Eiffellithus trabeculatus(Gorka),Cratarhabdus coronadventis Reinhardt,Broinsonia signata(Noel),Tranolithus exiguus Stover,Tranolithus orionatus (Reinhardt),Broinsonia lata(Noel),Podorhabdus orbiculofenestrus(Gartner)及 Prediscosphaera spinosa(Bramlette and Martini)。

作者:Thierstein,1971。

年代:白垩纪Albian早期。

(9)Eiffellithus turriseiffeli带

定义:由Eiffellithus turriseiffeli的始现(FAD)到Hayesites albiensis Manivit的始现 (FAD)之间的地层体。

化石群:除了Prediscosphaera cretacea带所列者外,再加上Eiffellithus turriseiffeli (Deflandre and Fert),Cribosphaerella ehrenbergi(Arkhangel’ski),Corollithion signum Stradner,Broinsonia enormis(Shumenko),Scapholithus fossilis Deflandre and Fert。而 Rucinolithus irregularis,Parhabdolithus infinitus,Diazomatolithus lehmani及Braarudosphaera africana在本带消减。

作者:Thierstein,1971。

年代:白垩纪Albian中期。

(10)Hayesites albiensis带

定义:由Hayesites albiensis Manivit的始现(FAD)到Corollithion rhombicum(Stradner Adamiker and Maresch)的始现(FAD)之间的地层体。

化石群:Zeugrhabdotus erectus(Deflandre),Zeugrhabdus bussoni(Noel),Glaukolithus diplogrammus,Stuarolithites crux(Deflandre),Parhabdolithus embergeri,Stephanolithion laffittei,Lithastrinus septentrionalis Stradner,Lithraphidites carniolensis,Nannoconus globulus,Nannoconus wassalli,Nannoconus minutus Deflandre,Chiastozygus litteratius,Parhabdolithus angustus(Stradner),Rhabdolithina splendens,Eiffellithus turriseiffeli,Lithastrinus floralis Stradner,Thoracosphaera deflandrei Kamptner,Watznaueria parvidentata(Deflandre)及 Hayesites albiensis。

作者:Manivit,1971。

年代:白垩纪Albian中期。

(11)Corollithion rhombicum带

定义:由Corollithion rhombicum的始现(FAD)到Staurolithites matalosus(Stover)的 始现(FAD)之间的地层体。

化石群:除了Hayesites albiensis带所列者外,再加上Sollasites horticus,Cretarhabcus decorus(Deflandre),Corollithion signum Stradner,Cretarhabdus unicornis Stover,Corollithion rhombicum,Cretarhabdus helicoides Stover,Discorhabdus ignotus(Gorka)等。而Nannoconus wassalli,Nannoconus globulus及Lithastrinus septentrionalis在本带消减。

作者:Manivit,1971。

年代:白垩纪Albian晚期。

(12)Staurolithites matalosus带

定义:由Staurolithites matalosus的始现(FAD)到Staurolithites orbiculofenestrus (Gartner)的始现(FAD)之间的地层体。

化石群:除了Corollithion rhombicum带所列者外,再加上Ocotopodorhabdus decussatus,Staurolithites matalosus,Tranolithus orionatus,Tranolithus exiguus Stover及 Watznaueria barnesae(Black)。

作者:Manivit,1971。

年代:白垩纪Albian晚期。




颗石藻地质应用
据统计,太平洋和大西洋热带区的水体中,颗石藻数量庞大,甚至在某些季节可达千万个。例如,在挪威西海岸的水体中,不同深度的颗石藻数量差异显著。当这些藻类死亡并形成化石后,它们在海相地层中的分布广泛,用于全球性的地层对比和化石带划分。钙质超微化石,包括颗石藻化石,因其快速演化特点,被用于划分和...

高莲凤在研项目
高莲凤教授在科研领域活跃,主持了一系列重要项目。首先,她主持了中国地质大学开放基金项目,深入研究西藏南部早白垩世的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地层与生态环境,项目编号为BGEGF200802,这一研究旨在揭示当时的生态面貌和地质历史变迁。在国家级科研项目方面,高莲凤积极参与,如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晚白垩世...

钙质超微化石的颗石
现代颗石藻属海相浮游生物,主要生活在开放性海域,但海湾、泻湖、河口甚至淡水中也有,唯属种急剧减少。在现代大约200种颗石藻中仅两种见于淡水,且不能保存为化石。钙质超微化石大量地与浮游有孔虫共生;但在缺乏浮游有孔虫的近岸地层中,如台湾与南海北部的渐新统,仍可有钙质超微化石产出并指示地层年代;甚...

谁能帮忙详细解释白垩纪时的情况,尽量详细点
白垩是石灰岩的一种类型,主要由方解石组成,颗粒均匀细小,用手可以搓碎白垩纪形成的地层叫白垩系。白垩层是一种极细而纯的粉状灰岩,是生物成因的海洋沉积,主要由一种叫做颗石藻(Coccoliths)的钙质超微化石和浮游有孔虫化石构成,在英、法海峡两岸形成美丽的白色悬崖。白垩层不仅发育于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西部也有分布。

白垩纪的物种分布
被子植物开始出现于白垩纪早期,中期大量增加,到晚期在陆生植物中居统治地位,山毛榉、榕树、木兰、枫、栎、杨、樟、胡桃、悬铃木等都已出现,接近新生代植物群的面貌。从侏罗纪开始出现的超微化石,其特点随产生层位不同而变化,具有重要的地层学意义,其中除颗石外,还有已经绝灭的微锥石(Nannoconus)、...

盘星石研究简史
然而,直到1954年,M.N.布拉姆莱特和W.R.里德尔对钙质超微化石的地质意义提出新见解,颗石的研究才开始得到广泛关注。尤其自60年代后期深海钻探技术兴起,扫描电子显微镜应用于生物学领域后,颗石的研究在地质界,特别是海洋地质界中备受瞩目,成为研究中、新生代海相地层和古海洋学的重要资料。中国的...

什么是化石
纪,他的笔记才被公开。化石的真正面具是17—18世纪才被人认识,这主要归功于化石收集书籍的出版以及人们对自然 史的进一步认识。人们发现一个重要的事实,即不同种类的岩石含有不同种类的化石,这个重要发现对第一幅地质地图的制作具有极大的帮助,并由此开创了化石学和地层学这两门现代科学。分类 当...

化石资料
我们把这些石化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词源 化石(英文:Fossil)一词来自拉丁语“fossilis”,意思是挖出来。大多数...

白垩是什么?
白垩纪形成的地层叫白垩系。白垩纪这一名称来源于英吉利海峡两岸的白垩层,由比利时学者J.-B.-J.奥马利达鲁瓦1822年创立,英文 Cretaceous系来源于拉丁字Creta,是白垩土或石灰的意思。白垩层是一种极细而纯的粉状灰岩,是生物成因的海洋沉积,主要由一种叫做颗石藻(Coccoliths)的钙质超微化石和浮游有孔虫化石构成,在英...

古生物化石在地质学中的应用
研究沉积岩和沉积矿产的成因及分布  许多沉积岩,如某些石灰岩、硅藻土,主要由化石组成,特别是能源矿产(石油、油页岩、煤)主要由动植物遗体转化形成。目前应用古生物学于找矿的主要有以下方面:①根据成矿化石的时代分布、生态特点等,研究矿产的分布规律;②广泛使用微体和超微化石,精确地划分对比含...

新民市13813905175: 化石在地质学上的意义是 -
吁霞思复: 答案C 化石中常含有动植物的遗体或遗迹,能很好地反映地球历史,所以在地质学上常用来确定地层的时代和顺序.

新民市13813905175: 研究地层和化石对什么有重大意义 -
吁霞思复: 化石对应某个时间段,而这个时间段有对应的地层年代,由于时间不可逆转,动植物演化不可逆转,而地层缺会翻转,缺失,并不是一层一层规矩排序的.化石可以帮助研究地层的序列,根据这些序列推测地质历史时期发生的事件

新民市13813905175: 地质年代表及地层年代表是怎么划分的 -
吁霞思复: 中 国 地 质 年 代 表 代 纪 世 代号 起始时间(百万年) 生物开始出现类型 ----------------------------------------------- 新生代 第四纪 全新世 Qh 0.01 人类出现 晚更新世 Qp 中更新世 Qp2 早更新世 Qp1 1.64 新近纪 上新世 N2 5.00 中新世 N1 23.3 近代哺乳...

新民市13813905175: 比较湖泊沉积与海洋沉积的异同 -
吁霞思复: 湖泊是陆地上最常见的水体之一,由于湖水的流动性不强,加之地形封闭,所以,湖泊的沉积作用表现得最为明显.湖泊的沉积物有来自于河流的固体碎屑和可溶性矿物质,也有湖中生物死亡后的有机物质.干旱气候区的湖泊很多是无出口的不...

新民市13813905175: 不同地质时期产生的化石说明哪些现象 -
吁霞思复: 在地质学上化石也有着重要的意义.①有些化石,其特征显著、延续时间较短而分布范围较广,并且数量多而较易发现,常常可以作为划分对比地层的重要依据.这些化石被称为标准化石;②不同的生物或生物组合中,有些对生活环境、生存的...

新民市13813905175: 关于化石的简要资料 -
吁霞思复: 化石通常根据生物所属的分类的不同,而分别被称为古无脊椎动物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古植物化石,及按不同生物门类而统称的如珊瑚化石、龟鳖化石、松柏化石等.同时,还根据生物个体大小的不同,将能用于研究的化石叫大化石,如腕...

新民市13813905175: 什么是白垩纪 -
吁霞思复: 白垩纪位于侏罗纪和古近纪之间,约1亿4550万年(误差值为400 万年)前至6550万年前(误差值为30万年).白垩纪是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长达7000万年,是显生宙的较长一个阶段.发生在白垩纪末的灭绝事件,是中生代与新生代的分界...

新民市13813905175: 地层中的化石可以告诉我们什么 -
吁霞思复: 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是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绐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通过研究化石,科学家可以逐渐认识遥远的过去生物的形态、结构、类别,可以推测出亿万年来生物起源、演化、发展的过程,还可以恢复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各个阶段地球的生态环境.

新民市13813905175: 化石的意义 -
吁霞思复: 简单地说,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

新民市13813905175: 大洋地层是怎么划分的? -
吁霞思复: 大洋地层学是研究洋底地层的形成顺序和相互关系,对它进行划分、对比和年代测定的学科.它属于地层学的一部分,也是海洋地质学的基础之一. 目前,在洋底发现的地层最老不过侏罗纪,因此大洋地层在时代上只限于中生代晚期和新生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