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刻书的四种生产方式

作者&投稿:辉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学霸牛博士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之所以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古代,我国的科学技术在许多方面居于世界的前列。5世纪后的千余年里,欧洲处在封建社会之中。在这个漫长的时期里,我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在向前发展,而欧洲的科学技术却停滞不前。只是到了十五、六世纪,由于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制度的逐步形成,欧洲的近代自然科学才得以诞生。

  我国的四大发明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陆续传入西方,成为“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为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提供了物质基础: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便利了文化的传播;火药和火器的采用摧毁了封建城堡,帮助了资产阶级去战胜封建贵族;指南针传到欧洲航海家的手里,使他们有可能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资产阶级奠定了世界贸易和工场手工业发展的基础。总之,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人类科学文化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这些伟大的发明曾经影响并造福于全世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

  指南针的发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有多种形体。战国时期,已发现磁石吸铁的现象,并用天然磁石制造“司南之勺”,“其柄指南”。此后,经过长时期的实践,发现人工磁化的方法,造成更高一级的磁性指向仪器。宋代科学家沈括首先记载了地磁偏角,说用天然磁石摩擦钢针,使之磁化成为磁针,可以指南,而常微偏东,并介绍了四种支挂磁针的方法:一是浮于水面,二是放在指甲上,三是放在碗沿上,四是线缕悬挂(见彩图缕悬法指南针 据沈括记载复制模型)。宋军中配备指南鱼,是将薄铁叶剪成鱼形而磁化,用于阴天和黑夜判断行军方向。后来又发展成磁针和方位盘联成一体的罗经盘,即罗盘。曾三异在《因话录》中记载当时有“地螺”,“或有子午正针,或用子午、丙壬间缝针”。这种地罗还是一种水罗盘。当时,阴阳家用地罗看风水。在清丈田地和判决土地诉讼时,也使用地罗。据《萍洲可谈》、《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诸蕃志》和《梦粱录》记载,至晚在北宋后期,指南针已用于航海,南宋时,使用“针盘”导航。这种针盘还使用“浮针”,这对于海上交通的发展,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了极大作用。

  最早的“指南针” 战国时代,我国人民利用磁铁造成了一种指示方向的工具,叫“司南”。“司南”就是指南的意思。
  司南的形状和现在的指南针完全不同。它是根据我国古代的勺子的形状制成的,很象我们现在用的汤匙。
  司南是怎样制成的呢?古书上缺少详细的记载,又没有实物留下来,所以我们没有办法知道它的准确形状。根据专家们的研究,司南大约是把整块的天然磁铁,轻轻地琢磨成勺子的形状,并且把它的S极琢磨成长柄,使重心落在圆而光滑的底部正中。
  司南做好以后,还得做一个光滑的底盘。使用的时候,先把底盘放平,再把司南放在底盘的中间,用手拨动它的柄,使它转动。等到司南停下来,它的长柄就指向南方,勺子的口则指向北方。
  司南的底盘是用青铜做的,有的是个涂漆的木盘,青铜和漆器都比较光滑,磨擦的阻力比较小,司南转动起来很灵活。这种底盘内圆外方,四周还刻有表示方位的格线和文字。现在的出土文物中,就有这样的铜盘和涂漆的木盘;还有东汉时候的一幅石刻,刻着一个小勺子放在一个小方台上,有人认为这就是司南。
  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战国时候,有人去采玉,怕在荒山中迷路,就带上司南。
  司南必须放在光滑的底盘上旋转,底盘还必须放平,否则就会影响它指南的作用,甚至会使它从底盘上滑下来。因此,人们发明司南以后,又继续不断地研
  究改进指南的工具。

  指南鱼 公元九六零年,宋太祖建立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封建割据局面。北宋时候,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新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上,我国的科学技术获得了辉煌的成就。宋朝时候,我国在指南针的制造方面,跟造纸法和印刷术一样,也有很大的发展。
  大约在北宋初年,我国又创制了一种指南工具——指南鱼。
  当时有一部有名的军事著作,叫《武经总要》,其中说:行军的时候,如果迂到阴天黑夜,无法辨明方向,就应当让老马在前面带路,或者用指南车和指南鱼辨别方向。《武经总要》这部书是在北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一零四四年)以前写成的。这就是说,在那个时候,我国已经有指南鱼,并且把它应用到军事方面去了。
  指南鱼用一块薄薄的钢片做成,形状很象一条鱼。它有两寸长、五分宽,鱼的肚皮部分凹下去一些,使它象小船一样,可以浮在水面上。
  钢片做成的鱼没有磁性,所以没有指南的作用。如果要它指南,还必须再用人工传磁的办法,使它变成磁铁,具有磁性。
  关于怎样进行人工传磁,《武经总要》没有明白的记载,但是它指出,指南鱼要用“密器收之”,也就是说,要拿一个密封的合子藏起来。根据这一点来看,当时的人工传磁法大约是这样的:把钢片做的鱼和天然磁铁放在同一个密封的 合子里,使它们接触,时间久了,钢片做的鱼就也会具有磁性,变成磁铁。
  原来,不管磁化或者没有磁化的钢铁里面,每一个分子都是一根“小磁铁”。没有磁化的钢条,它的分子毫无次序地排列着,“小磁铁”的磁性都互相抵消了。磁化了的钢条,所有的“小磁铁”都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同性的磁极朝着一个方向,不用说,整个钢条就具有磁性了。如果拿一块磁铁,紧紧擦着一根没有磁化的钢条,老是从这一头向另一头移动,那么,由于磁铁的吸力,普通钢条中的分子也都顺着一个方向排列起来,这样,就完成“传磁”的工作了。《武经总要》上讲到的“密器收之”,可能就是指这种人工传磁方法。
  我国人民发明用人造磁铁做指南鱼,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说明我国人民在九百多年前就已具有相当丰富的磁铁知识了。
  使用指南鱼,比使用司南要方便,它不需要再做一个光滑的铜盘,只要有一碗水就可以了。盛水的碗即使放得不平,也不会影响指南的作用,因为碗里的水面是平的。而且,由于液体的摩擦力比固体小,转动起来比较灵活,所以它比司南更灵敏,更准确。
  当时不但有钢片做的指南鱼,还有用木头做的指南鱼和指南龟。宋代《事林广记》记载了用木头做指南鱼的方法:用一块木头刻成鱼的样子,象手指那样大,在鱼嘴往里挖一个洞,拿一条磁铁放在里面,使它的S级朝外,再用蜡封好口。另外用一根针从鱼口里插进去,室南鱼就做好了。把指南鱼放到水面上,鱼嘴里的针就指向南方。
  指南龟也是用木头刻成的,放磁铁的办法和木头指南鱼一样,插在尾部。指南龟不放在水里,人们在它的肚子下面挖一个洞,把它装在光滑的竹钉上面,使它便于自由转动,它尾部的那根针,也会自动指向南方。
  这种木头指南鱼和指南龟,很可能是一些懂得方术的方士创造的,做成以后只是用来变戏法。所以《事林广记》的作者,把它们当作《神仙幻术》了。

  火药的发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古代炼丹家制药时,逐渐发现硫黄(S)、 焰硝(KN□)和木炭(C)的混合物有燃烧和爆炸能力。唐末天□年间(904~906),在战争中开始出现火药箭,还出现“发机飞火”的记载,即用抛石机投掷火药包,作燃烧性兵器。宋朝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设广备攻城作,其中有生产火药的部门。《武经总要》一书记载了火药的三种配方,生产火药已达相当规模。尽管生产技术严格保密,仍传入辽朝,故从日本大量进口硫黄的同时,又严禁硫黄和焰硝向辽出口。宋神宗赵顼时,边防军中已大量配备火药弓箭、火药火炮箭等兵器。辽道宗时,也已在南京析津府(今北京)“日阅火炮”。南宋时,水军也配备了霹雳炮、火炮、火箭等兵器,在建康府(今江苏南京)、江陵府(今湖北江陵)等城市都设有火药兵器制造业。早期火药兵器威力有限,不可能取代冷兵器。但自南宋中期以后,火药兵器在兵器中的比重显著增大(见彩图火箭(模型)将火药筒缚在箭支的前部,利用火药燃烧时产生的后推力带动箭支前进,宋代军队配备的火药武器之一)。金朝火药制造技术来源于辽,金军攻宋之初,已使用火炮。此后,在宋、金、元之间的战争中,火药的使用愈益频繁。金末抗击蒙古军时,曾使用震天雷、飞火枪等火器。宋代出现了类似近代炮弹的铁火炮,却仍用抛石机投射;又发明了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发射“子窠”,类似于后世枪炮,却尚未使用金属发射管。这是辽、宋、 金代火药兵器进步的极限,却已决定了后世火药兵器的发展方向。总之,辽、宋、金代可算是人类使用火药的奠基时期。到元、明又发现了铜铁铸造的管状火器——铳和炮。

  火枪 南宋时候,火药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了,火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为了防御金兵的侵扰,南宋的军事家们就不断想法改进武器。南宋初,宋高宗绍兴二年(公元一一三二年),有一个叫陈规的军事学家,发明了一种管形火
  器——火枪,这在火器史上是一大进步。
  这种火枪是用长竹杆做的,竹管里装满火药。打仗的时候,由两个人拿着,点着了火,发射出去,用它烧敌人。
  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管形火器。把火药装在竹管里做成火枪,在火药的应用上是个了不起的进步。用抛石机发射火药,不容易准确地打中目标;有了管形火器,人们就可以比较准确地发射和适当地操 纵火药的起爆了。
  火枪发明以后,经过不断的改进,到了南宋未年,又有人发明了突火枪。突火枪是用粗毛竹筒做成的,竹筒里放有火药,还放一种叫“子窠”的东西。用火把火药点着以后,起初发出火焰,接着“子窠”就射出去,并且发出象炮一样的声音。
  这种“子窠”,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它很可能就是一种最早的子弹,可惜古书上没有说明。
  火枪的作用只在烧人,突火枪却能发出子窠打人,比火枪又前进了一步。
  火枪和突火枪,都是用竹管做的原始的管形火器,威力不大,但它们是近代枪炮的老祖宗。近代的枪炮,就是从它们慢慢发展来的。


  造纸术的发明

  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在前人造纸术的基础上,改革和推广了造纸技术。新的造纸术使旧的不便书写的麻纸变成了至今大致结构没有改变的良纸工艺。
  在蔡伦造纸术出现之前,在中国,商代用甲骨,西周用青铜器,春秋时用竹简、木牍、缣帛作为记事材料。汉代,农业发达,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笨重的竹简和昂贵的缣帛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寻求新的书写材料已成为时势所趋,造纸术就因此应运而生。
  据20世纪中叶以来在新疆、陕西、甘肃等地出土的麻质古纸,专家确认为西汉麻纸的片状纤维物,说明造纸术可能出现在蔡伦之前,而且可能与人们对纺织用麻的处理过程有关。但这些西汉麻质古纸上都没有发现可以辨识的书写文字,加上对化验分析结果解释不同,对西汉是否已出现了造纸术中术界尚有很大争议。闪此《后汉书·蔡伦传》对蔡伦发明造纸术的记载,是迄今为止有时间和人物的准确记载造纸术的最早记录,广为人们承认。
  蔡伦(62~121),字敬仲,桂阳(今湖南郴州)人,明帝永平十八年(75)入宫为宦。章帝章和元年(87)任尚方令,掌管宫廷手工作坊。和帝元兴元年(105)发明造纸术。安帝元初元年(114)封龙亭侯。安帝建光元年(121)去世,葬在封地。
  《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蔡伦造纸之前,书写记事的纸实际上是丝织物(缣帛),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鱼网,经过挫、捣、抄、烘等一系列的工艺加工,制造植物纤维纸,一种至今大致结构没有改变的良纸,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纸。105年,蔡伦向汉和帝献纸,受到和帝赞誉。造纸术于是广为天下所知,蔡伦造的纸被称为“蔡侯纸”;105年则被普遍认为造纸术的发明年代。
  蔡伦对造纸术的改革和推广,使纸的使用在东汉后日渐多起来。从考古发掘出的东汉古纸看,已有不少带有书写字体,而且质量明显提高。这些东汉古纸,或是诗抄,或是书信,或是书札的残部,都是东汉末年的产物,准确的应属永初四年(110)前后。科学家对1974年甘肃武威旱滩坡的东汉晚期墓出土的留有字迹的古纸进行了细致的科学分析,发现古纸已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柔性,厚度与现代机制原稿纸相当,原料为大麻等麻类纤维,纤维交结细匀紧密,且有单面涂布加工,说明当时的造纸工序已相当精细,造纸技术已达到一定水平。
  东汉时纸的使用,有许多书稿文献都有记载。如《后汉书·邓皇后纪》中所说的贡纸和《后汉书·百官志》中所说的宫廷内专管纸墨的少府守宫令和尚书令右丞,说明纸在宫廷内已广为使用。而《后汉书·延笃列传》所载的牍记纸和书写纸及《北堂书抄》中所载的信纸,则说明一般官吏和士人也有使用纸书写的了。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最杰出的成就。纸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它作为一种新的信息载体在中国率先出现,使中国汉代的文明勃兴超过了其它的文明。公元八世纪左右,阿拉伯人才开始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
  纸的出现和推广,使汉以后的文化生活出现了崭新的面貌。纸的质量越来越好。汉中平二年(185),山东造纸能手左伯(字子邑)造出“左伯纸”,史称“子邑之纸,妍妙辉光”。公元2~5世纪,左伯纸、张芝笔和韦诞墨曾是文人墨士喜爱的文房用品。但纵观汉代的书写材料占主要地位的仍是简牍和缣帛。直到晋以后,经济发展,造纸术流传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造纸材料丰富,才出现了较多较好的纸。晋代盛行的读书、抄书和藏书之风都得益于纸的普及和推广。抄经热、藏书热和因传抄左思《三都赋》而出现的洛阳纸贵,都是纸普及后出现的前所未有的景观。

  印刷术的发明

  自从有了纸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读书的人多起来了,对书籍的需要量也大大增加了。
  晋朝初年,官府有书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五卷。南北朝时候,梁元帝在江陵有书籍七万多卷、隋朝嘉则殿中藏书有三十七万卷,这是我国古代国家图书馆最高的藏书记录。
  除了官府藏书,私人藏书也越来越多。比如晋朝郭太,有书五千卷;张华搬家的时候,单是搬运书籍,就用了三十辆车子。
  印刷术发明以前,只有官府和郭太、张华那样的富人才能有这么多的藏书,一般人要得到一两本书也很不容易,因为那时的书都是手抄本。要抄这么多的手抄本,得花费多少人力呀!这种情况如果不改变,怎么能够满足社会上的需要呢?
  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项科学发明,只要社会上迫切需要它,同时又有产生它的物质条件,那么,它就会很诀出现的。雕版印刷术的出现就是这样。
  在雕版印刷术出现以前,社会上已经广泛应用印章和拓碑。
  印章有阳文和阴文两种,阳文刻的字是凸出来的,阴文刻的字是凹进去的。“如果使用阳文印章,印到纸上就是白底黑字,非常醒目。但是印章一般比较小,印出来的字数毕竟有限。
  刻碑一般用阴文,拓出来的是黑底白字,不够醒目。而且拓碑的过程比较复杂,用来印制书籍也不方便。但是,拓碑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石碑面积比较大,一次可以拓印许多字。
  如果截长补短,把拓碑和印章的各自特点结合起来呢?情况当然就不一样了。
  我国劳动人民在拓碑和印章这两种方法的启发下,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的方法是这样的: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印书的时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了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着,用自纸复在板上,另外拿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背上轻轻刷一下,把纸拿下来,一页书就印好了。一页一页印好以后,装订成册,一本书也就成功了。这种印刷方法,是在木板上雕好字再印的,所以大家称它为“雕版印刷”。
  我国的雕版印刷是在什么时候发明的呢?对这个问题,历史学家还没有统一的意见,但多数人认为是在唐朝时候发明的。
  在隋末唐初,由于大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文化事业也跟着繁荣起来,客观上产生雕版印刷的迫切需要。
  根据明朝时候邵经邦《弘简录》一书的记载: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收集封建社会中妇女典型人物的故 事。编写了一木叫《女则》的书。贞观十年土长孙皇后死了,宫中有人把这本书送到唐太宗那里。唐太宗看到之后,下令用雕版印刷把它印出来。
  贞观十年是公元六三六年。《女则》的印行年代可能就是这一年,也可能稍后一些。这是我国文献资料中提到的最早的刻本。从这个资料来分析。可能当时民间已经开始用雕版印刷来印行书籍了,所以唐太宗才想到把《女则》印出来。雕版印刷发明的年代,一定要比《女则》出版的年代更早。
  到了九世纪的时候,我国用雕版印刷来印书已经相当普遍了。
  唐朝时候,有个杰出的诗人叫白居易。他把自己写的诗编成了一部诗集——《白氏长庆集》长庆四年十二月十日(公元八二五年一月二日),白居易的朋友元稹给《白氏长庆集》写了一篇序文,序文中说:当时人们白居易的诗“缮写模勒”,在街上贩卖,到处都是这样。
  从前人们把刻石称为“模勒”,到了唐代,也就把雕版称为”模勒“了。这里的“模勒”两字就是雕版印刷的意思。
  《旧唐书》还有这样一条记载,大和九年(公元八三五年)十二月,唐文宗下令各地,不得私自雕版印刷历书。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根据另外一些古书的记载情况是这样:当时剑南、两川和淮南道的人民。都用雕版印刷历书,在街上出卖。每年,管历法的司天台还没有奏请颁发新历,老百姓印的新历却已到处都是了。颁布历法是封建帝王的特权,东川节度使冯宿为了维护朝廷的威信,就奏请禁止私人出版历书。历书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民非常需要,一道命令怎么禁得了呢?虽然唐文宗下了这道命令,民间刻印的历书仍旧到处风行。就是在同一个地区,民间印刷历书的也不止一家。
  黄巢起义的时候,唐僖宗慌慌张张逃到了四川。皇帝也逃跑了,当然没有人来管理禁印历书的事了。因此,江东地方的人民就自己编印了历书出卖。唐僖宗中和元年(公元八八一年),有两个人印的历书,在月大月小上差了一天,发生了争执。一个地方官知道了,就说:“大家都是同行做生意,相差一天半天又有什么关系呢?”历书怎么可以差一天呢?那个地方官的说法真叫人笑掉了牙。这件事情却告诉我们,单是江东地方,就起码有两家以上印刷历书。
  当时跟着唐僖宗逃到四川的柳毗在他的《家训》的序里也说,他在成都的书店里看到好多关于阴阳、杂记、占梦等方面的书籍。这些书大多是雕版印刷的。可见当时成都的印刷业比较发达,不但印历书,还印其他各种书籍了。
  唐朝刻印的书籍,现在保存下来只有一部咸通九年刻印的《金刚经》。 咸通九年是公元八六八年,离开现在已经一千多年了。这一千多年前的印刷品,是怎样保存下来的呢?这里还有一段故事。
  甘肃省墩煌东南有坐鸣沙山,早在晋朝的时候,有一些佛教徒在这里开了山洞,雕刻佛像,建筑寺庙。山洞不断增加,佛像也跟着增多,人们就把这里称为“千佛洞”。一九零零年,有一个王道士在修理洞窟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密闭的暗室,打开一看,里面堆满了一捆捆纸卷,其中有相当多的纸卷是唐代抄写的书籍,还有一卷是唐代刻印的《金刚经》。
  这部《金刚经》长约一丈六尺,高约一尺,是由七个印张粘连而成的卷子。卷首有一幅画,上面画着释迦牟尼对他的弟子说法的神话故事,神态生动,后面是《金刚经》的全文。卷未有一行文字,说明是咸通九年刻印的。

  这本书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雕板印刷书籍。图画也是雕刻在一块整版上的,也许是世界上最早的版画。
  到了五代时候,有个封建官僚叫冯道。他在短短的五个朝代中做过四个朝代的大官,是个卑鄙无耻的家伙。他看到江苏、四川等地人民贩卖的印本书籍,各种各样都有,单单没有儒家经典,就在后唐长兴三年向皇帝建议雕版印刷儒家经典。
  当时共印九种经书,经历了四个朝代,直到后周广顺三年,先后花了二十二年的时间,才全部刻成。
  因为这次刻书影响比较大,后来竟有人认为印刷术是五代时候冯道发明的,这当然是错误的。
  到了宋朝时侯,印刷业更加发达起来,全国各地到处都刻书。北宋初年,成都印《大藏经》,刻板十三万块;北宋政府的中央教育机构——国子监,印经史方面的书籍,刻板十多万块。从这两个数字,可以看出当时印刷业规模之大。宋朝雕板印刷的书籍,现在知道的就有七百多种,而且字体整齐朴素,美观大方,后来一直为我国人民所诊视。
  宋朝的雕版印刷,一般多用木板刻字,但也有人用铜板雕刻。上海博物馆收藏有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刷广告所用的铜版,可见当时也掌握了雕刻铜版的技术。
  说起印制书籍,雕版印刷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创造。一种书,只雕一回木板,就可以印很多部,比用手写不知要快多少倍了。
  可是用这种方法,印一种书就得雕一回木板,费的人工仍旧很多,无法迅速地、大量地印刷书籍,有些书字数很多,常常要雕好多年才能雕好,万一这部书印了一次不再重印,那未,雕得好好的木板就完全没用了。
  有什么办法改进呢?
  到了十一世纪中叶(宋仁宗庆历年间),我国有个发明家叫毕升,终于发明了一种更进步的印刷方法——活字印刷术,把我国的印刷技术大大提高了一步。
  毕升用胶泥做成一个一个四方长柱体,一面刻上单字,再用火烧硬,这就是一个一个的活字。印书的时候,先予备好一块铁板,铁板上面放上松香和蜡之类的东西,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密密地排满活字,满一铁框为一版,再用火在铁板底下烤,使松香和蜡等熔化。另外用一块平板在排好的活字上面压一压,把字压平,一块活字版就排好了。它同雕版一样,只要在字上涂墨,就可以印刷了。
  为了提高效率,他准备了两块铁板,组织两个人同时工作,一块板印刷,另一块板排字;等第一块板印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铁板互相交替着用,印得很快。
  毕升把每个单字都刻好几个;常用字刻二十多个碰到没有予备的冷僻生字,就临时雕刻,用火一烧就成了,非常方便。印过以后,把铁板再放在火上烧热,使松香和蜡等熔化,把活字拆下来,下一次还能使用。
  这就是最早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这种胶泥活字,称为泥活字,毕升发明的印书方法二和今天的比起来,虽然很原始,但是活字印刷术的三个主要步骤一制造活字、排版和印刷,都已经具备。所以,毕升在印刷方面的贡献是非常了不起的。北宋时期的著名科学家沈括在他所著的《梦溪笔谈》里,专门记载了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以后,朝鲜人民又开始用泥活字等方法印书,后来又采用木活字印书。到了十三世纪,他们首先发明用铜活字印书。我国使用铜活字印书比朝鲜稍晚。朝鲜人民还创造了铅活字、铁活字等。
  十六世纪末年,日本侵入朝鲜,把朝鲜的铜活字和木活字抢去不少。于是,日本人也学会了活字印刷术。
  我国的印刷术还传到了越南。十五世纪的时候,越南开始用雕版印刷术的方法印书。十八世纪初,他们也开始用木活字印书了。
  欧洲印刷术的产生,也受了我国印刷术的深刻影响。
  元朝时候,到中国来的欧洲人很多。他们看到元朝政府印的纸币可以代替金银使用,觉得非常新奇。在他们写的游记中,对于中国的纸币记载得很详细。
  当时到中国来的欧洲人,很多住在杭州等地。杭州的书坊非常多,刻印工人的技巧也非常熟练。有的欧洲人在那里住过好几年,所以很自然地就把印刷术带回欧洲去了。

1、印制书籍出现前的书籍生产方法

  我国印制书籍大约起于唐,成于五代,盛于两宋,旁及辽、金、西夏,沿袭于元、明、清。但在唐以前,我国书籍的制作方法大概依书籍的制作材料而定,先后有过刀刻、铸造、笔写等不同的方法。

  初期书籍之一的甲骨文书,从现存的甲骨文片看,其上面的文字都是用刀刻的。为什么非要用刀刻?这大概取决于这种材料的质地。我们知道,骨头是有一定硬度的,而吃墨的能力却不怎么强,如果用笔写,可能不会保存很久,因而只好用刀刻。用刀刻可能还有另外的原因,那就是刀刻的笔道纤细匀称。如果用笔写,那时有没有那么细的笔还是个问题。一块龟甲或一块兽骨,没有多大的平面。除掉占卜时形成的卜兆裂纹,能着字的地方所剩无几,如果笔尖稍粗,根本无法写下。这大概也是采用刀刻的原因之一。刀刻的字迹既能保持久远,又能笔道匀整,又适应甲骨仅有的空余平面,又有一定的硬度,所以我们见到的甲骨文书绝大多数都是用刀刻的。有的刻得十分纤细,像陕西周原地区出土的西周甲骨,其字迹要用五倍的放大镜才能看清,可见那时的微雕技术已经相当精湛了。

  初期书籍之二的青铜器铭文,据现在所知道的,其上面的文字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凸出来的阳纹,一种是凹进去的阴纹。两种纹路不同,它们的制作方式也不同。凹进去的阴纹文字比较好理解,那就是在事先设计制作好的青铜器上,如果什么时候想在上面镌刻文件或事件,都可以随时请人操刀镌刻就是了。这种用刀在青铜器上直接镌刻阴纹文字,比在青铜器上铸字要方便得多,自由得多。在青铜器上铸字,事先就要有周密的计划。有的在设计时大概就不想当作器具用,而是想铸字,以文字意义为主的。例如郑国、晋国铸造的刑鼎,目的就是为了公布法律,晓谕全国。这类青铜器物上面的文字,在制造浇铸模子时就要考虑周详。一份文件,一个事件,一共有多少字,如何布局,乃至每个字的锼〔sou搜〕锓〔jian坚〕,都要精心设计,精心制作。而且模子内壁的阳阴纹字迹必须是凹进去或凸出的反字,浇铸出来的才是凸起或凹进的阳纹或阴纹正字。这就牵涉到模子内壁上阴阳纹反字究竟是怎么弄上去的问题。正写反贴双勾再锼锓,自然是我们现代人的思维。古人是不是这样做,不敢肯定。考古学界有人根据青铜器铭文中常用虚字的酷似,推测青铜器铸模内壁的阴阳纹反字,可能是一个一个事先做好的阳阴纹正字压挤出来的。这种推想十分大胆,假如这种推想能够成立,那就表明我们的祖先老早就懂得制造活字的原理了。当然这种活字尚不是为了排版印刷,而是为了铸造青铜器铭文。

  初期书籍之三是石质文书。我国自周秦以来,以玉片、石片、石鼓、摩崖、碑、碣、套帖等形式刻、写的石质文书,也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归纳起来,往石质材料上着附文字,就现在所知也只有两种办法:一种是书写,一种是刀刻。书写者见于侯马盟书。1965年在山西侯马春秋晚期晋国遗址出土的盟书,都是以朱色或墨色书写在玉片或石片上。其中最大的长32厘米,宽3.8厘米,上尖下方,形态规整。这种盟书为什么要用笔写而不用刀刻,道理说不清楚。也许因为侯马盟书是社会急剧变化的产物。在中国古代,大凡需要发誓定盟,总是事有急需,发于义愤。并且盟书要一式两份,一份留作证据,藏于盟府,以备查验;一份沉于河底或埋于地下,以示永不背盟。事急,又要两份,刀刻可能不适应,故采用手写。不过这只是推测,不能算是科学结论。除侯马盟书以外,传世的所有石质文书,包括摩崖石刻、碑、碣、历代所刻儒家石经、释家石经、道家石经等,全部都是用刀刻的。这些刀刻的石质文书,不同于侯马盟书的一份要藏于盟府,一份要沉于河底或埋于地下,而是要立在光天化日之下,或本来就是依山刻石,风吹日晒自是家常便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用笔在石质上写字而不是用刀在石质上刻字,时间一长,或经过雨水的冲洗,字迹就会模糊不清,甚至是字迹全无。所以古代的石质文书绝大多数都是用刀刻成的。

  随着书籍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正规书籍的出现和发展,以前的甲骨、青铜器、玉、石材料等都不再适应需要,竹木简便广泛地被采用为书籍的制作材料。这种材料不同于以前的甲骨、青铜器和石头,究竟采取什么办法将文字着附在竹木简上,这是书籍生产方法上的重大课题。历来出土的大量竹木简,证明了竹木简书都是用笔写成的。过去有所谓“刀笔吏”的说法,说竹木简书是用刀刻成的,这完全是一种误解。事实上刀、笔、墨、砚要预备齐全,才能书字于竹木简上。笔、墨、砚的功能不言而喻,谁都知道。唯有刀的用途,过去说法不一。一种说法,刀就是笔,用刀笔在竹木简上刻字。这早已为事实所推翻。还有一种说法,道破了刀的用途。我们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小学生,甚至包括初中学生,每天上学,他们的书包里所带的铅笔盒中,必带有铅笔、笔刀和橡皮。 目的是当写了错字时,就用橡皮将错字擦掉,而后改成正确的字。竹木简书盛行时期,之所以要把刀、笔、墨、砚同时备齐,同样是各有各的用途。其中的刀的用途就类乎今天中小学生所用的橡皮。当在竹木简上写了错字时,就及时用刀子刮去,然后再写上正确的文字。过去人将“刀笔”连读,解释为刀子笔,进而说竹木简书是用刀子刻的,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事实上竹木简书都是用笔写成的。

  在竹木简书盛行的同时,丝织品中的缣帛也是书籍的制作材料之一。用这种材料制作书籍,就无法像甲骨、青铜器、玉石那样,其文字可以铸造,可以刀刻,而只能是用笔书写。这道理很简单,用刀在缣帛上刻字,那根本是不可想象的。同样,像后世印制纸书那样,将文字印在缣帛上,也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帛书只能是用笔书写而成,不可能用其他的办法将文字着附上去。事实上,历来出土的帛书,也确实都是用笔书写而成的。

  纸张取代竹木简、缣帛而成为书籍的普遍制作材料之后,不但改变了竹木简笨重,缣帛贵重的弊病,而且由于纸张比竹木简、缣帛更易于着墨,所以自东汉至五代上千年的时间里,纸书多是用笔抄写而成。又由于纸张具有特殊的吸墨能力和柔软,所以又承担起自唐代开始的印制书籍的任务。雕版印制书籍中经五代的缓慢发展,至两宋而极盛,标志着书籍的生产方法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人类文明也跨进了新的历史时期。

  (2)印制书籍的出现与发展

  我国用雕版印刷的办法来印制书籍,大概在唐朝已经开始。这无论从文献记载或实物留存都能得到证实。但印书之始,绝不意味着雕版印刷的技术到唐朝才发明,反而表示这种技术在唐以前应该早已出现。到了能够印制整部的书籍,则应该是这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了。但长期以来,参与讨论中国雕版印刷术发明问题的中外古今学者,却多以印书之始来论证雕版印刷术的发明,结果不是提前,就是靠后,始终得不出一致的意见和科学的结论。早的有东汉发明说,东晋咸和(公元326—334年)发明说,六朝(公元222—584年)发明说,隋朝(公元581—617年)发明说,唐朝(公元618—906年)发明说;晚的有五代(公元907—959年)发明说,北宋(公元960—1126年)发明说。时代跨度上千年。这些说法,有的因论据不足固然不能成立,有的以流存的实物为证,但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自然法则,因而也不能成立。好在我们这里不是讨论印刷术的发明,我们注意的是用这种技术来生产书籍在唐朝则是史不绝书了。

  明朝有位史学家叫邵经邦(公元1491—1565年),他写了一部历史著作叫《弘简录》。在《弘简录》卷四六记载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洛阳人,年仅36岁就不幸夭亡了,唐太宗很是悲痛。当宫女们将皇后生前所编纂的《女则》10篇呈献给皇帝时,唐太宗抚物生情,“览而嘉叹,以后此书足垂后代,令梓行之。”这里的“梓行”二字,指的就是雕版印行。这是迄今所知关于印制书籍的最早记载。长孙皇后卒于贞观十年(公元636年)的六月,印行《女则》应当就在这一年的下半年或稍后一点。表明在7世纪的上半叶,中国已经懂得用雕版印刷的办法来生产书籍了。而且生产的第一部书就是妇女著作。

  冯贽的《云仙散录》记载“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我们知道,唐玄奘到印度取经出发的那一年是贞观三年(公元629年),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取经回国,前后经过了17年。再过19年,即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唐玄奘涅槃圆寂。所以他用回锋纸印刷普贤菩萨像,施于四众,应当在贞观十九年他取经回国,到麟德元年他涅槃圆寂之间。这件事情的发生,距雕印长孙皇后的《女则》仅10多年的时间,说明7世纪的上半叶,中国不仅懂得雕版印制书籍,也懂得雕版印制佛画了。

  此后,关于唐代雕印历书、字书、韵书、文集、道书、阴阳杂记等书的记载,屡见不鲜。流传于世的实物也不只一两件。像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王玠〔jie 介〕为父母祈福而雕造普施的《金刚经》、西川成都府樊赏家雕印的历书、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印卖的梵文《陀罗尼经咒本》等,就都是至今还留存在世的雕版印刷品。特别是那件被斯坦因携走,现在庋〔gui 鬼〕藏于大英图书馆东方部的《金刚经》,可以说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而又相当成熟的印刷品。它用七张纸粘连而成,全长15.2尺,完整无损。卷首有释迦牟尼佛坐莲花座上,对长老须菩提等僧众说法的扉画。妙相庄严,栩栩传神。经文字体端庄凝重,刀法稳健。印纸精良,墨色精纯。古朴大方,赏心悦目。说明到9世纪中叶,我国的雕版印刷技术已经进入相当成熟的时期了。

  进入五代之后,雕版印制书籍的方法已被政府正式采纳,并且用来印制儒家经典了。从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起,到后周广顺三年(公元953年)止,中原地区的四个不同朝代唐、晋、汉、周,在22年的时间里,由国子监连续不断地完成了《九经》的校勘和雕印工程。这是儒家经典第一次用雕版印刷的办法生产出来。或者说儒家经典的第一代版本,就是五代时期国子监出版的,监本之称也就开始于此。与此同时,《五经文字》、《九经字样》以及解释儒家经典的《经典释文》,也先后被雕版印制出来。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县)人和凝,不顾别人指责,自己主持雕版印制了自己的文集,开创了版本学史上“自刻本”的先河。后蜀宰相毋昭裔,不但主持雕刻了《蜀石经》,还主持雕版印制了《九经》,还让自己的门人句〔gou勾〕中正、孙逢吉主持雕版印制了《文选》、《初学记》、《白氏六帖》等。地方政府以及民间雕印的佛经、佛画更多,道家的某些著作也被雕印出来。整个书籍的生产方法,已面临全面改革的前夜。

  进入宋代以后,书籍的生产方法便以雕版印刷为主流了。南北两宋刻书之多,雕镂之广,规模之大,流通之宽,版印之精,都堪称前所未有,后世楷模。上自中央各殿、院、廊、司、局、监,下至地方各府、州、军、县,各路茶盐司、安抚司、提刑司、转运司、公使库,各府学、州学、军学、郡斋、郡庠、学宫、頖〔pan 盼〕宫、学舍,各县县学、县斋,各地书院,私宅、家塾、书棚、书坊、书肆、书籍铺,各地寺院、道观、祠堂等等,都竞相刻书,形成了广泛的刻书网络,使书籍生产出现了空前未有的高潮。两宋以后,迭经元、明、清,旁及辽、金、西夏,书籍的生产方法多是采用这种雕版印刷,为今天留下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典籍。

  (3)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雕版印制书籍,比起用手抄写书籍,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只要雕刻一套版,你想印多少,都可以随心所欲。但这种技术必须是每一种书籍雕一套版,每套版只能印一种书籍。它只能在部数上增加,不能在种数上生新。若要生新,就只能再雕一套版。这显然是工本极大,劳师费时。这种固有的弱点,在两宋雕版印制书籍充分发展的同时,也就充分暴露出来。能否克服这种弱点,使之既省工本,又能随意生新?这是摆在当时书籍生产者面前的新课题。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平民毕升用自己的天才和实践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就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图5)。

  关于毕升发明泥活字印书法,北宋沈括在他所著《梦溪笔谈》卷十八中有翔实的记载。沈括说: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升死,其印为余群众所得,至今保藏。

  这段记载,从制字、排版、常用字的储备、生辟字的临时制作、不用时的收藏方法,以及不用木料制字的原因等,都说得清清楚楚。我们从中可以认识到,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印书法,除了稍显原始古朴之外,其余关乎现代排字印刷的基本原理,那时几乎都已具备了。这是书籍生产方法上的又一次重大革新,闪现了现代书籍生产方法的最早火花,比德国人谷腾堡用活字排印书籍大约要早400年。可惜的是,毕升用这种泥活字排印过什么书,不见记载。实物更无流传。但按照毕升泥活字排版印书的原理,仿制泥活字,用它来实践印书,却是代有其人。周必大在南宋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根据沈括《梦溪笔谈》中的记载,在潭州(湖南长沙)仿制成了泥活字,用它排印了自己的《玉堂杂记》二十八事。这是现在所知关于用泥活字印书的最早记载。元朝定鼎前夕,忽必烈的谋士姚枢,在河南辉县教弟子杨古根据沈括的记载,也仿制了泥活字,排印《小学》、《近思录》、《经史论说》等书,用来化民成俗,提高百姓的文化水平。直到清朝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苏州人李瑶仍仿制出泥活字,并用它排印了《南疆绎史勘本》和《校补金石例四种》等书。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安徽泾县翟金生及其家人,经过30年的努力,仿制了10多万个泥活字,并用它排印了自己的集子《泥版试印初编》、家谱《水东翟氏宗谱》,以及他朋友黄爵滋的集子《仙屏书屋初集》等书。
在泥活字原理启发下,被毕升当年扬弃了的木活字,到元朝初期又由王桢试制成功。与此同时,还创制了转轮拣字法。王桢用自己创制的木活字,排印了自己主持纂修的大德《旌德县志》。比王桢晚20年,浙江奉化州官马称德,在任内也主持制作了10多万个木活字,并用它排印了《大学衍义》等书。与此同时,少数民族文的木活字也被制造出来,如回鹘文、西夏文木活字都已出现。至今还有西夏文木活字排印的佛经传世。新疆博物馆、敦煌艺术研究院和中国历史博物馆,还分别收藏有回鹘文木活字的实物。回鹘文不同于汉语,每个词组的字母构成不同,词组的长短也不同,因而形成的木活字长短也就不同。这种长短不一的木活字,排版技术要比一样大小的汉字木活字复杂得多。可当时被忽必烈誉为神逸俊秀的回鹘人,居然能解决这样复杂的排版技术问题,不能不说是开了拼音文字活字排版技术的先声。这是我国少数民族为中国书籍史发展做出的一大贡献。

  到了明朝,使用木活字印书的地区已普及到苏州、杭州、南京、福州、四川、云南等地。明朝用木活字印的书,有书名可考的,至今仍有百余种。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由于形势的需要,朝廷发布的邸报,也叫作朝报,也改用木活字排印了。这可以说是开了报纸活字排印的先河。清朝,木活字已在全国通行。上至内府,下至各级衙署、书院、书局、书坊等,大都备有木活字。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广东、陕西、甘肃等省,都曾用木活字印过书。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诏求天下遗书,复出内府秘籍,并校辑《永乐大典》所见佚书,开馆编纂《四库全书》。原先打算选择其中传世极罕,又足资考镜者,先行刊印流通。无奈工程太大,于是采纳金简的建议,刻了25万多个大小不等的木活字,用来排印上述的难得之书。乾隆皇帝以为称活字不雅,便赐名“聚珍”。又因为这项工程在武英殿进行,所以将用这批木活字所印的相同规格的书,就称为《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共收录图籍134种。这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木活字印书工程。

  金属活字,包括铜活字、锡活字、铅活字等。其中铜活字应用较广,现知最早铜活字印书活动是在15世纪末,即明朝的弘治年间。当时江苏的无锡、常州、苏州一带都有用铜活字排印的书籍出现。最有名的是无锡的华家与安家。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华燧用铜活字摆印了《宋诸臣奏议》50册。因铜字难受水墨,印制出来的书叶,墨色浓淡极不均匀,但它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铜活字排印的书籍,因而显得十分珍贵。现知华燧以会通馆名义用铜活字先后排印过15种书。华燧的叔父华珵〔cheng成〕于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用铜活字排印过陆游的《渭南文集》和《剑南诗稿》。华燧的侄子华坚和华坚的儿子华镜,也用铜活字排印过《蔡中郎集》、《白氏文集》、《元氏长庆集》等。无锡除华氏外,尚有安国桂坡馆也用铜活字印书。安国字民泰,是无锡的巨富,有“安百万”之称。他用铜活字排印的书,可以考知者也有10余种。其中的正德《东光县志》,是国内现存最早用铜活字印制的地方史志。此外,福建建阳书商也用铜活字排印过《墨子》。清代,福建人林春祺,从18岁开始刻制铜活字,花了21年的时间,耗去白银20万两,制成大小铜活字40多万个,并用这套铜活字排印了顾炎武的《音论》、《诗本音》及军事丛书《水陆攻守战略秘书》等七种书籍。当然,规模最大的还要算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内府用铜活字排印的《古今图书集成》,全书共一万卷,目录40卷。分六编32典,6109部。内容繁富,区分明晰,是我国著名的大型类书之一。这次铜活字印书活动,构成了我国历史上最大的金属活字印刷工程。

  锡活字,元朝人的著作中就有记载,但不见实践。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广东佛山镇有位姓唐的书商,出资一万元铸造锡活字20多万个。并于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用这套锡活字排印过马端临的《文献通考》348卷。铅活字,明朝人、清朝人都有记载,但不知印过什么书。

  用活字排版来印制书籍,在我国出现很早,但发展却很缓慢。然而它毕竟是一种新生事物,较之雕板印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代表了书籍生产方法前进的方向,所以到了清朝晚期,随着西方铅字排印技术的传入,中国书籍的制作方法也就走上了世界铅字排印的共同道路。今天,激光照排、电脑打印等新方法不断涌现,书籍生产方法又面临一场伟大的革命,人类文明将要跨入新的历史时期。


我国古代文四宝
诗筒:日常吟咏唱和书于诗笺后,可供插放的用具。多以竹制,取清雅之意。在古代的文房书斋中,除笔、墨、纸、砚这四种主要文具外,还有一些与之配套的其他器具,它们也是组成文具家族中必不可少的一员。明代屠隆在《文具雅编》中记述了四十多种文房用品,通常较为常见的有笔架:又称笔格、笔搁,供架...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分别是谁发明的?
造纸术(也称蔡侯纸)。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为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改进了造纸术,才使纸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被称为“蔡侯纸”。11世纪中叶时中国大科学家沈括还对指南针感到匪夷所思,他...

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
在全国推广.公元6世纪后,我国的造纸术不断外传.使朝鲜、日本、阿拉伯、欧洲等地先后学会了造纸术.纸从此成为传播文化、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印刷术 我国造纸发明以后,由于出版书籍的需要,印刷术也随之产生.公元6世纪初的隋、唐之际,出现了最早的雕版印刷术.这种印刷术一般用木材为原料,先在木板上刻反字...

隶书金书小篆甲骨文四种字体最先和最后出现的顺序是哪两种
掌握"新三书"的划分标准,对于汉字教学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

中国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这四大发明是属于什么创新?_百度...
他看到江苏、四川等地人民贩卖的印本书籍,各种各样都有,单单没有儒家经典,就在后唐长兴三年向皇帝建议雕版印刷儒家经典。 当时共印九种经书,经历了四个朝代,直到后周广顺三年,先后花了二十二年的时间,才全部刻成。 因为这次刻书影响比较大,后来竟有人认为印刷术是五代时候冯道发明的,这当然是错误的。 到了...

文房四宝简介
根据文献和实物资料,最早的人们是采用结绳来记事的,遇事打个结。后来又在龟甲骨上刻辞,所谓 “甲骨文” 。 在青铜产生以后,又在青铜器上刻着,即“金文”。 再后,将字写在竹,木, 称“ 竹简”西汉初年,政治稳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跃,对传播工具的需求旺盛,纸作为新的书写材料应运而生。

文房四宝制做过程
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因为中国古代文人要经常使用毛笔、墨、宣纸、砚台,它们是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文房四宝"在南唐时指诸葛笔、徽州李廷珪墨、澄心堂纸,江西婺源龙尾砚。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省徽州)、宣纸(安徽省宣州)、端砚(广东省肇庆,古...

古时候的”四书”是那四书?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

古代四大著名书法家的四种字体代表是什么
曾经有人这么评价赵孟頫,一条艺术道路的终点,开启了另一条艺术道路的起点。赵孟頫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书法家,历史上诸家对赵孟頫的评价不一,错综复杂。入清之后,因为乾隆帝对赵体书法的推崇,赵体书法风靡一时,甚至影响到了当时的刻书业,成为了司空见惯的“印刷体”。

中国古代四种计时的仪器和工具
量出表影的长度,就可以推算出冬至、夏至等各节气的时刻。表影最长的时候,冬至到了;表影最短的时候,夏至来临了。它是我国创制最古老、使用最熟悉的一种天文仪器。2、刻漏 又称漏刻、漏壶。漏壶主要有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类。早期的刻漏多为泄水型。水从漏壶底部侧面流泄,格叉和关舌又上升,使...

穆棱市17024175042: 中国古代的刻书业有哪几种 -
汤钧天麻: 古代的刻书系统将书籍刻印分为官刻、私刻、坊刻. 官刻 :由国家机构出资或主持的图书刻印活动; 私刻: 私刻中最多的是家刻,所以私刻也往往泛称“家刻”.这些书籍的牌记多刊自家堂号、宅名 或书斋名等.私刻的出版主体多是士人学者,刻书多以学问崇尚,文化推广、知识传播为目 的,注重青史留名,并不以赢利为动机,所以重视质量,校刻精审; 坊刻: 坊刻的出版主体是书商.我国早期印刷品多为坊刻本.在唐代,除寺院刻经之外,大部分是 民间坊刻.

穆棱市17024175042: 坊刻、私刻与官刻有什么区别?
汤钧天麻: 坊刻、私刻与官刻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三种不同的图书出版形式. 坊刻即作坊书肆刻书,指中国古代民间书商刻印图书,这样的书也称为 “坊刻本”,以销售流通营利为目...

穆棱市17024175042: 古代印刷术怎么印刷? -
汤钧天麻: 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的传播主要靠手抄的书籍.手抄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既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又给文化的传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印章和石刻给印刷术提供了直接的经验性的启示,用纸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直接为雕版印刷指...

穆棱市17024175042: 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技术的种类有哪些? -
汤钧天麻:[答案] 雕板印书,一次可以印出几百部、几千部,比起一字一句地靠手来抄写,的确是一次革命.但是雕板仍然有缺点,印一页书,... 元末明初,我国刻工俞良甫、陈孟荣等曾到日本刻书.1592年,日淬丰臣秀吉侵略朝鲜时,曾把活字劫掠回国,日本也学会...

穆棱市17024175042: 古代的书都是怎么印刷的啊? -
汤钧天麻: 应该是活字印刷或者雕版吧·

穆棱市17024175042: 毕升:雕版印刷的形成和演变
汤钧天麻: 远古的“书”,最早刻写在龟甲牛骨上,后发展到刻写到竹简上.毛笔和墨的发明,... 隋朝嘉则殿中藏书有三十七万卷,这是我国古代国家图书馆最高的藏书记录.除了官...

穆棱市17024175042: 简述从甲骨文到竹帛书汉字的发展历史 -
汤钧天麻: 前面是演变,后面随便是 古代书籍 中国文字的形态及其演变 1、上古初民所采用的原始记事方式有:结绳、木刻、图画,以及在器物上划刻,用以帮助记忆、交流思想. 2、随着一些符号的反复使用及先民在使用原始记事方法中的经验的积累,...

穆棱市17024175042: 古代印刷术是怎么印刷的? -
汤钧天麻: 你是说雕版还是活字?雕版 印书的时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了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着,用白纸复在板上,另外拿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背上轻轻刷一下,把纸拿下来,一页书就印好了.一页一页印好以后,装订成册,一本书也就成功了....

穆棱市17024175042: 1,概述中国古代文献载体的发展状况. -
汤钧天麻: 在我国古代文献典籍的保存和流传,即单本的图书、零散的著述,往往容易散失亡佚,而凡是编纂或汇刻为一部大书的,则比较容易保存和流传下来.我国古代的许多文献是通过汇入、编入丛书和类书等途径保存下来的.除此之外还有史书、方...

穆棱市17024175042: 古代书是什么做的 -
汤钧天麻: 古代用于书写的竹简,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也有木片),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统称竹简.竹片做成的书,称做“简策”.将木片做成的书,称做“版牍”. 当时的加工工艺落后,竹简比木牍更易加工,成本低廉,制作简易,竹性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