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沫的母亲杨沫

作者&投稿:敞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个女作家的真实一生:母亲杨沫》txt全集下载~

一个女作家的真实一生:母亲杨沫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上世纪80年代母亲在接受广东电视台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晚年想写一部卢梭式的回忆录。她说:我很佩服卢梭,很佩服卢梭敢讲真话的勇气。所以也打算把自己的一生,尽可能大胆地写出来,以一个真实人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而不愿意像有些人那样总把自己装扮成完美无缺的人。实际上,一个人总是有很多缺点的,有很多内心不一定是很健康的东西。可是因为年迈体衰,身体多病,母亲的愿望没有实现。在母亲去世10周年前夕,我放下了手中的其他稿件,花了一年多时间,集中精力完成了这部书稿,概述了母亲的一生,算是对母亲的一个怀念。我遵循母亲的愿望,尽量客观地把母亲一生中我所认为的重大经历记录下来,尽可能大胆地再现出一个真实的,并非完美无缺的杨沫。但碍于年代久远和自己的视野所限,在事实和看法上难免会有不足和错误。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将来再版时补正。说真话难,说父母的真话就更难。一个真实的杨沫,比虚假的杨沫能更久远地活在人们……免费的,直接下载就行

在《母亲杨沫》一书中,我可以见到久违的真实。老鬼所呈现出来的杨沫,是一个立体而丰满的形象,既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她的性格,更能清晰地看到她从生命的起点到终点所跋涉的每一个足印。与以往的写作一样,老鬼对自己、对作品保持了罕见的忠实,在关于母亲的叙述上,身在局中的老鬼更保持了珍贵的品质——不夸大她光辉的一面,也不回避她的瑕疵。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作为同辈作家中最早出版日记的人,杨沫虽然自称想出版一部卢梭《忏悔录》似的作品,但是,她的《自白——我的日记》一书,按照老鬼的话来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与历史的原貌有异,欠真实”,而且,“还删去了不少政治上的表态”,《自白——我的日记》的三个缺陷是“文过饰非”、“补写太多”、“自白太少”(被删除)。
由此可见,饱经沧桑的杨沫对于自己生命中的某些经历和一些不利于自己的东西已经有所判断,她掩饰、补写、删除的部分正是她难以接纳的部分。从她的这种行为不难看出,杨沫在本书中并没有对自己保持诚实。与之相反的事例是,对真实有着深刻认识的老鬼在《母亲杨沫》中不折不扣地遵守了他一贯的写作伦理,把杨沫的复杂性和软弱、虚伪的一面呈现了出来。诸如她与男秘书二十多年的密切关系,在写作《芳菲之歌》时紧跟政治形势而扼杀艺术性的作为,早年缺乏母爱,对孩子过于冷酷的一面等等。
杨沫从十几岁离家出走开始,其人生的起起落落与整个国家的变化完全同步。可以想见,如果在她具有写作能力的时候,给她一个合适的条件,杨沫或能写出更好的作品——即便不能产生如《青春之歌》一样大的影响,也不至于像《芳菲之歌》那样失败。当思想被套上桎梏,被关进牢笼,越雷池一步就会引来灭顶之灾甚至连累亲人的时候,再伟大的作家也难有作为;当作家为了迎合形势需要,不惜放弃艺术追求而写作的时候,决不可能诞生不朽的作品。令人欣慰的是,老鬼把这一切记录了下来,让今天的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从中,不仅可以认识矛盾却活生生的杨沫,更能清醒地认识过去。
书中还披露了杨沫鲜为人知的与自己的秘书某种暧昧不清的关系。杨沫62年以后就常年住在北京香山写作和养病,很少回北京市区的家,83年杨沫以方便接待外宾为由,向北京市委申请给她在香山盖一个小院,房子很快就盖起了,负责操办此事的是她的一个姓罗的秘书。早在六十年代杨沫在香山结识了这个姓罗的年轻病人,这个颇有心机的病人怀着对著名作家崇拜,把杨沫吹捧为“中国的托尔斯泰”,他精明能干,忠心耿耿,赢得了杨沫完全的信任,逐渐走近了杨沫的个人生活,成了杨沫的私人秘书,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左右杨沫的言行,杨沫也因此和家庭疏远得几乎行同路人,他们之间的关系维持了长达30年之久。秘书“为方便协助母亲,就堂而皇之地与母亲住在一个院子,连他的户口也上在了母亲的住处。”杨沫和秘书之间的传闻开始流传,“姐姐小胖最先怀疑,说母亲找了一个面首。
老家的侄女也认为,她和那个助手关系不正常。”我们和老鬼一样,无法去证实他们之间真实的关系和行为,我们只能说,杨沫因为和丈夫关系破裂,和子女关系冷淡,在多年守活寡,受伤害的情况之下,和这个精明的秘书之间产生某种亲密的关系,这种关系也流露出杨沫的某种人性、人心的自然状态,无论发生或者没发生什么,都情有可原吧。但这个秘书,却把这种关系当作了日后挟制杨沫的武器,凌驾在杨沫的一切家人之上,借杨沫之名谋一己之利,甚至要求杨沫把他作为遗产继承人写入遗书,由于杨沫和这等人搅在一起,使得她和孩子之间的隔膜更深,距离更远。老鬼之所以毫不避讳地写出杨沫和秘书之间的关系,只为了写出一个真实的杨沫。可喜的是杨沫最终后悔了自己的轻信,摆脱了秘书的纠缠,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情,那些被她忽视和冷落的亲情重新回到了她的身边,晚年的杨沫表现出难得的人性的复归和负疚之情。
还原真相,秉笔直抒,言无不尽,锋芒毕露。老鬼的《母亲杨沫》为我们撕开了社会和人性的各种各样的面具,让我们目睹了一个时代的荒谬和一个作家的心灵的变异。杨沫成名后的种种遭际奇特地混合了那个特殊年代知识分子的热情与冷漠,聪明与世故,喜剧和悲剧。鲁迅先生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杨沫没有也不可能成猛士,但杨沫的儿子——作者老鬼在一定程度上称得上是一个猛士,我们应该感谢老鬼,是他把焦点对准了自己的亲生母亲,是他用真实到近乎残忍的笔力为我们刻画出了这个被时代和现实扭曲了的作家杨沫,为一个特殊的时代和一类特殊的人物的悲剧命运写下了意味深长的注脚。老鬼的这部作家传记可以说是近年来传记类文学作品写得最为真实的一部,从一定程度上说,老鬼为当代传记文学的抒写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例。

杨沫曾经表示希望写一部卢梭《忏悔录》式的回忆录,但她本人并没有做到,老鬼的《母亲杨沫》完成了这个心愿。10年了老鬼开始整理母亲留下的相片、文字资料和书信。他把这些都进行了归纳整理。杨沫生前曾经表示,希望把一些评论她的文章结集出版,老鬼觉得这些文章都是老生常谈,全是溢美之词,于是就萌发出把母亲的一生写出来的念头。 他把母亲在“文革”中的检查、交代材料翻了出来,全部输入电脑,其中有别人批判她的大字报,还有她批判别人的大字报。一直到2004年初,母亲去世快10周年了,老鬼觉得该对母亲有所表示。他说:“我不好交际,没有单位,闭门隐居,很少有什么社交活动。每天基本上就是一个人,从早到晚,呆在这个房子里。这是我母亲住过的房子,处处有母亲的遗物。所以好像只有母亲在陪着我。这些年来我想的最多的是母亲,我最怀念的还是母亲。我想10年了,应该为母亲写本书,否则我觉得对不起她。”
为了写《母亲杨沫》,老鬼跑了很多地方,采访了很多人。抗战的时候,杨沫在十分区工作。那里位于保定、天津、北京交界处,斗争非常残酷,有很多老乡掩护过她,杨沫自己也写过一些怀念文章。老鬼就去找这些老乡,想请他们讲杨沫在抗战时的一些故事。但是当年的那些人都已经不在了,老鬼只找到了他们的后代。
老鬼说,写自己的母亲不可能做到100%的客观,但他尽力做到客观,决不犯“子不言父过”这类带有封建意识的毛病。“我童年的时候,也有母爱,就是比较少。现在我回忆过去的时候,心里感到酸甜苦辣,十分复杂。但她晚年对我很好,她的母性又复苏了,所以我很矛盾,写不写她过去的那些事呢?后来我想,人都是有好几个阶段的,要写出一个真实的杨沫就不能回避任何一个阶段。这么写,很可能会招来一些批评和议论。但我想,人应当说真话,对任何人,包括自己的母亲,也应该说真话。尤其写传记,更不能胡说八道,只说好不说坏。”
兄弟姐妹不同意老鬼这样写当年,为了撰写《血色黄昏》,老鬼甚至招致父母与之“断绝来往”。母亲杨沫认为他这本书“暴露”了惨烈的阴暗面之外,还指责他在书中写她写得不够正面。而老鬼却觉得“我已经把她美化了”。假若杨沫在世,看到《母亲杨沫》会是什么心情?老鬼说:“如果上世纪80年代末以前,她肯定反对我这么写她。但是晚年的她,却可能会同意我写。因为她晚年大彻大悟,非常坦白。自己的私心、自己的虚伪、自己的怯懦,她都承认,变得像孩子一样纯真。”
《母亲杨沫》出版,杨沫的其他子女并不完全赞同。老鬼把书稿给他们看过,稿子被改得密密麻麻。老鬼没有完全接受兄弟姐妹的意见,只是把某些措辞缓和了一下。老鬼说:“我不在乎挨骂。我觉得我妈妈很复杂,我也搞不明白她反传统的那一面、不太看重血缘关系的那一面从何而来。我姑姑非常疼爱孩子,母亲却说‘家庭妇女’才那么干。她认为那是动物本能,没有水平,没有觉悟。”
红色经典《青春之歌》家喻户晓,成就了杨沫现代红色经典作家的地位。林道静、卢嘉川这些《青春之歌》中的人物曾经感染和影响了几代人。作家老鬼的新版本《我的母亲杨沫》一书,在修改老版本全部错漏的同时,又新增内容近三分之一。该书以儿子特有的视角,讲述母亲的真实一生。 母亲杨沫的真实经历与感情
《青春之歌》写作的背景、小说中主人公的原型,这些小说里看不见、而又让读者牵肠挂肚的情节与故事,在《我的母亲杨沫》中被一一展现。老鬼写道:“小说中的卢嘉川,就是母亲怀着对一个前线战友的深情,对一个永远不能在一起的人的爱,用最真挚的感情塑造出来的。尽管卢嘉川是虚构的,好多人都觉得这个人物写得好,母亲把他写得栩栩如生。其中的隐情就是这段与路扬的友谊与恋情。”再现作家生活中的真实经历与感情,无疑会加深读者对小说、对作家本人的理解与喜爱。正如老鬼所言:“我的写作原则是可以牺牲一切却不能牺牲真实。人物传记尤其不能掺假,不能拔高,不能隐恶扬善。”他认为,“一个,比虚假的杨沫能更久远地活在人们心中。”
母亲杨沫非完美的一生
老鬼所呈现出来的杨沫,是一个立体而丰满的形象,既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她的性格,更能清晰地看到她从生命的起点到终点所跋涉的每一个足印。身在局中的老鬼不夸大母亲光辉的一面,也不回避她的瑕疵,写出了母亲真实而非完美的一生。尤其是“文革”时期,这里有别人对她的批判、揭发,也有她对胞妹、著名演员白杨等人的“揭露”。这是那个混沌不堪的时代闹剧中的寻常一幕。老鬼通过本书勇敢地写出了杨沫的真实一生,不仅凸显杨沫献身抗日救亡、写作共和国经典长篇《青春之歌》的辉煌经历,而且把她人生旅程中非阳光的一面如实地袒露出来,写出成功背后的艰辛、曲折,让人看到她的苦恼、隐情和孤独。
第三只眼看待母子亲情
自古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为尊者讳,为长者讳,为亲者讳”。老鬼在书中的真实记载,让看过《我的母亲杨沫》的许多评论家和作家感慨万千。评论家王干说:“《我的母亲杨沫》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一刀切开了中国伦理和传统文化遮蔽起来的问题,这就是如何看待长辈。老鬼写母亲不是以儿子和一般作家的视角,是以独特的视角,看到了人性的复杂性,用第三只眼看待母子亲情。非常有冲击力。揭开了父辈的伤痕,刺痛了父辈。”评论家白烨说:“《我的母亲杨沫》写出了一个更真实的母亲,把自己也摆进去,没有逃避。冷竣如一。为非虚构性作品树立了一个新的高度。”




杨沫杨沫与张中行
然而,杨沫母亲病重期间,张中行因生活压力和怀孕带来的困难让杨沫误以为他疏远自己。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在困难中坚守,杨沫怀孕后,情绪复杂,最终在1932年,她独自在小汤山生下孩子。孩子出生后,杨沫独立处理了所有事宜,而张中行的感情也重新燃起。两人在沙滩的小公寓开始了同居生活,虽然生活清苦,但张中行...

《杨沫,渐远渐近》王宗仁散文赏析
聂母出身农家,手脚勤快,干活麻利,来到杨家啥活都干,买菜做饭,洗衣拖地,整理房间,有时连杨沫的衣被也叠得四方四正。杨沫很受感动,从母亲进家那天起就叫她“大姐”,其实她比母亲还大七八岁。母亲也不见外,叫她“老妹子”。杨沫不愿意让“大姐”太劳累,有些家务活自己就悄悄干了。很快,一个多月时间就从母亲...

我的母亲杨沫图书信息
我所介绍的这部作品是由著名作者老鬼创作的,书名未在文中提及,但无疑承载着他对母亲杨沫的深深情感。这本书由同心出版社出版,发行日期为2011年6月1日,第一版次得以与读者见面。全书共计433页,文字量丰富,达到了惊人的500,000字,足以深入探讨和展现作者的思考与叙述。印刷时间与出版日期一致,为...

什么样的女人会有母爱
刚看完老鬼写的《母亲杨沫》,最让我惊讶的是杨沫对子女的寡情。杨沫生了四五个孩子,对子女却甚少关爱,动辄打骂。孩子身体不好,三番五次得病,她十分生气,怪孩子太娇气;困难时期,她和丈夫作为高级干部,分得一些高级营养品,却不给饥肠辘辘的孩子吃;当她和丈夫存的一千元钱不翼而飞时,他们...

张中行:与妻相守68年,死前想见爱妻最后一面,却不知她早已离世
不久,杨沫的母亲过世,她也为张中行怀上了一个孩子。 孩子的到来,杨沫是激动的。她渴望着与张中行共同守候着这份爱情的结晶。她带着无比的喜悦把消息告诉了张中行,然而张中行的脸上却露出了一番难以言表的惶恐。 此时的他还在求学,所有的经济来源都来自于母亲的支持。他们两个人的生活已经有些拮据了,孩子的到来势必...

白杨与杨沫的关系
16岁的杨沫被母亲逼迫嫁给一名军官。杨沫解决不了,又溜了。杨沫来到河北香河,在那里做小学老师,认识了一个北大的学生。他们彼此相爱,住在一起。1932年,杨沫的妹妹柏杨虽然只有12岁,但因为不堪忍受家庭的腐朽而离家出走,于是考上了上海联华电影公司在北京开办的演员训练班,从此开始了演艺生涯。

有人了解杨沫吗?
想多了解她,还是看书吧!《母亲杨沫》 作者:老鬼 版本: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8月 定价:32.00元

杨沫成长环境
生活的动荡进一步塑造了杨沫,父亲破产和家庭破裂迫使她反抗包办婚姻,她逃回学校。在河北香河教书期间,她与北京大学国文系学生玄相遇,共同生活于艰难的时期。然而,共产主义的吸引和对真理的追求,让她的生活发生了转折,她接触了共产党成员,开始阅读理论书籍如《怎样研究新兴社会科学》和高尔基的《母亲》...

杨沫的女儿是为谁而死的?
女歌手嘴含微笑死在床上70年代有一个女歌手叫马豁然,现在知道她的人已经很少了。马豁然出生于文学家庭,母亲是大名鼎鼎的革命文学家杨沫,其创作的经典小说青春之歌被多次改编成电视剧、话剧、电影,在文艺圈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父亲马建民是河北籍文学家、教育家,15岁参加革命,为解放事业做出过突出...

杨沫的成长环境
郭沫若的小说《落叶》是杨沫读的第一本新小说。最初杨沫读的是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朱自清、冰心、庐隐的作品。接着是鲁迅、茅盾、丁玲、蒋光慈、萧军、萧红及日本的厨川白村、小林多喜二、芥川龙之介等人的作品。杨沫爱上了文学。1931年春,杨沫父亲破产,逃亡不知去向,家庭瓦解了。母亲把十六岁的...

闵行区15529606555: 寻一些关于母亲的名言或诗句~急用一些关于母亲母爱的诗句、名言…有急用、老师明天提问、 -
范砍盖曲:[答案] 冰心的《纸船》关于母爱的格言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

闵行区15529606555: 描写母亲的文学作品列如高尔基和罗曼罗兰的 -
范砍盖曲: 《母亲杨沫》 这是一本发人深省的书,作者以母亲杨沫为原型,讲述了母亲的一生经历,也算是完成了母亲生前的遗愿.小说内容真实而感人,呼唤着人性、母爱、亲情的回归!《大卫的母亲 》《大卫的母亲》是200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荷兰)伊福娜·克尔丝.

闵行区15529606555: 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谚语和格言 -
范砍盖曲: 谚语:●儿行千里母担忧 ●河里孩子岸上娘 ●娘痛儿,路样长;儿痛娘,线样长 ●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哭一场 ●娘想儿,长如江;儿想娘,扁担长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 ●打在儿身,疼在娘心 ●慈母泪,有化学分析不了的高贵而...

闵行区15529606555: 老鬼都有哪些作品 -
范砍盖曲: 《血色黄昏》、《母亲杨沫》、《血与铁》《粪土包裹的纯洁灵魂》、《匪徒颂》《历史会记住这个卑微的杀人犯》、《关于废除死刑》、《真正的男子汉——胡陵章》参考:老鬼的BLOG

闵行区15529606555: 杨沫的代表作有什么?
范砍盖曲: 杨沫(1914—1995 年) 现代小说家.原名杨成业.原籍湖 南湘阴,生于北京.1934年开始发表 第一篇作品——散文《热南山地居民生 活素描》.此后又写了中篇小说《苇塘 纪事》,短篇小说集《红红的山丹花》. 1952年开始专业创作,曾在中央电影局、 北影厂任编剧.1957年创作了长篇小 说《青春之歌》,在群众中和文艺界产生 了很大反响,后改编为同名电影.1963 年调北京市作协任专业作家.长篇小说 《东方欲晓》(第一部,1980年)是《青 春之歌》的续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