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都要进行怎样的训练?

作者&投稿:阿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3.航天员都要进行哪些训练?~

从预备航天员接受训练开始,到能够执行飞行任务,一般需要4年左右的时间,载荷专家的训练一般需要2.5年的时间。职业航天员的训练通常分成四个阶段,各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同,训练的重点和要求不同,训练的组织形式也不尽相同。训练安排遵循由一般至特殊,由单项至综合,由简单至复杂,由易至难的循序渐进原则。1)基础训练阶段。时间大约为一年左右,训练的重点是基础理论培训。该阶段的训练目标是使航天员掌握载人航天飞行所需的基础知识,为后续专业技术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基础理论课程内容涉及空间环境、航天飞行基本原理、航天器结构特点与运行方式、航天医学、医学基础知识等方面。一般来讲,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在基础训练阶段完成,但在后面两个阶段,也可能会根据需要安排部分基础课的学习,如英语、俄语、计算机基础和星空识别等。2)航天专业技术训练阶段。时间大约为一年半,训练重点是航天专业技术训练,目的是使航天员掌握航天飞行所需的各项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训练的内容以航天器技术和各种操作技能训练为主,包括飞船或航天飞机的驾驶和控制、飞船或航天飞机各种设备的操作、空间各种实验操作、常规交会对接技术训练、失重飞机飞行训练、救生与生存训练,以及医学保障等方面的训练。专业技术训练有正常状态下的操作,也有故障和应急状态下的对策训练。3)航天飞行任务模拟训练阶段。时间大约一年左右,重点是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交会对接技术训练、出舱活动技术训练,以及本次飞行任务技术训练。训练项目通常包括正常飞行程序训练、应急飞行程序训练、逃逸救生程序训练、故障识别与处理训练、全程序任务模拟训练、有效载荷技术训练、出舱活动技术训练、特殊交会对接技术训练、航天器及其装船设备与物品操作技能复训、救生训练等。该阶段是飞行乘组飞行前最重要的训练阶段,通过该阶段的训练,可以使飞行乘组航天员了解飞行计划、任务分工及要求,熟练掌握从进舱开始至返回着陆全过程的正常飞行程序、应急飞行程序和逃逸救生程序,熟练掌握有效载荷的操作、交会对接技术以及舱外活动技能,使飞行乘组航天员彼此了解、相互熟悉、配合默契。4)强化训练与任务准备阶段。时间大约半年,重点是参加大型联合演练,为飞行任务作准备,并对飞行乘组有针对性地进行操作和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强化训练,使航天员进一步熟练和保持操作技能。第一个训练阶段结束时,需要对受训预备航天员的训练成绩、身体和心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以确定其是否能参加下一个阶段的训练,这是确定预备航天员能否进入航天员队伍的关键阶段。第二个阶段训练结束时,考核合格的航天员方可继续进入下一个阶段的训练。如果被选入飞行乘组或候补航天员,则开始以乘组的形式进行第三个阶段的训练。通过前三个阶段的训练,飞行乘组航天员基本上掌握了本次飞行所需的各种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具备了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摘自《中国载人航天科普丛书·飞天英雄》)未完待续,欲知后事如何,请登录新浪原创订阅更多章节。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三、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根据不同科目,隔一段时间安排训练和考核。 超重耐力适应性训练:一般采用载人离心机配合,让航天员掌握正确的呼吸对抗动作,提高抗击能力。在执行太空飞行任务前的两到三个月,还要按真实的飞船上升和返回的超重曲线进行训练,让航天员进行实际体验。经过这样的严格训练的人,比一般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对抗超重的耐力要大许多倍。 前庭功能训练:主要是为减少太空飞行过程中易发的空间运动病。空间运动病是目前航天界悬而未决的难题,发病率高达30%到50%,而多数学者认为空间运动病起源于前庭系统。各国对前庭功能训练的认识不一,俄罗斯非常重视前庭功能训练,把它当做一种经常性的训练内容。而美国目前已取消了这项训练,他们采用给航天员注射药物的方法来防止空间运动病的发生。我国则采取折衷方法,一方面进行训练,也研制了几种预防空间运动病的药物。 失重适应性训练:让航天员熟悉和掌握失重环境下运动和各种操作的技巧。 利用高性能失重飞机做连续的开普勒抛物线飞行,可产生重复的失重环境。俄罗斯的伊尔-76失重飞机一个起落可飞15至20个抛物线,每个抛物线可产生25至28秒的失重时间,美国的 KC-135失重飞机一个起落可飞20到30个抛物线,每个抛物线可产生25秒左右的失重时间。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曾研制改装过一架歼5失重飞机,这也是国际上第三架失重飞机。它曾经完成了许多科学实验论证,并在70年代选拔航天员时立下功劳,但是因空间小、年代久远,现已放弃使用。在目前的航天员训练中,我国航天员是赴俄罗斯做的失重飞机体验训练。 失重飞机通常是由高性能的喷气式飞机改装而成,舱内宽敞,能容纳20余人同时进行训练。两边装有把杆,并在地上铺有厚厚的软垫,为防万一飞机上备有降落伞。训练分为两类,一般感受的体验性训练如飘浮训练、定向能力训练,使航天员从心理、生理和身体运动方面适应失重环境;操作技能训练是包括航天服穿脱、进食饮水、转移物体、抛接重物、阅读书写、摄影录像、仪器设备操作等各种航天中经常进行的操作训练,提高航天员的生活、工作技能与效率。由于失重飞机做抛物线飞行时,是失重和超重交替进行的,航天员身体负荷大,操作难度高,对航天员身体和意志都是一种考验。 失重时,人的血液常往头部转移,要适应这种失重条件下的血液重新分布,还要用立位转床进行训练,一般人想像床总是一个让人舒适放松的地方,而这张床有点特殊,躺上去的滋味比站着要难受得多。训练时,航天员也是仰卧在床上,立位转床则几分钟改变一下角度,一会头朝下,一会朝上,身体倾斜,反复几次。脖子上青筋怒张,鼻塞、头痛统统袭来。通过这样反复刺激心血管的训练,航天员大大增强了适应能力。 失重水槽训练:它是为航天员出舱活动训练的重要设施。我国航天员在“神舟”五号飞船载人飞行任务顺利完成后,将进行这项训练。 航空飞行训练:航天员的“老本行”。不论是美俄两国载人航天初期,还是我国的航天员选拔,航天员都是从空军优秀的飞行员或试飞员中挑选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飞行员具有高空作业的能力和经验,在紧急情况下有快速反应和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 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培训中心现行的《航天员训练大纲》明确规定,指令长每年要进行70多小时的飞行训练,随船工程师每年也要进行10多个小时的飞行训练。 美国的航天员(主要是指令长和驾驶员)必须掌握航天飞机驾驶技术,对他们来说保持飞行技能非常重要。在基础训练阶段,驾驶员每月飞行15小时,任务专家则每月至少飞行4小时。在一年考察期结束后,还要利用商用喷气式飞机进行大量的航天飞行驾驶技能训练,尤其是练习着陆技术。这种飞机经过改装后,能像真的航天飞机一样滑行。它的驾驶舱有仪表板、驾驶杆和制动闸,跟真的航天飞机驾驶舱完全相同,一位航天员要成为指令长,必须进行800次着陆训练,以保证航天飞机能平衡着陆。 我国的飞行训练一般用歼击机进行。因为飞船驾驶与航天飞机驾驶不同,对驾驶要求相对低一些,所以训练时间要比美俄少。 航空飞行训练是一项风险训练,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16名航天员在航空飞行训练中丧生,加加林就是其中之一。尽管如此,这项对太空飞行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训练依旧进行着。 四、航天专业技术训练:航天员训练中最繁重也是最关键的时期。 它分两大类。首先是掌握航天器的驾驶和舱内各种装备、仪器的操作。不同航天器的技术训练是不同的。如果要参加空间站飞行,还必须增加空间站技术训练。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日臻成熟,航天员在空间站进行科学实验,对航天器进行连接以及出舱活动等,都要进行相应的飞行任务训练,如有效载荷训练、出舱活动训练、交会对接训练等。在我国,载人航天计划中期将进行这些内容的训练。 仅仅掌握了各种操作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进行娴熟的飞行程序训练。所谓飞行程序就是从发射前航天员进舱开始一直到返回着陆全过程经历的事,航天员要非常熟练地做到什么时候干什么事,要对所有程序都很清楚才行。飞行并不一定都会顺利,意外和紧急状况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所以训练也有针对性地设为正常飞行程序训练、应急飞行程序训练和故障程序训练。 模拟器是飞行程序训练的主要设备,它的内部结构与布局和真实的航天器相同,能够模拟航天器飞行时的视景、振动和噪声效果,还可以模拟飞行运动效果。在每一个飞行时段,航天员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都不一样,它能仿真太空飞行的情景。航天员要根据程序相应地做检查和操作。教员也可任意设置故障,让航天员识别、判断和处理故障。 模拟器训练时间较长,航天员训练的中后期,模拟器训练占了很大比重,直到航天员对飞行中一切情况出现的反应成为本能,处置起来像呼吸一样自然。 五、紧急救生训练。 载人航天的风险自不待言,因此如何避免险情,危险到来时如何进行救生和生存,就成为一项重要的训练内容。从飞行器待发段、上升段、轨道运行段、返回段、着陆各个时期都精心备有救生措施。 如果在待发段,火箭和航天器出现故障危及航天员生命,航天员就通过紧急撤离防爆电梯、紧急撤离滑道等措施撤离转移到安全地带。我国的神舟飞船还专门设有逃逸塔装置。 如发射前火箭燃料发生泄漏,因燃料有剧毒会威胁航天员的生命,此时通过电梯下降到火箭基座是不明智的。我国采用了紧急撤离滑道,它是由高弹力抗静电的织物做成一条布套索道,航天员进入其中,用两肘关节支撑,控制下滑速度,仅需短短不到30秒的时间,航天员就可撤离到远离发射塔架的安全地带。 跳伞训练:航天器在上升运行过程中出现险情,就采用跳伞救生。跳伞训练也是一项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训练。 陆上、水上出舱训练:航天器返回,什么时候出舱、出舱前准备工作,怎样出舱、出舱后如何等待救援都是航天员必须掌握的训练内容。 野外生存训练:航天员应急返回时,可能着陆点在非预定区域。可能是沙漠等无人居住的不毛之地,或是原始森林,或是汪洋大海,致使航天员无法与营救人员联系上,得不到及时救援。这里航天员就要依靠自己和携带的个人救生物品维持生存。他们要学会联络求救,确定方位,利用手边器材建造临时住所,进行狩猎,钓鱼和采摘可食用的野生植物等来补充食品和饮水储备,防备野兽、害虫和毒蛇的袭击。 训练时选择气候和地域都需要典型恶劣,比如在高寒地区、沙漠、海上等环境进行野外生存训练,让航天员在那里呆上一天两天不等,以此来考验他们的生存能力。当然这种训练以保证安全为前提。 六、大型联合演练。 让航天员与地面支持人员都能真实体验飞行实施过程,加强配合协调。我国和美俄两国都非常重视这项演练,在执行任务前要反复演练。包括航天员、航天器、火箭、发射场,指挥控制中心的合练和航天员与着陆场系统回收营救人员之间的合练,就像一场正式演出前的彩排。 航天员的训练是系统和完整的,时间安排也是科学的。我国第一批航天员的训练经历了五年半的时间,接近两个研究生学习期。

立位转床试验室的一边是教员监视台,屋正中摆了一张立体转床,说它是“床”,不如说像个“槽”。

床的四周都有床沿,整个床能调节,使航天员的头和脚紧紧地顶在床的两头。

立体床的中央有一个支架,它能使床立起来或倒下去,就像小朋友玩的跷跷板,只不过“板”的两端一边是头,一边是脚。

航天员穿着蓝色训练服,平躺在床上,胸部和腿上系紧了束缚带,脚和头都顶住床沿,监视器上显示出他的血压、心率等数据,一次训练要持续几十分钟。

转床一般从负15度到正50度做起,最后做到负45度到正90度为止,在这忽上忽下的变位中,航天员的头忽低忽高,心脏供血忽快忽缓。

头低位时,血液向头分布,回心血量和头部供血增加,则心率减缓。头正位时,血液向下肢分布,回心血量和头部供血减少,心脏负担加重,心率加快。

因此,航天员称这种训练为“七上八下,颠三倒四”。一次次的“折腾”,只有一个目的,即提高航天员的耐受力,以适应航天失重环境。




航天员的训练的过程是怎样的?
航天员训练的项目很多,涉及面很广也很复杂,为了达到执行载人航天任务的标准,预备航天员要进行基础理论训练、体质训练、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心理训练、专业技术训练、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救生与生存及大型联合演练等8大类、58个专业的专业训练。训练时必须有重点和针对性,有的知识一般了解一下就行了,有的与任务完...

科技手抄报资料:航天员在天宫怎样生活?
航天员在去太空以前首先要带航天食品。有部分航天食品之前已随天宫一号进入太空,包括蔬菜、水果、肉类和复水汤等成品菜肴,也有蛋白、脂肪、淀粉等单体成分,但这些都不能吃,还只是实验品。真正能吃的航天食品要等航天员随神舟九号带上天,种类会非常丰富,也更加符合航天员口味。实验用的航天食品将来要...

宇航员怎样度过在太空生活的一天?
在太空站中,我和其他太空人一起工作。我们需要合作完成各种任务,确保太空站正常运行。这包括检查和修理设备、收集数据、进行实验等。在太空中,一切都需要小心翼翼,因为失误可能对整个任务产生严重影响。午餐时间,我们会在舱内共进餐食。由于在太空中没有重力,食物必须经过特殊处理,以防止食物漂浮和散...

神舟十四号发射在即,航天员上天前需要注意些什么?
在这期间宇航员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模拟实验和数据核对,每一项工作要求的非常细致,甚至要求零失误。要注意出仓的一些活动和作业的准备,宇航员在进入太空之后并非24小时全部待在太空舱内,而是在固定的时间点出仓进行相关的任务。包括组装或测试,根据神舟14号的相关发言人表示,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之后,需要...

3名航天员每天要1650升氧气,执行180天任务,用的氧气从何而来?_百度知 ...
一升水可以分解出600多升氧气,宇航员只需要550升便足够,这样算下来,三名宇航员每天只需要分解2升多的水就可以维持生活。 航天中, 水被打包成一个大包,每个容量20升,够三名航天员22天的生活 ,执行任务半年,共计180天, 需要大约8个水包 ,这比带纯氧上去占据的空间小多了。 当然,一次携带的水绝对不止这个...

航天员天上的每一个动作,在地面都要反复模拟,这是为什么?
但太空是失重环境,所以人类在太空中生活难免会很不习惯,很多看似简单的动作都需要航天员花费很大的力气才可以完成。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航天员不提前在地面上进行反复练习,那么等航天员来到太空后,他们很可能连一些非常简单的动作都无法完成,更别提在太空中生活了。所以,让航天员在地面上反复进行模拟...

NBA球员一天的生活是怎样的?
平时普通人工作都是八小时起步,而NBA运动员也是如此,他们每天都要进行八小时训练,并且还会更多,有些球员可能每天会进行10小时训练。毕竟想要从如此多的篮球高手中脱颖而出,不刻苦是很难出头的。连续的比赛 除了训练外,NBA球员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比赛。如果要是在一段时间内连续有客场比赛。那么这就...

每天消耗1650升,3位航天员在轨183天,所需氧气从何而来?
所以每次发射任务,都要以尽可能少的成本,运送尽可能多的物资进入空间站,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所需的每一种物资,都是经过认真考量和详细计算的。 早期载人航天时,太空舱采用低压纯氧的方案,就是为了节约发射成本。现在我们知道,低压纯氧的方案并不行,空间站内的空气环境必须要跟地面上一样。 一般情况下,一个成年人一天...

普通程序员的工作是怎样的?
普通程序员的一天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准备工作、编码、测试和维护,具体如下:1. 准备工作阶段:在上班前,程序员需要查看邮件、简报和任务列表,了解当天的工作安排和完成情况,以及与项目相关的问题和需求。这个阶段还可以进行代码审查、阅读技术资料和学习新技术等。2. 编码阶段:程序员会花费大部分...

要做航天员应满足哪些条件
既然人类一定要进入太空,那么,一个人具备什么条件才能成为船天员呢?要成为航天员,首先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因为航天员在进入太空或返回地面的过程中,要克服航天器飞行时的力学环境、太空的物理环境和航天器的狭小空间环境等特殊环境下的重重困难,适应这种环境的考验,航天员的身体和综合素质十分重要。因此,有幸成为航天...

赣县17151433855: 航天员训练 - 搜狗百科
裔屈西黄: 航天员训练包括专业基础理论训练、体质训练、特因耐力与适应性训练、专业技术训练、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救生与生存训练、飞行技能训练、心理训练、大型联合演练等,综合起来属于三大方面,即专业基础知识训练、职业技能训练和...

赣县17151433855: 宇航员是怎样进行训练的? -
裔屈西黄: 首先,因为宇航员在太空中遇到的情况与地球上有很大差别,因此,每个预备宇航员必须掌握与此有关的各方面的基础知识.由于宇航员是要借助火箭和各类载人航天器飞向太空的,所以宇航员还必须熟悉火箭、各种航天器的设计原理、结构、导航控制、通讯,座舱中设备和各种仪表的性能,以及简单的检修技术.因此航天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赣县17151433855: 成为航天员要经过哪些训练? -
裔屈西黄: 一名职业航天员训练一般需要3年半到4年的时间,而载荷专家的训练一般在两年半左右.训练分3个阶段进行,基础理论训练阶段、航天专业技术训练阶段、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阶段.一、航天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关基础课程:为期一年左右...

赣县17151433855: 宇航员在太空怎样锻炼身体 -
裔屈西黄:[答案] 空间站的宇航员必须要考虑到日常的身体锻炼,通常宇航员每天至少要参加两小时的锻炼.空间站主要包括脚踏车、跑步机等有助保持体形的器械,尽可能使宇航员像在地球上相同的运动一样.

赣县17151433855: 宇航员是怎么训练的? -
裔屈西黄: 魔鬼训练

赣县17151433855: 宇航员有哪些基础性训练? -
裔屈西黄: 双子星座飞船的宇航员训练大致分3个阶段进行的一般性训练,要进行6个月的科学知识学习,结合平时的身体素质锻炼.按照双子星座及阿波罗飞船的飞行计划,这批宇航员要比水星号飞船宇航员所学的科学知识广和深,如地质学、天文学、数...

赣县17151433855: 3.航天员都要进行哪些训练? -
裔屈西黄: 从预备航天员接受训练开始,到能够执行飞行任务,一般需要4年左右的时间,载荷专家的训练一般需要2.5年的时间.职业航天员的训练通常分成四个阶段,各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同,训练的重点和要求不同,训练的组织形式也不尽相同.训...

赣县17151433855: 我国的宇航员训练方式有哪些? -
裔屈西黄: 宇航员的训练也是很复杂的,有很繁多的花样.1.入选条件 在中国,入选宇航员的经验要求需超过1000小时的飞行时间,而且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要很好.此外,还要通过一些航天城特有设施的“技术考验”.其中包括:每分钟转速24圈的转...

赣县17151433855: 航天员是如何训练的 -
裔屈西黄: 航天员的训练首先是体能、反映、模拟训练、模仿太空失重情况下行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